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_第1页
最新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_第2页
最新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_第3页
最新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_第4页
最新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1制作宇宙模型教学目标:1. 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宇宙知识。2. 通过多种方式,制作宇宙模型。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动手制作心目中的宇宙。难点: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宇宙,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法、学法:小组合作,相互交流。学生动手操作、参观、学习并质疑。学具:橡皮泥、纸、彩笔、剪刀、胶水、牙签、细铁丝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1. 学生自己收集资料。2. 导入:同学们:宇宙奥妙无穷,你对宇宙了解多少呢?小组 交流。二、课堂活动:(一)、设计模型根据宇宙模型制作记录本设计出小组的宇宙模型宇宙模型制作记

2、录本年月日小组一、模型名称:二、所需材料:三、根据自己的设计小组分工准备材料。第二课时一、制作模型讲解: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制作,如:剪纸、绘画、捏橡皮泥等多种方式。说明:我们所知道的知识有限,因此可只制作宇宙的一部分。二、修正模型学生对模型进行修正,达到自己最满意的效果。三、参观交流模型小组内留一个人讲解,其余到各组参观,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四、质疑设计问题银行存折,如:“宇宙有多大?”出示表格:序号存入时间问题提取时间19月3日宇宙有多大?2 9月3日天空有多少个星座?五、总结:你从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大胆的设想?你还有哪些 意见和建议?让学生畅所欲言。六、实践调查:查阅有关宇宙的

3、更多知识,解决疑难问题,丰富自己的知识。2修改模型课后反思:本课的主题是修改上一课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宇宙模型,这是针 对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已有的知识基础而编排的,利用他们对 大自然的万物充满了好奇,并有强烈的动手欲望,因此,本节课的主旨是在教师引导下,启发学生去认真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 而围绕问题进行再观察再思考,并实验,去寻找各种自己心目中的答 案,激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2、修改模型一、教学目标:修改“宇宙模型”,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增加学生对宇宙的认 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修改完善模型;模型与解释难点:根据资料查找模型的不足三、教法学法: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四、

4、教具:各组制作的宇宙模型;搜集的有关宇宙的资料;材料超市中的东 西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动手制作了宇宙模型,其他同学也已经对模型提出 了看法和意见,今天我们就这些看法和意见对自己的模型进行修改和 完善(板书课题)修改和完善模型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下面我们按照分好 的小组制定各小组的模型修改计划。二、制定各小组的模型修改计划,展示,并全班讨论。三、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模型修改计划将自己小组内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筛选。四、把筛选出的有效资料填入“小科学家记录本”上,小组内 讨论本小组内的资料,找出资料所呈现的现象和规律,根据现象与规律总 结本小组所讨论的结果,并在作业本上呈现出来

5、。(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表或其他 )五、根据本小组内的分工和搜集到的资料及得出的结论进行讨 论,讨论本小组模型的不足之处。分工进行修改和完善,使模型更科 学、更完善。第二课时一、达与交流,举办宇宙模型展示会:1. 展示完善后的宇宙模型,交流经筛选后的有效资料,说说自 己的模型先前的不足与自己的修改之处,并说出修改后的好处。2. 回答别人根据自己的模型所提出的问题。二、拓展活动:1做宇宙的膨胀实验2阅读科学自助餐。阅读9页到10页的内容。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第二单元时间的脚步1、精确时间的步伐一、课程标准要求:1会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 行探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

6、交流探究结果。2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的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 于探究与发展对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二、教学目标:1.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搜集关于钟表的资料,并与同伴交流。2. 统计整理信息资料,比较分类,并说明工作原理。3. 选择感兴趣的钟表,制定研究计划,进行深入研究。4. 养成认真细致工作态度和不懈探究的科学态度。三、学生分析:在四年级科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尝试搜集整理信息资料,选择 研究的问题,制定研究计划,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已经俱备 一定的探究技能,本课只是进一步应用,是完全可行的。再者 学生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也可以促进本课的学习。但是 搜集资集资料是本课学习的前提,目前学

7、生搜集资料的途径和 渠道较窄,估计有部分学生可能找不到充足的资料,会影响本 课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一方面帮助学生 搜集资料,另一方面事先搜集资料补充。四、实施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搜集有关钟表资料:课前引导学生预习,搜集资料,指导搜集资 料的方法,同时教师也要搜集资料予以补充。整理信息资料与交流:引导学生汇总多种资料,运用讨论、分析、比较进行总结激励学生极积表达、交流,认真倾听、思考、补充。选择钟表继续研究:激励学生积极讨论选择喜欢的钟表, 制定研 究计划,合作探究,交流、改进。并引导学生认真记录研究结果, 遇到问题及时与同伴交流。五、教学重点:搜集关于钟表的资料,并进行表达交流

