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京市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优选】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太平州新学记王安石太平新学在子城东南,治平三年,司农少卿建安李侯定仲求所作。侯之为州也,宽 以有制,静以有谋,故不大罚戮而州既治。于是大姓相劝出钱,造侯之庭,愿兴学以称侯 意。侯为相地迁之,为屋百间,为防环之,以待水患。而为田二十顷,以食学者。自门徂 堂,闵壮丽密,而所以祭养之器具。盖往来之人,皆莫知其经始,而特见其成。既成矣, 而侯罢去,州人善侯无穷也,乃来求文以识其时功。 嗟乎!学之不可以已也久矣。世之为吏者,或不足以知此,而李侯知以为先,又能不 费财伤民,而使其自劝以成之,岂不贤哉!然世之为士者
2、,知学矣,而或不知所以学,故余于其求文,而因以告。盖继道莫如善,守善莫如仁。仁之施,自父子始。积善而充之,以至于圣而不可知之 谓神。推仁而上之,以至于圣人之于天道,此学者之所当以为事也。昔之造书者实告之 矣。有闻于上,无闻于下,有见于初,无见于终,此道之所以散,百家之所以盛,学者之 所以讼也。学乎学,将以一天下之学者至于无讼而止。游于斯,,甫于斯,而余说之不知,则是美食逸居而已者也。李侯之为是也,岂为士之美食逸居而已者哉?治平四年九月四日,临川王某记。注:太平州:宋代设置,州治设今安徽当涂姑孰城。子城:姑孰城的内城,在姑孰城北面。食甫:吃饭。(1)可填入第段横线处的虚词是()A也B者C焉D.耳
3、(2)第段从 为吏者”写到 为士者”,分析其用意。(3)下列对第 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就这是圣人之道流传、百家之说形成、读书人彼此称颂的原因。B.就这是用来流传圣人之道、兴盛百家之说、让读书人争辩的方法。C就这是圣人之道离散、百家之说兴盛、读书人争辩不止的原因。D.就这是散播圣人之道、形成百家之说、使读书人互相颂扬的方法。(4)对第 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立州学目的在于统一士人思想,最终目标是没有思想争辩分歧。B.作者认为学者要通过积累善才能继承圣人之道,进而才能行仁义于天下。C作者认为读书人不能只听君主意见不了解百姓民情,否则会曲解圣人之道。D.李侯建立州学
4、为读书人提供了可口之食、安逸之居,因而值得为世人称道。(5)请结合全文,分析本文的写作目的。【答案】(1) C( 2 )先写“为吏者 ”反衬出李侯知道兴学且不费财伤民之贤,再写“为士者 ”知学却不知所以学,引出下文阐释“学的目的”,强调写作本文的用意。( 3) C( 4) D( 5)为了酬答州人感念李侯功劳,并让更多人铭记李侯的请求;为了给当官之人和士人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内容、方法;通过积累仁善来继承圣人之道,最终统一士人思想。【解析】【分析】(1 )依据第二段“故余于其求文,而因以告”,所以我想借该州来人请我做记的机会讲讲这个问题,可知,此处需要一个代词,代指事情和问题。A项, “也 ”
5、,用于句末时,是语气助词,可表判断、疑问或反问、表感叹、表祈使、表示陈述或解释。B项,者”用于句末时,用在某些比况、描写的词语后面,相当于“的样子 ”。也可用在疑问句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呢 ”。 C 项, “焉 ”,用于句末时,可作代词,相当于“之 ”,可译作“它 ”、 “他 ”等;可作兼词,相当于“于是 ”、 “于之 ”;也可作助词,表示陈述、疑问、反问语气,相当于“呢 ”D 项, “耳 ”,用于句末时,表肯定,助词。只有 “焉 ”可以充当句末代词,故选C。( 2)依据第二段“世之为吏者,或不足以知此,而李侯知以为先,又能不费财伤民,而使其自劝以成之,岂不贤哉! ”“ 然世之为士者
6、,知学矣,而或不知所以学”可知,作者写“为吏者 ”不懂的学校的重要性,反衬出李侯知道兴学且不费财伤民,进而赞美了李侯的贤能;接着感叹 “为士者 ”懂得学习却不知学习内容和方法,进而引出下文“故余于其求文,而因以告焉 ”,阐述自己写本文的目的是要“告焉 ”,即讲述学习的问题。( 3)承接前文的“有闻于上,无闻于下,有见于初,无见于终”,一切听从君上的旨意,不去听闻下面百姓的声音,初学之时有些心得,却不能将大道贯穿起来理解。由此可知,这里在探讨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引出后文的感叹,故 之所以”应为“的原因”,故排除BD;然”应为然行",故排除Ao故选Co( 4) D 项, “李侯建立州学为读
7、书人提供了可口之食、安逸之居,因而值得为世人称道”错误,依据第三段游于斯,食甫于斯,而余说之不知,则是美食逸居而已者也。李侯之为是也,岂为士之美食逸居而已者哉?”可知,李侯建州学的目的并不仅是给士子可口之食、安逸之居,故“值得为世人称道”的原因也不仅仅是“为读书人提供了可口之食、安逸之居”。故选D。( 5)依据第一段“州人善侯无穷也,乃来求文以识其时功”,于是前来请求王某写一篇记述文字以便后人了解李侯当时所付出的功劳。可知,写作此文是为了酬答州人感念李侯功劳,并让更多人铭记李侯的请求;依据第二段“学之不可以已也久矣。世之为吏者,或不足以知此 ”“ 世之为士者,知学矣,而或不知所以学,故余于其求
