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语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1)_第1页
六语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1)_第2页
六语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1)_第3页
六语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1)_第4页
六语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 唱出人间真情教学内容: ?穷人?、?别饿坏了那匹马?、?唯一的听众?、?用心灵去倾听?、?口语 交际 习作三?、?回忆 拓展?教材分析: ?穷人?向我们反映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在困苦中相互帮助的高尚品质。?别饿坏了那匹马?赞扬了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法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唯一的听众?告诉我们,真诚地帮助一个孩子树立信心,有毅力、刻苦练习,就能成功。?用心灵去倾听?,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的品质。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气;2. 注意

2、有关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及环境描写的句子,了解这些语句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特别是在读懂课文的根底上,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气。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课件 课文的有关资料、图片、录音等 课时安排: 穷人 二课时 别饿坏了那匹马 一课时 唯一的听众 二课时 用心灵去倾听 一课时作 文 二课时回忆拓展 二课时 课题9 穷人教学目标1会写“ 搁、填等12生字,

3、掌握多音字“嗯,正确读写“舒适、魁梧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教学重点感受和渔夫的勤劳、纯朴和蔼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里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准备启发,谈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教师穿插感情描述,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讲解交流的方法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导入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学生解题。穷人就是穷苦的人。 2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本文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我们在以前曾经学过他写的?跳水?一课。他是伟大的俄国作家,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

4、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这篇文章写的是沙俄时期穷人的故事。 教学过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几个穷人?写了穷人的什么事?你感觉这些穷人怎样?你还读懂了什么?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表达的? 2检查自学情况同桌讨论后集体交流。 自读自悟,小组讨论交流,感情朗读课文。展开想象,编故事以升华情感1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学生谈谈对课文中穷人的印象。很善良学生谈谈还读懂了什么? 3本文写作顺序?板书:等待丈夫抱回孩子催促桑娜 三学习第一段和第二段 1自读“等待丈夫一局部内容。读完这局部内容,你有什么感受?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 感受到桑娜家境贫困、生活艰难。从“补

5、、“破帆、“勉强填饱肚子、“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等看出桑娜家生活艰难。 感受到桑娜勤劳能干。引导学生说出“温暖与舒适指的是什么? “温暖指炉火未熄,与室外的寒风吼叫相比而言:“舒适指地面干净、食具发亮,孩子们安静地睡着,这是与丈夫在狂风大浪中打鱼的处境相比而言。从这里可以看出桑娜勤劳能干。 体会到桑娜内心很善良,从“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等处可以看出。 2朗读这局部内容,读出感情,体会桑娜的家庭贫困、勤劳能干、心地善良。板书设计9、穷人 从屋内装饰从吃穿 物质贫穷     作业布置1、 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课题9 穷

6、人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内容。2、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3、继续体会“穷的两层含义。4、感受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美好心灵。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教学难点感受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美好心灵。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读中感悟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流程导入 一检查复习 1课文第一局部讲的是什么?2听写上节课学过的新词语 如“ 搁、填等生字 和“汹涌澎湃“寡妇等新词 教学过程二学习“抱回孩子局部内容 1默读这局部内容,思考:哪些地方最能表达出桑娜的善良?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教师适时出示重点语句投影片、引导学生自读自

7、悟,适时点拨,可从以下几方面说出。 桑娜走出门去,她出去向海上张望,看不到什么,她想起了生病的女邻居,桑娜是在自己的亲人安危不知、生死难卜的情况下去关心邻居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桑娜关心她人、心地善良。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当她看到两个可怜的孩子,她乐于助人的本性不可抑制地表现出来,她什么也没想毅然决然地把孩子抱回家里,充分表达出桑娜的善良。 桑娜把孩子抱回家里后,她一系列矛盾的心理也说明了桑娜的善良,由于善良心的驱使抱回了孩子,没有征求丈夫的意见,他会同意吗?这是她第一个不安的地方。“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又加上两个,今后生活怎么办?这是她第二个不安的地方。他觉得愧