8、。六、教学难点:统计、整理、比较有关钟表的资料,并说明原理。七、教学方法:搜集整理资料、观察、思考、讨论、倾听、探究、 合作与交流。八、教学资源:各种各样的计时工具及图片。十、课前准备:预习本课,并搜集有关计时工具的资料。十一、教学流程:(一)课前预习:预习本课,搜集有关计时工具的资料,并思 考工作原理。(二)整理汇报:1. 学生以组为单位整理有关计时工具的资料,根据特征分类,并思考工作原理。教师检查各组搜集资料的情况,并出示教师的搜 集资料补充。2. 小组代表汇报整理结果,并说明各种钟表的工作原理,其余 倾听、思考、补充,教师相机评价鼓励学生。3. 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大家讨论交流,教师鼓

9、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钟表继续探究。(三)计划与组织:1. 小组讨论选择感兴趣的钟表,思考交流研究方法。2. 小组计论制定书面研究计划,并详细分工。3、展示各组探究计划,大家讨论优点与不足。4、各组讨论修改探究计划。(四)延伸探究:1运用钟表发展史,教育学生继承发扬人类不懈探究的科学精 神,养成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坚持不懈的进行科学 探究,将来为人类的科学事业贡献力量。2. 学生课下分组探究,做好实验记录,并相互交流探究结果。2、钟摆的秘密一、备课设想:1、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模型来验证钟摆的秘密2、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

10、,来了解钟摆的秘密。3、学生分析:由于摆的秘密比较抽象,只靠老师的讲解,学生 是理解不了的,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验证才行。4、实施目标的方法或途径:观察、质疑、动手验证、分析、总结。二、重点:钟摆的原理,影响摆快慢的因素。难点:摆长与摆摆动快慢之间的关系。三、教法:观察、猜想学法:观察、验证四、教具:摆钟内部结构模型,钟表的摆模型,自制活动的摆。 学具:自制(课前由学生自制简单的摆)。五、教学过程:1、观察、分析、猜想(1)教师出示摆钟的内部结构模型。(2)学生看完后,提出问题 摆钟如何工作的? 为什么只有摆在摆动时,秒针、分针、时针走动?(3)摆钟工作时,哪部分起着作用?(4)教师出示摆的模型

11、,介绍摆臂、摆锤。2、实验(1)研究在相同时间内同一个摆的摆动次数是否相同。 拿出自制的摆,在三个一分钟内测出摆摆动的次数,你的发现 是什么? 大家的摆摆动的快慢一样吗?是什么决定了摆的快慢呢?3、研究摆长与摆摆动快慢关系(1)实验一同样的摆锤,改变摆长,观察摆动次数,总结发现。(2)实验二摆长相同,改变摆锤的重量,观察其摆动次数,总结发现。(3)整理总结(4)你有办法调整摆的快慢吗?摆钟呢?4、作业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 60秒摆动20次的摆,60秒摆动 40次的摆。3、小水钟课标要求:能对搜集到的众多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教学目标:1、通过搜集资料,使学生懂得小水钟的构造原理2、通过

12、亲自动手实验获得数据,得出结论,使学生呢感乐于分 析总结,动手操作。3、使学生学会科学的看问题和想问题的科学态度。学生分析:课前学生先搜集小水钟的相关资料, 为本课的学习奠 定基础。重难点:小组合作制作小水钟搜集数据,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科 学的态度教法学法: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在岁月的悠悠长河中,我们发明了许许多多的积时工具,今天我 们来研究一下古老的钟表水钟,课前大家都查找了相关小水钟的 资料,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二、图片观察分析1出示设有数学盘的水钟,观察水钟的构造,交流它是怎样用来 记时的。2出示“受水型” “泄水型”的漏壶。并做简要的介绍。三、制作准备适

13、当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简易的水钟。全班交流,相互提建议。第二课时一、我们的小水钟工作得怎么样?有办法使小水钟更精确、测量时间更长吗?大胆使一使,我们一定会有新的发现。1实验,并整理所得的数据,填写表格。10秒流出的水滴数测量次数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水滴数我的发现观察水钟计时秒表显示的时间10秒20秒30秒水钟显示的时间我的发现2学生说说为什么流水可以用来做“钟”了?水钟有哪些优点和 缺点?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说说自己的理解。二、阅读20页的小资料。三、拓展活动留心家里或学校里水龙头滴漏现象,测算一小时、一天、一个月 流失的水量4、小小钟表设计师备课设想:对于这节课,我们的设计思想是这样的:首

