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规划原理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城规划原理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城规划原理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城规划原理期末复习资料_第4页
城规划原理期末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名词解释1. 城市: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 的市、镇。2. 城市化: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和过程。、填空题:A. 现代城市的含义,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因素:人口数量、产业构成、行政管辖的意义。B. 城市的特征:密集型、高效性、多元性。C. 工业化对于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农村的推动力、城市的引力。工业的发展是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动力。D. 城市按人口规模分类:特大城市(人口100万)、大城市(人口 50-100万)、中等城市(人口 20-50万)、小城市(人口 20万)三、解答题:1. 城市形成评判标准:1)城市需要有一

2、定的规模2)须具有一定的永久性大型建筑,如宫殿、宗庙、祭祀建筑,以行使一定的政治 文化职能3)须具有一定的手工生产场所和交换贸易场所,或至少提供用于交换贸易的实物 见证,以体现城市经济中心的职能4)须具有一定的城市基础设施5)有比较密集的居民居址。2. 城市化进程的特征: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3)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勺增长成正比4)城市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 果。3. 中国城市化道路:1)苏南模式(地方推动型)2)温州模式(市场推动型)3)珠江模式(外资促进型)东部

3、沿海和中部城市密集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以发展家庭工业和民间市场为主要模式。靠近港澳,引进外资。对比:模式性质创造者资源配置模式政府职能苏南模式公有制政府政府支配支配地位温州模式非公有制非政府市场支配营造市场氛围珠江模式外资广州东莞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理论与发展名词解释:1)区域规划:2)城市规划:在一定区域内对国民经济的整体的战略布局。一定时期内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及各项建设的综合布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填空题:1)奴隶制社会的欧洲城市:古希腊、米利都城、古罗马2) 空想社会主义代表: 莫尔“ 乌托邦 ”、康帕内城的“ 太阳城 ”、康帕内城的“ 太 阳城”、罗伯特

4、欧文的“新协和村”、傅立叶“法郎吉公社新村”三、 解答题:A.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1) 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宗法礼制)2) 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天人合一)3) 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4) 道路系统:方格网式规则布局和自由的不规则布局两种B. 中世纪的欧洲城市典型特征:中世纪欧洲的教会势力强大,教堂占据了城市的中心 位置,教堂的庞大体量和高耸尖塔成为城市空间和天际轮廓的主导因素,使中世纪 的欧洲城市景观具有独特的魅力。如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广场C. 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历史渊源的主要体现:1.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1) 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城市人口只有 3 万。城市由同心园组成,城

5、市外围为永久 性绿地(供农业生产用) 。城市中心为一个大公园, 建有一些公建。 发展的设想: 人口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在城市不远地再建一座花园城。2) 田园城市方案:控制规模城乡结合公共绿地系统引领协调发展。2. 勒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集中城市论)“柯布西埃”规划设想:a) ( 1 )城市是必须集中的,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b) (2)传统的城市由于规模的增长和中心的拥挤程度的加剧,已出现功能性的 老朽,但市中心地区对各种事物都具有最大的聚合作用, 因此需要通过技术改 造以完善它的集聚功能。c) ( 3)由于拥挤带来的城市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改造城市而得到解决。d) (4)集中主义的

6、城市并不是要求处处高度集聚发展,而主张应该通过用地分 区来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使人流、车流合理地分布于整个城市。e) ( 5)高密度发展的城市,必然需要一个新型的、高效率的、立体化的城市交 通系统来支持。“明天城市” 规划方案( 1922 年)a) 300 万人口的城市。b) 中部为中心区,除公共设施外, 40万人居住在 24栋 60层高楼中,周围有大 片绿地。c) 外围是环形居住带, 60 万人居住在板式住宅。d) 最外围是居住 200 万人的花园住宅。e) 三层道路系统:地下重型车 . 地面市内交通 . 高架快速交通。f) 市区与郊区由地铁和郊区铁路来联系。g) 中心思想: 提高市中心

7、的密度, 改善交通, 全面改造城市地区, 提供充足的绿 地。“光辉城市 ”规划方案( 1931 年)a) 城市必须集中,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b) 城市拥挤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即大量高层建筑+人车分离高效率交通系统。c) 规划实践 20 世纪 50 年代昌迪加尔规划d) “光辉城市”方案是对其以前城市规划方案进一步深化, 也是其现代城市 规划和建设思想的集中体现。3. 霍华德、柯布西埃规划思想的比较1) 共同点: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状况。2) 不同点: 霍华德城市分散发展; 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城市; 从空想 社会主义出发,理论奠基于社会改革的理想。柯布西埃城市集中发

