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11 师 说_第1页
第3单元 11 师 说_第2页
第3单元 11 师 说_第3页
第3单元 11 师 说_第4页
第3单元 11 师 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师说预习夯实根底 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句读2近谀3经传4郯子 5苌弘 6老聃7子蟠 8贻之【答案】1dòu2yú3zhuàn4tán 5cháng6dn7pán8yí第2步识记通假微妙无穷方块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或师焉,或不焉【答案】1“受通“授,传授2“不通“否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师2道3而4其【答案】1名词,老师名词,擅长某种技术的人 动词,从师意动用法,以为师动词,拜师 2名词,道理名词,道理名词,道德学问 名词,风气名词,风气3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

2、语气词,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4代词,那些,代指疑难问题代词,他,代指“生乎吾前者 代词,他的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吾师道也2吾从而师之3而耻学于师4孔子师郯子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6小学而大遗7吾未见其明也8惑而不从师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10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答案】1名词用作动词,学习2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4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5名词用作动词,低于6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7形容词用作名词,高明的地方8形容词用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9形容词用作名词,圣明

3、的人;愚昧的人10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学习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_今义:_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_今义:_3吾从而师之古义:_今义:_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_今义:_5年十七,好古文古义:_今义:_6今之众人古义:_今义:_7小学而大遗古义:_今义:_【答案】1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2古义:用来的。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3古义:跟随并且。今义: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4古义:不一定。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5古义:秦汉的散文。今义: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6古义:一般人,普通人。今义:大家;许多人。7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4、今义:对儿童、少年施行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根底教育;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古时小学先教六书,所以有这个名称。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译文:_2而耻学于师。状语后置句,状语“于师置于中心词“学之后译文:_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固定句式,“庸乎表反问,译为“难道吗“哪里呢译文:_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宾语“句读“惑置于动词“知“解之前,“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译文:_【答案】1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2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羞耻。3哪管他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4不懂句读,不能解决

5、疑难问题。 常识·速览韩愈768824,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进士。历任汴州观察推官、四门博士、监察御史等职。因从裴度平淮西吴元济有功,升为刑部侍郎。两年后,又因上疏谏迎佛骨,触怒宪宗,贬为潮州刺史。穆宗即位,奉召回京,为兵部侍郎。卒谥文。与柳宗元共同倡导古文运动,提出“文以载道和“文道合一的观点,反对因为追求声律和对仗而无视内容的骈偶文风。他的作品被后人编为?昌黎先生集?。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至唐代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监。上层士族子弟无论德、行、学问如何均能为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

6、,而且鄙视从师。这种风气到韩愈所处之中唐时代有增无减,渐趋恶劣。韩愈当时35岁,正在国子监任教,他对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深恶痛疾,写下这篇文章。当时是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阐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陋习,表现出他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1文学常识古文运动六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不重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美,导致文学创作中艳丽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逐渐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古文运动,实际是以

7、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2文化常识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唐宋文坛以他们的文学成就最高,流传最广,故称唐宋八大家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三苏等五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将古代散文史的水面搅了个天翻地覆,使得散文开展的陈旧相貌焕

8、然一新。探究精研文本 整体·感知本文针对当时社会士大夫“耻于相师的不良社会风气,鲜明地提出了学者必有师的主张;通过反复论辩,申明了为师的性质与作用、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途径;明确阐述了“传道受业解惑是为师的职责;深化论证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等进步观点,表现出作者不合于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文脉·梳理_【答案】古之圣人于其身 文本·深读自主探究················

9、;··················································

10、;···········1课文第一段是怎样逐步推出论点的?第二、三段是从什么角度阐述的?_【答案】第一段开篇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紧接着正面概述老师的职能和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然后转而阐述从师的必要性,无师不能解惑;最后正面阐述择师的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为师,并归纳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第二段评述当时不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从师的必要。第三段举历史事例正面阐述从师的必要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2比照论证是本文最主要的特点,试阐述本文第二段是怎样进展比照论证

11、的。请填写下表。【答案】古圣人择师而教之于其身大遗不耻相师群聚而笑之通过正反比照,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合作探究········································

12、3;·································3请讨论: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_【答案】作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

