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卷]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福建卷]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福建卷]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福建卷]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福建卷]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测试卷八年级语文一、积累与运用(20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1)_,白露未晞。(蒹葭)(2)微君之躬,_。(式微)(3)青青子衿,_。纵我不往,_?(子衿)(4)桃花源记表明老人和小孩生活安宁幸福的句子是:_,_。(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借用典故,巧妙设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_。(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答案】(1)蒹葭萋萋(2)胡为乎泥中(3)悠悠我心子宁不嗣音(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5)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6)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解析】作答此题时,要求句子符合题意,书写正确,不添字,不漏字,字的

2、笔画写准确。注意“髫、怡、钓”易写成别字,“蒹、葭、萋、歧”笔画易写错。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为了防止暴力恐怖案件不再发生,各地交通部门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B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C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D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答案】C【解析】A.否定词使用不当。把“不再”改为“再次”;B.搭配不当。“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应改为“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改变,学习成绩也有很大提高”;D.缺少主语。去掉“令”。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

3、求作答。(7分)天边的云层缓缓分开,仿佛在为谁让道。渐渐地有红霞渗透进来,整个芦苇荡 (A盖上 B染上)一层淡红色,屏 甲 (APíng Bbng )息凝神看去,芦苇荡的边际似乎开始躁动。不远处冒出几个小点,小点越来越大,定睛一看,_!它们如晨x 乙 (A曦 B熹 )中报晓的使者,欢腾着飞向人群,(A盘旋 B徘徊)在空中,人群中不时传来阵阵喝彩声。这些水鸟一会儿俯身向下,_,亲昵地送去晨光的问候,一会儿拍趐向上,_,似乎在等待日出的刹那。(1)为文中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只填序号。(2分) 处_ 处_(2)从文中甲处选择正确的读音,乙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2分)甲处_ 乙处

4、_(3)其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居然是雪白色的水鸟 轻轻掠过水面 飞到芦苇荡尖B水鸟居然是雪白色的 轻轻掠过水面 飞到芦苇荡尖C居然是雪白色的水鸟 飞到芦苇荡尖 轻轻掠过水面D水鸟居然是雪白色的 飞到芦苇荡尖 轻轻掠过水面【答案】(1)B;A(2)B;A(3)A【解析】(1)考查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先分析待选词语的异同,然后根据语境选择即可。“盖上”的意思蒙上,遮掩,遮盖。“染上”的意思是用染料着色。因为第一空后有“淡红色”,所以第一空应为“染上”。故选B。“盘旋”修饰飞行,“徘徊”修饰行走。所以第二空应为“盘旋”。故选A。(2)【甲】屏息凝神:形容注意力集

5、中或恐惧。“屏”读作bng。故选B。【乙】晨曦:太阳初升时的微光。故选A。(3)考查根据语境补齐句子。第一空后是一个叹号,可知这句话表现了作者的惊讶之情,所以“居然”应在句首强调这种语气。根据“俯身向下”可知第二空应为:轻轻掠过水面。根据“拍翅向上”可知第三空应为:飞到芦苇荡尖。故选A。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6分)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4下面对关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

6、写河洲滩头雎鸠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C“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达到目的时苦闷、焦灼的心情。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答案】D【解析】D.错误,“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的是男子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不是“窈窕淑女”。故选D。5谈谈你对“琴瑟友之”的“友”的理解?(3分)【答案】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她,把她当成知音、知己,和她相亲相爱。(意思接近即可)【解析】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琴瑟友之”的意思是用琴和瑟弹奏来

7、亲近交往这位美丽的女子。“友”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想象姑娘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自己会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她,把她当成知音知己,和她相亲相爱。(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6分)(甲)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相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

8、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注)适:满足。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畜:同"蓄"。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渔人甚异之 (_) (2)黄发垂髫 (_)(3)颖脱不羁 (_) (4)尝著五柳先生传(_)【答案】(1)对感到诧异;(2)小孩;(3)束缚,约束;(4)曾经。【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异”,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垂髫”,古

