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贫困问题(1)贫困:贫困是指人类基本能力和权力的剥夺,不仅仅是收入的缺乏,贫困真正的含义是指贫困人口创造收入的 能力和发展的机会和手段的贫困。(2)贫困问题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中国逐步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城乡居民的就业机会、教育、医 疗等各方面资源大多由政府运用再分配手段配给,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大规模流向城市,支持工业化。城乡关系是 一种不平等关系,农村的发展实际上被边缘化了。 20 多年的时间里,农村发展缓慢,农民家庭普遍处于贫困之中。但 由于农村内部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生活资料的供给是高度一体化的,贫困没有从经济建设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问 题。随着时间的
2、推移,由于没有轻工业发展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所支撑的需求增长,偏重于基础工业与重工业建 设的中国工业化战略逐渐失去发展后劲,整个社会陷入了不景气之中。自 1970 年代末期开始,中国农村首先改革。 主要是“去一体化”,农民家庭和个人被赋予生产和消费的自主权。但 1980 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城市中市场化改革的 启动,城市的比较优势迅速浮现,大量“非组织化”的农民向城市流动。由于户籍、社会保障制度等并没有打破城乡 双轨格局的限制,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转变成城市中的市民农民双轨格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一体化的城乡经 济与市场已经发展起来。但这些并没有为农村带来真正的转机,而是孵化出了市场这一抽取农
3、村资源和生产不平等的 新机制,因为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中的市场本身就是以城市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农村在其中处于附属地位。所以,城 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愈拉愈大。更关键的是,剧烈冲击着城乡二元格局的一体化经济与市场表面上给农村带来了新的机 会,而事实上却不过是启动了城乡之间新的不平等机制。这种双重不平等机制是理解当前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及反贫困 道路的一个关键。(3)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原因分析1 自然环境原因、 (贫困地区区位上的边缘性和分散性;地形的复杂性和气候、生存条件的恶劣;受历史和传统的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 )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揭示过好地与差地的收益和地租的差异。2 历史原因(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
4、家,如果说旧中国的贫穷落后是导致新中国贫穷的主要原因,那么,现阶段的贫困 显然有着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影响,包括人口众多、决策失误、生产效率长期低下和禁锢人们思想观念的户籍制度等等, 造成了大多数农村居民长期处于赤贫状态而不能自拔,城镇居民亦因长期以来只领取低工资而处于低水平生活状态。 这些历史因素及其造成的贫穷后果均不是短期内能够消除得了的,尤其是观念、技能等方面的落后更是一个长期制约 因素)3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原因。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向 来呈递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因国家施行的是重点发展东部地区的经济政策,使得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区域
5、带的经 济发展水平差距迅速扩大,发展不平衡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居民收入水平的不平衡,这是中西部地区贫困人口比重高、 程度深、数量大的重要原因。)4 收入分配原因。收入分配对贫困问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分配领域中收入差距的扩大:其一,初次分配过程中 存在许多不平等的竞争,如最为突出的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的存在;其二,收入分配再分配的手段和功能严重不足, 例如对高收入调节不力,对低收入阶层缺乏有效保护;其三,灰色收入、黑色收入以及腐败等非法收入问题突出,打 击力度远远不够;其四,由于地域差别的存在,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收入高,地区收入差距拉大。贫富差距的扩大化 将直接影响着未来中国贫困问题的基本走势,
6、这是应当引起政府重视并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加以调控的。5. 扶贫制度的缺陷。导致我国农村贫困的制度根源主要表现在:一是扶贫政策存在一定缺陷。二是衡量贫困的指标体 系不完善,它只是反映扶贫对象物质上的状况,不能全面反映精神、文化、卫生等方面的状况。三是政策性扶贫的效 应减弱。开发性扶贫由于缺乏刚性制度的束缚,扶贫专款在某些地区不能到位。四是其他制度建设滞后,为贫困农民 进入劳务市场提供信息、技术培训等服务的组织制度尚未建立,农村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等制度建设滞后,因病致贫、 因病返贫的农民普遍存在。6. 家庭与个人原因。一方面,从家庭结构来看,单亲家庭,有残疾人、重疾患者、无养老金保障的老年人的家庭
7、,往 往经济负担较重,容易陷入贫困;另一方面,从个人因素来看,孤寡老人和孤儿,残疾人,重症患者,受教育程度低 者,或因无依无靠或因无工作收入或因收入极低,通常是贫困人口的基本成员。7. 失业原因。劳动者在就业竞争中失败而被迫失业,意味着丧失了收入来源,失业者及其家庭可能因此而陷入生活困 境。近几年来,随着国有经济的调整,中国正处于失业、下岗高峰时期。劳动者在就业竞争中失败而被迫失业,意味 着丧失了收入来源,失业者及其家庭可能因此而陷入生活困境。近几年来,随着国有经济的调整,中国正处于失业、 下岗高峰时期。8. 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一 .“靠天靠政府的依赖思想”;二 .贫困亚文化的影响,
