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灾勘察与设计_第1页
地灾勘察与设计_第2页
地灾勘察与设计_第3页
地灾勘察与设计_第4页
地灾勘察与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质灾害勘察地质灾害勘察及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及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要点工作要点汇汇 报报 内内 容容 一、编制一、编制 “ “勘查设计勘查设计”是基础是基础 二、实施二、实施“勘查工作勘查工作”是重点是重点 三、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是关健三、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是关健 四、确定防治方案是目标四、确定防治方案是目标 汇汇 报报 内内 容容 一、编制一、编制 “ “勘查设计勘查设计”是基础是基础 (前期工作阶段)(前期工作阶段) ( DZ/T0218-2006)5.6. (一)编制(一)编制“勘查设计勘查设计”的目的和依据的目的和依据: 作为纲领性的文件指导具体的工作。从事地质大调查工作的比较规

2、范作为纲领性的文件指导具体的工作。从事地质大调查工作的比较规范. 编制编制“勘查设计勘查设计”应注意业主的要求和勘察设计阶段相吻合应注意业主的要求和勘察设计阶段相吻合 (DZ/T0218-2006)5.1;5.2; 5.5; (二)编制(二)编制“勘查设计勘查设计”的步骤:的步骤: 1、充分收集和分析已有的地质资料、充分收集和分析已有的地质资料; 2、开展野外踏勘,了解灾害体性状和勘查工作条件;、开展野外踏勘,了解灾害体性状和勘查工作条件; 3、编制、编制“勘查设计勘查设计”; 4、报送业主审批。、报送业主审批。 2-1 现象调查现象调查2-2边界边界条件条件及范及范围调围调查查志留系中下统秀

3、山组滑坡边界及滑向Sx古滑坡堆积层Qdel第四系界线取土样钻孔岩层产状勘探剖面及编号古滑坡边界及滑坡物探剖面及编号L1L3L4L5L6L7L8L9L10L13L11L17L14L15L13L16L18L19L29L22L23L24L25L32L31L33L34L35L36L37L38L4023222224202422242223SxSxSxSxSxL2550450400350250050100150205010015020021503002500530050061005005005011344563 钻孔编号 孔口高程(m)钻孔深度(m) 土层厚度(m)取岩样钻孔地裂缝及编号010020030

4、0400m2-3 2-3 岩土结构调查岩土结构调查 ; 2-4 2-4 地下水调查;地下水调查;2-5 2-5 工作条件调查工作条件调查(三) “勘查设计勘查设计”的内容:的内容:( DZ/T0218-2006) 5.7.(DZ/T0218-2006)5.6-5.7 1-勘查工作目的、工程概况等;勘查工作目的、工程概况等; 2-勘查区环境地质条件;勘查区环境地质条件; 3-勘查工作手段、方法、技术要求、勘查工作手段、方法、技术要求、 预计实物工作量及工作布置图预计实物工作量及工作布置图(平、剖面平、剖面); 4-人、机配备、计划工期;质量、安全保障措施;人、机配备、计划工期;质量、安全保障措施

5、; 5-预期成果;经费概(预)算。预期成果;经费概(预)算。 注意:注意: (1)“勘查设计勘查设计”中的工作布署应满足相应要求;中的工作布署应满足相应要求; (2)“勘查设计勘查设计” 经报批后组织实施。经报批后组织实施。 探讨探讨: 我们是否也做到?估计做了一部分但不规范我们是否也做到?估计做了一部分但不规范, 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费用方面、质量方面。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费用方面、质量方面。汇汇 报报 内内 容容 二、实施二、实施“勘查工作勘查工作”是重点是重点 (野外工作阶段)(野外工作阶段) (一)地质环境调查(一)地质环境调查( DZ/T02182006)8.2.1-以收集资料以收集

6、资料工作区域内工作区域内的地质环境的地质环境资料为主;资料为主;2-在现场进一在现场进一步调查核实,步调查核实,记录;记录;3-以地质环境以地质环境图来反映。图来反映。 存在的问题:可存在的问题:可能无记录或能无记录或不全。不全。 滑坡地质环境图(二)工程地质测绘(二)工程地质测绘( DZ/T0218-2006)8.3;8.4. 1-测绘范围:测绘范围: 灾害体边界控制范围灾害体边界控制范围+灾害影响范围灾害影响范围+防治工程可能涉及范围防治工程可能涉及范围 2-宏观地形地貌测绘:宏观地形地貌测绘: 坡度、高差、平台、洼地、沟谷、危及范围等;坡度、高差、平台、洼地、沟谷、危及范围等; 3-微观

