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第2章会计科目帐户与复式记账_第1页
会计学原理第2章会计科目帐户与复式记账_第2页
会计学原理第2章会计科目帐户与复式记账_第3页
会计学原理第2章会计科目帐户与复式记账_第4页
会计学原理第2章会计科目帐户与复式记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12022-4-1920062007学年 第二章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n第一节 会计科目n第二节 账户的设置n第三节 复式记账及账户的平衡关系n第四节 借贷记账法n第五节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 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复式记账原理,熟悉借贷记账法的内容,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 系。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复式记账原理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借贷记账法的内容 课时分配:课时分配: 12学时借借贷贷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22022-4-1920062007学年 第一节 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对

2、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结合经济管理要求所作的科学分类的项目。设置会计科目是正确运用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32022-4-1920062007学年 n一、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一、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1会计科目的设置必须结合会计对象的特点,应能科学而完整地反映企业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2会计科目的设置必须结合经济管理的要求。3会计科目的设置,既须保证统一性,又须保持灵活性和相对稳定性。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42022-4-1920062007学年 n二、会计科目的分类二、会计科目的分类n(一)会计科目

3、按经济内容分类1、资产类2、负债类3、所有者权益类4、成本类5、损益类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52022-4-1920062007学年 n(二)会计科目按反映经济内容的详细程度分类(二)会计科目按反映经济内容的详细程度分类1、总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形成的会计科目(如“应收账款” 等)。是进行总分类核算的依据,提供总括指标。一般由会计制度统一制定。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 沿海公司沿海公司 鸿运公司鸿运公司明细分类科目明细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一级科目一级科目二级科目二级科目80 000元元50 000元元30 000元元会计

4、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62022-4-1920062007学年 n 2、明细分类科目、明细分类科目 对总分类科目所含内容再作详细分类形成的会计科目(如“应收账款沿海公司” 等)。 是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依据。 可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和企业核算需要设置。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72022-4-1920062007学年 第二节 账户的设置n一、账户的意义一、账户的意义账户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提供动态、静态指标的一种工具。 设置依据:设置依据:根据会计科目设置; 基本特征:基本特征:具有一定格式; 主要作用:主要作用:分类、连续的记录经济业务的工具。

5、重要地位:重要地位: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82022-4-1920062007学年 n二、账户的基本结构二、账户的基本结构1 1、账户基本结构的含义账户基本结构的含义 账户的全部结构中用来登记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的那部分结构。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92022-4-1920062007学年 2、账户基本结构的简化形式、账户基本结构的简化形式T T形账户形账户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102022-4-1920062007学年 n三、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三、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n(一)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联系(一)会计科目

6、与账户的联系首先、会计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科目就是会计账户的名称。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112022-4-1920062007学年 其次,会计科目规定的核算内容,也正是账户应该记录反映的经济内容。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122022-4-1920062007学年 n(二)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区别(二)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区别首先、会计科目和账户存在着主从关系。会计科目是指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科学分类的标志,是设置账户、组织会计核算的依据;账户则是在会计科目分类的基础上,根据会计科目名称开设并按其规定的核算内容,进行连续、系统和完整地记录的载体。其次,会计科目

7、只是规定了经济内容的质,不能反映经济内容的量;而账户不仅反映规定的经济内容,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结构形式,以记录经济业务内容增减变动的量,并计算其变动的结果。所以二者既有主、从的区别,又有反映经济内容的质和量的差异。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132022-4-1920062007学年 n(四)会计账户能够提供的金额指标(四)会计账户能够提供的金额指标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142022-4-1920062007学年 n(五)会计账户的设置方法(五)会计账户的设置方法 根据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设置。 根据本企业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设置。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

8、户与复式记账152022-4-1920062007学年 第三节第三节 复式记账及账户的平衡关系复式记账及账户的平衡关系n一、复式记账原理一、复式记账原理会计方程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揭示了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和会计核算中最主要的平衡关系,它是会计核算的理论基础,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162022-4-1920062007学年 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性。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性。即各种业务的发生,起码会引起两个会计要素两个会计要素(或同一要素中两个项目两个项目)发生增减变化。体现了如下规律:运用会计方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动记录下来,