9、今异义,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尝”,古今异义,曾经。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B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C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D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本句的意思是:他的亲戚朋友有时带着酒菜来,陶渊明一点

10、也不推辞。因此断为: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故选B。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3分)(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2分)【答案】(1)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2)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此句中重点的词有:(1)悉,都;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2)但,只;何:为会么;趣,真意。9通读甲乙两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1)请从(甲)文中摘录出与“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所表现的生活形成

11、强烈反差的句子。(2)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请结合全文说说,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答案】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示例: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解析】(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意思是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阳挡风,旧衣衫穿破了,盛饭的容器屡次空着。写陶渊明居室破漏,衣食不足的生活,与甲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说的生活富足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陶渊

12、明不懂音乐,却有一张素琴,琴上也没有弦。每当朋友们来喝酒,就弹琴唱歌。他认为只要能领会琴中的乐趣,不必非要有琴的声音,反映了他的无拘无束,本性率真;结合他居室的简陋,生活的贫困,可以看出他安贫乐道的性格。【参考译文】乙:陶潜,字元亮,年轻的时候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又善于写作。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以真性情而高兴。被乡邻所看重。曾写五柳先生传,在里面说:“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阳挡风,旧衣衫穿破了,盛饭的容器屡次空着,是安然自若的样子。”他自己这么说,当时的人也这样说。他的亲戚朋友有时带着酒菜来,陶渊明一点也不推辞。每当喝醉的时候,就有一种与万物融为一体的释然感受。有时如果没酒,(陶渊明)也可

13、以不停地吟诵。他不懂音乐,却有一张素琴,琴上也没有弦。每当朋友们来喝酒,就弹琴唱歌,说:“只要能领会琴中的乐趣,为什么非要有琴的声音呢!”(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0分)东藏记宗璞昆明的天,非常非常的蓝。这是一种不可名状的蓝,只要有一小块这样的颜色,就会令人赞叹不已了。而天空是无边无际的,好像九天之外,也是这样蓝着。蓝得丰富,蓝得慷慨,蓝得澄漱而光亮,蓝得让人每抬头看一眼,都要惊一下,哦!有这样蓝的天!一九三八年九月二十八日日寇飞机首次袭击昆明,玷污了纯净的蓝天和瑰丽的白云。空袭威胁着昆明。跑警报已经成为昆明人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像吃饭睡觉一样占一定的时间。有一阵空袭格外频繁,人们早

14、早起身,烧好一天饭食,不等放警报便出城去,到黄昏才回家。日本空军大概在养精蓄锐。让昆明人享受了几天平安之后,又一次大举轰炸了昆明。随着警报声响,明仑大学的师生都向郊外走去。他们都可谓训练有素了,不少人提着马扎,到城外好继续上课。一个小山头两边坡上,很快成为两个课堂,一边是历史系孟樾(字弗之)讲授宋史,一边是数学系梁明时讲授数论。孟樾讲到周濂溪的太极图说。梁明时讲到第一位对数论做出巨大贡献的欧洲人费马。“现在说到无限下推法:形如4n+1的一个质数可能而且只能以一种方式表达为两个平方数之和”这些玄妙的话传入历史系学生的耳鼓。数学系学生则听见“太极图说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

15、而善恶分,万事出矣”。两位先生有力的声音碰撞着,大家听得都笑起来。紧急警报响了,讲课依然进行,没有人移动。传来了飞机的隆隆声,仍然没有人移动。空中出现了轰炸机,排成两个正方形,黑压压的,向头顶飞来。愈来愈强的马达声淹没了讲课的声音。两位先生同时停止了,示意学生隐蔽。“升空了,我们的飞机升空了!”学生们兴奋地大喊。只见我们的飞机只有两架,正勇敢地升空迎战。下面高射炮也开始射击,但究竟火力太小,敌机仍然从容地飞,开始按着次序俯冲投弹了。一声声爆炸,震得地面都在跳动。“新校舍起火了!”好几个学生同时叫。只见新校舍上空浓烟滚滚,是中了炸弹。听到学生这一叫,弗之猛然想到:“卣辰!卣辰在实验室!”心里一惊

