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清贫》精美教案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3/a1b5d9a1-971a-4436-acff-94af805dde06/a1b5d9a1-971a-4436-acff-94af805dde061.gif)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清贫》精美教案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3/a1b5d9a1-971a-4436-acff-94af805dde06/a1b5d9a1-971a-4436-acff-94af805dde062.gif)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清贫》精美教案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3/a1b5d9a1-971a-4436-acff-94af805dde06/a1b5d9a1-971a-4436-acff-94af805dde063.gif)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清贫》精美教案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3/a1b5d9a1-971a-4436-acff-94af805dde06/a1b5d9a1-971a-4436-acff-94af805dde064.gif)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清贫》精美教案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3/a1b5d9a1-971a-4436-acff-94af805dde06/a1b5d9a1-971a-4436-acff-94af805dde0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清贫文本分析本文是方志敏的遗作。作者用简洁朴实的语言,叙述了自己被俘后被两个国方兵士搜身时的情景,指出清贫、洁白朴素是革命者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表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甘于清贫的高尚的革命情操。这是一篇议论性很强的记叙文,文章将叙述与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明确本文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通过这件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同时,全文从头到尾都在对比,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结构,将对比的内容列出来,然后探讨交流对比的作用。本文的语言简洁朴素,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而深入地揣摩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体会方志敏同志甘于清贫的可贵品
2、质,感受他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教学目标1.会认“筹、矜、俘”等9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吓”;重点理解“筹集、矜持、企望”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清贫”的真正含义。3.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用对话、动作、神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方志敏同志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感受他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4.体会方志敏热爱祖国的炽热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学习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培养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特点的写法。2.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体会,感受方志敏甘于清贫、矜持不苟、克
3、己奉公的高尚情操。教学难点1.学习本文刻画人物性格特点、表达观点的写法。2.通过学习课文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体会清贫精神在新时代的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由郭沫若的诗导入。()千秋青史永留红,百代难忘正学功。纵使血痕终化碧,弋阳依旧万株枫。导语:这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家、诗人、剧作家郭沫若写给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的一首诗,诗中高度赞扬了方志敏为革命事业付出的艰苦努力,同时也写出了方志敏精神对后人的影响。方志敏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又有哪些值得称道的品质让后人盛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方志敏在狱中写的一篇文章清贫,进而了解这个人。(板书:清贫)2.出
4、示课题,朗读并理解课题。(1)说说“清贫”的含义。明确:“清贫”是指清白、贫穷,一无所有。在古代多用来形容读书人。本文主要指方志敏及像方志敏一样的革命战士。(2)把“清贫”作为标题的好处。明确:本文用“清贫”作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表明本文主要写的是共产党员以恪守清贫为美。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介绍作者及本文的创作背景。方志敏(18991935) 江西弋阳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土地革命斗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1935年8月6日,他被国民党反动派在南昌杀害,卒年仅36岁。在狱中,他受尽酷刑,写下了可爱的中国狱中
