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典型练习 川教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典型练习 川教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典型练习 川教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典型练习 川教版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典型练习 川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6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典型练习夯实基础典型题1、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的特点是 ( ) A大杂居、小聚居B各民族共同杂居在一起C汉族主要在中原地、少数民族散居边地D少数民族在南方,汉族在北方2、历史上称之为“五胡内迁” 不包括下更哪个少数民族 ( )A. 匈奴 B. 鲜卑 C. 羯 D.吐蕃 3、“五胡闹中原”指的是曾经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它们开始内迁始于 ( ) A三国时期B东汉末年C西晋末年D南朝时期4、5世纪30年代,统一我国的北方的少数民族是 ( ) A.鲜卑B.匈奴C.羌D.氐5、北魏孝文帝是 ( )A. 匈奴族人 B. 鲜卑族人 C. 羌族人 D.汉族人

2、6、北朝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中,影响最大,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 )A. 匈奴 B.氐 C. 鲜卑 D.羌 7、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魏孝文帝不顾保守派贵族大臣反对,迁都洛阳,时间是在A.439年 B.494年 C.495年 D.498年8、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 ( ) A.受到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侵扰B.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C.扩大鲜卑族的地位和影响D.为了接受和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9、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为了改革而做的模范行为的是 ( ) 迁都洛阳将自己的姓名由拓跋宏改为元宏用汉字处理公文、写诗加强对经济和官吏的管理 ABCD10、当你重

3、回498年的北魏的时候,下面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 A在洛阳的街头,人们都穿着汉朝的服装B在朝廷中大臣在用鲜卑语向皇帝汇报C一家人正在举办婚礼,新郎是鲜卑人,新娘是汉族人D一个老师正在提问一个叫拓跋的学生11、北魏孝文帝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是 ( )A.打击守旧贵族 B.无偿分配农民土地 C.迁都,实行汉化政策 D.没收寺院财产12、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最积极的作用的是 ( ) A使北魏的姓氏变得单一B使鲜卑族不复存在C有利于北魏统治中原D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13、下列对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 ) A更多的少数民族仍从

4、事游牧方式,不会农耕B汉族人从少数民族那里学到不少畜牧业发展的经验C少数民族穿汉族服装D汉族人吃少数民族食物,成为时尚能力提高典型题易错题1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D.巩固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1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社会背景是 ( ) A.北方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B.黄河流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C.接受了汉族的先进文化D.巩固了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16、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 A.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B.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C.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D.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17、西晋以来北方

5、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是 ( ) A. “五胡”内迁B.北魏孝文帝改革C.前秦统一北方D.北魏建立18、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 ) A.实现了北方的统一B.北方民族渐趋融合C.完成了封建化进程D.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创新题19、魏书记载:(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这里的“北俗之语”是指 ( ) A. 匈奴语 B.汉语 C. 鲜卑语 D.胡语 20、对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的“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 说明民族融合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那里的人

6、们行为怪异,喜穿异族服装,吃异族食物A B. .21、公元500年,一个在北魏都城做官的人说的应该是 ( ) A.鲜卑语B.蒙古语C.汉语D.氐族语22、两个同姓的人碰面,常常会说“五百年前是一家”,下列哪件事件的发生,可能使这句话不再是正确的 ( ) A江南地区的开发B少数民族内迁C中原人南迁D北魏孝文帝改革23、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中通过汉化推动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 )A.商鞅变法 B.贞观之治 C.孝文帝改革 D.戊戌变法拓展探究典型题综合题24、少数民族政权(北魏)进入中原,都会面临如何处置游牧部族和农业民族两种不同文化冲突的难题。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目标是 ( )A.以胡

7、治汉 B. 胡汉分治 C.胡汉融合 D. 胡汉对立2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统一和分裂交替,下列几次统一局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曹操统一北方 西晋统一北方 北魏统一北方 A B. . 26、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是 ( )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增强国家军事力量 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A. B. C. D.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材料二: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

