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石狮石光华侨联合中学2011高三高考最后阶段冲刺模拟卷(二)-语文_第1页
福建石狮石光华侨联合中学2011高三高考最后阶段冲刺模拟卷(二)-语文_第2页
福建石狮石光华侨联合中学2011高三高考最后阶段冲刺模拟卷(二)-语文_第3页
福建石狮石光华侨联合中学2011高三高考最后阶段冲刺模拟卷(二)-语文_第4页
福建石狮石光华侨联合中学2011高三高考最后阶段冲刺模拟卷(二)-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建石狮石光华侨联合中学2011届高考最后阶段冲刺模拟卷语文卷(二)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长太息以掩涕兮, 。 (屈原离骚)(2) ,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3)扪参历井仰胁息, 。 (李白蜀道难)(4)万里悲秋常作客, 。 (杜甫登高) (5) ,列坐其次。 (王羲之兰亭集序)(6)开荒南野际,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三游洞序 唐白居易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微之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又明年春,各祗命之郡,与知退偕行。

2、三月十日三会于夷陵。翌日,微之反棹送予,至下牢戍。 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芜刈翳,梯危缒滑,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仰睇俯察,绝无人迹,但水石相搏,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自未讫戌,爱不能去。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晶荧玲珑,象生其中。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既而,通夕不寐,迨旦将去,怜奇异别,且叹且言。知退曰:“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如之何俯通津繇,岁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岂

3、独是哉?岂独是哉?”微之曰:“诚哉是言矧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今两偶于是得无述乎?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书于石壁。”乃命予序而纪之。又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三游洞”。洞在峡州上二十里北峰下,两崖相廞间。欲将来好事者知,故备书其事。【注释】微之:元稹,字微之,是白居易的诗交好友,时称元白。诋(zh)命:遵命。之:往。知退: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的字。梯危缒(zhuì)滑:危险的地方架梯子爬,滑溜的地方拴绳子拉。缒:用绳子拴住人、物传送。矧(shn):况且。廞:通“嵌”。两崖相廞间:指两个山崖相衔接的地方。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微之反棹送予 反:调转 B其怪

4、者如引臂 引:张开C率仆夫芟芜刈翳 芟:割除 D迨旦将去 迨:将近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这篇文章叙写了三人同游三游洞,各赋诗题壁的经历,本文是白居易为三人游洞诗所写的序。B本文写三人相会的情形着墨不多,但从“微之反棹送予”这一细节中,则可体会元白二人的深挚情谊。C三人发现并游览三游洞的经过,是文章的重点,三游洞内景致的特点可用险、惊、幻三个字来概括。D本文叙事简洁有序,写景生动逼真,写情直抒胸臆,质朴明畅,堪称游记小品文中的佳作。4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诚哉是言矧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今两偶于是得无述乎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

5、语。(6分)(1)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3分)译: (2)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岂独是哉?(3分)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问题。(6分)如梦令·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昭君怨·郑域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1)仔细品读这两首词,严词和郑词抒写的各是什么事物?并简要说说理由。(2分)答: (2)请分别就这两首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4分)答: 二、文化经典、文学名名著阅读(16分)(一)文化经典阅读

6、(6分)7阅读文化经典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孟子尽心下 【注】不下带:带,腰带。古人视不下带,即只视带之上。此处比喻注意眼前常见之事。 (1)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言辞浅近,听者容易入耳;含义深远,教育价值自然就大,孟子把它作为“善言”的标准是很有道理的。 B孟子所谓的“善道”有两条标准,一是理解掌握不难,二是施行运用的作用广大。 C孟子认为,一个人如果能注重自身的修养,从主动替别人耕田这样的小

7、事做起,他就具有了君子的操守。 D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很多,对自己的要求却很低,这是世俗之人的通病。 (2)下面选段体现了孔子什么思想?请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的理解。(3分)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答: (二)文学名著阅读(10分)8下列各项中,对作品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有着明显的“尊刘贬曹”的倾向;作者寄希望于蜀汉,把刘备、孔明作为仁君、贤相的典型来塑造,希望他们君臣际会,作出一番功业,统一中国,使百姓安居乐业。(三国演义)    B因双桥镇失陷,吴荪甫为缓解公司危机,只好筹集资金投资公债

