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优质教案_第1页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优质教案_第2页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优质教案_第3页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优质教案_第4页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优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回顾、交流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方法。2.感受小说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并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形象。3.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并仿照示例,写出自己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4.朗读、背诵回乡偶书,大致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学前准备学生预习读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故事,了解关羽的特点。课时安排2课时教师备课“”。1.结合本单元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交流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方法。2.阅读名著中的经典情节,感受其中生动的人物形象,体会小说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一、交流平台1.阅读课本上的文字,明确要求。2.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回忆小说人物。过渡:同学们,在这个单元,我

2、们学习了三篇小说,里面有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请大家一起来把这些人物的名字回忆一下吧!(学生回忆,教师板书。)3.引导学生思考:这么多的人物,哪一个留给自己的印象最深刻呢?(课件出示)4.学生自由表达,教师和其他学生相机给予肯定和补充。5.小组合作探究:这个人物为什么会给你留下这么深的印象?教师提出小组讨论的要求:(1)各小组推荐一名小组长,讨论、汇总大家的意见,最后参与班级交流。(2)小组成员要紧扣一个人物,交流各自印象深刻的原因。(3)小组成员的回答要争取能让自己印象深刻的某个人物也给其他成员留下深刻的印象。6.全班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并说说与之相关的精彩语段,教师做好记录。交流示例

3、:生1: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桥中的老汉。他像一座山,坚不可摧,誓死保卫着村民的安全;他又那么大公无私,不准自己的儿子破坏规则。我觉得这段话写得很精彩: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这里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教师可板书:老汉神态、动作、语言描写。)生2:穷人中的桑娜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特别是她那种从犹豫、担忧到下定决心的心理过程,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她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好心灵。我觉得文中对她的心理活动描写得非常精彩,比如: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

4、!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教师可板书:桑娜心理描写。)7.教师根据交流情况,总结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提示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常见方法。(1)教师简介有关人物形象的知识。人物形象是小说三要素之一,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又叫细节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侧面描写(又叫侧面烘托)指以他人的言行或环境来反映人物的特点。(2)结合具体的例子总结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常见方法。人物的性格总是通过描写表现出来的。(如桥穷人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

5、要联系人物活动的背景和环境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如穷人中的环境描写。)小说中人物的性格也常用抑扬、虚实、对比、衬托等塑造人物的传统手法揭示出来。(如桥中村民的慌乱与老汉的镇定间的对比。)8.结合本单元习作,说说自己笔下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展现其个性特点的。(1)小组学习,要求组员读读自己的习作,找出自己最满意的描写人物的语句,读给同学听,说说自己想要表现人物的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方法。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互提建议。(2)指名朗读自己的习作片段,要求其他学生说说:他有没有表现出人物的特点来,是如何做到的?二、词句段运用(1)1.学生朗读三国演义中“长坂桥张飞退曹军”片段,读出张飞的神勇。(1)疏通

6、难字和字音:旄(á,古代旗杆头上用牦牛尾做装饰的旗子。)旌(,古代一种旗杆顶上用彩色羽毛做装饰的旗子。)钺(è,古代兵器。)(2)简单了解文字的出处及相关情节。预设:这个片段讲述的故事是四大名著之一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情节。(3)教师播放此片段名家朗读音频,学生认真倾听,留意重读、停顿及朗读的情感、气势。2.小组交流此片段是如何体现人物的形象特点的。(1)结合“交流平台”中掌握的知识,初步感知片段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展示人物形象,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分条列举式汇报。(课件出示)3.学生再读片段,边读边想象画面,再次感受关公的神勇。4.拓展阅读,感

7、知人物形象。(1)出示红楼梦片段,感知人物形象。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注:这其中描写的人物是王熙凤,她在贾府中极有地

8、位和权利。(2)学生自读自学,再自由发言,结合文本中的语句说说其中人物形象的特点。预设:引导学生结合关键词来思考,参考“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赏读方法。交流示例:生1:我通过对黛玉的心理描写可以感知这个人的身份不一般。因为其他人都“敛声屏气,恭肃严整”,而这人还没见人就闻其声,十分“放诞无礼”,可见她地位不一般。这里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语言描写是正面描写,黛玉的想法是侧面描写,暗示了王熙凤在贾府中的特殊身份。生2:文段中对王熙凤的穿着打扮描写得非常详细,这是外貌描写,体现了她身份的尊贵,但在珠光宝气中也露出了一股俗气。生3:文中还对人物进行了神态描写,如“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

