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山东)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月光下的萤火虫迟子建阳光和月辉不能给予的,小小萤火虫却可以满足我们日渐疲惫甚至畏惧的内心。在张家界的某个夜晚,我非常迫切地想独处一会儿。我朝一片茂密的丛林走去,待我发现已经摆脱了背后的灯火和人语时,一片星月下的竹林接纳了我,我拨开没膝的蒿草坐在竹林里,竹林里的空气好得让人觉得上帝也在此处与我共呼吸,山涧的溪水声幽幽传来。在风景宜人的游览胜地,常常看见成群结队的游人喧哗而过。其实,如果想真正领略风景的神韵,是非常需要独自游览来和自然进行交流的。那是个朗朗的月夜,我清清楚楚地记得竹林里无处
2、不在的月光。我很惧怕阳光,在阳光下我老是有逃跑的欲望。而对于月光,我却有着始终如一的衷情,因为它带给人安详和平静,能使紧张的心情得到舒缓与松弛。眼前忽然锐利地一亮,一点光摇曳着从草丛中升起,从我眼前飞过。正在我迷惑不已时,又一点光从草丛中摇曳升起,依然活泼地从我眼前飞过。这,便是萤火虫了。如果在我的记忆中不储存关于这种昆虫的知识该有多好,我会认定上帝开口与我说话了,我也许会在冥想中破译这种暗夜里闪光的话语。然而,我知道这是昼伏夜出的萤火虫。它在腹部末端藏有发光的器官,这种飞翔的光点使我看到旧时光在隐隐呈现,不知怎的,它那颤颤飞动的光束使我联想到古代仕女灿烂的白牙、壳丽的丝绸,中世纪沉凝的流水,
3、戏院里崢琮的器乐,画舫的白绸以及沙场上的刀光剑影。一切单纯、古典、经久不衰的物质都纷至沓来,我的心随之飘摇沉浮。萤火虫的发光使它成为一种神奇的昆虫,它总是在黑夜到来时才出现,它同我一样不愿沉溺于阳光中。阳光下的我在庸碌的人群和尘土飞扬的街市上疲于奔命,而萤火虫则伏在安闲的碧草中沉睡。它是彻头彻尾的平静,而我只在它发光时才消除烦躁,获得真正的自由。因为它本身是光明的,所以它能在光明下沉睡,只有在黑暗中它才如鱼得水、悠游自如。而哪一个人能申明自己是完全拥有光明的呢?我们曾被一些阳光下不得不看见的暴行吓怕了,所以我们无法像萤火虫一样在阳光下无忧无虑地沉睡。我们睡着,可我们睡得不安详;我们醒着,可我们
4、却又糊涂着。萤火虫则不然,它睡得沉迷,醒得透彻。因而它能心无旁骛地舞蹈,能够在滚滚而来的黑夜中毫不胆怯地歌唱。月光下萤火虫的光束毕竟是微不足道的,能够完全照亮竹林的还得是月光,然而萤火虫却在飞翔时把与它擦身而过的一片竹叶映得无与伦比的翠绿,这是月光所不能为的。萤火虫也在飞过溪涧的一刻将岩石上的一滴水染得泛出珍珠一样的光泽,这也是月光所不能为的。萤火虫忽明忽灭地在我眼前飞来飞去,我确信它体内蓄积着亿万年以前的光明。多少人一代一代地去了,而萤火虫却永不泯灭。古人类逝去了,又会进化出新的人类,而萤火虫却能世世代代地在天地间播撒光明。也许它汲取了大自然中的生气和光芒,所以它才成为最富于神灵色彩的一种昆
5、虫。我坐在竹林里,坐在月光飞舞、萤火萦绕的竹林里。没有了人语,没有了房屋的灯火,看不见炊烟,只是听着溪流,感受着露水在叶脉上滑动,这样亲切的夜晚是多么让人留恋。可我还是朝着有人语和灯火的地方返回了。11刚才的那种亘古长存的萤火,在一瞬间照亮了我的青春。我将要走出竹林时,一只萤火虫忽然从草丛中飞起,迅疾地掠过我面前。它在经过我眼前时骤然一亮,将我眸子里沉郁的阴影剥落了一层。(选自知识窗2012年第8期,有改动)19作者在第段中说“我很惧怕阳光”,从全文看,原因是什么?(4分) 19阳光不能跟月光一样带给人安详和平静;阳光下需要在尘土飞扬的街市上疲于奔命;阳光下会看见一些暴行。20文中第段的“可我
