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江苏通用)专练:第1章文言文阅读翻译落实“分点”,文意概括准确学案1_第1页
2019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江苏通用)专练:第1章文言文阅读翻译落实“分点”,文意概括准确学案1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文阅读:翻译落实“分点+文意概括准确学案 1 联想积累,语境推断 一一五类实词译到位学案引语】“得实词者,得翻译之天下。”信哉斯言!作为文言翻译中最重要的“分点”-实词,它有哪些具体实词需要关注的,又如何将它们翻译得准确无误。这,不仅是文言文一 轮复习,更是当前二轮复习乃至三轮复习不变的主旋律。该学案试图强化你的实词分点意识, 帮助你解决五类重要实词的翻译到位,让你成为一个会临场解决问题的聪明学习者。自学在前自我诊断1 1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希则茂才入官,三举进士不利,命乎数奇。时不见用,宜其夷然拂衣,师心自往,推否泰以消息,轻寄物之去来。渊乎其大雅之君子,而几类于昔贤者

2、乎!未几,君召试中台,以枉于有司,夺席见罢。缙绅议者咸伤冤之,君方澹乎冲襟,竟于使人不能窥也。后数日,赍装具舟,泛然东下。以余辱交者,索言以为赠。夫恢识宇以见乎远,穷倚伏以至于命,此非可为浅见寡闻者道也。希则,达人尔,可一言之。以希则之资材识业而沉冥郁埋,岂非天将张之而固翕之邪?不然,何徘徊而若此也?觞行酒半,坐者皆欲去,操觚率然,辞不逮意。( (选自欧阳修集 送方希则序,有删改) )注沉冥郁埋:埋没湮灭。 翕:收敛。(1)(1)缙绅议者咸伤冤之,君方澹乎冲襟,竟于使人不能窥也。后数日,赍装具舟,泛然东下。译文:_答案那些议政的官绅们都为他痛心鸣冤,方希则襟怀正直恬淡,以至于让人无法窥探。此后

3、几天,整顿好装束,准备好船只,飘然向东而去。解析 要点:“伤冤”“澹乎”“赍装”,句子大意。夫恢识宇以见乎远,穷倚伏以至于命,此非可为浅见寡闻者道也。译文:_答案 扩大见识和器宇来放远自己的眼光,穷尽祸福依存的道理来知晓命运,这不是能给那些 目光短浅见闻不广的人说的。解析要点:“恢”“穷”,“非可为道也”句式。参考译文】方希则凭秀才的身份被举荐担任官职,多次参加进士考试都没有考中,命运屡次遭受不幸。不为当朝所用,当然要平静地离开,顺遂自己的心意做事,推求好坏运气的征兆,看淡 身外之物的去留。比那些学识渊博的君子深广,很像过去那些贤能的人。不久,方希则经由 皇帝面试选拔做了中台,因被有司冤枉,而

4、被罢免官职。那些议政的官绅们都为他痛心鸣冤, 方希则襟怀正直恬淡,以至于让人无法窥探。此后几天,整顿好装束,准备好船只,飘然向 东而去。因为和我是朋友,向我索要文章作为赠物。扩大见识和器宇来放远自己的眼光,穷尽祸福依存的道理来知晓命运,这不是能给那些目光短浅见闻不广的人说的。方希则是通达的人,完全可以和他谈。凭着方希则的禀赋学识 却被埋没湮灭,难道不是上天将要让他显扬却一定(先)让他收敛吗?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为什么会困顿到这种地步呢?饯行的酒已经进行到一半,在座的人都要离开,我轻率贸然地写下 这些文字,言辞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心意。秘累小贴士秘累小贴士说“奇”“奇”字是文言文中次常用词,音不同

5、而意不同。当读“q qY音时,许多义项与今天同,如“奇 异,罕见”“出人意料”等,需注意的是它的活用。 一是活用为意动用法, 如“邑人奇之”(王 安石伤仲永)中的“奇”;一是活用为使动用法,女口 “公始常欲奇此女”(史记 高祖本 纪)中的“奇”。当读“j j1音时,表示“单数,零数或余数”,如“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魏 学洢核舟记);又表示“命运不好”,如“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 ”(史记李 将军列传),如本选段中的“命乎数奇”。2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余友王韦庵,永乐中为深泽令。在县且二十馀年,示民以教化,字之如子,民实爱戴之如父母。尝坐擅发官廩赈民,逮于理,得输役以

