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文言助读之十重点_第1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文言助读之十重点_第2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文言助读之十重点_第3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文言助读之十重点_第4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文言助读之十重点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9玉不琢,不成器玉不琢,不成器(器物);人不学,不知道。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固有的好本质),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因为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改变),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慎哉!文言知识1知道。文言中的“知道”,不是一个词语,而是两个词语,由“知”与“道”组成,应理解为“懂得道理”。2虽。文言中的“虽”,很多场合解释为“即使”。“虽不琢以为器”,应理解为“即使不雕琢成器物”。 文化常识 “君子”与“小人”。古代“君子”与“小人”是两个对立的群体,最早是指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后来指“有道德的人”与“缺乏道德的人”。成语有“以小人之心度(猜测)君子之腹”。 启发与借鉴

2、 有了知识,懂得道理,就会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思考与练习 1解释:琢 ;舍 ;慎 2翻译:犹不害为玉也。 110狗亦有灵杨生养一犬,甚爱之。一日,生夜行,堕于涸井中。狗吠彻夜。旦日,有行人过,见犬对井号,怪之。往视,见井中有人。生曰:“君若出我,当厚报。”行人曰:“以此犬见与,便当出尔。”生日:“此犬曾数次活我,不得见与,其余一切均可。”行人曰:“若不与我,便不出尔。”其时,犬引颈下视井中,生知其意,遂应之。杨生出,行人系犬而去,犬时时顾。后五天,犬夜走归杨生家。 文言知识 1.见。文言中的“见”有一个很特殊的用法,它可以指代人、事、物。上文“以此犬见与”中的“见”,指代“我”,意为把这条狗

3、送给我;“不得见与”中的“见”,指代“你”,意为不能给你。 2.走。“走”的意思古今大不相同。文言中的“走”指“奔”、“跑”,而不是“慢慢地行”。上文“犬夜走归”,意为那条狗在夜里奔回家。成语“走马观花”,即“跑马看花”,形容观察得不仔细。 思考与练习 1.解释:涸 ;彻夜 ;怪之 ;引 ;系 。 2.翻译:君若出我,当厚报。 111 刘庭式娶盲女齐人刘庭式,未及第(没考上科举)时,父母为之议娶其乡人之女,既成约而未过门,两人情好日笃。后庭式及第,其女以疾,两目皆盲。女家躬耕,贫甚,不敢复言婚姻之事。或劝庭式纳(娶)其幼女,庭式笑曰:“吾心已许之矣。虽盲,岂可负吾初衷哉!”卒娶盲女,与之偕老。

4、 文言知识 及第与落第。“及第”指考取,“落第”指没考取。为什么这样说呢?“第”指名次,如“第一”、“第二”凡获得名次的就是考中了,凡落在名次之外的就是没考中。“及第”就是在“名次”之内;“落第”就是落在“名次”之外,犹今之“落榜”。 文化常识 文言中常见“齐人”、“楚人”、“越人”等。如果这人生在战国或战国前,那是指齐国人、楚国人、越国人,自秦朝之后,齐、楚、越、赵、燕等诸侯国都不存在了,因此“齐人”要理解为山东人(因齐国故地在此),“楚人”要理解为湖北、湖南及安徽一带人(因楚国故地在此),“越人”要理解为浙江人(因越国故地在此)。上文说的是宋朝的事,故“齐人”要理解为山东地方人。 启发与借

5、鉴 忠贞的爱情是以志同道合为基础的,不受残疾影响。 思考与练习 1解释:既 ;笃 ;或 ;许 ;卒 ;偕 。 2翻译:岂可负吾初衷哉。 112秀才读别字一秀才喜读书,而别字良(很)多。一日,读水浒,适友人造访(上门拜访)见而问曰:”兄看何书?”答曰:“水许。”友人怪之,曰:“书亦多矣,水许一书实未见。”又问:“书中所载,均为何人?”曰:“有一李达。”曰:“请问李达之详。”曰:“手使两柄大爹,有万夫不当之男。”曰:“书中更有何人?”曰:“有和尚鱼知深,教头林仲。”友人知其别字甚多,不禁哑然失笑。文言知识1适。“适”有好多解释,上文“适友人造访”中的“适”,解释为“洽逢”、“正遇”等。如“适见一鸟