8、。在交易所里,赵伯韬操纵管理机构为难吴荪甫,吴荪甫寄希望于杜竹斋,关键时刻,杜竹斋见利忘义,临时变卦,致使吴荪甫彻底破产。(子夜)C他想:“我们这个家需要一个叛徒。我一定要帮助三弟成功。他也可以替我出一口气。”便忍不住自语道:“你们看着吧。家里头并不全是像我这样服从的人!”    说这话的是家的觉民,他说的“叛徒”是他的弟弟觉慧。对于觉慧决心远走高飞的想法,觉民感到无限地悲哀,但他知道是强留不住觉慧的,犹豫再三,终于答应在暗中支持弟弟的行动。(家) D“那边出现了三十多个大得出奇的巨人。我打算去跟他们交手,把他们打死,咱们得了战利品,可以发财。” 

9、60;  这句话出自西班牙长篇小说堂吉诃德中主人公堂吉诃德之口。当时的情节是:大路上赶来了两群羊,卷起了一片尘土。堂吉诃德把羊群看成是出现在他面前的左右两支军队。他紧握长枪,冲进羊群举枪乱刺。最后,他被牧羊人乱石打倒,还磕掉了三四个牙齿。(堂吉诃德)    E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的爱情与婚姻都很“失败”:她爱着查理,并将自己的全部金币赠给了他;但查理发大财后抛弃了她。她一气之下与蓬风结婚,可没到33岁她就成了寡妇,只好幽居独处,过着虔诚慈爱的生活。(欧也妮·葛朗台)9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简述刘姥姥“醉卧

10、怡红院”的故事。(2)一个如此美丽鲜艳、纯洁可爱,同时又如此柔弱的美丽少女,似这般虔诚地救援集诸多不幸、畸形与凶恶于一身的怪物,这样的场面出现在任何地方都是动人的。这是巴黎圣母院中作者的一句话。作品中,美丽少女是如何在广场上救援“怪物”的?请简述这一个情节。答( )题 三、现代文阅读(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中流”(中流阶层)与“中产阶级”都可以形容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但是区别却是明显的。“中流”更加注重人们所处社会地位的高低和社会威望的大小,同时也与家庭背景、交际范围、学历、职位等因素有关,而“中产”则更多地强调经济能力。在中国曾进行一项调查。中国科

11、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赵延东及其课题组曾在2002年10月至11月间,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5000名城市居民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在“高层、中高层、中层、中低层、低层”这五个层次中,选择中间三类的人数比例达到了83.8%。赵延东将之总结为“中间阶层认同”。波兰社会学家奥索夫斯基曾指出,如果人们在社会不平等结构的认知上倾向于阶梯式分层模式而非两极对立的阶级模式,则说明社会成员的大多数属于中间阶级或阶层。而根据赵延东的调查,当前中国城市社会的结构正表现为一种阶梯式的阶层结构,多数公众认可自己处于中间阶层。南京大学社会学系课题组将中国社会的“中间层”定义为,受过高等教育,从事

12、非体力劳动,以知识与技能服务于社会,家庭年收入达到中等以上水平的大城市居民。根据他们在2002年2004年间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南京五大城市居民生活状况进行的电话调查和深度访谈,可以看出中国的中间阶层们有较强的政治参与热情,偏好文艺、财经、自然科学等类别的读物,20%的中间阶层的人会看一些周报(刊)或周末报,这个比例几乎是其他群体的两倍。而涉足艺术展览、音乐会等文化活动的则较少。但是,与众多发达国家的“中流”们不同,中国的“中流”们自我定位显然偏低。根据赵延东的研究,中国被调查者认可“中低层”的比率达到26.5%,中高层只有10.4%。相比于美国和日本等国家,中国社会人群表现出一种自我阶

