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波的产生和传播--上海题库_第1页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上海题库_第2页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上海题库_第3页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上海题库_第4页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上海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可继教育辅导讲义学生: 日期: 年 月 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清单1. 声音的产生【知识点的认识】(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会继续存在并传播(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又叫发声体,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是声源声源是指具体的发声部位,如人在说话时的声源不能说是人,应该说是声带记住几个易混的声源:蝉叫的声源是腹膜;笛子等管乐器的声源是空气柱;向暖瓶中灌水的声源是空气柱;气球爆炸的声源是气球周围的空气;【命题方向】声音的产生这一知识点比较

2、简单,中考中常围绕“振动”两个字出填空题,近几年以转换法较为热点,如扬声器纸屑实验、乒乓球音叉实验等,考查体现振动的方法、看到的现象、实验的目的、纸屑和乒乓球的作用等【解题方法点拨】(1)归纳法:发声的声带在振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发声的琴弦在振动,经过归纳总结得出,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转换法:不易观察的现象对过易观察的现象体现出来发声的音叉看不到振动,可以通过细线悬挂的乒乓球的跳动来体现、也可以通过水花四溅来体现,这是一种转换法的思想,乒乓球或水花在实验中起到将微小振动放大的作用(3)关于发声与振动的关系理解:一切发声都振动,但振动不一定被人们看到不论科技多么发达,都没有任何一种

3、不振动就能发声的现象;敲音叉或敲桌面发声时的振动看不到,需要通过转换法来体现;一切振动都发声,但声不一定被人们听到振动发声有的是超声或次声,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故听不到;有的声音响度很小,故听不到例1.人讲话依靠_的振动发出声音,蝉的鸣叫依靠_的振动发出声音,笛子依靠_的振动发出声音。例2.二胡是靠 振动发声,军号是靠 振动发声,“黄河在咆哮”是 的振动发出声音的。例3.下列现象中属于由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的是( )· A讲话发声 B敲钟发声C蝉发声 D吹竖笛发声2. 声音的传播条件【知识点的认识】(1)声音靠介质传播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传声的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

4、的介质(2)真空不能传声真空罩里面放闹铃的实验、登月的宇航员无法直接交谈的现象都说明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通过水波来类比声波【命题方向】真空罩内放入闹铃的实验常是出题热点,重点是考查理想实验法的推理思维其他知识点常以填空题为主,重点记住关键的词语;也有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如真空玻璃、空心砖的声学优点等【解题方法点拨】(1)判断传声介质的种类:例如,隔墙有耳、土电话说明固体可以传声;电子哺鱼、说话声吓跑鱼说明液体可以传声;人平时交谈说明气体可以传声(2)理想实验法: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忽略次要的因素,进行合理的推理,得出结论,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在真空罩中放入正在发声的

5、闹铃,随着罩内空气的不断抽出,听到声音越来越小,由此推理,如果把罩内气体全部抽出,则听不到声音,其实将罩内气体全部抽出是不现实的,只是一种推理因此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或者说传声一定需要介质(3)同一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频率不变例4太空旅行时,在航天飞机舱内人们可以直接交谈,但是在舱外就不能了,这是因为_可以传声,但是_不可以传声。钓鱼时,人们最讨厌有人从旁边走过,因为鱼儿会被吓跑,这说明_和_也可以传声。 例5下列事例中,分别是通过什么介质传播声音的:A B C 。A 我们平时听到的讲话的声音; B在水中游动的鱼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C人的耳朵紧贴到火车铁轨上听到远处开动的火车的声音例6

6、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的慢C.声音在真空中能传播 D.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3.声速【知识点的认识】(1)定义:声音在介质中每秒传播的距离叫声速,用符号v来表示(2)公式:v=s/t表示声速,单位是m/s;s表示路程,单位是m;t表示时间,单位是s(3)常数:15空气中声速是340m/s(4)影响因素: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5)声音在传播时由声速大处向声速小处偏折【命题方向】该考点常以填空和选择题型出现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规律的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也可能考查与声音有关的路程和时间的计算【解题方

7、法点拨】(1)340m/s的条件是15的空气中,温度和介质不同时其数值也不同(2) 光速比声速大,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百米赛跑时听枪声计时比看枪烟计时晚0.294s例7. 15oc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m/s.例8.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 。4.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知识点的认识】(1)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液体中其次,气体中最小;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2)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速度为0

8、【命题方向】(1)根据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数据归纳规律(2)利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在一个自来水管一端敲击一下,另一端可以听到几次声音【解题方法点拨】(1)声速与介质种类的关系规律不是绝对的,软木就是特例,所以表达规律时要说“一般情况下”(2)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的不同,同一声源,距离相等的位置可能听到多次声音如长水管一端敲击一次,另一端听到三次声音,第一次由铁传播,第二次由水传播,第三次由空气传播首先注意管子要“长”,其次注意管内有没有水第三注意听到的多次声音是不同介质传播的,并不是回声(3)固体传声速度大,能量损失少,所以通过固体传声能及早地听到,并且更加

9、清楚例9.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 )A.空气 B.水 C.酒精 D.钢管5.声速的大小跟介质温度的关系【知识点的认识】(1)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是指15时【命题方向】此考点属于了解层面的,该考点常以填空和选择题型出现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规律的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解题方法点拨】(1)记住声速与温度的关系规律(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向声速小的方向偏折白天地表附近温度高,声速 ,高空温度低,声速 ,声音向上偏折;黑夜地表附近温度低,声速 ,高空温度高,声速 ,声音沿地表传播所以白天不如黑夜声音传播距