6、还是朝着有人语和灯火的地方返回了”独立成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分) 20(4分)单独成段,起到强调作用。结构上照应开头的“已经摆脱了背后的灯火和人语”,使文章完整;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留恋热爱之情,不得不返回人群的无奈之情。21请解释文中最后一段“它在经过我眼前时骤然一亮,将我眸子里沉郁的阴影剥落了一层”在文中的含义。(4分) 21(4分)萤火虫飞过我眼前时引起我的思考,使我暂时忘记了疲惫和烦躁,获得了宁静与自由。22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列举三处,并说明这样用的好处。(6分) 22(6分)阳光与月光的对比,阳光月光与萤火虫的对比,人与萤火虫的对比。
7、清楚地表现出对比对象的不同之处;突出了萤火虫的安闲、自由;表达了作者喜欢宁静自由的思想情感。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太阳岛上包利民父亲那时每喝完酒,都会感叹着说:“在哈尔滨,最好的地方就是太阳岛了,全国都出名啊!”那年我八岁,父亲一年中有大半年时间在工程队干活,走过很多地方。当时正流行郑绪岚演唱的太阳岛上,歌中唱道:“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美丽的太阳岛多么令人神往带着垂钓的渔竿带着露营的篷帐我们来到了我们来到了小伙子背上六弦琴姑娘们换好了游泳装”不知勾起了多少人的向往之心。于是在一次父亲酒后,我问他:“你去过太阳岛吗?你咋知道那是哈尔滨最好的地方?”父亲便略低下头说:“
8、没去过,不过肯定是能去的!”那年父亲所在的工程队要去哈尔滨修江桥,他兴奋得无以复加,用力地拍着我的肩膀说:“小子,这回你爹可真要去太阳岛喽!”夏天的时候父亲写信回来,说过几天他们要放两天假,正好可以去太阳岛瞅瞅,还说远远地看那里,全是绿色,里边肯定要比歌中唱得还好。于是那以后我日日盼着父亲的信,想听他讲讲太阳岛上的事。可是竟是一直没有信来,也不知他去太阳岛没有。秋天的时候,父亲回来了。我和姐姐就都问:“你去太阳岛了吗?那上面好吗?”父亲就说:“当然去了,嘿,真是太好了!”我们就不依不饶地问:“那到底好在哪儿呢?”父亲也说不清楚,问他上面可有歌中说的弹琴的小伙子和穿泳装的姑娘,他说:“反正人挺多
9、,干啥的都有!”我们就说:“你是不是没去啊,回来骗我们!”父亲急了,说:“咋没去?那门票要五块钱一张呢!”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来,在我们眼前晃了晃:“这就是门票!”我们看了一眼,上面果然写着“5元”的字样,还有一个红红的印章,没等细看,他就收回去了,说:“别让你们弄坏了,这可要留做纪念呢!”自那以后,父亲每次喝酒之后,更是慨叹太阳岛的美,说得我们心中痒痒的,暗暗决定以后一定要亲自去看看。父亲也是常说:“等有机会我还要再去看看,这次要看得仔细些!”可是父亲最终没有再等到机会,工程队那几年转而向大小兴安岭施工,再也不去省城了。后来父亲的一条腿被砸伤,不能再出去干活了,而我们的小村子离哈尔滨又极远
10、,他再去太阳岛的梦想就一直没有实现。后来,我去哈尔滨上学,到了那儿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了一趟太阳岛。也许是期望过高,并没有想象中的美丽迷人,心中便有了失望。可是在给父亲的信中,我还是把太阳岛的风景描绘得天花乱坠。姐姐来省城看我,我们又去了一次太阳岛,并照了许多相片,姐姐说:“回去我一定给爸好好讲讲,他现在喝完酒还总念叨呢!这么多年了,他一直都没忘!”我们相视一笑,心中却涌起一种异样的情绪。那年暑假,我回到家,父亲一见我就用力地拍着我的肩膀,说:“小子,爸没骗你吧?那太阳岛是不是很好?”我使劲儿点头。那天我陪父亲喝酒,话题总是不离太阳岛。父亲喝醉了,躺在炕上口中还不住地说着:“太阳岛,就是最好的地方