8、文,而因以告焉”可知,写作此文是为了给当官之人和士人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内容、方法等。依据第三段“推仁而上之,以至于圣人之于天道,此学者之所当以为事也”“ 学乎学,将以一天下之学者至于无讼而止 ”可知,写作此文的目的是希望大家通过积累仁善来继承圣人之道,最终到没有争辩为止,即统一士人的思想。故答案为: C; 先写 “为吏者 ”反衬出李侯知道兴学且不费财伤民之贤,再写“为士者 ”知学却不知所以学,引出下文阐释“学的目的”,强调写作本文的用意。C; D; 为了酬答州人感念李侯功劳,并让更多人铭记李侯的请求;为了给当官之人和士人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内容、方法;通过积累仁善来继承圣人之道,最终统一
9、士人思想。【点评】(1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辨析,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 18 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2)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安排的写作意图理解,抓住关键句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从 “世之为吏者,或不足以知此,而李侯知以为先”可见,写为吏者不知道学校的重要性,是为了突出李侯的明智;而写“为士者,知学矣,而或不知所以学”是为了引出“故余于其求文,而因以告 ”,也就是说自己作这片文章的原因还是为了告诉士怎么学习。(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句的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将几个选项中的句子放在原文中理解,根据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翻译句子首先理解文句大意,将所
10、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做这类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此类题目选择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5)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和筛选文本信息并概括内容,考生要注意抓住文本中描写相关事件人物的语句,然后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参考译文】太平州新建的学校在子城东南,治平三年,由司农少卿建安人李侯仲卿主持修建。李侯担任知州,政令宽简却很有章法,安静不扰却心有安排,所以没有大肆责罚
11、杀戮,而州中的治安非常好。于是豪门大族彼此相劝勉拿出钱财,来到李侯的厅堂,表示原意捐钱兴建学校以完成李侯的心愿。李侯为此亲自划拨土地将旧学迁到新址,修建了房屋若干间,其形制如同一个圆环,以这种方式防备水灾。又划出田地二十顷,以满足求学者的口粮之需。从大门直到正堂,雄丽壮观而又紧凑,用来祭祀先圣和养育弟子的一应设施都已具备。南来北往的人都不知道这项工程何时开始,而只见到它的落成。学校刚刚建成,李侯就任满离开了,全州百姓都对李侯的善举有着不尽的怀念,于是前来请求王某写一篇记述文字以便后人了解李侯当时所付出的功劳。啊,学校不能让它停止的这种认识由来已久了。世上那些当官的人有的还不懂的学校的重要性,而
12、李侯却深知学校教育为先,又能做到不费民财不伤害百姓,而是使他们自己劝勉自觉出力来建成此学,难道不是贤明之举吗?然而当今世上的士子虽然都明白应该学习,但有人还不懂得学什么、怎么学,所以我想借该州来人请我做记的机会讲讲这个问题。继承圣道没有比守善更重要的,恪守善心没有比仁义更重要的。仁义所施要从父慈子孝的伦理开始。积蓄善心并不断地丰富它,从而达到圣人的境界而不可自知那就可以称之为神了。推行仁义并使之及于天下社稷,从而达到圣人对天道的理解高度,这才是学者应该终生孜孜以求的事业,早在圣贤造字的时候就已经实实在在地告诉了人们这些道理。一切听从君上的旨意,不去听闻下面百姓的声音,初学之时有些心得,却不能将
13、大道贯穿起来理解,这是圣人之道发生歧义、百家之说能够盛行、学者之间有所争论的原因。学习所以称为学习,最终是要使天下的学者达到思想认识的高度统一,而不再有什么可以争论的问 题才停止。游学在那里,饮食在那里,而却不知道我上面所说的那些内容,那还仅仅是享 受可口之食、安逸之居而已。李侯之所以这样,难道仅仅是给士子可口之食、安逸之居就 算达到目的了吗?治平四年九月四日,临川王某写。2.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定州阅古堂记(北宋)韩琦庆历八年,天子以河朔地大兵雄而节制不专,非择帅分治而并抚其民不可,始诏魏、 瀛、镇、定四路,悉用儒帅。而定以不肖辱其选。既让不获命,至则竭愚修职,尚惧不能 称上所以付与之意,退
14、而思迹古名臣之轨躅以自策励,匚患其汩于多务而志之弗虔。会郡圃有坏亭,岁久不葺,于是广之为堂。既成,乃摭前代良守将之事实,可载诸图而为人法 者,凡六十条,绘于堂之左右壁,而以 阅古”为堂名。夫古犹今也,古之人能成异政、立奇功,而今或不能者,何也?盖其待己也,必贤而 足;其报?也,必利而安,持是以望政成而功立,不其难哉?如日,古人能之,予反不能 之,日夜以勉焉,又安有不至者耶?今予之所为也,诚以己之道未充,而君之禄殊厚,任 重途远,惟仆踣之是虞。故在燕处之间,必将监古以自勉。 其未至也,则虽纷肴觞,竞笳吹,四时之景交见于前,予方仰而愧,俯而忧,孰知夫乐之为乐哉!其少进也,则虽吏文之扰怀,边责之在己
