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考要求1、基因的分离基因的分离定律定律 用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用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杂交后产生的第一代全部为高茎,杂交后产生的第一代全部为高茎,用子一代自交,在第二代植株中,用子一代自交,在第二代植株中,有高茎的,有矮茎的,且高茎与矮有高茎的,有矮茎的,且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茎的数量比接近3:1 。请你写出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请你写出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实验的分析图解。请你用适当的文字解释分离现象。请你用适当的文字解释分离现象。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P: 高高 矮矮F1 高高 F2 高高787 矮矮277比例比
2、例 约约 3 :1F2中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中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接近3:1 ,为什么,为什么?一、观察分析,提出问题一、观察分析,提出问题P 高茎高茎 矮茎矮茎 DD dd配子配子 D dF1 高茎高茎 Dd杂交杂交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每对相对性状)生物的每对相对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控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控制的,且能独立遗传。的,且能独立遗传。(2)遗传因子(基因)在体)遗传因子(基因)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在配子中细胞内成对存在,在配子中是成单存在的。是成单存在的。二、解释二、解释问题,提出假说问题,提出假说自交自交F1 高茎高茎 X 高茎高茎 Dd D
3、d配子配子 D d D dF2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3)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基因)彼成对的遗传因子(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子中。(4)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使的,使F2出现了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的性状分离比。二、解释问题,提出假说二、解释问题,提出假说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每对相对性状)生物的每对相对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控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控制的,且能独立遗传。的,且能独立遗传。(2)遗传因子(基因)在体)遗传因子
4、(基因)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在配子中细胞内成对存在,在配子中是成单存在的。是成单存在的。(3)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基因)彼成对的遗传因子(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子中。(4)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使是随机的,使F2出现了出现了3:1的的性状分离比。性状分离比。小结小结出现分离现象的关键在哪里?出现分离现象的关键在哪里?F1是否产生和是否产生和两种数目相等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的配子。 要证明要证明对分离现象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解释是否正确的,是否正确的,就必须证明就必须证明F1是否是否产生
5、了产生了2种配子,且种配子,且数目相等。数目相等。杂种一代(杂合体)与隐杂种一代(杂合体)与隐性亲本(纯合体)相交。性亲本(纯合体)相交。 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1、假设、假设推测:测交实验的结果推测:测交实验的结果测交实验:测交实验:1、F1产生和两种数产生和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隐性亲本目相等的配子,隐性亲本产生一种配子。产生一种配子。 请写出交测实验的分析图解请写出交测实验的分析图解2、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测交后代出现了是随机的,测交后代出现了1:1的性状分离比。的性状分离比。三、根据假说,演绎推理三、根据假说,演绎推理2、种植实验、
6、种植实验孟德尔用孟德尔用F1与隐性类型测与隐性类型测交,交,F1不论作母本,还不论作母本,还是作父本,都得到了上是作父本,都得到了上述述2种表现型,它们之间种表现型,它们之间的比接近的比接近1:1。测交实验的结果符合预期的设想,测交实验的结果符合预期的设想,因此可以证明,上述对一对相对性因此可以证明,上述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的解释是正确的。状的遗传规律的解释是正确的。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在生物在生物 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 存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 分分别进入别进入 中,随配子遗传给后
