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超实用)_第1页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超实用)_第2页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超实用)_第3页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超实用)_第4页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超实用)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超实用)修辞手法的作用一1.公式: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描

2、写手法的作用一1、读出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3、公式: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语言: 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不了 内心,表现了 动作: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心理: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环境描写的作用1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2、公式:的景物描写,写出了的

3、景色(或环境),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质。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3的景物描写,反映了的情景,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调。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 XX的特点(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 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类、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

4、托物言志、借物抒 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 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

5、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

6、说。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句子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 (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 记叙文、小说)开头要引人(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提出问题,引人注意;说明情 况,交待背景),结尾要有力(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叙述结束, 自然收尾;抒发情感,引起共鸣)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

7、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 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第六种模式 情感、主旨型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8、?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答题步骤:(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3)抒发什么情感二、高中诗词鉴赏2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九日水阁(宋)韩琦池馆瑰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注释】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也就是传统的重阳节。这一天既要登高怀远,也有以菊 花配螃蟹的饮食习俗。韩琦: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 家、词人。这首诗作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秋。诗人正在京中任右仆射,可谓官隆位显。(1)下列对这首诗的

9、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七言绝句首联两句很好地照应了标题,池馆“古树“照应 水阁“,重阳”照应 九日”。B. 颔联两句对仗整,以“老圃 ”对 “黄花 ”, “秋容 ”对 “晚节 ”, “淡 ”对 “香 ”。这两句从正面写九日赏菊。C. 颈联写新酿的美酒已经很熟,味道醇厚芬芳。螃蟹早就长得肥嫩,不必再等秋日的寒 霜。D. 整首诗歌体现的并不是在秋色里持续的的消沉,而是在一片肃杀的秋景之中强调一种高 洁的人品。 ( 2)这首诗塑造出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答案】( 1 ) A( 2)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淡泊宁静、晚节弥坚、豪情满怀的诗人形象。 首联两句写诗人住处的水阁古榭

10、虽倾颓破败也不介意,还高兴地在那里宴请嘉宾欢度重阳,表示诗人生活俭朴,不尚奢华。这是从外在的表现来写的。 颔联两句借赞颂重阳时节,菊花虽晚开而尤为芬芳,以“黄花晚节香”喻晚节可贵,要注重晚节。这是从内在的精神实质来写。 尾联两句写此时作者年事已高,然而他从心底里并不服老,自己酒量虽衰,诗情却不减当年的豪情逸兴。【解析】【分析】(1) A 项, “这首七言绝句首联两句很好地照应了标题”错误, “七绝 ”应为 “七律 ”。故选A。( 2)第一句写池馆园林荒凉的感觉,与第三句“秋容淡 ”相呼应。第二句点出九日宴会之事,虽然池馆倾圮。台榭荒芜,却有嘉客来助成重阳雅集,环境虽然荒僻,人的兴致却很高,表示

11、诗人生活俭朴,不尚奢华。三、四两句正面写九日赏菊,这两句借赞颂重阳时节,菊花虽晚开而尤为芬芳而寄意:晚节可贵,要注重晚节。两句含比兴之意,字面上是写菊花犹有晚香,言外之意则是表达自己有岁虽晚而节弥坚的品格。五、六两句写眼前宴 会之事,重九宴会饮酒是诗歌中的传统内容,蟹螫也是展现文士风流雅致情趣的传统意 象,但此诗不仅仅是简单借用这两个传统的重九意象,还更多地写到了酒和蟹螯本身,这 种写日常生活中文士生活趣味的作法带有自居易的特点。诗的最后写自己年老虽不能豪 饮。尾联两句写此时作者年事已高,然而他从心底里并不服老,自己酒量虽衰,诗情却不 减当年的豪情逸兴。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淡泊宁静、晚节弥坚、豪情