7、控制测绘:微观控制测绘: 边界所在位置的特征描述,确定的具体控制依据、各依据所具有边界所在位置的特征描述,确定的具体控制依据、各依据所具有 的特征等;滑坡的测绘容易些,崩塌的较难些。的特征等;滑坡的测绘容易些,崩塌的较难些。 坡(切层滑坡)坡(切层滑坡)4、岩土结构、岩土结构特征:特征: 灾害及临近灾害及临近范围内的岩土范围内的岩土体结构及特征。体结构及特征。 5-人类工程人类工程活动:活动: 开挖切脚与开挖切脚与斩腰、道路与斩腰、道路与车载、民居与车载、民居与绘排水、弃渣绘排水、弃渣与堆载、与堆载、 采空采空区与爆破等。区与爆破等。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 仍有可能是无仍有可能是无记录或记录

8、不记录或记录不全。全。 官寨滑坡(滑坡堆积层滑坡)官寨滑坡(滑坡堆积层滑坡)白虎岩滑坡(崩塌堆积层滑坡)白虎岩滑坡(崩塌堆积层滑坡)(三)勘探与测试(三)勘探与测试( DZ/T0218-2006)8.5.1-查明岩土结构:勘探方法采用钻探、井探、槽探,并采用物探验证。根据灾点的性质和要求具体选定,侧重点各不相同。 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按审查通过的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按审查通过的“勘查设计勘查设计”及相关技术要求执行。及相关技术要求执行。 当现场条件有变化时宜通过有关程序作出合理的当现场条件有变化时宜通过有关程序作出合理的“勘查设计勘查设计”变更。变更。2-2-采样及指标要求:采样及指标要求:滑体滑

9、体:- :- 滑带滑带:- :- 滑床滑床:-:- 水样水样:-:-3-3-查明地下水基本特征并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容易被忽视有开挖切坡、前缘桩孔抽水、采空区查明地下水基本特征并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容易被忽视有开挖切坡、前缘桩孔抽水、采空区水位下降等)。水位下降等)。 存在的问题是:不规范。存在的问题是:不规范。(四)施工条件调查( DZ/T0218-2006)8.6.1-防治工程所处位置施工的可能性: 主要包括施工场地、住地、工作道路等,重点注意其安全性。2-防治工程所需天然建材(砂石、块石等)的分布、质量和储量等。3-水源:主要是工程用水和生活用水所需的水量和水质。平溪特大桥滑坡平溪特大桥

10、滑坡(五)野外工作验收(五)野外工作验收( DZ/T0218-2006)5.9.1-目的是检查原始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2-验收前,钻孔岩芯、山地工程、关健露头应保留完整,各项记录应整理完毕。3-提出初步分析结果。 一般由业主组织,监督单位也可以。 经验收合格以后转入室内资料整理。检查一下:我们做的如何?如果没做存在的问题就很多。 安全只是一个方面,但更多的是存在浪费。建议建议建立一个相应的制度。汇汇 报报 内内 容容 三、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是关健三、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是关健 (勘查报告编制阶段)(勘查报告编制阶段) ( DZ/T0218-2006)8.8. (0)(0)地质灾害(滑坡)勘

11、查报告地质灾害(滑坡)勘查报告参考参考格式格式1 1 前言前言 1.1 任务由来 1.2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危及人口、单位、建筑物、设施等) 1.3勘查目的、任务 1.4勘查工作评述(勘查依据、勘查时间、勘查范围、勘查工作量、勘查质量等)2 勘查区自然条件及地质环境条件勘查区自然条件及地质环境条件2.1自然条件包括勘查区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地理坐标、交通状况、气象与水文、区域经济状况等。2.2地质环境 区域地质条件概述 勘查区工程地质条件3 滑坡(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体特征滑坡(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体特征 3.1 滑坡边界、规模、形态特征调查分析滑坡体的类型、边界范围及分布高程、面积、体积及其

