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今本礼记,也称小戴记或小戴礼记,是儒家的经典之一。礼记中的 “”,指的是仪礼(即礼或士礼);“记记”是指对经文所作的解释、说明或补充。实际上,礼记是一部先秦至两汉时期儒家关于各种礼仪的论著以及礼学文献汇编。1、传统说法。礼记又名小戴礼记,东汉郑玄的六艺论、晋代陈邵的周礼论叙和隋书经籍志都认为是西汉礼学家戴圣编定的。 “汉初,河间献王又得仲尼弟子及后学者所记一百三十一篇献之,时亦无传之者。至刘向考校经籍,检得一百三十篇,向因第而叙之。而又得明堂阴阳记三十三篇、孔子三朝记七篇、王史氏记二十一篇、乐记二十三篇,凡五种,合二百十四篇。戴德删其烦重,合而记之,为八十五篇,谓之大戴记。而戴圣又删大戴之书,
2、为四十六篇,谓之小戴记。汉末马融,遂传小戴之学。融又定月令一篇、明堂位一篇、乐记一篇,合四十九篇;而郑玄受业于融,又为之注。”隋书经籍志2、成书过程。、成书过程。 先秦礼学家们传习仪礼的同时,都附带传习一些参考资料,这种资料叫作“记”。“所谓学所记也。”西汉礼学家们传授仪礼的时候,也各自选辑一些“记”,作为辅助材料。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一、都是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抄写的;二、附仪礼而传习,没有独立成书;三、因为是附带传习的资料,往往随个人兴趣而有所删益,即使是一个较好的选辑本,它的篇数、编次也没有绝对的固定性。这种记,累世相传原是很多的,不是一人一时之作。到了东汉时期,礼家传抄的记就不多了。 3、经
3、过长时期的流传删益,到东汉中期大多数“记”的选辑本先后被淘汰,而形成和保留了八十五篇本和四十九篇本。前者篇数多,遂名之为大戴礼记;后者篇数少,遂名之为小戴礼记。其实这两个“记”的选辑本,都不是大戴(戴德)小戴(戴圣)各自附仪记而传习的“记”的选辑本的原貌。4、东汉学者郑玄给东汉中期定型的收有四十九篇的“记”的选辑本礼记做了出色的注解,这样一来,使它摆脱了从属仪礼的地位而独立成书,渐渐得到一般士人的尊信和传习。5、到了唐朝,国家设科取土,把近二十万字的左传和十万字的礼记都列为大经,五万字的仪礼和周礼、诗经等列为中经。因为礼记文字比较通畅,难度较小,且被列为大经,所以即使它比仪礼的字数多近一倍,还
4、是攻习礼记的人多。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孔颖达礼记正义的撰成并被颁之于天下,礼记于三礼中第一次脱颖而出,而且礼记第一次在朝廷的诏告下正式升成为“经”,并在唐代形成了礼记独盛的状况,这是经学史上的大改变。到了明朝,礼记的地位进一步被提高,汉朝的五经里有仪礼没有礼记,明朝的五经里有礼记没有仪礼。礼记由一个附庸蔚为大国了。而仪礼则日趋衰落了。 按经典释文序录而确定礼记篇章作者的有: 中庸:是子思伋所作(郑玄礼记目录云) 缁衣:公孙尼子所制(释文引刘瓛说) 月令:吕不韦所撰(郑玄云) 王制:汉时博士所为(卢植云)1993年在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战国楚简中,有礼记中缁衣篇残简,则可以证明此篇确实出自于先秦人之
5、手。总之,礼记四十九篇是东汉以后才开始流传,即使是确定为戴圣所传,然而并未能尽知其四十九篇所记之人。但可以肯定,它是“孔子门徒共撰所闻”,“七十子后学”所记,是一部出自于从先秦至汉代诸儒之手的著作,广泛汇集了研究礼学、传讲礼经的诸多儒者的思想观点或主张,这一点毋庸置疑。礼记四十九篇,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特别是周王朝的典章制度以及冠婚丧周王朝的典章制度以及冠婚丧祭燕射朝聘等礼仪祭燕射朝聘等礼仪,当然也夹杂了汉代汉代初期的礼仪制度初期的礼仪制度,它广泛地阐述了儒家关于礼制的精神以及构建礼制的意义,集中地反映了儒家礼治的思想和主张。礼记的内容非常庞杂,有的篇章内容相对集中,阐述某一方面;有的篇章则杂