6、赎。民驱牛车二百辆代之役,弥月而竟,迎 令还治,歌舞填道。去县之日,民摭其善政为歌谣,言虽不能成章而意以独至。及出为松江同知,首奏免逋租数十万,理冤狱,活无辜民以千数,劬力于民隐,如居深泽时。职方郎中王君赴任序)(1 1)尝坐擅发官廩赈民,逮于理,得输役以赎。译文:_答案(王韦庵)曾经因为擅自打开官仓赈济灾民而触犯法律,被刑部官员逮捕,必须服劳役来 赎罪。解析 要点:“坐”“输”,“于理”句式,句子大意。(选自送(2 2)去县之日,民摭其善政为歌谣,言虽不能成章而意以独至。译文:_答案 他离开深泽县的时候,百姓选取他的善政编成歌谣,歌词虽然没有章法但情意独到。解析要点:“去”“摭” “意”,句

7、子大意。(3 3)首奏免逋租数十万,理冤狱,活无辜民以千数。译文:_答案首先向朝廷申请减免拖欠的租赋数十万,清理冤案,救活的无辜百姓用千计数。解析要点:“逋”“狱” “活”,句子大意。参考译文】我的朋友王韦庵,在永乐年间担任深泽令。在深泽县任职将近二十年,(他)用诗书礼义教化百姓,像哺育自己的孩子一样养育一县的百姓,百姓像爱戴自己的父母一样真心实意地爱 戴他。(王韦庵)曾经因为擅自打开官仓赈济灾民而触犯法律,被刑部官员逮捕,必须服劳役来 赎罪。百姓就驱赶二百辆牛车代他服役,一个月就完成了,百姓迎接他这位县令回来任职, 载歌载舞的人堵塞了道路。他离开深泽县的时候,百姓选取他的善政编成歌谣,歌词虽

8、然没 有章法但情意独到。到他出任松江府同知,首先向朝廷申请减免拖欠的租赋数十万,清理冤 案,救活的无辜百姓用千计数,他致力于了解人民的痛苦,就像在深泽时一样。积累小贴士积累小贴士“坐”字义项辨细微“坐”是 120120 个常用实词之一,是考生应当重点掌握的。它有动词义“坐下来”,名词义“座 位”,以及作“因为”讲。以上这几个义项好理解,只是当 “犯罪”讲时当留心:一是 “因 犯罪”,如本选段“尝坐擅发官廩赈民”中的“坐”字;二是“治罪”“办罪”,如“赏 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史记 刺客列传)中的“坐”字。这两个义项都与 “罪”相关,一 是被动,一是主动,须联系语境细加以区别。3 3阅读下面的文

9、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员半千,字荣期,齐州全节人。凡举八科,皆中。咸亨中,上书自陈:“臣有田粟,闻陛下封神岳,举豪英,故鬻钱走京师。行年三十,怀志洁操,未蒙一官,不能陈力归报天子。陛下何惜玉陛方寸地,不使臣披露肝胆乎?”书奏,不报。使吐蕃,将行,武后曰:“久闻尔名,谓为古人,乃在朝邪!境外事不足行,宜留侍制。”擢右控鹤内供奉。半千以控鹤在古无有,而授任者皆浮狭少年,非朝廷德选,请罢之,忤旨,下迁水部郎中。武三思用事,以贤见忌,出豪、蕲二州刺史。半千 不专任吏,常以文雅粉泽,故所至礼化大行。表乞骸骨,有诏听朝朔望。半千事五君,有清 白节,年老不衰,乐山水自放。(选自新唐书员半千传)温馨提示丸标

10、洼肯的題日”试做后详见“现塚酱案,全书同*臣有田粟,闻陛下封神岳,举豪英,故鬻钱走京师。(5 5 分)译文:_(2 2)而授任者皆浮狭少年,非朝廷德选,请罢之,忤旨,下迁水部郎中。(5 5 分)译文:_(3 3)表乞骸骨,有诏听朝朔望。译文:_答案(员半千)上表自请告老还乡,朝廷下诏令他初一、十五参加朝会。解析要点:“表” “乞骸骨”“朔望”。积累小贴士积累小贴士农历月中特殊日子的叫法农历中,每月初一叫“朔”(始),十五叫“望”(月圆),十六叫“既望”(望日已过),最后 天叫“晦”(末)。4 4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孙君名慧良,自号纳琴,世居无锡。道光末年,余尝遇之京师,旋别去,

