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设计:狼_第1页
语文教学设计:狼_第2页
语文教学设计:狼_第3页
语文教学设计:狼_第4页
语文教学设计: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教学设计:狼【教学目的】1、掌握生字生词,积累文言词汇。2、朗诵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意思。3、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教学设想】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知识引路。教师要清醒地认识文言文阅读的一般规律,从整体到局部,从熟读到理解,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自己进入学习的领域,从自己的学习实践中逐步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本文篇幅较短,内容并不难懂,但字词、句式难点很多,语言障碍较大,故教学时重点应放在字词句的串讲上。但字词句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语言环境,要从上下文意中去掌握字词的含

2、义。本文可用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初步解决生字生词,以熟悉课文为主;第二课时掌握文章的结构形式和思想内容。教学方法仍以学生的活动为本,教师只能处在引导、点拨的地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朗读课文熟悉课文。2、参看注解,理解生字生词。3、复述故事大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并介绍作品、作者同学们一定听说过狐、鬼的故事。真有这样的事吗?不是。读狐说鬼是一种假托的方式,目的还在说人,说社会现象。例如有个故事叫画皮,说的是一个恶鬼,在人皮上画了一个美女,披在自己身上,就变成美女了,然后去害人。这简直是荒诞之极。但想一想就会觉得它非常真实,许多坏人在干坏事之前,不是先要给自己装扮成好人吗?这个

3、故事就出自聊斋志异。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的字、号、籍贯、生卒年,在题注里有介绍,这里只作简要的补充。他年轻时就有文名,但屡次考试都落第,到71岁才成为贡生。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家乡当塾师,生活很清苦。柳斋这本书是他用几十年时间写成的,通过谈狐说鬼讽刺现实中的丑恶事物。他自称这是一本“孤愤之书”“孤愤”,有孤独、悲愤之意。二、学生试读先齐读一遍,然后指定个别学生(最好是程度较低者)朗读,以便发现学生的疑难之处,使讲解更有针对性。注意正音,纠正节奏停顿的错误。三、疏通文义1、以教师边读边讲的方式进行,读到该讲的地方就停下来讲;但也不光是教师讲,还要让学生讲。哪些地方该讲呢?2、不常用的字,虽有注释,但

4、可能学生印象不深;3、表述习惯跟现代不同的地方;4、可以用口语作生动表述的地方。以下是讲述要点:1、“途中两狼”,按现代口语应当说,半路上碰到两只狼。2、“缀”,这里要引申为紧跟3、“投以骨”,把骨头扔给它。现在也说“报之以笑”(拿笑来回答别人)。4、“骨已尽矣”,也可以说成“骨已尽”,跟下文接得上。为什么要加个“矣”字?(情急,无计可想。)5、“并驱”,今语有“并驾齐驱”,“并”,亦齐(一起)也。6、“顾”,转头。屠户回头则见狼,当是转头看两侧。7、“苫蔽”,由两个近义词组成的双音词,遮盖之意。8、“奔倚”,表现两个动作:跑过去,把背靠着。9、“弛”,最早指把弓上的弦放松,此处用引申义。10

5、、“犬坐”,犬,比喻坐的姿势如犬。今语,开会时排入场叫“鱼贯而入”,大口吞咽,叫“狼吞虎咽”,皆属这种用法。11、“隧入”,从隧道入。今语“空运”(由空中运输),也是这种用法。12、“意暇甚”“意将隧入”中的两个“意”字,含义不同,可让学生做比较。(前者指神情,后者指内心盘算。)13、“盖以诱敌”,原来是想麻痹对方。四、边串讲边归纳内容,熟读成诵1、教师再教给一种朗读的方法“表现情景法”。狼是一篇小说,有扣人心弦的情节,要运用语音的急缓高低来再现小说的情景。学生再进行读法实践。朗读课文,表现课文情景。 读出轻重。 读出快慢。 读出抑扬。也就是读出情景,读出语气。2、教师教给朗读的方法“分层背读