12、平面、空间形态,论述滑坡体的物质组成与结构,并分析其变形破坏特性和可能造成的危害。 3.2 滑体特征分析滑体的成因类型、物质成分及结构、形态参数、岩土力学特性和指标、厚度及分区,地下水活动状态及岩土渗透特性。 3.3 滑床特征滑床基岩岩性及结构,岩石力学和渗透性指标、地质构造、基岩等高线、风化程度及分区情况。 3.4 滑动带特征滑动带的物理组成、力学特性与结构、微结构特征,分布形态,埋深、厚度及分段。 3.5 滑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3.6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3.7 滑坡影响因素与变形破坏机制 4 滑坡推力计算及稳定性评价滑坡推力计算及稳定性评价 4.1计算模型与工况 4.2 计算方法与参数选

13、取 4.3 滑坡稳定性计算与结果评述 4.4 滑坡推力计算与结果评述 4.5 因素敏感性分析5 地质灾害体发展变化趋势及危害性预测地质灾害体发展变化趋势及危害性预测 5.1 发展变化趋势 5.2 危害性预测6 地质灾害体防治方案建议地质灾害体防治方案建议 6.1 防治目标原则 6.2 防治工程设计参数建议 6.3 防治工程方案建议7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8 地质灾害防治效益评估(经济、社会、环境、减灾效益地质灾害防治效益评估(经济、社会、环境、减灾效益分析与评价)分析与评价)9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附图及附件附图及附件(1)工程地质平面图(2)工程地质剖面图(3)钻孔柱状图(4)井、槽、硐

14、探成果及崩塌危岩体素描图(5)试验成果报告(岩、土、水室内试验成果和野外试验成果)(6)滑坡稳定性与推力计算书(7)物探成果报告(如果作了物探)(8)照片集册(9)成果报告电子文档(光盘)(一)计算模型与工况 1 、计算剖面或模型 (1) 首先应选用主滑体首先应选用主滑体(区区)与滑坡的主滑方向一致剖面作为计与滑坡的主滑方向一致剖面作为计算剖面。一般要求一个主剖面、两个辅助剖面。?算剖面。一般要求一个主剖面、两个辅助剖面。? (2) 在平面上,若横向上较为宽大的滑坡体在平面上,若横向上较为宽大的滑坡体(变形体),(变形体),受地形影响,不同地段主滑方向可能不一致,在勘察阶段受地形影响,不同地段

15、主滑方向可能不一致,在勘察阶段应综合分析布置勘探剖面。稳定性计算时也应分段评价坡应综合分析布置勘探剖面。稳定性计算时也应分段评价坡体稳定性。体稳定性。HP2、HP3与古HPHP2HP3古古HP新田坡滑坡新田坡滑坡思思南南官官寨寨、白白虎虎岩岩滑滑坡坡(3)在剖面上若具有二元以上结构的,应分层计算,并重点确定危险层。)在剖面上若具有二元以上结构的,应分层计算,并重点确定危险层。 官寨滑坡(滑坡堆积层滑坡)官寨滑坡(滑坡堆积层滑坡)白虎岩滑坡(崩塌堆积层滑坡)白虎岩滑坡(崩塌堆积层滑坡)新田坡滑坡审定2009.2审核图号项目负责日期1:500比例尺制图贵州省地矿局第二工程勘察院2908ZK119.

16、5580.50TY-1(YY-1)5.70-5.85贺太红邵 林田维强丁访强四川省地震灾区2008年重大地质灾害南江县兴马乡新田坡滑坡应急勘查工程地质剖面图危危岩岩体体的的剖剖面面选选取取四种模型1、滑移式:2、倾倒式:3、拉裂式:4、错断式:2 2 、选择合适的计算工况及组合、选择合适的计算工况及组合工况工况:自重(包括地表附加荷载):自重(包括地表附加荷载)-(天然天然);工况工况:自重:自重+地下水地下水1-(天然天然?);工况工况:自重:自重+暴雨暴雨+地下水地下水2;工况工况:自重:自重+地震地震+地下水地下水1; 讨论讨论: (1)地下水的应用;地下水的应用; ( DZ/T0218