6、乱无序,每节内容又相互独立,毫不相涉。曲礼上第一,曲礼下第二,檀弓上第三,檀弓下第四,王制第五,月令第六,曾子问第七,文王世子第八,礼运第九,礼器第十,郊特牲第十一,内则第十二,玉藻第十三,明堂位第十四,丧服小记第十五,大传第十六,少仪第十七,学记第十八,乐记第十九,杂记上第二十,杂记下第二十一,丧大记第二十二,祭法第二十三,祭义第二十四,祭统第二十五,经解第二十六,哀公问第二十七,仲尼燕居第二十八,孔子闲居第二十九,坊记第三十,中庸第三十一,表记第三十二,缁衣第三十三,奔丧第三十四,问丧第三十五,服问第三十六,间传第三十七,三年问第三十八,深衣第三十九,投壶第四十,儒行第四十一,大学第四十三
7、,冠义第四十三,昏义第四十四,乡饮酒义第四十五,射义第四十六,燕义第四十七,聘义第四十八,丧服四制第四十九。刘向的分类:刘向的分类:一、属一、属“通论通论”者有十六篇者有十六篇: 檀弓上、下礼运 玉藻 大传学记 经解哀公问 仲尼燕居 孔子闲居 坊记中庸 表记缁衣 儒行大学 二、属二、属“制度制度”者六篇:者六篇: 曲礼上、下 王制 礼器 少仪深衣 三、属三、属“吉事吉事”者有七篇者有七篇: 投壶 冠义昏义 乡饮酒义射义 燕义聘义四、属四、属“丧服丧服”者有十一篇者有十一篇: 曾子问 丧服小记杂记上下 丧大记奔丧 问丧服问 间传三年问 丧服四制五、属五、属“祭祀祭祀”者有四篇:者有四篇: 郊特牲
8、 祭法祭义 祭统六、属六、属“明堂阴阳(记)明堂阴阳(记)”者者有二篇 月令 明堂位七、属七、属“世子法世子法”者有者有一篇 文王世子八、属八、属“子法子法”者者有有一篇内则九、属九、属“乐记乐记”者者一篇乐记近代梁启超梁启超则分为五类:一通论礼仪和学术,有礼运经解乐记学记大学中庸儒行坊记表记缁衣等篇。二解释仪礼17篇,有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丧服四制等篇。三记孔子言行或孔门弟子及时人杂事,有孔子闲居孔子燕居檀弓曾子问等。四记古代制度礼节,并加考辨,有王制曲礼玉藻明堂位月令礼器郊特牲祭统祭法大传丧大记丧服大记奔丧问丧文王世子内则少仪等篇。五为曲礼少仪儒行等篇的格言、名句。梁氏的归类划分,
9、对我们有一定参考价值。 1、有专记某项礼节有专记某项礼节的的,体裁跟仪礼相近,如奔丧、投壶。 2、有专说明有专说明仪礼仪礼的的,如冠义、昏义、乡饮洒义、射义、燕义、聘义、丧服四制。它们是份别解释仪礼中土冠礼、昏礼、乡饮酒礼、乡射礼、大射仪、燕礼、丧服各篇的,跟仪札关系最为密切。 3、有杂记丧服丧事的有杂记丧服丧事的,如檀弓、曾子问、丧服小记、杂记、丧大记、奔丧、问丧、服问、间传、三年问、丧服四制等。 4、有记述各种礼制有记述各种礼制的,如王制、礼器、郊特牲、玉藻、明堂位、大传、祭法、祭统、深衣等篇。 5、有侧重记日常生活礼节和守则的有侧重记日常生活礼节和守则的,如曲礼、内则、少仪等篇就是。 6
10、、有记孔子言论的有记孔子言论的,如坊记、表记、缁衣、仲尼燕居、孔子闲居、哀公问、儒行等,这些篇大都是托名孔子的儒家言论。 7、有结构比较完整的儒家论文有结构比较完整的儒家论文,如礼运、学记、祭义、经解、大学、中庸。 8、此外此外还有授时颁政的月令,意在为王子示范的文王世子。 礼记是部儒学杂编,里面包含儒家的思想史料相当丰富。研究早期儒家思想,需要读论语,研究战国秦汉时期的儒家思想,就不能不读礼记。读论语能够看到儒家学派的确立,读孟子、荀子、礼记能够看到儒家学派的发展。 从礼记这部书里,可以看到儒家对人生的一系列的见解和态度。王制、礼运谈到了儒家对国家、社会制度的设想。 礼记有不少篇章讲修身作人