8、“宁愿一块穷,不愿一个富”; 三 .受教育程度低,思想固步自封;四 .受教育程度低,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一) 农村反贫困措施 农村反贫困措施1. 社会政策要向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富裕倾斜当前 ,国家对农村、农业普遍存在投人不足问题,农村的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各种费用都是由农民负担的这种城乡分割的体制设置大大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分化 所以当前要改变农村的落后和贫困面貌 ,就必须改变倾斜的财政投人体制 ,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和投人 要发挥国家 财政和社会各方面力量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加快以税费改革为中; 自的农
9、村改革 ,提高对农民 ! 农业的补贴 ,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减轻农民的负担 。2. 坚持我国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基本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发挥国 家财政的作用。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 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 入分配差距。3.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首先,改善贫困地区教育基础设施,提高师资力量,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办法以较 高的待遇 ,激励优秀教师到农村执教。其次 ,普及义务教育 ,降低贫困儿童辍学率和青少年
10、文盲率,增加对家庭困难学生 的补贴和支持。再次 ,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各级财政要安排用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金,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技能培训 ,提高农民务农的水平和外出就业的能力。4.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首先 ,要建立最低生活保障的社会救济制度,首先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解决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绝对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问题;其次,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以彻底减轻农民医药负担 ,防治因病致贫返贫的现象发生;5. 完善扶贫机制 ,实现扶贫方式的有效性。首先 ,应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进一步完善开发式扶贫,通过国家和社会的扶持 和引导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增强贫困人口自身的发展能力;其次 ,需根据
11、实际情况 ,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 ,针对丧失劳 动能力的贫困人口 ,主要采取救济式扶贫 ,适当提高救济标准 ,尽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针对自然条件极为恶劣地区的 贫困人口 ,要积极稳妥地进行生态移民和易地扶贫。6. 动员非政府组织的力量,进一步争取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向中国提供援助性扶贫项目。 反贫困中社工的任务:一是心理辅导;针对贫困者依赖性强等心理,社会工作人员要了解其心情,并给予辅导和增权, 引导他们走向自助和自立。二是就业辅导;为贫困人口制定适合他们能力的就业辅导计划,指导他们进行职业训练, 提供挖掘就业机会。三是协调和动员社会资源;帮助他们解决具体困难。提供个案、小组等专业化服务,帮
12、助贫困者 解决婚姻问题、亲子关系问题、接受专业化的个案辅导,除对贫困者个人辅导外社工也常用小组方式为贫困者提供服 务。家庭暴力婚姻家庭问题的内容一、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 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二、家庭暴力的成因 家庭暴力问题在我国由来己久 ,究其缘由 ,是外因与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外部原因I、受男尊女卑、夫权统治余毒的影响的大男子主义。2、绝大多数妇女的经济地位不如男子。一方没有了经济地位。3、从社会环境看 , 受社会不良风气的负面影响。 4、法律法规不健全。 5、援助机制不完善。(
13、二)内部原因I、受害者妥协忍让维权意识薄弱。2、施暴者法律意识淡薄。3、施暴者自身素质太差。二、 影响1、家庭暴力破坏了婚姻的基础、侵犯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暴力行为无论是对家庭成员实施的肉体虐待、精神虐待还是性虐待,都是对婚姻双方情感的伤害,侵犯了家庭中的弱者,如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这一群体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我国每年 40 万个婚姻解体,四分之一源于婚姻暴力。2、家庭暴力行为的出现打破了家庭安宁、和谐。由于法律知识的欠缺和家庭观念的束缚,遭受暴力虐待的老人在忍 无可忍时,多数选择自杀、出走作为解脱方式;受暴力虐待的子女除了忍受外别无他法,年龄较大的子女一般以外出 流浪的方式来逃避暴力;
14、遭受暴力虐待的妇女,当虐待超过了她们的肉体、精神能够承受的范围时,有些被逼上了犯 罪的道路,从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变成了害人者。也有的妇女以自杀的方式从家庭暴力中获得永久的解脱。轻微的家庭 暴力可以破坏一个家庭的和睦气氛,造成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严重的可以引发刑事犯罪。3、受虐妇女的自信和自尊受到打击,人格扭曲。长期处于婚姻暴力中的妇女,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家庭完整、 家庭名誉、子女身心健康、经济保障、住房等,对暴力的态度有两种:一种是麻木地忍受,不作任何形式的反抗。另 一种态度是在不能忍受时进行反抗,反抗方式有积极与消极两种。积极的反抗方式,如找男方单位、妇联、工会投诉; 消极的反抗方式,如
