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语文]诗词鉴赏--高考中表达技巧常用关键给分词及其表达效果攻略_第1页
[魅力语文]诗词鉴赏--高考中表达技巧常用关键给分词及其表达效果攻略_第2页
[魅力语文]诗词鉴赏--高考中表达技巧常用关键给分词及其表达效果攻略_第3页
[魅力语文]诗词鉴赏--高考中表达技巧常用关键给分词及其表达效果攻略_第4页
[魅力语文]诗词鉴赏--高考中表达技巧常用关键给分词及其表达效果攻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魅力语文诗词鉴赏-高考中表达技巧常用关键给分词及其表达效果攻略【重要修辞方法全攻略】【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00:2100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作用】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更加生动更加形象感人。【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00:3600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作用】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01:15

2、003.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作用】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21:01:33【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01:33004.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作用】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02:03005.乐景与哀景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3、;21:02:34005.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作用】使语言简练、含蓄。【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03:08006.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作用】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形式看);意义集中含蓄(从内容看)。21:03:39【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03:39007.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作用】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

4、0/13 21:04:03008.用典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作用】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使诗歌语言精炼,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05:13【提示】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点化前人语句;引用神话故事;运用历史故事。009.点化(化用)对前人书面作品的语言和群众的口头创造,进行再加工再创造,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境。可分3种:字词点化、内容升华、意境开拓。21

5、:06:01【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06:01010.反复叠字叠词叠句:【作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更加生动形象。思想感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音节流美,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06:57011.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07:13012.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特级教师】宜宾陈

6、雪老 2015/10/13 21:07:53【重要表现手法全攻略】21:08:19【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08:19001.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09:43002.间接抒情: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10:16004.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

7、,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情景交融包括3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21:10:32【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10:32005.乐景与哀景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11:18006.渲染与烘托:渲染与烘托本都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渲染是指国画中,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

8、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这样一种加浓形象的手法。诗歌中则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11:40烘托是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对同一事物,可以从正面渲染,也可以从侧面烘托。【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12:16007.衬托与对比: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

9、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12:30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的条件来突出主体。反衬就是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衬托主体。对比就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008.虚实结合:【定义】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诗歌的“

10、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14:22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3类:一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二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简单说,“虚”的方法,其实也就是作者想象联想的方式,从我们读过的作品来看,主要有2种

11、:一是遥想,二是梦境。而眼前之景之事则为实。“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21:15:47【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15:47009.动静结合:这种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为声),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

12、。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动静结合:这种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为声),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16:50010.正侧结合: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侧面描写的方式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17:260

13、11.点面结合: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往往得到指出一点,隐括全面的效果。21:18:03【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18:03012.细节描写:诗歌中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能获得“见微而知著”的效果。【提示】观察角度的变化描写要有层次性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等。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18:42013.白描工笔: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

14、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工笔,原是一种绘画的笔法,后指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18:59014.以少总多、以小见大:【了解即可】以少总多应具有以下特征概括性:所表现的事物所具有的共性、必然性,能够启发读者的联想。具体性:

15、指所表现的事物具有个性、偶然性,体现为感性的,能够限制读者的联想。015.诗中有画:就是在写景诗歌中,运用工笔手法,描写出一个个画面,表现一种意境。苏东坡称道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这评语十分中肯。【例如】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总是勾勒一个画面,透着一股空灵微妙的意蕴。21:20:40【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20:40016.比兴手法:比喻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情感更浓郁。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

16、象征。【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21:30017.铺陈:即诗经表现手法中的“赋”。“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指的是不厌其烦地多角度地进行铺叙陈述。【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21:59018.象征: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22:13019.联想和想象:多为浪漫主义诗人

17、所采用。21:22:48【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22:48【例2】李贺的梦天“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23:02【例1】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大胆丰富的想象也常表现为夸张手法的运用。所谓夸张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如李白的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23:47调换顺序了。【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

18、015/10/13 21:24:01020.抑扬关系: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高级教师】麒麟初中赵友 2015/10/13 21:24:05辛苦雪主【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24:11020.抑扬关系: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21:24:55【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24:5

19、5021.似贬实褒:对值得歌颂的对象不正面褒扬,而寓褒于贬,正话反说,用贬抑的语气来褒扬,看似贬抑实为褒扬【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25:17022.似褒实贬:对应该贬抑的对象不直接贬抑,而寓贬于褒,反话正说,用褒扬的语气来贬抑,看似褒扬实为贬抑。【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25:29022.似褒实贬:对应该贬抑的对象不直接贬抑,而寓贬于褒,反话正说,用褒扬的语气来贬抑,看似褒扬实为贬抑。【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25:43023.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借古人抒

