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三部分(1)_第1页
宏观经济学第三部分(1)_第2页
宏观经济学第三部分(1)_第3页
宏观经济学第三部分(1)_第4页
宏观经济学第三部分(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整理课件1第三部分(二)第三部分(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和乘数模型和乘数模型整理课件2w 第一节第一节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w 第二节第二节 基本的乘数模型基本的乘数模型w 第三节第三节 乘数模型中的财政政策乘数模型中的财政政策w 第四节第四节 IS曲线曲线纲要纲要整理课件3第一节第一节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w一、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的基本模型一、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的基本模型w二、趋向均衡国民收入的过程二、趋向均衡国民收入的过程w三、三部门的均衡国民收入三、三部门的均衡国民收入整理课件4一、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的一、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的基本模型基本模型w 大前提

2、:政府不参与经济,没有对外贸易大前提:政府不参与经济,没有对外贸易w 三点假定:三点假定: 1、利息率既定,、利息率既定,2、价格水平既定,、价格水平既定,3、投资水平既定、投资水平既定w 均衡国民收入指总供给等于均衡国民收入指总供给等于 总需求时的国民收入。总需求时的国民收入。w 两部门均衡的条件为:两部门均衡的条件为: CICS IS整理课件5二、趋向均衡国民收入的过程二、趋向均衡国民收入的过程w 研究两大问题:研究两大问题:w (一)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决定一)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决定w (二)失衡的国民收入向均衡过渡(二)失衡的国民收入向均衡过渡w 结论是:结论是:1、总需求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

3、、总需求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 2、投资等于储蓄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投资等于储蓄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整理课件6(一)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决定一)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决定w 设总供给设总供给Y500 Ca60 b0.8 I40w C CabY 600.8500460w 总需求总需求 CabYI (600.8500)40 460+40=500 总需求总供给总需求总供给500 S=Y-C=500-460=40 S=Iw 这时国民收入处于均衡状态,这时国民收入处于均衡状态,整理课件7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利用消费函数)(利用消费函数)w 均衡图均衡图O OYAE450CaC=Ca+b

4、YCa+I0AE= Ca+bY + I0 =500YE=500整理课件8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利用储蓄函数)(利用储蓄函数)w 均衡图均衡图OYS/ I-CaS=-Ca+(1-b)Y =500-460=40I=I0=40YE整理课件9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比较)AEYOCAEYEOYS/ISIYE整理课件10(二)失衡的国民收入向均(二)失衡的国民收入向均衡过渡衡过渡w 1、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总需求小于总供给w 设设Y600 Ca60 b0.8 I40w 则则C= Ca bY = 60 0.8 600=540w 总需求总需求Ca

5、bYI60 0.8 60040=580w S=Y-C=600-540=60 SI S-I=60-40=20w 这种总需求这种总需求(580)小于总供给小于总供给(600)的失衡的国民收入会使的失衡的国民收入会使均衡的国民收入减少。均衡的国民收入减少。w 新的均衡水平为新的均衡水平为500整理课件11因为此例中因为此例中SI20,在,在MPC4/5的情的情况下,要减少况下,要减少20S,必须减少,必须减少100Y。O OYAE450CaC=Ca+bYCa+I0AE= Ca+bY + I0YEYE500整理课件12(二)失衡的国民收入向均衡过渡(二)失衡的国民收入向均衡过渡w 2、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6、、总需求大于总供给w 设设Y400 Ca60 b0.8 I40w 则则C= Ca bY 60 0.8 400=380 w 总需求总需求Ca bYI60 0.8 40040=420w S=Y-C=400-380=20 SI I-S=40-20=20w 这种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失衡的国民收入会使均衡的这种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失衡的国民收入会使均衡的国民收入增加。国民收入增加。w 新的均衡水平为新的均衡水平为500整理课件13因为投资比储蓄多因为投资比储蓄多20,要增加,要增加20的储蓄,的储蓄, 在在MPC45,即,即MPS15的情况下,的情况下,必须增加必须增加100Y, 所以,均衡的国民收入为所以

7、,均衡的国民收入为500。O OY450CaC=Ca+bYCa+I0AE= Ca+bY + I0YEYE整理课件14第二节第二节基本的乘数模型基本的乘数模型整理课件15w一、自发支出乘数一、自发支出乘数w二、影响乘数的因素二、影响乘数的因素w三、乘数模型与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三、乘数模型与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比较的比较要点整理课件16一、自发支出乘数一、自发支出乘数w 1、自发支出变动引起收入变动的过程、自发支出变动引起收入变动的过程w 2、乘数概念、乘数概念w 3、公式、公式整理课件171、自发支出变动引起收入变动、自发支出变动引起收入变动的过程的过程w 假设投资增加假设投资增加100万万投资品生

