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教案_第1页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_第2页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_第3页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_第4页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授课计划授课时数:2 授课教师:赵启学 授课时间: 课 题:半导体二极管教学目的:1、理解PN吉及其单向导电性2、了解半导体二极管的构成与类型教学重点:1、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2、二极管结的构成教学难点: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教学类型:理论课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没有哪一门课程像电子技术的发展可以用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从 1947年,贝尔实验室制成第一只晶体管;1958年,集成电路;1969年,大规模集成电路;1975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一开始集成电路有4只晶体管,1997年,一片集成电路有 40亿个晶体管。不管怎么变化,但

2、是万变不离其宗, 这门课我们所讲的就是这个“宗”。(10分钟)讲授新课:PN结(30分钟)1、什么是半导体,什么是本证半导体? (10分钟)半导体: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本征半导体:纯净(无杂质)的晶体结构(稳定结构)的半导体,所有半导体器件的基本材料。常见的四价元素硅和错。2、杂质半导体(20分钟)N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参入微量 流子(多子),空穴成为少数载流子(少子)P型半导体:在本证半导体中参入微量 成为少子,以空穴导电为主的杂志半导体称为3、PN 结P型与N型半导体之间交界面形成的薄层为二:PN结的单项导电性(20分钟)力叩寸,可以有较大的正向,即呈现低电阻, 小的反向,

3、呈现高电阻,我们称PN结截止。1、正偏加(正偏)一一电源正极接P区,负极接外电场的方向与内相反。外电场削弱内电场耗尽层变窄扩散运动 方向一致)IF2、反偏加(反偏)电源正极接5价元素,使自由电子浓度增大,成为多数载 如图(a)3价元素,使空穴浓度增大,成为多子,电子 P型半导体。如图(b)PN结我们称PN结导通;PN结加时,只有很 这就是PN结的单向导电性。>>漂移运动-多子扩散形成(与外电场N区,负极接P区外电场的方向与内相同外电场加强内电场-耗尽层变宽-漂移运动>>扩散运动-少子漂移形成 I R三:半导体二极管的构成与类型(20分钟)1、半导体二极管的构成一个PN结

4、加上相应的电极引线并用管壳封装起来,就构成了半导体二极管,简称二极 管。2、半导体二极管的类型(1)二极管按半导体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硅二极管、错二极管和碑化钱二极管等。(2)二极管按其结构不同可分为:点接触型、面接触型和平面型二极管三类。点接触型二极管 PN结面积很小,结电容很小,多用于高频检波及脉冲数字电路中的开关元件。面接触型二极管PN结面积大,结电容也小,多用在低频整流电路中。平面型二极管PN结面积有大有小。本课小结:1、N型半导体,自由电子为多数载流子,热激发形成的空穴为少数载流子。P型半导体,空穴为多数载流子,热激发形成的自由电子是少数载流子2、PN结的单向导电性是指 PN结外加正向

5、电压时处于导通状态,外加反向电压时处于截止状态。3、半导体二极管的构成:一个 PN结加上相应的电极引线并用管壳封装起来。作业布置:P22 1、2、3题PN结及其单项导电性N型半导体:自由电子为多数载流子主I白葡于1板书设计:.向a万:闻£1 / 制*于5“打 信电空穴为少数载流子P型半导体:空穴为多数载流子自由电子为少数载流子单项导电性:PN结外加正向电压时处于导通状态作业:P22 1、2、3外加反向电压时处于截止状态教学反思:授课计划授课时数:2 授课教师: 赵启学授课时间: 课 题:半导体二极管教学目的:1、掌握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与主要参数2、了解半导体二极管的使用常识教学重

6、点:1、二极管的符号及主要参数2、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教学难点: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教学类型:理论课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观察法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1、N型半导体,自由电子为多数载流子,热激发形成的空穴为少数载流子。P型半导体,空穴为多数载流子,热激发形成的自由电子是少数载流子2、PN结的单向导电性是指 PN结外加正向电压时处于导通状态,外加反向电压时处于截止状态。3、半导体二极管的构成:一个PN结加上相应的电极引线并用管壳封装起来。(10分钟)讲授新课:一: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30分钟)1、PN结的伏安特性方程PN结两端的电压 U和和流过PN结的电流I的关系:UI =