13、奖掖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如今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官职的名称。苌弘:周敬王时的大夫,孔子向他请教过音乐的事。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孔子向他学过弹琴。迁移学以致用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形象又具说服力的举例论证本文论点鲜明,构造严谨,正反比照,事实充分,说理透彻,气势磅礴,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第三段以圣人孔子为例,运用例证法,进一步阐释了师道、师生关系,从正面论证了自己理论的正确“弟子

14、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人们眼中,孔子是圣人,圣人尚且如此,那一般人就更不必说了,虽用寥寥数语却把孔子的言行写得很详细,因此很有说服力。定义:举例论证是通过列举详细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详细、更有说服力的一种论证方法。作用:运用详细事例,真实可信,增强文章说服力。2写法指导举例论证“三要1举例要简练概括。2举例要紧扣论点。3举例要析理透辟。在引用事实论据后,要充分讲道理,道理讲透彻了,文章才能有说服力。3迁移运用以“人的活力往往来自压力和挑战为论点,以下面两那么材料为论据,写一段话,200字左右。材料一世界拳王阿里每逢比赛时,总是要先出钱雇一些人,作为自己的反对者,在比赛时给他起哄

15、,骂他,羞辱他,这样,阿里的搏斗欲望才被刺激起来,力量充满全身,肌肉膨胀,精神到达最正确的竞技状态。材料二在挪威的一个海港,出海渔船返回时,渔民们捕获的大部分沙丁鱼,总是等不及卖掉就已奄奄一息,只好低价处理。但一个叫汉斯的渔民捕的鱼却个个活蹦乱跳,人们竞相高价买走,原因何在?原来,汉斯捕到鱼后,就成心把一条窜来窜去的鲇鱼放进鱼槽,其他鱼感到惶恐不安,四处游动,因此保全了生命。某老板看到这个故事后,深受启发,他给自己管理松弛的公司请来几条“鲇鱼以管理严格著称的人,担任新主管。于是,公司的人立即产生紧张感,纷纷活泼起来,每个人的工作到达了最正确状态,公司经营相貌焕然一新。_【写作例如】人的活力往往

16、来自压力和挑战。假如没有压力和挑战,人们就会缺乏紧张感和忧患意识,进而丧失了斗志,在没有竞争的环境中死气沉沉,坐以待毙。世界拳王阿里为了使每场比赛皆立于不败之地,经常在比赛中为自己找一些“压力,甚至还用钱雇人充当自己的反对者,激起自己最大的斗志来击败对手;挪威某公司老板为了使本来死气沉沉的公司变得生气勃勃,焕然一新,运用“鲇鱼效应,请来以管理严格著称的人担任新主管。于是公司人员立即产生紧张感,纷纷活泼起来。所以说,只有不断地给自己压力和挑战,使自己产生紧张感和危机感,才能产生无穷无尽的动力,从而在竞争中成为优胜者。 素材·应用1课内素材博采众长,超越前人?师说?一文,针砭时弊。针对当

17、时人“耻学于师的现状,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这既表达了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也破除了对长者、权贵等权威迷信的观念。而“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那么用动态的、相对的、开展的目光对待师生关系,这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为教育理论做出了很大奉献。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学习这种精神。同时还要勇于探究,敢于疑心,大胆创新,“不唯书,不唯上。这样,才能进步自身才能。【应用角度】 “博采众长者可成大器“我们要敢于超越前人“长与少“贵与贱等。2精彩应用“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简单地来说就是每个人都可以是我们的老

18、师,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就像一棵树,假如花不娇艳,也许叶子会绿得青翠欲滴;假如叶子和花都不漂亮,也许枝干会长得错落有致;假如花、叶子和枝干都不漂亮,也许它的地理位置很好,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多姿。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找准每个人身上值得学习的点是很重要的,只有不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能提升自己,充实自己并走向成功。 佳作·领悟导读:纵观古代文人,被贬官者多多,但凡直抒其心意的文人,大都留下仕途失意被贬官和流放的历史。但不同的是,他们在人生低谷中的行迹,却有着千差万别。这些文人雅士,大乌纱帽一旦变成小乌纱帽,多表现得心灰意冷,在自舔伤口中,写出些悲悯自怜的诗歌,而韩愈与众不