15、,予固得其道而处之,至于幅巾 坐啸,恬然终日,予之所乐,恶有既乎?若其宾客之于斯,僚属之于斯,不离几席,如阅 旧史,俾人人知为治者莫先于教化,用兵者莫贵于权谋,而俱本之于忠义。功名一立,不 独身享富贵,而庆流家宗,其余风遗烈,可以传于简策,邈千万世而凛然如存,咸有耸慕 之意,不以酣歌优笑之为乐,而以是为乐。而予也岂徒己之为益,是将有益于人。知我 者,其以我为喜爽增,遂娱赏而已乎?后来之贤,与我同志,必爱尚而增葺之,宜免夫毁圮污度之患矣。(1)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虚词是()。A.因B则 C以D.且(2)下列对第 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人已经不能像古人一样成异政、立奇功了。B.我接受朝廷的
16、俸禄就必须担起重任不断前行。C我担心自己在进取的道路上跌倒不前而停滞。D.在公务之余闲居之时我也借鉴古人勉励自己。(3)第 段画线的 纷肴觞,竞笳吹,四时之景交见于前”一语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文章第段围绕 乐”展开,层层推进,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答案】( 1 ) D( 2) A( 3) “纷 ”和 “竞 ”生动地描摹了食品的丰富,音乐的悦耳,突出了酒宴的热闹;“交现 ”写出景物以主动的姿态交错呈现于赏景人的目前,强调堂中景色之美;长短句结合,错落有致,与歌宴之酣、景致之乐交相呼应,富有感染力;与下文作者的“愧 ”“ 忧 ”之情形成反差;强化出如此耳目声色之娱也并非作者之乐所在。(4
17、)第 段先写到在“道 ”未至时,即使是宴乐美景作者也是“愧忧 ”而不知其乐;再写到稍稍有所 “进”之时,即使是公务繁忙,作者在此处仍也能感受到恬然之乐;接着写在此宴请宾客和僚属,以使人人慕先贤,知忠义,立功名,不仅仅以酣歌优笑为乐,这才是作者的真乐。从“己之益 ”到 “有益于人”,三层 “乐 ”,层层推进,与上文照应,写出了修建阅古堂的真正目的,显示了作者监古以自策,励忠诚进取之心。【解析】【分析】(1)作者害怕自己辜负皇上对自己的信任,所以他“退而思迹古名臣之轨躅以自策励,且患其汩于多务而志之弗虔”,这两句话的意思是“闲居时我就思考名臣的事迹来鞭策鼓励自己,并且担心自己被众多事物扰乱而学习古
18、人之事不够虔诚”, “退而思迹古名臣之轨躅以自策励”是说自己以古人勉励自己,“患其汩于多务而志之弗虔”,是说自己怕学习古人之事不够恭敬,两个句子都是表明作者向古人学习的态度,是递进关系,所以第 段方框处的虚词是“且 ”。故选D。(2) A 项,文中说,“而今或不能者”,意思是今人或许不能像古人一样成异政、立奇功了,而不是“已经不能”成异政、立奇功了。故选A。( 3)作者说在道还未至时,那么即使有佳肴美酒,悦耳的管弦,有四季的美景交替出现在自己面前,自己也是感到羞愧的。所以文中用“纷肴觞,竞笳吹,四时之景交见于前”来反衬自己对古人之道的追求。“肴觞 ”,佳肴和美酒,前面一个“纷 ”字,就把佳肴美
19、酒的丰盛表现了出来;“笳吹 ”,乐器在吹奏,前面一个“竞 ”字,把管弦丝竹的繁盛热闹写了出来,“交现 ”写出景物以主动的姿态交错呈现于赏景人的目前,强调堂中景色之美。另外,在这几句话中,“纷肴觞,竞笳吹”是短句,“四时之景交见于前”是长句,长短句结合,错落有致,与歌宴之酣、景致之乐交相呼应,富有感染力;作者用这样的美酒佳肴、丝竹管弦、四时美景来强化如此耳目声色之娱也并非自己之乐所在。( 4)文章第 段围绕 “乐 ”展开,写了三层“乐 ”,层层推进,表现自己监古以自策,励忠诚进取之心。第一层“乐 ”是作者在“道 ”未至时,即使“纷肴觞,竞笳吹,四时之景交见于前”,自己仍然感到“愧忧 ”而不知其乐
20、。第二层“乐 ”是作者在“道 ”稍稍有所“进 ”之时, “吏文之扰怀,边责之在己”,即使是公务繁忙,作者在此处仍也能感受到恬然之乐;第三层“乐 ”是作者最想表达的快乐,也是作者在阅古堂宴请宾客和僚属的目的,作者说,“俾人人知为治者莫先于教化,用兵者莫贵于权谋,而俱本之于忠义。功名一立,不独身享富贵,而庆流家宗 ”,大家在阅古堂看到先贤事迹,从而知忠义,立功名,这才是作者的真乐。从“己之益 ”到 “有益于人”,三层 “乐 ”,层层推进,与上文照应,写出了修建阅古堂的真正目的。故答案为: D A; “纷 ”和 “竞 ”生动地描摹了食品的丰富,音乐的悦耳,突出了酒宴的热闹;“交现 ”写出景物以主动的
21、姿态交错呈现于赏景人的目前,强调堂中景色之美;长短句结合,错落有致,与歌宴之酣、景致之乐交相呼应,富有感染力;与下文作者的“愧 ”“ 忧 ”之情形成反差;强化出如此耳目声色之娱也并非作者之乐所在。 第 段先写到在“道 ”未至时,即使是宴乐美景作者也是“愧忧 ”而不知其乐;再写到稍稍有所 “进 ”之时,即使是公务繁忙,作者在此处仍也能感受到恬然之乐;接着写在此宴请宾客和僚属,以使人人慕先贤,知忠义,立功名,不仅仅以酣歌优笑为乐,这才是作者的真乐。从 “己之益 ”到 “有益于人”,三层 “乐 ”,层层推进,与上文照应,写出了修建阅古堂的真正目的,显示了作者监古以自策,励忠诚进取之心。【点评】(1
22、)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注重识记,积累,掌握文言18 个虚词的常规用法;当然也可以借助语境或利用教材所学作迁移联想等来推断词义。( 2)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 ”“ 被动句 ”“ 宾语前置句”“ 定语后置句 ”“ 介宾短语后置句”“ 省略句 ”,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
