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第六章 染色体结构(jigu)变异 第一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 在自然和人为条件下,可能使染色在自然和人为条件下,可能使染色体折断,之后再接起来,再接合时发生体折断,之后再接起来,再接合时发生差错,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这种通过差错,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这种通过“折断折断重接重接”出现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出现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分为四类分为四类: : (1)(1)缺失缺失(qu sh)(qu sh) (2) (2)重复重复 (3)(3)倒位倒位 (4)(4)易位易位第二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
2、亲和性的研究第三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第一节第一节 缺失缺失 一、缺失类型及形成一、缺失类型及形成 缺失:染色体的某一区段丢失(dis)了断片:缺失的区段无着丝粒 顶端缺失:缺失的区段为某臂的外端顶端缺失:缺失的区段为某臂的外端 某一整臂缺失了就成为某一整臂缺失了就成为 顶端着丝点染色体顶端着丝点染色体 中间缺失:缺失的区段为某臂的内段中间缺失:缺失的区段为某臂的内段第四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图图 6 61 1 缺失缺失(qu sh)(qu sh)的的类型与形成的的类型与形成 第五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
3、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 顶端缺失染色体很难定型,因而较少见顶端缺失染色体很难定型,因而较少见(1)断头很难愈合,断头可能同另一 有着丝粒的染色体的断头重接, 成为双着粒染色体(2)顶端缺失染色体的两个姊妹染色 单体(dn t)可能在断头上彼此接合,形 成双着丝粒染色体 双着丝粒染色体就会在细胞分裂的后期受两个着丝粒向相反两极移动所产生的拉力所折断,再次造成结构的变异而不能稳定 第六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中间缺失染色体没有断头外露,比较稳定,因而常见的缺失染色体多是中间缺失的(1)缺失杂合体:某个体(gt)的体细 胞内杂合有正常染色体及其 缺失染色体
4、(2)缺失纯合体:某个体的缺失 染色体是成对的第七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二、缺失的细胞学鉴定二、缺失的细胞学鉴定 在最初发生缺失的细胞内,可见到遗弃 在细胞质里无着丝粒的断片。但随着细 胞多次分裂(fnli),断片即消失顶端缺失的区段较长,可在缺失杂合体 的双线期检查交叉尚未完全端化的二价 体,看非姊妹染色单体的末端是否长短 不等中间缺失,且缺失的区段较长,则在缺在缺 失杂合体的偶线期和粗线期,失杂合体的偶线期和粗线期,正常染色 体与缺失染色体所联会的二价体,常会 出现环形或瘤形突出(与重复的不同)第八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
5、和性的研究图图 缺失缺失(qu sh)(qu sh)个体的染色体联会个体的染色体联会 第九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如果缺失区段微小,如果缺失区段微小,缺失杂合体也可能并不表现明显的细胞学特征。因此进行微小缺失的细胞学鉴定非常困难,需要借助更精细的细胞学、分子细胞学技术,如染色体显带、原位杂交等,并结合类似突变基因(jyn)遗传分析的程序才能完成。缺失纯合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二价体配对异常现象。第十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2 2、缺失、缺失(qu sh)(qu sh)的鉴定的鉴定(5 5)双着丝粒染色体)双着丝粒染
6、色体:两条末:两条末端缺失端缺失(qu sh)(qu sh)的染色体末端的染色体末端之间相互连接,形成双着丝之间相互连接,形成双着丝粒染色体。用粒染色体。用dicdic表示表示,如,如4646,X X,dicdic(Y Y)表示)表示X X正常,正常,Y Y是双着丝粒染色体。是双着丝粒染色体。第十一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三、缺失的遗传效应三、缺失的遗传效应 (1)(1)染色体的某一区段缺失了,其上原染色体的某一区段缺失了,其上原 来所载基因自然就丢失了,这是有来所载基因自然就丢失了,这是有 害于生物生长和发育的害于生物生长和发育的含缺失染色体的配子体一般
7、是败育的,花粉尤其如此,胚囊的耐性比花粉略强含缺失染色体的花粉即使不曾败育,在授粉和受精过程中,也竞争不过正常的雄配子(piz),因此,缺失染色体主要是通过雌配子而遗传第十二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2)(2)如果缺失的区段较小,含缺失染色体的个体如果缺失的区段较小,含缺失染色体的个体可能存活下来。这类个体往往具有各种异常表可能存活下来。这类个体往往具有各种异常表现现,如人类第5染色体短臂缺失杂合(z h)个体生活力差、智力迟钝、面部小,患儿哭声轻,音调高,常发出咪咪声,通常在婴儿期和幼儿期夭折猫叫综合症 第十三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
8、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3)(3)如果缺失的区段如果缺失的区段(q dun)(q dun)较小,可能会造成较小,可能会造成 假显性的现象假显性的现象McClintock(1931): 玉米植株颜色紫色紫色(Pl)(Pl)、绿色绿色(pl)(pl), 位于6#长臂外段 plplplpl PlPlPlPl 紫株紫株732732株株 绿株绿株2 2株株 (细胞学鉴定该区段缺失)(细胞学鉴定该区段缺失) X射线射线第十四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缺失缺失(qu sh)杂合体的假显性现象杂合体的假显性现象PLPL缺失缺失(qu sh)(qu sh) 假显性假显性第十五页,