8、对丈夫,“他会揍我的、“揍我一顿也好!说明桑娜为救人之难,宁愿自己皮肉受苦,甘愿承当一切后果,充分表达出桑娜的善良。 2朗读这局部内容,注意要表现出桑娜的善良。 三学习“渔夫回家后催促桑娜抱回孩子一局部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渔夫的善良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讨论、交流 “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从这句话可看出渔夫首先想到的是孩子,孩子同死人呆在一起不利于他们的健康,一事当前先为别人着想,充分表达渔夫的美好心灵。 “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渔夫不仅同意把孩子抱来,而且催促桑娜把孩子抱来,怕孩子醒来知道妈妈死了,心灵受创伤。母亲死后的惨相不能留在孩子们的记忆中,待醒来之后,让他们感到有一个温馨

9、的家。渔夫完全为孩子着想,至于自己负担如何完全置于脑后,看渔夫的心地多么善良。 “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回到现实中一想,我们的日子确实很苦,如今又加上两口,真是雪上加霜,日子难熬,从“熬字上可以看出渔夫的苦日子,度日如年,备受煎熬,同时也表达了渔夫的坚强精神,一定能战胜困难渡过难关。这些足以说明渔夫同桑娜一样有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 教师小结:这段话虽不长,但写出了渔夫由忧虑到思考最后作出决定的过程。抚养孩子成人这不是简单的接济、施舍,这是多么艰难而漫长的路啊。这期间,要消耗他多少精力、体力乃至生命,为了帮助别人,他宁愿牺牲这一切,从这里我们也看出了渔夫的善良。 2指导感情朗读,注意省略号的作用。 表

10、示停顿、间歇;内容上的省略。 3师生共同总结。 教师:在抱回孩子这件事上,桑娜和渔夫事先商量了吗?没有商量,而想法和做法完全一致这叫什么?生:不谋而合教师:也说明穷人和穷人的心是相通的。 四围绕重点、学习表达 1刚刚,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体会到了穷人的善良。那么,作者是如何表达的呢?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地方最好地表达了这一点?好在哪儿? 2学生集体议答: l桑娜探望西蒙时在门外敲门动作的变化写得细致入微。如“敲了敲门、“一次又一次地敲门、“猛地推开门。“敲了敲门是出于礼貌做出的动作;“一次又一次敲门说明心情急迫,敲的遍数多,迫切想知道屋内情况;“猛地推开门是桑娜意识到情况不妙,预感有所

11、不测,集中力量猛地推开门。这些细致动作的描写,准确地突出了桑娜对西蒙的牵挂、同情、关注,很好地表达了人物的高贵品质。 2渔夫听说西蒙死了,描写他的一段话写得好,从神态到动作到语言描写非常贴切,简单的几句话,渔夫的思考过程跃然纸上。 学生说、老师随时引导。 3小结:我们在写作文时,要想把人物写活,也应像作者这样,注意写好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五课堂训练、开展技能 1出示投影,发挥想象,说一段话。投影内容:课文插图桑娜拉开了帐子,渔夫把马灯高高地举起。只见七个小脑袋排成一排,其间两个浅黄色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他们睡得又香又甜,呼吸均匀而平静,鼻翼在轻轻闪动,鼻尖渗出了细小的汗珠。学生练说

12、,班内交流板书设计9、穷人1、从屋内装饰2、从吃穿物质贫穷3、从工作忙碌“穷?                                            &#

13、160; 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4环境描写 5、心理活动精神富有    6人物对话作业布置1编排课本剧,把课文内容演一演。 2预习第21课。教学后记课题10别饿了那匹马教学目标1、学会自读课文,能自主地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一个善意的谎话背后的真情。3、培养乐于助人的真诚情怀。懂得“放弃自己的一点私欲,能够成全一个美好的愿望和“每人一点点善意的付出,会给这世界增添许多美好和欢乐的道理。教学重点学会自觉地在字里行间体会文章真意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对人物的刻画描写,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青年的深深的感谢之情。教学准备