5、纪实等文章。创作背景 1935年1月,方志敏组成的北上抗日先遣队陷入敌人的包围之中,方志敏率领的800余人冲出了包围圈,却发现大队没有跟上来。作为苏维埃主席的方志敏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又一次毫不犹豫地进入敌人的包围圈,找到了大队人马,可此时他们已经被敌人的14个团、7倍于自己的兵力重重包围着,还得忍饥挨饿一次次突围,最后只剩下80多人。方志敏已经7天没吃东西了,在这种危急关头,他还不忘鼓励战士们说:“吃不得苦,革不得命。苦算什么,越苦越要干。”他既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最终,由于叛徒的出卖,方志敏不幸被俘。本文写的就是他在狱中回忆自己被俘时的情景。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6、,并在重点字、词、句下面做记号。3.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学生自主识字,教师相机点拨。集 持不苟 被 金 威裤 望 此 裤 山需注意的字音:“筹”“镯”是翘舌音的字;“企”应读“q”,不要读成“qì”;“彼”应读“b”,不要读成“pí”;“吓”是多音字,在“威吓”一词中读“è”。4.指导学生理解词语。奢侈花费钱财过多,享受过分。 筹集筹措聚集。矜持庄重;严肃。拘谨,拘束。舍己为公为了公共的利益而牺牲个人的利益。热望热烈盼望。 齿冷书耻笑(笑则张口,时间长了,牙齿就会感觉到冷)。5.理清思路,划分层次,归纳大意。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从事革命十余
7、年,从没有奢侈过。这一部分是开篇的议论,提出全文的主旨:清贫是共产党员的美德。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写被俘时被两个国方兵士搜身的过程。这部分记叙得很具体,先写两个兵士认为“我”是共产党的大官,能搜出钱财;再写两个兵士仔细搜身后用武器威胁仍找不到钱财;最后写两个兵士拿走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这个事例证明共产党员确实恪守清贫。这是从随身所带物品的角度写,是印证主旨的事例之一。第三部分(第自然段):写“我”家中也只有几套旧汗褂裤和几双缝上底的线袜。这是从家中财产的角度写,是印证主旨的事例之二。第四部分(第自然段):写清贫、洁白朴素是革命者战胜困难的原因。这是本文的总结。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研
8、读第一部分从不奢侈1.默读第一部分,画出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并在旁边做批注。2.读完后先和同学说一说,然后在全班交流。3.学生汇报默读时遇到的问题,教师随机点拨。(1)“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明确:这一句是自我表白,说明作者从事革命斗争十余年一向清贫。“一向”“朴素”和“从没有”“奢侈”的对比突出了方志敏的清廉品质,开篇点题。(2)“这在国方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该如何理解?明确:将共产党员和国方的伟人们相对比,突出共产党员的矜持
9、不苟和廉洁奉公,表明甘于清贫其实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革命操守。这是一个并列复句,从正反两方面谈不同的人对清贫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是奇迹或夸张,共产党员却认为这是美德。认为是奇迹或夸张的是国民党反动派之流,他们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观点出发,认为获得钱财是人的本性,经手巨款而不贪简直是不可思议。共产党员则相反,他们搞革命不为发财,而是为天下百姓的解放,因此必须把有限的资金用于革命事业,革命事业兴旺、成功才是革命者的心愿。(3)重点朗读: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预设:读到这里的时候,两个成语“矜持不苟”“舍己为公”节奏要稍微慢一点儿,声断气不断。“美德”要重读。明确
10、作用:这句是作者提出的观点,是本文中心所在,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表达了自己的坚定信仰,也表达了对真正的共产党员的赞美及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自豪之情。(4)“所以,如果有人问我身边有没有一些积蓄,那我可以告诉你一桩趣事。”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明确:引起下文。将被捕之事说成是“趣事”,体现了方志敏同志对敌人的蔑视,对自己献身革命事业的自豪,也体现了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研读第二部分被俘搜身1.快速阅读全文,找出本文哪些自然段是记事,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涉及了哪些人。明确:第28自然段是记事部分,主要写方志敏身为我军革命领导人,却一身清贫,被捕时身无分文的故事。人物有国方兵士二人、方志敏。2.
11、快速阅读第二部分,说说主要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动作、心理、神态、语言。)(1)动作。作者对国方兵士的动作描写中运用了哪些动词?有什么作用?明确:第2自然段摸、捏、拿、拉、拉、盯、吼;第6自然段弓、捏;第8自然段搜寻、塞、抢夺、望。作者运用这些动词,详细地描写了两个国方兵士的行为,将他们用尽一切办法掠人钱财的贪婪、丑恶的嘴脸描绘得淋漓尽致。经过这么详细的搜索,国方兵士在方志敏身上到底找没找到他们所期盼的钱财呢?面对他们搜索到的结果,两个兵士达成了怎样的协议?这些又说明了什么?明确:没有,只有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最后这两个国方兵士决定将表和自来水笔卖出钱来平分。这样的结果其实是必然的,印
12、证了方志敏的清廉,也更彰显了两个国方兵士的贪婪。“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这样的搜索结果说明了什么?明确:说明方志敏仅有的财物也是为了革命的需要,也可看出方志敏忠于革命的高尚品德。(2)心理。国方兵士在搜找钱财的过程中有着怎样的心理变化呢?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明确:(第2自然段)热望(第2自然段)被激怒(第6自然段)企望(第8自然段)失望。这种由高到低的情绪变化表明了国方兵士贪婪和爱财的本性,同时也暗含了一种对比。他们之所以产生这种变化,是因为他们认为共产党高官和国民党高官一样,都很有钱。而事实上,共产党员都是清贫守节的,与国民党高官爱财的本性截然不同。(3)神态。