17、-2006)12.4.5; (2)暴雨对滑体重度的影响与所在的位置和岩土特征有关;)暴雨对滑体重度的影响与所在的位置和岩土特征有关; (3) 暴雨对滑带土指标的影响暴雨对滑带土指标的影响; (4)在危岩体中注意后缘裂隙的充水特征。)在危岩体中注意后缘裂隙的充水特征。 工况的选取及组合对稳定性计算有较大的影响,但存在工况的选取及组合对稳定性计算有较大的影响,但存在的问题是的问题是:组合应用时不一定符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有人为组合应用时不一定符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有人为因素根据某种需要组合的可能。因素根据某种需要组合的可能。(二)计算方法与参数选取(二)计算方法与参数选取1 1 、计算方法、计算方法(

18、1)(1)滑坡滑坡 复杂形态和结构的斜坡稳定性分析一般都采用极限平衡条分法复杂形态和结构的斜坡稳定性分析一般都采用极限平衡条分法.极限平衡条分法的基本假设:极限平衡条分法的基本假设: 极限平衡假设:当坡体的强度指标降低极限平衡假设:当坡体的强度指标降低FsFs倍以后,坡体内存在一达到倍以后,坡体内存在一达到极限平衡状态的滑面,滑体处于临界失稳状态。其中,极限平衡状态的滑面,滑体处于临界失稳状态。其中,FsFs为安全系数。为安全系数。 条块刚性假设:对滑体进行剖分后,各条块为刚性块体,只发生整体条块刚性假设:对滑体进行剖分后,各条块为刚性块体,只发生整体运动而不产生条块内部的变形。运动而不产生条

19、块内部的变形。根据确定的模型选取合式的方法:根据确定的模型选取合式的方法: a:滑面明确的滑坡(老滑坡、正在滑动的滑坡)应以实际勘探滑动面作为计算依据。 b:滑坡不明确的斜坡(如开挖边坡、一般斜坡)可用搜索法或数值计算法确定滑动面。 c:岩质边坡的滑面一般应追踪结构面形成,不能以圆弧形滑面的假定搜索滑面(Sarma法)。 d:对于存在锁固段(非贯通)的岩质边坡,可用强度折减法计算坡体稳定性系数。(2 2)危岩体)危岩体(1)(1)滑坡滑坡滑体:包括天然和饱水;滑体:包括天然和饱水;主要指标有:重度、主要指标有:重度、内聚力、内摩擦角内聚力、内摩擦角等及常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等及常规物理力学性质

20、指标。滑带抗剪强度指标:包括天然和饱水,主要由室内试验法、经验数据类比法和反演滑带抗剪强度指标:包括天然和饱水,主要由室内试验法、经验数据类比法和反演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选取时应结合滑坡变形状态和试验方法综合确定,建议参照下表选取。选取时应结合滑坡变形状态和试验方法综合确定,建议参照下表选取。2 2 、计算参数计算参数的综合选取(重要)的综合选取(重要) 变形阶段变形阶段 试试 验验 方方 法法滑带土峰值强度滑带土峰值强度滑带土残余强度滑带土残余强度滑体土峰值强度滑体土峰值强度整体暂时稳定滑坡整体暂时稳定滑坡 变形滑动滑坡变形滑动滑坡 未形成滑带的变形体未形成滑带的变形体 注意

21、问题:注意问题:A:反演宜限于中、小型规模且结构简单的滑坡:反演宜限于中、小型规模且结构简单的滑坡(12.3.1);且应注意状态;且应注意状态;B:滑带土中粗粒含量较高:滑带土中粗粒含量较高,且无现场大剪试验时且无现场大剪试验时,室内快剪的内摩擦角应乘以室内快剪的内摩擦角应乘以一个增大系数。一个增大系数。C:危害等级为一级且中型以上的滑坡应进行抽水试验或注水试验?:危害等级为一级且中型以上的滑坡应进行抽水试验或注水试验?(2)危岩体参数(重要):)危岩体参数(重要): 重度:重度: 抗剪强度指标:根据危岩体机理、结构面特征选取。抗剪强度指标:根据危岩体机理、结构面特征选取。 结构面主要参照结构