14、搜集相关事例、课件教学方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读中感悟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导入 一、谈话导入 读?小学生日常行为标准?第九条,指“要老实几个字这里告诉我们什么?小学生要老实,不能骗人,骗人不好可生活是很复杂的,并不是书上的几句话就能概括得了的。有时欺骗并不会遭到谴责,也许反而会得到感谢,比方我们将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讲一场得到感谢的欺骗。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交流:你发现了谎话了吗?残疾青年编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话。教学过程二、初读课文一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联系上下文想想新词的意思。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3.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文章几

15、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同桌互相交流事例,说说感受二反应交流。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时机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赞扬了作为书摊主人的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深深感谢之情。2.文章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它在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我把马草卖给残疾青年,离开书摊时,青年嘱咐“我的话。他的话,看起来是对自己家的那匹马的关心,不让它饿着,实那么是免去了“我寻找马草买主的辛苦,让我把时间花在看书上。第二次是青年看见“我背着马草走向书摊时,吩咐妹妹碧云的

16、话。这话既是说给妹妹听的,暗示妹妹不要拒绝买这无用的马草;更是说给“我听的,让我能心安理得地看书。青年既帮助了“我,又很好地维护了“我的自尊。第三次是“我对青年说的话。每天“我都想象着马“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情景,心安理得地看书。关心马,就是“我对青年的关心。3.我们知道,原本无马,为了帮助“我能继续看书,残疾青年却假称有马,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青年呢?残疾青年具有善良、宽厚、善解人意的美好的心灵!三、细读课文一课文中有不少语句,表现了青年的美好品质。让我们找一找、画一画这些句子,然后用心读一读二根据学生答复,课件随机出示:1.他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对我笑道:“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为什么

17、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此时,摊主是怎么想的?2.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到:“听见没有,快把马草提进去。 姑娘茫然的眼睛说明什么?3.“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他为什么急了?4.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那匹马呢?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同学们,“我走进了后院,看到了心目中那匹香甜地吃着马草的马吗?那么,“我看到了什么呢?请大家把句子再读读,看哪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草一天天多起来,青年仍把马草收下来,说明了什么?刚刚我们通过仔细阅读课文,了

18、解了人物的情感。读课文就是要学会从字里行间读出人物情感。那么“我难道仅仅只看到了马草吗?三现在就请大家读这段课文,仔细体会其中的感情。四文中只有残疾青年有着美好的心灵吗?你还看到了谁的善良和美好?父亲也很善良。父亲虽然赞同“我看书,但他知道青年生活的艰难,所以忍痛打了“我,让“我去扯马草换钱。他还不忘利用匆匆翻书的时机,在书里夹上几张毛票,维护了青年的自尊。碧云同样善解人意。她很能理解哥哥的想法,配合着哥哥把谎话维持下去。而“我喜爱看书,能听从父亲的教导去扯马草挣钱。对于青年的帮助,“我心中感谢不尽,因此一心不让青年家的马饿坏了。课文几次提到的马,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可是我们仔细想想,这匹马似乎

19、又是存在的。对追求知识如饥似渴的我,就是那匹饥饿的马,为了不让我“饿坏,残疾青年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话,让“我感觉到了关心和温暖。你身边有这样感人的事迹吗?五总结:是啊,只要放弃自己的一点点私欲,就能够成全一个美好的愿望;只要每个人付出一点点善意,这个世界将增添许多美丽和欢乐。让我们每个人都像这位青年一样,尽自己所能地去帮助别人吧!给别人一点快乐,我们自己也会得到快乐!板书设计10 别饿坏了那匹马善良的谎话残疾青年 我 热心、善良 爱读书、老实、有志气 作业“我在看到那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时,会有什么表情,心里会想些什么,他又会怎么做课题11 唯一的听众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神圣、悠悠、

