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语文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11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它由运用竹签作筹码来进行运算的“筹算”演变而来。老子中提到“善计者不用筹策”,孙子管子等著作中也有“算”“筹”二字出现,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筹算已比较普遍。唐代来年,已见筹算乘除法的改进,到宋代产生了筹算的除法歌诀。但由于史料匮乏,珠算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算盘是何人发明也无从考察。从现有资料看,“珠算”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徐岳数术记遗:“珠算,控带

2、四时,经纬三才。”可见东汉已出现了珠算方法及理论。北周甄鸾为此作注说:把木板刻为三部分,上下两部分用于停放游珠,中间部分用于确定算位;每个算位各有五颗珠,上面一颗,作数五,下面四颗,每颗作数一。但这种计算工具与现代算盘形制不同,现在通行的“穿档算盘”,算珠穿在“档”上,可以沿档上下滑动。档中横以梁,通常梁上方每档穿两珠,每珠作数五,粱下方每档穿五珠,每珠作数一。定位后拨动算珠,就可做加减乘除及开乘方等运算。“算盘”名称最早见于宋代算书谢察微算经,因此可以确定至迟在宋代算盘就已出现。1921年在河北巨鹿宋人故宅出土的一颗木制算珠,鼓形,中间有孔,与现代算珠相似。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药铺

3、的柜台上有一形似算盘之物,经中日两国珠算专家确认,那就是与现代算盘形制类似的穿档算盘。宋末元初学者刘因的静修先生文集里有以“算盘”为题的五绝一首,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引用时谚说:“凡纳婢仆,初来时日擂盘殊,言不拨自动;稍久,日算盘珠,言拨之则动。”元代谚语把资历渐老的奴婢比作算盘珠,也表明此物当时已很常用。此外,宋代算盘从形制看已较成熟,没有新生事物常有的那种笨拙或粗糙。因此,许多算学家认为,算盘的诞生还可上推到唐代。因为宋以前的五代十国战乱不断,科技文化发展滞缓,算盘诞生的可能性较小;而唐代经济文化发达,需要有新的计算工具,算盘在这时被发明极有可能。珠算因计算工具简便、数理内涵独特而被誉“

4、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元世祖忽必烈时,科学家测定地球公转周期为3652425天,距近代观测值仅差26秒,这样精确的计算就是利用珠算完成的。我国研发第一颗原子弹时只有一台计算机,为应付庞大的计算工作,就出现了众多算盘高手齐聚一堂演算原子弹数据的场面,最后的计算结果准确无误。但随着计算器、计算机的普及,古老的珠算在当今社会似乎已无用武之地。尽管在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珠算方兴未艾,连美国都要引进珠算作为新文化;但我国学珠算的人却越来越少,算盘也越来越罕见。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项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美国大西洋月刊近日评选出“50个最伟大发明”,中国算盘也入选其中

5、,并被评价为“第一批能够提高人类智力的工具之一”。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副会长苏金秀认为,看待珠算,不要仅限于其计算功能,而应看到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科学研究证明,珠算心算对幼儿和青少年有开发智力的作用,对特殊儿童有智障补缺与康复的作用,对老年人健脑和延缓衰老也能发挥作用。很多珠算“粉丝”也相信,就像有了飞机、汽车,照样还需要自行车甚至步行一样,珠算与电子计算器并不矛盾,它们各有各的功能,相得益彰。(摘编自指尖的文化:算盘的历史)1下面各项中不能支持“至迟在宋代算盘就已出现”这一观点的证据是A1921年在河北巨鹿宋人故宅出土的木制算珠与现代算珠相似,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算盘也类似现代算盘,可见宋

6、代算盘的形制已较成熟。B宋末元初学者刘因有一首算盘诗,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引用的元代谚语以算盘珠来比喻资历渐老的奴婢,这些都说明算盘在宋元时已很普及。C宋以前的五代十国战乱不断,科技文化发展较为滞缓,算盘不大可能诞生于此时;而唐末已见筹算乘除法的改进,到宋代产生了筹算的除法歌诀。D在元世祖忽必烈时,科学家测定地球公转周期为3652425天,距近代观测值仅差26秒,能利用珠算完成这样精确的计算,说明宋元之交珠算已很发达。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筹算是用竹签作筹码来进行运算的一种方法,从老子孙子管子等著作中可以看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筹算就已被广泛使用。B文中的“珠算”和“算盘