16、,恨不得走过去看个明白。庄卣辰本来已经接受劝说,不守实验室,参加跑警报。近来因为学校购买了两件珍贵仪器光谱议和墙式电流器,他总觉得走开不放心。几次空袭都没有飞机来,他认为跑出去实在浪费时间,不如留着看书思考问题,倒是清静。光谱仪的核心是光栅,体积不大,可以拆下带走,但卣辰觉得带出去不安全,总之是不如守着。他坐在实验桌前,读一本新到的物理杂志,那是1938年春剑桥大学出版的。四周很静。他解开长衫领扣,读得专心,没有听见远处的隆隆声。及至飞机轰鸣直追头顶,他才猛然意识到敌机来了。窗外红光一闪,巨大的爆炸声震得他跳起来。眼看着一排排校舍倒塌下来,洋铁皮屋顶落下时发出金属的声音。“这样近!”他想,他下

17、意识地取出光栅掩在衣襟中,又把值夜的棉被盖住电流器,才走至门外。敌机飞得很低,似乎对准了他,机舱中的人清晰可见。又是一声天塌地陷般的巨响,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庄卣辰醒来时,发现自己好好站着。他倒不了,因为半截身子埋在土中。他仍紧紧抱着光栅。光栅完好无损!这时还没有解除警报,人们纷纷回到新校舍来救护。人们跑过来时,见庄先生如一尊泥像,立在废墟上,眼泪将脸上泥土冲开两条小沟。庄先生在哭!人们最初以为他是吓的,很快明白了他哭是因为高兴,为光栅的平安而高兴!火场上飘过来白烟,似要遮住一切。孟弗之和梁明时,还有其他人等都肃立,良久不语,一任浓烟缠绕。  只有那蓝天依旧,蓝得宁静,蓝得光

18、亮。它没有留下一点敌机破坏的痕迹,它这样宽阔,这样深邃,连妖魔鬼怪也都能融成美丽的蓝。(选文有删改)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昆明,跑警报像吃饭睡觉一样,可见日军空袭频繁,当时环境恶劣。但是,师生们仍然提着马扎,到城外继续上课。B山坡上不堪一击的书桌课本和天上狂轰滥炸的钢铁炮弹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小说以平和的心态展现了知识对战争的抵抗。C庄卣辰不参加跑警报,总是留在实验室看书思考问题,他认为跑出去实在浪费时间,因为他的性格就是这样,喜欢清静。D小说以明伦大学师生的学习和生活为背景,再现了孟弗之、梁明时、庄卣辰等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操守和情感世界。【答案】C【解析】此题考

19、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根据第十段“学校购买了两件珍贵仪器光谱议和墙式电流器”“光谱仪的核心是光栅,体积不大,可以拆下带走,但卣辰觉得带出去不安全,总之是不如守着”可知C项“他认为跑出去实在浪费时间,因为他的性格就是这样,喜欢清静”说法不正确。11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答案】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听到学生这一叫”承接了上文新校舍起火,学生大叫这一情节;“卣辰!卣辰在实验室!”引出下文对庄卣辰先生的叙述。【解析】本题考查段落在文中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特殊段落在文中的一般作用。首段的作用一般是:总领全文

20、,点明主旨,为下文作铺垫,设置悬念等;中间段的作用一般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篇末点题,点明主旨,深化主旨,升华主题等。从内容上看,“听到学生这一叫”承接了上文新校舍起火,学生大叫这一情节;“卣辰!卣辰在实验室!”引出下文对庄卣辰先生的叙述。所以此段在文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12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1)他下意识地取出光栅掩在衣襟中,又把值夜的棉被盖住电流器,才走至门外。(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3分)(2)紧急警报响了,讲课依然进行,没有人移动。传来了飞机的隆隆声,仍然没有人移动。(请从加点词含义的角度赏析)(2分)【答案】(1)动作描写,