8、产厂商的收入将增加投资品生产厂商的收入将增加100万万如果如果MPC0.8,他们即会用,他们即会用80万购买消费品,万购买消费品,使消费品生产者的收入增加使消费品生产者的收入增加80万万这些消费品生产者这些消费品生产者又将又将80万中的万中的45即即64万去购买他们所需要的消费品万去购买他们所需要的消费品这个连锁反应会不断进行下去。最后可能使国民收入这个连锁反应会不断进行下去。最后可能使国民收入增量达到投资增量的增量达到投资增量的5倍。倍。整理课件18举例举例: (单位:万元)(单位:万元) I Y C S 100 100 80 20 80 64 16 64 51.2 12.6 合计合计 10

9、0 500 400 100可见,当可见,当MPC=4/5时,投资乘数为时,投资乘数为KI =YI整理课件192、自发支出乘数概念、自发支出乘数概念w 自发支出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自发支出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增量与自发支出增量的比率。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增量与自发支出增量的比率。w 自发支出:自发支出:ACaIaGaTaTRKI =YI整理课件203、公式、公式w 推导过程:推导过程:w YAb Ab 2Ab 3A bn Aw Y= A(1 b b 2b 3 b n)w MPSMPCK111整理课件21w b n是一个无穷级数,由于是一个无穷级数,由于0b1,

10、无穷级数连续无穷级数连续项递减,并最终趋于项递减,并最终趋于0。即。即n b n 0bAY101bAYK11整理课件22还可以这样计算:wY =I+ CI= Y- CY/ I= Y/( Y- C)MPSMPCK111整理课件23乘数理论的几何说明乘数理论的几何说明: ADC+IC+I C+IIE1E0YY045Y1YKI =YI0整理课件24二、影响乘数的因素二、影响乘数的因素w (1)资源利用程度)资源利用程度w 乘数效应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未充分就业,或者说以存在乘数效应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未充分就业,或者说以存在闲置资源为前提,所以资源利用程度越低,乘数效应越闲置资源为前提,所以资源利用程度越低

11、,乘数效应越大。大。w (2)MPC 和和 MPSw MPC越大,乘数越大。越大,乘数越大。w MPS越大,乘数越小。越大,乘数越小。w 特例:如特例:如 MPC0,则,则K1;如;如MPC1,则,则K整理课件25三、乘数模型与总需求三、乘数模型与总需求 总供给模型的比较总供给模型的比较OY450CaC+IA PYCaB潜在潜在GDPCASAD实际实际GDP整理课件26第三节第三节乘数模型中乘数模型中 的财政政策的财政政策整理课件27w 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w 财政政策乘数财政政策乘数w 现实中的乘数现实中的乘数w 财政政策的作用和实施财政政策的作用和实施要点整理课

12、件28一、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一、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w 1、政府购买对总需求的影响、政府购买对总需求的影响w 2、税收对私人消费和储蓄的影响、税收对私人消费和储蓄的影响w 3、三部门经济的均衡条件和公式、三部门经济的均衡条件和公式w 4、三部门经济均衡的图示、三部门经济均衡的图示整理课件291、政府购买对总需求的影响、政府购买对总需求的影响w 政府购买会增加总需求政府购买会增加总需求w 政府举办公共工程与投资对宏观经济具有相同政府举办公共工程与投资对宏观经济具有相同的影响的影响w 政府购买办公用品与私人消费具有相同的影响政府购买办公用品与私人消费具有相同的影响整理课件302、税收对私

13、人消费、税收对私人消费 和储蓄的影响和储蓄的影响w (1)税收会影响人们的可支配收入)税收会影响人们的可支配收入w 两部门:两部门:YdYw 三部门:三部门: :YdYTaTRw (2)进而影响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进而影响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w CCab(YTaTR)w S -Ca(1b)(YTaTR)整理课件313、三部门经济的、三部门经济的 均衡条件和公式均衡条件和公式w 均衡条件:均衡条件:w CS(TaTR)CIGw 也可是:也可是: S(TaTR)IGw 可简化为:可简化为:YCIGw 带入带入CCab(YTaTR)w 均衡公式:均衡公式:整理课件324、三部门经济均衡的图示、三部门经