7、”并非一个概念。珠算是一种计算方法,算盘则是珠算的工具。从现有资料看,“珠算”一词比“算盘”一词更早见于文献。C从北周甄鸾对“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这句话的注解来看,当时的算珠计数法已经与现代珠算相同,都是上面部分的一珠作数五,下面部分的一珠作数一。D中国珠算申遗成功以后,迅速传到韩国、日本、东南亚甚至美国;但在中国,随着计算器、计算机的普及,古老的珠算却日渐衰微。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算盘发明之初可能没有“档”,算珠也没有穿在档上,而后来的“穿档算盘”都是算珠穿在档上,可以沿档上下滑动。这种改进使算盘在携带和使用时更加方便。B筹算演变为珠算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

8、结果,而珠算产生之后,又对社会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研发也有它的功劳。C中国珠算被列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入选大西洋月刊“50个最伟大发明”,这表明它独特的文化价值已得到了国际认可。D在电子时代,算盘计算迅速、携带方便的优势已很难体现,因此我们不应再关注其计算功能,而应开发其在教育启智等方面的价值。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建安十七年,太祖辟勋丞相掾。二十二年,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出为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布,法应弃市。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勋不敢擅纵,具

9、列上。勋前在东宫,守正不挠,太子固不能悦,及重此事,恚望滋甚。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台榭苑园,宜以为后。”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中道顿息,问侍臣曰:“猎之为乐,何如八音也?”侍中刘晔对曰:“猎胜于乐。”勋因奏:“刘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帝怒作色,罢还,即出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并举勋为御史中丞。帝不得已而用之,百僚严惮,罔不肃然。六年秋,帝欲征吴,勋面谏。帝益忿之,左迁勋为治书执法。帝从寿春还,屯陈留郡界。太守孙邕见,出过勋。时营垒未成,但立标,邕邪行不

10、从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欲推之,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诏曰:“勋指鹿为马,收付廷尉。”廷尉法议:“正刑五岁。”三官驳:“依律罚金二斤。”帝大怒曰:“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太尉钟鲧等并求请勋罪。帝不许,遂诛勋。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死之日,家无余财。后二旬,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注标埒:标记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B.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C.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D.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

11、官久之拜侍御史5.下列对文章中加点词的解释,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太子,指已确定继承皇位或帝位的帝王的儿子。太子的地位仅次于皇帝本人,并且拥有自己的、类似于朝廷的东宫。B.侍中,秦汉之时为少府属下宫官群中直接供皇帝指派的散职,西汉时又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元以后废止。C左迁,即官职的晋升,汉代贵左贱右,故将升官称为左迁。后世沿用之。D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鲍勋在文帝即位前曾在东宫任职,那时文帝就不喜欢鲍勋,后来鲍勋外出任职又拒绝了文帝的请托,就更被文帝厌恨

12、。B.文帝要去游猎,鲍勋犯颜直谏,文帝怒而拒谏。猎罢归来后,文帝却又不得已提升鲍勋为右中郎将。C.文帝抓住私解孙邕一事,要泄私愤,但廷尉、三官都不主张从重判刑,这使文帝十分愤怒。D.文帝不顾大臣们的请求处死了鲍勋,不久,文帝也死了,人们都为忠廉好施而屈死的鲍勋叹息和遗憾。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台榭苑园,宜以为后。”(2)“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太尉钟鲧等并求请勋罪。帝不许,遂诛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8-9题。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苏轼溪上青山三百叠,快

13、马轻衫来一抹。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8简析首联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的情感。(5分)答: 9结合尾联,赏析“孤萤”这一形象的作用。(6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12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2分)(1)扪参历井仰胁息, 。(蜀道难)(2)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琵琶行)(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劝学)(4)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 ,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过秦论)(5)寻寻觅觅, ,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声声慢)(6) , , 。都门帐

14、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雨霖铃)乙 选 考 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题。 (25分)飞翔的馒头葛昕旭那是一个特别寒冷的日子。大朵大朵的雪花,纷纷扬扬地在空中飘着。 父亲来到学校的时候,正是中午。小林子刚吃完饭,正和同学们一起趴在教学楼的栏杆上,伸手接着从天空飘落的雪花。小林子看见父亲瘸着腿,冒着风雪,从校门口一瘸一拐地走向教学楼时,愣了一下,手里的雪花慢慢地融化了。 小林子跑下楼。跑到父亲面