13、请在文中找到相应的描写神态的词语。明确:国方兵士:(第2自然段)凶恶的眼光(第8自然段)低头注目(第8自然段)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这些描写表现了国方兵士的凶狠、贪婪,说明他们就是为了钱财而干事的,他们不理解共产党员所具有的清贫的精神、崇高的信仰。方志敏:面对“威吓”,方志敏“微笑着”“淡淡地说”(第4自然段)。方志敏以微笑、恬淡的神态面对国方兵士的威吓,表现了对国方兵士的蔑视,这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临危不惧、从容不迫、大义凛然精神的直接体现。共产党员的高大、伟岸与敌人的猥琐龌龊、阴暗矮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4)语言。国方兵士。A.“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明确:这句话表明
14、国方兵士为了从方志敏身上获得钱财,不择手段,泯灭人性。B.“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明确:这句话说明国方兵士认为共产党干部应该和国民党当大官的一样都很有钱,而事实则不然,这更加突出了共产党员的清廉。C.“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明确:国方兵士没搜到钱财仍不死心,唯恐自己检查不仔细,以自己有经验、见多识广为由企图能搜出一点儿钱财,刻画了他们贪婪成性的丑陋面目。D.“走吧!”明确:国方兵士最后没有搜到一个铜板,命令方志敏“走吧”,表现了他们的失望透顶,从侧面说明方志敏的清贫。方志敏。A.“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
15、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明确:方志敏讽刺挖苦敌人,表现了他的从容镇定、临危不惧、坚强乐观的精神品质。“哼!”充分表现了方志敏对他们的蔑视;“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表现了方志敏的清廉。B.“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明确:这是方志敏回答国方兵士的话,字字有力,落地有声,展现了共产党员恪守清贫的美德。这两句话把国民党官员与共产党干部加以对比,讽刺了国民党官员贪污腐化、聚敛民财、盘剥百姓的丑恶行径,赞美了共产党员矜持不苟、克己奉公的美德。“个个都有钱”指出聚敛民财、盘剥百姓在国民党官员中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人人如
16、此;“一个铜板也没有”强调“清贫”;“不是为着发财”阐明革命者的宗旨,即不为个人谋利益,要为天下谋幸福。3.再次品读第二部分,思考:方志敏真的没有钱吗?他有钱,但这些钱是怎么来的?用于什么地方?明确:方志敏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他全部用于革命事业,可见他的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公正清廉。4.讨论: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国方兵士,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呢?明确:这是侧面描写,在对比中表现了国民党的贪婪腐败,突出(反衬)了方志敏的大义凛然、清贫守节、英勇无畏、坦坦荡荡、舍己为公、矜持不苟、镇定自若,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和崇高无私的优秀品德。研读第三部分家财甚少1.快速阅读第9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
17、运用了什么叙述手法。(补叙)2.这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明确:在这一自然段中,作者首先运用设问,自问自答,用讽刺的语气表现了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同时也升华了主题,丰富了“清贫”的内容。3.补叙的“传世宝”一段是否可以删去?明确:不可以。补叙使“清贫”更可信,使文章的观点更充分,更有说服力、感染力,同时再次重申自己的“贫”,显示出自己毫无掩饰的坦荡胸怀。4.品析重点语句。()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明确:这句话进一步说明共产党员是清贫的。前文写身上没带钱财,这里又讲家中没有值钱物品,说明共产党员家里家外都是一贫如洗。“传世宝”指前文说的几套旧的汗褂裤、几双缝上底的
18、线袜。这两种物品都是日常穿用物品,而且褂裤已陈旧,线袜还缝补过。就是这些已经是方志敏的“传世宝”了,可见共产党员真“清贫”到了什么程度。研读第四部分赞颂清贫1.整体理解。()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明确:这句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共产党员追求清贫的品格的宣言。这句话指出清贫这一品格的意义在于它是战胜困难、克敌制胜的关键。恪守清贫、洁白朴素,才能不沾染贪污腐化的恶习,才能获得人民的敬爱与支持。“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这样,革命事业才能成功。“清贫”,是不追求物质享受;“洁白”,是心地纯洁,一心为公;“朴素”,是生活节俭。三个词语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揭示了共产党员
19、“清贫”美德的内涵。2.这一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明确:议论。起到了紧扣题目、照应开头、深化主题、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作用。3.引导学生朗读这一句话,要读得铿锵有力。四、课堂总结,交流收获1.总结主题思想。(1)说说“清贫”的真正含义。明确:清,清廉,指物质生活贫乏但精神世界无比充实。共产党员恪守“清贫”,以“清贫”生活为乐,深怀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面临任何困难,都不彷徨,不动摇,不退却。(2)主题思想。明确:本文叙述了作者被俘后被国方兵士搜身而无所得的故事,表现了以方志敏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对革命无比忠诚、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情操,表现了作者蔑