7、 I s( eUT- 1)I S为PN结的反向饱和电流5为温度的电压当量,U T26mV正偏时U与I为正值,反偏时 U与I为负值U正偏:U ?Ut ; I = IseUTU= 0反偏:| U ? Ut; I = - I s2、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1)正向特性外加正向电压较小时,外电场不足以克服内电场对多子扩散的阻力,PN结仍处于截止状态。正向电压大于死区电压后,正向电流随着正向电压增大迅速上升。通常死区电压硅管约为,错管约为(2)反向特性二极管电压时,反向电流很小(IIS ),而且在相当宽的反向电压范围内,反向电流几乎不变,因此,称此电流值为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结论:(1)二极管是非线性原件

8、(2)二极管具有单项导电性(3)反向击穿特性3、温度对二极管特性的影响二极管是对温度非常敏感的器件。实验表明,随温度升高,二极管的正向压降会减小,正向伏安特性左移,即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具有负的温度系数(约为-2mV/C);温度升高,反向饱和电流会增大,反向伏安特性下移,温度每升高10C,反向电流大约增加一倍二:半导体二极管的使用常识(30分钟)1、二极管的型号表、二极管的主要参数(1)最大整流电流I fm最大整流电流I尸溪指二极管长期连续工作时,允许通过二极管的最大正向电流的平 均值。(2)最高反向电压U RM允许加在二极管上的反向电压的最大值。(3)反向饱和电流I s它是指管子没有击穿时的反向

9、电流值。其值愈小,说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愈好。 另外(4)最高工作频率f m:主要取决于 PN结结电容的大小。理想二极管:正向电阻为零,正向导通时为短路特性,正向压降忽略不计;反向电阻为 无穷大,反向截止时为开路特性,反向漏电流忽略不计。3、二极管管脚级性及质量的判断(1)二极管的管脚级性将红、黑表笔分别接二极管的两个电极,若测得的电阻值很小(几千欧以下),则黑表笔所接电极为二极管正极,红表笔所接电极为二极管的负极;若测得的阻值很大(几百千欧以上),则黑表笔所接电极为二极管负极,红表笔所接电极为二极管的正极。(2)质量判断若测得的反向电阻很大(几百千欧以上),正向电阻很小(几千欧以下),表明二

10、极管性能良好。若测得的反向电阻和正向电阻都很小,表明二极管短路,已损坏。若测得的反向电阻和正向电阻都很大,表明二极管断路,已损坏。本课小结:(10分钟)1、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通常死区电压硅管约为,错管约为2、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最大整流电流I FM最高反向电压U RM最高工作频率f M反向饱和电流I S3、半导体二极管的测量(1)反向电阻很大,正向电阻很小,二极管性能良好(2)若测得的反向电阻和正向电阻都很小,表明二极管短路,已损坏。(3)若测得的反向电阻和正向电阻都很大,表明二极管断路,已损坏。(10分钟)作业布置: P22 1、2、3题板书设计: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及使用常识伏安特性:I

11、= Is(eUT- 1)硅管:,楮管:主要参数:最大整流电流I FM最局反向电压U rm最高工作频率f M反向饱和电流I S作业:教学反思:授课计划授课时数:_2_ 授课教师: 赵启学 授课时间: 课 题:半导体二极管的基本应用教学目的:1、掌握半导体二极管的电路模型2、掌握单项桥式整流滤波电路工作原理3、了解硅整流组合管教学重点:1、二极管的电路模型2、单相桥式整流滤波电路原理教学难点:单相桥式整流滤波电路原理教学类型:理论课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所讲内容,二极管的单项导电性,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二极管的测量及参数,根据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图,引出二极管的电路模型图(

12、10 分钟)讲授新课:( 30 分钟)1、理想模型:相当一个开关2、恒压降模型Uf不随电流而变,硅管U F取,错管U F取。更接近实际二极管。3、实际应用ID和输出电压U 0。设二极管为硅管。解:首先要判断二极管是出于导通状态还是截止状态,可以通过计算(或观察)二极管未导通时的阳极和阴极间的点位差,若该电位差大于二极管所需要的导通电压,则说明二极管出于正向偏置而导通,如果该电位差小于二极管的导通电压,则该二极管处于反向偏置而截至。Ua= - 12V,阴极电位U b= - 16V,则阴极和阳极的电位差为 4V,导通。Uab = Ua - Ub = - 12V- (- 16)V= 4V> U

13、F= 0.7V1、 用理想模型二极管 D 导通,其管压降为0 所以URR-Usi+ Us2(-12+16) Vv2KQ=2mAU0 =-Usi = - 12V:用恒压降模型 由于二极管D导通,U f = 0.7V,故:I*-R - USi+ Us2- UF(- 12+16- 0,7) V =U0 = I dR) - US2 = 1.65mAX 2KQ - 12V = - 12.7V练习:二极管电路图如图所示,试分别用二极管的理想模型,恒压降模型计算回路中的 电流I d和输出电压U 0。设二极管为错管。二:单项桥式整流滤波电路(30分钟)1、单项桥式整流电路(1)简单介绍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然后

