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第12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资料汇编_第1页
湖北省第12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资料汇编_第2页
湖北省第12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资料汇编_第3页
湖北省第12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资料汇编_第4页
湖北省第12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资料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北省第湖北省第 1212 届届小学数学中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小学数学中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资资料料汇汇编编20142014 年年 1111 月月襄阳襄阳20142014 年湖北省第年湖北省第 1212 届届小学数学中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日程安排小学数学中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日程安排日期活动内容主持人高段低段11 月 4 日上午1 号参赛教师授课1 号参赛教师授课省青研中心成员2 号参赛教师授课2 号参赛教师授课3 号参赛教师授课3 号参赛教师授课4 号参赛教师授课4 号参赛教师授课11 月 4 日下午5 号参赛教师授课5 号参赛教师授课省青研中心成员6 号参赛教师授课6 号参赛教师授课7 号参赛教师

2、授课7 号参赛教师授课11 月 5 日上午8 号参赛教师授课8 号参赛教师授课省青研中心成员9 号参赛教师授课9 号参赛教师授课10 号参赛教师授课10 号参赛教师授课11 号参赛教师授课11 号参赛教师授课11 月 5 日下午12 号参赛教师授课12 号参赛教师授课省青研中心成员13 号参赛教师授课13 号参赛教师授课14 号参赛教师授课14 号参赛教师授课15 号参赛教师授课11 月 6 日上午低段参赛课点评与互动研讨高段参赛课点评与互动研讨大会总结、颁奖目目录录低段教学设计低段教学设计一年级一年级选手抽签号选手抽签号解决问题黄冈市黄州区东门学校朱小龙(1)解决问题(数数策略)荆州市高基庙

3、镇小学杨 艳(5)认识图形(一)随州市曾都区文峰学校张红艳(6)认识图形宜昌市伍家岗区英杰学校龚菊(12)二年级二年级表内乘法(二)例 6 解决问题十堰市实验小学 陈前茜(7)表内乘法(二)例 6 解决问题天门市蒋场小学钱会娟(13)量一量比一比襄阳市昭明小学肖岚(2)量一量比一比荆门市实验小学黄莉(9)三年级三年级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鄂州市凤凰街道莲花小学钟桢(10)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武汉市江汉区武汉关小学万琦(4)分数的简单计算应城市东马坊中心小学程大欣(3)分数的简单计算武昌水果湖第一小学 陈京京(8)长方形的认识(浙教版)咸宁市实验小学刘勇华(11)四边形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谢运芝

4、(14)高段教学设计高段教学设计四四年级年级选手抽签号选手抽签号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仙桃市第三实验小学万全姣(1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孝感市实验小学雷威(13)一亿有多大襄阳市四十七中小学部孙敏(7)一亿有多大黄石市白马山学校席莉(14)五年级五年级解 方 程麻城市第二实验小学肖春枝(12)解方程武汉小学高泓(1)实际问题与方程咸宁市通山县梅光琛(5)实际问题与方程宜昌市西陵区外国语实验小学孙大令(9)组合图形的面积(北师大版)潜江市实验小学徐慧(2)组合图形的面积荆门市京山小学闫文杰(10)组合图形的面积武昌水果湖第二小学王华章(6)六六年级年级分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恩施州来凤县实验小学邓长佳(

5、3)分数除法整理和复习荆州实验小学龚德军(15)数学广角数与形十堰丹江口市实验小学潘燕(4)数学广角数与形襄阳市谷城县茨河中学小学部张艳(8)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黄冈市黄州区东门学校朱小龙设计理念:设计理念: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四基”和“四能” , 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不仅仅获得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获得数学发展和处理问题的思想。 从学习中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 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为一年级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重要机会,教师要注重策略的指导,注意学生调动已有认知经验,通过尝试

6、、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注重对学生数数、画图、推理等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与归纳,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本节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六单元 1120 各数的认识 中新编排的解决问题,为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创造了机会。 教材通过呈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简单问题, 结合学生掌握的数数知识和经验, 放手让学生用数数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说,继续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同时,使学生理解“画示意图”是帮助理解题意的重要手段、数数是一种有效地解题策略,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自己能理解的方法解决问题,积累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孩子们对于看