8、展; 通过对大城市结构的重组全面改造城市地区; 从 建筑师的角度,希望以物质空间的改造来改造整个社会。4. 其他探索:1) 卫星城市理论 :第一代卫星城卧城、 第二代卫星城半独立的卫星城、 第三代卫星城独立的卫星城2) 戈涅的工业城市3) 赖特的广亩城市4) 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有机疏散的两个基本原则是:把个人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即称为“日常活动” 的区域,作集中的布置;不经常的“偶然活动”的场所,不必拘泥于一定的 位置,则作分散的布置。复习思考题1周礼考工记体现的我国古代规划思想是()dA 以管子为代表的自然至上理念B 道家的“天人合一”c 以宋东京汴梁城为代表的崇尚商品经济和世俗生活的规划

9、思想D 以儒家为代表的维护礼制、皇权至上的理念2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典型格局是 ( ) 。 aA 以教堂为城市的中心B 构图严谨的广场、街道C 以广场和公共建筑为城市核心D 以广场、铜像、纪功柱为核心 3古希腊城市的典型格局是 ( ) 。 cA 以教堂为城市的中心B 构图严谨的广场、街道C 以广场和公共建筑为城市核心D 以广场、铜像、纪功柱为核心4古罗马城市的典型格局是 ( )。 dA 以教堂为城市的中心B 构图严谨的广场、街道c 以广场和公共建筑为城市核心D 以广场、铜像、纪功柱为核心5文艺复兴时期城市的典型格局是 ( )。 bA 以教堂为城市的中心B 构图严谨的广场、街道c 以广场和公共建筑为

10、城市核心D 以广场、铜像、纪功柱为核心6中国最早的城市距今约有 ( ) 年的历史。 A.3000 年, B.3500 年, C.4000 年, D.5000 年 7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是()。A 周代 B 春秋 c 隋朝 D 唐朝 8“三套方城”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的典型中的哪个城市?( ) BA. 唐长安城 B. 元大都C. 明清北京城 D. 明南京城9. 以( ) 为标志,现代城市规划出现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 a A 霍华德“田园城市” B 柯布西埃现代城市c .索里亚玛塔线形城市D .戈涅的工业城市10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历史背景有哪些? abcdA .近代历史上的空

11、想社会主义B .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c .巴黎的改建使其成为资本主义城市的典范D .源自于文艺复兴后的建筑学和园艺学传统的城市美化11. 霍华德“田园城市”的概念包括哪些?A .为健康、生活及产业设计的城市B .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c .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D .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E .若干个田园城市 (3 万人)围绕中心城市 (5. 8万人)呈圈状布局,城市之间是农业用 地F .提高市中心的密度,改善交通,改造城市地区12. 国际现代建筑会议于 1933 年召开的第四次会议的主题是 ( ) ,会议发表了 ( )。A .未来城市雅典

12、宪章B .功能城市马丘比丘宪章c .未来城市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D .功能城市雅典宪章第三章: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一、名词解释:1) 城市的地位是国家或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建设和发展的主要载体,是现代社会组织工业生产、服务和消费,实施社会管理 的最有效的场所,是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2) 城市规划城市人民政府为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 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和节约使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 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3)二、填空题:1) 城市规划的目的既是为了保障城市社会的安全、卫生、公平和效率,也是为国

13、 家经济、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持。2) 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空间发展的合理组织,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 护的需要。3) 城市规划一般涉及以下内容:发展目标、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建设部署4) 编制城市规划遵循的原则: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 谐、各社集团之间的和谐5) 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综合部署6) 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 20年、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 5 年7) 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综合性、法制性和政策性、地方性、长期性和实践性。8) 城市规划编制的程序:准备、调查、纲要、成果、审批。三、简答题:1、工作内容:1) 收集调查资料

14、。2) 研究战略,预测规模,拟定指标 。3) 确定空间布局,合理用地,考虑空间发展方向。4) 提出体系规划,确定区域性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5) 拟订新、旧利用改造的原则、步骤方法。6) 市政设施、工程措施的原则、技术方案。7) 艺术布局的原则、要求。8) 安排近期建设项目。9) 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步骤。2、 编制城市规划遵循的原则1)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2) 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3) 各社集团之间的和谐4) 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综合部署3、规划体系(三方面内容)a) 法规体系(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 :法律法规、技术规范b) 行政体系: 国家规划行