6、”,意为正巧看到一只鸟;“适中秋,二人对饮”,意为正遇上中秋节,两人便喝酒。2省略。文言中省略的现象极多,主语、谓语、宾语在一定情况下都可以省略。上文很多“曰”前省略了主语,即“友人曰”、“秀才曰”。不把主语写出来,有两个原因:一是读者根据上下文看得懂,二是使文字简洁而不罗嗦。文化常识秀才。在科举考试的时代,读书人唯一的道路是一级一级考上去。“秀才”是在县里考试合格的读书人,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好比小学毕业。考取秀才的人还没资格做官,只好在私塾里教书。秀才之上是“举人”,举人之上是“进士”,考中了举人、进士才有资格做官。思考与练习1这个秀才读的是一部什么书? 。2秀才说的“李达”、“鱼知深”、“

7、林仲”其实是 ; ; 。113张祜好侠 张祜落第(科举考试不取),遂漫游江、淮,嗜酒,自称侠土。 一夕,有非常人入门,装饰甚武,腰剑手囊,囊中一物,血流于外,曰:“此非张侠土之居邪?”张祜曰:“然。” 既坐,客曰:“有仇人,十年莫得,今夜杀之,喜不已(停止)。”指其囊曰:“此其首也o”张敬之。客曰:“吾有恩人,义士也,多年未报,去此三里。可假(借)予钱十万报之否?旦日即还。后为尔赴汤蹈火,无所惮!”张信之,尽其积与之。客乃留囊而去。 旦日,张未见其反(返),虑囊首为人所知,乃与家人埋之。开囊出视,乃猪首也,方悟为人所诳。呜呼,世之所谓豪侠之士不为人诳也鲜矣! 文言知识 非常。现代汉语中的“非常

8、”,相当于“很”。如“非常好”,即很好、极好。但在文言中它是两个词,由“非”与“常”组成,解释为“不同一般”、“不同寻常”。所谓“非常事件”,意即不同平常的事情。上文“有非常人入门”,意为有个不同寻常的人进门。 启发与借鉴 不分是非,轻信他人,受骗上当是难免的! 思考与练习 1解释:嗜 ;囊 ;既 ;去 ;旦日 ;诳 。 2选择:那“客”是个怎样的人?侠士;言而无信的人;好汉;骗子;穷光蛋。114搔痒人有背痒者,令其子搔之,三搔而弗中。又令其妻索之,五索而亦弗中。其人曰:“妻子乃知我者也,何为而弗中!莫非难(为难)我哉?”妻子无以应。其人乃自引手,一搔而痒绝。此何则?痒者,人之所自知也,自知而

9、搔,焉有不中者乎? 文言知识 1妻子。文言中的“妻子”是两个词,即“妻”与“子”,即老婆与儿子或老婆与儿女。它不是现代人所说只指老婆。 2无以。“无”和“以”常结合在一起,组成“无以”,在文言中叫“固定词组”。它的意思是“没什么用来”,“妻子无以应”,意为老婆儿子没什么话用来回答。 启发与借鉴 自己的问题,只有自己最清楚;要真正解决问题,还得自己下功夫。 思考与练习 1解释:令 ;索 ;何为 ;焉 。 2翻译:其人乃自引手,一搔而痒绝。 3柳宗元是 朝人;山行的作者是 ;李白字 , 朝人。115拷打羊皮定案人有负盐负薪者,二人同释重担息树荫,少时(不多时)将行,争一羊皮,各言为己藉(垫)背之物

10、,讼于官。时雍州刺史(州的长官)李惠谓群下(手下人)曰:“拷此羊皮可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遣争者出,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地认罪。 文言知识 负。“负”是个多义词,既可指“失败”、“对不起”,又可指“背着”、“肩负”等。上文“人有负盐负薪者”中的“负”,指“背着”,意为有背着盐和背着柴的人。又,“负粮走”,意为背着粮食奔跑。 启发与借鉴 合理的推理,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思考与练习 1为什么拷打羊皮就可以定案? 2翻译:讼于官 ;伏地认罪 116. 欧阳晔破案欧阳晔治(掌管)鄂州。民有争舟而相殴致死者,狱久不决。晔自临(来到)其狱,坐囚于