23、容。( 4)此题考查把握文章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一要注意从原文中寻找对应信息,二要认真比较,不漏过任何字眼。命题者往往在转述中变换一些信息对答题者进行干扰,故解答这类题重在细心。【参考译文】庆历八年,皇上认为河北地区士卒雄壮然而管制不专,非要选拔主帅(对那里进行)分别治理并安抚那里的百姓不可,皇帝开始下诏魏、瀛、镇、定四个地区,全部任用文人作为主帅。而我不才却被任命为去定州的人选。推让之后没有获得准许,到了定州之后我就竭尽愚见做好职责,(这样)还害怕辜负皇上交付给我重任的心意,闲居时我就思考名臣的事迹来鞭策鼓励自己,并且担心自己被众多事物扰乱而学习古人之事不够虔诚。正好郡
24、中园子里有一个坏掉的亭子,年久失修,于是我把它扩建成一座堂。堂建成之后,于是选取前代优良守将的事迹,可以画入图中供人们效法学习的,一共有六十条,画在堂的左右墙壁上,并以“阅古 ”二字作为堂的名字。古人和今人是一样的啊,古代的人能做成异政、立下奇功,而今人或许就不能做到,为什么呢?大概是今人对待自己,一定是自己感觉贤能就满足了;今人对于朝廷所给的俸禄,一定是得到俸禄后就感觉心安了,拿这样的想法来希望自己政成并且功立,难道不是很难吗?如果说,古人能做到的事,我反而不能做到,于是日夜勉励自己,又怎么有到不了古人成功的地步呢?现在我做事情,实在因为我的道还没有到达,而皇上给的俸禄又特别丰厚,任重途远,
25、只担心自己在进取的道路上跌倒不前而停滞。因此我在闲居时,必将借鉴古人的事迹来勉励自己。道还未至时,那么即使有佳肴美酒,悦耳的管弦,有四季的美景交替出现在我面前,我也是感到羞愧的,谁知道什么乐才是真正的乐呢!等到道稍稍有所进,那么即使公文扰怀,边地的重任还在自己身上,我因为得到了道再去做这些事(就会感到快乐),至于裹好巾帻闲坐吟啸,恬然终日,我的快乐,哪里说的尽呢?我的宾客来到这里,我的同僚属下也来到这里,大家围桌而坐(欣赏阅古堂墙壁上的图画)如同阅读旧史,(它们)使人 人都知道治理之道没有比教化更重要的了,用兵之道没有比权谋更重要的了,因而古人做 事都把忠义做为根本。功名一立,不独自身可以享受
26、富贵,福泽也可以流传给家人和宗 族,这些前人遗留的业迹,可以记载在书册之中,即使远隔千万世到现在赫然如存,后人 们看到他们的事迹后脸上都有羡慕之意,现在我不以酣歌优笑作为快乐,而是把这当成真 正的快乐。难道只是我受到好处,这将对所有人都有好处。了解我的人,他们认为我喜欢 痛快率直,就尽情地赏玩这些画吧?后世贤能的人,如果与我志同道合,一定会喜爱崇尚并修葺它,让它免去坍塌毁坏被污 染之祸患。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与元九书(节选) 白居易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 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
27、下此意, 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累岁已来,牵故 少暇,间有容隙,或欲为之;又自思所陈,亦无出足下之见;临纸复罢者数四,卒不能成 就其志,以至于今。今俟罪行阳,除盥栉食寝外无余事,因览足下去通州日所留新旧文二十六轴。开卷得 意,忽如会面,心所蓄者,便欲快言,往往自疑,不知相去万里也。既而愤俳之气思有所 泄,遂追就前志,勉为此书,足下幸试为仆留意一省。夫文,尚矣,三才各有文。天之文,三光首之;地之文,五材首之;人之文,六经 首之。就六经言,诗又首之。何者?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上自圣贤,下至愚微及豚鱼,幽及鬼神,群分而气同,形异而情一,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
28、而不感者。圣人知其然,因其言,经之以六义;缘其声,纬之以五音。于是乎孕大含深,贯微洞密, 上下通而一气泰,忧乐合而百志熙。五帝三皇所以直道而行,垂拱而理者,揭此以为大 柄,决此以为大宝也。洎周衰秦兴,采诗官废,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不以歌泄导人情。用至于谄成之风动,救失之道缺。于时六义始刑 矣。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 ”,归花先委露,别叶乍辞 风”之什,丽则丽矣,吾不知其所讽焉。故仆所谓嘲风雪、弄花草而已。唐兴二百年,其间 诗人不可胜数。所可举者,陈子昂有感遇诗二十首,鲍防感兴诗十五篇。又诗之 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至于贯穿
29、古今,根缕 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焉。然撮其新安 吏、石壕吏、潼关吏、塞芦子、留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三四十首。杜尚如此,况不逮杜者乎?(选自郭绍虞编中国历代文论,有删改)【注释】利:磨平,被削弱。 猊缕:愿意为 详尽地查看”,这里指 纯熟地运用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陈:陈述蓄:积存 微:小 工:擅长B.心所蓄意 C微及豚鱼 D.尽工尽善(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信的开头,白居易陈述了自己久未回复元九的原因以及写这封信的目的。B.白居易认为天、地、人皆各有其文,并将具有抒情性的诗经看作六