9、启笑先闻”,我感觉到她虽然外表很美很亲切,却有厉害、威严的一面,而且给我一种“笑面虎”的感觉。三、课堂回顾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再找一些描写人物形象的经典片段,读一读,互相交流。(2)在以后的写作中要灵活运用描写人物的种种方法。1.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掌握心理描写的特点和写法,试着写一写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2.学习古诗回乡偶书,体会诗人的情感。一、词句段运用(2)读一读,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试着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1)指名读语段一,要求读得有感情。过渡:现在我要找几名同学读课本中的语段一,有哪些同学平时胆小,不爱举手发言

10、呢?我来看看,今天呀,老师就要找几位这样的同学给大家读一读,看他们读得怎么样。这个语段我们在学习穷人一课时曾重点学习过,也读过好几遍了,应该不难。同学在朗读时要读出桑娜的复杂情感,不要读错字。(2)教师询问学生的心理感受,引出学习的内容。提问:刚才,听到老师要点名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朗读,大家的心情怎么样?是怎么想的?被点到的同学心理感受如何?没有被点到的同学心情又有什么变化?(学生谈心理感受。)(3)共学语段一,体会桑娜的内心世界。思考:这段话除了描写心理活动,还描写了什么?(描写了神态,“脸色苍白,神情激动”。)说说桑娜复杂的内心活动。明确:这是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后,既担心丈夫不同意,又

11、觉得自己给丈夫增加了生活的重负而自责。但对两个孤儿的怜惜又让她下定决心,宁愿自己挨打也要留下孩子。这种充满矛盾的心理抉择过程,既是桑娜内心真实的写照,又能表现出桑娜关心孤儿、真诚善良的崇高品质。(4)指名读语段二,体会邱少云的战友复杂的内心世界。教师出示课件补充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背景。教师范读语段,学生交流体会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交流示例:生1:此时的我是多么紧张啊!万一邱少云忍受不了烈火焚烧的痛苦,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那么我们的潜伏位置岂不就暴露了?这样岂不要牺牲更多的战友?生2:此时的我是多么难受啊!眼看着邱少云被熊熊的烈火包围,潜伏在他身边的我却无能为力,丝毫不能减轻他的痛苦

12、,甚至连一句安慰的话也说不出口。我的心里难受极了。我该怎么做呢?生3:此时的我是多么痛苦啊!看着邱少云忍受着烈火焚烧的痛苦,我又忍不住不看,这毕竟是自己亲密的战友啊!我又能为他做什么呢?要是大火突然熄灭就好了,我多么渴盼奇迹出现啊!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5)结合例子,学习常见的心理描写方法。例一:有一次上思想品德课,王老师给我们讲要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人要是不爱劳动就叫懒惰,懒人是最没出息的。”她接着问我们在家干不干家务活。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格外紧张,怦怦乱跳,唯恐老师叫到我。想想自己从来没有在家干过家务活,不觉自责道:王小利啊,王小利,你自己还是大队长

13、呢!在学校还能劳动,可是在家里干过什么活呢?什么事不是妈妈干的?完了,今天老师提问,我看你怎么回答?学生思考:这段文字中的心理描写和课本上的例句有什么相同点?(都是内心自己跟自己说的话。)教师明确:这段文字是一段内心独白式的心理描写。内心独白式的心理描写可以用一整段来描述自己的心理活动,也可以零散地分布到一段话当中,这种方法可以完整地展示复杂的心理活动。例二:我向四周望了望,发现所有的同学都埋着头,聚精会神地答题。我装着认真思考的样子,身子靠在桌前,两手轻轻悄悄地伸进书包里左掏右掏,掏了半天才把语文书掏出来。正当我准备翻书的时候,老师神不知鬼不觉地走到我身后,一只大手伸进我的抽屉里把书一拿。我

14、猛一抬头,呀,是李老师!我三魂吓得丢了七魄,心想:这回死定了,试卷得零分是小事,要是老师把这事说了出来,我还有什么脸面见人学生交流句中运用到的描写方法。(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教师明确:这段话描写了“我”考试时作弊的情景。借助动作、神态描写突出表现了“我”作弊时谨慎、惊吓、惧怕、尴尬的心理。心理描写可以配合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这样可以使人物的心理活动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更加生动。(6)学生小练笔,试着写一写自己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教师巡视,观察写作情况。(7)小组内交流所写片段,推荐组内最优秀的一篇在全班交流。二、日积月累1.创设情境,合作入诗。过渡:万紫千红竞争

15、春,当数杨柳最窈窕。柳树是春的使者,春来时,便迸发出勃勃生机。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咏柳这首诗吗?(生齐背诵。)它的作者就是盛唐著名诗人贺知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另外一首诗。2.教师出示课件介绍作者。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诗题,理解“偶书”过渡:贺知章一生仕途顺利,直到86岁才告老还乡。在他离开京城时,文武百官都来为他送行,直到城门口。当时的皇帝唐玄宗亲自为他写诗送行,可真够风光荣耀的。当他以一个普通老人的身份回到阔别了五十年的故乡时,又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回乡偶书。(板书诗题。)明确:偶,偶然。书,写诗。偶书,偶然遇到一件事,心中有些感想,就把它写下来。4.提示要求,合作解