11、不相闻,而其 家人亦罕得其音耗也。同治四年九月,忽挈妇航海归。时邑经兵燹,室庐荡然,亲故零落殆 尽,乃僦屋城隅以居。五年春,予权浙江运使,因招君游杭。越五年而卒,年六十有八。(选自秦湘业孙君小传)时邑经兵燹,室庐荡然,亲故零落殆尽,乃僦屋城隅以居。(4 4 分)译文:_自我反思文言实词是翻译中最重要的得分点,你能判断出哪几类实词最有可能成为得分点吗?对于这 几类实词,你是如何将它们翻译到位的?答: _现场答案批语完善1 1.臣有田粟,闻陛下封神岳,举豪英,故鬻钱走京师。(5 5 分)原文见 自学在前”第 3 3 题现场答案批语学生甲时nl创*恳时中硝吗嘟,姗该答案有两处分点译得准,把“举”译

12、成“举用”,把“走”根据语境译成“来到”。有一个分点“鬻”字译成“借”,显然有“蒙”的成分,但考场“蒙”也要有依据,前半句说家有“田 粟”,不至于“借”钱吧?另外,失掉 一处语意分,就是把“神岳”译成“神 人及有声望的人”,这样翻译显然没有 依据,是硬译。最后得分:2 2 分。学牛乙该答案两个分点译得准:“鬻”译为“卖”,“走”译为“来到”。另一个 分点“举”译为“选举”,不准确,陛 下要“选举”“豪英”,那时不至于像 今天这样“民主”。 在语意上也失分:把“封神岳”译成“封赏功臣”,“神 岳”与“功臣”没有任何关联;“钱” 字漏译。最后得分:2 2 分。该答案不仅把 “举”“鬻”“走”三 个

13、分点译得准,更妙的是把“封神岳” 译得好。知道不能硬译专有名词,采用学生丙霑制I吠滾晞込亚啓髓禅乩不译而译好“封”字。还有用“求取官 职”补充出“来到京城”的目的,合乎语境,语意完整。最后得分:5 5 分。总批语该题分点设得很好。“举”是考生重点掌握的 120120 个常用实词之一,“鬻”字考查平时词汇积累及联系成语(卖官鬻爵)的能力。“走”字考查其语境义。 语意分主要在“封神岳”及“钱”上。“神岳”是个专有名词,联系“山 岳”一词可知是“山”意, 在无法知道其意的情况下不可硬译,不译是个不损语意的聪明之举。“钱”字虽直白,但不好译,尤其与“鬻”字组合在一 起,直译为“卖钱”讲不通,其实是“把

14、田粮卖掉变成钱”之意,这么说,“钱”有点名词活用的味道。语句翻译,难点也只有一两处,细心一点,多思考一点也就可以了。满分答案臣下家有土地粮食,听闻陛下到东岳封禅,选拔任用英雄豪杰,所以就变卖田粮换钱来到京城。(得分点:“举” “鬻” “走”翻译各 1 1 分,大意 2 2 分。)2 2而授任者皆浮狭少年,非朝廷德选,请罢之,忤旨,下迁水部郎中。(5 5 分)原文见 自学在前”第 3 3 题现场答案批语该答案“忤”“下迁”这两个分点译得准;另一个分点 “德选”意译有背原意,其实元全可以直译学生甲爲地龟劭Q科知询敕/矽他觇的,“德”字活用即可。语意分上“罢之”的“之”未译好。表面上“之”是代词的指

15、代义,其实,根据上下文语境,这个“之”字是指自己要担任的右控鹤内供奉一职。 最后得分:3 3 分。该答案分点落实到位,语意准确通学牛乙冷血毗御讎秫求蛋触舌同麻此戎 程 M M那為谊 3 水即耶电顺,尤其是“德选”与“之”的指 代义译得好。最后得分:5 5 分。总批语该题有三个分点,“忤”“下迁”两个较常见, 考生均能译出。只是“德 选”这个分点不好译,“德选”的关键在“德”上,“德”是个名词活 用词,因为它放在主语“朝廷”后动词“选”前,这个位置的名词必活 用。考生了解了这个名词活用特点后便好译了。另外,“罢之”的“之”指代什么,多数考生会译成“轻狭少年”而失掉这个语意分,这是未注 意上下文语