6、法”。所谓“分层背读法”就是用语音停顿来表现段中句子所表达的一层层的意思,从而清晰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脉络,进而达到流畅地背诵。狼这一课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写人必写狼,写狼必写人,二者相互交织,构成段内层次。如开头“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其远”这一段,由两层构成,飞层写人,层写狼,朗读时必须在“剩骨”后小停一下。先看第1段,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开端。我们不妨用两个字来概括,大家想,哪两个字合适?可用屠夫“遇狼”来概括。再看第2段,写屠夫投骨拒狼,而狼仍不罢休,照样追赶。说明狼很贪,而屠夫呢?如果仍用两个字概括,可借用文中一个字来组词,这个字是什么?可用屠夫“惧狼

7、”来概括。再看第3段,写屠夫被迫倚在草堆前,持刀而立,准备搏斗,这写了屠夫对狼的什么行为?文中似无可用之字,只能另行考虑。可用屠夫“御狼”来概括。再看第4段,写屠夫奋起劈狼,随后又劈一狼。这一段很清楚可用屠夫“杀狼”来概括。)四、朗读背诵五、作业布置同步翻译。板书遇狼惧狼 投以骨 复投之 骨已尽 并驱如故大窘 恐御狼 顾 奔 倚 弛 持狼不敢前,眈眈相向杀狼 少时 久之(狼)暴起 劈 毙转视(一狼)断 毙议“狼”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串讲课文。2、理清故事情节、掌握结构。3、正确理解文章中心意思。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大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课文,理解文章

8、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二、正课1、朗诵课文。2、理内容、明结构: 本文叙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叙述了屠夫和狼搏斗的故事。屠夫和狼的搏斗有一个过程,按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来看,可以怎样概括?据此,我们可以看出,屠夫遇狼、惧狼、御狼、杀狼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恰好是事物发生、发展和结局的全过程。那么,这四个自然段,哪是开端,哪是发展,哪是高潮,哪是结局呢?关键在于高潮和结局都集中在第4段,第3段不是高潮,第2、3段是故事的发展。这点学生是能理解的。可见怎样划分高潮的结局,应该以文章本身的情况为准。 本文前四段与第5段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前四段是记叙,第5段是议论;前四段是讲故事,第5段是评故事

9、。本文的整体结构应该怎样认识?本文整体上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叙事,又分四个层次;第二部分议论。3、每个同学以“表现了”或“写出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如“一屠晚归”写出了人物、时间。又如“一屠晚归”表现了特定的时间,表现了屠户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同学们发言。如:晚:说明当时已是路上无人,屠户处于无援境地。途中:写出了特定的环境和地点。一屠、两狼:对比,屠户只单独一人,狼却是两只,写出了屠户身处险境。投以骨:写出了屠户在想办法摆脱险境。投,复投:表现屠夫一再设法不让狼继续追击。仍从:写狼的贪婪,狼的胆子越来越大,得寸进尺,步步紧迫。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写狼紧跟不舍,屠户面临攻击的巨大危险。并驱

10、如故:表现狼集体“作战”,屠户好像到了山穷水尽、无路可走的地步。弛担持刀:写屠户准备奋起搏击。眈眈相向:写出了狼眼光的凶残与贪婪,写出了两狼伺机进攻。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写屠户机警果敢,不失时机,迅速出击。转视:把惊心动魄的情景展现在眼前,把情节推向高潮。一狼洞其中:将危险性渲染到了极点,原来“一狼径去”是为了前后夹击。直到禽兽“顷刻两毙”,文章中的悬念才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写屠夫的醒悟,更写狼的狡黠。教育人对狼一样的人一定要提高警惕。4、问题探讨: 由此我们可知狼的本性是怎样的?贪婪凶恶:狡诈阴险: 文章如何刻画屠户的形象的?(描写手法)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由此可见屠户是一个怎样的人?机智勇敢、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文章最后一段议论有什么作用? 这篇文章给我们什么启示?三、小结本文写的是两只狼和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结果却双双毙命与屠户的刀下。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余下时间通过各种形式竞读、竞背课文。建议作业:练习:教师提出“请同学们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