14、济均衡的图示OY450CC+IE0Y0C+I+GE1Y1aCa +I0+G0YSTII+GOCa +I0整理课件33二、财政政策乘数二、财政政策乘数w 1、投资乘数和政府购买乘数、投资乘数和政府购买乘数w 2、转移支付乘数、转移支付乘数w 3、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整理课件341、投资乘数和政府购买乘数、投资乘数和政府购买乘数w 投资乘数和政府购买乘数是投资乘数和政府购买乘数是w 增加政府购买可解决充分就业问题增加政府购买可解决充分就业问题。K=11bY G=11b整理课件352、转移支付乘数、转移支付乘数w 推导过程:增加推导过程:增加20亿的转移支付,造成可支配收入增加亿的转移支付,造成可支配

15、收入增加20亿,在亿,在b0.8的情况下首先增加的情况下首先增加20 0.8=16亿的需求,亿的需求,然后产生连锁发应然后产生连锁发应 Y TR=b1b整理课件363、税收乘数、税收乘数w 推导过程与转移支付乘数一样,只不过税推导过程与转移支付乘数一样,只不过税收乘数是负值。收乘数是负值。YT=b1b整理课件37在税收是比例税率的条件在税收是比例税率的条件税收函数:税收函数:w T=T0 + tYw T总税收,总税收,w T0 自发税收(定量税),自发税收(定量税),w tY 引致税收(比例所得税),引致税收(比例所得税),w t 边际税率(比例税率),边际税率(比例税率),w 净税收净税收总

16、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总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w 净税收净税收= T TRw TR 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整理课件38w 假定假定TR =0Yd YT YT0 tY Y(1 t )T0C +bYd +b Y(1 t )T0 bT0 +b(1 t )Y截截 距距斜斜 率率整理课件39乘数的变化乘数的变化w 在税收是比例税率的条件下,税收乘数转在税收是比例税率的条件下,税收乘数转移支付、投资乘数和政府支出乘数为移支付、投资乘数和政府支出乘数为K=11b(1 t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YG=11b(1 t )整理课件40税收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转移支付乘数YT=b1b(1 t )

17、Y TR=b1b(1 t )整理课件41均衡公式的变化均衡公式的变化1整理课件42三、现实中的乘数三、现实中的乘数w 现实中把握乘数数值是诊断经济和制定政策的现实中把握乘数数值是诊断经济和制定政策的关键。关键。w 但是乘数模型是假设投资固定,不考虑货币的但是乘数模型是假设投资固定,不考虑货币的影响,不考虑对外开放,也未考虑供给,一旦影响,不考虑对外开放,也未考虑供给,一旦将这些因素都纳入分析,其模型就会大不相同。将这些因素都纳入分析,其模型就会大不相同。整理课件43四、财政政策的作用及实施四、财政政策的作用及实施w (一)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一)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w (二)公债理论(二)公债理

18、论w (三)财政政策的局限性(三)财政政策的局限性w (四)内在稳定器(四)内在稳定器整理课件44(一)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一)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w 1、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w 2、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整理课件451、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w (1)目标:扩大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目标:扩大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均衡。w (2)背景: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衰退。)背景: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衰退。w (3)手段和效应)手段和效应整理课件462、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w (1)目标:减少需求,稳定物价。)目标:减少需求,稳定物价。w (2)背景:需求过大,经济过热

19、,通货)背景:需求过大,经济过热,通货膨胀。膨胀。w (3)手段和效应)手段和效应整理课件47(二)公债理论(二)公债理论w 1、有效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的常态。、有效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的常态。w 2、公债不同于私人债务,他是公众自己向自己、公债不同于私人债务,他是公众自己向自己借债,总体上不存在债务负担。借债,总体上不存在债务负担。w 3、公债是一种高信用资产,政府可以借新债还、公债是一种高信用资产,政府可以借新债还旧债,事实上无须归还本金。旧债,事实上无须归还本金。w 4、政府的债务对后代的影响要视债务的性质而、政府的债务对后代的影响要视债务的性质而定。定。整理课件48w 凯恩斯的政策主张是

20、针对经济萧条和失业凯恩斯的政策主张是针对经济萧条和失业提出来的。在经济萧条时,增加政府支出提出来的。在经济萧条时,增加政府支出而不能增加甚至减少税收,政府必然出现而不能增加甚至减少税收,政府必然出现财政赤字。财政赤字。w 财政赤字只能通过发行公债来加以弥财政赤字只能通过发行公债来加以弥补。补。w 但公债不能向公众和厂商发行,否则但公债不能向公众和厂商发行,否则会抵消刺激经济的作用。会抵消刺激经济的作用。w 公债只能卖给中央银行。公债只能卖给中央银行。整理课件49“公债哲学公债哲学”公债无害论公债无害论w 有人认为公债负担不仅加在于当代人身上,而有人认为公债负担不仅加在于当代人身上,而且也加在后