8、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于是,公元493年,这位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上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到洛阳后不愿意继续前进了,于是这位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在此,以后再做南征的打算!于是宣布定都洛阳,次年正式迁都。材料三: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皇帝指的是谁? (2)根据材料一你能说出他为什么要迁都吗?(3)根据材料二的故事,

9、你有何感想?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4)材料三说明了什么?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见下列图表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拓跋元贺赖贺丘穆陵穆独孤刘步六孤陆贺楼楼材料二: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进行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请回答:(1)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两则材料各自反映的中心问题是什么?(3)说明材料二“北语”、“正音”各指什么?(4)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何作用?探究题29、在我们今天的56个民族中已经鲜卑族了,有人认为由于当年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使得鲜卑族

10、消失,所以,孝文帝改革不值得肯定,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30、试编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大事年表。聚焦中考典型题2006年中考题选择题31、(2006年茂名市)迁都洛阳改鲜卑族姓氏为汉族姓氏采用汉族官制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学这是中国古代一位帝王改革的内容。他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请你说出这位帝王是谁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唐太宗32、(2005年浙江省)中国古代采取一系列汉化政策,促进鲜卑族同汉族融合的改革是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张居正改革 ( )33、(2005年广西贵港市)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要求采用汉姓、学说汉

11、话的少数民族是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34、(2006年山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引自资治通鉴材料三 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引自元末诗歌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3)上述材料反映了民族融合的哪几种形式?开放研究典型题35、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

12、上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的政权的杰出统治者。孝文帝拓跋宏即位时(471年)才只有五岁,由他的祖母冯太后辅政,小皇帝在他的熏陶下成长为汉文化忠实的推行者。他在位时,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为鲜卑与汉族的融合作出了为可磨灭的贡献。死时年仅33岁。右图为其陵墓长陵。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北魏孝文帝能够在民族大融合中起如此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他早年所受的教育,还是有什么更深刻的原因?(2)他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具体实行了哪些改革措施? (3)改革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4)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孝文帝参考答案夯实基础典型题1、C 2、D 3、B 4、A 5、B 6、C 7、B 8、D 9、C 10、B 11、C

13、 12、D 13、A能力提高典型题易错题14、D 15、B 16、B 17、B 18、B 创新题19、C 20、C 21、C 22、D 23、C拓展探究典型题综合题24、C 25、C 26、A27、(1)北魏孝文帝。(2)北魏原都城平城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平城的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所以北魏孝文帝要迁都洛阳。(3)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有遇到旧势力的阻碍与反对。启示:在遇到阻碍时,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策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4)材料三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经过各民族融合,表现在洛阳经济、文化兴盛,传统

14、的汉文化在北方得到更大的发展。28、(1)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1)材料一的中心问题是改汉姓。材料二的中心问题是说汉话。(3)北语指鲜卑语,正音指汉语。(4)促进了汉与鲜卑族之间的民族融合。探究题29、不赞同。因为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应该看其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鲜卑族汇入了更先进的以汉族为主体的政治、经济、文化体系中,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所以应该加以肯定。3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大事年表:(学生的答案可有所增减)三国(220280年)220年  &#

15、160;      魏国建立。东汉灭亡。三国时期开始。221年 蜀国建立。222年 吴国建立。230年 吴国万人乘船到夷洲(台湾) 西晋(265316年)265年 西晋建立东晋(317420年)317年 东晋建立南北朝(420589年)420年             南朝宋建立439年             北魏统一北方,北朝开始。494年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聚焦中考典型题31、C 32、B 33、B34、(1) 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内迁。(2)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3)民族迁徙、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及通婚等。开放研究典型题35、(1)北魏孝文帝早年受到的教育,对于他积极推行改革,促进民族大融合,无疑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孝文帝积极推行改革的更深刻的原因则是当时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发展趋势。那时,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地区,各族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