13、层认同向下“偏移”的倾向。年轻一代源源不断地加入“下流社会”,他们最大的特征并不仅仅是收入降低,更集中表现为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意愿、学习动力普遍低落,他们没有进步的企图,“对人生热情低下”,甚至产生“怎么样努力也没有用”的念头。这些本该是“未来中流”的人,慢慢沦入“下流社会”。日本学者指出,“中流阶层”事实上并没有太稳固的物质基础做支撑,“中流”更多的是一种平等的感觉,在经济发展期,大家相信只要个人努力,就能按照意愿顺利上升,而随着经济的下滑,社会差距拉大,这种公平感丧失,“中流”的共识也就解体了。10下面有关“中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分)A“中流”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14、的,与家庭背景、学历、职位等因素有关,同“中产阶级”一样。B在经济能力、所处社会地位的高低和社会威望的大小三方面中,“中流”更注重后两方面。C各国的“中流”自我定位普遍偏低,自我阶层认同向下“偏移”。D“中流阶层”没有太稳固的物质基础做支撑,对人生热情低下。11下列不属于中国的中间阶层的特点的一项是( )(分)A受过高等教育,从事非体力劳动,以知识与技能服务于社会。B有较强的政治参与热情,相当一部分人会关注一些周报或周末报。C偏好文艺,热衷于艺术展览、音乐会等文化活动。D家庭年收入在中等以上水平,居住于大城市。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分)A据赵延东的调查可看出,在“高层、中

15、高层、中层、中低层、低层”这五个层次中,中国的被调查者“中层”认同率为46.9%。B中国的年轻一代已经由“未来中流”滑入了“下流社会”,随着收入的降低,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也相应低落,状况堪忧。C日本学者认为,只要有了平等的感觉和个人努力,就能形成“中流”共识。D公众的中间阶层认同是导致中国社会结构变为阶梯式阶层结构的最重要的原因。(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暗记 聂鑫森宽敞的画室里,静悄悄的。初夏的阳光从窗口射进来,洒满了摆在窗前的一张宽大的画案。画案上,平展着一幅装裱好并上了轴的山水中堂。右上角上,写着五个篆字作画题:南岳

16、风雨图。年届六十的知名画家石丁,手持一柄放大镜,极为细致地检查着画的每个细部。他不能不认真,这幅得意之作是要寄往北京去参展的。何况装裱这幅画的胡笛,是经友人介绍,第一次和他发生业务上的联系。画是几天前交给胡笛的。胡笛今年四十出头,是美院毕业的,原在一家幻灯厂当美术师,能画能写。后来下海了,在湘潭城开了一爿小小的裱画店,既是老板又是装裱工。同事们都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一些老辈子强,且人品不错,何必舍近求远,送到省城的老店去装裱呢?画是胡笛刚才亲自送来的,石丁热情地把他让进画室,并沏上了一杯好茶。石丁是素来不让人进画室的,之所以破倒,是要当面检查这幅画的装裱质量,如有不妥的地方,他好向胡笛提出来,甚

17、至要求返工重裱。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石丁对于衬绫的色调、画心的托裱、木轴的装置,平心而论,极为满意。更重要的是这幅画没被人仿造有的装裱师可以对原作重新临摹一幅,笔墨技法几可乱真,然后把假的装裱出来,留下真的转手出卖。石丁的画已卖到每平方尺一万元,眼红的人多着哩。眼下,画、题款、印章,都真真切切出自他的手,他轻舒了一口气。且慢!因为他是第一次和胡笛打交道,对其人了解甚少,不得不防患于未然,故在交画之前,特地在右下角一大丛杂树交错的根下做了暗记,用篆体写了“石丁”两个字,极小,不经意是看不出来的。石丁把放大镜移到了这一块地方,在杂树根部处细细寻找,“石丁”两个字不

18、翼而飞。又来来回回瞄了好几遍,依旧没有!石丁的脖子上,暴起一根一根的青筋,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居然不是他的原作,而是胡笛的仿作。这样说来,胡笛的笔墨功夫就太好了!他从十几岁就下气力学石涛,而后走山访水,参悟出自家的一翻面目,自谓入乎石涛又能出乎石涛,却能轻易被人仿造,那么,真该焚笔毁砚、金盆洗手了。就在这时,胡笛猛地睁开了眼睛,笑着说:“石先生,可在寻那暗记?”石丁的脸忽地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说:“是!这世间小人太多,不能不防!”胡笛端起茶杯,细细啜了一口茶,平和地说:“您设在杂树根部处的暗记,实为暗伤,是有意设上去的。北京城高手如林,若有细心人看出,则有污这一幅扛鼎之作。您说呢?”石丁惊愕地跌