21、“取”、“掩”、“盖”三个动词连用,写出了庄卣辰先生在敌机轰炸时急切护卫实验设备的心理,体现了庄先生作为知识分子在战火中对保存学术命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 “依然”指照往常、依旧的意思,“仍然”是仍旧、照样的意思,这两个加点词写出了两位先生讲课的投入和学生听课的专注,暗含他们蔑视敌人的大无畏精神。【解析】此题考查赏析句子。赏析句子的解题思路:选角度+表达效果关键词+内涵(景物人物特点)+感情、主题。(1)句中“取”“掩”“盖”三个词语是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庄卣辰先生在敌机轰炸时不顾生命危险,急切护卫实验设备的心理,表现了庄先生在战火中保存学术命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联系词语本义,结合

22、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即可。“依然”使照往常、依旧的意思,“仍然”是仍旧、照样的意思。“依然”写出了两位先生讲课的投入,“仍然”表写出了学生们听课的专注,这两个词语表现了师生蔑视敌人的大无畏精神。13文章首尾都把蓝天写得特别美好,作者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3分)【答案】蓝天的美好象征祖国山河的美好,说明她值得所有的祖国儿女用尽全力去保护。蓝天的美好象征和平,表达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渴望。(与被敌机玷污后的蓝天形成反差,蕴含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愤懑。)蓝天的美好也象征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性,含蓄地表现了在残酷的战争中,师生依然教书读书做学问,彼此间的情谊和关爱未改变,保持了人格的高贵与尊

23、严。 (答两点即可)【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做好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好文章的主旨。联系文章的内容可知“蓝天的美好”具有象征意义。“蓝天的美好”象征祖国山河的美好,说明她值得所有的祖国儿女用尽全力去保护;“蓝天的美好”象征和平,表达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渴望;“蓝天的美好”象征美好的人性,含蓄地写出了在残酷的战争中,师生依然教书读书做学问,保持了人格的高贵与尊严。据此作答即可。14宗璞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这些乱世中以学术为业的知识分子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请结合文本,谈谈为什么说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6分)【答案】他们在颠沛流离中坚持学术研究:孟樾研究宋史,梁明时专研数论,庄卣

24、辰醉心物理。 他们教书育人,传承文化:警报声中坚持上课,教“太极图说”,讲数论;敌机轰炸时舍生护卫实验设备。把文化传承当作历史使命,坚守知识分子的良知、正义,使知识和文化在战火中得以传承。  他们在乱世不仅保持了关爱、牺牲、坚韧的人格,活出了知识分子的尊严和骨气,还为兴学强国奉献全部心血,将文化和精神代代相传,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表现了知识分子坚定的爱国情怀,所以说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解答时要认真阅读短文,分析其主要内容,再结合文章的上下文和主旨来回答。先理解“脊梁”的意思:比喻支撑事物的中坚力量。再根据文章内容来解答此题。从“孟樾研究

25、宋史,梁明时专研数论,庄卣辰醉心物理”可看出他们在颠沛流离中仍坚持学术研究;从“警报声中坚持上课,教“太极图说”,讲数论,敌机轰炸时舍生护卫实验设备” 可知他们教书育人,传承文化。他们在乱世活出了知识分子的尊严和骨气,为兴学强国奉献全部心血,将文化和精神代代相传,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所以说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12分)漫话石鼓文汉字的演变是由甲骨文到金文,由金文到篆书,由篆书到隶书,然后才是现在使用的楷书和行书。但事实上,篆书又分大篆和小篆,小篆现在还比较多见,大篆则仅以石鼓文为代表。由于石鼓文的发现早于殷墟甲骨文,曾被当做中国最早的文字,因此,石鼓