7、图收集信息、明确解决的问题等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找到答案也很快,但让他们用画图解决问题这方面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同时表述算理的能力也比较差,要加强引导。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加深对基数和序数含义的认识。2、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捕捉信息、发现数学问题,经历数数、画图、推理等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到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式。3、进一步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选择不同的数数的方法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8、课件、实物投影。教学过程:课前活动。数数游戏。【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课前通过数数活动课前通过数数活动,复习回顾基数和序数复习回顾基数和序数,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同时初步感悟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同时初步感悟“之间之间”的含义,作好铺垫的含义,作好铺垫。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通过课前的游戏,看来大家已经能非常熟练地数 20 以内的数了,你们有没有想过数数有作用呢?揭示课题用数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 捕捉信息,读懂题意。出示例 6 主题图。(1)谁能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呢?(2)汇报交

9、流:从“小丽排在第”这个信息中,你能知道什么?从“小宇排在第”这个信息中,你又能知道什么?在这个问题中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谁能说说“之间”是什么意思?【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注重读图训练注重读图训练,培养学生善于读题培养学生善于读题、理解题意理解题意,分析问题的意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识和能力。 】2. 独立思考,处理信息。(1)独立思考:你有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吗?(2)小组讨论交流。【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充分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充分的思考问题。同时培养同时培养一年级孩子合作交流的意识一年级孩子合作交流的意识。 】3.动手操作,解决问题。(1)师:

10、你想怎么解决,可以在纸上自己写一写、画一画表示出来。(2)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后组织他们展示交流。【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结合学生掌握的数数知识和经验结合学生掌握的数数知识和经验,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4.4. 回顾新知,检查提升师:刚才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怎么知道我们做得对不对呢?师:回顾一下,我们解决问题一般步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是什么?【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后检查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后检查的良好习惯,进一步让学生体验解决进一步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问题的

11、一般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5.运用经验,自主尝试。(改变信息)呈现:小宇说我排第 13,小华说我排第 19,小宇和小华之间有几人?说一说:现在你知道了什么?想一想:怎样解答?同桌互相议一议。小结小结:刚才我们用数一数、画一画的方法来解决两个同学之间的有几人的问题,看来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三、反馈练习,巩固新知。三、反馈练习,巩固新知。1、玩滑梯。 (教科书第 79 页做一做)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呢?说一说怎样检查?2、坐公汽。3、看书。 (教科书第 81 页第 6 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中反馈。【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类型的练习通过不同类型的练

12、习,唤起更多的生活经验唤起更多的生活经验,感受到解决问题感受到解决问题是无处不在的。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灵活运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是无处不在的。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灵活运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总结,梳理知识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解决问题(数数策略)解决问题(数数策略)荆州市高基庙镇小学杨 艳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p79 的例 6。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2、让学生理解“画示意图”是帮助理解题意的重要手段、数数是一种有效的解题策略,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自己能理解的方法解决问题,积累学生用数

13、学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加深对基数和序数含义的认识。4、通过练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2、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揭题。1、我们已经学了哪些数?(020:一起数一数! )2、加个要求再来数数吧!从 8 数到 16。从 12 数到 19。从 20 数到 14。从 18 数到 10。3、揭题:看来,无论老师提什么样的要求,大家已经能非常熟练地数 20以内的数了,可不要小看这数数的本领哦,今天我们解决问题时可能就会请它来帮忙。

14、(板书:解决问题)二、教学例 6。1、课件出示例题图片:双休日的时候,学校组织我们学校的同学们到动物园去玩。请看,小朋友们排着队来到了动物园,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小丽排第 10:是什么意思?师:如果我用圆片来代表这些站队的同学们,你们能指出小丽的位置来吗?(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指出来) ,他指对了吗?一起来验证一下“小丽是不是排在第 10” 。哦,我们把代表的圆片换个颜色和其他同学区分开来,并且在小丽下面标个第 10,省得等一下忘记。小宇排第 15:你又知道了什么?(请学生说一说)师:你能在这个队伍中找到小宇吗?小宇在哪儿?谁来指出他的位置?(请一位同学上台指出)1015要解决的问题是:小丽

15、和小宇之间有几人?这“之间”好像又是个新鲜词,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不包括小丽也不包括小宇。 )在图上指的是哪一部分?(指名指,师在这部分的下面标上问号)10?152、怎样解答?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指名说。A、预设:数数。怎么数?(板书:11、12、13、14)为什么从 11 开始数?15 又为什么不用数?用数数的办法可以很快解决这个问题。 (补充课题:数数)B、预设:看着图数出来的。看来黑板上的这幅图帮了你大忙了,一眼就能看出来是 4 人,是吧?但我觉得这幅图还可以再画得更简单一些,可以把解决问题时没用的一部分给省略不画,在这里可以省略谁呢?)10?15这样还能看出知道了什么和要求什么吗

