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穿住话古今教学设计(修改稿)_第1页
吃穿住话古今教学设计(修改稿)_第2页
吃穿住话古今教学设计(修改稿)_第3页
吃穿住话古今教学设计(修改稿)_第4页
吃穿住话古今教学设计(修改稿)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吃穿住话古今(二) 一、课时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服饰与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关系,由此体会人类的文明进步与社会的发展。(2)能力目标:学习用联系、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3)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巧夺天工的纺织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感受我国博大精深的服饰文化内涵。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从服饰看社会,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和方法来看待问题,在生活中寻找历史的痕迹。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自制的有各种图片组合而成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自己搜的服饰图片(也可以是自己画的服饰图片)课时划分:二课时3、 教学流程:4、 活动一:引入学习5、 (一)服饰与气候的关系。

2、1、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两张照片。请大家看看,认识照片上的人吗?(老师自己)你们能否看出,这两张像片各是什么季节照的?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老师冬天穿得很厚,夏天穿的是裙子)(板书服饰)3、同学们根据老师穿的服饰,准确地判断出了冬季和夏季,由此可以知道服饰与什么有关?(板书:季节气候)(二)服饰与职业的关系。1、请大家看大屏幕的图像,说一说他们是从事什么工作的?(医生、厨师、护士、警察、空姐)2、你们是根据什么断定的?(根据他们穿着来判定他们的职业)3、由此看来,服饰还与什么有关? (板书:职业)(三)刚才我们知道了服饰与季节气候、职业有关,那么服饰还和什么有关呢?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刚

3、才的探究,我们知道了服饰与季节气候、职业身份、经济水平、制作技术等有关。接下来,我们用服饰与相关事物的联系,来了解当时社会的情况。6、 活动二 服饰起源与人类文明进步1、下面,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远古。(出示两张图片,分别是赤身裸体和穿树叶的远古人。)2、请同学们看这两幅图,同是远古的人,有什么不同?(一张图片上的远古人没穿衣服,一张是穿了树叶的。)3、远古时期的人们从赤身裸体到懂得用树叶遮身,从这一过程中,你可以猜测出什么?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人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知道要穿衣服,大家赤身裸体地走来走去,认为是很自然的事,后来人们懂得了遮羞,他们开始用树叶来遮挡自己的身体,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

4、一大进步 。( 板书:人类进步)4、(出示远古人用树叶遮身和穿兽皮的图片)师:从用树叶遮身发展到用兽皮做衣服,你还能猜测到什么呢?(树叶和兽皮相比,哪种的保暖性好?) 教师小结:也就是从这一点,人们推测出,很多年前我们的地球,气候四季如春,既无严寒,又无酷暑。后来地球开始逐渐变冷,当严寒降临的时候,人们龟缩在洞*,生火取暖,要出洞去打猎、采集时,他们就用兽皮来御寒。5、(出示教材上第一副图)同学们看,这个古人在做什么?用什么来缝衣服?为什么是用的骨针?那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缝制衣服? 教师小结:据考古发现,早在几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用骨针来缝合兽皮做衣服了,这可是人类服装史上的一大进步。当然,

5、和我们现在相比,当时社会制作水平还是相当低下。7、 活动三: 服饰变化与社会发展一、出示教材上的麻和丝衣图1、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祖先们走出了用树叶兽皮为面料制作服饰的远古时代,后来,他们的服饰和面料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课件展示教材中的图)知道这是什么面料吗?(麻布) 师:是呀,6000多年前,人们已经能把野生麻的杆撕开捻成线,织成麻布。4、那这件衣服是什么面料呢?(丝)出示丝衣图案5、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会做丝衣了,这件丝衣是多少年前做的? 教师小结:这件丝衣2000多年前的,丝衣的重量只有49克,不到一两,真是薄如蝉翼,轻若烟雾。6、同学们,一提到丝绸,中国人是相当的

6、自豪!因为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种桑树,养蚕子,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你们知不知道古代有一条与丝绸有关的路?7、(出示古代丝绸之路图)丝绸之路东起长安,一直延伸到中东,你看了古代的丝绸之路途经了那么多的国家和地区之后,知道丝绸之路有什么作用吗? 教师小结:古代的商人将中国的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带到了西域,换回许多西域的奇珍异宝,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走向了世界,促进了古代中国与西域各国的商业往来,也见证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昌盛。7、我们再来欣赏欣赏,用丝绸做的服饰。(放课件:各种各样的服饰)8、同学们,这些与远古的树叶兽皮做的服饰相比,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讨论9、这些服饰的颜色绚丽,面料丰富,款式多样化

