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理学:第四章 血液循环3_第1页
医学生理学:第四章 血液循环3_第2页
医学生理学:第四章 血液循环3_第3页
医学生理学:第四章 血液循环3_第4页
医学生理学:第四章 血液循环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血管生理血管生理Physiology of the Blood Vessels一、各类血管的结构功能特点一、各类血管的结构功能特点1. 1.弹性贮器血管弹性贮器血管: : 主动脉和肺动脉及主要分支主动脉和肺动脉及主要分支 2. 2. 分配血管:中动脉(分配血管:中动脉(Artery) Artery) 3. 3. 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小动脉和微动脉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小动脉和微动脉 4. 4.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毛细血管的起始部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毛细血管的起始部 5. 5. 交换血管:真毛细血管交换血管:真毛细血管 6. 6. 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微静脉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微静脉 7. 7. 容

2、量血管:静脉容量血管:静脉 8. 8. 短路血管: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短路血管: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 血管分类血管分类弹性贮器血管弹性贮器血管分配血管分配血管阻力血管阻力血管 Partially determines the amount of blood flowing through a particular capillary bed Allow only 5% - 10% of the capillary in bed skeletal muscles, for example, to be open at rest. 毛细血管前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括约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交交换

3、换血血管管容量血管容量血管短路血管短路血管(一)血流量和血流速度(一)血流量和血流速度血流量血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截面截面的血量,的血量,ml/minml/min或或L/min L/min (容积速度)(容积速度)血流速度血流速度:血液中的一个质点在血管内:血液中的一个质点在血管内移动的线速度移动的线速度二、血流动力学二、血流动力学泊肃叶定律:泊肃叶定律: Q = (P1-P2) r48L层流和湍流层流和湍流层流(层流(laminar flowlaminar flow)流动方向都一致,流动方向都一致,与血管的长轴平行与血管的长轴平行湍流(湍流(turbulent

4、 flowturbulent flow)各点的流动方向各点的流动方向不再一致,出现旋涡不再一致,出现旋涡1. 1.血流阻力血流阻力定义: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所遇到的阻力定义: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所遇到的阻力 主要是血液流动时发生的摩擦主要是血液流动时发生的摩擦影响血流阻力的因素影响血流阻力的因素(1 1)血管口径)血管口径(2 2)血液粘滞度()血液粘滞度(自学自学)毛细血管总截面积:毛细血管总截面积:2500cm2500cm2 2;微动脉总截面积:;微动脉总截面积:40cm40cm2 2(二)血流阻力和血管的顺应性(二)血流阻力和血管的顺应性Q =Q =P P1 1 - P- P2 2R R= =

5、r r4 48 8 L LR R2. 2.血管的血管的顺应性顺应性(compliancecompliance)顺应性顺应性是指血管在单位跨壁压改变时引起的血是指血管在单位跨壁压改变时引起的血管容积变化量。管容积变化量。 C CV/P V/P 主动脉主动脉的顺应性的顺应性高高,保存了心脏射血的,保存了心脏射血的2/32/3,在心脏舒张时仍使主动脉血压保持在较高水平在心脏舒张时仍使主动脉血压保持在较高水平(80 mmHg80 mmHg);缓冲血压);缓冲血压 (三)血压(三)血压 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压力( (即压强即压强) ) 1 kPa

6、1 kPa 7.5 mmHg7.5 mmHg;1 mmHg = 0.133 kPa 1 mmHg = 0.133 kPa 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一)动脉血压(一)动脉血压 (arterial blood pressure)(arterial blood pressure)1.1.动脉血压的形成动脉血压的形成(1 1)平均充盈压:)平均充盈压:前提条件前提条件 7 mmHg7 mmHg足够血液:足够血液:7 78 8循环系统密闭:循环系统密闭: (2 2)心脏泵血功能)心脏泵血功能必要条件必要条件(3 3)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充分条件充分条件 外周阻力主要来自小动脉和微动脉

7、外周阻力主要来自小动脉和微动脉 心室收缩时只有心室收缩时只有1/31/3流至外周流至外周(4 4)大动脉的缓冲作用)大动脉的缓冲作用2. 2.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正常值(1 1)血压测定)血压测定1847 1847 年,德国生理学家年,德国生理学家 C.F.W.C.F.W.路德维希路德维希17331733年,英国生理学家年,英国生理学家S. S.黑尔斯马的股动脉黑尔斯马的股动脉 俄国医师俄国医师N.N.科罗特科夫发明的测定法科罗特科夫发明的测定法 收缩压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ystolic pressure):100100120mmHg120mmHg舒张压舒张压

8、(diastolic pressure)(diastolic pressure):606080mmHg80mmHg脉压脉压(pulse pressure) (pulse pressure) : 303040mmHg40mmHg 脉压脉压(pulse pressure) (pulse pressure) 收缩压收缩压 舒张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ean arterial pressure) 平均动脉压平均动脉压= = 舒张压舒张压1/31/3脉压脉压100mmHg100mmHg(2 2)动脉血压的指标及正常值)动脉血压的指标及正常值 正常