14、先,要求学生对自己 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组成钟表的物体的共性,那就是运动有 规律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制作计时工具。其二,很多物体的运动是有规 律的,大家能选一种来自己设计钟表吗?我们来个设计大比拼。设计并展示,展开交流活动。第三,让学生了解一些有趣的生物钟,如驴 钟、花钟和人体的生物钟以及意义。第四,让学生针对列表项目学会 自我客观地评价,。最后,就是课外作业的布置,让学生通过本节课 的学习,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对未来钟表的想象用图画或文字表 达出来。课程标准:能对搜集到的众多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教学目标:1. 根据自己获得的各种资料和数据,比较各种钟表的工作原理,提 出自己的见解

15、,找出不同材料做成的钟表的共性.2学会动手设计钟表,敢于大胆地实践.3学会自我客观的评价.4 了解各种各样的"钟"教学重难点:目标1和目标2.教法学法:引导分析总结归纳动手制作教具学具:钟表,自己(或合作)制作钟表的材料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回顾与反思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精确时间的步伐、钟摆的秘密和 小水钟等,以及我们获得的各种资料,我们从中比较各种钟表的 工作原理,人们用不同材料或物体来计算时间, 你能找出这些物体之 间的共性吗?自由发言(可参照书本上的资料卡)总结:看来运动有规律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制作计时工具。二、活动处处留心皆学问,人们利用某些物体相对稳定的运动规律,

16、 发明 了各种各样的钟表。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那 同学们能自选一种来设计自己的钟表吗?看看谁是我们班的发明大 王?学生自己设计钟表。(可以合作交流想法)展示自己的钟表,小组交流,评出最有创意者在班上进行讲解交 流。第二课时一、科学自助餐学生自己阅读书本上的“有趣的生物钟”。如驴钟、花钟和人体 的生物钟。那我们人体内的生物钟,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呢?学生讨论后,举手发言。二、自我评价:搜集到了哪些钟表的资料?完成了哪些钟的实验研究?搜集到的资料,是否与同伴进行了交流、学习?大家对我设计的钟是如何评价的?三、设计未来的钟表展开自己的想象,把自己的设想用图画或文字表达出来。画到24页

17、。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第三单元热能考察之旅1、寻找热能备课设想:热能是我们人类生活中必需的能量之一。 在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 生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及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来帮助外星系的朋友“友友”完成这次地球上热能的考察任务。并且知道我们 人类与热能的密切关系。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归纳概括事物的共同特征,能做出合理的 解释以及能在生活中加以运用。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几标准要求,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归纳如下:1了解什么是热能。通过学习交流,知道热能与人类生活的密切 关系。2. 能运用表达与交流的方法把自己知道知识与同伴共享。3能把掌握的热能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教学重点:了解热能,以及热能与人类的关

18、系。教学难点:拓展思维,利用热能知识服务人类生活。教师准备:铁丝、食谱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是来自外星系的小科学家友友。 我这次来的主要目 的是考察地球上的热能。你们能协助我考察吗?”(设计意图:使学生初步感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以激发学生求 知欲望。)二、探究新知。1交流资料,认识热能。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热能知识或课前查到的资料。(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学习,使学生把自己获得的资料予以展示, 给学生搭建学习平台,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了让我们的外星系朋友能顺利的完成地球上的热能考察任务, 首先,我们要根据这位客人的要求,帮助他选择一个适合他的生活环 境,下面我们

19、就来完成这个任务,看谁完成的最好,最合理。1根据友友的要求,帮助他安排住宿环境。住宿条件:当地年平均气温15C左右,空气清新,污染小。分组合作学习,结合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及世界不同地区的年平均 气温表,帮助友友选择出适合他生存的地理位置。(根据学生搜集的资料,出示世界不同地区的年平均气温表。)地点年平均气温(C)科威特 34罗马尼亚10-11南极25撒哈拉沙漠 30新西兰 12中国海南三亚 25.5中国黑龙江漠河一5.5中国云南大理 15.5(1)根据提供的资料,帮助友友选择每天的热能食谱。 地球人可以从不同的食物里获得热能,来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 那么,我们的朋友“友友“也和我们一样,需要从食

20、物里获得热能来 维持生活,他每天所需热能也和我们差不多。 下面我们就根据他的需 要为他设计一份热能合理的食谱,看那位同学能最先为友友设计好。(出示食物热能资料卡。)食物中的热能食物数量热能(千焦)米饭1碗(135克)约840粥1碗(135克)约300面1碗(135克)约1200肥猪肉100克3414瘦猪肉100克598瘦牛肉100克444虾米100克816鲤鱼100克456鸡蛋1个约300鲜奶250毫升565黄豆100克1502白菜100克88苹果100克218西瓜100克142茶1杯V 5可乐1听460提示:友友每天食物中的热能需要 8000多千焦,请同学们根据 要求及提供的食物中的热能资料