22、面主要参照建筑边坡技术规程建筑边坡技术规程(GB50330-2002)中表)中表4.5.1选选取。取。 充水高度,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充水高度,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三)稳定性计算与结果评述(三)稳定性计算与结果评述 1 1、滑坡稳定性计算与评价、滑坡稳定性计算与评价(1 1)应进行宏观(定性)评价:)应进行宏观(定性)评价:(2)定量评价:滑坡稳定性评价和推力计算公式见附录E(12.4.412.4.4); ;计算结果统计表示如下表所示(计算书单独提供)。 新田坡滑坡稳定性和剩余下滑力计算成果统计表.doc(3)滑坡稳定性状态按下表确定(12.4.612.4.6); ; ( (4)4) 稳定性

23、计算结果必须与宏观特征基本吻合,否则会存在两方面的问题。(5)滑坡稳定性分析与计算除了要考虑已查明的滑动面以外,还要考虑当地形坡度较陡时是否存在从“潜在滑动面”剪出的可能(12.4.312.4.3); ;(6)勘查报告提供的稳定系数和滑坡推力,可作为防治工程设计的参考,不一定作为设计采用的依据(12.4.112.4.1)滑坡稳定系数滑坡稳定系数F F1.001.00F1.051.05F1.15F1.15滑坡稳定状态滑坡稳定状态不稳定不稳定欠稳定欠稳定基本稳定基本稳定稳定稳定2、危岩体稳定性计算与评价、危岩体稳定性计算与评价 ( DZ/T0218-2006)12.5;(1)宜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

24、)宜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互相验证。互相验证。(2)定量评价危岩体稳定性等级按下表进行。)定量评价危岩体稳定性等级按下表进行。崩塌类型崩塌类型 不稳定不稳定 欠欠 稳稳 定定 基基 本本 稳稳 定定 稳稳 定定坠落式坠落式 F1.001.00F1.51.5F1.8F1.8倾倒式倾倒式 F1.001.00F1.31.3F1.5F1.5滑移式滑移式 F1.001.00F1.21.2F1.3F1.3汇汇 报报 内内 容容 四、确定防治方案是目标四、确定防治方案是目标 ( (可研报告编制阶段可研报告编制阶段) ) (DZ/T0219-2006)3.2.1 (DZ/T0219-2006)3.2.13.2

25、.163.2.16 (0)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参考参考格式格式 1 概概 述述 1.1 任务由来任务由来 1.2 主要的目的与任务主要的目的与任务 1.3 勘查工作描述及建议方案勘查工作描述及建议方案(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编制依据)2 项目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项目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1 地质灾害体灾情评价地质灾害体灾情评价 2.1.1 地质灾害分布位置、规模、范围地质灾害分布位置、规模、范围 2.1.2 主要危及对象主要危及对象 2.1.3 地质灾害体破坏后造成损失估算地质灾害体破坏后造成损失估算 2.2 项目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项目的必要性与

26、紧迫性3 地理地质环境地理地质环境4 地质灾害基本特征及稳定性分析地质灾害基本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5 地质灾害体防治工程方案比选地质灾害体防治工程方案比选 5.1 防治目标与原则防治目标与原则 5.2 设计工况、参数和标准的确定(工程安设计工况、参数和标准的确定(工程安全运行年限按不低于全运行年限按不低于50年标准设计)年标准设计) 5.3 防治技术方案的设计(必须具有两种防治技术方案的设计(必须具有两种以上的方案且两种方案的设计应具有不同思以上的方案且两种方案的设计应具有不同思路)路) 5.4 不同方案的分项工程设计不同方案的分项工程设计 5.5 防治工程方案的比选与推荐方案防治工程方案的比选

27、与推荐方案 包括技术可行性、施工难易程度与工期、包括技术可行性、施工难易程度与工期、投资估算等方面比选投资估算等方面比选 6 工程监测设计方案(含防治效果监测方案)工程监测设计方案(含防治效果监测方案) 6.1 监测工作的任务和目的监测工作的任务和目的 6.2 监测设计方案主要技术依据及原则监测设计方案主要技术依据及原则 6.3 监测工作现状监测工作现状 6.4 监测工作方案监测工作方案 6.4.1 监测工作布置监测工作布置 6.4.2 监测工作实施步骤建议(人员、设备、监测工作实施步骤建议(人员、设备、 年限等)年限等) 7 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7.1 施工条件(道路、供水、供

