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1《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1《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1《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1《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1《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1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训练要求: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z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教学时数:三课时三、重点难点:1、读写重点: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方法。2、难点释疑:被捕这一段,通过正面和侧面的描 写,表现了李大钊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被审"这一段, 通过李大钊同志的衣着、眼镜、头发和神态,含蓄地表现了 李大钊同志伟大的胸怀。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这篇课文是谁回忆谁?3、为什么回忆前要加十六年前呢?( 十六年 前的回忆即回忆十六年前。)4、简介时代前景及作者。二、初读课文,交流自学情况。1、注意多音字

2、。(待、夹)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幼稚:这里形容因年纪小,缺乏经验,考虑问题比较 简单。娱乐:本课指使人快乐。轻易:本课指随随便便。沉重:本文指重的意思。三、默读课文,思考。1、作者回忆的是T牛什么事?重点回忆了哪几方面? (重点回忆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2、理清文童的脉络。请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的顺 序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每段大意。全文分四段。第一段(1 - 7小节)写李大钊被捕前在局势十分危急的 情况下仍然坚持革命工作。第二段(8-18小节)写李大钊同志不幸被捕。第三段(19-29小节)写李大钊在法庭上异常坚走、 沉着。第四段(3033小节)写全家人得知李大钊

3、被害的消 息后,无比悲痛的情形。四、读课文第一段,讨论。1、课文第1小节是记什么时候的?从全文看,这一小 节是什么叙述方法?为什么用这种叙述方法?(第1小节是李大钊被害十六年之后的叙述,用倒叙的 方法,因为课文是十六年前的回忆。)2、第1小节告诉我们什么?(李大钊遇害是1927年4月28日,距写文章时已有 16年了,作者深深地怀念着她的父亲李大钊同志。)3、请再读课文,比较一下,那年春天,父亲的态度与 平日有什么不同?父亲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早出晩归与平常不同;整理书籍和文件,烧书和 有字的纸片;含糊地回答我的问题。)(局势越来越严重,工友阎振三被捕。)4、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劝李大钊离开北

4、京,李大钊是 怎么说的?找出这句话,读一读,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什 么?(从李大钊对局势有清醒的拾z对坚持斗争有危险性有 充分的估计,局势越紧张,他越紧张工作,不肯离开,可以 看出李大钊对革命事业高风亮节的负责精神,置个人安危于 度外的大无畏气慨。)五、小结。第二课时一、学习第二段,思考并讨论。1、这一段写哪一天的事?什么事?(1927年4月26日,李大钊不幸被捕。)2、在这样的时候,李大钊我和敌人的态度各有什 么不同?从文中有关语句读一读,并议一议。3、从这可以看出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临危不惧、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慨和对敌人 的无比蔑视。)4、指导有感情朗读这段课文。读出我的惊慌,李

5、大 钊的沉着冷静和对敌人的蔑视的感情。读出表现敌人的凶暴 的语气。5、小结。这一段讲李大钊被捕的经过,着重描述了李大钊同志沉 着冷静、临危不惧的精神和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慨。二、学习第三段,思考并讨论。1、我在法庭上看到父亲是什么样的?有关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这些外貌的描写说明了什么?(李大钊由于不屈服,已受过酷刑折磨。即使李大钊受过酷刑,仍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人民深沉的 爰。)2、李大钊对亲人的哭声和喊声有什么表示?他为什么会这样?(只是瞅了瞅,没对我们说一句话。脸上的表情非常安 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就是他对于革命 事业的僱,所以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

6、打下臺不动摇,而且也 不应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地,他要用安走、“沉 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3、我在法庭上为什么表现得机智勇敢?(李大钊同志平时对我的教育和熏陶,我"看到 父亲被捕和在法庭上的表现,我从父亲那儿吸取了无穷的力量。)4、小结。这一段写李大钊在法庭上的表现,对凶残的敌人,李大钊脸上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表现了李大钊身陷囹圄, 但对革命事业仍然充满必胜的信心的那种伟大情怀。第三课时一、学习第四段。1、这一段写全家人听到父亲被害的噩耗后悲痛万分的 情形。画出描写全家人悲痛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表达了什 么样的思想感情?2、母亲说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q

7、uot;中的记 住包含有哪几方面的意思?(怀念亲人、憎恨敌人、报仇雪恨)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4、小结。这一段着重描述了 我和母亲悲痛欲绝的情感和母女 俩饱含着强烈爰与憎的对话,以表现他们对敌人无比仇恨, 要铭记这难忘日子的誓言,计还血债的决心和对亲人深深怀 念的情感。二、总结全文。1、讨论文童的中心。(通过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法庭上 和敌人作斗争的情景,赞扬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在 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精神。)2、讨论文童的写法。什么是照应?(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提到了 , 后面再交代一下,这种写法叫照应。有了照应,容易把 事情说得更加清楚,使文童前后联系得更加紧密,要注意, 前后照应,中间在时间上或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有一走 的间隔。)讨论课外练习题3,找出相应的照应句。 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