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名校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_第1页
中考语文名校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 31 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 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 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 客从外来, 与坐谈, 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 徐公来,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

2、妾畏臣,臣之客 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 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 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朝 服衣冠 (2)明日 ,徐公来 (3)臣 诚知不如徐公美 (4)时时而 间进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2)窥镜而自视,

3、又弗如远甚。 3多用排比句,是本文语言的一大特色,也是战国策整本书的语言特色。仔 细体会第段邹忌对齐威王说的话,从排比的角度谈谈表达效果。 4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本文中邹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也爽快地 接受了。那么,那句俗语是不是错了?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来源】重庆市江津实验中学、李市中学、白沙中学 2017 届九年级下学期半期升 学模拟联考语文试题 【答案】 1(1)穿戴 ( 2)第二天 ( 3)确实 (4)偶然 2(1)从这一点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很严重啊。 (2) (邹忌)照着镜子看看自己,又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城北徐公美。 3邹忌运用两组排比句劝谏齐威王,增强了语势,从各个方

4、面讲明道理,增强了 说服力,给人以无可辩驳的感觉。 4 那句俗语没有错。劝诫别人要看对象,有人适合听顺耳之言,有人则必须逆耳 之言才起作用。我们要讲究劝诫的方式,既要提出中肯的意见,又要被人接受,能让人 愉快当然更好,忠言未必逆耳。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_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 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 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 别。 5 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5、 (1) 见往事耳 (2) 蒙乃始就学 (3) 及鲁肃过寻阳 6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紧扣“劝”字,依次交代了 “劝”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脉络分明,层次 清晰。 B. 鲁肃发自肺腑的惊叹和“结友”的举动,从侧面反映了孙权劝学的成功。 C. 本文详写孙权劝学和鲁肃赞学,略写吕蒙“就学”,展现了史书记事简练的特 点。 D.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以自己当年求学的经历现身说法,强调了刻苦勤奋 的学习态度的重要性; 本文则以吕蒙学有所成的史

6、例, 突出了博闻强识对于人成才的意 义。 【来源】2017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预测卷(一) 【答案】 5. (1) 了解(2)从事(3)到 6. (1)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 (2) 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7. D 3 / 31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各题。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 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 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

7、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 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 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 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乙】蜀之鄙(边境)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 海,何如?”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 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 而贫者

8、至蔫。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蜀鄙二僧)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 惩山北之塞 _ 甚矣,汝之不惠 _ 西蜀之去南海 _ 子何恃而往 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吾欲之南海,何如? (3) 甲、乙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共同点是什么 ?你从愚公和僧贫者身上得到了什么启 发?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 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调研(二模)语文试题 【答案】(1)苦于;同“慧”,聪明;距离;凭借,依靠 (2)(愚公他们)凿石头、挖土,用箕和畚(把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我打算到南海去,(你觉得)怎么样? (3)都运用对比。启发:愚公立志移

9、山,终于搬掉了两座大山;僧贫者凭借双脚 云游南海并胜利归来。 人要立志,并要付诸行动;只要下定决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 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文言文阅读。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三房十四叔,非不勤读,只为傲气太胜,自满自足,遂不能有所成。京城之中, 亦多有自满之人。识者见之,发一冷笑而已。又有当名士者,鄙科名为粪土,或好作诗 古文,或好讲考据,或好谈理学,嚣嚣 然自以为压倒一切矣。自识者观之,彼其所造, 曾无几何,亦足

10、发一冷笑而已。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诸弟平日皆恂恂退让,第累年小试不售 ,恐因愤激之久,致生骄惰之气,故特作书戒 之。务望细思吾言而深省焉!幸甚幸甚!国藩手草。 (选自曾国藩家书) 注:嚣嚣:喧哗,吵闹。这里指沸沸扬扬。 恂恂:恭谨温顺的样子 不售: 不中。 9.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B. 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C. 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D. 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11、/ 10. 解释下面加粗词的意思。 四时俱备 俱 夕日欲颓 颓 或好作诗古文 或 恐因愤激之久 恐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 务望细思吾言而深省焉! 12.所谓“见字如面”,就是“读这封信的内容就像是我当面跟你说话一样”。 乙两封书信“说话”的内容及写作目的有何不同?请简析。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 2017年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答案】 甲、 5 / 31 9. B 10. (1)全,都 (2)坠落 (3)有的人 (4)担忧,恐怕 11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希望 你们(诸弟)一定要仔细思考