21、代的身上,是且也加在后代的身上,是“爷爷花了孙子的爷爷花了孙子的钱钱”;由于不能增加税收,政府不得不举新债;由于不能增加税收,政府不得不举新债还旧债,最终导致通货膨胀。所以,公债是有还旧债,最终导致通货膨胀。所以,公债是有害的害的公债有害论公债有害论w 凯恩斯主义认为凯恩斯主义认为公债无害公债无害,因为公债的债,因为公债的债权人是公众,债务人是政府,可以说是自己欠权人是公众,债务人是政府,可以说是自己欠自己债,而且作为债务人的政府是长期存在的,自己债,而且作为债务人的政府是长期存在的,可以确保债务的兑现,所以,只要公债不用于可以确保债务的兑现,所以,只要公债不用于战争和浪费,而用于刺激经济发展

22、,使经济增战争和浪费,而用于刺激经济发展,使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公债增长速度,公债就是安全的和长速度高于公债增长速度,公债就是安全的和值得的值得的。整理课件505、发行公债的限制因素:、发行公债的限制因素:(1)国债负担率(国债余额)国债负担率(国债余额GDP)不)不超过超过60。w (2)当年的财政赤字)当年的财政赤字GDP不超过不超过3。w 我国的国债负担率:我国的国债负担率:98年为年为9.9,99年为年为12.8,2000年为年为15.3,2001年为年为17.5,多数欧美国家为多数欧美国家为4050。但有人认为我。但有人认为我国如加上银行呆帐和外债,已接近国如加上银行呆帐和外债,已接近6

23、0。w 我国当年的财政赤字我国当年的财政赤字GDP:2000年年2.8,2001年年2.6%,2003年已近年已近3。整理课件51(三)财政政策的局限性(三)财政政策的局限性w 1、政策时滞、政策时滞w 2、利益集团的阻挠、利益集团的阻挠w 3、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整理课件52财政政策的效果财政政策的效果w乘数效应乘数效应Effectiveness of Multiplierw政府支出或税收所引起的总需求政府支出或税收所引起的总需求成倍增长或减少。成倍增长或减少。w政府支出乘数政府支出乘数w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整理课件53w挤出效应挤出效应Effectiveness of Crowding outw

24、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支出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支出减少。减少。w主要原因:主要原因:w 政府支出增加政府支出增加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实际货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币供给减少利率上升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和私人投资和消费减少。消费减少。整理课件54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w 财政政策的效果取决两个因素:财政政策的效果取决两个因素:w 政府支出乘数的大小。政府支出乘数的大小。w 挤出效应的大小。挤出效应的大小。w 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三个因素: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三个因素:w 投资对利率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投资对利率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 。w 货币需求对国民收入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国民收入变动反

25、应的敏感程度。w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w 所以,挤出效应的大小与所以,挤出效应的大小与IS曲线和曲线和LM曲线的斜曲线的斜率相关。率相关。整理课件55四、内在稳定器四、内在稳定器w 内在稳定器:具有自动地实现经济稳定的财政政策,也内在稳定器:具有自动地实现经济稳定的财政政策,也称称“自发性财政政策自发性财政政策” 。它是现代财政制度本身具有的。它是现代财政制度本身具有的作用。作用。w 内在稳定器主要包括:内在稳定器主要包括:n个人和公司所得税的自动变动;个人和公司所得税的自动变动;n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转移支付的自动增建;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转移

26、支付的自动增建;n农产品价格维持的实行;农产品价格维持的实行;整理课件56个人和公司所得税的自动变动个人和公司所得税的自动变动w 所得税为累进税,当萧条时个人和公司收入会所得税为累进税,当萧条时个人和公司收入会减少,交税的比例会下降一个或几个档次,自减少,交税的比例会下降一个或几个档次,自留比例会增大,消费和投资会相对增大,有利留比例会增大,消费和投资会相对增大,有利于克服萧条。于克服萧条。w 当经济过热时,名义收入会增加,交税会上更当经济过热时,名义收入会增加,交税会上更高的档次,减少了一部分可支配收入,相应也高的档次,减少了一部分可支配收入,相应也减少了需求,有利于克服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减少了需求,有利于克服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整理课件57计算w1、已知消费函数为、已知消费函数为C=200+0.8Y,投资为自主,投资为自主投资,投资,I=50。试求:。试求:w(1)、均衡的国民收入()、均衡的国民收入(Y)为多少?)为多少?w(2)、均衡的储蓄量()、均衡的储蓄量(S)为多少?)为多少?w(3)、如果充分就业的国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