15、政主管部门; 省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c) 编制体系:(三个层次)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4、城市规划“五线”:a) 红线:主要指道路红线城市规划道路路幅的边界控制线;b) 绿线:城市绿地范围的控制线c) 蓝线:城市自然水体控制保护线d) 黄线:重大基础设施控制线e) 紫线:历史文化街区控制保护线5、城市规划纲要主要内容:a) 论证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原则上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b) 论证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原则上确定市(县)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c) 原则上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范围 的初步意见

16、d) 研究分析并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重大事项,以及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措施6、分区规划内容:1)原则规定分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及用地的容量控制指标。2)确定市、区、居住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范围。3)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的各项指标数据、确定支路的走向、宽度及主要交叉口、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和控制范围。4)确定绿地系统、河湖水面、各项公共设施工程、风景名胜的用地界线和文物古迹、 传统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5)确定工程干管的位置、走向、管径、服务范围以及主要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 围。6)确定生活居住小区、新区开发和旧城改建的地点、位置和用

17、地范围,并提出城市 建筑布局的基本要求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一、名词解释:1)城市用地: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总称。是用于城市建 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2)居住用地:用以安排和布置城市各项生活设施用地。3)城市绿地:是用以栽种树木花草和布置配套设施,基本上由绿色植物所覆盖,并 赋以一定功能与用途的场地。二、填空题:1)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钱学森)。特征:综合性、层次性、动态性、环境联系性2)组成巨系统的主要系统:社会系统、经济子系统、政治子系统、交通通讯子系统、 空间子系统3)根据城市产业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分类 主导产业、配套产业、一

18、般服务性产业4)城市用地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法律属性5)水文地质条件影响:城市选址、用地布置、市政工程、环境景观6)气候要素影响:用地布局、朝向、间距、排列方式、道路走向7)温度对城市的影响:工业布局、建筑处理、降温采暖等8)城市用地的选择影响因素:自然条件、建设现状、基础设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文化遗产(文物古迹、文化遗址等)、社会问题(产权归属、动迁将关联到社会、民族、经济等多方面的问题)9)城市用地分类:宏观上分为市区、地区、郊区。用途分为工业区、居住区、市中 心区、开发区。10)居住用地组成: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地。11)居住用地分布:集中

19、布置、分散布置、轴向布置。12)工业用地布局与城市总体布局的关系:工业区包围城市、工业区与其他用地交叉 布置、组团式布置、群体组合式布置。13)旧工业区的改建包括:适当扩大用地、改善运输条件、改善环境卫生。14)按公共设施的三级分类:市级、居住区级、小区级。15)城市绿地所有权分类:公共性、专用性和私有性绿地。16)城市绿地系统构成:功能构成、分级构成、形态构成(点状绿地、楔形绿地、带 状绿地、环状绿地)。三、简答题1) 地形地貌与城市规划建设:a) 高程、高差与城市规划建设 高程:高原城市的高山反应,滨海城市的防洪 高差:城市道路系统、竖向规划、建筑布局、城市形象等b) 坡度与城市规划建设

20、有利于城市排水;影响城市道路、铁路、机场等;建设适宜坡度2) 居住用地指标:a) 影响因素:城市规模、城市性质、自然条件、城市用地标准。b) 用地指标:居住用地的比重、居住用地人均指标。3) 居住用地的规划的原则:a) 协调与整合城市总体的功能,空间与环境关系。b) 尊重地方文化脉络及居住方式。c) 重视居住地域同城市绿地开发空间的关系。d) 遵循相关的用地与环境等的规范与标准。e) 具有地域社会即社区的性质,居住用地规划要为营造安定、健康、和谐的 社区环境,提供空间与设施支持。4) 工业用地的自身要求 用地的形状和规模,地形要求,水源要求,能源要求,工程地质、水文地 质与水文要求,工业的特殊