11、!”我和姐姐默默地看着酣睡的父亲,眼睛都有些发湿。当年我们就曾偷偷地翻出父亲那张太阳岛的门票,其实那是一张随地吐痰的罚款单收据,父亲从没有去过太阳岛。(中外读点2009年第1期)19.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述。(4分) 。20.小说以“太阳岛上”为题目,从全文看,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4分) 。21.小说以第一人称“我”为角度进行叙述,有何具体作用?(4分) 。22.小说最后说“父亲那张太阳岛的门票”“其实是一张随地吐痰的罚款单收据,父亲从没有去过太阳岛”。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六、(一)19.(1)热爱并向往美好的生活,
12、对生活有朴素的愿望和追求(1分);(2)有非常强烈的自尊心,以至于自欺欺人地维持着自己的梦想和父亲的尊严(1分);(3)由于现实生活的穷困和乡村生活中养成的不良习惯而在城市文明面前遭受折辱的农民形象(2分)。(一层意思2分,意思对即可)20.(1)题目是“太阳岛上”,正文从父亲感叹太阳岛是“最好的地方”写起,记叙了“父亲”游岛的渴望与遗憾,“我”两次游岛对“父亲”的同情和理解,“太阳岛”贯穿全文始终,成为行文线索(2分)。(2)“太阳岛”是父亲的梦想,也带给了我们美好的期盼;“太阳岛上”留下了父亲的父亲的愿望,也留下了父亲的遗憾,更留下了一个父亲的无奈和自尊;以此为题目,能引发读者对于小说内涵
13、的丰富联想,从而深化对主题的理解(2分)。21.(1)父亲对太阳岛梦想从向往、追求到自欺、遗憾的全部经历,“我”亲历其中,以第一人称“我”为角度进行叙述,使父亲的形象塑造得更客观、真实;(2分)(2)父亲的梦想,也曾带给“我”美好的期盼,从“我”的角度表达对父亲这样骄傲自尊而被现实生活窘境折辱以致自欺的形象的同情,显得更有细腻、真切的情味,耐人品读。(2分)22.答案示例一:合理。(1)这个结尾似在意料之外,实在情理之中。一方面“父亲”的极为自尊在前文已经充分表现,另一方面,在情节上,前文“父亲”晃动票据而我们没看清的细节为后文揭示“门票其实是一张随地吐痰的罚款单”埋下了伏笔。(3分)(2)结
14、尾依然留下小说情节解读的多种可能性,“父亲为什么未能游成太阳岛”,“父亲留下罚单要纪念什么”,这些思考会使读者更全面地理解“父亲”的形象自尊而又深受折辱。(3分)答案示例二:不合理。(1)前文“父亲”晃动票据而我们没看清的细节已然暗示读者票据是假的,结尾揭示门票实为罚单没有必要,反使得小说缺少含蓄的意味;(3分)(2)以父亲醉了仍不忘念叨“太阳岛就是好地方”以及我和姐姐“眼睛都有些发湿”结尾,结合文中留有的悬念“父亲为什么未能游成太阳岛”,“父亲留下罚单要纪念什么”等思考,会使读者对“父亲”的形象自尊而又深受折辱体会得更充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命系悬壶陈源斌姚五先生
15、是我家乡古镇上的世传名医。他的名字竟然可以治病。邻居家小孩突发急痧,整夜惊叫抽搐,大人捋着头发哄他说:“好孩子,别怕,请姚五先生去了。”捋着捋着,啼哭声变小,孩子气息匀细,睡熟了。有个半 大少年,暑天贪吃生食,又喝凉水,不一会发作起来,抱着肚子在地上打滚,一口气吸进去,憋得脸色乌青,连眼睛都倒起来了。这时候,有人喊说:“好了,好了,姚五先生来了。”其实才远远看到姚五先生的影子,走到跟前还得好一会儿呢。地上的病人却把一口气痛痛快快吐出来,觉得肚子好受多了。关于姚五先生的传说很 多:说他某年路过某地,听见一户人家嚎啕哭丧,进屋看时,人已经断了气,穿好送终的寿衣寿裤,躺在草铺上了。姚五先生说有救,熬