26、文极受历代学者们的重视。石鼓文什么是石鼓文呢?就是刻在十块鼓形石上的文字,也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石刻文字。作为国宝,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石鼓上刻的都是四言诗,每面石鼓上一首,内容为歌颂国君游猎情况。其字体既不同于金文,又不同于小篆;其字形比金文更整齐,结构又近于小篆,显然是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其书法字体多取长方形,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在汉字发展史上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而为历代学者所重视。据史籍记载,石鼓于唐代初年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出土,后被置于陈仓(今宝鸡市附近)之野。当时在凤翔做官的郑余庆移至凤翔夫子庙予以保护。经五代战乱,全部散失。入宋,凤翔太守司马池四处寻访,集得九鼓,至皇

27、祐四年(公元1052年)找到另一鼓。北宋末年移至汴京保存,宋徽宗下令以金涂字,以示贵重。金兵攻占汴京,以为奇物,于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运至燕京(今北京市)。元代又散失于草野之中,后被国子助教成钧发现,由兵部派车运回国子监,这以后就一直保存在北京。到1933年,被运往南京,埋于地下。解放后访得,再运回北京。关于石鼓文的时代,唐代张怀瓘等人以为周文王时物,韦应物等人以为周宣王时物,至南宋史学家郑樵始提出石鼓文为秦刻石:今人马衡以为秦穆公时物,郭沫若以为秦襄公时物,唐兰则考为秦献公十一年刻。可以认为,石鼓文是春秋时期秦国的石刻文字,是研究汉字发展和石刻艺术的重要文物之一。(选文略有改动)15下

28、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石鼓文的发现早于殷墟甲骨文,它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B石鼓上刻的都是四言诗,内容为歌颂国君游猎的情况。C石鼓文字体不同于金文,也不同于小篆,是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D石鼓文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为历代学者所重视。【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逐段分析内容,了解说明对象及其特点,总结归纳说明内容,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理清说明的顺序,分析说明的语言,然后逐一分析各个选项,做出回答。根据原文可知,石鼓文“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石刻文字”可知,选项A中“它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去掉了修饰词“现存的”

29、,是错误的。16请简要概括选文第段文字说明的内容。(3分)【答案】第段主要写了石鼓这一文物自唐代出土以后坎坷的流传过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概括能力。首先找准说明对象,然后逐段阅读,归纳说明的内容,最归纳总结来作答。仔细阅读第段,通过对石鼓这一文物从发掘到流传的过程介绍可知,这一段主要写了石鼓唐代出土以后坎坷的流传过程。17关于石鼓文的时代,历代学者的考证体现了怎样的科学精神?(6分)【答案】历代学者对于石鼓文的时代的考证体现了求真求实、敢于质疑、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仔细阅读文章,从“唐代张怀瓘等人以为周文王时物,韦应物等人以为周宣王

30、时物,至南宋史学家郑樵始提出石鼓文为秦刻石;今人马衡以为秦穆公时物”一段可以看出历代学者对于石鼓文的时代的考证过程,这体现历史学者求真求实、敢于质疑、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五)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0分)材料一:5G,又称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或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在未来5G中,面对大规模用户的音频、视频、图像等业务急剧增长,如何有效地分发大流量的业务内容,降低用户获取信息的时延,内容分发网络(CDN)将解决这一难题。CDN将系统综合考虑各节点连接状态、负载情况以及用户距离等信息,通过将相关内容分发至靠近用户的CDN代理服务器上,实现用户就近获取所需的信息,使得网络拥塞状况得

31、以缓解,降低响应时间,提高响应速度。CDN网络架构在用户侧与源服务器之间构建多个CDN代理服务器,可以降低延迟。当用户对所需内容发送请求时,如果源服务器之前接收到相同内容的请求,则该请求被DNS重新定向到离用户最近的CDN代理服务器上,由该代理服务器发送相应内容给用户。因此,源服务器只需要将内容发给各个代理服务器,便于用户从就近的带宽充足的代理服务器上获取内容,降低网络时延并提高用户体验。材料二:5月13日下午2点,浦口分院的主刀医生开始用腔镜探查病患胸腔。与以往手术不同的是,在混合现实远程协作技术和移动5G网络的“双重”加持下,远在20公里外的江苏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也“同步”清晰地观察