7、代。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四、分离定律(孟德尔第一定律)四、分离定律(孟德尔第一定律)P7体细胞体细胞成对成对不同的配子不同的配子遗传因子遗传因子 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同源染色体上染色体上 ,具有,具有一定的一定的 ,在,在 形形成配子时,成配子时, 随着同源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染色体的分开而 ,分别,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进入两个不同的 ,独,独立地随着立地随着 遗传给后代。遗传给后代。 独立性独立性减数减数分裂分裂分离分离配子配子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基因的分离基因的分离定律定律的的实质:实质: 孟德尔孟德尔遗传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规律的现代解释P30等位基因等位基因
8、配子配子四、实验论证,总结规律四、实验论证,总结规律假说假说- -演绎法演绎法观察分析,提出问题观察分析,提出问题解释问题,提出假说解释问题,提出假说根据假说,演绎推理根据假说,演绎推理实验论证,总结规律实验论证,总结规律(2013年高考)年高考)1、 已知玉米子粒黄色(已知玉米子粒黄色(A)对白色)对白色(a)为显性,请选用适宜的亲本进行一个杂交实)为显性,请选用适宜的亲本进行一个杂交实验来验证:子粒的黄色与白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验来验证:子粒的黄色与白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要求:写出遗传图解,并加以说明律;要求:写出遗传图解,并加以说明.P (纯合黄粒)(纯合黄粒)AAaa(纯合白粒)(纯合
9、白粒) F1 Aa(杂合黄粒)(杂合黄粒) F2 若若F2 子粒中:子粒中: 黄粒(黄粒(A_)白粒(白粒(aa)=31,则,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1)自交法:)自交法:杂种杂种F1自交,自交,后代后代 F2中出现显、隐性两种中出现显、隐性两种类型的个体,比例类型的个体,比例3;1,即,即可证明可证明F1产生了两种配子。产生了两种配子。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还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还有其他验证方法吗?其他验证方法吗?出现分离现象的关键在哪里?出现分离现象的关键在哪里?F1是否产生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是否产生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 (2)花粉鉴定法:)
10、花粉鉴定法:例:例: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颜色,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颜色,杂合子非糯性水稻的花粉是减数分裂的产物,遇杂合子非糯性水稻的花粉是减数分裂的产物,遇碘液呈现两种不同的颜色,且比例为碘液呈现两种不同的颜色,且比例为1:1,从而,从而直接证明了杂合子非糯性水稻产生的花粉有两种:直接证明了杂合子非糯性水稻产生的花粉有两种:一种是显性遗传因子,一种是隐性遗传因子,并一种是显性遗传因子,一种是隐性遗传因子,并且数量均等。且数量均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还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还有其他验证方法吗?其他验证方法吗?DdDdA (2013年高考)年高考)2若用玉米为实验
11、材料,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方法考点一:怎样判断性状的显隐性?考点一:怎样判断性状的显隐性?1、不同性状亲代杂交,、不同性状亲代杂交,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叫做显性性状显性性状
12、。一一、根据根据子代性状子代性状来判断性状的显隐性来判断性状的显隐性2、相同性状亲代杂交,、相同性状亲代杂交,后代出现不同亲本的性状,后代出现不同亲本的性状,叫做叫做隐性性状隐性性状。1、具有一对相对性状亲、具有一对相对性状亲代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代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为3:1,分离比为,分离比为3的性的性状叫做状叫做显性性状显性性状。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亲、具有两对相对性状亲代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代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为9:3:3:1,分离比为,分离比为9的性状叫做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显性性状。考点一:怎样判断性状的显隐性?考点一:怎样判断性状的显隐性?二二、根据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子代性状
13、分离比来判断性状的显隐性来判断性状的显隐性正常双亲有病孩正常双亲有病孩患病是隐性患病是隐性一正常一患病的一正常一患病的双亲双亲有病孩有病孩患病可能是显性患病可能是显性患病患病患病患病三三、根据根据遗传系普遗传系普图来图来判断判断性状的性状的显隐性显隐性考点一:怎样判断性状的显隐性?考点一:怎样判断性状的显隐性?AC 3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基因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如下表是关控制,如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下列分析正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确的是(双选双选)。 A. 番茄的果色中,红色为显性性状番茄的果色中,红色为显性性状 B实验实