9、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第二节 重复 一、重复类型及形成 重复:染色体多了自身的某一区段 顺接重复:重复区段与原有区段在染 色体上排列方向(fngxing)相同 反接重复:重复区段与原有区段的排列 方向相反 第十六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图图 6 65 5 重复重复(chngf)(chngf)的类型与形成的类型与形成 第十七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图图 6 66 6 不等交换与果蝇不等交换与果蝇16A16A区段重复区段重复(chngf)(chngf)形成形成 第十八页,共六十八页。用体
10、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重复区段内不能有着丝粒,否则重复染色体就变成双着丝粒的染色体,就会继续发生结构变异,很难稳定成型。重复和缺失总是伴随出现的。某染色体的一个(y )区段转移给同源的另一个(y )染色体之后,它自己就成为缺失染色体了。重复杂合体: 某对同源染色体中,一条为重 复染色体而另一条为正常染色体重复纯合体: 含有一对发生相同重复同源染 色体 第十九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二、重复鉴定 若重复的区段较长,重复杂合体的重复染 色体和正常染色体联会时,重复区段就会 被排挤出来,形成环或瘤-重复圈或重复 环 若重复区段很短,则联会时重
11、复染色体区 段可能收缩一点(y din),正常染色体在相对的区 段可能伸张一点,于是二价体就不会有环 或瘤突出,镜检时就很难在染色体末端非重复区段较短时,重复区 段可能影响末端区段配对,可能形成二价 体末端不等长突出 第二十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图图 6 67 7 重复杂重复杂(fz)(fz)合体染色体联会合体染色体联会 第二十一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三、重复的遗传效应 (1)剂量效应:随着细胞内基因(jyn)拷贝数增加,基因(jyn)的表现能力和表现程度也会随之加强,即细胞内基因(jyn)拷贝数越多,表现型效应越
12、显著 例1 果蝇眼色:红色(v+) 朱红色(v) v+v眼色:红色 v+vv眼色:朱红色第二十二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果蝇棒眼遗传野生型果蝇的每个复眼大约(dyu)由779个的红色小眼所组成第二十三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图图 果蝇果蝇(u yn)(u yn)染色体染色体16A16A区段的遗传效应区段的遗传效应 第二十四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2)位置效应:基因所在染色体上 的位置不同,其表现型效应也 不同位置效应的发现是对经典遗传学基因论的重要发展(fzhn),它表明染色体不
13、仅是基因的载体,而且对其载有基因的表达具有调节作用 第二十五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第三节 倒位 一、倒位类型(lixng)及形成 倒位:染色体中发生了某一区段倒 转 臂内倒位(一侧倒位):倒位区段在染色 体的某一个臂的范围内 臂间倒位(两侧倒位):倒位区段内有着 丝粒,即倒位区段涉及染色 体的两个臂 第二十六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图图 6 69 9 倒位的类型倒位的类型(lixng)(lixng)与形成与形成 第二十七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二、倒位鉴定 若倒位区段很长,则倒位
14、染色体就可 能反转过来,使其倒位区段与正常染 色体的同源区段联会,两端区段则只 能保持分离状态 如果倒位区段比较短,则两侧区段正 常配对(pi du),而倒位区段与对应正常区段 保持分离,二价体上形成一个泡状 第二十八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若倒位区段不长,则倒位染色体与 正常染色体所联会的二价体就会在 倒位区段内形成“倒位圈”臂内杂合体在倒位圈内外非姊妹染 色单体(dn t)之间发生交换,产生双着丝 粒染色单体,出现后期桥或后期 桥 第二十九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第三十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
15、交不亲和性的研究 图图 6 61010倒位杂合体倒位杂合体(h t)(h t)染色体联会图染色体联会图 与倒位杂合体联会复合体的电镜图与倒位杂合体联会复合体的电镜图 第三十一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图图 6 61111倒位圈内倒位圈内交换交换(jiohun)(jiohun)与与配配子败育机子败育机制制第三十二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第三十三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三、倒位的遗传效应 (1)形成新的连锁群,促进物种进化(2)倒位导致倒位杂合体的部分不育 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在倒位圈内外
16、(niwi)发生交换,产生四种交换染色单体:无着丝粒断片(臂内),后期丢失双着丝粒缺失染色单体(臂内),后 期桥折断缺失染色体配子不育单着丝粒重复缺失染色体(臂间)和缺失染色体(臀内)配子不育正常或倒位染色单体配子可育 (3)降低倒位杂合体的连锁基因重组率第三十四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第四节 易位 一、易位类型(lixng)及形成 易位:某染色体的一个区段移接到 其非同源的另一个染色体上 相互易位:非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了区段 互换 (常见) 简单易位(转移):某染色体的一个臂内 区段嵌入非同源染色体的 一个臂内(少见) 第三十五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