10、离 例10.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振动,这种振动通过_及其他组织传给_,_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7.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知识点的认识】人耳的构造:外耳、中耳、内耳声音的传导途径: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链内耳声音传到两耳的时间不同形成的双耳效应(双耳效应是人们依靠双耳间的音量差、时间差和音色差判别声音方位的效应)我们能够听到的声音,正确的传播途径是:物体振动-介质-良好的耳朵 人能听到的声音条件有三:1声源 且发声振动的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 2有传声的介质:如空气等 3有良好的听力【命题方向】一般出现选择题填空题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

11、声音的条件【解题方法点拨】从了解耳朵的结构、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例11.我们能够听到的声音,正确的传播途径是()A、良好的耳朵-介质-物体振动B、介质-物体振动-良好的耳朵C、物体振动-介质-良好的耳朵D、物体振动-良好的耳朵-介质8.骨传声及骨传导的原理【知识点的认识】原理: 能传声,且效果更好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物理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 也叫作骨传导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只限于传导障碍,既鼓膜、听小骨损坏,也就是非神经性耳聋者)可以利用骨传导来听声音【命题方向】利用“骨”-固体能传声,且效果更好的特点出与生活中有关的物理题【解题方法点拨】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

12、质的种类、温度有关,一般说来,介质的密度越高传播的速度越大;温度越高传播的速度越大抓住特点才能解题9.双耳效应【知识点的认识】双耳效应是人们依靠双耳间的音量差、时间差和音色差判别声音方位的效应【命题方向】利用双耳效应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例如:医生把振动的音叉放到我们头的左后边和右后边,目的是为了检查我们的听力还有,当一个人的眼睛被蒙住了,他还是能利用双耳效应判断声源的方向【解题方法点拨】理解双耳效应才能解题专心-专注-专业声音的产生与传播A组(跟踪练习题)、小明做的读书笔记有些遗漏,请你把它填上()上体育课时,老师吹口哨声是由于空气的 ,如果这时空气温度是15 ,则口哨声传播速度是 m / s

13、。()人们在岸上行走会吓跑水中的鱼,鱼听到的声音是由 进行传播的;月球上是 的, 传播声音。()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 也停止;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常分为 , 和 三类。2、甲在铁水管的一端敲一下,乙把耳朵贴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三下响声,这三下响声传播的介质依次是:( )A、铁、空气、水 B、铁、水、空气 C、水、空气、铁 D、空气、水、铁3、下列四种环境不能传声的是:( )A、有浓雾的早晨 B、冰天雪地的北极C、宇航员走出飞船进入太空 D、潜水员潜入海水中4、停止敲锣后,仍能听到一段余音,这是因为:()A、虽然锣面振动停止了,但仍能发声 B、锣面继续振动了一段时间C、声音传到人

14、耳需要一段时间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5、三位同学在铁路边议论,用哪种方法尽早听到远在视野外的火车开过来的声音()A、在路基上,全神贯注,侧耳细听 B、趴在路基上,把耳朵紧贴在枕木上听C、趴在铁轨上,把耳朵紧贴在铁轨上听 D、三种办法都不行。6、某人面对山崖大喊一声,1.2s后听到自己的回声,则此人与山崖之间的距离为( ) A、204m B、408m C、340m D、170mB组(创新练习题)图3.111、如图1,把振动的音叉移近一个用细绳吊着的很轻的塑料球,音叉并没有碰到球,球发生了运动,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音叉的 通过 传给 。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可以听到由音叉发出来的声音。当把音叉放

15、在真空的瓶子中,音叉仍然振动,但音叉所发出的声音却听不到了,原因是 。2、不同物质对声音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声音通过时, _ _传播最快, 传播最慢。3、看家的狗睡眠时把耳朵贴在地上,是为了能听到远处来人的脚步声,这是由于 的原因。图3.124、漫步花丛中,我们能听到蜜蜂的嗡嗡声,这是由于蜜蜂翅膀的 产生的。5、在月球上,宇航员不能直接交谈,是因为 。6、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当抽气机开动时,将听见 ,这是因为 。(科学探究活动)1、你试试能用哪些方法使下面的这些物体发声?一根棉线或者橡皮筋 ;一个酒杯 ;一个笔帽 ;它们在发声时的共同之处是 。通过上述探究,现在我知道了:声音

16、是 产生的。2、把一盆清水摆放在桌上,用两石块在水中互相撞击,将耳朵贴近盆边,听到水里石块相击的声音了吗?想想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 图3.133、找一根长木棍,一位同学用针尖轻轻地刮木棍的一头(图1.12),刮木棍的沙沙声连他自己都听不清。另一位同学在木棍的另一头,把耳朵紧贴木棍,却能听到他拍来的“电报”。想想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 4、设计一个方案来证明发声体正在振动。(所选器材最少为最佳)C组(综合拓展练习题)1.一架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两倍,在6000m高空水平飞行当你在地面上听到飞机在头顶上方的轰鸣声时,飞机已飞到前方多远的地方(水平距离)? 2.拿一面锣来,将它敲响。用力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怎样解释这个现象? 3.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沈括的这段记载有何科学道理?A组(跟踪练习题) 1、(1)振动, 340 (2)水,真空,不能 (3)发声;固体,液体,气体 2、B 3、C 4、B 5、C 6、A B组(创新练习题)1、振动、空气、小球。真空不能传声。 2、固体、气体。 3、大地能够传声。 4、振动。 5、月球上空气非常稀薄,接近真空状态,所以声音无法传播。 6、声音逐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