20、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教学重点抓作者心理、行动变化的语句教学难点抓作者心理、行动变化的语句教学准备搜集相关事例、课件教学方法感知课文,相互交流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导入 1播放?月光奏鸣曲?。同学们,刚刚你们听的这首小提琴曲美吗?大家听得多认真、多投入呀!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板书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板书:唯一的理解词语2齐读课题,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

21、你最想问什么? 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老师把大家的问题归纳一下,不外乎这两个:“唯一的听众是指谁? “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评:学生对小提琴了解不多,很多同学可能根本不会欣赏,因此用音乐导入学习,让学生对小提琴曲的优美有初步的感受,并由此想到,学习任何一种乐器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读题解题质疑,培养读文质疑思索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二、初读课文1那么,你有什么好方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好好地读读课文。2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想想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学生默读,画批人物的言、行、神。主要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次要人物:心理描写3现在这两

22、个问题,你能解决了吗?1“唯一的听众是指谁? 相机板书:老妇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交流: 的老妇人2“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板书设计11、 唯一的听众  作业布置1读一读句子2抄写生字词课题11 唯一的听众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保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谢之情。教学重点“听众形象与心理的评析与探究教学难点学生关爱情感的心灵融注;对本文揭示的人生哲理的深层领悟。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读中感悟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流程导入 复习主要内容1、通过上节课

23、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指名答复。3、过渡:是的,我从一个音乐白痴走向了成功,这一切的变化都缘自老妇人的影响,那么老人主要是用什么来影响“我的呢?语言,神态教学过程二、 交流感悟,研读课文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9自然段,找出老妇人言语的句子,并想想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的。A:一开始,我的父亲和妹妹都认为我是个音乐“白痴,我感到沮丧和灰心,我不敢在家里练琴,躲到了后面的小树林里练琴,这时,老人对我说了什么? 相机出示“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我猜测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老人真的耳聋了吗?为什么她

24、要这样说?出示词语介意指导朗读。老妇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我为什么要溜走?引导学生体会老妇人是在鼓励“我,让“我不要懊恼,灰心。老妇人给我“我勇气和力量。这时,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 的老妇人再读老妇人的话。B:当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引说齐读句子出示:“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指导朗读是呀,老人的语言如诗一般,他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增添了几份信心,此时此刻,她心里在想?引导学生体会老人是鼓励“我要持之以恒地练琴C:你还找到了哪句?出示:“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指导朗读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想象什么真不错?我的心已

25、经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老妇人感受到小伙子的进步很快,不断地对他进行肯定,鼓励他不断努力,继续练下去。听了老人的话,我的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喜滋滋的,有了继续努力的信心2让我们再一起来读5-8自然段,体会老人对我说的每一句话其实都是在鼓励我,催我上进。1你有什么问题吗?2老人的鼓励,给我了信心和力量,很快,我就觉察我变了,家里人对我的变化,也流露出一种难以置信的表情。出示词语:难以置信理解我又在家里练琴了,我不在乎妹妹对我的评论了,我也不再坐在木椅子上,而是站着练琴了,家里人对我的这一变化难以置信。当我感觉到这一点时,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出示词语潜滋暗

26、长理解3有一次,她竟说引说这时,老妇人又在想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体会这是老妇人再次给我信心和力量。4为什么我会忘记老人是一个聋子?为什么我会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3同学们,学到这里,我们对这个老妇人有了更深的了解,现在,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 的老妇人 由外貌上升到品质4此刻,小伙子有多少话想对这位“耳聋的老妇人说啊!所有的话,都凝聚在他的琴声中,相机出示12自然段指导朗读,读了这段话,你能体会到小伙子此刻的心情吗?感谢 冲动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小结我在学琴的过程中,心理和行动有哪些变化?为什么有这些变化?6文中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三、总结课文1情感升华:“