16、了一罐药,撬开牙关,灌将进去,草铺上的人立刻还了魂;又说他某年途中撞见一群披麻戴孝抬 棺人,他朝滴在地上的血迹看看,又凑到跟前嗅了嗅,赶紧开棺急救。原来是位难产的孕妇,幸得姚五先生救治,母子双双侥幸活了命这些故事都不新鲜,显然是从一些旧书和传闻那里,移植过来的。姚五先生听了,总是不置可否,一笑了之。传来传去,姚五先生就被神化了。说他不但能让死人活,也能让活人死。这话是当着姚五先生的面说的他跟往常一样懒得理睬,只管凝神替面前的病人诊治。这句话却惹出了一个意外灾祸:有一个青年高高骑在墙头上看热闹,手里捧了一罐南瓜稀粥,喝了个底朝天,肚子胀得像只鼓那青年听见这句话,很不服气,抓着喝空了的罐子, “啪
17、”地一声跳到地下,说:“我就不信,我一个大活人,他真有本事,敢不敢让我马上就死?”姚五先生抬头看看他,脸色陡变,让人赶紧找青年的家长,准备后事。果然如此,没等家长赶到,青年已经瘫软死去事后,姚五先生解释说,青年喝了一肚子稀粥,从那么高的墙头猛跳到地上,硬把肚肠震断,又因地处偏僻乡下,来不及救治,可惜这条性命了。姚五先生体恤民情,替人治好病,或是救了一条命,视人家的家境,酌收诊费。遇到乡下普通老百姓,他把手挥挥,说,算了,你要真过意不去,闲暇时送几只斑鸪鸪来吧。斑鸪鸪是一种乡下常见的乌,喜好在野地里用脚爪刨挖单叶芽果吃,随手就捉得到,不算什么难事。姚五先生嗜好这种野味。他饮食十分挑剔,从来不在外
18、面吃饭有时候下乡到人家忙活一天,连口水都不喝,照样挥挥手,走了。多少人被他感动了。望着他的背影,为他祈祷, 说:“好人哪,但愿他长命百岁!”姚五先生只活到五十岁。他患的是当地俗称的膈食病,就是不能吃饭得过他恩惠的乡下人 说,姚五先生怕是斑鸪鸪吃多了。斑鸪鸪喜欢刨吃野地里有毒的单叶芽果,这种野鸟身上积存了毒素,人偶尔尝个新鲜是可以的,吃多了,就会有大妨碍。姚五先生一辈子替太多的普通百姓看过病,吃了太多的人家送来的斑鸪鸪,日积月累,中了重毒姚五先生是治膈食病的圣手,有一个祖传单方,远远近近,好多患这种病的人,都是由他治愈的。他按祖传单方给自己抓了药,煎好,一口气喝下肚里,却一点不剩地吐了。再舀一碗
19、,硬灌 下去,“泼刺”一声亮响,全部喷射出来姚五先生把头摇摇,叹了一口气,说:“命系悬壶,治得了病,治不了命。”他一天天瘦下 去,瘦下去,瘦成了一根芦柴,只剩了一口气在胸腔里悠悠转着。接着,这口气断了,他死了。19小说的题目“命系悬壶”,其中“悬 壶”指的是行医。从全文来看,这个题目有怎样的含义?(4分) 19.(4分)指古镇 人们将生命维系在姚五先生身上,人们对他有很强的依赖心理;(2分)姚五先生作为医生,其生活命运维系在行医之上,可谓生于行医,死于行医。(2分)20试简要概括文中主人公姚五先生的形象特点。(4分) 20.(4分)姚五先生是一位被人崇拜神化的好医生,也是一个饮食挑剔、有自己嗜
20、好的平常人;(2分)他体恤民情、治病救人,不为名扰、不为利动。(2分)21小说字里行间已经透露了姚五先生并非神医,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说明。(4分) 21.(4分)名字可以治病,并非姚五先生亲力亲为,歪曲事实;救人故事属于移植,牵强附会;姚五先生对于别人的溢美之词,不置可否,态度暧昧;姚五先生不能包治百病,祖传秘方也没有拯救自己的生命。(答出其中的一 点得1分。)22这篇小说内涵丰富多元,有许多令人深思的东西,试结合原文加以探究。 (6分) 22.(6分)答案提示:命运 有时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文中姚五治病不治命,“命 ”是性命,也是命运。一方面,再神奇的医道也不能包治百病;另一方面,文中跳墙