16、诗。(1)自主读诗,整体感知。出示古诗,教师配乐范读。自由读诗,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读正确。理解词语,读出节奏。诗歌节奏: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了解古诗大意,说说诗中主要写了什么。(2)感悟诗意,读中悟情。小组合作,思考交流。合作交流卡几人一组,可按照“读一读(小组内多种方式读诗)解一解(理解诗意)说一说(交流看法、解决疑难)想一想(想象画面)演一演(改编故事,表演故事)背一背(互相检查,背诵古诗)”的步骤来学习本诗。思考以下问题:A.诗人离家太久太久,等他回到家乡时,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B.想象画面:孩子看到这么一位陌生的

17、老人,会说些什么?老人看到孩子,又会说些什么?C.体会情感:诗人终于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乡,心情是怎样的?小组交流汇报。问题A:家乡变了,家乡不再认识他了;他的年纪变了,当年的小伙子变成老人了。但是他的乡音没有变,对家乡的热爱没有变。问题B:孩子可能会说:“老爷爷,您是从哪里来的呀?您是来拜访朋友的吗?”老人可能会说:“孩子们,这儿就是我的家乡啊,你们听听我说的话,和你们的方言是一样的呀!”问题C:诗人一定非常激动,因为他这么多年没有回到家乡,现在终于如愿了。他也一定很失望,也会有些忧伤,因为家乡物是人非,几乎没有人能认出自己了,此时的他,虽然是回乡,却被当成了“客”。三、课堂回顾教师适当总结教

18、学内容,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交流、感悟写作中用词的准确性、人物描写方法的多样性。(2)积累更多的古诗,多读多背。这一单元的语文园地重在交流理解小说的三要素之一人物形象的方法。在“交流平台”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围绕令他们印象深刻的人物来思考,在原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再读一读,这样便能直观地看出小说中描写人物时常用的技巧,再结合自己的习作看一看、读一读,这也是个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习作的好机会。因为是谈自己喜欢的人物角色和自己的习作,学生都有话可说,但我发现学生对“通过小说情节感受人物形象”和“借环境描写来感受人物形象”的体会不够深,这确实也是容易忽视的两点,我本应该特别提示,但也有所忽略。欣赏

19、名著三国演义中的片段时,因为学生较少阅读文言小说,理解上稍有困难,但通过播放相关音频和视频,学生便能体会到文字的精妙之处了。为了加深理解,我在课堂上还引导学生阅读了红楼梦的相关片段,学习效果不错。心理描写也是小说中描写人物常用的一种方法,在穷人一课的讲解中我就将心理描写作为重点进行了学习,所以学生在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时难度不大。问题在于仿写时,学生写出的片段比较千篇一律,少有精彩之作,可见学生在运用心理描写这一方法时还不太熟练。在之后的习作训练中,我会加强这方面的练习。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回顾、交流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方法。,并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形象。,并仿照示例,试着写出自己忐忑不安

20、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4.朗读并背诵回乡偶书,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教学重难点】,并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形象。,并仿照示例,试着写出自己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学习单。【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回顾、交流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方法。,并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形象。语文要素【教学过程】板块一 回顾课文,交流方法1.提出话题:本单元三篇课文都是小说,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请你说说读了这三篇小说,哪些人物在你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学生交流。预设:学习桥这一课,我们认识了沉着冷静、不徇私情的老支书;穷人这一课,让我们认识了宁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

21、别人的桑娜和渔夫;在柏林这一课,刻画了老兵和他妻子的可怜形象。3.提问:我们是怎样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呢?请结合课文说一说。4.指名学生交流。“交流平台”。(1)(播放录音)引导:我们来听听学习小伙伴们是怎么说的吧。课件出示: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小说。小说一般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桥中的老支书、穷人中的桑娜。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呢?我们以穷人为例谈一谈。状状: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如,关注写桑娜语言、动作、心理的内容,可以感受到她对丈夫的担忧、体贴,以及对邻居的关心。元元:我们还可以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从桑娜把两个孤儿抱回家的情节中,可以体