14、验1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黄果为aa C实验实验2的后代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的后代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 D实验实验3的后代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的后代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或AA实验组实验组亲本表现型亲本表现型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红果红果黄果黄果1红果红果黄果黄果4925042红果红果黄果黄果99703红果红果红果红果1 511508判断性状判断性状的显隐性的显隐性黄果是黄果是隐性性状隐性性状考点二:考点二:有关分离定律问题的解题思路有关分离定律问题的解题思路亲代基因组成、亲代性状亲代基因组成、亲代性状后代基因组成、后代基因组成、后代性
15、状表现及比例后代性状表现及比例逆推类问题逆推类问题正推类问题正推类问题B_(显性显性) _b bb甲图 乙图丙图如果子代中有如果子代中有隐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bb),则两个亲本都至少含则两个亲本都至少含有一个基因有一个基因b(丙图丙图)。BB亲本bb亲本_b_b 如果亲代中有如果亲代中有显性纯合子显性纯合子(BB),则子代一定表现显则子代一定表现显性性状性性状(B_)(甲图甲图)。如果亲代中有如果亲代中有隐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bb),则子代一定含有则子代一定含有b基基因因(乙图乙图)。1、从从显性纯合子显性纯合子或或隐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来直接推断基因型来直接推断基因型2、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根
16、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比值来直接推断基因型来直接推断基因型具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具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若子代表现型比值为代表现型比值为1 0,则双亲都是纯则双亲都是纯合子合子,一个是显性纯合子一个是显性纯合子,另一个是隐另一个是隐性纯合子。即性纯合子。即:AA aaAa1 0。具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具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若子代表现型比值为代表现型比值为1 1,则双亲中一个则双亲中一个是显性杂合子是显性杂合子,另一个是隐性纯合子另一个是隐性纯合子。即。即Aa aaAa aa1 1。两个表现型相同的双亲杂交两个表现型相同的双亲杂交,若子代表现若子代表现型比值是型比值是3 1,则
17、双亲都是杂合子。则双亲都是杂合子。即即:Aa Aa3A_ 1aa3 1。D 4南瓜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关杂交实南瓜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关杂交实验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验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不正确的是正确的是()。 A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可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可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B由过程由过程可知白色是显性性状可知白色是显性性状 CF2中黄花与白花的比例是中黄花与白花的比例是5 3 DF1与与F2中白花个体的基因型相同中白花个体的基因型相同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判断性状的显隐性隐性性状隐性性状C: F1 aa Aa 1 : 1 F2 aa aa Aa AA 1/
18、8 2/8 1/8AD 5分析下面家族中某种遗传系谱图,相关叙述分析下面家族中某种遗传系谱图,相关叙述不不正确的是正确的是(双选双选)。 A8与与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3/4 B理论上,该病男女患病概率相等理论上,该病男女患病概率相等 C7肯定有一个致病基因由肯定有一个致病基因由2传来传来 D9和和8婚配,后代中女孩的发病概率为婚配,后代中女孩的发病概率为1/18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判断性状的显隐性隐性性状隐性性状aa81/3AA.2/3Aa81/3AA.2/3Aa91/3AA.2/3Aa基因在常基因在常/性染色体上性染色体上?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基因在常染色体上1、测交法:测交法:就
19、是让杂种第一代就是让杂种第一代与隐性个体相交。与隐性个体相交。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纯合子考点三:生考点三:生物个体基因型的实验鉴定物个体基因型的实验鉴定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杂合子拟设计配种方案拟设计配种方案鉴定某生物个生物个体是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测交实验的作用?测交实验的作用?可测定可测定F1基因型、基因型、F1产生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测交实验测交实验测交是检验某生物个测交是检验某生物个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的有效方法。体的有效方法。2、自交法