15、以暴力反抗暴力、出走、寻找婚外情等。4、对未成年子女的身体、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家庭暴力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会对子女产生影响。影响的 结果有很多种:紧张、害怕、引起的情绪焦虑;自尊心降低;有不安全感、羞耻感;自我责备;生理状况异常等,消 极、孤僻、忧郁,尝试使用暴力行为或破坏性行为发泄感情等。5、诱发刑事犯罪,影响社会稳定。因家庭暴力引发的刑事案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有的妇女不堪丈夫长期的虐待, 当这种忍耐超过承受的心理极限时,消灭家庭暴力的动机就会转化为行动,采取报复手段,从肉体上消灭家庭暴力的 根源,走上犯罪道路。6、家庭暴力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家庭暴力侵犯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在一定
16、条件下引发青少年和其他家庭成员 违法犯罪,诱发家庭的悲剧,妨害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和谐,对社会整体发展进步产生不良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家庭暴力妨害婚姻家庭的稳定和谐,也必然危害社会的稳定和谐。三、解决对策 反家庭暴力,主要应做三件事:一是预防暴力的发生;二是制裁施暴者;三是向受害者提供各种形式的援助和保护。 家庭层面 1、构建和谐家庭关系。 2、增强女性的社会参与能力,提高妇女的经济地位。男女平等的基础是男女经济权 利的平等。 3、积极干预家庭成员的压力情绪,进行家庭辅导。法律层面 1、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使人们的生活理念中具有法律意识。2、就司法部门来说 ,公安机关是名副其实的第一道防线
17、,应加强对公安机关惩治家庭暴力的监督与制约。公安机关还可通过多种手段来遏制家庭暴力,如设置家庭暴力的举报电话 ,在公共场所设置监督、举报、救援机构等。 2、就人民法院处理家庭暴力案件而言 ,建议家庭暴力的受害 者可向法院的民庭申请禁止令 (口头或书面均可 ),法院应在收到申请的当日通知施暴者 ,并核发禁止令 ,以便为受害者提供快速、有 效的救济途径。 3、人民法院和检察机关在处理家庭暴力犯罪时,应充分注意暴力的背景。特别要依法妥善处理受害妇女的犯罪问题。屡遭迫害、虐待而求救不成,报复犯罪以致杀人的妇女的定罪量刑要考虑其犯罪动机和情节,从轻、减轻。政府层面 1、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法律援助机构是国
18、家建立的保障经济困难公民和特殊案件当事人,获得必要的无偿 法律服务的机构。作为专门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的机构,应当与相关的维权部门建立起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联动机制,共同做好反家庭暴力工作,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上的保障。2、建立专门的“庇护所”。 3、建立专门的家庭暴力伤残鉴定机构。社会层面。 加强社会组织的合作 ,是政府组织的有效补充。相对于政府组织 ,社会组织的优势表现在 :1、社会组织更容易 将反家庭暴力工作深入到社会基层 ,如农村和城镇社区 ,特别是政府力量难以达到的最基层 ,更能了解家庭暴力的真实情 况 ;2、社会组织具备社会沟通的优势 ,他们既能够深入到一般民众中 ,又能够与政
19、府保持一定的联系 ;3、社会组织在体制、 结构及活动方式上有很大的弹性 ,便于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条件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活动,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因此 ,应有效家庭社会工作介入 ,把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工作做到千家万户中,创造反家庭暴力的支持性社会环境。老龄化1. 社会问题的界定要素:客观事实、公共问题、公众认定、需要”社会行动”客观事实: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 2.12亿,占总人口的15.5%。据预测,本世纪中叶老年 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超过 4亿,届时每3人中就会有一个老年人。公共问题:我国在2000年时,比例7%,进入了老龄型社会。至U 2012年,比例为14
20、.3%,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然而, 现阶段,中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期,仍属于中等收入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口老龄化体现出其独有的特征: 未富先老、规模更大,速度更快,赡养负担更重,二元结构明显。中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危机特有的巨大挑战。公众认定:未富先老社会行动:需要国家,企业,社会组织等的共同行动2. 社会问题可分为结构性、变迁性、越轨性。制度性: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则主要受出生率下降因素的影响,这主要是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所致。建国50年以来,我国人口经历了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转变。7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出生人口大幅减