19、坐在椅子上,问:“那那暗记呢?”胡笛说:“在右下部第五重石壁的皴纹里!令石丁两个字很有骷髅皴的味道,我把它挖补在那里,居然浑然一体。树根部处空了一块,我补接了相同的宣纸,再冒昧地涂成几团苔点。宣纸的接缝应无痕迹,补上的几笔也应不会丢先生的脸。”石丁又一次站起来,拿起放大镜认真地审看这两个地方。接缝处平整如原纸,这需要理出边沿上的纤维,彼此交错而“织”,既费时费力,又需要有精湛的技艺。而补画的苔点,活活有灵气,更是与他的笔墨如出一途。他不能不佩服胡笛的好手段!石丁颓然地搁下了放大镜。胡笛站起来,说:“石先生,裱画界虽有个别心术不正的人,但毕竟不能以偏概全。暗记者,因对人不信任而设,我着力去之,一

20、是为了不玷污先生的艺术,二是为了我们彼此坦诚相待。谢谢。我走了。”胡笛说完,很从容地走出了画室。石丁发了好一阵呆,才记起还没有付装裱费给胡笛。正要追出去,又停住了脚步,家里还有好些画需要装裱,明日一起送到胡笛的店里去吧!他决定不将南岳风雨图寄去北京参展,他要把它挂在画室的墙上,永远铭记那个让他羞愧万分的暗记 (选自百花园2006年第9期)1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聂鑫森的小说暗记写得真实感人,石丁之疑,胡笛之诚,相映成趣。B“暗记”是本文的一条线索,它在文中一语双关,既指石丁画上的记号,又指因不信任胡笛而产生误会,由此在自己心灵上留下的无地自容的印记。C本

21、文写石丁这个人物形象是为了正面表现胡笛的坦诚相待和不卑不亢,突出主题,批评了社会上存在的“信任”缺失现象。D文中划线句子“石丁的脸忽地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句中“脸忽地红了”又“渐渐变紫”是因为被胡笛识破了对别人不信任的内心而愤怒。E本文通过记叙画家石丁因不信任装裱师胡笛而产生的一场误会,批判了社会中的诚信危机,呼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坦诚相待,互相尊重。14“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作者为什么要用“安闲”这个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答: 15你认为小说中胡笛改掉石丁画作中的暗记这个情节的安排合理吗?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6分 ) 答: (乙

22、)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鲁迅的馈赠 孙郁在现实生活里,鲁迅并不是想象中那样横眉冷对所有的人,而是一个非常真性情的人。记得鲁迅在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教书的时候,很多学生成为他的粉丝,追随他一起到上海。鲁迅经常慷慨地资助困难中的学生,这种关怀与爱,显得非常感人。那时候,有许多年轻人的作品出版不了,鲁迅也常常会拿自己的钱给他补贴出版。他写文章的时候也愿意开玩笑,他自嘲自己说的玩笑是“猫头鹰的声音”。鲁迅的好多朋友都是有个性的,不那么正襟危坐,比如郁达夫。郁达夫就很好玩,喜欢写一些士大夫的诗画、旧体诗,喜欢写一些旧小说。鲁迅觉得这个人很真,很可爱。萧军也是这样,东北人

23、,有时候非常粗野,但是鲁迅很喜欢他。萧军给鲁迅写信,说“自己的性子是否要改一下”,鲁迅说不要改。生活中鲁迅很率真,完全是那种性情中人,鲁迅早期的朋友和鲁迅闹翻了,为什么闹翻的?因为鲁迅觉得“这些人有的时候在那里莫名其妙装孙子”。其实,他从来没把自己当成一个名人。在我的了解中,鲁迅的爱好很多,他喜欢买画册,看外国电影,他买了大量的汉砖、拓片,各种各样的文物。鲁迅对现代画派也很喜欢。而且鲁迅特别注重风俗的研究,对地域文明有特别的感受。由此而来,他翻译了很多这方面的书。鲁迅穿着很朴素,衣服都是破破烂烂的,袜子补了一层又一层,以至于这种打扮带来了很多麻烦,经常受到羞辱。有一次鲁迅去银行取工资,但银行里