16、?而且还更简洁、清楚。我们一起来学着画一画这幅有用的图, 拿出草稿本, 先画出小丽的位置, 再画出小宇的位置。找小宇的时候我们就要数一数了, 这幅用简单图形表示的图能够帮我们理解题目的意思,还可以一眼看出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作用很大!真不错,我们用数一数、画一画的方法顺利解决了什么问题?既然检查之后做对了,就让我们一起响亮地来回答:小丽和小宇之间有 4 人。4、看书小结:今天我们学的内容在数学书的第 79 页,请孩子们打开书本,翻到 79 页,认真看例题 6,边看边把例题中的空格填完整。小结:今天,我们再一次通过在图中找数学信息,想办法解答,最后检查顺利解决了“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的数学问

17、题,和以前解决问题时要列出加减算式不同的是,这一次的不用列算式,只要数数或者画图就可以了。接下来,我们试着用新学的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请看,小朋友们在滑滑梯三、巩固练习1、出示“做一做”图片:呈现解题过程。请孩子们按照这样的步骤,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答,独立完成!2、交流反馈:用数数的方法可真快;用画图的方法可以方便我们理解题目的意思,最后还可以再帮助我们检查,确认自己做得是不是正确。四、拓展练习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你们看:出示图片。一下子出来两个问题哦,我们来分配一下任务吧,第一二大组做书上第 5题,第三四大组做第 6 题,如果你速度快做完了,也可以把两题全都做起来!独立在书上

18、完成。请两名同学来板演。反馈交流:第 5 题“运动会” :周 1、2、3、第 6 题“看书” (解决信息较多的生活问题) : “明天该读第 15 页了”与今天无关,是一个多余的数学信息。第 10、11、12、13、第 14 页:共 5 页。思考:这两题画出来的图好像跟前面的不一样呢?哪里不一样?(比较观察板书:例题求“之间有几个” ,头和尾都不用算;第 5 题是求推迟 3 天,最后开运动会的那天不用算;第 6 题是从开始读到结束,头和尾都要算的。 )总结:解决问题时要找准数学信息,看清数学问题后再想办法解答,最后还不要忘了检查方法对不对,结果对不对。认识图形(一)认识图形(一)随州市曾都区文峰

19、学校张红艳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 34 页内容,相对应的“做一做” ,练习八第 1、2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以及它们的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想象、创新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学具准备:课件;6 袋各种形状的实物;图形卡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

20、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师:今天,老师把动画片里的一位卡通人物请到了我们的课堂,想知道它是谁吗?(多啦 A 梦)师:多啦 A 梦有一个神奇的口袋,里面装满了各种有趣、好玩的东西,今天多啦 A 梦给每个小组都带来的一袋礼物,想知道有什么吗?师:哇,这么多礼物!喜欢吗?(喜欢! )师:但是,多啦 A 梦要考考我们,他说: “你能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吗?二、操作感知二、操作感知, ,形成表象形成表象1.1. 分一分,揭示概念。分一分,揭示概念。(1)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2)汇报:哪个聪明的孩子说一说你们分成了几类,那几样分一类?(3)揭示概念师:同学

21、们都有一个动听的名字, 刚才的四类朋友也有它们好听的名字,知道是什么吗?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 2、摸、摸摸,感知特征摸,感知特征a:感知长方体(1)活动:首先请出第一位新朋友:长方体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轻轻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2)汇报:师:谁能用响亮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学生口答)b:感知正方体、圆柱、球(1)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2)汇报:学生仿照长方体汇报,依次说:正方体:方方的,6 个面,棱,顶点

22、,不能滚动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球:光光的,能滚动3 3、小小小小实验实验师:刚才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四位新朋友,下面我们就和这四位好朋友一起做做实验吧!1、让物体在盒子里滚一滚,学生认真观察。2、实验后小结:圆柱和球容易滚动,长方体和正方体容易推动。三、初步建立空间观念三、初步建立空间观念1. 由实物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几何图形。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穿着花外衣,去掉它们的花外衣,就是它们对应的几何图形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认识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它们都属于立体图形。同时侍机板书课题认识立体图形。3、 联系生活,丰

23、富联想。师:其实,像这四种形状的物体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说一说你身边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或球呢?(学生汇报)四、师生活动四、师生活动1、连一连老师找到了几件物品,你们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吗?谁愿意说一说?(学生汇报后全班连一连)2、猜一猜(1)教师准备一个盒子,在里面放几个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2)游戏规则:指名闭上眼睛摸盒子里面的立体图形并把摸出来的感觉说给大家听,下面的小朋友猜猜是什么。2、数一数(课件出示用立体图形搭成的小狗)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只可爱的小狗,在它的身上有今天我们认识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请同学们找一找,数一数它由几个这样的图形组成?(学生数出各种

