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2课_第1页
第二单元第2课_第2页
第二单元第2课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课 抗日战争一、选择题1、全面抗战的开端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2、日本侵略者在我国什么地方成立了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华东地区 D、华中地区3、1942年初,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到缅甸的直接目的是( )A、确保滇缅公路的畅通 B、解救被困的日军C、解救被困美军 D、确保云南安全4、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近百年反侵略战争完全胜利的原因是( )全民族的共同抗战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配合 国共两党的合作 我大敌小,我强敌弱A、 B、 C、 D、5、七七事变之所以成为全国抗战开始的标志,是因为当时( )A、国民政府

2、正式对日本宣战 B、中国军队首次对日作战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D、日本全面侵华,中国人民广泛抗日6、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 )徐州会战 太原会战 凇沪会战 武汉会战A、 B、 C、 D、7、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在中国曾制造过两次大屠杀( )A、大连、南京 B、大连、旅顺 C、旅顺、南京 D、旅顺、上海8、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抗战比较积极的最主要原因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国人民的推动B、日本的全面侵华危及国民政府的统治C、英美同日本的矛盾急剧恶化D、英美等国对国民政府的支持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中

3、共制定了正确的方针C、国民政府对日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D、卢沟桥事变的爆发10、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会战,其最重要意义在于( )A、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C、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D、掌握了抗日战争的主动性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新华社东京2001年5月17日电:东京文部科学省16日公布包括右翼势力“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炮制的、歪曲历史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审定合格,引起亚洲各国及世界人民的极大愤怒。日本右翼势力把“战败”改为“终战”,把“侵略”改为“进入”,把太平洋战争说成“自卫”,把侵略亚洲国家说成是“解放”英法殖民地等。材料二 经历了一

4、百多年的磨难与抗争,中华民族终于走上了复兴之路,“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最后,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请回答:(1)列举近代以来列强主要的侵华战争。(举4例)(2)列举日本在侵华过程中制造的主要暴行。(举2例)(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国一败一胜的根本原因。三、问答题比较近代以来在两次中日战争中,影响中国败胜的主要因素。并以恩格斯“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观点,指出两次中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

5、、C 2、A 3、A 4、D 5、D 6、B 7、C 8、B 9、A 10、B 二、材料题(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抗日战争等(任选4个)(2)旅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潘家峪大屠杀、七三一部队(任选2个)(3)甲午战争清政府腐败落后抗日战争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三、问答题2、 主要因素:领导因素:甲午中日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抗日战争中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民族利益为第一,从而保证了抗战的胜利。民众因素:甲午中日战争时中国民众尚未觉醒;抗日战争时中华民族已经觉醒,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包括了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战略战略因素: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避战自保,放弃制海权,最后全军覆没;抗日战争中共制定了持久战的方针,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国际因素:甲午中日战争时正处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海外殖民地;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组成使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同情和支持。影响:两次战争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气的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