20、视权贵、金钱的豪情,说明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法宝。2.总结写作方法。(1)叙议结合的写法。明确:这是一篇议论性很强的记叙文,文章将叙述与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开头是一小段议论,提出了一个鲜明的观点。接着举国方兵士搜身而一无所获、家中的财产少得不能再少两个事例来说明这个观点。最后以议论作结,阐明“清贫”的伟大意义。这样围绕“清贫”阐述,有理有据,无可辩驳地说明了本文的观点。(2)强烈的对比。明确:本文从头到尾都在对比。一开篇便对比,如,革命久远,身居高位,却不奢侈;经手巨款,却不贪占;对清贫,有人不信,有人坚持。举事例时更是巧用对比,如,两个国方兵士认为方志敏应该有
21、钱,却搜不出钱。再如,用国民党高官的贪婪本性与共产党干部的品质相对比。写家中有“传世宝”,却仅是旧的汗褂裤与缝上底的线袜;自己认为是“宝”,富人却“齿冷三天”。作者多处巧用对比,突出表现了共产党员的美德。(3)通过动作、神态、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心理,刻画人物形象。3.情感延伸,联系实际谈启示。示例:清贫是一种崇高的价值观念,一种高尚的品德修养,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方志敏同志视清贫为洁白朴素的生活,并以此作为战胜困难的法宝。不仅方志敏是这样,还有许许多多的革命者也是这样,他们凭着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战胜了无数的困难,这是多么高尚的思想境界啊!我们应以他们为榜样,做清正廉洁、舍己为公的人,一心为天下
22、人民谋幸福。4.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 的方志敏,明白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明白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原因,懂得了 的道理。在探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懂得了要做一个清贫、洁白朴素的人,要为祖国和人民贡献力量。在学习的过程中, 等几位同学值得表扬,因为 。五、背诵积累,作业设计1.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丰富积累。2.搜集方志敏的其他感人事迹,加深对人物的理解。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清贫这篇课文是方志敏同志于1935年在狱中写的,堪称是革命的正气歌。文章用简洁朴实的语言
23、,叙述了自己被捕后被国方兵士搜身的情景,表现了共产党员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革命情操。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很难真正理解革命年代革命志士的壮志情怀,因此在教学时我从方志敏创作本文的背景入手,讲清方志敏被捕的原因,接着扫清学生学习时的字词障碍,再引导学生划分层次,归纳大意,让学生初步明白矜持不苟、舍己为公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这一高尚情操已然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件“传世宝”。接着,我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勾画、默读,以及重点分析表现方志敏及国方兵士形象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的描写,于对比中体会方志敏矜持不苟、舍己为公、清贫一生的高尚品德。我还指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以此
24、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更加深入地体会以方志敏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最后,我总结课文的写法,真正做到授人以渔。“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当我课后冷静下来回顾教学的一些细节时,我发现这节课如果能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加强会使课堂更加精彩:首先,训练学生读的过程中,照顾的层面不完整。朗读时如果让基础好的学生带动基础不好的学生,可能训练的效果会更好,朗读也容易落实到每个学生的身上。其次,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安排得有些短,环节进行得有些仓促。最后,对有些词句的理解太教条,没有彰显个性化。这在以后的教学中都会特别注意。12 清贫一、课前解析本文是方志敏1935年在狱中所写的一篇文章,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他被
25、俘后被两个国民党兵士搜身、逼问的故事,表现了他对“清贫”的理解,展现出一位共产党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品质。旨在让学生感受方志敏的精神品质。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自读自悟体会方志敏的精神品质。同时,要引导学生结合当下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清贫”的理解。二、教学目标 1.认识“筹、矜”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吓”。2.默读课文,能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的品质。3.能说出自己对“清贫”的理解。三、教学重点1.默读课文,能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的品质。2.能说出自己对“清贫”的理解。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