24、立体图形的个数)五、全课小结五、全课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QQ:1435887072认识图形教学设计认识图形教学设计宜昌市伍家岗区英杰学校龚菊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第一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P34。学情分析:小学生在入学前就接触过各种形状的物体,生活中也到处是这些形状的物体, 但一年级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 要抽象出直观的立体图形, 建立表象,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不容易。 虽然以前却大多数学生在幼儿园就认识过这些立体图形,但对于这些图形的特征感知得却不够全面和透彻。并且一年级的学生认识的汉字比较少、表述不是很完整,不可能总结出这些图形的具体特征。同时,一

25、年级儿童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比较弱。教材处理:由于大多数学生之前就已经认识过这些图形, 对它们的形状也具有初步的感性经验, 因此我上课伊始就充分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将物品按照它们的形状进行分类。 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入的认识到各种立体图形的特点,达到能够正确辨认和区别这一教学重点,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多次对比:球和圆柱比;圆柱和正方体、长方体比、正方体和长方体比;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和一般长方体比等。在不断的对比中,激化学生的认知冲突,丰富学生对这些立体图形的认识。在学生对几种立体图形有了比较多的感性、直观的认识后,我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图,再过渡到模型图,逐渐抽象,促使学生形成几种

26、立体图形的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学中我还设计了猜一猜、数一数、搭一搭等一系列的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调动低年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动手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各种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发展了空间观念,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合作创新的能力,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物体和图形。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建立空间观念。3、 通过学生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 探究和创新意识。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

27、学重点:能够正确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教学难点:区分、辨认几种物体的不同特征。教学准备:课件、每小组一袋不同形状的物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你认识它们吗?二、动手操作,体验特征。二、动手操作,体验特征。1、分一分,初步感知A、学具分类,初步感知师:这些旧盒子堆在一起太乱了,你们能收拾收拾吗?先仔细观察,将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同一个篓子里。学生分组操作,师巡视B、汇报反馈师:你们分成了几篓?是怎么分的?让学生边说边举起来让大家看。师:他们小组是这样分的,和你们组是一样的吗?师: 你们其他小组还有跟这些形状都

28、不同的物品吗? 为什么不放在这四篓里呢?(引导找出椭球、三棱柱、漏斗)师:他们的形状跟篓子里物品的形状相同吗?能放在一起吗?把它们收进抽屉里去。2、辨一辩,形成表象。A、感知球的特征:可以到处滚动课件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联系实际,说一说你身边的物体还有哪些是这些形状的?B、感知圆柱,比较与球的区别引导感知圆柱的特征:可以向一个方向滚;能稳稳的立起来;上下一样粗C、对比认识正方体、长方体,感知正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引导出长方体是长长的、扁扁的、每一面看起来都不一样。正方体是短短的、方方的、怎么看都一样。D、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各种物体,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3、猜一

29、猜,加深认识。A:摸一摸(辨认图形)请各小组由一个同学报图形名称,另几个同学从袋子里摸,“看谁摸得准” 。B:考眼力(辨认特殊的长方体)师:我盒子里有一样东西,现在我只给你们看一点点,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是什么形状的?三、评价鼓励、全课总结。三、评价鼓励、全课总结。那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了哪些新朋友?四、课堂练习,巩固反馈。四、课堂练习,巩固反馈。1、连线。将图形与对应的名称用线连起来。2、数图形。数一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各用了几个?五、课后延伸,发展能力五、课后延伸,发展能力。师: 课后你们就用袋子里的这些物品来搭一搭, 看谁能用这些废旧物制作更精美、更实用的物品来。解决问题教学设

30、计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十堰市实验小学 陈前茜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科书,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 84 页, 表内乘法 (二)例 5 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2.让学生经历思考交流的思维过程,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愉悦。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解题方法的多样化。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1、同学们,还记得陈老师来自哪里吗?2、陈老师的确来自十堰。大家想了解我的家乡

31、吗?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播放视频短片3、十堰美不美呀?十堰不仅有闻名中外的道教圣地武当山,优美的太极湖,还是一座美丽的汽车城呢。那大家想不想跟陈老师一起去十堰看看呢?4、同学们都想去,那老师想知道在座的一共有多少个同学?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到场了*名学生。板书:老师还想邀请带你们来的两位老师一起呀。板书:5、总人数定了。旅游公司安排了一辆客车带我们到十堰去游玩,猜一猜这辆车坐得下吗?要想知道这辆车坐得下,还是坐不下,我们必须要知道这辆车有多少个座位。课件出示:6、现在大家能判断这辆车坐得下吗?1、要判断这辆车能不能坐得下,要知道哪些条件?请大家想一想?2、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3