21、,自己动手设计食谱卡,等候进行交 流学习。(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独立思考、小组探究等方法, 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使 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第二课时一、动手实验,体会生活中热能的产生过程。我们已经帮助友友安排好了住宿和饮食,下面的主要任务就是我 们要帮助他完成热能的考察任务。 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怎样产生热 能,请把你的方法与外星系小科学家交流一下, 也可以通过演示的方 法介绍,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分小组进行交流,由小组长进行记录,然后全班相互交流学 习。)生1反复折铁丝,可使它发热。生2:将两只手互相搓一搓,产生热能。生3:电炉通电后,

22、可产生热。我们和友友通过交流学习,他对我们如何利用热能很感兴趣,我 们也学到了很多有关热能的知识,经过紧张的工作和学习,我们都觉 得有点热了,怎么办呢?能运用热能的知识解决这个难题吗?现在我 们就和友友一起来探讨这一问题。二、热能在生活中的运用通过交流,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热能,以及热能与人类的密切 关系,怎样才能把学到的热能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呢?下面我们就一起 来学习教材第29页的内容“制作冰淇淋”。(1)指导学生看材料超市中需要的材料。(2)探究制作方法与步骤。要求:每个同学都要进行探究,活动。可单独活动,也可几个同 学结合活动。(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 学

23、以致用,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三、课后小结。热能与我们的生活十分密切,只要我们留意生活,就能发现很多 知识,让我们携起手来,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为人类造福吧!2、体积变化之谜教学目的:1. 会做热胀冷缩的试验。2. 能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出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教学重点:会做热胀冷缩的试验。教学准备:冰箱、玻璃杯、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友友在拿冰箱里的饮料时,发现水被冻成了冰,玻璃瓶也裂开了二、猜想与假设玻璃瓶为什么会裂开呢?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吧!三、试验1写出研究计划2试验。装一满杯水,不该盖子。把杯子放进冰箱,让水结冰。观察并会不会超过杯口。如果并超过杯口,说明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了

24、9; 3得出结论。水遇冷结冰后,体积会变大。三提问:其他物体也有这个性质吗?提问把问题存入问题银行。四、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制定研究计划,准备工具和材料。第二课时一、事实与证据根据上节课提出的问题,和研究计划,进行试验。二、分析与总结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能根据这些现象归纳出什么结 论?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遇冷后体积一般都会变小。三、提问我们知道了物体遇冷时体积变化的规律。 那么物体加热后,体积 又会怎样变化?制定研究计划,准备好工具和材料。第三课时一、事实与证据根据上节课提出的问题,和研究计划,进行试验。二、分析与总结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一般都有

25、遇热膨胀、遇冷收缩的性质。三、拓展活动友友提出:在地球上,冷水重还是热水重?学生先猜想一下,同学们设计试验。根据小组设计的实验进行试验。3、冬暖夏凉的房子教学目的:1. 会做热传导的试验。2. 直到热能在物体间传递的方向。3. 能设计出冬暖夏凉的房子。4. 能以折线图的方式建立模型,表达热传递方向的规律。 教学重点:1. 会做热传导的试验。2. 能设计出冬暖夏凉的房子。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友友感觉房子里比较热,同学们能不能给友友设计一所冬暖夏凉 的房子呢?二、观察与提问房子里的气温和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可能回答:1. 房子朝哪个方向。2. 建房自用的材料。3. 房子外面的温度。4. 空调

26、和暖气安装在什么地方。三、计划与组织选择一个适合研究的问题,制定好研究计划,做好组织工作,进 行分组研究。准备好工具和材料。四、事实与证据根据计划,进行试验。边试验边记录,把实验中得到的数据整理好,填写在“小科学家 记录本”上。五、分析用折线图来表示试验中记录的数据第二课时一、总结分析上面的记录表和折线图,能得出什么结论?引导得出结论:热总是从高温的物体传向低温的物体, 而不会从低温的物体向高 温的物体。二、表达与交流1. 相互交流自己得到的资料。'2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所冬暖夏凉的房子。把自己的设计画在 一张大白纸上。三、科学自助餐自学40-41的内容。交流学习心得。四、试剑石1请用学