12、满怀的诗人形象。故答案为:A;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淡泊宁静、晚节弥坚、豪情满怀的诗人形象。 首联两句写诗人住处的水阁古榭虽倾颓破败也不介意,还高兴地在那里宴请嘉宾欢度重阳,表示诗人生活俭朴,不尚奢华。这是从外在的表现来写的。 颔联两句借赞颂重阳时节,菊花虽晚开而尤为芬芳,以“黄花晚节香”喻晚节可贵,要注重晚节。这是从内在的精神实质来写。 尾联两句写此时作者年事已高,然而他从心底里并不服老,自己酒量虽衰,诗情却不减当年的豪情逸兴。【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诗歌的综合鉴赏的能力,注意借助诗歌的注释理解。阅读注释,根据注释正确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阅读选项进行辨析。本题考查的是诗歌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注意正确

13、翻译诗歌的内容。先翻译诗歌来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根据题干概括分析诗歌的相关诗句,抓住重点词组织答案。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太原早秋李白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 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注释】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 年 )秋天。这年夏季,诗人应友人元演之邀,同来太原,意欲攀桂以求闻达,然而辗转三晋,时历数月,终未能得到实现抱负之机会,到了秋季便写下了这首诗。 大火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借自然景物含蓄地表明了季节。从律诗的结构来看,这一联是起,以写

14、景起头,是诗歌创作常见模式。B. 颔联中 “威 ”就是威力、威风,在此处指秋霜很浓。“塞 ”指边塞 , “河 ”指黄河。此联直接描写了太原的自然气候。C. 颈联形式上相对,意义上递进,转入诗人对边关国事的挂念,写的是诗人梦境,含蓄地写出诗人正处在异域他乡。D. 诗人虽心绪不高,而此诗格调自高,且带边塞诗之雄健。后半写怀归之意,意重而不觉其重,语直而不觉其直。( 2)本诗尾联颇受称道,尤其 “悠悠 ”二字更佳,请赏析其妙处。【答案】( 1 ) C(2)“ 悠悠 ”本是忧郁的意思,也有情悠悠、思悠悠之意。联系“思归若汾水”来看 , “悠悠 ”也有绵延不断的意思。 这两句运用了比喻修辞,以水喻情。大

15、意是说,我思念归家之情时时刻刻萦绕心头, 就如同汾河水一样,没有一天断绝过。 为了强调自己的“思归 ”之情的深远 , 通过日夜不停的汾河水不停流淌,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了自己日夜思归的情怀。【解析】【分析】(1) C 项, “转入诗人对边关国事的挂念,写的是诗人梦境,含蓄地写出诗人正处在异域他乡”分析错误。颈联从上面描写“早秋 ”的景色中,转入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梦绕边城月”写的是梦境,含蓄地写出诗人正处在异域他乡。“心飞故国楼”写梦醒之后的状况。故选C。( 2)此题注意从“比喻的修辞手法”“ 叠词的运用”和 “情感的表达”的角度分析。“思归若汾水 , 无日不悠悠”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思念归家之

16、情时时刻刻萦绕心头,就如同汾河水一样,没有一天断绝过啊。所以这两句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以水喻情,生动形象地把抽象的思归之情形象化。此处的“悠悠 ”要联系 “思归若汾水”来看 , “悠悠 ”有连绵不断的意思,表达了自己的思归不断的情怀。故答案为:C;“ 悠悠 ”本是忧郁的意思,也有情悠悠、思悠悠之意。联系“思归若汾水”来看 , “悠悠 ”也有绵延不断的意思。 这两句运用了比喻修辞,以水喻情。大意是说,我思念归家之情时时刻刻萦绕心头,就如同汾河水一样,没有一天断绝过。 为了强调自己的“思归 ”之情的深远,通过日夜不停的汾河水不停流淌,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了自己日夜思归的情怀。【点评】(1)本题属于

17、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炼字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字往往是在该诗句中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比如动词、形容词、数词、修饰词语、表示声音和颜色的词语等。答题时,先要解词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词语放回到诗句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 (其二)杜甫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

18、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此生随万物,何路出尘氛。【注】 杜甫友人李固的弟弟擅画山水,曾任司马官职,故杜甫称其为“司马弟 ”。(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用浪漫笔法写出令人神往的美景:海上仙山,山水相连,天台云烟,半隐半现。B. 颔联写到画卷很美,但诗人认为自己年岁已老,不能亲身目睹实景,很是遗憾。C. 前四句分用“浑 ”“ 总 ”“ 长 ”“ 恨 ”四个修饰性词语,传达出观画的微妙感受。D. 诗作采用虚实相间的笔法,以画中之景,引诗人之情,意境开阔,文笔回荡,令人浮想联翩。( 2)请分析颈联使用的表现手法,并说明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