26、山,导入新课教师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第12课清贫,它将使我们再认识一位革命者方志敏。教师板书:(方志敏)那方志敏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他身上,我们又能汲取什么样精神品质,以增强自身奋勇前进的力量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扫除字词障碍教师引导:现在请你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出你认为应该重点识记的词语,并借助工具书理解其意思。学生交流,自学词语。2.把握主要内容教师提问: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时间2分钟。学生交流,教师展示交流结果。预设:本文主要讲了方志敏被俘后被两个国民党兵士搜身、逼问的故事。三、自读自悟,体会方志敏的精神品质教师提问:好!我们已经读通了课文,了解了
27、课文的主要内容。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方志敏是清贫的?它真的很“清贫”吗?边读边勾画出来,批注。学生自读课文,时间5分钟。1.从方志敏的自述中体会预设1:第1自然段,从“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这句话中,我看出方志敏是清贫的。其中,“长期”“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作为共产党的一个高级将领,实在难能可贵,值得敬仰。预设2:第1自然段,“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他管理那么多款项,依然能克己奉公,过着清贫的生活,令人敬佩。预设3:第9自然段,方志敏把深山坞里保藏的几套旧的汗褂裤和几双缝上底儿线袜当做自
28、己家的“传家宝”。从这点儿来看,方志敏过得确实清贫,令人敬佩。预设4:第9自然段,“我说出那几件传家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方志敏是以轻松诙谐的语气来讽刺国方们对个人私欲的满足,同时也在说明自己确实过着清贫的生活。教师小结:在方志敏自述中,我们看到了方志敏的清贫,也感受到了方志敏清贫的程度。教师板书:(自述)2.从方志敏与国方两个兵士在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对比中体会。教师提问:那么,课文中还有那里体现了方志明的清贫呢?可以结合课文中有关方志敏与国方两个兵士在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对比中来体会。学生自读课文,限时3分钟。预设1:方志敏为了革命事业,十余年
29、来,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即使经手众多的资金,也能克己奉公。而国民党的兵士,却“满肚子热望”在方志敏身上搜出钱财,后又持械寻私逼问。在这里,我体会到方志敏在清贫中的坚守。教师点拨:是啊!这是权与利的碰撞与较量,方志敏有权但不谋私,国方士兵持械而寻私,二者的目标的不同,在于国共两党的生活态度与人生理想的不同。预设2:我来从二者的神态描写来分析。国方士兵的神态由“满肚子热望”“落空而激怒”“威吓地吼道”“总企望着”“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可以看出他们的贪婪与自私。面对兵士的搜身、逼问,方志敏始终“微笑着,谈谈地说”,这种淡然、豁达与冷静的精神品质,与国民党兵士的自私、贪婪、易怒形成鲜明的对比。教师小
30、结:分析地很好!选文正是通过这样强烈地对比,将国民党将抓捕共产党人这第一军事目的让位于满足个人私欲的目的,从而凸显以方志敏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才是真正为人民谋福利的政党。3.在朗读中体会教师引导:现在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读一读方志敏与两位国方兵士的对话,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和语气。大家开始吧!学生读完后,师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小结:从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中,我们感受到了国共两党在生活态度、处事方式、革命目标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使我们更加认识到方志敏以“清贫”生活为乐,无论革命事业处于何等困境,始终要坚持信念,秉持不彷徨、不动摇、不退缩的崇高气节。教师板书:(动作、语言、神态)四、深入思考,理解“清贫”内涵1.理解“清贫”含义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思考:方志敏为什么要坚持清贫生活?清贫的生活对于革命者有什么意义?学生自读课文,限时2分钟。教师提问:谁来谈一谈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预设1:因为清贫,过洁白朴素的生活,是每个共产党员的美德,是革命者战胜困难的地方,所以方志敏要坚持清贫生活。预设2:我认为,清贫,它不是贫穷,它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它是革命者在战争年代的信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PU树脂粘接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职场技能培训与多元智能结合路径
- 教育心理学的视角小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 大数据智能处理-深度研究
- 汇丰数字化转型-深度研究
- 大数据在价格策略中的应用-深度研究
- 橡胶助剂危化品仓储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施工安装合同3篇
- 二零二四顺丰快递快递代收代付合同3篇
- 压力试验机项目融资计划书
- 加油站廉洁培训课件
- 2022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附课标解读)
- 2023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诫子书教案一等奖诫子书教案
- 《民航服务沟通技巧》教案第16课民航服务人员平行沟通的技巧
- 深圳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系统操作手册(电子票据)
- 2023年铁岭卫生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起重机械安装吊装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
- 华北理工儿童口腔医学教案06儿童咬合诱导
- 中国建筑项目管理表格
- 高一3班第一次月考总结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