24、的人不肯把钱给他,因为他们不相信穿着破烂的人有能力取这么多钱。还有一次警察看到鲁迅提着箱子,就要求开箱检查,因为他的样子像是在卖鸦片。而鲁迅在进出大楼时被保安轰出去的事情也时有发生。鲁迅是一个非常有操守的人。当年鲁迅的这种姿态,我觉得是真正知识分子的心态。鲁迅一生更多的时间,是把弊端刺向文人墨客,鲁迅从来没有骂过“被政府通缉过的有文化的人”,他讽刺的都是达官贵人、社会闲人,他觉得那些表面上公允、合理的东西,其实是不合理的,所以他在20世纪早期就强调了人的个性,强调社会变革和人自我价值潜能的释放。专家评介,鲁迅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今天我们读他的作品依然感觉到河的流淌。为什么鲁迅还在流动?就是因

25、为他不是什么,没有成为什么。鲁迅永远是一个进程接一个进程。鲁迅思想不断在发展。人要不断选择,不断地和“那些使自己成为非我的东西相抗争”。鲁迅坚守自己的个性,他对自由主义等等都有提防,但最主要的还是提防自己,“提防自己成为社会的废物”。鲁迅晚年每年都要翻译两三本书,如果把鲁迅和同时代的学者胡适作比较就可以发现,胡适的思想和智慧在30岁就已经停止前进了,而鲁迅在50岁的时候依然在不断发展。从成就上看,我认为鲁迅首先是一个翻译家,其次才是作家。因为鲁迅要翻译、要输血、要新鲜的东西,他警惕自己成为过去思想的奴隶。而胡适在大多数人看来是很有学问的,但是他到40岁以后就没有什么作品问世了。鲁迅的思想作为一

26、个过程,依然可以给今天每一个人带来启发。因为我们也在这个过程里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读鲁迅作品的时候,有那么多的享受与趣味,有那么多变与不变的东西。在他的坚守里面我们可以感觉到一个丰富的鲁迅,一个用世俗语言无法描述的鲁迅。 (选自“中国作家网”20090409)13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鲁迅经常慷慨地资助困难中的学生,也常常会拿自己的钱为无法出版作品的年轻人补贴出版,所以鲁迅是非常真性情的人。B鲁迅有很多朋友。他的朋友有许多都是很有个性的,比如郁达夫和萧军。特别是萧军,东北人,有时候很粗野,但鲁迅很喜欢他。C鲁迅从来不把自己当作名人,他不是什么,没有成为什么,他只有一

27、个进程接一个进程,所以他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D鲁迅对一些达官贵人、社会闲人常常讽刺挖苦,甚至“横眉冷对”,但他很有操守,从来没有骂过“被政府通缉过的有文化的人”。E作者把胡适与鲁迅作比较,意在突出鲁迅的学问之大。因为胡适是很有学问的,但鲁迅的学问比他更大,鲁迅到晚年每年都还要翻译两三本书。14作者说鲁迅是“性情中人”,从哪些方面可以体现这一点?(4分) 答: 15今天我们读鲁迅的作品依然感觉到河的流淌,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文本进行探究。(6分)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16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位古代诗人的名句,仿写句子。要求结构一致。(3分)生活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

28、的理解。陶渊明说,生活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 , ; , 。1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1:京剧是流行全国的戏曲剧种之一。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陆续在北京演出,于嘉靖、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接受昆剧、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而成。材料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出通知,从2008年3月开始,全国十省市开展音乐课教京剧的试点工作,并公布了15部“京剧进校园”剧目中的唱段。此通知一出台,人们议论纷纷,赞叹声、反对声此起彼伏,莫衷一是。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29、) 答: (2)你如何看待“京剧进校园”这个问题?请简述。(150字左右)(7分)五、写作(70分)18 以“桥与梯”为话题,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参 考 答 案1(1)哀民生之多艰 (2)艰难苦恨繁霜鬓(3)以手抚膺坐长叹(4)百年多病独登台(5)引以为流觞曲水(6)抱拙归园田2D(迨:将近)3D(“直抒胸臆”错,文中表达感情是含蓄的)4诚哉是言/矧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今两偶于是/得无述乎5(1)即使有敏捷(或出色)的口才,也不能描绘(或说出)这美丽的景色(或情形)。(“虽”1分,“名”1分,大意1 分)(2)借这件事可以说明另外的事,可以为此深深叹息的