32、、集体交流、汇报。要求出人数和座位数。4、那你们能根据题目中哪两个条件求出人数呢?5、人数求出来了,同学们能求出座位数吗?请你先想一想,再试着列出算式求出座位数。6、做好后,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哪个小组的同学起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求出座位数的?7、集体交流、汇报。老师随机展示方法。8、 现在我们能根据人数和座位数判断这辆车坐得下吗?追问:如果一个班有45 名学生,这辆车坐的下吗?你是怎样判断的?三、应用拓展1、我们现在来到了闻名中外的武当山,旅游公司为大家准备了黄小帽。课件出示:2、书第 84 页“做一做” 。33、坐游艇游太极湖。四、总结评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解决问题教学设计解决问题教学设

33、计天门市蒋场小学钱会娟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例 5”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生能灵活应用乘加,乘减的运算解决“坐得下吗?”这个实际问题。2.通过观察,交流呈现多样化的解决策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探索解决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题中信息;展示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过程。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当座位数大于或等于乘车人数时,车可以坐得下,当座位数小于人数时车坐不下。2.加强安全乘车知识教育。二、二、

34、探究新知探究新知1 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出示“例 5”的情境图。师:请同学们齐读一遍题目,读完以后告诉老师,你知道了什么?【例 5:二(1)班准备租车参加科技馆,有 2 名教师和 30 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坐的下吗?】师:从题目中你发现了什么?用横线把知道的画出来,用波浪线把问题画出来!师:问题出来了,你能解答吗?(1.要知道有多少人乘车?2+30=32(人) ;2.客车有多少个座位?)师:客车究竟有多少个座位呢?我们一起进车里看看吧! 【教师出示客车座位示意图】观察平面示意图,你有什么发现?【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座位示意图】师:你们手中有一张和老师一样的座位示意

35、图。请同学们拿出来,和其他同学仔细研究一下,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座位示意图上画一画,最后根据你所画的,列出算式把座位数求出来。 (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巡回辅导)2 2、学生汇报、学生汇报谁愿意上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你算出的座位数是多少个?【学生充分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进行讲解,评价,及肯定,并进行分类,板书算式。 】3 3、知识小结、知识小结师:学到这里,你有什么发现?师:同学们真棒,总结出了这么多经验和方法。但在解决问题时,只需要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方法就可以了。【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让学生初步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契合乘法意义,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三、三、课堂练

36、习反馈。课堂练习反馈。练习一:幼儿园 35 个小朋友每人 1 个鸡蛋,这些鸡蛋够吗?练习二:小亮一共有 40 个车轮,他能组装出一列有 6 节车厢的小火车吗?为什么?你知道小亮最多能组装几节车厢吗?练习三:你能用自己喜欢的图形表示出 25+3 吗?【设计意图:进行适量的巩固练习,让学生能更熟练的掌握解决问题的简单步骤和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通过分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四、课堂小结。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收获到了什么?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设计意图:小结不应该只是知识上的小结,应该让每一节课的小结成为学生一个小小的成长档案。 】五、板书设计五、板书设计解决问题

37、解决问题例 5:二(1)班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有 2 名教师和 30 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坐得下吗?1、有多少人乘车?2+30=32(人)2、客车有多少个座位?横着看:竖着看:添补法:3332 或 3233答:租下面的客车坐得下。知道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解答正确吗?量一量量一量比一比比一比襄阳市昭明小学肖岚执教襄城区教研室李湘娥指导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科书 88 页和 89 页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认识身边事物的长度。2、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用比较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的长度,在比较修正测量结果的

38、过程中, 体会测量的本质, 培养估测的能力, 建立初步的长度观念。3、感受数学在日让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教具准备:教具准备:米尺、软尺、卷尺、测量的记录单。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发展长度观念。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发展长度观念。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激活经验,制造认知冲突,明确活动意义1. 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师: 昭明台的长度是多少米?2. 作好测量前的准备。师: 我们的身体的哪些部分还可以作为测量标准?周围的事物还有哪些也可以作为测量标准?二、实际测量,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观察主题图,学生实际测量。(小组合作完成测量,记