16、境所致。满分答案而担任此职者又都是轻薄少年,不是朝廷以德行为标准评选出的,自己 请求免去此职,因此违背了旨意,降职为水部郎中。(得分点:“德选”“忤”“下迁”翻译各 1 1 分,大意 2 2 分。)参考译文】员半千,字荣期,是齐州全节人。参加八种科目的科举考试,都通过。咸亨年间,员半千上书陈述自己的情况说:“臣下家有土地粮食,听闻陛下到东岳封禅,选拔任用英雄豪杰,所以就变卖田粮换钱来到京城。现在年过三十,胸怀大志,拥有高洁的情操,还没获得一个 官职,不能在朝廷为天子尽力报效。陛下何必怜惜朝堂台阶上的方寸之地,而不能让臣下为 您披露肝胆呢? ”书上奏后,没有回复。出使吐蕃,将上路,武则天说:“我

17、很早就听说你的名字,以为是一位古人,没想到竟在朝廷官员中啊!出使境外不值得烦劳你,你应该留下 来等候任用的诏令。”随即提拔员半千做右控鹤内供奉。员半千认为在古代没有控鹤之职, 而担任此职者又都是轻薄少年,不是朝廷以德行为准评选出的,自己请求免去此职,因此违 背了旨意,降职为水部郎中。武三思当权,员半千因贤明遭妒忌,外调为濠、蕲二州刺史。员半千不专门任用属吏处理政务,常常注重推行文雅宽柔的办法,所以在他任职的地方礼乐教化得到很好实施。(员半千)上表自请告老还乡,朝廷下诏令他初一、十五参加朝会。员半千一生事奉五君,厉行清白节操,坚持到老,放情于山水。3 3时邑经兵燹,室庐荡然,亲故零落殆尽,乃僦屋

18、城隅以居。(4 4 分)原文见 自学在前”第 4 4 题现场答案批语该答案“兵燹”“亲故”及“僦屋城隅”介宾短语后置句式三个学生甲当时斎总連鱼 tutu 询堆嵐謠里嘉応的詔T T 卅臨分点译得准,但疑难词 “僦”字未译准。最后得分:3 3 分。该答案四个分点都译到位了,尤其 是“兵燹” “僦”两个疑难词译学牛乙懾角相总申虧得相当准确,说明该生在平时积累及临场推断两方面功夫扎实。最后得分:4 4 分。总批语该题翻译的最大价值是考查考生对句中“兵燹” “僦”两个陌生疑难 词的翻译。“兵燹”中的“燹”是个形声字,与“火”有关,能推出“战火”(或代指战乱)意。“僦”字如果平时有积累,很好译了;平时无积

19、 累,只有靠临场推断。单看字形,无法推断,看语境,上文说 亲友零 落殆尽”,可能没有人帮助建房,结果可能是“租房”了。翻译中,有 几个“拦路虎”很正常,关键是运用好各种推断方法合理推断其意。满分答案当时无锡城经过战乱破坏,屋舍没了,亲戚朋友几乎全没了,孙君就在城角租房居住。(得分点:“兵燹” 1 1 分,“亲故” 1 1 分,“僦”1 1 分,“僦屋城隅”句式 1 1 分。)借题发挥突破题点一、审题要审出主要 “分点”一一关键实词说到审题,似乎与文言翻译不搭界。其实,文言翻译也有个审题问题。所谓文言翻译审题, 就是一审语境,审该句的外部语境 (上下文),审该句的内部语境(句意重点和句间关系);

20、二审“分点”,只有审出“分点”,才知道在哪里应该格外注意,才能得分。就实词而言,哪些 实词可能成为“分点”呢?1 1 从词性上看,首先是动词,其次是形容词、名词。另外,代词也不可忽视,如20192019 年高考江苏卷的“尔曹” 一词。2 2从频率上看,120120 个常用实词和其他次常用实词 (以课本出现的居多)常作为“分点”。3 3从特殊性来看,与现代汉语同形的词语(如“妻子”“前进”“亲信”)可能是重要实词;用其本来意思实在讲不通的通假字可能是重要实词;符合活用规律的词语(如两个名词连用,主谓之间的名词,带了宾语的名词、形容词)可能是重要实词;较难理解,需要借助推断的实词可能是重要实词。在