32、到患者胸腔内的情况。此次手术建立在混合现实远程协作技术与5G网络的协同助力的基础上,双方专家团队可以“同步共享”高清音视频、患者影像数据、手术方案等数据,为患者安全、手术质量提升上了“多保险”。记者获悉,此次江苏省人民医院成功开展的5G网络下的混合现实远程肺部手术为江苏混合现实5G智慧医疗探索交上了第一份成功答卷,在国内尚属首例。在5G和混合现实技术支持下,医疗机构及急救车可统一纳入院前急救联动系统,急救诊疗流程将得到高效规划、优化,从而缩短急救响应时间,为患者争取更大生机。(节选自现代快报)材料三:5月17日是第51个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华龙会客厅请来重庆市有关专家为网友解读5G时代你需要

33、了解的事。记者:今年5·17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我市提出“5G改变社会,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共建智慧安全城市”这一主题,请问,聚焦这一主题的背景是什么?蔡立志:今年初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9.6%,手机网民规模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达98.6%。如今,5G时代又一步步向我们走来。5G和4G相比,更高、更快、更强,将彻底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而随着网络普及率的逐步提升,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凸显,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网络病毒、网络攻击,以及前沿技术应用带来的潜在安全风险,都受到亿万网民

34、的关注。面对现实网络的安全问题,以及未来网络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需要高度警惕、未雨绸缪,既要认识到网络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发展动能,亦要清醒看到潜伏在网络下的安全隐忧。在迎接5G时代的同时,提出“5G改变社会,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共建智慧安全城市”的主题十分必要。记者:打击整治通信网络违法犯罪,市民群众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自我防范?吴立勋:市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应注意谨记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五大守则:一是手机短信内的链接都别点,防止中木马病毒;二是切记凡是索要“短信验证码”的都是骗子;三是无论电话、短信、QQ聊天、微信对话中绝不提及银行卡号、密码、身份证号、医保卡号等信息,以免被诈骗分子利用;四

35、是钱财只进不出,任何要求自己打款、汇钱的行为都需谨慎;五是个人隐私泄露泛滥,陌生证据莫轻信。18从以上材料看,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CDN代理服务器能帮助用户就近获取所需信息,提高用户体验。B5G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使我国急诊医疗流程变得更加高效优化。C打击通信网络犯罪,需要市民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谨防电信网络诈骗。D我们既要积极迎接5G时代到来,也要警惕潜伏各处的网络安全隐患。【答案】B【解析】B.根据材料二第二自然段“急救诊疗流程将得到高效规划、优化”可知,“将得到”表明还未实现,理解为“已经使我国急诊医疗流程变得更加高效优化”不正确。故选B。19阅读材料二,请用一句话

36、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3分)【答案】我国首例借助5G网络实施两地医院“零距离”手术获得成功。(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内容概括。材料二主要介绍浦口分院医生与远在20公里外的江苏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借助5G网络共同完成肺部手术,根据“此次江苏省人民医院成功开展的5G网络下的混合现实远程肺部手术为江苏混合现实5G智慧医疗探索交上了第一份成功答卷,在国内尚属首例”概括为:我国首例借助5G网络实施两地医院“零距离”手术获得成功。注意字数不超过30字。20说说材料三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答案】列数字。说明我国网络普及率提高速度快,但相应的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

37、大,网民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警惕和打击通信网络犯罪变得越来越重要。(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判断及作用的分析。根据“8.29亿、59.6%、8.17亿、98.6%”等数据判断为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结合句意分析作用,准确地说明了我国网络普及率提高速度快。联系下文“而随着网络普及率的逐步提升,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凸显,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网络病毒、网络攻击,以及前沿技术应用带来的潜在安全风险,都受到亿万网民的关注”,同时也说明了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大,警惕和打击通信网络犯罪变得越来越重要。(六)名著阅读。(6分)21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