27、过的知识解释,为什么夏天人们用棉袄来改住雪糕,雪 糕却不融化?2把木勺、塑料勺、铁勺固定在盆子边上当做树,用硬纸剪 3个 小猴子图案,用黄油或凡士林把小猴子图案站在 3棵“树”的同样高 度,往盆子里倒热水。想一想,哪知小猴子会先掉下来?为什么?第四单元生命的旅程1、我从哪里来一、教材简析教材采用图解的形式,明确告诉学生“我”是从哪儿来的。以此 给学生建立一个科学的、正确的生命观。生命世界对每一个学生都有 着神秘感,对此,他们有很多问题想要解决。“我从哪里来”就是学生常常问到的一个问题。告诉学生生命科学的常识。本课渗透着珍爱 生命、敬爱父母、悦纳自己、为自己的成长感到高兴等多层面的教育。二、教学

28、目标1、初步了解“我从哪里来”,能从“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2、引导学生感到生命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珍爱生 命的情感。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的好习惯。三、教学重难点1、学会如何搜集、整理、运用资料了解孕育生命的过程。2、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通过体验 *辛苦感悟亲情。四、活动准备1、学生准备把“我从哪里来”作为研究课题,采用多种形式,搜集整理资料, 做调查报告。2、教师准备(1)了解学生的已有认识和感兴趣的话题。(2)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最近,同学们运用以前科学课中学到的方法,把

29、我从哪里来 作为一个科学课的课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写出了比较详实的调 查报告。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我从哪里来”这个课 题。(二)展示资料感受生命来之不易1.教师:谁愿意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分享给大家?2学生展示资料,教师播放课件补充学生资料。(胎儿的形成、试管婴儿、双胞胎)3活动:给小宝宝安家4教师适时评价总结出科学的学习方法。(板书:搜集分析运用)5教师:通过刚才的交流研讨,你有什么想说的?第二课时一、同学们,老师很高兴,你们在研究“我从哪里来”这个课题 时,运用了这么多科学的学习方法,懂得了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因 此我们要珍爱自己、欣赏自己。不过在我们成长的同时,不能忘记我

30、 们的父母,尤其是妈妈。她在孕育我们时的辛苦,是无法用言语来形 容的。今天,就让我们来做一个体验游戏,(出示课件)“我做5分钟 的妈妈”。二、游戏体验感受母亲的辛苦1教师:同学们的书包大约十几斤,和妈妈怀孕时增加的体重差 不多,我们就把书包当作妈妈怀孕时的你,放在前面,一起跟老师来 做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注意体会做动作时的感受,还要保护好你的宝宝!2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做动作。(坐着吃饭、伸手够东西、低头看 脚尖、抬腿上楼梯、弯腰捡东西、弯腰穿鞋系鞋带)3学生根据感受谈体会。4教师:我们刚才仅仅做了 5分钟的妈妈,就有这么多的感受, 想一想,妈妈在孕育我们的这十个月中,有多少个5分钟?这十个月

31、中,妈妈会呕吐、会经常感到疲劳,负担会随着你的长大一天天加重。 但是妈妈毫无怨言,即使再辛苦,也是幸福的!此时此刻,你一定有 很多话要说给妈妈听吧!那就大声地说出来吧!(播放课件音乐)5学生说心声三、总结升华情感同学们,我们要感激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同时我们更要珍爱我们 的生命,就让我们把你最真挚的话语写在卡片上,在 2006年的第一 天送给你的父母,作为新年礼物吧!2我们在成长(1)课程标准要求:1、本课是小学科学课五年级(上)四单元中的第二个内容“我 们的成长” 一课,从教材本身知识点的纵向编排上来看,具有承上启 下的作用,承接“我从那里来”这一课,同时又为下一课“生命的周 期”打下基础。在

32、教材中体现了编排上由简到难,由近及远,由具体 到抽象螺旋式上升,层层深入的原则。从学生认知结构横向发展来看, 符合五年级学生由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状况和水平。同时,这是一节典 型的观察实验课,在观察实验教学中,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 精神和实践探究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和 他们群体合作意识的培养,把科学启蒙教育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的始终。2、本课教学的设计不仅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强调教学环节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出发, 进行 多角度,全方位的训练和提示。同时,凸显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让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培养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

33、。一改 以往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启发诱导,创设情景,让 他们在充满合作和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提炼自己, 发掘自己,创造自己。3、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协作思考、协作 操作能力。让学生体验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感受到生物体是变化的,变化时是有规律的。引导学生能够准确测量和记录。(2)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了解人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身高,体重,胸 围,身体各部分的比例等都在发生变化;脑、心、肺等各器官的功能 都在增强。会测量并记录自己的身高,体重,胸围等数据。(重点教会学生测量)能坚持定期测量和积累数据,供以后分析比较这些数据, 掌握人体生长变化规律。能设计长期测量身体各种