14、画出桥式整流电路的原理图(2)讲解整流电路的作用:把交流电转变成直流电。接着讲交流电的特点:电流(或电 压)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不断变化(3)讲交流转变成直流的过程。为了简化讨论,先不考虑电压的大小,只考虑方向,那 么可以将交流电分成正负两个半周:正半周(下正下负)和负半周(下正上负)。正半周:上正下负,此时会产生一个下图中红色线条所示电流。负载电流方向:从上到下;电压方向:上正下负负半周:即下正上负。此时会产生下图中绿色线条所示的电流。负载电流方向:从上到下;电压方向:上正下负设电源变压器二次绕组的电压u2 = vU2 sin 3 t负载电流和电压值:2v2Uo =6 = 0.9U2TtUoU2

15、I0= RL= 0.9RLI d = 7 I 0 = 0.45?2R_Udrm= U?m = v2g解:电压器的二次电压有效值为U0U2=0-9 = 1.11U0 = 1.11 X 40V = 44.4V反向最高电压:U DRM= v2U2 = v2 x 44.4V = 62.8V二级挂的平均电流:11ID=2I0=2X2A= 1A三:硅整流组合管本课小结:1、理想模型:相当与一个开关恒压降模型:硅,错2、单项桥式整流滤波电路电源变压器二次绕组的电压u2 = v2u2sin 3 t2v2U° = 6 = 0.9U2UoU2=0.9 -1U2I D = 2 I 0 = 0.45 RUd

16、rm= U2m = v2U2负载电流和电压值:作业布置:P23 、题板书设计: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电源变压器二次绕组的电压:u2 = v2U2 sin 3 t负载电流和电压值:U0 = L2 = 0.9U2兀UbU2-0 = 0.9RlRl作业:P23I D= 21 0 =教学反思:授课计划授课时数:_2_ 授课教师:赵启学授课时间: 课 题:半导体二极管的基本应用教学目的:1、掌握滤波电路工作原理2、掌握电容滤波电路参数计算3、了解硅高压整流堆与限幅电路教学重点:滤波电路工作原理及参数的计算教学难点:滤波电路工作原理及参数的计算教学类型:理论课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所讲内

17、容,半导体二极管的电路模型,理想模型相当于开关,恒压模型, 硅管,错管。单项桥式整流电路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的计算方式,根据桥式整流电路的工 作原理,引出桥式滤波电路 (10分钟)讲授新课::滤波电路 (40分钟)1、电容滤波电路电容滤波主要利用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使负载电压波形平滑,故电容与 负载并联,如上图所示。(1)工作原理当U 2为正半周并且数值大于电容两端电压u c时,二极管 D1和D3管导通,D2和D4 管截止,电流一路流经负载电阻R l,另一路对电容 C充电。当U c>6,导致D1和D3管反 向偏置而截止,电容通过负载电阻R l放电,U c按指数规律缓慢下降当U 2为负

18、半周幅值变化到恰好大于U c时,D2和D4因加正向电压变为导通状态U 2再次 对C充电,U升到U 2的峰值后又开始下降;下降到一定数值时D2和D4变为截止,C对Rl放电,U c按指数规律下降;放电到一定数值时 D1和D3变为导通,重复上述过程。C对充放电的影响 电容充电时间常数为T D= RLC,因为二极管的R D很小,所以充 电时间常数小,充电速度快;R lC为放电时间常数,因为R l较大,放电时间常数远大于充 电时间常数,因此,滤波效果取决于放电时间常数。电容C愈大,负载电阻R l(2)参数计算T Td= R_C= (35)2T为交流电压的周期。输出电压:U0 = (1.11.2) U2负载上的直流电流:,U0U2I0- 后-(1.11.2)RL流过每个二极管的电流:1U2I D = 2 I 0 =(1.11.2)2Rl3)输出特性电路的电压随着输出电流的增大而明显降低,带负载能力差,所以电容滤波电路一般用在负载电流较小(R L较大)变化不大的场合。优点:输出直流电压高,波纹小缺点:输出特性较差(带负载能力差)2、电感滤波电路:适用于负载电流较大,负载变化较大的场合。体积大,在小型电子设备中很少采用3、 复试滤波电路常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