21、确认这些实词为“分点”后,就用一些特殊符号(如着重号)标出,以便在翻译中落实。二、五类关键实词译到位(一)古今异义词-区别、拆分古今异义词是十分重要的得分点,考试中将其设为分点的频率相当高。它有两种情况:一是 单音节的同形异义词,如“走”“谷”“金”等,译时要特别把其古今义区别开来,千万不 要以今释古;二是类似今天双音节词的同形异义词,如“祖父” “妻子”“其实”等,一般 情况下要把它当成两个词拆分开来翻译。当然,须警惕的是类似今天双音节词的同形词不一 定要是“异义”的,有时可能是“同义”的,这时叫同义复词,具体翻译时可进行同一处理, 如“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以戏弄臣”中的“戏弄”就是这样。边练

22、边悟1 1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邓皇后讳绥,太傅禹之孙也。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诸兄每读经传,辄下意难问。志在典籍,不问居家之事。母常非之,曰:“汝不习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 ”后重违母言,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家人号曰“诸生”。父训异之,事无大小,辄与详议。永元七年,后与诸家子俱选入宫,入掖庭为贵人,时年十六。恭肃小心,动有法度,和帝深嘉爱焉。帝_(选自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1 1)母常非之,曰:“汝不习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译文:_答案母亲常常批评她,说:“你不去学习女子要做的纺织、刺绣、缝纫这些事来为自己做衣裳做服饰作准备,却改为致力于

23、学习经书,难道你要去考博士吗?” 解析 要点:“非”,批评;“女工”,即女红,女性要做的纺织、刺绣、缝纫等事;“务学致力于学习;“供”,准备着东西或本领为需要的人或事应用;都作动词用,裁剪衣服,做好服饰;“举”,考,参加科举考试。衣服”,这里是两个词,帝每欲官爵邓氏,后辄哀请谦让,故兄骘终帝世不过虎贲中郎将。译文:_答案 和帝每次想给邓皇后家族里的人加官晋爵,邓皇后就哀求辞让,所以她哥哥邓骘在整个和帝在位时期不过是一位虎贲中郎将而已。解析 要点:“官爵”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 “加官晋爵”;“辄”译为“就”;“终帝世” 译为“在整个和帝在位时期 ”。【参考译文】和熹邓皇后邓绥,是太傅邓禹的孙女。

24、 邓皇后六岁能读史书, 十二岁通读诗经论语。 她的哥哥们每次诵读经书,她就虚心请教。她的志趣在研究诗书典籍,而不过问居家事务。母亲常常批评她,说:“你不学习女子要做的纺织、刺绣、缝纫这些事来为自己做衣裳做服饰作准备,却改为致力于学习经书,难道你要去考博士吗?”邓皇后难以违背母亲的话,白天操练女工,晚上就诵读经书典籍,家人称呼她为“诸生”。她父亲邓训认为她与众不同,无论大小事,往往和她详细计议。和帝永元七年,邓皇后与诸家女子一同选入宫中,进入掖 庭成为贵人,当时的年龄是十六岁。她恭谦肃穆,小心谨慎,一举一动,有规有矩,和帝深 深地嘉许而喜爱她。和帝每次想给邓皇后家族里的人加官晋爵,邓皇后就哀求辞

25、让,所以她 哥哥邓骘在整个和帝在位时期不过是一位虎贲中郎将而已。2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及惠帝即位,辽州知州王钦应诏辟巍(指传主高巍)。巍因赴吏部,上书论时政。用事者方议削诸王,独巍与御史韩郁先后请加恩。曰:“贾谊曰欲天下治安,莫如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今盍师其意?勿行晁错削夺之谋,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书奏,帝颔之。(选自明史,有删节)欲天下治安,莫如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译文:_答案想要天下安定,不如多分封诸侯削弱他们的力量。解析 要点:“治安”;“建”;“少”,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二)多义词一一语境推断重要实词虽然有许多义项,但在具体句子中只能有一个义项切合。因此,要学会利用上