21、而死的人,就是被命运劫走,姚五先生也无能为力。医患的生命是联系在一起的,是相互依存的。人们依赖姚五先生而生存,而姚五也依赖病人而生存,姚最终吃多了患者送的斑鸪鸪而死掉。神是不存在的,任何人都是人,而不是神,我们不能将我们的生命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文中人们崇拜姚五以至把他捧上神坛,而实际上不是所有人的病他都能治好,包括他自己。(能答出其中的两点,意思对即可。)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雪域青稞次旦多吉久在江南读书,一日独坐阳台,竟忽而想起家乡的青稞地来。那苍茫的图景,连带着些许心绪,竟一股脑儿地填满胸壑,不能得解。也许你会觉得奇怪,青藏高原上的青稞地,不就和北方的麦子地是一模
22、一样的吗?不就是如此平淡吗?看上去不如南国的稻田秀丽,不如西北的胡杨壮观,我只能这样告诉你,那是因为你还没有登上过巍峨的青藏高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看它们是如何坚强地生长。在我老家的东面,就有一块不大的土地,每到播种季节,母亲都会找人把青稞播种到地里。这块土地的土质很差,而且已经让先前的作物生长了一季,营养早已被上季的作物用光,再种青稞不是白白地浪费种子吗?有时,我会禁不住向母亲提出这样的问题,不过母亲每次都是微微一笑。说:“青稞可不像你想的那样,只管种下去,不论怎么着,到了明年也能收,这样咱们就可以做青稞饼,也可以做青稞酒了!”原来如此!就像母亲对我说的,青稞真像她小时候一样,养孩子和养牲口一
23、样,只要有能吃的东西,哪怕是糟糠窝窝头,只要有能穿的衣服,哪怕是几片破布头,他们一样可以长大成人。现在想起来,可不是吗,青稞不就是庄稼中的牲口吗!于是,渐渐地喜欢上了青稞,这种低调却又顽强的草本植物。闲暇时候,我仿佛是受到了某种诅咒似的,总是会在不经意的漫步中,走进齐腿深的青稞田之中。那些青稞刀切似的整齐,看上去异常壮观,偶尔地会有几株从整齐的队伍中冒将出来,饱满的果穗倔强地想要触摸天空。也许是因为贪婪生长,所以它们才会这么突出,而我更愿意将它们看成是田中的佼佼者。严冬过后,正是青稞返青、继续生长的时候,然而这个时候却是高原多风的季节。强劲的北风一旦吹起,就连杨树那些看似坚不可摧的植物都要断条
24、手臂下来,可是青稞呢,它们凭借根须,紧紧地抓住脚下的土壤,在猎猎北风中集体舞蹈!我似乎正在慢慢参透这其中的玄机,飞翔并不单单那么一种,鸟儿张开翅膀,翱翔于蓝天白云之上的,叫做飞翔;然而像青稞这样,乘着劲风,在地面上恣肆舞蹈的,也是一种飞翔。只有一个完全的自由者,才会拥有这种飞翔。怪不得,会有那么多诗人热衷于描写青稞,这其貌不扬的青稞,真倒像极了海明威笔下的圣地亚哥,活脱脱的一个硬汉,活脱脱的一个精神象征。犹能记起初见稻子时的情景。因为读书的缘故,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生活了二十年的西藏。火车一路驶向江南的土地,当我还沉浸在长江的壮观时,一抹重重的绿色映着敞开的车窗扑进来。我心想,这就是稻苗吧