39、录员记录。 )三、借助身边的事物,描述其他物品的长度或高度,发展长度观念1. 用合适的方法描述“鳄鱼身长 6 米”这个长度(1)直观感知“6 米”的长短。师:你对这条鳄鱼的身长有什么感觉?(2)借助测量标准描述“6 米”这个长度,感知“6 米”的实际意义。师:同学们都认为这条鳄鱼很长,到底有多长呢?师:看来用我们熟悉的事物的长度标准,去表示新的事物的长度,我们就能更清楚地知道新事物到底有多长。(3)用不同的方式描述“6 米”的长度。师:还能用其他的方式描述鳄鱼的长度吗?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并实际比一比。实际用一庹、肩宽比一比。2. 自主选择研究素材描述物品的长度。师:利用我们刚才描述事

40、物长度的方法,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描述一种动物的身高和身长。四、回顾总结师:最后说一说今天你有什么收获。量一量量一量 比一比比一比荆门市实验小学黄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 88、89 页“量一量 比一比”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了解身边事物的长度。2、体会测量的实质,能选择合适的标准,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表示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增强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同时初步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长度观念和数感。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发展长度观念

41、。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能选择合适的标准,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表示物体的长度或高度。教学准备:教学准备:米尺、软尺、卷尺、测量记录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设置“魔术”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导入新课。二、合作探究,领悟方法。二、合作探究,领悟方法。(一)实物引导,直观描述。(一)实物引导,直观描述。(课件出示“魔术帽” ,变出短魔术棒。 )师:同学们,你能在我们身边找出与这根魔术棒差不多长的物体吗?学生找出与这根魔术棒差不多长的物体,教师用实物魔术棒比一比,肯定学生的回答。(实物魔术棒逐次变长。 )学生继续用身边的物体描述此时魔术棒的长度,教师用实物魔

42、术棒比一比,并板书学生找到的物体名称。学生描述时,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用身体的某些部位来描述这根魔术棒的长度。师:我们找出了这么多的“标准”来描述这根魔术棒的长度,那这些“标准”到底有多长呢?我们来量一量。(二)实际测量,指导方法。实际测量,指导方法。1 1、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师: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到什么测量工具?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各种尺子。师:如果要测量这些物体的长度,各应选择哪种测量工具最合适?学生根据不同的“标准”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2 2、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师: 测量物体的长度除了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测量时还要注意些什么呢?教师以测

43、量“一庹”为例,指导测量方法。课件演示测量“一庹”的方法。小组合作。三人合作测量,并记录数据。汇报测量结果,并讨论如何记录测量结果。3 3、分组合作、尝试运用。、分组合作、尝试运用。选择测量对象。各小组选择一项进行测量,测量前,请小组长做好分工。小组合作测量,并记录数据。汇报测量结果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测量结果,整理在黑板上。用多种方式建立所测物体长度或高度。三、借助三、借助“标准标准” ,建立数感。,建立数感。师:刚才通过测量,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些熟悉的事物的长度或高度,下面我们看看能不能用这些作标准去表示新的事物的长度或高度呢?(一)运用(一)运用“标准标准” ,引导描述。,引导描述。1、选择

44、合适的标准描述鳄鱼的身长。 (课件出示鳄鱼图)师:这条鳄鱼大约长 6 米。6 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选择一个标准试着描述鳄鱼的身长吗?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标准试着描述鳄鱼的身长。2、小组汇报。重点汇报测量的标准和测量结果。可以“一庹”为例。教师随机整理汇报结果。3、观察发现:通过比较测量结果,你们有什么发现?(二)自主选择,尝试描述。(二)自主选择,尝试描述。师: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标准描述了这条鳄鱼的身长,你还可以用这些标准来描述其它动物的身长或身高吗?师:选择其中的一种动物,用你喜欢的方式把这种动物身高和身长描述出来,并在书上填一填。长颈鹿身高6 米鸵鸟身高2 米 50 厘米企鹅身高1 米 3

45、0 厘米鲸鱼身长26 米巨蟒身长10 米壁虎身长12 厘米所选动物: ()测量标准: ()测量结果: ()师:谁来说说,你选择的是哪个动物?测量标准是什么?测量结果怎么样?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师:今天我们通过“量一量,比一比”的实践活动学会了借助身边的事物,来描述其它物体的长度或高度。襄阳是一座古城,有很多名胜古迹:(课件出示) 。课后,同学们可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向你们的朋友或家人描述这些名胜古迹的高度或长度。笔算乘法笔算乘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鄂州市凤凰街道莲花小学钟桢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 60 面,笔算乘法第课时。