21、要求,其他要求。5) 工业在城市中的一般布置原则:a) 有足够的用地面积,用地基本上符合工业的具体特点和要求,减少开拓费 用,又方便的交通条件,能解决给水问题b) 职工的居住用地应分布在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段上,尽量靠近工业区,并有 方便的交通联系。c) 工业区和城市的各部分,在各发展阶段中,应保持紧凑集中,互不妨碍, 并充分注意节约用地。d) 相关企业也有较好的联系。6) 工业在城市中的布局形式:a) 布置在远离城市和与城市保持一定距离的工业b) 布置在城市边缘的工业区c) 布置在城市内和居住区的工业d) 文教、卫生、体育器械工业等布置在城市单独的地段上。7) 旧城工业布置调整的一般措施:通常采

22、用“留” 、“改”、“并”、“迁”四字原则。a) 留:原有工厂、厂房设备好,交通位置、市政设施齐全的地段,且对周围 环境没有影响的可以保留,允许扩建。b) 改:8) 公共设施分布规划要考虑哪些方面:a) 公共设施项目要合理的布置b) 公共设施要按与居民生活的密切程度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c) 公共设施的分布要结合城市道路和交通规划考虑d) 根据公共设施本身特点及对环境的要求布置e) 公共设施布置要考虑城市景观组织的要求f) 公共设施的分布要考虑合理的建设顺序,并留有余地g) 公共设施的布置要充分利用城市原有的基础9) 仓储用地的一般原则:a) 用地的技术要求: 1、地势高亢, 地形平坦, 有一定的

23、坡度, 利于排水。 2、 地下水位不能太高,不应布置在潮湿的洼地上。3、土地承载力好。b) 有利于交通运输。c) 有利建设和经营使用。d) 节约用地,但有一定的发展余地。e) 沿河布置时,必须留出岸线,照顾省市居民生活、休憩利用和安德需要。f) 主要城市环境保护,防止污染。10) 城市绿地的功能:a) 提高城市自然生态质量b) 有利于环境保护c) 提高城市生活质量,调试环境心理d) 增加城市地景的美学价值e) 增加城市的经济效应f) 有利于城市防灾11) 郊区的功能:a) 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b) 为城市设施提供分布空间c) 为市区提供农副产品d) 作为市民的游憩基地e) 接纳市区疏解的人口f

24、) 协同市区发展经济第五章 城市发展战略、名词解释1) 城市发展战略 :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期性和纲领性 的谋划和安排。2) 区域规划:是根据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长期计划及设想,对一定地 区范围内,在综合分析评价各种自然、技术经济因素和条件的基础上,作出该地 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综合安排。为城市规划和专业工程规划提供了宏观、 区域范围的技术经济依据。3) 国土规划:是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而进行的全面规划。它的内 容包括土地、水、矿产、生物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 的布局和地区组合与发展; 环境保护以及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要害

25、问题的解决等。4) 城镇体系规划 :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 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5) 城市职能 :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6) 城市性质 :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 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7) 城市人口:指与城市活动有密切关系的人口,他们居住在城市范围内,是城市建 设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城市的服务对象,他们依赖城市而生存。8)、填空题a) 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包括:城市产业发展、人居环境营造、城市社会与文化、流动技术整合、城市空间结构b) 城市发展

26、战略的内容: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c) 按城市职能分类:交通枢纽城市、旅游城市、工业城市d) 城市人口的构成: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家庭构成、劳动构成、职业构成、文化 构成e)三、简答题:1) 什么是“一化二系三结构” :a) 一化:预测各发展阶段区域城市化水平b) 二洗:规划交通、通讯、供水电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和区域生态环境系 统c) 三结构:即研究的各城镇的人口规模(规模等级结构) 、各城镇在体系中的 职能结构、城镇的布局空间结构2) 确立城市性质的意义:a) 是确定城市规模的大小、城市用地组织布局结构的依据b) 是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的依据c) 有利于在规划中将一般原则与城

27、市特点结合d) 是确定城市建设和改造等的重点建设项目的依据3) 城市人口推算的方法:a) 劳动平衡法: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采用较多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根据 “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理、 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以及相互平衡 的原则基础上, 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基本人口数和劳动构成比例的平衡关 系来确定的。 (适用于有较大发展、国民经济计划比较具体、人口资料 比较齐全的城市)b) 职工带眷系数法:规划总人口数=带眷职工人数x(1+带眷系数)+单身职工人数带眷系数:每个带眷职工所带眷属的平均人数(这种方法仅对于新建工矿城镇,根据建设的企业规模推算建成后的城镇规 模可行)C) 递推法:规划人口 =