11、的,象大学、中庸、儒行等篇就是研究儒家人生哲学的重要资料。专讲教育理论的学记,专讲音乐理论的乐记,其中精粹的言论,至今仍然有研读的价值。 礼记关于丧祭之类的篇章占了很大的比重。这类文字有四大特点:琐碎、枯燥、难懂、远离今天的生活。可是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特别是研究中国宗法制度的人们来说,实是珍贵的文字资料。其中有很多地方是对仪礼丧服的补充和说明。 礼记中还有不少专篇是探讨制礼深义的。这类文章是研究儒家礼治思想的重要依据。举例来说,昏义是解释昏礼制定意义的专篇。一开始就解释为什么要重视婚礼,说“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此外,儒家对各种祭礼、丧礼、冠礼、
12、乡饮酒礼、射礼、聘礼等等,在礼记中也都有一套解释。显然,研究这些都有助于全面理解儒家的思想体系。 总之,礼记是了解和研究儒家思想的重要史料。 1、冠礼冠礼,是古代男子二十岁所举行的加冠礼,也即成人礼,礼仪中所叙述的在阼阶上进行的加冠礼,意义在于表明父子世代相传的意义,即“以著代也”(冠义)。三次加冠的仪式,与母亲、兄弟进行的拜礼等,意在明示冠者已经成人,同他须行成人礼成人礼。而示其成人的意义,是从此将要以成人之礼要求他,使之担负起“为人子、为人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弟、为人臣、为人少者”的责任与义务,这样才能“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冠义),只有具备了孝敬
13、父母、敬爱兄长、忠于国君、顺从长上的德行才可以成为“人”;而唯有具备了人的品德,才能够去治理人。这便是冠礼的意义所在。所以冠礼为众礼之始所以冠礼为众礼之始,其具有使人之所以成人的礼义。婚礼的意义,则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昏义),因而婚礼要十分重视,须完成“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的礼仪过程,旨在表明婚礼为恭敬、谨慎及尊重的正礼。儒家认为,唯有对婚礼恭敬、谨慎及尊重,才能有夫妇之间的相互尊重与亲爱;夫妇相互亲爱,才能确立夫妇之间的道义:“妇夫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妇夫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
14、有正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昏义)如此以来,从夫妇的家庭到君臣的社会,便建立起一个和谐有序,家人相互亲爱、君良臣忠的社会体系。因此,婚礼成为婚礼成为礼的根本礼的根本,“昏礼者,礼之本也昏礼者,礼之本也”(昏义)。正因为具有了夫妇有义、父子有亲的家庭伦理道德,所以,丧礼的意义就在于体现了“仁义礼知仁义礼知(智)”做人的道义,而此道义体现为亲情(恩)、理义、节度(节)、权变(权)等四项原则。因而“为父斩衰三年”,服三年之丧,就是体现了报恩尊亲报恩尊亲的原则;“毁不灭性,不以死伤生”,孝子悲哀痛苦,但不可危及生命,就是体现了节哀顺便、不以死者伤害生者的“义”与“节制”的原则;而服丧期间种种改变礼节的行