34、数据的表格。2过程方法目标:教学中采用设疑一一制定测量计划一一探究测 量计划实际测量分析记录得出结论。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发现自己身体的变化到观察身体的变 化,认识到要关注自己,使自己健康成长。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测量培 养协作意识。(3)学生分析:五年级学生对自己的成长已经有所了解, 具有独立的见解、收集 资料、分工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在学习本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准备 相关资料。(4)教学方法:小组合作、直观演示、讲授、引导、师生互动二、教学准备:1教学准备:学生用的各种尺子、记录纸、能证明自己长大的 依据。2、教师准备:秒表、米尺、测量身高、体重的用具、成长照片、 人体比例的图表。3、设计意

35、图:引起兴趣导出所学内容,让学生充分讨论不限制 学生的思路引出由外部变化到内部变化,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难点:掌握人体生长变化规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猜谜吗?今天老师想考一考你们的眼力。1、请同学们看一看这是谁的照片?出示幼儿、儿童、少年、青 年时期的某同学的照片。(猜猜他是谁)(每张照片上的年龄)。A、现在能猜出来吗?B、为什么刚才你们猜不出来呢?(生:照片与本人不一样、成 长变化了等)二、大家说的都很正确,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我们自己。板书课题:我们在生长三、(出示图片人的成长过程)我们是在不断成长变化的,谁能 说一说从哪些现象你感觉

36、到自己长大了?(生:衣服变小了、身体长高了、力气大了、跑的快了等有关的 外观的变化,最后教师要引导到知识、技能、思维方面的变化 .。)(教师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弓I导学生说出要学的内容)过渡:同学们说出了我们生长变化的一些现象, 你们有没有好办法更准确的了解我们的生长变化情况?(引导学生自由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想法)生:用测量记录的方法来了解自己的生长变化情况。师:要想知道自己生长变化的精确情况, 科学的方法是通过测量 来比较。你们认为我们该如何测量呢?(生自由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四、指导测量方法。小组讨论:如何对我们的身高,体重,手和脚还有胸围进行测量 呢?学生实际测量,了解自己生长变化的情

37、况。师述:别忘了,把你们测量的结果记录在你们桌上的小卡片里, 卡片的背面是记录你们一年级时的身高和体重的情况,大家看一看你在这两年当中到底长了多少?学生实际测量提问:还可以通过测量哪些方面也能够了解我们的 生长情况?(在学生测量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合作操作、合作思维)第二课时一、模型与解释整理资料,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释生长发育的规律;同时与 其他小组的同学交流。二、活动A、画一画:将来的我根据自己的猜想,画出将来自己的模样。(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各自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例如:初中的我、成年的我、当上爷爷或奶奶的我、很老的我B、讨论;当我们成为老人时,是否还在成长与变化呢?三、拓展活动:分析人体

38、比例在我们成长过程中,身体的许多部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例如图 片中的成长比例)引导学生观察,人体中头部的变化最明显。四、自由言论: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样的收获?(让学生学会总结,为自己的学习制定良好的目的。3、生命的周期一、备课设想:1、课程标准要求:(1)通过活动进行探究,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有的信息 基础上,经过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2)能用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 道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2、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通过活动、探究、交流, 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通过活动、分析、总结,来了解生

39、物成长过程。3、学生分析:由于生物成长过程比较抽象,只靠老师的讲解, 学生是理解不了的,只有让学生亲自验证才行。4、实施目标的方法或途径:活动、分析、总结。二、重难点:知道任何有生命个体的成长与变化,并在合作、交 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求知精神。三、教法:观察、活动学法:整理、验证四、教具:将生物成长过程图片制成的扑克牌。学具:自制(将生物成长过程图片制成的扑克牌)。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你们了解生物的成长过程吗?今天我们来做 个游戏,名字叫一一空当接龙活动:空当接龙(1)教师出示活动规则。(2)学生看完后,开始游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游戏时 间)通过游戏,有什么

40、发现?全班进行交流。二、模型与解释人的一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回忆上一节学过的我们在成长各种动物、植物的一生与人的一生是一样的吗?小组内进行比较,交流。第二课时一、整理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并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解释。比如整理总结出蝴蝶一生经历的阶段(卵一一幼虫一一蛹-成虫-卵)。师做小结并出示“生命周期”或“成长周期”,师给生做相关的 解释。那么,我们可以怎样来表示生物的生命周期呢?小组内相互交流探究。二、课外知识拓展一一科学自助餐(动物宝宝与父母的外形)三、做54页的试剑石第五单元地球在变脸1、从“天圆地方”说起课标要求:通过科学学习,知道与科学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培 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

