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六大系统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_第1页
矿井六大系统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_第2页
矿井六大系统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_第3页
矿井六大系统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_第4页
矿井六大系统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足县永盛矿业有限公司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二0一0年十二月大足县永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和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安监总煤监2010152号)精神,依据市煤炭局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意见(登政办201120号)文件要求。为全面提升矿井安全生产能力,经矿委会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领会通知精神,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通过讨论研究。特制定该建设规划和方案。一

2、、 矿井概况我矿位于大足县玉龙至万古沿山公路边,西行15Km至龙水镇,再行35Km至邮亭火车站(成渝线)及成渝高速路;北行7Km 至拾万镇,可通达铜梁;南行4Km至玉龙镇,可通达永川。交通极为方便。矿井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主平硐标高+309.0m,矿井现开采3层煤,K3、K4、K8煤层,煤层不易自燃,但煤层有爆炸性。矿井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手镐落煤、机车运输、单体液压支柱支护、顶板管理主要为矸石回填及木柱支护、机械抽出式双风井通风,K3、K4煤层风井标高+510m。K8煤层风井标高+450m,平硐自流排水,斜井水泵抽排。选矿方式采用手选,现矿井供电通风、排水系统良好,机车运输能满足矿井生产。

3、二、“六大系统”现状1、监测监控系统;矿井装备KJ90NA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两套,并按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要求,对井下风门安装有风门开启传感器,局扇及其它主要设备开停传感器;对井下采掘各工作面分别安装有瓦斯传感器、风速传感器、一氧化炭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瓦斯断电仪,实现了地面对井下瓦斯、一氧化炭浓度、井下温度、风速的动态监测监控。并且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有专人负责,定期对各种传感器进行校检。在保证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监控有效的同时。2、人员定位系统;矿井安装有KJ251人员定位系统两套,全面覆盖矿井井下人员分布状况

4、,实现了地面对井下实时监控和及时调度,做出准确指挥。3、供水施救系统;地面建有200m3的消防降尘水池向井下各用水地点供水。由主平硐铺设直径50mm管路向井下主要水平运输巷供水,辅助供水管道直径25mm的矿用PP管向井下各个用水地点供水。在主斜井、主要运输大巷每隔50m设一个三通阀门,其它巷道每隔100m预设一个三通阀门,做到了每条巷道都有供水管道。4、压风自救系统;地面安装同等型号LA110-8喷油双螺杆空气压缩机,一备一用,由地面空压机房经主平硐向井下供风,主管道采用直径150mm矿用PP管、辅助管道采用直径100mmPP管和25mm钢管向井下各采掘地点供风,主要巷道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袋,采

5、掘工作面2540m处设有压风自救袋,每组不少于5个。 5、通信联络系统;地面机房装有AK201数字程控交换机一部,WAHY-0.3/0.5KW通讯电缆和KTH矿用防爆本安型电话机通讯,目前井上、下安装通讯电话25部(地面5部,井下共架设20部),铺设线路12000余米。实现了井下每个掘进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20m范围内都装有畅通电话,同时在井下井底车场、变电所、绞车房、泵房、机电硐室、各皮带机头机尾等重要地点全部安装了通讯电话,保证井下各工作地点,岗位能与地面安全生产调度室、领导办公室、主管科室等部门直接联系,确保井上、下通讯畅通。6、安全避险系统;井下作业人员配备有ZH15型隔离式化学氧自救器

6、300台。三、成立“六大系统”建设规划和方案实施领导组组 长: 孙朝洪副组长: 李应方 于洪 唐白水 叶万里成 员: 赵书龙、易太强、欧汉绿、唐翔宇、赖正华、罗春平、将和胜、杨道德、吴明友、邓中怀、唐挺德、郑小熊、郑友、郑强。具体分工:1、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井下通信联络系统;郑友、郑强。2、供水施救系统和避难硐室;生产科、机电科负责3、压风自救系统和30分钟隔离式化学氧自救器供销科负责。四、建立完善“六大系统”的目标任务建立完善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以超前预防为主的“防灾”和以应急避险为主的“减灾”有机统一;是防范事故发生、降低事故危害