30、经之首。C信中引用 余霞散成绮”等若干诗句,意在赞美这些诗作缘情而发,用语新奇。D.白居易认为李白合乎 风雅比兴”的作品不多,推崇杜甫的新安吏等名篇。(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既而愤俳之气思有所泄,遂追就前志,勉为此书,足下幸试为仆留意一省。 于是乎孕大含深,贯微洞密,上下通而一气泰,忧乐合而百志熙。(4)请结合选文简要概括白居易在诗歌创作方面的主张。【答案】(1) DC(3) 没过多久,我心里郁结的感情想要有所发泄,于是追想起此前的心愿,勉力地写 了这封信,希望有幸让您试着为我用心看一看。这样一来,其中就包含博大精深的道理,贯穿隐密细微的事物,上下沟通而使气息顺 畅,人们忧乐相同
31、而心意和悦。(4)认为诗歌应感化人心,强调诗歌的讽喻功能,倡导继承风雅比兴的传统,肯定对格律 的遵循。【解析】【分析】(1) D项,尽工尽善,意思是,做到了尽善尽美。 善”,好,完美。故 选D。(2) C项,意在赞美这些诗作缘情而发,用语新奇”错误。根据原文余震散成绮,澄江净如练,归花先委露,别叶乍辞风 之什,丽则丽矣,吾不知其所讽焉”意思是, 余霞散成,澄江静如练,”离花先委露,别叶乍辞风 这类篇章,辞确实华丽,我不知道它所讽谕 的究竟是什么。可见,不是原文赞美,而是否定和批判。故选Co(3)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既而,没过多久;泄,发泄;足下,您;幸,希望;留意一省,用心看一看。
32、孕大含深,包含博大精深的道理;贯微洞密,贯穿隐密细微的事物;泰,顺畅;熙,和悦。(4)本题要求概括白居易在诗歌创作方面的主张。做法是,通读全文,抓住表明文学主 张的语句: 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概括出,诗歌应感化人心;洎周衰秦兴,采诗官废,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不以歌泄导人情。用至于谄成之风动,救失之道缺。于时六义始利 矣”概括出强调诗歌的讽喻功能,倡导继承风雅比兴的传统;至于贯穿古今,根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焉”概括出肯定对格律的遵循。故答案为:D;C; 没过多久,我心里郁结的感情想要有所发泄,于是追想起此前的心愿,勉力地写了 这封信,希望有幸让您试着为我用心看一看。这样一来,其中就包含博
33、大精深的道理,贯穿隐密细微的事物,上下沟通而使气息顺畅,人们忧乐相同而心意和悦。 认为诗歌应感化人心,强调诗歌的讽喻功能,倡导继承风雅比兴的传统,肯定对格律的遵循。【点评】(1 )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 语法分析法 ”“ 形旁辨义法”“ 套用成语法”“ 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
34、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3)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 ”“ 被动句 ”“ 宾语前置句”“ 定语后置句 ”“ 介宾短语后置句”“ 省略句 ”,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4)此题考查把握文章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一要注意从原文中寻找对应信息,二要认真比较,不漏过任何字眼。命题者往往在转述中变换一些信息对答题者进行干扰,故解答这类
35、题重在细心。【参考译文】自从足下被贬到江陵府到现在,你赠送和酬答我的诗已近一百首了。每逢寄诗来,你还不辞辛苦,有时作序,有时写信,都冠在卷头。这都是用来阐述古今诗歌的意义,并且说明自己做文章的缘由和年月的先后的。我既然接受了你的诗,又理解了你这番意图,也就常常想要回答来信,概略地谈谈诗歌的基本道理,并陈述自己做文章的意图,总起来写一封信,送到足下面前。但是,几年以来,为事故拖累,很少空暇。偶然有了空闲,有时想做这件事,又想到我所说的并没有超出足下的见解,所以有好几次都是铺开信纸又做罢了的。最终没能实现过去的心愿,直到如今。现在被贬调到浔阳任职,除去起居饮食之外,没有别的事可做,于是就浏览你到通
36、州去时留下的二十六轴新旧文章,开卷阅读领会其中的含意,真好象和你会面谈心一样。我长时蓄积于内心的想法,便想一吐为快,恍恍惚惚感觉你还在面前,竟忘记了你是在遥远的通州。从而,我的郁积不平的感情想要有所发泄,于是就回忆起从前的心愿,勉力地写了这封信。希望足下为我用心看一看,是很以为荣幸的。所谓文,起源真是太久远了。三才都有自己的文:上天的文,以三光为首;大地的文,以五材为首;人间的文,以六经为首。就拿六经来说,诗经又是为首的。为什么呢?因为圣人就是用诗感化人心,而使天下和平的。能够感化人心的事物,没有比情先的,没有比言早的,没有比声近的,没有比义深的。所谓诗,就是以情为根,以诗为苗,以声为花,以义