19、情。【答案】( 1 ) C( 2)颈联连用了两个典故。诗句说范蠡泛游太湖的船太小,王(子)乔所乘的仙鹤只有一只,都不能带我离开。后两联集中表现了诗人老来只能与世浮沉、无法摆脱现实困境的无奈、悲凉之情。【解析】【分析】(1) C项,浑''总” 传达出观画的微妙感受“错,浑“总”以浪漫的笔 调描写了画面的美景,将方丈、天台两座仙山与苍茫的大海、缥缈的烟云放在一起描绘,增强了画面的苍茫之感和神秘之气。这两个字不是写观画的感受,而是描绘画面的。故选C。( 2)颈联是“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 “范蠡 ”春秋时越国大臣;“王乔 ”传说中的仙人王子乔。此二句用典,意思是“范蠡泛游太湖的船

20、偏小,不能载我同游;王子乔所乘的仙鹤只有一只,不能度我飞升”。诗人面对画中美景,只能徒自怨叹,表现了诗人老来只能与世浮沉、无法摆脱现实困境的无奈、悲凉之情。故答案为:C;颈联连用了两个典故。诗句说范蠡泛游太湖的船太小,王(子)乔所乘的仙鹤只有一只,都不能带我离开。后两联集中表现了诗人老来只能与世浮沉、无法摆脱现实困境的无奈、悲凉之情。【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

21、,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间武均州报已复西京陆游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

22、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注释】武均州: 即武巨。当时武巨任果州团练使,知均州,兼管内安抚使,节度忠义军,指洛阳。朝陵墓的使者。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墓前往祭扫。( 1 )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 首联写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武巨收复西京的壮举,。感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B. 颔联用 “千年计 ”和 “一日回 ”进行对比,强调天道正义在南宋一方,金主想千年统治中原的计谋终成迷梦,一朝破灭。C. 颈联运用“疾风雷”的比喻 ,形象地写出了国家中兴的的赦令会像风雷一样迅速颁布到收复的西京 ,安抚归顺后的臣民

23、。D. 本诗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感情同中有异,相同的是都有收复失地的快意,不同的是本诗含有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 2)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答案】( 1 ) D( 2) 驿道梨花处处盛开, 渲染使者奔驰的热烈气氛, 表达诗人对故土收复、皇陵得以朝祭的欢愉之情,寄寓着国家中兴的美好愿景。【解析】【分析】(1) D 项,错在“对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从全诗看,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情绪是乐观的,毫无伤感可言。这首诗写诗人听到捷报传来后不能自已的欢欣鼓舞之情,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心。故选D。(2)“驿路梨花处处开”是以景结情,描写寒食时节译路上梨花处处盛开

24、,以盛开的梨花渲染朝陵驿道上使者骑马奔驰的热烈氛围;作者预料到来年寒食节,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这里化虚为实,通过联想想象,突出了诗人激动兴奋愉悦畅快的感情;本诗是诗人得悉均州的武矩报捷官军收复西京洛阳面作的,以梨花处处开的春日美景,寄寓着作者对国家中兴收复失地的美好祝愿。整理归纳以上条目就可以得出答案。故答案为:D; 驿道梨花处处盛开, 渲染使者奔驰的热烈气氛, 表达诗人对故土收复、皇陵得以朝祭的欢愉之情,寄寓着国家中兴的美好愿景。【点评】该题为诗歌鉴赏。诗歌鉴赏选择题主要考查关键词语的理解、表达技巧的分析、情感分析、诗歌形象的把握。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多练习,

25、从这几方面进行总结。该题主要考查诗歌情感的把握。完成这类题型,需要看题目,知作者、懂关键词、把握意象、理解注释,读懂表层含义,读懂深层情感。这就需要考生平时多做练习,培养语感,熟能生巧。6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杂诗 王赞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胡宁久分析,靡靡忽至今?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 。昔往鸧鹒 鸣,今来蟋蟀吟。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师涓 久不奏,谁能宣我心!【注释】 王赞,西晋文人。 商、参:二十八宿之中的二个,永不同时出现于天空中。 鸧鹒:又作仓庚,指黄莺。 师涓:先秦时代卫国的著名乐师。( 1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二句以写秋景起笔,不

