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莎士比亚第十八首十四行诗中的幻想主题修辞批评_第1页
关于莎士比亚第十八首十四行诗中的幻想主题修辞批评_第2页
关于莎士比亚第十八首十四行诗中的幻想主题修辞批评_第3页
关于莎士比亚第十八首十四行诗中的幻想主题修辞批评_第4页
关于莎士比亚第十八首十四行诗中的幻想主题修辞批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莎士比亚第十八首十四行诗中的幻想主题修辞批评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诗集中最广为流传的第十八首诗中的幻想主题,即人物、情景及行为主题,发现了两个幻想主题类型:世事无常,时光易逝的自然现实;文学作品的力量能够与时间抗衡,留住美好并使其不朽。这两个幻想主题虽存在强烈对比,但链接两者,便可揭示修辞者旨在构建一个积极乐观的修辞视野,并尝试引领读者潜移默化地明确此态度,最终影响其行为,而后共同创建一个豁达的世界。关键词: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幻想主题修辞批评一、引言英语中十四行诗(sonnet)一词来源于意大利语sonetto,意为短歌。每首诗有音节相等的诗行。十四行诗是13、14世纪意

2、大利最流行的一种抒情诗体。1十四行诗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包含两种,分别是意大利彼特拉克体和英国莎士比亚体。两者存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其韵式的不同。前者韵式为“abba,abba,cdecde”;后者韵式为“abab,cdcd,efef,gg”。在英国文学史上,莎士比亚堪称文坛泰斗。除去广为流传的“四大喜剧”“四大悲剧”等剧作外,十四行诗也是莎翁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一生共创作154首十四行诗,按照比较流行的说法,这154首十四行诗可分为3组。第1一126首为第一组,主要写给一位长相俊美的贵族男青年。第二组为第127152首,描述的是一位姿色不佳的“黑肤女郎"。第三组,即最后两首,与前两组毫

3、无关系,貌似将同首诗写了两遍。2十四行诗韵调婉转典雅,是一种拥有严谨韵式的五步抑扬格诗体。关于整个十四行诗的主题讨论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可谓百家争鸣。莎翁的十四行诗不同于中国古诗内敛含蓄的表达特色,相反,他追求一种炽热耀眼的表达方式,他的爱毫无掩藏。本文通过分析莎翁十四行诗中最备受青睐的第十八首诗中的幻想主题,对比两种幻想主题类型,发现修辞者构建的修辞视野,并试图阐述修辞者如何引领读者达成共识,共建同种世界观。二、理论基础(一)幻想与幻想主题的理解“幻想”并非与玄之又玄的虚幻相关联,实际上,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修辞批评角度上看,它是指“对满足心理或修辞需要的时间进行充满创造

4、性及想象性的阐述"。3“幻想主题”这个术语则是指“对过去的事件、或想象中将来的事件,或当前事件进行表述的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4幻想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的,它的内容一定是为了吸引交际参与者的兴趣,对其幻想内容进行组织及艺术加工,通过链接参与者提供的信息,形成对莫件事的理解。5幻想主题从属于戏剧主义修辞批评,它包括人物、情景和行为主题。(二)幻想主题修辞批评与象征趋同理论幻想主题修辞批评,简单来说,即评论莫个群体所构想的内容,目的是考查这个群体如何对事件戏剧化(用符号表现由来),并探讨这种戏剧化如何产生一种特别神秘的力量来影响群体成员的态度和行为。6总而言之,人的行为是

5、其修辞视野的映射。象征趋同理论是Bormann汲取心理学家Bales对小组成员交际观察的结论,进行进一步研究拓展,从而形成的一种适用于更大群体的理论。Bales发现小组成员在交际过程中,会产生戏剧化链接,而后这种链接会使原本安静、紧张的谈话氛围变得热烈活跃,成员的情绪会变得激动,相互插话,脸红,甚至达到忘我程度。Bormann将这个研究发现推而广之,把小组成员之间的戏剧性互动、戏剧性链接、戏剧性趋同扩展到更大群体,到大众,到整个社会。象征趋同理论建立在两个假设之上:交流创造现实;符号不仅会为个人创造现实,而且不同个体对符号的不同理解会相互聚合创造从而形成共享的象征世界和共同的群体意识。7三、莎

6、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幻想主题修辞批评(一)幻想主题类型根据人物、情景、行为主题,我们发现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为我们呈现了两个幻想主题:世事无常,时光短暂的自然现实;文学作品的力量能够与时间抗衡,留住美好并使其不朽。尽管人物及行为主题作为构成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为大背景的考虑,本篇必须首先介绍情景主题。此诗的情景发生在同一时间,即夏天。然而,由于英国位处高纬度地区,冬季漫长,夏季短暂,所以当提及夏天一词时,会和我们中国人浮现的光景不同,它不是象征烈日炎炎,而是象征一种温暖和煦、百花齐放、万物生长的盛春季节。春天所有的植被都会焕然新生,茁壮成长,这一切总会让读者想到一切与美好有关的事物。

