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7单元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教学案_第1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7单元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教学案_第2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7单元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教学案_第3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7单元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教学案_第4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7单元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教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自圭理习?IS;新Ml-、ljeL ”;,> 谓-= 一 一知识点一列宁主义的形成1 .背景(1)经济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2)政治上:沙皇专制统治却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3)阶级上: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4)组织上: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5)思想上:1900年,流亡国外的列宁创办火星报 ,宣传马克思主义。2 .形成: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 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

2、义。3 .内容(1)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2)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3)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4)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4 .意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社会主义革 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特别提醒俄国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的体现(1)俄国发展落后(经济上是农业国,政治上是沙皇专制 ),社会矛盾尖锐复杂,反动统治

3、力量薄弱。(2)俄国革命力量强大(有强大的工农联盟,有成熟的受列宁主义指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有用革命方式解决各种现实矛盾的社会力量。这两方面合起来构成了 “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对俄国首先爆发社会主义革 命具有决定性作用。知识点二十月革命的胜利5 .原因:二月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一直没有满足人 民群众对“和平、面包和土地”的要求,并镇压人民的反抗。6 .策略:1917年4月,列宁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 进的战略和策略。7 .爆发:11月7日,即俄历10月25日,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48 .结果: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苏

4、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9 .意义(1)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2)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 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3)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 20世纪的世界格局。(4)从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轻巧识记十月革命的进程 和您a-暴力等奇网个就反丽丽-丁二;期75月。兵代表苏维埃.泗口蚱阴川眸月潦产阶嫉临时政府卜-1

5、917年4月1917年10- 二革命 叫月提蜗 七一事件 ffiWWt fit武巷起望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知识点三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10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他们通过武装干涉,使苏俄陷入内战当中。(2)目的: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四胜利。(3)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4)影响积极: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消极: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1 新经济政策(1)实施:1

6、921年3月,苏俄政府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2)内容农业:新经济政策的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 联盟。工业: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 资本。(3)影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12 苏联成立: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13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形成: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2)成就: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 “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

7、(3)特点:经济上: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4)影响积极影响: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 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消极影响: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 长期落后,影响了苏联的发展。易错提醒列宁和斯大林向社会主义过渡方式的比较(1)列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是落后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2)斯大林单纯利用行政手段,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通过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向社会主义过渡,造成农业长期落后、国

8、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失调。舍作探究8U重强. - - 除足面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和胜利的原因史料一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由于许多 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人民继 承着1905年的传统),使得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列宁选集史料二 无产阶级同农民的特殊关系便利了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便利 了城市无产者去影响农村中无产的贫苦劳动阶层,俄国的落后使得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 革命和农民反对地主的革命独特地结合了起来。我们就是在这种基础上进行十月革命的,不 然,我们就不会那样容易取得胜利。列宁第三国际及其在历史

9、上的地位思考(1)根据史料一,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2)结合史料二,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条件。解读(1)史料一出自列宁选集,列宁分析了俄国革命爆发的原因,“战争” “落后” “腐朽” “1905年的传统”等关键信息反映了俄国当时的社会状况。(2)史料二抓住“无产阶级同农民的特殊关系”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和农民反对地主的革命独特地结合”这两个信息去理解分析。尝试解答(1)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俄国国内危机,加速了革命的爆发。(2)革命得到了农民的支持,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结成同盟军。史论拓展: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1)客观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

10、表现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革命的发展,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俄国反动军队集中于前线,后方薄弱。(2)主观原因革命得到人民支持,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及时通过政治、经济、外交措施来巩固政权。各国无产阶级的支援。革命军队的英勇作战。些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史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 禁止自由贸易一一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 义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一一苏联史史料二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

11、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 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一一列宁选集史料三 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 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和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 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阵地上去。”一一苏联兴亡史思考(1)史料一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史料二、史料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指出这种变化的实质。解读(1)史料一中的破折号把史料分为两层,第一层是措施,第二层是目的。(2)史料二中的关键词“原来打算

12、” “我们犯了错误”说明了苏俄准备调整政策。(3)史料三最后一句话是中心语,“政治形势”是依据,“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是举措。尝试解答(1)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人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2)变化:用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 经济和政治危机。实质:俄国开始从本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史论拓厩14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及其影响(1)从特点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险恶的战争环境和物资匮乏的特殊条件

13、下,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与共产主义特点的非常政策,是超越生产力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措施。(2)从积极作用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对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和确保国内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3)从消极作用看,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不是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满足不了人民的需求,不适应战后的新情况,从而 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15 新经济政策的“新”及其实质表现主要“新”在重视商品经济、开放市场、允许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与扩大工农联盟,逐步地、间接地过渡 到社会主义,推进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

14、综合圭维】让认知更清楚一、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1 .从理论的角度看: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 家取得胜利的学说。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了胜利,这就打破了马克 思主义的传统观念,通过实践证明了列宁的学说。2 .从革命的道路看:由中心城市起义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 的。3 .从革命的阶段性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 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4 .从革命实现的方式看:十月革命采用的是武装暴动夺取政权并取得胜利的方式。、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险恶的战争环境

15、,物资极度匮乏国际环境改善,但经济形势严峻,政治危机严重主 要 内 容农业余粮收集制固定粮食税工业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商贸禁止商品贸易允许自由贸易、商品买卖分配强制劳动,实行平均主义配给制废除平均主义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主 要 内 容评价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引起工农群众不 满,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到战前水 平,受到广大工农的欢迎,是一 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相同点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1)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2)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们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3)每一次改革都有其积极性,学会用一分

16、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特别是新经济 政策的一些原则和经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指导意义三、苏联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1 .经验(1)计划经济模式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重大问题,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2 .教训I(1)从长远看,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作用,挫伤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使经济 发展失去活力。(3)牺牲农民利益,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4)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和思想文化体制

17、的僵化,产生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课堂小结时空坐标答题术语1 .列宁主义是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与俄国革命具 体实际相结合的 产物。2 .十月革命建立 了世界上A个 社会主义国家,W解Mill人于V #理B hr 1 H单啊见利:1办职啊廿N王又芟戳r,p 1!开辟了人类历史lWXHb 1如鼻牛为17牛网博年1啦1年1守经年1924#】妇7年的新时代。1900年河宁翻办火工报1918TV21年旗叶共产F丈及1曹&年和宇遮传,在期大妹3.从战时共产主1903年布至件傩竟建立,问中主st41导下,建行了 "工业化”义逢生121年3月开始安稳新科疥应奥或业集体化1917年11月7日

18、十月苹/Hit1937月宣不人木夫凤义政策到新经济1922年其取海豆.工北北T。标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也带来J许多问题。当堂达标R固取基1 .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列宁主义。列宁主义形成的标志是()A. 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成立B. 1900年火星报的创办C. 1903年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D. 1917年四月提纲的提出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列宁主义也就是“布尔什维主义”,“布尔什维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存在是从1903年布尔什维克党建立开始的,因此C项正确。2 . “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到底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一直处于模糊不定的状态, 直到列宁回国提出四月提纲,才有了较为明确的行动纲领。”这个“行动纲领”是指()A.取得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B.武力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