20、发自己的抱负,表面回忆历史,叙述古人,实则抒发自己对人事物的认识。【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25:53023.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抱负,表面回忆历史,叙述古人,实则抒发自己对人事物的认识。【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26:17024.托物言志【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26:39【高考中常见意象】(列举20例)21:27:03【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27:03【草木类】001.梅花最先开放,傲霜斗雪

21、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解析】梅花冲寒斗雪,玉骨冰肌,孤高自赏,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27:25【例1】宋人陈亮梅花:“一多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先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28:10【例2】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2、2015/10/13 21:28:33002.兰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追求淡泊君子隐士【解析】兰花,清馨不浊,香气纯正,花姿优美,体态匀称,叶型矫健,交错变化,韵味飘逸。因古典诗歌中常写其清雅幽香,芳草自怜,因为兰花的幽香和姿态优美,故兰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东西。如兰交喻志同道合之人,兰涂美好的前途,兰质如兰一般的品质。003.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解析】.古人把竹子的自然形状跟人的道德追求联系起来。白居易的养竹记就将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例1】张九龄的咏竹诗和黄门卢侍御咏竹:“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赞

23、美竹的气节与虚心。【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31:36.玄学家、隐士、诗人喜欢在绿竹葱茏的环境谈玄论道,而这些画面也越来越多进入他们的诗作中。【例2】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竹径通幽出,禅房花木深。”【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32:15004.菊花(黄花、东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不畏权贵;淡泊名利,不求闻达志士、君子。【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32:43【解析】.临秋而开凌冰傲霜,不畏权贵,坚守晚节志士【例1】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

24、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33:17【例2】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一级教师】渠县中学李 2015/10/13 21:33:33雪帮:是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5、160;2015/10/13 21:33:36.颜色淡雅-淡薄名利,不求闻达隐士【例1】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33:42.颜色淡雅-淡薄名利,不求闻达隐士【例1】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35:10006.落花花落春归伤春悲秋,青春易逝【例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6、160;2015/10/13 21:35:27005.草随事序而流转碧草连天触动忧思思念绵绵表现离别羁旅之情【例1】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此二句是写睹草色而思离人,愁绪幽深。【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36:09007.扬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例1】苏轼水龙吟:“细看不四杨柳花,点点是离人泪。”【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36:24008.杨柳(柳、杨)“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

27、征。【例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例2】“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36:55009.松柏岁寒后凋,高大挺拔正气凛然,坚贞高洁高洁之士【例1】李白多次称誉松的物性,如“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37:07010.梧桐遇秋先陨悲秋之情孤直失意者【例1】白居易长恨歌的“秋雨梧桐叶落时”就渲染了唐明皇“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的孤寂哀愁。【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

28、5/10/13 21:38:10【动物类】011.大雁(雁、飞鸿)雁姿雄壮,春秋迁徙,鸿雁传书雄浑悲壮,思乡之情,书信来往壮士、游子、怀人。【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38:23【例1】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宋陆游。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二级教师】宜宾三中侯 2015/10/13 21:39:28谢谢楼主分享【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39:37【例2】韦应物的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诗人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29、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39:52【例3】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41:12【例4】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北宋晏殊清平乐这里是鸿雁传书。【特级教师】广东初中李 2015/10/13 21:41:42【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41:47012.蝉栖高饮露志行高洁高洁之士【例

30、1】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唐虞世南蝉。鸣蝉成了具有高标逸韵人格的象征,成了诗人自己是因为立身高洁而不是因为凭借外在的力量才被重用的表白。另外,因为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42:07【例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特级教师】宜

31、宾陈雪老 2015/10/13 21:42:51【例2】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43:34【例3】唐李商隐也在锦瑟中用“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来抒写诗人内心

32、极度的哀怨。【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43:58015.酒促人亢奋,引人抒怀富于想象,借酒抒情豪放洒脱,借酒浇愁【例1】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借酒表达了深厚的强烈的依依惜别之情。【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44:25016.捣衣(捣练)-寒夜捣衣,寄予征人-战争停止,离妇思人-忧国忧民、征人离妇【例1】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44:53

33、【气象地理类】017.夕阳(斜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游子、思妇、壮士、思乡怀古【例1】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例2】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45:11013.猿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例1】唐人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45:53014.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提示】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