25、。它们整整齐齐地拥簇在一起,绿得发亮,绿得耀眼。如果说家乡的青稞地是一尊富有内涵的雕像,那么初见江南的稻田,真觉得它们像极了由色彩取胜的泼墨画。雕像凝重,饱含着思想的力量,而泼墨画则精致,细腻,让人想起“草长莺飞二月天”,让人想起那争抢暖树的几只早莺。如今,久在南国,我已切身感受到江南文化的典雅和细腻,然而不论它是多么迷人,即便是每天都在看那一片片的稻田,我却总也忘却不掉西藏的青稞。虽然没有那么精致、典雅,却也别有一番率性而为的美。某一个暑假,我专程赶回老家,想去看看久违的青稞。这个时期青稞和油菜花一样长得茂盛而碧绿。回到家后,母亲先为我打点好餐饭,我心里就一直默默念叨:我已经有一年的时间没有
26、吃上青稞。我一口气吃了四个热乎乎的青稞饼。紧接着就独自一人跑向青稞田。当我爬上一座山头,一边啃着母亲做的青稞饼,一边放眼辽阔的青稞田时,我的情绪变得有些难以控制,仿似一下子扑进了母亲的怀里。到这里,我觉得,我真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不但孝顺生我养我教诲我的母亲,而且更加孝顺生我母亲养我母亲教诲我母亲的青藏高原。19联系全文,作者为什么说青稞是“低调却又顽强的草本植物”?(4分) 。20结合文本,说说“像青稞这样,乘着劲风,在地面上恣肆舞蹈的,也是一种飞翔”的含意。(4分) 。21赏析第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技巧和作用。(4分) 。22有人认为最后一段抒情是多余的,你赞同这一观点吗?试结合文章内容加
27、以探究。(6分) 。19“低调”是指青稞看似“平淡”却“伟大”,看似“其貌不扬”却是个“硬汉”,看似只是“率性而为”却充满了美感;(2分)“顽强”是青稞能在“土质很差”、环境恶劣、多风季节里蓬勃生长。(2分)20青稞在劲风中左右摇摆,与鸟儿张开翅膀在空中飞翔的姿态相似(2分);青稞不畏劲风,坚韧顽强、自由自在的精神与鸟儿顽强自由翱翔于天空的精神相契合。(2分)21比喻、对比,(2分)表现了江南稻田的与家乡的青稞地的差别,(1分)突出青稞率性、粗犷、富有内涵的美。(1分)22不同意。本文通过对故乡青稞的描写,表现的是作者对故乡西藏的依恋和热爱之情,(3分)结尾由爱青稞拓展到对母亲、对故乡的孝敬,
28、升华了主题,并不多余,不能删除。(3分)或:同意。本文通过对故乡青稞地的描写,表现的是作者对故乡西藏的依恋和热爱之情,(3分)而从前面的描写中,读者已能体会到作者的这种感情,如果以“我仿似一下子扑进了母亲的怀里”一段作结,这样全文戛然而止,余味无穷。(3分)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命系悬壶陈源斌姚五先生是我家乡古镇上的世传名医。他的名字竟然可以治病。邻居家小孩突发急痧,整夜惊叫抽搐,大人捋着头发哄他说:“好孩子,别怕,请姚五先生去了。”捋着捋着,啼哭声变小,孩子气息匀细,睡熟了。有个半 大少年,暑天贪吃生食,又喝凉水,不一会发作起来,抱着肚子在地上打滚,一口气吸进去,憋得
29、脸色乌青,连眼睛都倒起来了。这时候,有人喊说:“好了,好了,姚五先生来了。”其实才远远看到姚五先生的影子,走到跟前还得好一会儿呢。地上的病人却把一口气痛痛快快吐出来,觉得肚子好受多了。关于姚五先生的传说很 多:说他某年路过某地,听见一户人家嚎啕哭丧,进屋看时,人已经断了气,穿好送终的寿衣寿裤,躺在草铺上了。姚五先生说有救,熬了一罐药,撬开牙关,灌将进去,草铺上的人立刻还了魂;又说他某年途中撞见一群披麻戴孝抬 棺人,他朝滴在地上的血迹看看,又凑到跟前嗅了嗅,赶紧开棺急救。原来是位难产的孕妇,幸得姚五先生救治,母子双双侥幸活了命这些故事都不新鲜,显然是从一些旧书和传闻那里,移植过来的。姚五先生听了