26、仅写出了悲凉肃杀的时令特点,也流露出“思归 ”意绪。B. 三至六句自述战事不断导致自己与亲人阴阳相隔,强烈控诉了战争的残酷无情。C. 第十句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使用的手法相似,都是以物类比自身情感。D. 诗歌最后两句的感叹,表达出征夫内心的痛楚、郁结,以及那说不尽的思乡之情。( 2)下列诗句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基调不相同的一项是()A.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曹丕杂诗)B.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曹植杂诗)C.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阮籍咏怀)D.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古诗十

27、九首)(3)本诗 昔往鹤鹏鸣,今来蟋蟀吟”两句可追溯到诗经 小雅 采薇中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但二者又有所区别。请结合诗句,比较它们在表现手法方面的相同之处,以及在内容情感方面的不同之处。参考资料:诗经原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节选自诗经 小雅 采薇参考译文: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依依轻摇曳。如今返乡解甲归,雨雪飘飘飞满野。道路长远慢慢行,又饥又渴愁肠结。我的心中真悲伤,谁知我有多凄切。【答案】( 1 ) B( 2) C( 3) 表现手法方面的相同: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和反衬手法,以今日之景与昔日之景对比表明时间之快

28、变化之大,以明媚的春景反衬战士远离故乡、奔赴战场的伤感苦楚。 内容情感方面的不同:采薇这一节诗表现的是战士终于踏上返乡路途的情景,既有回忆的辛酸苦楚,又有对故乡亲人的期待渴盼;而王赞杂诗中写的是战士苦守边关的心境,当年离乡的时候春光明媚,黄莺啼啭,如今又到岁暮,蟋蟀悲鸣,自己却依然无法返乡,表达的是战士内心的痛苦与悲哀。【解析】【分析】(1) B项,三至六句导致自己与亲人阴阳相隔强烈控诉了战争的 残酷无情”错误,这几句主要是说战争不断导致自己和亲人不能相见,没有体现“阴阳相隔 ”, “商参 ”只是用夸张的手法写相隔之久;且这几句诗表达的应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故选 B。( 2) A 项中,通过“

29、不能寐 ”和 “起彷徨 ”可以看出战士的思归之情;B 项中,通过“离思 ”、“孤雁 ”和 “哀吟 ”可以看出战士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内心的悲伤;C 项中,阮籍的咏怀表现的是战士为了国家利益征战沙场的忠肝义胆,和本诗中体现战士内心的痛苦与思乡之情不相符; D 项中,通过“鸣悲 ”、 “凉风 ”和 “寒无衣 ”,天气寒冷,蝼蛄悲鸣,将士独自在外没有过冬的衣服,表现出将士对亲人的思念和内心的哀婉。故选C。( 3)先看手法上,两首诗都是通过昔日和今日的对比表现前后的变化之快和时间之快,如 “昔往鸧鹒鸣,今来蟋蟀吟”是今昔对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也是今昔对比。再看内容上和情感上,

30、两者都是在表现战士内心的悲伤,但采薇中,还有战士在回乡之时对亲人团聚的期望。故答案为:B;C; 表现手法方面的相同: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和反衬手法,以今日之景与昔日之景对比表明时间之快变化之大,以明媚的春景反衬战士远离故乡、奔赴战场的伤感苦楚。 内容情感方面的不同:采薇这一节诗表现的是战士终于踏上返乡路途的情景,既有回忆的辛酸苦楚,又有对故乡亲人的期待渴盼;而王赞杂诗中写的是战士苦守边关的心境,当年离乡的时候春光明媚,黄莺啼啭,如今又到岁暮,蟋蟀悲鸣,自己却依然无法返乡,表达的是战士内心的痛苦与悲哀。【点评】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鉴赏能力。要注意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表现手

31、法、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 “知人论世”。此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情感态度和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表现手法包括: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等。至于分析概括诗歌的思想感情,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秋斋独坐寄乐天兼呈