27、我,从老妇人这里,找到了自信,并由此获得了成功,能熟练地拉出许多曲子,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这都要感谢这位慈祥的老妇人,感谢老妇人的热情鼓励,感谢老妇人的真诚关爱。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礼物,是世界上最具感染力的催化剂,它能使人振奋,它能激人奋进,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这也是我们同学要学习的一种精神:懂得鼓励,懂得帮助,懂得关爱。板书设计11、 唯一的听众       老妇人:             尊重  鼓励

28、60; 肯定  欣赏 “我 : 音乐白痴成功                            自信  刻苦  努力作业布置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课题12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用心灵去倾听?教案。、理解?用心灵去倾听?教案,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能够运用自

29、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用心灵去倾听?教案内容。、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教学重点理解?用心灵去倾听?教案,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教学难点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自读探究,概括讲解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流程导入 、教师:生活贫困的桑娜和渔夫,有着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一位残疾青年善意的谎话背后,只是为了能让“我安心看书;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人间处处有真情啊!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出示课题:用心灵去倾听。怎样的听是“倾听?细心地听用心灵怎么去倾听?请翻开课本

30、,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用心感受。教学过程二、初读感知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做个记号,再读一遍。自己特别有体会的句子可以划下来。2、指名轮读课文,正音。3、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引导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4、你画出了哪些句子,能给大家读一读吗?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自由发言三、研读感悟1、苏珊,一个普普通通的接线员,我还没有见过她时,已把她当作学生:我的第二个母亲1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齐读2母亲,那是我们最熟悉、最可亲近的人哪!而我,却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成了我的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的评价啊!你能说

31、说为什么吗?让我们从课文中去找答案。3学生交流谈感受。4接线员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对我的求助,如果换了其他人,可能会怎样做?不予理睬、粗暴打断苏珊却不是这样,面对一个从未谋面的小孩,她付出了母亲般的爱心。5再次齐读: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2、那么,苏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间的交往的?引读: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 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同学们,生活就是这样,当你用心付出的同时,不经意间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3、同学们,苏珊对“我母亲般的关爱一直到她离开人世之前,细心的孩子,不知你发现了没有?出示苏珊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

32、去歌唱。讨论:苏珊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内容?怕我伤心、难过;要我乐观对待生活4、请同学们想一想,苏珊在写留言前会想些什么?小练笔:就要离开了,苏珊想:_。5、交流练笔。四、总结深化1、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读课题,齐读:用心灵去倾听。用心灵去倾听的是什么?一根 线让我们心灵相通,有一首歌写得好课件出示:接受我的关心,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走进我们的视野,从此不再陌生,人类的面孔就是爱的表情!告诉你一个发现,你和我都会感动,世界很小,是个家庭!2、同学们,让我们用爱心去对待生活,让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扎根!让同学们相互谈谈学习后自己的感受.板书设计12用心灵去倾听 苏珊汤

33、米 人间真情冷暖作业根据习作要求,完成习作.教学后记 课题习作三教学目标1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辩论: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话,通过辩论,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2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1 讲解辩论的方法和考前须知2 紧扣主题,为爱展开。教学难点学习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抒发真情实感情。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全班交流,共同讨论。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导入 一、 揭题导入这一组,我们学习了?穷人?别饿坏了那匹马?唯一的听众?用心灵去倾听?四篇文章,感受到人间真情与温暖。今天,我们讨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重要性,引出课题;教学过程二、自读课文,明确目标1、自读“口语交际 习作三各版块的学习提示,整齐了解口语交际的内容。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主题分别是什么。2、读文中习作提示,交流习作要求和考前须知。3、帮助学生翻开思路,回忆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交流表达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根据身边或媒体的报道,收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例。如,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帮骑车受伤的你看病;未曾谋面的朋友以书信、电子邮件、贺卡等方式成为你学习、生活上的良师益友;王大爷几十年如一日清扫院子的公共卫生。些句子,能给大家读一读吗?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自由发言三、写作过程1指导学生通过环境、人物的言行和心理的描写抒发真情实感;2给习作取个题目;3组织学生撰写并交流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