9、即复式记账。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172022-4-1920062007学年 n二、复式记账法二、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原理为理论依据的一种记账方法。概括地说: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金额,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借以反映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182022-4-1920062007学年 复式记账法的基本特征复式记账法的基本特征与单式记账法相比较与单式记账法相比较 (1)需要设置完整的账户体系。 (2)对所有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需要全面、系统的反映。 (3)对每项经

10、济业务都要在起码两个账户中进行等额记录。 (4)可以对一定时期会计账户的记录进行综合试算。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192022-4-1920062007学年 n三、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三、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1. 以反映资金运动内在规律的会计等式为记账基础。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202022-4-1920062007学年 2.对每项业务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等额记录。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212022-4-1920062007学年 3.必须按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影响的类型记录。经济业务影响会计等式的类型可归纳为以下两大类:经济业

11、务影响会计等式的类型可归纳为以下两大类:(1)如果影响到等式双方要素,必定同增或同减;(2)如果只影响等式单方要素,必定是有增有减。 此外,经济业务影响会计等式的类型可归纳为九类,也可此外,经济业务影响会计等式的类型可归纳为九类,也可在九类的基础上归纳为四大类。在九类的基础上归纳为四大类。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222022-4-1920062007学年 4.定期汇总的全部账户记录必须平衡。 根据以上原则进行复式记账,一定会计期间的所有账户之间会形成如下两个方面的自动平衡自动平衡关系: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232022-4-1920062007学年 理解理

12、解“定期汇总的全部账户记录必须平衡定期汇总的全部账户记录必须平衡”应注意的问题应注意的问题必须是一定会计期间一定会计期间内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的汇总,才会存在上述平衡关系。不同会计期间账户之间不会存在平衡关系。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242022-4-1920062007学年 必须是一定会计期间内所有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的汇总,才会存在上述平衡关系。部分账户之间不会存在平衡关系。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252022-4-1920062007学年 “平衡” 绝非指单个账户借方、贷方发生额的相等关系。在某一个账户中,其借方发生额与贷方发生额之间一般不会存在平衡关系。

13、 银行存款银行存款 (1)存入 1 000 (2)支付 500 发生额平衡发生额平衡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262022-4-1920062007学年 n四、四、复式记账的作用复式记账的作用能够全面、系统地在账户中记录经济业务,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能够清晰地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便于对业务内容的了解和监督。能够运用平衡关系检验账户记录有无差错。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272022-4-1920062007学年 第四节 借贷记账法n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

14、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法。作为记账方法,都有其特定的记账符号,用来表示“增加”或“减少”。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282022-4-1920062007学年 n二、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二、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1记账符号记账符号 记账符号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为“借”、“贷”二字。主要作用主要作用表示“增加”或“减少”;账户中的登记方向。 借方借方(左方) 贷方贷方(右方)符号含义:符号含义:表示增减,但对于六类性质不同的账户具有不同的含义。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292022-4-1920062007学年 2账户结构账户结构 基本含义:基

15、本含义: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在账户中的登记方法。(1 1) 资产、费用类账户结构资产、费用类账户结构 重要说明重要说明:期末时如果将费用类账户当期发生额全部转入利润类账户,则费用类账户没有期末余额。也不会有下期期初余额。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302022-4-1920062007学年 (2 2)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利润类账户结构)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利润类账户结构 重要说明重要说明:期末时如果将收入类账户的当期发生额全部转入利润类账户,则收入类账户没有期末余额。也不会有下期期初余额。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312022-4-1920062007学年

16、 (3 3)资产负债类双重性质账户结构)资产负债类双重性质账户结构 双重性质账户双重性质账户: :在一个账户中既核算资产类会计要素内容,又核算负债类会计要素内容的账户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322022-4-1920062007学年 n 3记账规则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有借必有贷 账户登记方向。 借贷必相等借贷必相等 账户登记金额。 公 司 收 到公 司 收 到投投 资 者 投 资资 者 投 资800 000800 000元存入元存入银行。银行。影响影响要素要素登记登记账户账户登记登记方向方向登记登记金额金额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332022-4-19200