7、但在修辞者的笔下,即使夏季美好意象能让人愉悦,它的稍纵即逝却无不展现由时间的残忍,这实在是令人遗憾。修辞者在此诗中引入了“狂风”“夏季租期”“烈日”“金色皮肤”“自然代谢”“死神”等一组表现大自然特色的词汇构建了一个充满神奇力量的现实世界。大自然能赋予人间美好,也能凭自己的力量摧毁它所创造的这一切。呼啸的狂风足以吹落五月娇艳的花朵,大自然租借给我们的夏天是如此短暂,稍不留神就会离我们远去。“苍天的巨眼”,即烈日,但太过灼热的烈日有时也会被遮暗。“自然的代谢”以及“死神”总会给人一种危机感,似乎世间所有的一切美好都无法阻挡这股巨大的力量而最终凋零暗淡。令读者不禁感叹温婉可爱的夏天在时间面前显得何

8、其微不足道。这种种残酷现实揭示了世事无常,天道不测。读者通过修辞者描述的一幕幕情景,链接想象,衍生由共同的幻想主题。中国文化中描述时间残酷无情的主题比比皆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青青园中葵,?j黄华叶衰”,“光阴如箭,岁月如梭”,“韶华易逝,红颜易老”,“人生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这些情景又何尝不处处都展示人在时间面前力不从心。读者又会链接,进而又会联想到“烟火”“沙漏”“泡沫”,留不住又追不回。将这一个个幻想主题链接,便能确定第一个幻想主题类型:美好时光稍纵即逝,人在时间面前只有无能为力、无可奈何。进一步分析人物、行为主题,我们能够发现修辞者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在诗歌最后两节为读者

9、构建了与第一种幻想类型完全不一样的幻想主题类型:具有巨大摧毁力的自然和无情流逝的时间虽然既能让美好褪色消散又能让蓬勃生机如此微不足道,然而这首诗所代表的文学力量却可以使这些美好永世留存,指引人类还在呼吸,人的眼睛依然看得见。在第三节诗节中,修辞者笔锋陡转,一改之前的悲怆,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能够与世事无常相抗衡的办法,那便是将世间美好尤其是人性之美记载于他的诗歌之中,记载于文学作品之中。“你永久的夏天”“你美的形象”“这不朽的诗”“你的生命”所对应的行为都是永恒与不朽,都会与时间同长。从这些行为可以看由,修辞者在构建此种幻想类型时,力图使其内容更加充满能量,换脱一切自然束缚,也要追求永垂不朽。当最

10、后两节的“不朽”“永久”“绵延”等词与前面两节的“短暂”“离开”“遮暗”“摧残”等词形成强烈对比时,我们发现修辞者意在向读者宣告:文学力量能够超越时空限制,将一切美好永远留存,人文之美在历史长河中不会失去其光彩,它将永葆生机。(二)修辞视野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修辞者通过创造两种截然不同的幻想主题类型,意在构建一个完整的修辞视野。他的这种修辞视野(世界观)即:世事虽无常,但只要有诗歌、只要有文学作品来记录这世间至美、人文之美,那么在面对残酷无情的时间摧残时,我们无所畏惧,而这美好的一切也都将永驻人间,不会消失。一开始,修辞者显然已意识到人与自然相比,自然更加伟大,他的力量能够摧毁原本就短暂

11、的美好夏日,销蚀人的美丽容颜。但是,他又强调,人的伟大在于他们找到了一个办法能够让他们不受时空限制,与时空抗衡。他们通过自己的智慧,用诗歌,用文学作品来创造一个能记载他们渴望保留的美好。尽管逝者如斯、光阴似箭,但修辞者豉励读者不能屈服于时间,而是应该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来珍藏美好。与时间消亡的无情和自然力量的无穷相比,修辞者通过此诗强调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即留住美好,不负光阴。读者若也能拥有这种态度,那么他与修辞者便能共享同一种修辞视野,这种修辞视野反过来又指导他们用积极的态度去实践正能量的行为。四、结语本文使用幻想主题修辞批评方法,通过分析莎翁十四行诗第十八首中的幻想主题,确定幻想主题类型,

12、构建修辞视野,揭示了修辞者如何通过阐述文学作品力量能够触发读者链接,最终两者共建一个共享的积极的世界。继而这种人生态度反过来又引领读者选择积极行为。参考文献1张坚.永恒的主题永远的莎士比亚一一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主题研究综述J.外国语文(双月刊),2014,30(1):44-47.2覃承华,享叼、娟.生命易逝艺术长存一一莎士比亚第十八首十四行诗主题探微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3):36-38.3 Bormann,ErnestG.TheForceofFantasyRestoringtheAmericanDreamM.Carbondale:SouthernIllinoisUniversityPress,1985.4 Kuypers,JimA.,ed.TheArtofRhetoricalCriticismM.Boston:PearsonEducation,In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