19、同,尽管他在被贬官的路上,也曾写下“收吾骨瘴江边的自怜诗章;但到了潮州赴任之后,却将自身伤痛闲置一边,把庶民百姓冷暖放在了至高无上的位置。读韩愈梁衡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场的。就连他写的奏折,也比一般为官者讲究些。于理、于情都特别动人。文字铿锵有力。他的那篇?谏迎佛骨表?,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但是,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就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韩愈这一贬,是别人生的一大挫折。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顺,比之李白的怀才不

20、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他在过蓝关时写了那首著名的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这是给前来看他的侄孙写的,其心境之冷可见一斑。但是,当他到了潮阳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就气候水土而言这里还算富庶,但由于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于是他到任之后,就如新官上任一般,连续干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大除其害。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

21、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钱赎,以后不得蓄奴。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音为潮人诲。当其获罪海隅,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难能可贵了。一个人为文不说空话,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务实绩,这在封建时代难能可贵。应该说韩愈是言行一致的。他在政治上高举儒家旗帜,是个封建传统思想道德的维护者。传统这个东西有两面性,当它面对革命新潮时,表现出一副可憎的顽固面孔;而当它面对逆流邪说时,又表现出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威严。韩愈也是这样,他一方面反对王叔文的改革,一方面又对当时最锋利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深恶痛绝,坚决鞭挞。他亲自参加平定叛乱。到晚年时还以衰朽之身一人一马到叛军营中去劝敌投诚,其英雄气

22、概不亚于关云长单刀赴会。他出身小户,考进士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进士,在考官时又三次碰壁,乌纱帽得来不易,按说他该惜官如命,但是他犯上直言,被贬又继续尽其所能为民办事。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浪费生命。他又倡导古文运动,指导了一场文章革命,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代文章先河,砍掉了骈文这个重形式求华美的节外之枝,而直承秦汉。他既立业又立言,全面理论了儒家道德。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处逆境之心也分四种:一是心灰意冷,逆来顺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三是见

23、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处之,尽力而为。韩愈是处在第二、第三种逆境,而选择了后两种心态。既见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脚踏实地,尽力而为。一个人是微缺乏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成认。于是,我心中也渐渐泛起这样的四句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悟亮点】1擅长铺垫1第段为什么写韩愈的文章风格和遭贬潮阳的事情?提示:开篇从韩愈的遭遇写起,通过其耿耿忠心与其遭贬潮阳作比,一个宦途悲剧形象立于世人面前,为下文赞其身处逆境仍爱民如子的高尚品格做铺垫。2妙用修辞2第段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形容韩愈所处的逆境?提示:第段用登山来比

24、喻韩愈、李白、柳永的遭遇,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他们悲剧的不同程度,从而突出韩愈遭受挫折之严重,也是为下文赞其身处逆境仍爱民如子的高尚品格做铺垫。3论证论据3第段是如何来赞美韩愈尽管身处逆境仍能心系百姓的高尚品格的?提示:在前文铺垫的根底上,第段采用了列举手法,列举了韩愈在潮阳做的四件关系民生的大事。这四件事典型、详细地赞美韩愈身处逆境仍能心系百姓的高尚品格,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给读者留下了深化的印象。4富于联想4阅读第段后我们感到韩愈的形象已经升华为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的代表,请问,本文作者是如何做到的?提示:第段写韩愈立业又立言,全面理论儒家道德,由此,作者联想到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所共有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这种联想,使韩愈的形象得到升华,文章的内容得到拓展,文章的主旨得到深化。5主旨升华5作者在文章末两段是如何总结全文并升华主旨的?提示:作者对作品人物的艺术开掘,正显示出了作者本人对这些历史伟人由衷的情感和深沉的思念,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心灵在伟人的情怀中陶冶、共鸣。文章结尾提出人生四逆境:“生活之苦“心境之苦“事业受阻“存亡之危,又颇有见地地提醒处逆境之势的心态:“心灰意冷“怨天尤人“见心明志“泰然处之。我们看到了作者深邃的洞察力,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