22、会到她宁可自己受苦也要照顾孤儿的善良。成成:小说还会借环境描写来突显人物形象。穷人把故事安排在一个风雨大作、又黑又冷的夜晚,有利于表现穷人生活的艰难,反衬桑娜夫妇的善良以及他们内心世界的富有。关注小说的环境描写,也有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2)引导梳理:学习小伙伴们以穷人这一课为例,交流了哪些理解人物形象的方法呢?学生交流。课件出示:(3)迁移运用。引导:请同学们在桥和在柏林中任选一篇,照样子填写示意图,从这几个方面交流如何理解人物形象。(4)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6.拓展交流。(1)学生浏览小说一个走运的人,简单地填写理解人物形象示意图。(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人物形象示意图。(3)指

23、名展示,相机引导。预设:人物描写: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了女店主的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形象。小说情节:从女店主开心知足地把八十多岁的老太太送来的糯米团当午饭,从女店主嘱托“我”带黄山风景照给她看这些情节,烘托出了女店主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品质。环境描写:用历经沧桑依然挺拔的香樟树,暗示女店主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积极心态,以及对“我”产生的影响。7.小结: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以及小说的情节、环境描写等方面去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做一个真正的阅读者。语文要素【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阅读经验,首先让学生自己梳理理解人物形象的方法,然后通过学习“交流平台”,

24、帮助学生整理,形成思维导图,使阅读方法明晰化,最后迁移运用,内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板块二 朗读片段,感受形象1.谈话:小说中的情节,会对突出人物形象起到重要的作用。小说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有许多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起了很好的作用,如,“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就是一个经典情节。(课件出示教材第65页描写“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情节的片段内容),思考:从“关云长温酒斩华雄”这个情节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关云长?(神勇),思考: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关云长的神勇之气?请圈画出关键词句。4.学生交流。预设:(1)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如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云长提华雄之

25、头,掷于地上。(2)环境描写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5.讨论:“其酒尚温”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写“其酒尚温”呢?引导发现:这个小小的细节,体现斩华雄的时间短,更突显了关羽的神勇之气。6.朗读指导。(1)指名朗读,要求读出关公的神勇之气。(2)教师指导:抓住人物的语言读出果敢豪迈之气;抓住动作“飞身上马、掷于地上”读出干脆利落;读环境描写时语气要重,抑扬顿挫,让人感觉心惊胆战;结尾“其酒尚温”略停顿,读出敬佩之情。(3)教师范读。(4)师生合作朗读。教师读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男生读写关公语言、动作的句子;女生读写众诸侯的句子。【设计意图】学习是一个反复、深入的过

26、程。本环节让学生将本单元学到的方法在情节中感受人物形象进行迁移运用,让学生通过情节,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和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并读出关公的神勇之气。【板书设计】语文园地 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理解人物形象 小说的情节 环境描写第2课时【课时目标】1.试着写出自己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2.朗读并背诵回乡偶书,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教学过程】板块一 朗读片段,仿写心理1.课件出示教材第66页两个心理描写片段。(1)引导:请自由读一读这两段话,想想这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特点。(2)学生交流。预设:这两段话都写出了人物内心的忐忑不安。,体会桑娜的内心世界。(1)思考:桑娜的内心有哪些变化?(2

27、)学生交流,教师梳理。课件出示:体恤丈夫害怕丈夫突然回来责问自己下定决心(3)想一想:作者还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桑娜内心的忐忑不安?引导发现:作者还密集地使用省略号、问号来表现桑娜从忐忑不安到下定决心的心理活动。,体会“我”的内心世界。(1)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2)学生交流,教师出示资源链接,简介写作背景:原文记述了发生在朝鲜战场上的革命故事,邱少云在执行潜伏任务时,潜伏的茅草丛被敌人用燃烧弹点燃,自己被燃烧了起来,但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他一动不动,在烈火中壮烈牺牲。(3)再读第二段话,学生结合片段谈体会。(4)仿照学习桑娜内心活动的方法,理一理“我”内心的思绪变化。(5)学生交流,教师

28、梳理。课件出示:为战友心痛担心暴露不忍心看忍不住不看盼望出现奇迹心如刀绞一般,试着写出复杂心理。(1)思考:生活中有哪些让自己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的事情?(2)教师点拨:生活中有没有做过错事,想认错又不敢,或想做好事又不好意思做?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难题,或跟自己的贪玩之心、惰性斗争等经历?(3)学生画出自己的心理变化示意图。(4)同桌交流。根据心理变化示意图,互相说一说自己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的心理。(5)借助图示,仿照两个片段的表达方法,写一写自己的心理活动。5.交流评价。(1)同桌交流:把自己的练习片段读给同桌听,请同桌评一评是否写出了复杂的心理。(2)全班交流:说说谁的仿写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好在哪里。【设计意图】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梳理人物内心的变化,发现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迁移运用,写出自己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学以致用,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板块二 日积月累,了解诗意1.过渡:古诗中也有着诗人的故事和复杂的心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古诗回乡偶书。(课件出示教材第66页回乡偶书),了解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