46、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掌握算法。、数学思考目标: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理解计算中每一步的算理,体验笔算乘法的价值。、问题解决目标: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能运用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情感态度目标:感受笔算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理解计算中每一步的算理,掌握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磁铁格。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赏鄂州全景。(复习旧知)。一、

47、赏鄂州全景。(复习旧知)。、听歌曲导入。师:同学们这是什么节目里的歌曲?(爸爸去哪儿)你们想和这里面的宝贝一样去旅游吗?、欣赏鄂州美景。、出示复习题。(生开火车口答)二、第一站二、第一站博物馆。(教学新知)。博物馆。(教学新知)。、探究算法多样化。、探究算法多样化。师:在鄂州博物馆里有一个特别的展厅,那就是古铜镜展厅。我们鄂州出土了许多古代的铜镜,其数量之大,品种之多,影响之广是当今中国之最,所以鄂州市还有一个别名,那就是铜镜之乡。而这些珍贵的铜镜一直都收藏在我市的博物馆里,下面我们就进去看一看这些让鄂州人值得骄傲的古铜镜吧!欣赏了铜镜,钟老师这里有一个关于铜镜的数学问题。(CAI 出示例 1

48、)例:鄂州博物馆一个展台可以摆 12 面铜镜,3 个展台能摆多少面铜镜?师: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请你动手在草稿本上把你的算法写下来吧!(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多种算法,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例举连加的方法:例举连加的方法:师:看来我们不仅会运用口算的方法,还会连加的笔算方法。如果个12 相加、个 12 相加,随着 12 越来越多,这个竖式就会越变越?(出示 CAI)你觉得现在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好吗?为什么?那用什么方法计算会变得更加简便呢?、探究笔算乘法。、探究笔算乘法。师: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过加、减法的笔算方法,那乘法能不能也用竖式的形式来进行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笔算乘法。(出

49、示 CAI)并板书课题:笔算乘法师:笔算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出示 CAI)相同数位对齐。师:写乘法的竖式时与加、减法的竖式写法一样,也要求相同数位对齐。谁能来说,我来写。师:12表示什么意思?如果用小棒图来表示我们该如何去摆?(生说师出示 CAI)师:先摆多少根?要摆几个 12?在计算时我们可以怎样去算?1010、小结。、小结。说一说:请同学们看着这道乘法的竖式想一想,刚才在计算时,先从哪位算起的?乘的顺序是怎样的?积是如何书写的?如果上面的这个数变成一个三位数该怎样去乘?四位数呢?(出示 CAI)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把积对着那一位写。三、第二站三

50、、第二站梁子湖(梁子湖( 拓展提升)。拓展提升)。、例:渔民张大爷、王伯伯、李叔叔和赵叔叔合作捕鱼,晚上每人分得 121 斤武昌鱼,今天他们一共捕了多少斤武昌鱼?、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个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在这个题目里面有个隐藏的条件, 你能找出来吗?谁能说出算式?(CAI 出示 1214)、在草稿纸上完成,集体订正时请生说明运算顺序。四、第三站四、第三站梁子岛梁子岛。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CAI 出示螃蟹) 看着这么大, 这么美味的螃蟹你们想不想带几只回家呀?(想)这里钟老师给大家准备了闯关的游戏,每闯过一关,你就可以得到一只螃蟹,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51、CAI 出示)、列竖式计算。14221432124232思考:在列 3212 的竖式时,我们该把谁写在上面?为什么?、判断对错。、里该填几?、终极挑战。39五五 、全课总结。、全课总结。师: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的快乐之旅就要结束了,你能说一说在今天的旅行中你有哪些收获吗?参赛教师:鄂州市凤凰街道莲花小学钟桢邮箱:617615010qq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执教:武汉市江汉区武汉关小学万琦指导:武汉市江汉区教育局小学教研室 段娟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 60 页例 1 及 63 页“做一做” 、练习十三 1、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52、使学生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经历乘法竖式的形成过程,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 。2、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竖式的写法。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竖式的形成过程,理解并掌握其计算方法。教学用具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演算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铺垫激学一、铺垫激学1、口算250 =4004=203 =122 =405 =650 =7800=233=以 233= 为例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2、师:同学们算得真是又快又准,今天我

53、们就来继续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板书:(板书:多位数乘一位数多位数乘一位数)二、分层导学二、分层导学1 1、激趣导入。、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瞧:这里的小朋友们也喜欢。他们正在用彩笔画画呢! (课件演示例 1 的情境图。 )(1) 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2) 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3) 要解决这个问题,该怎样列式呢?生:123=(4)师: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生:求 3 个 12 是多少)(5)你是怎么算的呢?(6)汇报算法。你是怎样计算的,能与大家共同分享吗?(预设:方法一:口算方法二:连加竖式)2 2、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除了乘法口算和连加,你还有其它