37、为实的。上自圣贤,下至愚人,微小如豚鱼,幽隐如鬼神,种类有别而气质相同,形体各异而感情一致。接受声音的刺激而不产生反响,接触到情感的影响而内心不感应,这样的事是没有的。圣人懂得这个道理,就根据言语的状况,把它纳入六义,按照声音的形态,把它金容入五音,使之合于规范。这样一来,其中就包含着博大精深的道理,贯串着隐密细微的事物。天子和平民就以上下沟通,天地之气就能彼此相交,人们的忧乐相同,人人的心意也就达到和乐。三皇五帝所以按正确的道理去办事,垂衣拱手就把国家治理很好,原因就在于掌握了诗的义和音,把这作为主要权衡;也辩明了诗的义和言,把这 作为主要的法宝。到了东周衰落秦国兴起的时候,采诗之官就废除了
38、。天子不以采诗观风的办法补救并考 察政事的缺失,平民也不以诗歌宣泄疏导自己的感情。于是颂扬成绩的风气兴起来,补救 政事缺失的道理遭到破坏。这时候,六义就不完整了。余霞散成,澄江静如练,”离花先委露,别叶乍辞风 这类篇章,辞确实华丽,我不知道它所讽谕的究竟是什么。大唐已经兴 盛两百年了,其间的诗人不可胜数。值得一提的,陈子昂有感遇诗二十首,鲍防有感兴诗十五首。还有诗中的豪杰,世人把他们并称称为季杜”。李白的作品,才华出群,不同凡响,普通人没办法与之相比!但是,探索其中的六义,在十首之中连一首也不 具备。杜甫的作品最多,可以流传下来的有一千多首。至于贯通古今,格律运用纯熟,做 到了尽善尽美,又超过
39、了李白。但是举出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塞芦 子、留花门这样的篇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诗句,也不过三四十首。杜甫尚且如此,何况不如杜甫的呢?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叔父铁君先生事略(清)贺涛先生讳锡珊,姓贺氏。先生有异禀,举作不轻同于人,喜读书,通其大指,曰 :学以经世也,吾取其有益于世 者而已。”于世儒所谓义理、考据、词章之学,一不厝意,二1论古今世运兴坏之由、贤不肖 之别,抉幽觑微,剽剥剖攻,杂以恢诡偏考之词,云幻波激,莫测所来,虽善辨者莫能穷 也。所为文闵奇肆,不中有司度程(格式,标准)。以诸生应乡试,连不得志,乃益厌薄 举业,并力于所谓经世之学,性刚直,不谐于俗,既
40、不得志,愈抑郁不能平,并世人少当 意者。尝显剌过于稠人广坐之中,其人羞赧汗喘,犹痛绳之(针匠)不已,于公卿贵人诋 之尤甚,以为若辈豢养富贵而令时势败坏至此,咎将安归?众骇怪,莫敢置对,则又发怒骂之日:君辈庸下,非解此者。"吾父尝戒之,以为非处世之道。先生语人曰:吾兄之言是也,然吾性实然,吾制之不能克也。”先生既抱异材伟略,无所籍以泽斯世,苟可为于乡里者无不为,以谓吾期于济人而已, 远近大小一也。同治初,土匪滋事,先生略仿戚氏练兵之法,编乡落以守,境赖以安,光 绪三年,岁大饥,官给钱买谷以振,先生自贩汆于数百里外,自冬徂夏,往返者数矣。舟 车饮食取诸私,不縻官一钱。广立章约,纤曲悉当,
41、邻境咸取以为法。经营奔走,无间寒 暑昼夜,惫心疲力,至辍餐寝。长老叹嗟曰 :自吾所闻见,百年来未尝有也 ”未几,大疫, 人多死。先生慨然复思有以拯之,而先生亦竟染疫以卒,时光绪四年六月十二日也,春秋 四十有二.以是年十二月某日葬,会葬者千余人争挽柩车,道路闻塞至不得行。(选自桐域派名家文集第 15卷,有删改)(1)对下列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不置意厝:安放B.爱大饥,官给钱买谷以振。岁:每年C尝显刺过于稠人广坐之中刺:指责D.不麾官一钱縻:消耗(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贺锡珊禀赋与众不同,行事方式也与其他人全不一样,比如读书,他只求了解大意
42、,不 求甚解。B.贺锡珊批评人不留情面,他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人,弄得人家十分狼狈,他还不肯罢 休。C闹土匪时,贺锡珊效法威继光,把乡民组织起来进行训练,结果真的保境安民,这是他 学以济世的一次成功实践。D.贺锡珊造福乡梓,闹灾荒时购粮济民,还用自家的钱贴补,一年四季为乡里奔走,最后 在想办法解除流疫的时候不幸染疾身死。(3)把文中画线的向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若辈豢养富贵而令时势败坏至此,咎将安归?广立章约,纤曲悉当,邻境咸取以为法。(4)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贺锡珊为人的特点。【答案】(1) BA(3)这些人供养于富贵之中(用高官厚禄供养着)却让时局败坏到这种程度,罪责将 推诿给谁? 他(曾在乡里
43、)大量制订规章制度,细微曲折之处都恰到好处,周围地区都把它拿来以 之为标准。(4)学识过人,富有材略;厌薄功名,学以济世;慷慨无私,泽被乡里;孤高傲世,刚正耿介 (愤世嫉俗,疾恶如仇)。【解析】【分析】(1) B项,岁大饥,官给钱买谷以振 "中的 多“应是 年景”的意思。故 选B。(2) A项,比如读书,他只求了解大意,不求甚解”表述错误,原文有 喜读书,通其大指,曰:学以经世也,吾取其有益于世者而已。”意思是:他喜欢读书,却只了解其大意,他说: 学习是为了治理国家,我只摄取那些对社会有益的东西罢了。”由此可见,先生不轻易随众,而不是 不求甚解"。故选Ao(3)本题中,第一
44、句中,若辈”,这些人; 令时”,时局;豢养”,供养; 咎”,罪责;第二句中, 章约”,规章制度; 纤”,细微;当",恰到好处; 法”,标准。(4)本题中,原文有先生有异禀,举作不轻同于人”,意思是:先生天生禀赋与众不同,行事不轻易随俗。可见先生学识过人。原文有先生既抱异材伟略”,意思是:先生身怀雄才大略。可见先生富有才略。原文有学以经世也,吾取其有益于世者而已”,意思是:学习是为了治理国家,我只摄取那些对社会有益的东西罢了。可见先生厌薄功名、学 以济世。原文有 先生自贩汆于数百里外,自冬徂夏,往返者数矣。舟车饮食取诸私,不縻 官一钱”,意思是:先生自己从数百里外买来粮食,从冬到夏,来