17、62007学年 有借必有贷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借贷必相等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342022-4-1920062007学年 n4.4.会计分录的编制与账户对应关系会计分录的编制与账户对应关系(1)(1)会计分录的含义会计分录的含义经济业务在登记账户前预先确定的应记账户名称、方向和金额的一种记录形式。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分录是填写在记账凭证上的。 经济业务经济业务应在哪些账户中登记?应登记在账户的哪一方?各账户中登记的金额是多少? 对这些问题进行确认,并写出一定的记录形式,即会计分录会计分录。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352022-4-1920062007学年

18、(2)(2)编制会计分录的基本方法编制会计分录的基本方法【例例4-1】收到投资者投入资本800 000元存入银行。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362022-4-1920062007学年 (3)(3)教学中会计分录的内容、格式及书写要求教学中会计分录的内容、格式及书写要求(4)(4)举例举例800 000800 000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372022-4-1920062007学年 (5)(5)会计分录的种类会计分录的种类简单会计分录简单会计分录由两个账户组成的会计分录。复合(复杂)会计分录复合(复杂)会计分录由两个以上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 【例例4-6】公司

19、购材料货款30 000元。其中20 000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尚欠供货企业10 000元。会计分录:会计分录: 借:借: 原材料原材料 30 00030 000(购入材料总额) 贷:银行存款贷:银行存款 20 00020 000(已支付货款) 贷:应付账款贷:应付账款 10 00010 000(尚未支付款)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382022-4-1920062007学年 u复合会计分录的分解复合会计分录的分解 【例例4-6 】公司购材料货款30 000元。其中20 000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尚欠供货企业10 000元。30 000 20 000 10 00020 000 2

20、0 00010 000 10 000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392022-4-1920062007学年 (6)两个重要名词)两个重要名词 账户对应关系:账户对应关系:复式记账时一笔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几个账户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系。 【例例】收到投资者投资存入银行, “银行存款银行存款”与“实收资本实收资本”账户就建立起了对应关系。 一项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固定的,不可随意“拉郎配”。 对应账户:对应账户:分录中存在着对应关系的账户。 【例例】在上例中,“银行存款银行存款”与“实收资本实收资本”账户就互为对应账户。 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402

21、022-4-1920062007学年 n5.试算平衡试算平衡(1)试算平衡的含义试算平衡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和记账规则来检查和验证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412022-4-1920062007学年 (2)(2)试算平衡的基本方法试算平衡的基本方法A、发生额平衡法、发生额平衡法 发生额即在一定会计期间内账户所登记的增加额和减少额。 平衡公式:平衡公式: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422022-4-1920062007学年 平衡原理平衡原理: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会计学原

22、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432022-4-1920062007学年 平衡依据平衡依据一定时期内全部账户发生额合计。 以上部分经济业务的账户登记如下: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442022-4-1920062007学年 平衡方法平衡方法编制“总分类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表”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452022-4-1920062007学年 B B、余额平衡法、余额平衡法 平衡公式:平衡公式: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462022-4-1920062007学年 平衡原理平衡原理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47

23、2022-4-1920062007学年 平衡依据平衡依据一定时期末全部账户余额。 以上部分账户的余额的情况如下: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482022-4-1920062007学年 平衡方法平衡方法编制“总分类账户余额试算平衡表” 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492022-4-1920062007学年 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502022-4-1920062007学年 第五节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n一、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一、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 1.1.总分

24、类账户总分类账户 按照总分类科目设置,仅以货币计量单位登记,提供总括核算资料的账户。2.2.明细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 按照明细分类科目设置,提供详细核算资料的账户。除以货币计量单位登记外,必要时还要采用实物计量单位等。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512022-4-1920062007学年 原原 材材 料料 购入 62000 原材料甲材料 购入 12000 (40吨) 原材料乙材料 原材料丙材料 购入 40000 购入 10000 (100件) (20箱)总分类账户总分类账户明细分明细分类账户类账户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522022-4-1920062007学年

25、 3 3. .总账与明细账的关系总账与明细账的关系总分类账户对所属明细分类账户,起着控制、统驭的作用;而明细分类账户所提供的明细指标,则是对总分类账户所提供的总括指标的具体化,起着补充和说明的作用。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532022-4-1920062007学年 n二、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二、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1.1.平行登记的含义平行登记的含义 经济业务发生后,既在有关的总账账户进行登记,又要在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登记的做法。 银行存款银行存款 原原 材材 料料 原材料甲材料 62 000 62 000 12 000 原材料乙材料 原材料