28、电、占地、施工条件(道路、供水、供电、占地、 搬迁等)搬迁等) 7.2 天然建筑材料天然建筑材料 7.3 施工交通及施工总布置图施工交通及施工总布置图 7.4 施工方法及施工机械基本要求施工方法及施工机械基本要求 7.5 施工顺序及进度计划施工顺序及进度计划 7.6 施工管理与监理施工管理与监理 8 工程实施效果评价工程实施效果评价 8.1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8.2 经济、社会、减灾效益评价经济、社会、减灾效益评价 附图附图 (1)治理工程方案平面布置图)治理工程方案平面布置图 (各比选方案可总体成图,也可每个方案独立成图)各比选方案可总体成图,也可每个方案独立成图) (2)各比选方案

29、治理工程布置剖面图)各比选方案治理工程布置剖面图 (3)各主要分项工程典型图件)各主要分项工程典型图件 附件附件 (1)各比选方案设计计算书)各比选方案设计计算书 (2)各比选方案投资估算书)各比选方案投资估算书( (一一) )防治工程分级及设计安全系数防治工程分级及设计安全系数 (DZ/T0219-2006DZ/T0219-2006)5.1-5.45.1-5.41滑坡防治工程级别划分:滑坡防治工程级别划分: (DZ/T0219-2006DZ/T0219-2006)5.15.1表表3 3;2 2滑坡荷载及强度标准:滑坡荷载及强度标准: (DZ/T0219-2006DZ/T0219-2006)5

30、.25.2;(1 1)荷载:)荷载:(2 2)荷载强度标准(表)荷载强度标准(表4 4):):3 3滑坡防治工程设计安全系数:(滑坡防治工程设计安全系数:(DZ/T0219-2006DZ/T0219-2006)5.45.4表表5 5; 注意:等级的划分和设计安全系数的选取对防治注意:等级的划分和设计安全系数的选取对防治工程设计有较大工程设计有较大 的影响。的影响。( (二二) ) 主要防治工程措施主要防治工程措施 (DZ/T0219-2006DZ/T0219-2006)6-116-111、截排水工程:、截排水工程: (DZ/T0219-2006DZ/T0219-2006)6 6。 (1)包括滑

31、坡后缘地表排水、体内地表排水;包括滑坡后缘地表排水、体内地表排水; (2)地下排水(地下排水盲沟和排水廊道)。地下排水(地下排水盲沟和排水廊道)。2、抗滑桩工程、抗滑桩工程(DZ/T0219-2006DZ/T0219-2006)7 7。 (1)-是结构性支挡的常用工程;适用于推力较大的滑坡。是结构性支挡的常用工程;适用于推力较大的滑坡。 (2)-抗滑桩的间距、桩型、锚固深度等见规范相应的要求;抗滑桩的间距、桩型、锚固深度等见规范相应的要求; (3)-推力分布形式:根据滑坡的物质组成和变形滑移特性确定,分推力分布形式:根据滑坡的物质组成和变形滑移特性确定,分别按三角形、矩形、梯形分布考虑。别按三

32、角形、矩形、梯形分布考虑。对工程量和造价影响较大。对工程量和造价影响较大。 (4)-桩顶位移控制:根据保护对象、控制要求确定。桩顶位移控制:根据保护对象、控制要求确定。对工程量和造对工程量和造价影响也较大。价影响也较大。当控制严格时宜加预应力锚索。当控制严格时宜加预应力锚索。保护对象重要时宜在保护对象重要时宜在桩顶加连系梁。桩顶加连系梁。 (5)-应注意锚固段的有效性保护:应注意锚固段的有效性保护:包括自然和人为两种情况。包括自然和人为两种情况。3、重力挡墙工程、重力挡墙工程(DZ/T0219-2006DZ/T0219-2006)1010。(1)宜适用于滑坡规模较小、推力较小、厚度较薄的滑坡阻

33、滑。)宜适用于滑坡规模较小、推力较小、厚度较薄的滑坡阻滑。(2)具体事项和要求见)具体事项和要求见(DZ/T0219-2006DZ/T0219-2006)1010。 4、预应力锚索工程、预应力锚索工程(DZ/T0219-2006DZ/T0219-2006)8 8。(1 1)具体事项和要求见具体事项和要求见(DZ/T0219-2006DZ/T0219-2006)8 8。(2 2)主要适用于岩质滑坡和危岩体主动加固。)主要适用于岩质滑坡和危岩体主动加固。强调的是支挡效果。强调的是支挡效果。(3 3)对于土质滑坡,应与抗滑桩或钢筋砼梁、格构组合使用。)对于土质滑坡,应与抗滑桩或钢筋砼梁、格构组合使用