12、我说的话并深刻反省自己呀! 12.甲文侧重描绘山川的自然之美,以此表明自己娱情山水的志趣。 乙文侧重阐述戒除傲气自满之气的道理(或:告诫诸弟为人处世的道理) ,表达自 己对诸弟的殷切希望。(意思对即可。)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 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 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

13、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 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体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 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 杂然而前陈者,太 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 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呜声上下,游人去而禽 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 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

14、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3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 名之者谁() (2) 若夫日出而林霏 开() (3) 杂然而前陈者()16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 文章中有景物的描写、人事的叙述、情感的抒发,而这三者都生动而含蓄地表 现了欧阳修贬官之后的特殊心境。 B. 这篇游记着力写太守与滁人沉醉于山水之间的情状,意在表现作者因仕途失意 而沉迷于山水的消极人生态度。 C. “临溪而渔,酿泉

15、为酒”写出了“太守宴”的就地取材、不事铺张、不讲排场, 也反映了滁州当地的富足。 D. 本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和太守之乐,其实质都是与民同乐。 【来源】广东省 2017 届九年级初中学业考试模拟卷(四)语文试题 【答案】 13(1) 取名,命名 (2) 消散 (3) 纷繁杂乱 14(1) 醉翁的情趣不是在酒上,而是在于山光水色之中。 (2) (秋天)天高气爽, 霜色洁白,(冬天)水位低落,石头显露出来的。 15B 阅读下面材料 , 完成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 , 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 , 世人甚爱牡丹。予 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 中通外直 , 不蔓不

16、枝 , 香远益清 , 亭亭净植 , 可远 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爱 ,陶后鲜 有闻。莲之爱 , 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 , 宜乎众矣 ! ( 周敦颐爱莲说 ) 【乙】群葩当令时 ,只在花开之数日 , 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 : 自荷钱出水之日 ,便为点缀绿波 ;及其茎叶既生 ,则又日高日上 ,日上日妍。 有风既作飘飖 之态 ,无风亦呈袅娜之姿 ,是我于花之未开 , 先享无穷逸致也。迨至菡萏成花 ,娇姿欲滴 , 后先相继 , 自夏徂秋 , 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 , 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及花之既谢 , 亦可告无

17、罪于主人矣 ;乃复蒂下生蓬 ,蓬中结实 ,亭亭独立 , 犹似未开之花 ,与翠叶并擎 ,不至白露 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 李渔芙蕖 )7 / 31 A. 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指近前把玩。亵 ,亵渎,不尊重) B. 菊之爱 ,陶后鲜有 闻(少) C 及其茎叶既生 ,则又日高日 上(上面 ) D. 后先相继 ,自夏 徂秋(往, 到) 17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 濯清涟而不 妖 B. 是 我于花之未开 C. 亭亭净 植 D. 娇姿 欲滴 18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可远观 / 而不可亵玩焉 B. 牡丹之爱 , 宜乎 / 众矣

18、 C. 群葩/当令时 D. 不至/ 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19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 予谓菊 , 花之隐逸者也 B. 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 之秋矣 C. 无风亦呈袅娜 之 姿 D. 及花之既谢 20对选文写作手法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甲】文用以花喻人的手法 , 表达了作者的生活态度 ; 【乙】文按时间的先后顺 序, 写了芙蕖“可目”的特点。 B. 【甲】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 赞扬君子的高尚品质 ; 【乙】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 写了芙蕖的生长过程。 C. 【甲】文运用了反衬的手法 , 用“菊”和“牡丹”反衬莲的美好形象 ; 【乙】文 主要说明芙

19、蕖的可爱 , 作者围绕这一中心 , 按照事物本身的条理 , 安排结构和线索。 D. 【甲】文“出淤泥而不染”运用直接描写的方法 , 用以象征君子洁身自爱、不同 流合污的品质 ; 【乙】文中“有风既作飘飖之态 , 无风亦呈袅娜之姿”运用对偶的修辞手 法,句式整齐 ,节奏鲜明 ,声调和谐 , 清雅流畅 , 富有韵味。 【来源】湖南省邵阳县 2017 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答案】 16C 17D 18D 19D 20C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 (节选)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 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 援疑质理, 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