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第3课古代印度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印度发展的基本线索;知道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并了解它对印度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了解佛教的创立及传播;通过对种姓制度的分析,提高对历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过程与方法识读地图古代印度,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印度文明的主要成就,欣赏古代印度人民的创造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印度的种姓制度;佛教的兴起教学难点:印度的种姓制度的影响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河南洛阳白马寺据史书记载,公元64年,东汉明帝夜梦金人飞入殿中,大臣解释说是西天的佛。明帝于是派人西行求佛。使者遇到两位印度僧人,求得佛经、佛像,一同回到洛阳。明帝下令修建寺庙,让僧人
2、译经。因当时用白马驮载经书和佛像,故该寺名为白马寺。这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古代印度文明。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一)自然环境1教师提问: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古代印度,找出古代印度文明的大致位置,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说一说其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提示:古代印度在地理位置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这里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终年气温偏高。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河水一部分来自高山冰雪融水,一部分来自季风降雨,水量丰沛。良好的农耕自然条件,保障了人们稳定的衣食之源,从而创造了古代印度文明。2
3、活动与探究:阅读教材P14课后活动2关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的地图,结合地图回答:(1)按从左至右的顺序写出古代文明的名称,并写出它们产生的大致时间。(2)这些古代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为什么?提示:(1)古埃及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古印度文明,约公元前2300年;中国文明,约公元前3000年。(2)大河流域。北纬20北纬40。原因:大河流域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有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二)文明历程1学生自学:阅读教材“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一目,了解古代印度的基本历史沿革。提示
4、:以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为代表的早期文明;雅利安人建立的奴隶制小国;孔雀王朝和孔雀王朝之后的古印度。2教师提问:说说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早期代表是谁。这一代表以什么为中心?印度历史上第一次完成统一的王朝是哪个王朝?提示: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早期代表是哈拉帕文化,这一文化以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为中心。孔雀王朝是印度历史上第一次完成基本统一的王朝,其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3图片展示:摩亨佐达罗遗址摩亨佐达罗城市想象图指导学生搜集摩亨佐达罗遗址的资料,结合图片感受古代印度早期城市的繁华,在课堂上分享交流。4材料展示:材料一: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一批自称“雅利安人”的部落出现在印度河中上游地
5、区,并逐渐征服土著居民而居于主导地位。这些雅利安人来自何方,目前尚无定论不过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其一雅利安人所操语言属印欧语系,其二他们的外貌与当地土著居民有很大的差别。世界通史 第一编 前工业文明与地域性历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材料二:雅利安人虽发源于里海以东,然而是东入印度,西入欧洲的民族,故又称印欧民族。印欧民族包括很多种:入印度的,叫作印度人;余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克尔特人、条顿人、斯拉夫人雅利安人发迹于中亚之时,已知农耕畜牧,已知纺织陶冶。世界通史结合上述材料,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增加对雅利安人的了解,为后面学习做铺垫。目标导学二:森严的种姓制度1图片展示:有关种姓制度的漫画结合
6、上述漫画,指导学生阅读“森严的种姓制度”一目,说说种姓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其内容是什么?提示:雅利安人的入侵。随着雅利安人内部的贫富分化日益加剧,等级的差别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逐渐形成了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把社会群体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婆罗门;第二等级是刹帝利;第三等级是吠舍;第四等级是首陀罗,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2材料展示:婆罗门法典中,印度人被分为四级:一曰祭司,即婆罗门;二曰武士,即刹帝利;三曰工人阶级,即吠舍,包括农民、工人及商人;四曰贱民阶级或奴隶阶级,即戍达罗(首陀罗)。换言之,这四级的人,即祈祷者、打仗者、生产及买卖者、供他人驱使者是也。婆罗门法典
7、规定这四级人的本务及其相互之关系,约略如下:婆罗门的任务为讲授吠陀,研究吠陀,为自己及为他人主持祭祀,发给施舍之物及接收施舍之物。刹帝利的任务为保护人民,办理施舍,提供祭品,研究吠陀,并严防自己接近物欲。吠舍的任务为照顾牛羊,办理施舍,提供祭品,研究吠陀,经营买卖,以款贷人,耕种土地。戍达罗的任务则为规规矩矩侍候上举三阶级的人。世界通史结合上述材料,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分别从不同等级的立场分析他们的权利、义务,进而探究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发展的影响。提示: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首陀罗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
8、、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贱民在这四个等级之外,是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种姓制度是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以职业世袭、内部通婚为特征。种姓制度在印度社会一直延续下来,渗透到印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3.教师补充:种姓制度的影响:种姓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为种姓成员内部提供了保护,有利于维护统治及社会安定。但是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它制造种姓隔离,维护社会不平等,使下层劳动群众备受压迫和歧视,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过渡:正是因为森严的种姓制度,社会矛盾愈演愈烈,从而推动了佛教的产生。目标导学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学生自学:阅读教材“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一目,了解佛教创立的基本信息。提示:创立时间:公元前6
9、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佛教基本教义:众生平等、忍耐顺从。2问题思考:结合教材回答,佛教为什么宣扬“众生平等”?国王为什么大力扶持佛教?提示: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3问题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佛教外传的时间及两条传播路线。提示:时间: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北传:中亚中国朝鲜日本越南(传至东亚地区)(公元前1世纪,由中亚传入中国)南传: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三、课堂总结古代印度是亚洲南部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2500年左右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后来在雅利安人进入古印度后,印度半岛除南端以外一度统一。在印度奴隶制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体现了鲜明的阶级性,成为印度奴隶社会的重要特点。随着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婆罗门和其他等级的矛盾激化,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佛教,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通过对古代印度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的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红外加热烘道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版外债借款合同模板:科技创新贷款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果园果树病虫害防治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协议4篇
- 材料力学-考试题集(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贸易个人货车租赁服务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光伏水电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3篇
-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题1及答案
- 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合同
- 房租合同范本
- 手机租赁协议
-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春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件 第十章 浮力 第4节 跨学科实践:制作微型密度计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试卷(含答案)
- 收养能力评分表
- 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拓展部)(无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培训课件
- 管道坡口技术培训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2024年认证行业法律法规及认证基础知识 CCAA年度确认 试题与答案
- 皮肤储存新技术及临床应用
- 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上册《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