11、庭(院子)中,去其桎梏(脚镣手铐)而饮食之,食讫(毕),悉劳(安慰)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变而惶顾。欧阳晔曰:“杀人者汝也!”囚佯为不知所以。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箸(筷子),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非汝而谁?”囚泣涕服罪。文言知识 狱。“狱”既可指“监狱”,又可指“案件”。“入狱”、“劫狱”及上文“自临其狱”中的“狱”,均指“监狱”。上文“狱久不决”中的“狱”,指“案件”,意为案件拖了很长时间无法判决。又,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意为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彻底弄清,但也必定尽可能按实情处理。 启发与借鉴 断案既要靠科学,又要用智慧。 思考与练习 1“死者伤在

12、右肋”与嫌疑犯“左手持箸”有什么关系? 2翻译:坐囚于庭 ;留者色变而惶顾 117. 点石成金人贫苦特甚,生平虔(真诚地信单)吕祖。吕祖乃吕洞宾也,为道教之祖。吕祖感其诚,一日忽降至其家,见其赤(极端)贫,不胜悯(同情)之,因伸一指,指其庭中磐石(大而厚的石头)。俄顷,粲然(金光闪闪的样子)化为黄金,曰:“汝欲之乎?”其人再拜(拜了两次)曰:“不欲也。”吕祖大喜,谓:”子诚能如此,无私心也,可授以大道(成仙的真道)。”其人曰:“不然,我欲汝之指头也。”吕祖倏不见。文言知识 诚。上文有两个“诚”,它们的含义不同:“吕祖感其诚”中的“诚”,指真诚,意为吕洞宾被他的真诚感动了;“诚能如此”中的“诚”

13、,指如果,意为你如果能这样。 文化常识 我国古代有“三教”:道教、儒教和佛教。道教相信修行后能升天,它的始祖是李耳(也称“老子”),吕洞宾是传说中修仙得道的人;儒教的创始人是孔子,他主张读书做官,把国家治理好;佛教由印度传入,主张修行做好事,来世有好报。 启发与借鉴 其人贪得无厌,结果反而一无所得。活该! 思考与练习 1解释:俄顷 ;授 ;不然 ;倏 。 2那个穷人为什么不要一大堆黄金而要吕祖的指头? 118原谷收舆原谷有祖,年老,父母厌憎,欲弃之。谷年十五,谏父曰:“祖生儿育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弃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手推的小车),弃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

14、?”谷曰:“他日(往后)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文言知识 谏。“谏”在文言中作“好言规劝”解释。上文“谏父”,意为原谷好言规劝父亲。这种“谏”只能用于下级对上级、小辈对长辈;反之,上级对下级、长辈对小辈不能说“谏”,只能用“诫”、“戒”。 启发与借鉴 父母是子女的榜样,原谷的父亲待老人不好,原谷看在眼里;同时,原谷也很聪明,他用“收舆”这种方法来规劝父亲改过。 思考与练习 1解释:负 ;从 ;更 2原谷“收舆”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日后对付自己的父母用吗? 3解释:势均力敌中的“敌”,是指 ;垂死挣扎中的“垂”,是指 ;贪得无厌中的“厌”,是指 。119.李存审诫

15、子李存审出(出身)于寒微(家庭贫困,地位低微),常诫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至将相,其间万死一生者非一,破(剖)骨出镞(箭头)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粱,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子孙皆诺。文言知识 1少。“少”可指“年轻时”,上文“尔父少提一剑”,意为你们的父亲年轻时带了一把剑。在古代,三十岁以下的人都可以说“少”。如“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少年”是指年轻人。 2曹。“曹”可用作人称复数。现代汉语中用“们”,如“我们”、“你们”,而文言文中说“吾曹”、“尔曹”。 启发与借鉴 创业要靠自己,依赖父辈祖辈是没出息的表现。 思考与练习 1解释:去 ;凡 ;诺 2“膏粱”是两种食品,“膏”指 ;“粱”指 。“膏粱”合在一起也可理解为 。 120蛇衔草昔有田父耕地,值见伤蛇在焉。顷之,有一蛇衔草着伤口上,竟日(终日,一整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