17、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图图 6 612 12 易位类型易位类型(lixng)(lixng)及形成及形成 第三十六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易位与交换易位与交换(jiohun)(jiohun)的异的异同同相同点相同点:都是交换都是交换(jiohun)(jiohun)染色体片染色体片段。段。 交交 换换 易易 位位交换的交换的染色体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妹染色单体之间非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之间发生时发生时期期只发生在粗线期只发生在粗线期发生在 各 个 时发生在 各 个 时期期不同点不同点:见下表:见下表第三十七页,
18、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二、易位鉴定(jindng) 1和2代表两个非同源正常染色体 12和21代表两个相互易位染色体 l12221的“+”字联会形象第三十八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图图 6 613 13 相互易位杂相互易位杂合体合体(h t)(h t)染色染色体联会、分体联会、分离与配子育离与配子育性性 第三十九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 a b A B 易位 a b A B 减数分裂 “十” 字配对 A b a B 第四十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
19、 交互分离 邻近分离 a b A B a a A b A b A B a B b B 产生的配子是正常的和平衡 产生的配子都有缺失和重复,是不可育的。这些重组的类型 A-b 易位的,可存活 。a,b 或 a-B,a-A,b-B 都是不能存活的。 A,B 同在一个配子中。 图 22-19 相互易位在减数分裂中形成了“十”字配对和四体环,不同分离的结果产生了假连锁第四十一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易位杂合体易位杂合体(h t)的联会和分离的联会和分离第四十二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三、易位的遗传效应 (1)易位可使两个正常的
20、连锁群改组为两个新的连锁群,是生物进化的一种重要途径。许多植物的变种就是由于染色体易位形成的。直果曼陀罗的许多品系是不同(b tn)染色体的易位纯合体 (2)易位还可能导致物种染色体数目改变 图图 6-14 6-14 罗伯罗伯逊易位与染色逊易位与染色体融合体融合(rngh)(rngh) 第四十三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 图 22- 罗伯逊易位 易位发生在两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着丝粒或接近易位发生在两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着丝粒或接近(jijn)着丝着丝粒处,易位纯合体的一对易位染色体包含原来两条染色体的粒处,易位纯合体的一对易位染色体包含原来两条染色体的长臂
21、,而另一对易位染色体只包含原来两条染色体的短臂,长臂,而另一对易位染色体只包含原来两条染色体的短臂,这种易位现象叫这种易位现象叫罗伯逊易位罗伯逊易位由两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通过罗伯逊易位和染色体丢失变为一对染色体的过程称为(chn wi)染色体融合染色体融合。第四十四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3)玉米型相互易位杂合体为半不育 玉米、豌豆、高粱、矮牵牛花粉50%败育,胚囊50败育,结实率只有50由半不育植株的种子所长出的植株又会有半数是半不育的,半数是正常可育的 易位杂合体后期分离时:1,21/12,2 相邻(xin ln)式,重复缺失-败育,1/2 1,12
22、/2,21 1,2/12,21 交替式,正常/易位-可育,1/2 第四十五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月见草型相互易位杂合体为全育 月见草、曼驼罗、风铃草、紫万年青 易位杂合体后期分离100%是交替式 (4)同倒位杂合体相似(xin s),易位杂合体邻 近易位接合点的某些基因之间的重 组率有所下降 玉米T5-9a是第5染色体和第9染色体的一个易位。在正常(zhngchng)的第9染色体上,两基因之间重组率为23%和20%,在易位杂合体中为11%和5%。第四十六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 第五节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诱发 能够(n
23、nggu)诱发基因突变的物理与化学诱变剂也能诱发染色体结构变异。早在1927年,穆勒就发现X线可以诱导果蝇产生易位及其他结构变异 一、物理因素诱导 用于诱导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物理因素主要是电离辐射。在电离辐射的作用下,染色体结构变异常常和基因突变交织在一起 第四十七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只需一次染色体折断的结构变异类型产生的频率在一定范围内与辐射剂量成正比,而不受辐射强度影响。顶端(dngdun)缺失 需两次断裂产生的结构变异类型产生的频率则与辐射剂量的平方成正比,受辐射强度的影响顺接重复相互易位 第四十八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
24、亲和性的研究二、化学因素诱导 能够诱发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化学物 质很多,而且某些药物诱发的结构变异还具有一定的染色体部位特异性。如用EOC、MH、DEPE分别处理蚕豆根尖时,不同药物使根尖细胞染色体发生折断的部位不同。这一特点在浓度低时比在浓度较高时更为突出。另外,恢复时数(停止(tngzh)药物处理后的时数)不同对染色体结构变异数也有一定的影响。第四十九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第六节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应用 一、基因定位1、利用缺失造成的假显性现象,可以进行基因定位使载有显性基因的染色体发生缺失, 让其隐性等位基因表现“假显性”对表现假显性个体(gt)进行细
25、胞学鉴定, 发现某染色体缺失了某一区段,就 说明该显性基因位于该染色体的缺失 区段上 第五十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2、利用易位进行基因定位易位杂合体(h t)自交子代群体内, 1/4正常可育个体 2/4半不育易位杂合体 1/4可育易位纯合体易位染色体的易位接合点相当于一个半不育的显性遗传基因(T),正常染色体与易位接合点相对的等位点,则相当于一个可育的隐性遗传基因(t)。用两点或三点测验,根据Tt与某邻近基因之间的重组率,确定易位接合点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第五十一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已知玉米长节间正常基因(已知玉米长