26、下文 的具体语境来确定该实词的准确义项。在语境中确定多义词的义项,特别要注意一词中几个 相近而又易混的义项。如“爱”字,义项“爱护”“爱怜” “爱惜”较难区分;“坐”字, 义项“犯罪”与“判罪”易混;“治”字,何时作“治理”,何时作“治理得好、 天下太平”等。不管多么易混,只要真正到了语境中,就只有一个义项是最恰当的。这时,也只有细辨 语境,代入检验来确定了。记住:只要把词放在句中理解,把句放在段(篇)中读,一切问题皆有可能解决。边练边悟 3 3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予读史所载子贡事,疑传之者妄,不然,子贡安得为儒哉?夫所谓儒者,用于君则忧君之忧,_当尧之时,天下之民患于洚水,

27、尧以为忧,故禹于九年之间三过其门而不一省其子也。回注之生,天下之民患有甚于洚水,天下之君忧有甚于尧,然回以禹之贤而独乐陋巷之间, 曾不以天下忧患介其意也。夫二人者,岂不同道哉?所遇之时则异矣。何忧患之与哉?夫所 谓忧君之忧、患民之患者,亦以义也。苟不义而能释君之忧、除民之患,贤者亦不为矣。(选自王安石子贡论)注回:颜回,孔子的弟子。(1 1)食于民则患民之患,在下而不用,则修身而已。译文:_答案 享用百姓的供养,就把百姓的忧患作为自己的忧患;身处下层不被重用,就修养身心罢 了。解析要点:“食”“患”,语句通顺。(2 2)夫二人者,岂不同道哉?所遇之时则异矣。译文:_答案(禹与颜回)这两个人,难

28、道他们的道义主张不一样吗?只是所处的时代不同而已。解析要点:“道”,反问句式,语句通顺。参考译文】我读史书上记载的子贡的事,怀疑它虚妄不实,否则,子贡怎么会被称为儒者呢?所说的儒者,被国君任用,就把国君的忧虑作为自己的忧虑;享用百姓的供养,就把百姓的忧患 作为自己的忧患;身处下层不被重用,就修养身心罢了。尧的时候,百姓以洪水为患,尧为此事忧虑,所以禹在九年时间里三次从自家门前路过 却一次也没有到家里看望孩子。颜回生活的时代,天下百姓的忧患比洪水还厉害,天下君王 的忧愁比尧还要多,然而颜回以拥有禹一样的才德,在陋巷里独得其乐,连天下的忧患都不 放在心上。(禹与颜回)这两个人,难道他们的道义主张不

29、一样吗?只是所处的时代不同而已。为什么还要有忧虑呢?以国君之忧为忧,以百姓之患为患,也要用道义啊。如果不符合道义,即使能解君王之忧,能除百姓之患,贤德的人也不肯去做。(三)活用词一一语法判断翻译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也是命题者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碰到活用词,其法有二: 一是根据语法准确判断。首先要学会语法分析。如名词活用为动词,有多种语法特征:两个 名词连用,其一必活用为动词;“而”前或后的名词必活用为动词;“之”前“所”后、副 词后的名词必活用为动词,等等。然后再联系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确定其词类活用的类型, 并据此推断其意义。二是译到位。何谓译到位?即必须用一套用语把它在语境中的词性连同词义译出

30、来。例如,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两种译法。一是换词法,用现代汉语的动词去换古汉语的名词。如“左 右欲刃相如”,“刃”译为“杀”。 二是扩充法, 将原单音节名词扩充为一个现代汉语双音 节动词。 如“沛公军霸上”, “军”译为“驻军”。(2 2)名词作状语,一般要带“用”“在”“像”的词语。(3 3)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使动、意动用法,可译为“使(动词)”或“以为”(或“认为是” )。(4 4)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 词,必须在其后加上相应的名词 (人或物)。边练边悟 4 4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夏后相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相曰:“不可。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

31、薄而教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钟鼓不修,子_女不饬注,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邑氏服。注饬:一本作“饰”。子女不饬,亲亲长长,尊贤使能。译文:_答案子女衣饰朴素(不修饰,不装饰),亲近亲属,敬重长者,尊重贤人,任用能士。解析要点:“饬”、两个“亲”、两个“长”、“贤” “能”的活用。(四)疑难词一一多方推断 考场翻译中总会碰到个别疑难词语,对此,千万不要紧张。要明白命题者只不过是利用这些“拦路虎”考查你的语境和推断能力,绝没有真的为难你的意思;更要相信依据语境的把握 和平时的积累一定能解决。解决的办法就是综合运用多种推断方法,主要指语境推断法、对 称推断法、邻字推断法