30、,总是不置可否,一笑了之。传来传去,姚五先生就被神化了。说他不但能让死人活,也能让活人死。这话是当着姚五先生的面说的他跟往常一样懒得理睬,只管凝神替面前的病人诊治。这句话却惹出了一个意外灾祸:有一个青年高高骑在墙头上看热闹,手里捧了一罐南瓜稀粥,喝了个底朝天,肚子胀得像只鼓那青年听见这句话,很不服气,抓着喝空了的罐子, “啪”地一声跳到地下,说:“我就不信,我一个大活人,他真有本事,敢不敢让我马上就死?”姚五先生抬头看看他,脸色陡变,让人赶紧找青年的家长,准备后事。果然如此,没等家长赶到,青年已经瘫软死去事后,姚五先生解释说,青年喝了一肚子稀粥,从那么高的墙头猛跳到地上,硬把肚肠震断,又因地处
31、偏僻乡下,来不及救治,可惜这条性命了。姚五先生体恤民情,替人治好病,或是救了一条命,视人家的家境,酌收诊费。遇到乡下普通老百姓,他把手挥挥,说,算了,你要真过意不去,闲暇时送几只斑鸪鸪来吧。斑鸪鸪是一种乡下常见的乌,喜好在野地里用脚爪刨挖单叶芽果吃,随手就捉得到,不算什么难事。姚五先生嗜好这种野味。他饮食十分挑剔,从来不在外面吃饭有时候下乡到人家忙活一天,连口水都不喝,照样挥挥手,走了。多少人被他感动了。望着他的背影,为他祈祷, 说:“好人哪,但愿他长命百岁!”姚五先生只活到五十岁。他患的是当地俗称的膈食病,就是不能吃饭得过他恩惠的乡下人 说,姚五先生怕是斑鸪鸪吃多了。斑鸪鸪喜欢刨吃野地里有毒
32、的单叶芽果,这种野鸟身上积存了毒素,人偶尔尝个新鲜是可以的,吃多了,就会有大妨碍。姚五先生一辈子替太多的普通百姓看过病,吃了太多的人家送来的斑鸪鸪,日积月累,中了重毒姚五先生是治膈食病的圣手,有一个祖传单方,远远近近,好多患这种病的人,都是由他治愈的。他按祖传单方给自己抓了药,煎好,一口气喝下肚里,却一点不剩地吐了。再舀一碗,硬灌 下去,“泼刺”一声亮响,全部喷射出来姚五先生把头摇摇,叹了一口气,说:“命系悬壶,治得了病,治不了命。”他一天天瘦下 去,瘦下去,瘦成了一根芦柴,只剩了一口气在胸腔里悠悠转着。接着,这口气断了,他死了。19小说的题目“命系悬壶”,其中“悬 壶”指的是行医。从全文来看
33、,这个题目有怎样的含义?(4分) 19.(4分)指古镇 人们将生命维系在姚五先生身上,人们对他有很强的依赖心理;(2分)姚五先生作为医生,其生活命运维系在行医之上,可谓生于行医,死于行医。(2分)20试简要概括文中主人公姚五先生的形象特点。(4分) 20.(4分)姚五先生是一位被人崇拜神化的好医生,也是一个饮食挑剔、有自己嗜好的平常人;(2分)他体恤民情、治病救人,不为名扰、不为利动。(2分)21小说字里行间已经透露了姚五先生并非神医,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说明。(4分) 21.(4分)名字可以治病,并非姚五先生亲力亲为,歪曲事实;救人故事属于移植,牵强附会;姚五先生对于别人的溢美之词,不置可否
34、,态度暧昧;姚五先生不能包治百病,祖传秘方也没有拯救自己的生命。(答出其中的一 点得1分。)22这篇小说内涵丰富多元,有许多令人深思的东西,试结合原文加以探究。 (6分) 22.(6分)答案提示:命运 有时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文中姚五治病不治命,“命 ”是性命,也是命运。一方面,再神奇的医道也不能包治百病;另一方面,文中跳墙而死的人,就是被命运劫走,姚五先生也无能为力。医患的生命是联系在一起的,是相互依存的。人们依赖姚五先生而生存,而姚五也依赖病人而生存,姚最终吃多了患者送的斑鸪鸪而死掉。神是不存在的,任何人都是人,而不是神,我们不能将我们的生命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文中人们崇拜姚五以至把他捧上