7、程度、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的要求;也是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落到实处的有力举措。建立完善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目标任务是:用好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全面达到“探头看门,鼠标检查”安全监控和井上下安全生产指挥调度自动化、数字化;全面推广人员定位系统,所有入井人员佩戴识别卡或携带具有定位功能的无线通讯设备;进一步提高井下通信、压风、供水系统可靠性;建立健全应急避险设施。到2011年底前使矿井 “六大系统”达到“设施完备、系统可靠、管理到位、运转有序”的要求。五、建立完善“六大系统”的基本要求1、检测监控系统。严格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8、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地面中心站装备2套主机,1套使用、1套备用,确保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监测监控系统中心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对传感器定期调校,保证对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为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做到监测监控系统在瓦斯超限后能迅速自动切断被控设备电源保持闭锁状态;及时升级、拓展系统功能和监控范围,保证设备性能稳定、灵敏可靠;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落实值班、带班人员责任,当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常信息时,迅速采取断电、撤人、通知作业等应急处置措施,充分发挥其安全避险预警作用。. 2、人员定

9、位系统。严格按照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规范(AQ10482007)和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6210-2007)要求,在矿调度监控中心设人员定位系统地面中心站,配备显示设备,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按规定设置井下分站和基站;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入口和出口分别设置人员定位系统分站,对出、入紧急避险设施的人员进行实时监测,准确掌握井下人员动态分布情况和采掘工作面人员数量;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携带识别卡(或具有定位功能的无线通讯设备),对井下各个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及变化情况实时准确掌握;进一步完善制度,发挥人员定位系统在定员管理和应急救援中的作用。3、紧急避险系统。严格按照煤矿井下

10、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和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建立三级紧急避险系统,一要为井下作业人员配备随身携带的自救器,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不低于30分钟的自救器,为灾变发生后人员快速脱离灾害影响范围或到达安全避灾地点提供支持,构成井下第一级紧急避险。二要在采掘工作面附近和局部区域设置移动式救生舱或建设临时避难硐室,配备一定数量的食物、饮水和呼吸支持系统,使逃生人员能够就近快速进入安全环境紧急避险,构成煤矿井下第二级区域避险。三要在采区上下山附近或井底车场建设固定式避难所,利用贯穿岩层达到地面的钻孔或井下自生氧装置以及压风、供水、通讯等系统为避难所内持续地输送氧气和洁净水,实现

11、通讯、环境监测等功能,具备最可靠的等待救援能力,为整个采区或矿井避灾人员提供应急避难空间,构成煤矿井下第三级避险;矿井紧急避险系统与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互连接,在紧急避险系统安全防护功能基础上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自救器。结合矿井避灾路线实际,从采掘工作面步行,+170水平在自救器所能提供额定防护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310米水平进风大巷,但能及时步行到井底车场设置的固定式避难硐室;避难硐室外有清晰、醒目的标识牌,避难硐室额定人数应满足所服务区域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员的避难需要,并考虑不低于5的富裕系数;硐室内有简明、易懂的使用和操作步骤

12、说明,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有害气体处理、温湿度控制、避难硐室内外环境参数监测、通讯、照明及指示、基本生存保障等功能,保证在无任何外部支持的情况下维持避难硐室内额定避险人员生存96h以上;根据井下采掘实际及时对紧急避险设施、配套系统、避灾路线和应急预案等补充完善和调整。4、压风自救系统。在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MT390-1995)的要求,按照所有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压风自救系统,更新完善现有矿井压风自救系统管路:地面至井筒主管路150mm;井下各运输大巷分管路(采区主压风管路)及岩巷掘进工作面100mm;煤巷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5

13、0mm;所有采区避灾路线上均敷设压风管路,并设置供气阀门,间隔不大于200米。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控制阀,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兆帕之间,供风量不低于0.3米3/分人,连续噪声不大于70分贝;做到系统操作简单、快捷、可靠,外表面光滑无毛刺,管件表面涂、镀层均匀;系统零、部件连接牢固可靠,不存在无风、漏风或自救袋破损长度超过5mm的现象;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0.7 MPa(在0.3 MPa压力时,每台压风自救装置的排气量应在100150 Lmin范围内);工作时的噪声应小于85 dB(A);在距采掘工作面2540米的巷道内、爆破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置以及

14、回风巷有人作业处等地点设置压风自救装置;在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增设压风自救装置的设置组数,每组压风自救装置可供58人使用;采掘工作面巷道内压缩空气管道上设置的压风自救装置便于现场人员自救应用(压风自救装置设置要求在宽敞、支护良好、水沟盖板齐全、没有杂物堆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保持在0.5米以上) 。5、供水施救系统。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设置三通及阀门,在采掘作业地点和人员较集中地地点设置供水阀门,供水管路无跑、冒、滴、漏现象。供水水源引地面自消防水池和井下水源供水管网形成系统,采区避灾路线上敷设供水管路,压风自救装置处和供压气阀门附近安装供水阀门,阀门开关灵活、流水畅通;供