15、前。父亲冻得僵硬的脸瞬间就活泼了起来,笑笑,双手忙捧到嘴边,哈了哈气,随后伸手帮小林子拍了拍身上的雪花,拍完,从身上掏出一个布包解开 ,拿出一大叠的零钞,说:“这是两百元,你拿着,买点啥好吃的,不要亏了自己的身体。”说完,把钱递到了小林子的手上。 小林子吸了一下鼻子,拿着钱。看着父亲,眼里顿时就有了湿润的感觉。 父亲伸手摸了摸小林子的脸,又问:“吃饭没?” 小林子朝父亲点了点头。 “要吃饱。”父亲边说边从身上摸出一个冷得干硬的大馒头,递给了小林子。 小林子看着父亲,摇摇头,没接!说:“爸,你吃!我不饿。”小林子知道,那是父亲从家里带来的,是父亲

16、的中午饭。 父亲说:“我没事,走快点,早点赶到家,还能吃上午饭。你上学,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吃饱咋行?” 小林子看着父亲,刚要伸手接,这时,站在楼上的几个同学朝小林子吹起了口哨。小林子愣了一下,转身看了看楼上,红着脸,把手缩了回去。 父亲发火了,一把抓住小林子的手,说:“叫你接着你就接着!咋不听话呢?现在营养不跟上,把脑子费了咋办?”说完,把馒头硬塞进了小林子的手上。 小林子拿着大馒头,站在那里,脸更红了。 同学们“轰”的一声笑了起来。口哨声,尖叫声,起哄声,响成了一片。 父亲抬头看了看楼上的同学,脸也微微地红了红,叹了一口气,又拍了

17、拍小林子肩膀上的雪花,然后转过身,蹒跚着腿,一瘸一拐地往校外走。 小林子看着父亲的背影,身体立马僵成了一根木棍,鼻子酸了酸,想说点啥,嘴张了张,结果啥都没说。 同学们全跑下楼围在了小林子的旁边。同学们一下来就开始抢夺小林子手上的馒头。小林子红着脸,把手中的馒头高高地举在了头顶。同学们却不依不饶,紧紧地把小林子围在了中间。一边抢夺馒头,一边不停地说着一些嘲笑的话语。 小林子举着馒头,看着大家嘲笑的眼神,脸上终于挂不住了,转身看了看父亲。 父亲背着一身雪花,已经走到了校门口。 小林子转过身,看了看围在身边的同学,重重地哼了一声,忽然手一扬,那干硬的

18、馒头,就犹如一只飞翔的小鸟,划着抛物线,直接飞向了教学楼旁边的操场。 父亲来到校门口。临出门,想再看一眼小林子,一转身,恰好看见了那飞翔的馒头。父亲愣了一下,脸一下就白了。父亲站住了。看了看站在同学们中间的小林子,父亲紧紧地咬了咬嘴唇,右手慢慢地就捏成了一个有力的拳头。 小林子看见父亲转身的瞬间,立时就吓傻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父亲瘸着腿,忽然朝小林子跑了过来。 小林子忙扒开同学们的包围,迎着父亲跑了过去。 父亲跑到小林子面前。推开小林子,跑向了操场。父亲捡起馒头,用手擦了擦上面的泥土,看了看,放进嘴里,慢慢地嚼了起来。 小林子跑

19、到父亲面前,抱着父亲,泪水慢慢地就淌了下来。 此时,天空的雪花,越飘越大。  (选自2011年短篇小说第六期)(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本文通过叙事告诉我们: “父亲”虽然残疾者,但心理健康,而相反的,包括儿子在内的这些学生,虽然身体健康,但心灵早都已经残疾了,这才是最可怕的。B.馒头的描写可以说是这篇小说的一大亮点。作者将“馒头”写进文题里,以馒头编织故事,以馒头刻画人物形象,使普通的馒头有了象征意味,发人深思。C.小说为我们塑造的小林子虽然自私、虚伪,但仍然有着美好的心灵,如:他接过父亲的钱时,有点感动,最后当父亲回来后,他“抱着父