15、为,则可视为“权变”之宜,并非强调一 味恪守礼仪而不能有所逾越。祭礼的意义主要在于敬奉父母而行孝敬奉父母而行孝道道:“生则敬养,死则敬享,思终身弗辱也。”(祭义)故君子有“终身之丧”。父母在世时,要恭敬地瞻养;父母死后,要恭敬的祭祀,做到终身都不可使父母的声名受到辱没。而这种心念,要陪伴终身,终不敢遗忘父母的忌日。所以,孝立为三等:“。”(祭义)即大孝是使双亲受人尊敬,其次是不辱没双亲的声名,最下等的孝则是仅能赡养父母。礼记中的“孝”还涉及到广泛的社会行为:“”(祭义)因而孝子无论是在家庭里还是在社会中,都要谨慎用事,从诸多方面约束自己的行为,坚持庄敬、忠诚、敬业、尽职、诚信和勇敢的道德信念,
16、这也是孝子为父母尽孝而不使其蒙羞受辱甚至遭受灾难所必须坚持的原则,这就使得祭礼因而具有了广泛而深刻的礼义。射义记述了古老的射箭之礼。在诸侯举行射礼时,必先举行燕礼;乡大夫、士举行射礼,则必先举行乡饮酒礼。射礼的意义,在于天子用以选择贤能之士,乃至考核诸侯才德。儒家认为:“射者,仁之道也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射义)即射箭体现了仁之道。因为射箭时要求端正己身,己身端正了然后才能发射,如果没有射中,不要埋怨胜过自己的人,而是要反省自身,找出自己的不足与毛病,这便是通过射箭培养了仁的德行,君子的风度。以此而论,天子可以通过射箭来观察、选择有
17、道之诸侯,有德之士。燕义则阐释燕礼的意义。燕礼,即宴饮之礼。其中有诸侯与群臣宴饮之礼,有诸侯之间相互往来宴饮之礼,有天子宴饮诸侯之礼。按射义所述,诸侯行射礼,也要先行宴饮之礼。儒家认为,燕礼的意义在于体现上下相尊之燕礼的意义在于体现上下相尊之义。义。以诸侯与群臣行燕礼为例,燕礼中设宾主,主即为诸侯国君,宾则为大夫,宾主之间举杯酬答,相互敬酒,就是表明君臣的礼敬:“臣下竭力尽能以立功臣下竭力尽能以立功于国,君必报之以爵禄。于国,君必报之以爵禄。”(燕义)而这种宴饮中君臣和乐的场面和气氛,就是为了表现君臣上下相亲而不怨、和睦安宁之义。乡饮酒礼,是乡大夫宴请宾客之礼,其体现了尊贤养老之义:“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表示尊敬长者。“六十者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九十者六豆”(乡饮酒义),则是表明奉养老人。而敬老养老的目的,乃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建筑装修施工合同规范
- 二零二五年度人才引进合同:智慧农业合作框架
- 2025年度大型商业综合体燃气供应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洗浴中心消防安全检查与整改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物流运输风险评估合同
- 2025年度美容院连锁经营模式创新与合作转让合同
- 2025年度股东合同解除与公司财务审计及披露合同
- 二零二五年学校食堂厨师聘任管理合同
- 2025年度贷款居间服务合同违约责任协议
- 2025年度商业空间装修质保管理合同模板
- 2024年青海省西宁市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综合能力题库汇编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广州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 《近现代史》义和团运动
- 时间的重要性英文版
- 2024老旧小区停车设施改造案例
- 灰坝施工组织设计
- 韩国《寄生虫》电影鉴赏解读
- 三对三篮球赛记录表
- 矿山电工知识点讲解
- 物业公司服务质量检查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