41、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的交流合 作能力。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的形状。2、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3、通过小组合作,能制造出简单的地球模型。教学重点:认识地球形状及地球内部的构造。难点:制作地球模型。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年龄小,对地球的认知浅显的特点,可引用 古代及现代有关地球的科学资料,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地球,再利用地 球仪模型,强化学生对地球的认识。教具:地球仪、资料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弓I入新课:a、古时候,不同地区人们心目中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出示课件: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 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

42、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因 此,这一学说被称为“天圆地方说”。b、古人为什么会对地球形状有那样的认识?如果我们生活在古 代会不会有同样的认识呢?让学生自由发言。二、表达与交流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的呢?地球的形状是人们通过那些事实与证据推测出来的?出示教学课件: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长期的观察, 得出了结论:“大地是球形的。”1519年,麦哲伦和他的船员们,经过长达 3年艰苦的海上航行, 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 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圆形的。现在,宇航员从太空中拍摄的照片也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三、观察与提问:教师拿出地球仪,让学生观

43、看:你能在地球仪上找出自己的家乡 吗?说一说在地球仪上你还发现了什么?看到地球仪你还能提出什 么问题?小组内交换意见。四、搜集资料。关于地球内部的有关资料请同学们到黑板前展示。大屏幕出示资料卡: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几百万年, 地球的 内部到底是什么样子呢?科学家通过研究地震波和火山爆发等,间接地揭示了地球内部的 奥秘。一般认为地球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平均厚度 17千米,但各处厚度不 一,陆地厚度平均约35千米,而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 7千米。下一层是地幔,平均厚度为 2900千米左右。它是液态岩浆的发 源地,但它的大部分是固体。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幔活动造成的。地球

44、中心部分为地核,半径3470千米左右,温度约3000摄氏度, 最高可达5000摄氏度。地核又分为外层地核和内层地核,根据对地 震波传播速度的测定,外核可能是液态物质,内核可能是固态物质。第二课时一、巧手小制作根据地球内部结构的有关资料,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出示制作提示:a这个模型要做多大?需要把实际大小的地球按 多少的比例压缩?b、我们需要那些工具和材料? c、小组成员如何分工?二、展示与评价:请你拿着自己制作的模型介绍给同学们。这个模型还可以怎样改进?请提出你的宝贵意见。谁制作的模型最棒。三、教学反馈: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2、地球大“变脸”教学目标:1. 知道地球表面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45、。2了解常见的矿产资源。教学重点:知道地球表面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教学过程:一、导入地球的脸是指什么?地球的脸是指地球的外貌,简称“地貌”。自地球形成以来,它 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经历了复杂的变化。二、阅读与提问阅读59页的课本内容。然后让学生提问。并存入问题银行。三、交流资料让学生交流搜集到有关地貌的资料。四、模型与解释整理有关地貌的资料,并制作一个模型来给大家演示地貌的形成 过程。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的地貌。最后举办一个模型展示会。3、地球“变脸”之谜教学目的:能通过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会运用模型解释地貌变化的主要原因。教学重点:能通过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教学准备:粘

46、土、托盘、饮料瓶、小苏打、面粉、红墨水、水、勺子教学过程:猜想与验证是什么引起了地貌的变化?学生猜想:火山爆发、地震、风二、计划与组织引起地貌变化的原因很多,各小组选择一个开展研究。各小组制定一份详细的研究计划,并做好分工。阅读资料阅读63的课本内容。修改自己的计划。模型与解释以小组为单位做火山爆发模型(1) 先准备好工具和材料。(2) 用粘土将饮料瓶埋起来,使它们像一座锥形火山。(3) 把小苏打、面粉、红墨水和水混合成浆状,倒进瓶子里; 最后倒白醋。探究活动环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地震活动最频繁,为什么?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第六单元开心游乐场1、走进游乐场课程标准要求: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

47、和提出问题,能将所得的结论应用于实践,并验证其正确性。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认识生活中的几种力。2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力。3教育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的探究能 力。学生分析:五年级学生年龄在11-12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好奇心强, 对什么都感兴趣,凡事都想问个究竟,进入游乐场后,更会激发他们 的求知欲,在本课中,学生可能对重力、弹力、压力、拉力等概念可 能比较了解,但对磨擦力、吸引力、反作用力等概念可能不很理解, 同时对这些力的作用也可能不很了解。因此,在讲授本课时,除引导 学生搜索探究这些力外,还要启发诱导他们了解这些力的作用。实施目标的方法或途径:课