30、,难道只有这件事吗?(“喻”1分,“是”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平定淮西节度使叛乱后的第二年冬天,我从江州司马的官任上被授予忠州刺史的官职,微之从通州司马的官任上被授予虢州长史的官职。第二年春天,我们各自遵命前往任职的地方,和白行简一同前去。三月十日,我们三人在夷陵相会。第二天,微之调转船头送我,到了牢关。第二天,我们将要离别但是不忍心分别,彼此牵引着船在江上来回航行了很久。酒兴正浓,听到石缝间有泉水的声音,于是下船上岸,徒步走入崖岸缺口。开始见到的是石头,有的好像多层重叠在一起,有的像被刀削过一样陡峭,那些奇怪的石头像张开的双臂,像下垂的旗帜。接着看到了泉水,奔泻喷涌而出,那奇特的水流像悬

31、挂的白绢,像绵延不断的线。于是我们彼此都赞成把船拴在岩石下面,带着仆人、船夫割倒杂草,清除障碍,危险的地方架梯子爬,滑溜的地方拴绳子拉。休息一会再向上攀登一共四五次。上下察看,不见有人的踪迹,只有水和石头相互碰击,水流清澈,石头鲜明,像珍珠一样的水珠洒在像玉石一样的石头上,水花四溅,赏心悦目,悦耳动听。从未时到戌时,因为喜爱这美丽的景色不愿离开。一会儿,石峡之中光线昏暗了,月亮破云而出,月光忽而被掩盖,忽而露出,明暗交替。透明精巧,云气在月光中出现种种美妙的形象。即使有敏捷(或出色)的口才,也不能描绘(或说出)这美丽的景色(或情形)。然后,一夜没有睡觉,等到早晨即将离开,喜爱这奇异的景色(我们

32、)依依惜别,一边感叹一边交谈。知退说:“这样的景色美妙极了,世间还能有几个呢?为什么此洞下面和渡口相通,多年来却寂寞无闻,被人抛弃,极少有人到这里来呢?”我说:“借这件事可以说明另外的事,可以为此深深叹息的,难道只有这件事吗?”微之说:“这句话确实对啊。况且,人和人之间相逢是很难的,这样美丽的景色也不容易得到。现在我们游人相逢和奇美的景色在这里都遇到了,怎么能没有文章加以记述呢?让我们各自写二十韵古体诗,在石壁上书写下来。”于是让我作序记叙这件事。又因为是我们三个人开始游览这里,所以题目为“三游洞”。三游洞在峡州上二十里处的北峰下面,在两个山崖相衔接的地方。想要将来喜欢游玩的人知道,所以详细地

33、记载这件事。6(1)严词写的是桃花,因为“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从时间上看,桃花与梨花、杏花同期开放。(1分)郑词写的是梅花,两个“道是”句写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花色如雪,香气高雅不同一般,花枝旁逸,花栽种在农家院内。(1分)(2)严词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1分)作者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况。(1分)郑词用对比的手法,(1分)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1分)7(1)C(“主动替别人耕田”错)(2)孔子认为,从身边切近的事例中发现道理,不断提高自身

34、修养,成就自己也成就他人,这是一种成为仁者的途径。作为人格教育箴言,言近旨远,具有永恒的教育意义。【译文】 孟子说:“言语浅近而意义深远的,是善言;操守简约而施与广博的,是善道。君子的言语,讲的虽然是平常的事情,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君子的操守,从修养自身开始,然后才使天下太平。人们的毛病往往在于放弃自己的田地不耕种,却跑到别人的田里去除草要求别人很多很严格,要求自己却很少很轻松。” 【译文】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8C(这是觉新的话)  D(这是大战风车的故事)9(1)刘姥姥第二次进荣国府,受到贾母热情接待。席间,因吃酒过多,又加食物油腻而腹泻,上完茅厕回来,因酒醉而认不得回路,误入怡红院,倒在宝玉的床上呼呼大睡。袭人找来时,听得鼾声如雷,闻得整屋子酒味,赶忙带她出去。(2)愚人节晚上,加西莫多受克洛德指使绑架爱斯梅拉达,被卫队抓住。(1分)第二天,他受鞭刑后被绑在广场上示众,(1分)烈日下口渴难忍,高喊“渴”,得到的是围观者的嘲笑与辱骂,(1分)爱斯梅拉达把水送到他的嘴边。(1分)加西莫多流下了可能是“平生第一滴眼泪”。(1分)10B(A中流与中产阶级是两个概念;C中国的“中流”们自我定位显然偏低;D“对人生热情低下”中说中国的年轻一代,并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