28、现状人口x( 1+规划自然增长率+规划机械增长率)规 划年限第六章 城市总体布局一、名词解释:a) 城市总体布局是指将城市各组成部分按不同的功能要求、不同的发展序列、并按 一定的结构关系有机组合起来。 其核心是城市主要功能的有机构成和合理组织。 其结果是通过城市主要用地的不同形态表现出来的。b) 城市功能:是指城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它是城市存在的最直接的 原因,也是城市活力的表现。二、填空题a) 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经济、环境、社会三个方面: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 展、社会可持续发展。b) 社会结构逐步演化,主要表现为: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社区建设问题、城市更新与社会网络。 (社

29、会的基本要素是人,人是所有社会活动的基础和主体)三、简答题:a) 现代城市功能多元化的表现为:1) 综合服务功能2) 社会再生产功能3) 组织管理功能4) 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功能5) 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的集聚与辐射功能b) “城市病”包含哪些 :1) 城市用地布局紊乱2) 城市大气污染严重3) 汽车尾气排放 工业废气污染 热岛效应4) 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5) 噪音污染6) 垃圾污染7) 社会治安污染8) 交通拥塞c) 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1) 整体协调、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 城乡融合、力求系统综合、时空发展有序。3) 增强区域城市观念、重在区域整体发展。4) 体现政策、突

30、出重点、带动全局。d) 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的关系:1) 功能是主导因素, 提升、强化城市综合功能是城市发展的关键; 结构是内涵的, 是城市构成的主体;形态是表象的,是城市空间形式的特征。2) 城市功能和结构之间应保持相互配合、 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方面, 功能的变化 往往是结构变化的先导,城市常因功能的变化而导致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结构 一旦发生变化,又要求有新的功能与之相配合。3) 城市功能、 结构、形态三者的协调关系是城市成败、兴衰的标志, 也是体现城 市形象的重要方面。e) 城市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协调发展: 上部结构可理解为城市各种功能空间及其关系。 下部结构 基础设施(主要指基础工程

31、设施) 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常见问题: 下部结构跟不上城市建设的发展尤其是基础设施(滞后,短缺)。 各种工程设施之间的不协调(矛盾,阻塞,匮缺) 关键:建设资金的筹措与投放导向。 建设速度的协调。 开发总量的平衡及发展方向的控制。f) 方案的比较内容1. 地理位置及工程地质等条件:区位,地形,地质,水位等2. 占地,动迁情况3. 产业结构 【1 如主要工业, 对外联系?对环境的影响?仓储用地的选择? 生产协作的问题】4. 交通运输5. 环境保护6. 居住用地组织7. 防洪,抗震,人防等工程设施8. 市政工程及公用设施9. 城市总体布局10. 城市造价第七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一、名词解释:1)

32、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 在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的指 导思想下, 提高交通系统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 在经济合理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 的同时,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2) 建筑红线( building lines ):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如外墙、台阶等) 靠临街面的界线。又称建筑控线。3)二、填空题:1) 中国城市道路按功能分为三类: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专用道路2) 道路网形式:方格式(棋盘式)、环行放射状、自由式(扇形和星形)、混合式3) 交叉口的组织方式有:无交通管制、渠化交通(布置交通岛组织车流分道行驶)、 交通指挥、立体交叉4) 城市道路衔接原

33、则:低速让高速,次要让主要,生活性让交通性,适当分离,在不 同街区各有所侧重。5) 改造旧城道路主要采取两个工程措施: 拓宽取直, 改善道路线型; 提高交叉口的通 行能力。6) 水上运输的特点: 速度慢、运价低、运量大;公路交通特点: 机动灵活、 装卸方便、 短途速度较快;航空运输的特点:速度快、运价高、用地大、设施复杂三、简答题:1. 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及特点:1) 道路交通拥挤严重、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居民人均出行次 数上升、交通结构不合理、机动化趋势已经显现2) 城市交通系统资源消耗严重(城市用地及能源)3) 交通污染严重。大气污染、噪声污染、震动、电磁波干扰等4) 信息