48、前带学生走进游乐场,通过游戏,观察,让学生们去发现,搜 索各种各样的力。重点:认识重力、弹力、磨擦力等难点:让学生在活动中搜索出各种不同的力, 并能用口语表达出 来。教法学法教法:观察法、游戏法、启发引导、总结归纳学法:游戏观察法,讨论交流、办手抄报教学过程:一、提问:你们去过游乐场吗?好,这么多同学都到过,老师很高兴。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 有很多种力,如重力,弹力,磨擦力看哪些同学能从游乐场中找 出它们?1指导看书搜索力2设计表格把搜索结果填在表格里,比一比看谁搜索出的多。序号活动项目找到的力1射箭活动弹力2滑冰磨擦力二、表达与交流师:刚才我们从游乐场里搜索到许多的力,其实,生活中不仅仅

49、这些,比如我们平时看到的火车在铁道上奔驰, 成熟的果子从树上落 下,这里面都有什么力?你还从其它科技书和电视以及网上等了解到 相关的资料,请设计手抄报与同学交流。生搜索资料办报交流。2、蹦床里的学问一、备课要求:1、课程标准的要求: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用科学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教学目标:(1) 通过试验,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弹力,是怎样产生的,以 及它有什么特性。(2) 通过自己亲身实验,如玩蹦床、橡皮筋拉长,让学生了解 一定限度内,弹力大小与什么有关。3、学生分析。学生对于玩蹦床,拉长橡皮筋的活动并不陌生,所以对本课的理 解应该不算太难。4、实施目标的方法或途径:让学生通过观察,提问、猜想与假

50、设,动手实验操作,来进行表 达交流。5、课前准备利用周末时间玩蹦床,了解调查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案例:1、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弹力的形成与特性。2、教法、学法观察、交流。实验。猜想验证。3、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 导入:(课前让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去玩一次蹦床,并试着发现点什么,可以几个人一块去,互相说一说感受)玩蹦床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活动之一,谁可以勇敢的站起来说一说 自己的理解和疑问呢?通过学生的回答, 引出什么叫弹力,什么是弹 性?并让学生大胆猜想弹力是这样产生的?2、向学生介绍弹力是如何产生的。3、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做的实验可以是拉弹簧秤,或者是橡皮筋)通过实

51、验,观察如何判断弹力的大小。4、分析交流(1)小组之间先整理实验结果进行交流,结合以下问题:你们的猜想正确吗?有什么新的发现?(2) 全班进行交流。总结新的发现:物体的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第二课时1、制作“小小火箭发射塔”。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弹力知识,自制一个“小小火箭发射塔”。制作过程中,可以结合以下问题进行思考并及时纠正:(1) 如果我们把弹簧或者橡皮筋无限拉长,会把火箭射出无 限远吗?(2) 我们前面做出的结论正确吗?有没有需要修正的?(3) 你有什么新的发现?2、交流新发现。在一定限度内,物体的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3、了解生活中弹力的应用。根据学生课前的调查,找一

52、找生活中哪些应用弹力的例子?3、滑梯里的奥秘课程标准要求: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 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 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 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 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 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 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教学目标:(1) 了解一些浅显力学知识一物体间的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 粗糙程度有关,与它们之间的压力有关。(2) 养学生观察、实验操作的技能和分析、综

53、合能力;在实 验中发现其规律的思维能力。(3) 启发学生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3学生分析:因为学生平时都玩过滑滑梯,对此游戏比较熟悉, 本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了解摩擦力。4、实施目标的方法和途径:(1) 学生亲身体验活动(2) 学生进行猜想,提问(3) 通过实验验证(4) 进行分析总结(5) 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交流教学案例:1、重点难点:能过交流玩滑滑梯的感受,说出自已对滑梯里的科学道理的理 解、疑惑和猜想。2、教法、学法:实验法,实践活动法、讨论法3、教学资源:木板、毛巾、白布、测力计、秒表、课件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玩过滑梯吗?你有什么感受?(你能具

54、体说说 怎样刺激吗?)2、小熊欢欢也很喜欢玩滑梯,让我们来看看它玩得怎么样,好 吗?(课件:小熊从平矮的滑梯滑下,说:真没劲!小熊从高高的滑 梯滑下,栽了一个跟头,说:太危险了!)小熊的感受为什么会跟我 们的不一样呢?(生试说)师小结:看来,滑梯中有着很多的科学道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 究有关滑梯的奥秘。(板书课题)二、引导观察,进行猜想1、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几个小朋友滑“滑梯”的情景。(课件) 为什么有的人滑得快,有的人滑慢?(学生猜测一下)什么是摩擦力呢?(师讲解)我们在滑滑梯时,滑梯就给了我们 一个摩擦力。2、那你们来猜一猜,怎么样才能滑得更快呢?(猜一猜)3、学生个别发言。(师问:你认为会有什么情况?这个想法不 错你的猜想是什么?这个猜想也很好你猜想到了什么?这也是个 不错的想法还有什么不同的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