20、亲,泪水慢慢地就淌了下来”。这些说明他本质是好的。D.对小林子班上同学的描绘,也为塑造主要人物起到了对比和映衬的作用,小说通过对这些同学的描写,揭示了一个鲜活的社会现实,强化了小说震动人心的力量。E.这篇 小说语言质朴、生动,叙述详略得当,小说不靠离奇的情节取胜,却在看似平淡的描述中,以近乎工笔的写法凸显出其深厚的思想内容。(2)读了这篇小说,读者会觉得小说中的“父亲”这个人物形象很熟悉。“父亲”有哪些性格特征?小说用怎样的描写手法来表现这些性格的?(6分)(3)这篇小说的对“雪”的描写很有特色。请找出来,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一下作者描绘“雪”的作用和妙处。(6分)(4)这篇小说的文题“飞翔的馒

21、头”很有新意,也很有深意。结合文本,分别探究一下其中的新意和深意。(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刘文典:为讲庄子而活着                           刘超 刘文典到了清华还是名人,很多学生都想见识一下这位大名鼎鼎的刘教授。  开学

22、了,上课了,课表上排的是刘文典大教授的课。许多人慕名而来,早早地在那儿候着了。门口一阵声响,进来的却是个穿得脏乎乎的半旧长衫的又干又瘦的小老头儿,憔悴得可怕。他和大街上要饭的并无两样,全不像一般清华教授那样的洋气潇洒。那瘦骨伶仃的样子,亦全无壮年人模样这小老头儿,就是刘文典吗?这就是顶撞蒋介石的大名人么?他们打退堂鼓,许多慕名者已经预先准备好失望了。等他一开讲,众人才确信原来这果然就是那位和蒋顶撞的刘某人。             “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

23、160; 到了西南联大,还是财大气粗的清华来当家。联大国文系也就成了清华国文系血脉的延续,当然也仍然是很新派的。自此,白话文的作家是一个接一个地过来了。原有的闻一多、朱自清、杨振声不算,还来了陈梦家、李广田,最让他来气的是还来了个沈从文。刘文典已经忍无可忍了,他公然讲道:“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四百块钱,我该拿四十块钱,沈从文只该拿四块钱。”  有一次,警报一响,大家一窝蜂地往外跑,刘文典当然也跑,跑不多远,他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寅恪身体羸弱且目力衰竭,于是便率几个学生折回来搀扶着陈往城外跑去。他强撑着不让学生扶他,大声叫嚷着:“保存国粹要紧!保存

24、国粹要紧!”这时,他扭头一看,发现那个他素所藐视的“乡下人”(沈从文)跑得比谁都快,立即就恼火了,顾不得自己气喘吁吁,转身呵斥道:“你跑什么跑?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学生跑是为了保存下一代。就你这么个人,还跑什么跑?”刘文典长期潜心研究庄子。1939年,他推出了十卷本庄子补正,轰动了学术界。陈寅恪为之作序,对其推崇备至。刘文典也自信不已,在不同场合毫不掩饰地宣称:“古今真懂庄子者,两个半人而已。第一个是庄子本人,第二个就是我刘某人。其余半个”其余半个呢?这就不好说了。        

25、60;   “对头教授”,同上一门红楼梦   除了讲庄子,刘文典讲红楼梦亦是一绝。有一次,吴宓要讲红楼梦,刘文典也就近找了个教室,对着讲红楼梦,和他唱对台戏。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坐定。一位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先生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满筐!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          &#

26、160;   教学生写文章,授“观世音菩萨”五字  课堂上,刘文典时有妙语。他教学生写文章,仅授以“观世音菩萨”五字。诸生不明所指,他解释说:“观”乃多多观察生活;“世”乃需要明白世故人情;“音”乃讲究音韵;“菩萨”,则是要有救苦救难、关爱众生的菩萨心肠。诸生恍然大悟。  刘氏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上课前,先由校役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时的课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

27、。原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有学生追忆:届时,在校园里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此情此境,此人此事,俨然是魏晋之遗风。魏晋风流,此之谓也。(节选自散文选刊,原文是有多少大师轶事能在校园传承?,有改动)(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本文主要通过对刘文典在西南联大等校任教时生活片段的记述,夹叙夹议,综合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等手法,勾勒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者形象。   B. 刘文典在西南联大易时易地给学生讲授月赋,将学生带进人生与自然交融的境