34、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46:04018.流水流水不返,延绵不绝时光易逝,情谊绵绵怀古思念、爱恨情长【例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流水一去不复返,故古人常以流水喻时光的流逝,慨叹时光易逝,生命苦短。【例2】五代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流水喻感情的绵远、悠长、无尽。【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46:42019.秋:秋万物凋零英雄美人迟暮英雄、美人      

35、0; 秋满目苍凉思乡怀人游子、思妇        秋天高云淡心胸壮阔壮士、良臣【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46:53【例1】徐再思的水仙子:“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秋日的意象来诉说离情。【例2】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借秋天描写开阔壮观之景。【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47:28020.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游子思妇月连接古今,连接异地感叹时光流逝,追思历

36、史豪放洒脱者【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47:37【例1】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例2】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他曲折命运的悲剧,尽情地展现在“春花秋月”的时间之流中。【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48:21【注意】一些关于分析各种表达技巧的事项001.如推敲方面的炼字、炼句、炼意。【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48:29002.选材方面的虚实结合(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

37、虚景是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的景物,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虚实结合往往是古诗词意境的基本方法。【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48:34002.选材方面的虚实结合(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虚景是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的景物,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虚实结合往往是古诗词意境的基本方法。【初级教师】阆中中学  杨小 2015/10/13 21:48:43好的【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49:03003.选材方面的反衬:古

38、诗词表达技巧中的反衬是相对“正衬”而言的一种表达技巧。在作品中为了使对某事物的描写更清楚、突出,而采用相反的、相对立的事物从旁陪补的方法。它与“对比”不同,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反衬却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和被衬托的事物,突出被衬托的一方。【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49:55005.结构方面的伏笔与照应:诗作者在读者不经意处的暗示交代,使诗歌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文题呼应。【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49:55004.内容方面的动静结合:有时可理解为“以动衬静”,“动静相对”

39、。【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49:58006.结构方面的对比:对比是指在作品中把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并举出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于突出形象特征,揭示形象意义,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易产生犀利、深刻的效果。【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50:20007.结构方面的设问与悬念。008.寓意方面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意在言外,等等。【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50:42009.试题中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或表现手

40、法)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51:07表现手法:   描写方式: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虚实结合(相生)、远近上下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其它写作技巧: 托物言志象征、抑扬、白描、对比、渲染、烘托、反衬、借古讽今、联想与想象、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之间的关系【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51:16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

41、排比、双关、反复、衬托、用典、设问、反问、反语等等【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51:48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浑然天成、画龙点睛、首尾照应、先总后分、铺垫等等【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51:58【破釜沉舟】诗歌鉴赏挑战11分【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52:35【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类答题】【技巧点拨】其实在高考诗歌鉴赏中作者常常所要表达的情感主要有:孤独、寂寞、忧愁、惆怅、伤感、烦闷、

42、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持节操等等。【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52:47【忧国伤时类】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43、         同情人民的疾苦;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特级教师】广东初中李 2015/10/13 21:53:06【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53:14【重点举例说明】001.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例如】杜甫兵车行002.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例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

44、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1:53:46003.反映离乱的痛苦。【例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004.同情人民的疾苦。【例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05.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例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解析】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

45、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建功报国类】 建功立业的渴望;              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    

46、60;         山河沦丧的痛苦;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2:15:44【重点举例说明】001.建功立业的渴望。【例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002.保家卫国的决心。【例如】王昌龄从军行003.报国无门的悲伤。【例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004.山河沦丧的痛苦。【例如】

47、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005.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例如】屈原涉江【思乡怀人类】思亲念友;边关思乡;羁旅愁思;闺中怀人。【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2:17:11【重点举例说明】001.思亲念友。【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002.边关思乡。【例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003.羁旅愁思。【例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温庭筠商山早行004.闺中怀人。【例如】王昌龄闺怨【生活杂感类】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昔胜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怀; 青春易逝的伤感; 仕途失意的苦闷; 告慰平生的喜悦; 年华消逝

48、,壮志难酬的悲叹。【重点举例说明】00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例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002.昔胜今衰的感慨。【例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003.借古讽今的情怀。【例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004.青春易逝的伤感。【例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005.仕途失意的苦闷。【例如】白居易琵琶行006.告慰平生的喜悦。【例如】杜甫春夜喜雨007.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例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送别感怀类】 依依不舍的留念; 情深意长的勉励; 坦陈心志的告白。【举例说明】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49、60;  意在言外(言外之意): 言在此而意在彼 弦外音,味外味 言有尽而意无穷;   含蓄蕴藉(委婉): 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重点举例说明】001.依依不舍的留念。【例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002.情深意长的勉励。【例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003.坦陈心志的告白。【例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解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