34、。 5、格构锚固工程、格构锚固工程(DZ/T0219-2006DZ/T0219-2006)9 9。(1 1)具体事项和要求见具体事项和要求见(DZ/T0219-2006DZ/T0219-2006)9 9。(2 2)主要适用于坡面防护。)主要适用于坡面防护。强调的是环境效果。强调的是环境效果。6、其他防治工程、其他防治工程(DZ/T0219-2006DZ/T0219-2006)1111。(1)嵌补与支撑:)嵌补与支撑: 适用于适用于 拉裂式危体。拉裂式危体。 有待于普及。有待于普及。(2)注浆加固:适用于松)注浆加固:适用于松散堆积体的加固、地基散堆积体的加固、地基改良、松动岩体加固、改良、松动

35、岩体加固、 提高滑带抗剪强度等。提高滑带抗剪强度等。有待于普及。有待于普及。(3)后缘刷方减载、前缘)后缘刷方减载、前缘 回填压脚。回填压脚。(4)生物工程:)生物工程:hH-h22H-hOa0Hb0W(5)柔性防护网)柔性防护网主要适用于坡面地质灾害防护。主要适用于坡面地质灾害防护。本次四川地震灾区大量使用。本次四川地震灾区大量使用。柔性防护网应用设想柔性防护网应用设想A:危岩:危岩 治理治理B:矿:矿山环境山环境保护中保护中的应用的应用( (三三) )防治工程方案及选取防治工程方案及选取 1、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各种防治工程措施进行组合后形成两种、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各种防治工程措施进行组合后形成

36、两种以以 上的方案。上的方案。 2、进行分项工程设计、进行分项工程设计,作出防治费用估(概)算,并进行施工作出防治费用估(概)算,并进行施工条件论证后;条件论证后; 3、经过从技术的可行性、施工的可操作性、经济合理性等比较、经过从技术的可行性、施工的可操作性、经济合理性等比较以后推荐一个方案,该推荐方案即为下一步初步设计、施工以后推荐一个方案,该推荐方案即为下一步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指明了目标。图设计阶段指明了目标。4、各种方案单独成图和提供相应的预算等。、各种方案单独成图和提供相应的预算等。(四四)工程实例工程实例:新田坡滑坡(见图)新田坡滑坡(见图)1、防治措施及方案的选取 (1)地表

37、水体对整个地质灾害体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必须加以治理,建议在古滑坡体外围修筑截排水沟拦截外围大气降雨形成的地表水体,在滑坡体上沿冲沟修建排水沟,将居民生活用水排入排水沟,组成一个完整的截排水系统。 (2)由于HP2、HP3滑坡处于欠稳定基本稳定状态,为防止其进一步变形,在滑坡前缘采取支挡。支挡方式 可以采用抗滑桩和重力式挡墙,根据支挡方式的不同,于是可以组合成两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地表截排水沟第一种方案:地表截排水沟+ +抗滑桩支挡。抗滑桩支挡。 第二种方案:地表截排水沟第二种方案:地表截排水沟+ +抗滑桩抗滑桩+ +重力式挡墙支挡。重力式挡墙支挡。2 2、不同方案的分项工程设计、不同方案的分项工程设计(1 1)方案一:截排水沟抗滑桩)方案一:截排水沟抗滑桩截排水沟:拟在古滑坡体后缘外围一带修筑截水沟,将地表水有效引至滑坡边界外的自然冲沟,利用滑坡内部已有天然冲沟,结合已有地形条件,沿冲沟修建排水沟,形成一套完善的地表截排水系统,共设计外围截水沟总长1720m;滑坡体内已有天然冲沟共8条,总长3100m,所有截排水沟共计长度4820m(见图)。计算书单独提供。计算书单独提供。抗滑桩的布置根据滑坡上房屋规划、滑坡推力、施工可能性等因素确定。HP2滑体存在两级剪出口,故该滑体支挡方式采取分级支挡,分别于剪出口一带布置抗滑桩。HP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