9、成人正常成人 (130/85 mmHg130/85 mmHg) 理想血压理想血压 收缩压收缩压120mmHg 120mmHg ,舒张压,舒张压80mmHg 80mmHg 高血压高血压 收缩压收缩压160mmHg160mmHg及及/ /或舒张压或舒张压95 mmHg 197995 mmHg 1979 收缩压收缩压140mmHg140mmHg及及/ /或舒张压或舒张压90 mmHg 199990 mmHg 1999(3 3)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和高血压标准)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和高血压标准3. 3.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 *凡是能影响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的因素均凡是能影响心输出量和外周阻

10、力的因素均可影响动脉血压可影响动脉血压(1 1)心脏的搏出量(增加)心脏的搏出量(增加)特特点点 收缩期血压明显升高收缩期血压明显升高 舒张压增加并不多舒张压增加并不多 脉压增大脉压增大(2 2)心率(加快)心率(加快)特特点点 心率加快时舒张压明显升高心率加快时舒张压明显升高 收缩压的升高不显著收缩压的升高不显著 脉压减小脉压减小 (3 3)外周阻力(增大)外周阻力(增大)特特点点 舒张压明显增加舒张压明显增加 收缩压增高较少收缩压增高较少 脉压减小脉压减小 (4 4)主动脉和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下降)主动脉和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下降)(5 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循环血量和血管系

11、统容量的比例特特点点 舒张压下降舒张压下降 收缩压增高收缩压增高 脉压增高脉压增高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收缩压收缩压 舒张压舒张压脉压脉压平均动脉压平均动脉压搏出量搏出量心率心率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大动脉弹性大动脉弹性或不变或不变循环血量循环血量四、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四、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静脉容量血管(静脉容量血管(60607070血量)血量)(1 1)血压低:)血压低:15-20 mmHg 15-20 mmHg 顺应性:顺应性:静脉压静脉压6-9 mmHg, 10 mmHg, 10 mmHg, 比动脉小(弹性组织少)比动脉小(弹性组织少)(2 2)静脉充盈

12、程度受跨壁压影响大)静脉充盈程度受跨壁压影响大 跨壁压:血流对管壁的压力和血管外组织对管壁的压力差跨壁压:血流对管壁的压力和血管外组织对管壁的压力差(3 3)重力和体位对静脉压力影响大)重力和体位对静脉压力影响大 静水压:血管内血液本身的重力作用于血管壁产生的压力静水压:血管内血液本身的重力作用于血管壁产生的压力(一)静脉血压(一)静脉血压 1. 1. 外周静脉压各器官静脉的血压外周静脉压各器官静脉的血压几何形状改变(椭圆形几何形状改变(椭圆形圆形)圆形)人体直立人体直立低垂部分的静脉充盈低垂部分的静脉充盈血量血量的重新分配的重新分配回心血量减少回心血量减少中心静脉中心静脉压降低压降低心输出量

13、减少和收缩压降低心输出量减少和收缩压降低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阻力血管收缩和心率阻力血管收缩和心率加快加快动脉血压恢复动脉血压恢复 卧位突然站起后血压的调节卧位突然站起后血压的调节右心房和腔静脉压力右心房和腔静脉压力 :4 412 12 cmHcmH2 2O O 反映射血和静脉回心的相互关系反映射血和静脉回心的相互关系 (1 1)血压低)血压低- -中心静脉压低中心静脉压低: : 血容量不足血容量不足 (2 2)血压低)血压低- -中心静脉压高中心静脉压高: : 心脏射血能力弱心脏射血能力弱 2. 2. 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entral

14、 venous pressure) Q P / R Q P / R (1) (1) 体循环平均充盈压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血量增加或容量血管收缩血量增加或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回心血量 (2) (2) 心脏收缩力量心脏收缩力量 对大静脉中血液的抽吸对大静脉中血液的抽吸回心血量回心血量 (3) (3) 体位改变体位改变 静脉跨壁压静脉跨壁压静脉血液充盈静脉血液充盈回心血量回心血量 (二)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二)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4) (4) 骨骼肌的挤压作用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肌肉泵肌肉泵 (5) (5) 呼吸运动呼吸运动吸气吸气胸内压胸内压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回心血量回心血量五、微循环(五、微循环(

15、microcirculationmicrocirculation)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微循环的生理意义微循环的生理意义 血液和组织之间的交换血液和组织之间的交换 调节循环血量调节循环血量 (一)微循环的组成(一)微循环的组成(1) (1) 微动脉微动脉 (2) (2) 后微动脉后微动脉 (3) (3)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4) (4) 真毛细血管真毛细血管(5) (5) 通血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6) (6) 动动- -静脉短路静脉短路(7) (7) 微静脉微静脉 (二)微循环的生理特点(二)微循环的生理特点1. 1. 血压低血压低2. 2

16、. 血流慢血流慢3. 3.潜在血容量大潜在血容量大4. 4. 灌流量易变灌流量易变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交替活动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交替活动 (三)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三)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扩散扩散 滤过和重吸收滤过和重吸收 吞饮吞饮五、组织液的生成五、组织液的生成 部位:组织细胞间隙部位:组织细胞间隙 特性:呈胶冻状,不能自由流动特性:呈胶冻状,不能自由流动 成分:离子种类与血浆相同,血浆蛋白低成分:离子种类与血浆相同,血浆蛋白低 (一)组织液的生成(一)组织液的生成毛细血管血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滤过滤过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组织液静水压重吸收重吸收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