21、少。同时,由于解放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 的提高,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平均预期寿命大为延长,使得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变迁性:纵观全球,被称为“银发浪潮”的人口老龄化是继伴随“婴儿浪潮”而来的人口激增之后,人类发展史上又一前所未有且深具影响的人口现象。世界人口老龄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历史显现与演进过程大致划为三个时期,即肇始于 20世纪以前的个别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的局部地区(指西方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和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全球性的人口老龄化。3. 现状、后果、对策现状:第一、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长速度快。第二、老
22、龄化进程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第三、老龄化程度分布不均衡(城乡、地区)。第四、人口高龄化趋势显著。后果、对策1、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在未来的一些年份中,我国的劳动力供大于求,存在着劳动力资源过剩,但同时伴随着劳动年龄结构老龄化的问题。人口过快的老龄化,提高了社会负担系数,使社会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需求结构提出新的要求,以满足老年人口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特殊的需要。随着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老年人口的数量和比重在不断增大,这必然要求产业结构和经济结 构作相应的调整,建立以满足老年人需要的产业和社会服务设施,这就要求国家(或政府)必须改变经济结构,积极发展
23、老龄产业,增加老年人所需要的社会服务业。2、对家庭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引起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人口老龄化 使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受到削弱,因而迫切要求发展以社区为中心的各项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事业,以补充家庭养老 功能的不足。3、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由于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将导致社会文化发生相应变化,即人口结构的变化将会影响到社 会文化结构的变化。一是老年人需要社会有适应老年人的文化。二是电台、电视台、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介会有适合于 老年人的节目。4、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老年人口数量和比重在不断增加,老年人口逐渐由个体形成群体, 因而老年人口
24、对社会的影响不断由家庭零散小的矛盾形成为老年人口群体的社会矛盾。失独家庭1. 社会问题的界定要素:客观事实、公共问题、公众认定、需要”社会行动”。客观事实:社科院的的研究显示,2010年,累计独生子女死亡即失独家庭达到100.3万户。在该年,全国死亡 17.29万独生子女,1岁以上的约7.78万。而未来独生子女死亡总量将增长更快。到2030年,每年死亡独生子女人数将达27.7万;2040年则增至38万。照此趋势发展下去,预计到2050年,失独家庭总计将达 1100万。公共问题、公众认定:对于一对已步入中年甚至晚年的夫妻,失去他们的独生子女一方面在心理上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另一方面,在社会保障体
25、系依然不健全的情况下,他们的养老失去了一个重要支柱。由“失独”群体引发的“养老风 险”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社会行动:“失独家庭”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养老保障给付标准过低、社区关怀力量不够、各类制度设计尚待进一步完善等。2. 产生的原因:制度性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实行较为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这项基本国策的实施是对人口的出生增长实行计划 调节和控制,因此产生了数量庞大的独生子女家庭。由于独生子女家庭自身结构的脆弱性以及不断增加的外源性风险, 失独家庭就此产生。3. 现状、后果、对策现状,后果1、养老模式的局限性。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不发达 ,养老体制尚不健全 ,家庭养老模式仍占养老主流 ,加之老年人口日益增多 ,配套设施还未跟上 ,养老院的数量远远不够 ,出现公办养老院“不够住” ,私营养老院“住不起”的 现象。2、失独家庭面临的困境主要有 :物质和精神上的缺失、家庭成员关系紧张、未来养老和医疗负担重、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沈阳理工大学《产品创新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合同到期了单位不续签通知模板
- 2024年拉萨驾驶员客运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24简单版机动车借款抵押合同
- 2024服装制作合同
- 2024防水材料采购合同
- 2024深圳建设工程技术咨询合同样本
- 2024光伏发电安装合同范本光伏发电安装合同范本
- 2024教师聘用合同
- 2024幼儿园装修改造工程施工合同
- 幼儿园绘本故事:《老虎拔牙》 课件
- 2021年上半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真题
- 一个冬天的童话 遇罗锦
- GB/T 706-2008热轧型钢
- 实验六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和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 GB/T 25032-2010生活垃圾焚烧炉渣集料
- GB/T 13610-2020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
- 《彩虹》教案 省赛一等奖
- 2023年湖南建筑工程初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
- 沈阳机场航站楼扩建工程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 司法考试:证据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