32、、字形推断法及联想推断法。如“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一句中的“尚”,虽其义陌生, 但根据句境可以推断为“娶妻”; 又如 2012019 9全国甲卷“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 弗胜龃齬,多不能安其身”中的“龃齬”一词翻译起来较难,如果依据字形能推断出“牙齿 不齐”进而比喻为“人际关系的抵触不合”的意思,或者直接联想到现代汉语中该词词义也 能推断出。疑难词有以下两种情况需好好处理:1该字或其义极陌生,但调动平时的积累或结合语境一定可以推断出来。如“毁淫祠数百区”一句中的“淫”,就可联系课文岳阳楼记中“霍雨霏霏”的“霍”之“多余、过多的”义项,推断该处“霍”为“多余的”或“滥建的”意思。2该字(或词语)理解

33、困难因文化常识积累不够所致,此时必须积累文化常识。如古人名字称谓知识,或专有名词,如“致仕”(指官员退休)等。通常表现是不懂古人名字称谓而强行翻译。边练边悟5 5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武进夏雷村袁氏,有贤母曰袁太孺人,蒋氏之女,副榜贡生清宪之妻。子曰祖期、祖望、祖修、祖训、筠,皆以文行称于庠序。筠以举人为云南知县,有循政。其教子,自其龆龀,令长者慈,少者恭,翼如也。学_(选自张惠言袁太孺人传)学有间,怒之;嬉戏,责之;有不悌逊,痛惩之;无得贳者。译文:_答案 学习松懈的,就怒斥他;嬉闹玩耍的,就责罚他;有不敬重谦让的,就严厉地惩戒他; 没有被宽纵的。解析要点:“有间”“悌逊”“无

34、得” “贳”。6 6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房玄龄)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_贱。仑者称为良相焉。(选自旧唐书房玄龄传)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译文:答案(他)不用求全来选人,不用自己的长处来要求他人,根据他人的才能任用,不因他人的 地位卑贱而排斥。解析 要点:“格物”,要求他人;“收叙”,任用;“隔”,排斥。参考译文】(房玄龄)已担任总领百司的官职以后,日夜虔诚恭敬,用尽全部的心力,不想让每一个人才失去应当处的位置。听到他人的长处,好像自己拥有一样高兴。他对行政事务明晰

35、练达,并且用文献经典来加以整治。他审查修订法令,意在宽容和平稳。他不用求全来选人,不用自己的长处来要求他人,根据他人的才能任用,不因他人的地位卑贱而排斥。议论的人都称赞他是良相。(五)特殊实词一一穷则思变所谓特殊实词,主要是通假字和偏义复词。这两类词考试中不常出现,一旦出现,总有其特 征可寻。翻译时,如果照该字的一般意思翻译实在翻译不通,就要变通思考它是否为通假字, 而要找出其“通”的是何字,大多需要从该字的同音字或形似字上考虑。 找出本字后再翻译,如果觉得这样翻译很合乎语境, 那就说明你译对了这个“分点”。偏义复词一般由两个相反相对或相近的语素(字)组成,当你按惯常的逐字翻译后,总觉得挺别扭,发现与语境很“龃齬”,就要变通思考它们是否为偏义复词。而当舍去一字不译只译另 一字时,觉得很顺畅,那就说明你判断准确并翻译到位了。当然,判断是否为偏义复词,需 要较敏锐的语境把握能力。边练边悟7 7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程(指传主孙程)传召诸尚书使收景(指阎景)。尚书郭镇时卧病,闻之,即率直宿羽林出南止车门,逢景从吏士,拔白刃,呼白:“无干兵。”镇即下车,持节诏之。景曰:“何等诏? ” 因斫镇,不中。镇引剑击景堕车,左右以戟叉其匈,遂禽之。(选自后汉书 孙程传,有删改)镇引剑击景堕车,左右以戟叉其匈,遂禽之。译文:_答案 郭镇拔剑击刺阎景,阎景从车上摔下来,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