26、丙材料 40 000 10 000复式记账复式记账平行登记平行登记经济业务经济业务:企业用银行存款:企业用银行存款62 000元购入甲材料元购入甲材料12 000元,元,乙材料乙材料40 000元,丙材料元,丙材料10 000元。元。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542022-4-1920062007学年 2.2.平行登记的要点平行登记的要点 登记内容相同登记内容相同 登记方向相同登记方向相同 登记金额登记金额相同相同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552022-4-1920062007学年 3.3.平行登记举例:平行登记举例:【例例】公司从利民材料厂购入甲、乙、丙三种材

27、料,各为12 000元(40吨)、40 000元(100件)、10 000元(20箱)。货款62 000元尚未支付。 借:原材料借:原材料甲材料甲材料 12 000 借:原材料借:原材料乙材料乙材料 40 000 借:原材料借:原材料丙材料丙材料 10 000 贷:应付账款贷:应付账款利民材料厂利民材料厂 62 000 注意会计分录编制上的变化。注意会计分录编制上的变化。在分录中既要写出总分类科目,又要写出明细分类科目,以便于分别进行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562022-4-1920062007学年 【例例】生产领用甲、乙、丙三种材料,分别为18 000元

28、、60 000元、4 000元。 假定生产M、N两种产品各消耗41 000元。 借:生产成本借:生产成本M产品产品 41 000 借:生产成本借:生产成本N产品产品 41 000 贷:原材料贷:原材料甲材料甲材料 18 000 贷:原材料贷:原材料乙材料乙材料 60 000 贷:原材料贷:原材料丙材料丙材料 4 000 “生产成本”:成本类(资产类)账户,核算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余额在借方。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572022-4-1920062007学年 注意账户登记上的变化。注意账户登记上的变化。 根据平行登记的要点,既要登记有关

29、的总账,又要登记有关的明细账,以便于详细反映经济业务内容。 有些明细账(如“原材料”明细账)既要登记金额,又要登记数量(称为数量金额式账页)。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582022-4-1920062007学年 4.4.总账与明细账试算平衡方法总账与明细账试算平衡方法编制试算编制试算表表。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592022-4-1920062007学年 也可采用公式平衡也可采用公式平衡如如“原材料原材料”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总账期初余额95000 = = 明细账期初余额合计95000(15000+80000) 总账借

30、方发生额62000 = = 明细账借方发生额合计62000(12000+40000+10000) 总账贷方发生额82000 = = 明细账贷方发生额合计82000(18000+60000+4000) 总账期末余额75000 = = 明细账期初余额合计75000(9000+60000 +6000)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602022-4-1920062007学年 补充作业题:补充作业题:n一、资料一、资料某企业本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某企业本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货币资金投资)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货币资金投资400 000元,已存入银元,已存入银行。行。(2)用银

31、行存款)用银行存款30 000元购入不需要安装设备一台。元购入不需要安装设备一台。(3)购入材料一批,买价和运费计)购入材料一批,买价和运费计15 000元,货款尚未支元,货款尚未支付。付。(4)从银行提取现金)从银行提取现金3 000元备用。元备用。(5)从银行取得临时借款)从银行取得临时借款300 000元,存入银行。元,存入银行。(6)用银行存款)用银行存款35 000元偿还应付账款。元偿还应付账款。(7)生产产品领用材料一批,价值)生产产品领用材料一批,价值12 000元。元。(8)用银行存款)用银行存款100 000元偿还短期借款。元偿还短期借款。会计学原理第二章 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612022-4-1920062007学年 n二、目的:二、目的: 练习掌握借贷记账法下的会计分录编制方法、账户登记方法练习掌握借贷记账法下的会计分录编制方法、账户登记方法和试算平衡方法。和试算平衡方法。 资料:该企业三月初有关总分类账户的余额如下:资料:该企业三月初有关总分类账户的余额如下:(1)现)现 金金 1300元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