35、神坛,而实际上不是所有人的病他都能治好,包括他自己。(能答出其中的两点,意思对即可。)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杨一民的一天胡天翔 杨一民是个菜贩子。清晨,杨一民骑着空三轮,去城东的蔬菜批发市场批了一车青菜。杨一民卖菜的那条街叫大华街。大华街上是禁止卖菜的,街里面规划得有蔬菜市场。租不起摊点,杨一民这样的小贩子就推着自行车、三轮车、架子车,甚至挑着两个箩筐在路边卖。对他们的流动卖菜行为,有时城管管,有时工商管,有时没有人管。杨一民刚把三轮车在路边停好,过来一个买红萝卜的。拣好萝卜,杨一民刚要过秤,街北头传来大喇叭的吆喝声城管来了。想着城管一会才能过来,杨一民就接着秤萝卜。萝
36、卜称完了,买萝卜的掂着走了,杨一民却走不掉了。听见大喇叭一响,街北头的菜贩子老鼠一样闪进了巷子里,城管的车呼一下就开过来了。没有号牌的白色“半截头”停在杨一民小小的三轮车前。从车里下来一个穿制服的年轻人。看着杨一民讨好的微笑,制服什么也不说。“我不卖了,我回家。”杨一民说。“那你就回家吧。”制服说。制服生气了,抓住三轮车车帮,没用劲就把车子掀翻了,红萝卜、青萝卜、土豆、西红柿、辣椒,骨碌碌地在地上滚。“你赔我的菜!”杨一民抱住了制服的右腿。“好,我赔你的菜!”制服真生气了,他不管不顾地走着。杨一民像是绑在他腿上的沙袋。制服拖着杨一民走,杨一民拖着地。看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半截头上又下来个年轻人
37、、平头。平头吐了一口痰,弯腰抓住了杨一民的右脚。平头要把杨一民从制服身上拉开。杨一民抱得紧,平头一使劲,拽掉了杨一民的一只鞋。杨一民脚上的鞋太破了,鞋帮和鞋跟拽开线了。差点被闪倒。平头生气了,扔了鞋,一抬脚就踹到杨一民的屁股上。杨一民的屁股受了这一“脚掌”,疼痛通过大脑指挥双手,杨一民乖乖地松手了。“你别松手啊!治不了你!”平头说。看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制服与平头钻进车子,鸣着长笛到别处执法去了。躺了一会,杨一民站起来,找到鞋子,却穿不上了。杨一民光着右脚,拾地上的红萝卜、青萝卜、土豆、西红柿、辣椒,总还有些没烂的。杨一民推着三轮车来到汤全喜的鞋摊前。杨一民和汤全喜认识。 “惹他们干啥。”汤全喜说。“唉!”杨一民叹气,“多少钱?”“不拿了,你够倒霉的。”汤全喜说。“唉!”杨一民说。杨一民骑着三轮车在小巷子里转悠、吆喝。到四点多,菜也就快卖完了,没想到却来了好运。在一个巷子里,三个妇女围着杨一民的三轮车拣菜,过来一个骑电动车戴墨镜的年轻人。连电动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水修缮合同范本
- 借款融资居间服务合同范本
- 加梯安装合同范例
- 医生技术股协议合同范本
- 单位灯具购买合同范本
- 修车合同范本模板
- 农村建房买房合同范本
- 农村猪场合同范本
- 人事专员劳务合同范本
- 劳务供销合同范例
- 销售人员商务礼仪培训通用课件
- 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市(自治州、地区)县(县级市)区名称一览表
- 大学美育导引 课件 第五章 体验人生在世-戏剧
- 大学美育导引 课件 第六章 沉浸光影世界-电影
- 化学品危险物质替代技术
- 医院收费价格注意培训课件
- 临港产业基地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设备及安装工程招投标书范本
- 中小学校课外读物负面清单管理措施
- 高精度卫星定位授时系统
- 中医学教学课件经络与穴位
- 第1课+古代亚非【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