32、吴方之大夫刘禹锡空斋寂寂不生尘,药物方书绕病身。纤草数茎胜静地,幽禽忽至似佳宾。世间忧喜虽无定,释氏销磨尽有因。同向洛阳闲度日,莫教风景属他人。( 1 ) 简要赏析颔联的表达效果。( 2)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案】( 1)以动衬静,以忽至的幽禽反衬出环境的静谧;作者以静谧的环境烘托出内心的宁静以及孤独;并照应开头的“空斋寂寂”。( 2)劝勉、宽慰友人莫负风景;作者身处困境的豁达乐观;也暗含远离政治中心,只能消磨时光的一丝无奈。【解析】【分析】(1)这两句明显写景,可以从描写手法(动静的角度)、结构(照应上文)来分析。前句“纤草数茎胜静地”写出了环境的幽静,后句“幽禽忽至”,突然飞来几

33、只幽禽,以鸟的飞来衬托幽静的环境。一切景语皆情语,所有的景都与情相关,这里的环境的幽静与题目的“独坐 ”联系起来,以静谧的环境烘托出内心的宁静以及孤独。在结构上此句的 “静 ”与上文 “空斋寂寂”形成照应。( 2)尾联 “同向洛阳闲度日,莫教风景属他人”中 “莫教风景属他人”,劝勉、宽慰友人莫负风景; “同向洛阳闲度日”中 “闲度日 ”说明作者没有得到重用,身处困境,但他依然劝诫朋友 “莫教风景属他人”,这里其实也是自我劝慰,体现了他的豁达乐观;“闲度日 ”,每天只能无所事事,聊以度日,也暗含远离政治中心,只能消磨时光的一丝无奈。故答案为:以动衬静,以忽至的幽禽反衬出环境的静谧;作者以静谧的环

34、境烘托出内心的宁静以及孤独;并照应开头的“空斋寂寂”。劝勉、宽慰友人莫负风景;作者身处困境的豁达乐观;也暗含远离政治中心,只能消磨时光的一丝无奈。【点评】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 “知人论世”。8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念奴娇?中秋苏轼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

35、,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注释】本诗是作者被贬黄州时作。水晶二句: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李舟以笛遗李牟,”牟吹笛天下第一,月夜泛江,维舟吹之甚为精壮,山河可裂及入破,呼吸盘挑,其笛应声粉碎李牟,或作李谟。此喻胸中豪气喷薄而出。( 1 ) 分析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在词中的作用。( 2)请从下片入手,结合全词,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答案】( 1) “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他想象着从月宫往下界眺望:秀丽的江山像图画那样的美,清晰可辨的烟火,历历在望;

36、人间的江山越美,就越反衬出现实社会越丑,就越能见出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 引出下文,作者毕竟是一个处于逆境而善于自我 解脱的人,所以下片笔锋一转,作者在苦闷中同样表现出对自由生活、美好现实的追求。( 2) 化用李白诗句,拍手狂歌、月下起舞,表面上狂放不羁,但中秋之夜却只能邀月为 伴,表达了因被贬谪而产生的落寞孤独之感。 化用李牟典故,表达了对自由、美好境界的 追求和渴望,抒发了内心的旷达豪迈之情。【解析】【分析】(1)“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是上阕的结尾句,承接上面中秋夜月景象,进一步写了从月亮上看人间江山的美好景致。联系作者被贬的写作背景,可知作者写美景的用意:以江山之美反衬现实的丑恶与黑暗

37、,从而表达复杂的感情。( 2)下片写归天意愿。“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这三句化用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句。作者通过高超的想象,把天上的明月和身边的影子当做知心朋友,一起欢乐。这样写,既使词染上了浓厚的浪漫色彩,带来了一种奇异之感;又真实地展现出他孤单、凄凉的影子。“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希望愉快地度此中秋良夜,不要辜负这良辰美景。作者之所以月下起舞,并非愉快而歌,得意而舞,恰恰是为了消除这股愁闷与抑郁不平之气。正如“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知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因此,这里似乎使人听到他强颜为笑之声,但又使人深深地感到他觉得月亮才是他的知音。唯其如此,所以,他便幻想起遨游月宫来了:“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他渴望乘风归去,在明净的月宫里,把横笛吹得响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