28、界,这番别出心裁之举,体现出他个性中的“魏晋风度”。   C. 在一次躲避日机空袭的过程中,刘文典呵斥亦在人流之中的作家沈从文,是因为他一向看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人 。    D.文章开篇写刘文典上课时的情景,先写众人对他形象的怀疑,再写他出色的讲课,这里作者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方法,既写出刘教授外形与内在气质的不协调,也反衬了他出色的授课艺术。E.文末以学生回忆先生的讲课情景收束,既与开头第二段写先生的肖像相呼应,也暗合了文题中“为庄子而活着”的意思,别有深意,将刘文典的“庄子气度”表现得淋漓尽致。(2) 文章写的刘文典既治学庄子,在为人

29、处事的个性上也有庄子“孤标傲世”的精神和气质。通读全文,看文章从哪些具体方面来表现他的“庄子之气”和“庄子之神”的?(分)(3) 本文除主标题外,三个小标题也分外引人瞩目。说出三个小标题的各自含义,并分析三个小标题和主标题之间有怎样的关系?(6分)(4) 作者叙写刘文典的轶事的意图是什么?刘文典的治学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新的启示?(8分)五、语言文字运用(14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作为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双重成功让她深孚众望,无论在圈内人士还是在媒体、球迷中都有极强的号召力。B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这项对中国和国际都意义重大的改革究竟是应该按图索骥还是

30、应该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必须及早做出决定。C因为支付系统出错,美国一名男子的账户中多处超过9.2亿亿美元财富,当然,这个错误马上就被修正了,这位“前亿亿富翁”的账户重新恢复为一文不名。D来自中国营养学界、藻类学界、肿瘤疾病治疗防治研究和疾病控制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襄盛会。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为了重现逼真的大战争场景,高希希动用了2000人参与拍摄,这些人光是换衣服都得起码三个小时。所以,焚书坑儒、十面埋伏、破釜沉舟、鸿门宴、霸王别姬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片段,保证让观众看过瘾。 B.频频发生跑步猝死事件后,湖北、江苏等地一些大中小学校纷纷取消长跑

31、、铅球等“危险”体育项目,原因皆是出于安全考虑。这也让人们思索:学校体育何去何从?C.专 家指出,越来越多的因快递单泄露引发的案件提醒有关部门务必提高预防和打击措施,谨防继手机、车辆、商品房买卖领域之后,快递行业成为新的公众信息泄露的“重灾区”。D.母女三人丑陋的表演,已经无法简单地用“三俗”来形容。她们不止是几个从公众的审丑眼球中获利的小丑,更是使中国的娱乐圈越来越乌烟瘴气的毒瘤。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作为伟大圣人,孔子深刻认识社会人生,也对天命、鬼神有自己的理解。 人只有做到“亲亲”才能“爱人”,只有在“亲亲”的基础上加强修养,推己及人,才

32、能“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孔子主张通过祭祀的仪式教育人们要追念先祖功德,希望通过这些礼仪教化人心,使“民德归厚”。社会风气的好坏,取决于孝道是否得到施行,爱心的培养应当从“孝亲”开始所以孔子说“立爱自亲始”。孔子推崇周礼,强调“慎终追远”,重视丧葬与祭祀。主张“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其着眼点应该在于现世人间的秩序。A B C D16点评就是用简练的语言来评述阅读的内容,好的评语往往有启人深思的艺术效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形式。请从下面两副对联中选出一副,就其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选择一个小的角度,进行点评,要求角度新颖、语言简练、层次清楚,字数不少于60字。(5分)自勉联:但得夕阳

33、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朱自清)灰撒江河,看不尽波涛,涓滴都是人民泪;志华日月,信无际光焰,浩气长贯神州天。(范增挽周恩来) 六、作文(60分)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一群青蛙组织了一场比赛,目标是登上一座很高的塔。一大群动物在塔下观看比赛,为参赛者加油。旁观者都不相信那些青蛙能够爬到塔顶。“哎呀,这太难了!他们永远无法爬到塔顶。”“他们根本没机会成功。塔太高了!”开始有些青蛙一只接一只地摔下来。那些步伐稳健的的青蛙,听了议论后,也都放弃了。一些小青蛙看着眼前的高塔,更是没有信心,站在原地未动。最后,其他青蛙都放弃了攀爬。只有一只青蛙,经过一番努力,到达了塔项。原来,那只登顶的青

34、蛙是个聋子。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试题答案第I卷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C(宋代“筹算除法歌诀”已经出现并不能作为“至迟在宋代算盘就已出现”的证据)2.D(“中国珠算申遗成功以后,迅速传到”时间错误。从“方兴未艾”一词来看,韩、日、东南亚地区珠算早就比较盛行。)3.D(“不应再关注其计算功能”绝对化)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A 5.C6.B(猎罢归来后,文帝外放鲍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因陈群等并举,帝不得已而任勋为御史中丞。