50、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2:21:14                【评析主旨类问题常用术语必备】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言简意丰 意在言外(言外之意) 含蓄蕴藉(委婉)【分析手法类问题常用术语必备】  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

51、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   托物言志 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衬托、烘托:用一个事物来陪衬另一个事物,以使后者更突出。  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   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追念古代,伤感现实。      &#

52、160;           起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渲染:描摹色彩以加强效果。   对比:目的是突出一方。   寄寓 寄托: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上表现。  开门见山:文章

53、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语言特点类问题常用术语必备】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物的大概。 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 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 体物入微 、穷形尽态(相):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淋漓尽致。 浅显易懂:不雕塑饰,不加修饰。平淡无奇 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 形神兼备: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剔。 简洁、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 诗情画意  富有哲理词藻华丽 明快:明白通畅。 沉郁顿挫、苍凉:低沉

54、、苍劲、舒缓、悲凉等。 雄健、雄浑:雄壮、强健、浑厚。 【文章结构类问题常用术语必备】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 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 呼应、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 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行文技巧类问题常用术语必备】虚实相生:虚,多指文章中想像的部分。 【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2:30:39【其他高考中常遇到的一些参考答案】 构思精巧 新颖、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不落窠臼、不落俗套、自出机杼颇具匠心 感情细腻、感情

55、真挚 跃然纸上 曲折 层次分明 一气呵成 琅琅上口【古代诗歌鉴赏及其相关文史知识点攻略】【诗歌分类】(了解即可)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赠别诗、悼亡诗、爱情诗等。【内容详解】【诗】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也叫“古诗”或“古风”,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后人沿袭唐人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依照它们的体式而写的诗歌

56、,统称为“古体诗”。【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2:32:40【内容详解】【诗】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也叫“古诗”或“古风”,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后人沿袭唐人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依照它们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按照诗句的字数分为四言古体、五言古体、七言古体、杂言古体。古体诗语言接近口语,形式比较自由,不讲求平仄、对仗,表现方法多样,多有名篇杰作,是一份珍贵的诗歌遗产。    近体诗(又称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

57、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每两句组成一联,每联有专门名称:一、二句称首联; 三、四句叫颔联; 五、六句称颈联(腹联); 七、八句叫尾联。 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律诗有严格的平仄、押韵、对仗规定。绝句,又称“绝诗”,每首四句,常见的有五言、七言两种。绝句在平仄、押韵的规则上,完全按照律诗的格式,但对仗比律诗灵活自由,甚至可通篇不对仗。【词】 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

58、6字以上,三阙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曲】 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叙事诗】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如石壕吏卖碳翁陌上桑木兰诗,有的还有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典型的环境,如孔雀东南飞。【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2:38:02【抒情诗】主要是借景抒情,即事抒怀(即咏怀诗,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和托物言志(即咏物诗,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

59、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以石灰自喻,表达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即歌咏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喻理诗】特点:通俗自然,善用比喻说理,耐人寻味,富于理趣。主要写法:寓理于形象之中(在“景”或“物”的描绘中说理)形象、生动、有趣【例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朱熹观书有感(问君哪得清如许)、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淡妆浓抹总相宜)。议论说理议论与形象描写相结合,多用比喻等修辞法。【例如】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60、0;22:40:39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例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注意】1.读诗时要想诗。诗中的道理,如盐溶于水“体匿味存,现相无相”,要细细品味。2.诗中之“理趣”本身固有 引申而来,其理趣要用辩证观点分析诗句,“思而得之”。3.一般诗歌也常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有的诗还把议论与叙事、描写、抒情相结合,如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诗歌中常见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 辞藻华丽 委婉含蓄 简洁洗练 沉郁顿挫 浑厚雄壮 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61、、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具体解说:【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清新之风常见于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陶潜的诗特点主要在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维,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特级教师】宜宾陈雪老 2015/10/13 22:44:36【平淡】平淡不同于平庸与淡而无味,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富有情味的,所以说往往平淡而有思致。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平淡首推陶渊明。【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李商隐的诗歌不但绚丽,而且朦胧晦涩,李贺的诗也比较绚丽乃至于奇丽,比如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琢春泥。【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不绕弯子,一语道破,一语中的。【简洁】又表述为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 【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 【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