7、。透过服饰的变化,我们能看到当时社会怎么样?(板书: 社会发展)二、出示黄道婆的图片。1、同学们,前面谈到的树叶、兽皮、麻布这些面料是天然的。丝呢?这种面料靠的是人们养蚕而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二、三千年前,人们知道了种植棉花。(出示课件教材中的图)这幅图反映了宋代人织布制衣的生活。同学们,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讲一讲黄道婆的故事。2、谁能把黄道婆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3、黄道婆做出了什么贡献? 教师小结:对,黄道婆是对中国纺织业做出了贡献的人,正因为黄道婆传播和改革了棉纺织机械和纺织技术,才促进了棉花种植的大面积推广和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人们才穿上了价廉物美的棉布。三、出示唐朝的武士服、百姓服

8、、宰相服、皇帝服1、接下来,请看一看,猜一猜:这几套唐朝服饰分别是什么人穿的?(武士、百姓的服饰换一下、宰相的服饰换官服、皇帝 )(你怎么认为是皇帝穿的?)2、同学们,你们看,皇帝穿龙袍,武士穿战袍,宰相穿官服等,我们从这些可以看出,那时候服饰与什么有关? (板书:身份) 3、教师小结:同学们,远古时候的树叶兽皮做的服饰是用来遮羞、暖体的,而现在这些服饰已经成为不同身份地位的标志。我们的服饰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我们的社会也在不断地发展。四、出示唐服和服。1、(出示唐服)这是我们唐朝的服饰。2、(出示和服)这是什么服饰?3、同学们感觉日本和服与唐朝服饰有相似的地方吗?中国和日本是不同的国家,两套服

9、饰为什么那么相似?小结:和服受到唐朝服饰的影响,成了日本的国服。唐代服饰不仅对日本,还对朝鲜、东南亚等一些国家产生了很大影响。到今天,东南亚等一些国家仍然把唐朝的服饰作为正式的礼服,可见影响之深远。五、 出示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1、同学们知道这套服饰的名称吗?2、在很多中国人还在穿长袍马褂时,西方国家的人们却普遍穿着这样的服装,我们称之为西装。后来,有人吸取了西装的优点,设计出了中山装,中山装出现后,很快受到我国许多男士的喜爱,并将它看作是中国的民族服装。(再与生谈一谈中山服名称的来历,与孙中山先生有关)3、透过服饰的相互影响,你知道了什么?请同桌的议一议。4、教师小结:透过服饰的相互影响

10、,我们知道我国的服饰不但影响了国外,同时还受到外来服饰文化的影响。六、当代社会的发展与服饰的繁荣1、(出示课件:牛仔服、T恤衫、喇叭裤、旗袍、唐装)问:我们再看一组图,这是我们当代人穿的一些服饰,请同学们说一说哪些是从我们祖先那里沿袭下来的,哪些是从外国学来的?2、当代服饰样式繁多,当代服饰又是用什么面料做的呢?同学们可以摸一摸,看一看自己穿的衣服,还可根据自己平时知道的说一说,现在的服饰用了一些什么面料做的?(丝绸、棉、麻、化纤、纳米、莱卡、腈纶)(你还知道哪些面料?) 教师小结:我们现在服饰的面料可以说不计其数,不但有传统的棉、麻、丝绸等面料,还有化纤、羊毛、莱卡、腈纶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

11、不断发展,服饰的面料还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未来的服饰面料还会更加丰富多彩。(展望未来服饰)4、同学们,从古到今,人们的服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打开了通向世界服装业的大门,人们的着装令人眼花缭乱。让我们来看一看同伴们那些多姿多彩的服饰。(放课件:各种各样的小孩服饰) 教师小结:我们不仅看到了当代服饰的繁荣景象,更感受到了社会的开放,经济的繁荣,科学技术的先进。 六、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研究服饰的发展和变化,体会到了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同时,今天我们也初步学习用联系、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板书设计: 吃穿住话古今 季节气候 职业身份 人类进步 服饰 经济水平 社会发展 生产技术 吃穿住话古今(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从服饰方面来介绍文化的发展。如果本节课全凭老师“灌”,我想他们能记住的很少,而且也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于是我想到了让学生课前去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资料。经过学生课下不懈努力,他们课上表现果然不错,不但不再是“看客”,而且有些同学甚至是滔滔不绝,积极性很高。 首先我准备了很多幻灯片,幻灯片也比老师更有吸引力。看过幻灯片之后,孩子们说出了很多动画人物穿着的特别之处。孩子的观察力极强。本节课就是这这种愉快的气氛中开始的。在总结服饰作用的时候,我给了孩子们一些提示,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