34、对交通的影响逐渐明显2. 在城市布局和交通规划时主要综合考虑的方面:1) 城镇布局与交通骨架2) 土地使用与道路交通网3) 城市居住区与工作地点的布局4) 交通干道网与大型公共建筑的选址5)大流量交通线路和站点设施6)交通枢纽和换乘中心的设置7)停车场规划8)人行交通9)城市交通与环境的关系3. 对规划方案交通评价的程序1)计算各交通分区的出行量和交通吸引量2)估计各交通分区的出行时间3)确定城市各种交通方式分担交通量的比例4)得到各种交通系统的交通量预测5)将预测值与规划方案的各种交通系统的容量进行比较和评价4. 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原则:1)前提:转变传统交通观念2)核心:提高交通系统效率3

35、)基础: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4)发展:促进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5)协调:交通与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的关系,交通系统供需平衡关系6)质量:提高交通系统运输效率,减少无效交通7)公平:当代人与后代人,交通资源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公平分配5. 城市道路交通有以下特征:1)交通流可分为客流与货流两类,且各有其特点;2)城市交通流有一定的规律性(时间一空间);静态交通3)不同交通工具对道路系统有不同的要求;4)人流、车流交汇点多,道路交叉口的组织形式影响道路通过能力。5)静态交通必须在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中统一考虑城市道路的结构形式应与城市内部交通的分布相配合,使其流量大小与 道路的等级相一致。6. 城市道路系

36、统布置的基本要求1)合理组织道路系统,满足城市交通运输要求2)分级分类、结构合理 按城市骨架分类:a)快速路:为中、长距离快速机动车交通服务的道路。b)主干路:城市中为常速主要交通服务的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起骨架作 用。c)次干路:城市各组团内的主要道路,负责联系各主干路,并与主干路组成d)支路:城市一般街坊道路,在交通上起汇集作用,以生活性功能为主。3)善于利用地形,节约用地和降低成本。4)满足铺设各种管线和道路的技术要求(1)线形平顺,纵坡平缓(0.3-6.0 )。(2)路基稳定(3)与相交的道路、广场的出入口衔接平顺(4)考虑沿线各种控制点的标高要求5)与人防工程相结合,道路规划与人防工

37、程相结合,做到集散快速、安全、畅通。6)考虑城市环境与城市风貌的要求a)道路走向应有利于城市通风,一般应平行于夏季主导风向。b)采取多种措施防止车辆噪声。 过境车辆不穿越市区; 控制货运车辆和有轨车辆穿越居住区; 设置防护绿地吸收部分噪声;(交通噪声影响占 30% 沿街建筑设计作特殊处理:建筑红线后退、房屋山墙对道路、临 街布置带有专用绿地的公共建筑c)避免交通繁忙的交叉路口布置人流集中公共建筑。d)沿街建筑物高度与路幅宽度的比例要协调(1:1.5 2.5 )e)把自然景色,历史古迹,标志性建筑物贯通起来,丰富城市的面貌。f)满足敷设管线和绿化的要求。7. 结合城市用地布局改善旧城道路a)对原

38、有道路分工,重新分配人流与车流,尽可能减少车辆、车流与行人 之间的干扰。b)合理组织单向行车,提高行车安全性和道路通行能力。c)修建环形干道和绕行干道,减轻交通负担。d)封闭次要交叉口,加大某些主交口之间的距离。8. 规划城市公共停车场总面积估算公式:F= A * n * aF-全市停车场所需总面积A-城市规划未的汽车总数n-使用停车场的汽车百分数a 每辆汽车所占用的面积其中A规划期末求汽车总数推算方法:(1)以现状拥有量为基数,按年增长率估算;(2)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每百人居民拥有汽车量估算。n:使用停车场的汽车百分比,一般取5%- 8%9. 停车场位置选择:a)对外交通设施附近。b)大量

39、人流汇集的文化生活设施附近。c)一般中小型停车场分散到各服务区d) 自行车公共停车场多选在公共建筑前后的空余地段第九章 居住区规划一、名词解释:1.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解决住宅与公共设施、道路、 公共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2.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解决住宅与公共设施、道路、 公共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二、填空题:1. 居住区用地组成: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2. 居住区的规模: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3. 规模的决定因素: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城市道路交通、居民行 政管理体制、住宅层数4. 交通组织分为三种基本形式 :人车分行、人车混行、人车共存。5.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使用要求、卫生要求、安全要求、美观要求6. 按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性质分类(八类) :教育 、医疗卫生、商业服务 、文化 体育、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其他7. 居住区绿地的功能: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