26、节间正常基因(Br)对短节间()对短节间(br)为显性为显性, Br基因位于玉米第基因位于玉米第1染色体上染色体上;某玉米第1染色体、第2染色体易位杂合体的株高正常、配子半不育(株高正常、配子半不育( Br T/ Br t)。它与完全完全(wnqun)可育的矮生品系(可育的矮生品系( br t/ br t)杂交得到F1( Br T/ br t与Br t/ br t),再用半不育F1( Br T/ br t)与矮生亲本品系( br t/ br t)测交。考察测交子代株高与配子育性得到:株高正常、完全可育的株高正常、完全可育的25株,株,株高正常、半不育的株高正常、半不育的350株,植株矮化、完全
27、可育的株,植株矮化、完全可育的281株,株,植物矮化、半不育的植物矮化、半不育的26株。株。求Br基因与第1染色体上易位点间的重组率为多少?第五十二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第五十三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二、在育种二、在育种(y zhng)中的应用中的应用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biny)是育种工作重要的遗传变异是育种工作重要的遗传变异(biny)来源之来源之一一1 1、利用重复区段、利用重复区段(q dun)(q dun)基因的剂量效应,提高性状表现水平基因的剂量效应,提高性状表现水平例如:诱导大麦的a淀粉酶基
28、因所在染色体区段重复,可大大提高a淀粉酶表达量,从而显著改良大麦品质2 2、利用染色体易位进行物种间基因转移、利用染色体易位进行物种间基因转移栽培植物的野生近缘物种具有许多有益基因,如抗逆性、品质好等,通过物种杂交得到种间杂种,再诱导杂种及其后代发生栽培植物染色体与野生物种染色体间易位,可以将野生物种的基因转移到栽培植物中第五十四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例如,一葡萄育种学家育成一个各方面都表现优良的新品种,但就是该品种的果实虽多但小。为了在短时间内改良这一缺点(qudin),并且不改变其他优良性状。试设计一种简单的方法。 第五十五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
29、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三、利用易位防治害虫利用易位的半不育效应可以(ky)有效地控制害虫 第五十六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第五十七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第五十八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第五十九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第六十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四、利用易位创造(chungzo)玉米核不育系的双杂合 保持系 第六十一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第六十二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第六十三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WBZ1010ZWBWBZbZ10黑黑白白10b10bZZ1010bWBZ10F1 黑黑 卵卵白卵白卵第六十四页,共六十八页。用体细胞杂交法克服甘薯组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 曾使叶基边缘有条纹(曾使叶基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Bridging Unit2 Keep Tidy Section B 1a-2b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鲁教版五四制(2024)六年级英语上册
- 2025年非油炸食品项目建议书
-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第二单元第4课 单元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Module 4 DiscoveryReading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沪教牛津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2025年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
- 2025年广东省佛山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
- 第1单元 第1节 认识家庭云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川教版(219)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上册
- 2025年二异丙胺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4山东铝业有限公司面向中铝集团内部招聘2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教学教案、作业、记录检查记录表
-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完整版课件
- 感动中国人物-于敏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复习题集及解析共20篇
- 融资租赁租金计算表
- 数据结构英文教学课件:Chapter 5 Recursion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概论》新版
- 棕色侦探推理剧本杀活动方案项目介绍ppt模板
- 降低钻孔灌注桩混凝土充盈系数QC
- 华中数控车床编程及操作PPT课件
- 趣味历史(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