45、往多次。运输费和饮食用 度都从自己家里拿,不耗费公家一个钱。可见先生慷慨无私,泽被乡里。原文有尝显刺过于稠人广坐之中,其人羞赧汗喘,犹痛绳之(针匠)不已,于公卿贵人诋之尤甚”,意思 是:他曾经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那人羞愧脸红,呼吸粗重,汗都出来了,他还是痛加针砭,不肯罢休。对于达官贵人,攻击得尤其厉害。可见先生孤高傲世,刚正耿介。故答案为: B; A; 这些人供养于富贵之中(用高官厚禄供养着)却让时局败坏到这种程度,罪责将推诿给谁 ? 他(曾在乡里)大量制订规章制度,细微曲折之处都恰到好处,周围地区都把它拿来以之为标准。 学识过人,富有材略; 厌薄功名,学以济世; 慷慨无私,泽被
46、乡里; 孤高傲世,刚正耿介(愤世嫉俗,疾恶如仇)。【点评】(1 )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 语法分析法 ”“ 形旁辨义法”“ 套用成语法”“ 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
47、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3)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 ”“ 被动句 ”“ 宾语前置句”“ 定语后置句 ”“ 介宾短语后置句”“ 省略句 ”,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4)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译文】先生名叫锡珊,姓贺。先生天生禀赋与众不同,行事不轻易随俗。他喜欢读书,却只了解其大意,他说:“学习是为了治理国家,我只摄取那些对社
48、会有益的东西罢了。”对一般学者所谈的义理、考据、词意之类的学问,完全不放在心上。至于谈论古往今来世间盛衰治乱的缘由,有才德者与无才德者的差别,探幽察微,批驳剖析,穿插着怪诞偏激之词,如云彩之变换,如波涛之激荡,无人能探知其由来,即使是善辩者也无人能令其词穷。他所写的文章,雄辩滔滔,纵横新奇,不符合官方标准。以秀才的身份参加乡试,于是越发厌倦科举,而致力于他所认为的治国的学问。先生生性刚直,与世俗不合,不得志之后,愈发心中抑郁,无法平静,而世间人士也少有他中意的。他曾经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那人羞愧脸红,呼吸粗重,汗都出来了,他还是痛加针砭,不肯罢休。对于达官贵人,攻击得尤其厉害,他
49、认为这些年供养于富贵之中却让时局败坏到这种程度,罪责将推给谁?大家惊骇诧异,无人敢于应对,他又怒骂道:“你们这些人平庸无能,这些都不懂。”我父亲曾告诫他,认为这不是处事之道。他也曾对人说:“我兄长的话是对的,但是我生性确是如此,我想控制也控制不了。”先生身怀雄才大略,却没办法用来造福社会,只要能够为家乡做事,他无所不做,他认为我是希望对世人有所帮助罢了,远近大小没有区别。同治初年,土匪生事,先生大致效 仿戚继光训练乡兵的办法,把乡民组织起来进行防守,家乡靠此举得以免遭匪患。光绪三 年,是个大荒年,官府出钱买粮食来赈济灾民。先生自己从数百里外买来粮食,从冬到 夏,来往多次。运输费和饮食用度都从自
50、己家里拿,不耗费公家一个钱。他曾在乡里制定 大量的规章条约,细微曲折之处都恰到好处,周围地区都向这里学习。他苦心谋划,四方 奔波,冬夏昼夜没有停过,心力交瘁,乃至废寝忘食。乡里长着慨叹道从我有见闻以来,百年以内不曾有过。”不久,疫疾大流行,很多人死了。先生情绪激动,还想有办法来救助 百姓,可他自己也终究染病而亡,当时是光绪四年六月十二日,享年四十二岁。在这年十 二月的某一天安葬,聚集前来送葬者过千,人们争着为他扶柩,道路为之堵塞,不能通行。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游仲鸿,字子正,果之南充人。淳熙二年进士第。李昌图总蜀赋,辟汆买官,奇其才,日:吾董饷积年,惟得一士。”昌图召入,首荐之
51、,擢四川制置司干办公事。叙州董蛮犯犍为境,宪将合兵讨之。仲鸿请行。诘其衅端,以州负马直也,乃使人谕蛮曰:归俘则还马直,不然大兵至矣。”蛮听命,仲鸿受其降而归。知中江县,总领杨辅檄置襄工。时关外营 田凡万四千顷,亩仅输七升。仲鸿建议,请以兵之当汰者授之田,存赤籍,迟以数年,汰 者众,耕者多,则横敛一切之赋可次第以减。辅然之。赵汝愚在枢密,谓仲鸿直谅多闻,访以蜀中利病。光宗以疾久不朝重华宫,仲鸿遗汝愚书,曰 :大臣事君之道,苟利社稷,死生以之。既不死,曷不去 ?"汝愚既拜右丞相,以仲鸿久游其门,辟嫌不用。初,汝愚之定策也,知阁 韩倔胄颇有劳,望节钺 ,汝愚不与。倔胄方居中用事,恚甚。汝愚
52、迹已危。汝愚以淮东、西总赋积弊,奏遣仲鸿核实。仲鸿曰:丞相之势 已孤,不忧此而顾忧彼耶 ?”改监登闻鼓院以行。监察御史胡绒希倔胄意,诬 汝愚久蓄邪心,谓朝士中有推其宗派,指仲鸿也。初欲直书仲鸿名同台张孝伯见之曰书其 名则窜矣凡阿附宰相本冀官爵此人沉埋六院且二年心迹可察卒不书其名吴曦叛,宣抚司幕官薛级访仲鸿于果山,仲鸿对之泣,指案上一编书示级曰:开禧丁卯正月游某死。”谓家人日:曦逼吾死,即填其日。 ”宣抚使程松巳大弃其师遁。松至,仲鸿谓级日:宣威注肯留,则吾以积奉二万缗犒兵,护宣威之成都。”松不顾而去。未几,曦诛。乞休致。卒,年七十八。注宣威:指程松。(选自宋史?游仲鸿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