15、水管路与紧急避险设施相接,水量和水压满足额定数量人员避险时需要,接入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前的20米供水管路采取有保护措施,保证在紧急情况下为避险人员供水、输送营养液提供条件。6、通信联络系统。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地面机房及入井通信电缆入井口处具备防雷接地装置及设施;在主副井口、井底车场、井下变电所、水泵房等主要机电硐室和采掘工作面安设矿用本质安全型通信电话;井下避险硐室(救生舱)、水泵房、变电所设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距掘进工作面3050米范围内、采煤工作面两端1020米范围内分别安设矿用防爆通信电话,保证有线系统有效通信距离应不小于10km;无线通信距离应不小于100m;系统终端设备的输出

16、功率、信号装置数量、终端设备数量、信号装置或系统内终端设备并发数量符合相关标准规定;无线设备工作频率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电网停电后,系统中设备的备用电源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2小时。另一方面积极推广使用井下无线通讯系统、井下广播系统,发生险情时,要及时通知井下人员撤离。六、 建设完善“六大系统”规划和方案矿井“六大系统”计划今年完善六个系统的建设,共计投入资金275万元。其中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完善投入资金60万元;人员定位系统完善投入资金约35万元;压风自救系统完善投入资金35万元;供水施救系统完善投入资金25万元;通信联络系统完善投入资金20万元; 紧急避难硐室,投入资金100万元。1、安全监测监控

17、系统对矿井现有煤科院KJ90NA系统两套进行升级与补套。计划资金 3万元。完成时间:2011年5月底。2、人员定位系统矿井安装煤科院KJ251人员定位系统。更新工控机、无线编码发射器、无线数据监测站等设备,共计投入约35万元。2011年8月15前完成。3、压风自救系统完成地面2台LA110-8单螺杆空气压缩机,完善矿井主、支管路及配套设施,达到有巷道必有压风自救管路及压风自救配套设施,管路铺设具体路线为:平硐主管路:地面空压机 150mm800m斜井108mm600m 南北大巷3200m共计约4600m。掘进工作面每50m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袋,每组自救袋数量为57个,并保持距迎头2540m的距离

18、;放炮撤人地点要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57个袋)。采煤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以处2540m范围内设置一组自救袋,自救袋个数为20个;其他巷道有人作业地点安装一组(57个)压风自救装置。共计投入约35万元。工程计划时间为2011年12月30日前完成,4、供水施救系统(消防降尘洒水系统)地面建有200m3的消防降尘水池向井下各用水地点供水,保障供水源。主管路为50钢管由主斜井铺设至井下各运输大巷,支线管路为25PP管。具体路线为:斜井主管路:地面水池 108mm50m主平硐25mm8000m斜井25mm600m南北大巷3200m支线管路:共计约:3650m, 共计投入约25万元。计划工期为2011年5

19、月底完成,5、通讯联络系统井上下通讯联络系统已基本完善,地面机房装有AK8120数字程控交换机一部,MYQ-0.3/0.5KW通讯电缆和KTH矿用防爆本安型电话机通讯,计划购置安装自动化、数字化安全生产指挥调度系统,敷设通讯电缆8000m(具有防水、防腐、防尘功能)。井下主要通讯网络为:地面调度室至采掘工作面、主要机电硐室、井下变电所、主要泵房、主通风机房、避灾硐室(场所)、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保障有可靠的通信联络系统。共计投入资金约25万元。计划2011年5月20日完成,6、紧急避险系统井下作业人员配备有ZH30型隔离式化学氧自救器。 在内煤组+170m水平井底车场附近布置紧急避难硐室

20、。紧急避难硐室长15米,宽4米,高3米的半圆拱断面,最迟计划2012年初投入使用。七、建立完善“六大系统”的实施步骤1、制定实施方案阶段。此阶段矿井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等对“六大系统”的要求,对照矿井“六大系统”的现状,找出自身存在差距和问题,分系统制定解决问题和弥补差距的实施方案。借鉴全国试点煤矿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矿井采掘布置的特点,设计制定移动救生舱、临时躲避硐的设置方案和固定避难所的建设方案。“六大系统”的建立完善方案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进行编制,必要时要组织专家进行论证。2010年底之前完成方案编制。2、执行实施方案阶段。按照方案规定的时间节点和工程进度组织实施,按照一工程一措施的原则,编制每个系统建设施工期间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同时要制定建设和完善期间系统停止运行的临时应急预案,尽量减少由于施工影响系统运行的时间,确保整个矿井的安全生产。对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讯联络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方案实施期为2010年底前,3、验收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