35、)7、见译文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建安十七年,太祖征召鲍勋为丞相掾。建安二十二年,立太子时,封鲍勋为中庶子,外出担任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的弟弟担任曲周县吏时,抢劫官布,按照法律应处“弃市”之刑。太子多次亲手给鲍勋写信替郭夫人的弟弟求情,鲍勋不敢自作主张放纵罪犯,将全部罪状呈朝廷论处。鲍勋以前在东宫任职时,坚持正义不屈不挠,太子本来就不喜欢他,等到加上这件事,怨恨更加厉害。正好鲍勋管辖区士兵休整有误期的,太子就暗中令中尉秉奏罢免鲍勋的官职,过了很长时间,授鲍勋为侍御史。文帝即位后,鲍勋常常上奏“如今最要紧的,只是军事农事,宽待百姓,使百姓得到恩惠。宫殿园林,应该把它放在后面。”文帝准备外出

36、打猎,鲍勋使车马停下来呈上奏章。文帝亲手撕毁他的奏章,仍然专心打猎,中途休息时,文帝问身边的大臣说:“打猎的乐趣,同欣赏音乐相比,哪一种快乐?”侍中刘晔回答说:“打猎超过音乐。”鲍勋趁机秉奏:“刘晔巧言谄媚为人不忠,这是阿谀奉承陛下的过分虚假的言论。请让有关部门论罪以使朝廷清明太平。”文帝愤怒得变了脸色,打猎结束回朝后,就外放鲍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大臣一同举荐鲍勋担任御史中丞。文帝不得已而任用他,百官既尊敬又害怕,没有不表现出恭敬的样子。黄初六年秋,文帝想征伐吴国,鲍勋当面强谏。文帝更加恨他,贬鲍勋为治书执法。文帝从寿春回来,驻扎在陈留郡地。太守孙邕进见文帝后,出来拜访鲍勋。当

37、时军营墙壁还没有完成,只立了标记,孙邕绕道而不走正路,军营令史刘曜要论处他,鲍勋因护城河和城墙没有完成,解除了对孙邕的论处,也没有向上级举报。大军回到洛阳时,刘曜犯了罪,鲍勋秉奏罢免刘曜官职,刘曜却暗中奏表鲍勋私自解除对孙邕的论处一事。文帝下诏书说:“鲍勋指鹿为马,逮捕起来交给廷尉治罪。”廷尉依法定罪:“判罪五年。”三官反驳说:“按照法律罚二斤黄金。”文帝非常生气地说:“鲍勋没有活的名分,可是你们竟敢纵容他!”太尉钟鲧等大臣一同为鲍勋求情减罪。文帝不答应,于是杀了鲍勋。鲍勋修性养德,廉洁好施,死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财产。鲍勋死后二十多天,文帝也死了,没有谁不为鲍勋叹息遗憾的。 (二)古代诗歌

38、阅读(11分)8.诗人骑快马着青衫,在三百叠的青山中一闪而过,用夸张的手法传达了轻松愉悦之情。(5分)9.以孤萤夜深自开阖,衬托山居环境的幽静,以孤萤自况,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6分【解析】理解这首诗要联系作者和作品的创作背景,再就是品味相关的语句,探讨其中蕴含的感情。苏轼作为豪放派词人,好多诗作实在反映乌台诗案被贬谪后的情感态度,而且他的诗歌往往在诗的尾联直接表达情感态度,山居环境中的萤火虫恰好就是诗人孤寂心情的写照。(三)名篇名句默写(12分)略乙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1)答案:AD。A项中“心灵早已经都残疾了”说法绝对,应该是心灵有点残疾。D项对比手法不正确,小林子与同学是正衬关系,都在表现他们的心灵急需医治。(2)答案:慈爱、节俭、朴实、自尊。小说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他的对儿子的关爱与呵护,以动作和细节描写表现他的节省的品德;全文个性化的语言写出他的朴实;结尾以神态描写表现他的自尊。(3)答案:全文多次写到“雪”,写雪有以下作用和妙处:两次写“父亲”为小林子拍雪,既突出父爱,也有象征意味;首尾写雪,有首尾呼应的作用,也在强化小说催人惊醒的教育主题;“雪”是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