53、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初/欲直书仲鸿名/同台张孝伯见之曰/书其名则窜矣/凡阿附宰相本冀/官爵此人/ 沉埋六院且二年/心迹可察/卒不书其名/B.初/欲直书仲鸿名/同台张孝伯见之曰/书其名则窜矣/凡阿附宰相本冀/官爵此人/ 沉埋六院且二年心迹/可察/卒不书其名/C.初/欲直书仲鸿名/同台张孝伯见之曰/书其名则窜矣/凡阿附宰相/本冀官爵/此人 沉埋六院且二年心迹/可察/卒不书其名/D.初/欲直书仲鸿名/同台张孝伯见之曰/书其名则窜矣/凡阿附宰相/本冀官爵/此人沉埋六院且二年心迹可察卒不书其名( 2)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檄:古代官方用以征召、晓谕、
54、声讨的文书。文中指的是用檄文征召。B.辟嫌:指官场回避。在不同朝代内容也有所不同,有地区回避、亲属回避、科场回避 等。C节钺:符节和斧钺。古代将节钺授予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D.登闻鼓:为畅通言路,古代统治者在朝堂外悬鼓,专供官员击鼓上闻,到朝堂陈述谏 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游仲鸿被人赏识,获得信任。他考中进士,开始做官,李昌图征召他任职,认为他是个人才,并推荐给朝廷。赵汝愚赞赏他,后来还向他咨询政事。B.游仲鸿恪尽职守,富有才智。董蛮进扰犍为,他请求前往,使董蛮投降;他在杨辅手下任职,就营田问题向杨辅提出合理的建议,得到杨辅认同。C游仲鸿担忧别
55、人,遭到打压。他与赵汝愚长期交往,在赵汝愚危急之时予以提醒;赵汝愚曾经得罪韩侂胄,韩侂胄仗势打击报复,说赵汝愚和游仲鸿搞宗派。D.游仲鸿忠于朝廷,痛恨叛贼。吴曦反叛,他对前来拜访他的薛级以及家人表示要誓死效忠朝廷,并对薛绂说,如果程松留下抗击叛贼,他要用积蓄犒赏士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诘其衅端,以州负马直也,乃使人谕蛮曰:“归俘则还马直,不然大兵至矣。” 大臣事君之道,苟利社稷,死生以之。既不死,曷不去?【答案】( 1 ) D( 2) D( 3) C( 4) 询问引起争端的缘由,是州里拖欠买马的钱,于是派人告诉董蛮说:“放回俘虏就偿还买马的钱,不然大军就来了。” 大臣侍奉君主的原则(就是),如果有利于国家,生死随它。既然不能死,为什么不辞官?【解析】【分析】(1) “冀 ”是希望的意思,宾语为“官爵 ”, “官爵 ”后要断开,排除A 项、B项。可察”的主语为 心迹”,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C项。句意:开始想直接写游仲鸿的名宇,同台张孝伯见了说:“写了他的名字就要贬官。凡是阿附宰相的,本来是希望求官爵,这个人埋没六院将近两年,心迹可见。”最终没有写他的名字。故选D。( 2) D 项, “专供官员击鼓上闻”错误。古代统治者在朝堂外悬鼓,让官民击鼓上闻,以陈述冤屈,或者陈述谏议,称为“登闻鼓 ”。故选D。( 3) C 项, “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2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四川行政执法卷)及答案解析
- 吉林师范大学《税务实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师范大学《排水管网系统》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吉林师范大学《绘画基础一色彩静物》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医院文化活动组织与实施方案
- 实验小学特色课程招生方案
- 吉林师范大学《电动力学》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吉林大学《羽毛球I》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大学《微机原理与应用A》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2024货运物流运输合同范本
-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件 (共7张PPT)
- 5000吨每年聚丙烯酰胺工艺流程图
- DB64∕T 1754-2020 宁夏砖瓦用粘土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规程
- PSUR模板仅供参考
- 火力发电企业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考)
- 《锅炉水容积测试技术规范》团体标准
-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PPT幻灯片课件(PPT 24页)
- 子宫内膜息肉-PPT课件
- 桥梁施工各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 保安队排班表
- 包头医学院新开课程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