54、的计算方法吗?我们学过的加法和减法可以用竖式计算, 那乘法同样也可以列竖式计算。(板书课题: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2)迁移类推。乘法的竖式该怎样写呢?大家可以在草稿本上试着写一写。学生尝试写竖式,请人写小黑片展示:(3)尝试计算。虽然竖式与横式表现的形式不同,但都表示 3 个 12 相加的和。我们来看看口算是怎样算的?连加是怎样计算的? 在这里如何用竖式计算3 个 12 呢?同位讨论后汇报。(4)梳理过程,简化竖式。师:老师把刚才那位同学的思路记录下来了。请大家注意观察:这个 6 怎么得来的,这个 30 怎么得来的?教师根据学生口述板书标注箭头,在加法算式中圈一圈。师:以后我们就可以

55、像这样来写竖式( 指完整的竖式)师:123 是怎样笔算的呢?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回顾一遍。(5)师生共同完成横式、单位、答。3 3、引导小结:、引导小结:今天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尝试着用竖式来计算,我们发现笔算和口算是一个道理(写“理”),把口算的思路整理后形成了这样的笔算方法。(写“法” )。以后遇到多位数乘一位数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三、巧练促学三、巧练促学1、做一做。2、试一试。3、 “小马虎”214=643213=123214643 2 133 2 31236303612336法4、列竖式计算:333=4234=2123=5、填一填。请从给你的三个数里选出两个乘数填入方格使算式成立。6、解决问

56、题。四、拓展延伸四、拓展延伸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一起愉快地渡过了 40 分钟,我还有个小秘密想请大家来猜一猜呢?(课件出示:江汉关的视频)看了这段视频你能猜出我来自哪里吗?五、布置作业五、布置作业:63 页练习十三 1、2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多位数乘一位数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笔算乘法水彩笔:每盒 12 支3 盒有?支理答:一共有 36 支。1212+1236123=36(支)12336答:一共有 36 支。1236.3230 . 3103632=6310=3030+6=36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应城市东马坊中心小学应城市东马坊中心小学程大

57、欣程大欣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 9699 页,分数的简单计算,练习二十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2、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 1 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1、通过操作、交流、演示等数学活动,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2、通过对比观察、知识迁移、自主操作等探究方式,发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理念,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学习卡、圆形纸片、剪刀、彩笔等。教学

58、过程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铺垫引入一、回顾旧知,铺垫引入1、5/9 里面有()个 1/9。2、4/7 里面有 4 个() 。3、3 个 1/5 是() 。4、1 里面有()个 1/4,有()个 1/8 。二、操作演示,理解算理二、操作演示,理解算理1、情境呈现:一个西瓜,哥哥吃了 2/8,弟弟吃了 1/8。2、提出问题:从给出的信息中,你能提出哪些有关分数的问题?预设:(1)哥哥和弟弟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2)哥哥比弟弟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3)还剩下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3、操作交流:(1)解决第一个问题,怎么列式?(2)涂一涂,填一填,完成学习卡第 1 题。(3)与同桌交流你的

59、想法。4、理解算理:学生展示操作过程,清晰表达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5、强化算理: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表述,强化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6、数形结合:结合图形,借助算理,计算得数。三、自我发现,掌握算法三、自我发现,掌握算法1、迁移类推:(1)尝试解决减法问题,表达各自想法。(2)学生尝试表述同分母分数减法的算理。(3)课件演示同分母分数减法的算理。(4)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对比观察:从这些分数加减法计算中,你们有什么发现?3、归纳算法:让学生充分表达自我发现,引导学生归纳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4、自主探究:(1)利用手中的圆形纸片,折一折,剪一剪,完成 1-3/8。(2)小组交流:你是

60、怎么折怎么剪的?为什么这样做?(3)独立思考:题中的“1”应该看成几分之几?四、分层训练,拓展升华四、分层训练,拓展升华1、看图计算:2/8+3/85/6-2/61-2/52、口答得数: (略)3、解决问题:练习二十一第 4 题。4、拓展练习:动脑想一想,你能想出几种答案?( )/7+( )/75/7( )/9-( )/( )2/( )五、梳理总结,内化新知五、梳理总结,内化新知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分数的简算单计分数的简算单计武昌水果湖第一小学 陈京京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页至第页 分数的简单计算 例、例和例及做一做。教学要求:、借助直观操作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