20、:自交法:基因型相同的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植物生物体间相互交配;植物 体体中指自花授粉和雌雄异花的中指自花授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自交是获得纯系同株授粉,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的有效方法。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体纯合体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体杂合体当被测个体为动物时,常采当被测个体为动物时,常采用测交法,当被测个体为植用测交法,当被测个体为植物时,测交法、自交法均可物时,测交法、自交法均可以,自交法较简便以,自交法较简便考点三:考点三:生生物个体基因型的实验鉴定考点三:考点三:植物个体基因型的实
21、验鉴定植物个体基因型的实验鉴定 3、花粉鉴别法:花粉鉴别法: 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让待测个体长大开花后,取出花粉粒放在载玻片让待测个体长大开花后,取出花粉粒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碘酒:一半呈蓝色,一半呈红褐色,上,加一滴碘酒:一半呈蓝色,一半呈红褐色,则待测个体为杂合体。全为红褐色,则待测个体则待测个体为杂合体。全为红褐色,则待测个体为纯合体为纯合体6、(、(2010高考全国卷)高考全国卷)人类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人类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患者家系的系谱图如图甲。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某患者家系的系谱图如图甲。已
22、知某种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A显示一个条带,白化基因显示一个条带,白化基因a则显示为位置不同的另一个条带。则显示为位置不同的另一个条带。用该方法对上述家系中的每个个体进行分析,条带的有无及用该方法对上述家系中的每个个体进行分析,条带的有无及其位置表示为图乙。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其位置表示为图乙。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条带)条带1代表代表 基因。个体基因。个体25的基因型分的基因型分别为别为 、 、 和和 。AAaAAAAaa(2)已知系谱图甲和图乙的实验结果都是正确的,)已知系谱图甲和图乙的实验结果都是正确的,根据遗传定律分析图甲和图乙,发现该家系中有一根据遗传定律分析
23、图甲和图乙,发现该家系中有一个体的条带表现与其父母不符,该个体与其父母的个体的条带表现与其父母不符,该个体与其父母的编号分别是编号分别是 、 、和、和 ,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1034基因突变基因突变(3)仅根据图乙的个体基因型的信息,若不考虑突)仅根据图乙的个体基因型的信息,若不考虑突变因素,则个体变因素,则个体9与一个家系外的白化病患者结婚,与一个家系外的白化病患者结婚,生出一个白化病子女的概率生出一个白化病子女的概率为为 ,其原因是,其原因是 。0 9号的基因型是号的基因型是AA与与aa结合,结合,后代都是后代都是Aa,表现型正常,表现型正常2、(、(09高考北京卷
24、)高考北京卷)鸭蛋蛋壳的颜色主要有青色和白色两种。金定鸭鸭蛋蛋壳的颜色主要有青色和白色两种。金定鸭产青色蛋,康贝尔鸭产白色蛋。为研究蛋壳颜色的遗传规律,研究者产青色蛋,康贝尔鸭产白色蛋。为研究蛋壳颜色的遗传规律,研究者利用这两个鸭群做了五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利用这两个鸭群做了五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杂交组合杂交组合第第1 1组组第第2 2组组第第3 3组组第第4 4组组第第5 5组组康贝尔鸭康贝尔鸭金定金定鸭鸭 金定鸭金定鸭康贝康贝尔鸭尔鸭 第第1组的组的F1自交自交 第第2组的组的F1自交自交第第2组的组的F1康贝尔康贝尔鸭鸭 后代所产蛋后代所产蛋(颜色及数目)(颜色及数目) 青色(枚
25、)青色(枚)26178 7628 2940 2730 1754 白色(枚)白色(枚)109 58 1050 918 1648 请回答问题:请回答问题:(1)根据第)根据第1、2、3、4组的实验结果可判断鸭蛋壳的组的实验结果可判断鸭蛋壳的 色是显性性状。色是显性性状。(2)第)第3、4组的后代均表现出组的后代均表现出 现象,比例都接近现象,比例都接近 。(3)第)第5组实验结果显示后代产青色蛋的概率接近组实验结果显示后代产青色蛋的概率接近 ,该杂交称,该杂交称为为 ,用于检验,用于检验 。(4)第)第1、2组的少数后代产白色蛋,说明双亲中的组的少数后代产白色蛋,说明双亲中的 鸭群混有杂合子。鸭群混有杂合子。(5)运用)运用 方法对上述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可判断鸭蛋壳颜色方法对上述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可判断鸭蛋壳颜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 定律。定律。青青 性状分离性状分离 3 1 1/2 测交测交 F1相关的基因组成相关的基因组成 金定金定统计学统计学 基因分离基因分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美容师网络营销与在线推广试题及答案
- 医学理论试题及答案高中
- 贺州焊工考试题目及答案
- 接单易考试题及答案
- 汽车电路图的读取与分析试题及答案
- 小学语文实训测验题试题及答案
- 2024汽车美容师行业发展研究试题及答案
- 一年级语文考题参考与试题答案
- 2024年汽车美容师个案分析试题及答案
- 如何有效培训
- PE特种设备焊工理论复习题库(带解析)
- 精准医疗复合手术室
- 《基于三维荧光技术的水环境污染源深度溯源技术规范》
- 危险废物处理应急预案(4篇)
- 江苏省南京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英语试卷含解析
- 不同行业的企业会计制度比较分析
- 数据中心强弱电施工设计方案
- 暴发性心肌炎的诊断与治疗
-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一课时课件
- 2024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 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