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的探究活动设计及探究性试题大全_第1页
@@@地球运动的探究活动设计及探究性试题大全_第2页
@@@地球运动的探究活动设计及探究性试题大全_第3页
@@@地球运动的探究活动设计及探究性试题大全_第4页
@@@地球运动的探究活动设计及探究性试题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你身边的高考专家 地球运动的探究活动设计及探究性试题大全 作为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是要把作为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是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学习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新课程把学生体习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新课程把学生体验、经历纳入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掌握验、经历纳入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能够感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能够感悟的自己的发展和成长。因此,在教师教授自己的发展和成长。因此,在教师教授方法、技巧的同时,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方法、技巧的同时,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才是新课标所倡导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才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

2、。的学习方式。 作为地球运动这一部分,难点很多,作为地球运动这一部分,难点很多,但设计一些有效的、操作性强的、简便的但设计一些有效的、操作性强的、简便的学生探究活动无疑是教师需要下功夫的,学生探究活动无疑是教师需要下功夫的,以下是自己一点心得,愿与各位同仁分享:以下是自己一点心得,愿与各位同仁分享:地球运动的探究活动设计一、时间的东早西晚的探究活动设计: “ “地方时地方时”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在地球以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在地球以上贴两个点,通过演示地球的自转让学生明白上贴两个点,通过演示地球的自转让学生明白“东早西晚东早西晚”,大部分同学理解。还可以进一,大部分同学理解。还可以进一步研究,教师可

3、以给学生做一个很简单的小游步研究,教师可以给学生做一个很简单的小游戏戏报时间。教师让某列(东西方向)的前报时间。教师让某列(东西方向)的前三个同学起立,代表经度相差三个同学起立,代表经度相差1515读的三个地点,读的三个地点,教师代表太阳,当教师走到哪位同学面前,就教师代表太阳,当教师走到哪位同学面前,就代表他那儿太阳直射,太阳(教师)从东向西代表他那儿太阳直射,太阳(教师)从东向西走,经过谁,谁就报时间走,经过谁,谁就报时间1212点,其他两位同学点,其他两位同学根据位置也报出了相应的时间。游戏做完后学根据位置也报出了相应的时间。游戏做完后学生对地方时这个知识点就容易明白了。生对地方时这个知

4、识点就容易明白了。二、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垂直的探究活动设计:材料准备:材料准备:一个乒乓球、一张纸。一个乒乓球、一张纸。操作步骤:操作步骤: 1 1、把纸卷成纸筒,使其直径与乒乓、把纸卷成纸筒,使其直径与乒乓 球直径相等。球直径相等。 2 2、把乒乓球放入纸筒中,乒乓球内、把乒乓球放入纸筒中,乒乓球内 切于纸筒,其切点形成一个圆圈。切于纸筒,其切点形成一个圆圈。 3 3、假定眼睛光线是平行的太阳光线,从纸、假定眼睛光线是平行的太阳光线,从纸筒的一端看,只能看到一个半球即昼半球,从筒的一端看,只能看到一个半球即昼半球,从而说明昼夜半球是相等的。其切点形成那个圆而说明昼夜半球是相等的。其切点形成那个

5、圆圈即为晨昏线(圈),眼睛光线与晨昏线的关圈即为晨昏线(圈),眼睛光线与晨昏线的关系是垂直的。系是垂直的。三、晨昏线示意图的探究活动设计:材料准备:一个地球仪、一段胶布、两支不同颜色的彩笔。操作步骤:1、把胶布贴在地球仪上,贴时晨昏线的位 置按夏至时的晨昏线位置。 2、用两支不同颜色的彩笔把晨昏线一分为二,涂上不同的颜色。 3、让学生观察,侧视图时观察晨昏线的表现,只能看到同一颜色的胶布,即只能看到晨线或只能看到昏线。在两极为中心或在两极附近观察晨昏线的表现,两种颜色的胶布都可看见,即为同时可以看见晨线和昏线的一段。 4、教师配合平面的侧视图与俯视图展示效果就更好。学生可轻松突破此难点。四、地

6、转偏向力的作用结果的探究活动设计: 设计1:我们可以借助实验将其具体化:拿一地球仪,在北半球区域内滴一滴红墨水,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墨水留下的痕迹;擦掉痕迹,再按同样的过程分别演示南半球、赤道上的偏转情况,就可以很快得出结论。学生的印象也会比较深刻。 设计设计2 2:可以事先准备一个底部开可以事先准备一个底部开孔的塑料盆蓄满了水做演示,先提出问孔的塑料盆蓄满了水做演示,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当拔出塞子把水放掉题激发学生兴趣,当拔出塞子把水放掉时,水是竖直流下还是旋转流下?若是时,水是竖直流下还是旋转流下?若是旋转,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呢?引起他旋转,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呢?引起他们的思考。然

7、后教师请学生上前来拔出们的思考。然后教师请学生上前来拔出塞子做这个实验,为了便于观察,可以塞子做这个实验,为了便于观察,可以放一些彩色碎塑料片,得出结论为逆时放一些彩色碎塑料片,得出结论为逆时针流动。得出结论,并提出问题,南半针流动。得出结论,并提出问题,南半球呢?引发学生思考。球呢?引发学生思考。五、太阳日和恒星日的区别的探究活动设计: 演示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实验步骤:演示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实验步骤: 1 1、确定地球自转周期的参照物:太阳、确定地球自转周期的参照物:太阳、某一恒星,并解释清楚地球和太阳、某一恒星某一恒星,并解释清楚地球和太阳、某一恒星之间的关系。(强调由于恒星距地球十分遥远,之

8、间的关系。(强调由于恒星距地球十分遥远,所以地球公转过程忽略不计)所以地球公转过程忽略不计) 2 2、将地球仪的任意一条经线用墨水涂成红、将地球仪的任意一条经线用墨水涂成红色,请第一排中间的同学甲作太阳,课室后边色,请第一排中间的同学甲作太阳,课室后边的墙假设是遥远的某一恒星。的墙假设是遥远的某一恒星。 3 3、地球仪红线正对学生甲,同时正对课室、地球仪红线正对学生甲,同时正对课室后边的墙后边的墙( (同时第一次正对同时第一次正对) )。 4 4、教师一边演示地球自转,一边缓慢地绕、教师一边演示地球自转,一边缓慢地绕甲同学转,表示地球公转,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甲同学转,表示地球公转,提示学生注意

9、观察。 5 5、当红线表示的经线第二次正对课室后的、当红线表示的经线第二次正对课室后的墙时,此时地球转过墙时,此时地球转过360360度度. .,这就是一个恒,这就是一个恒星日;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此时红线表示的星日;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此时红线表示的经线是否正对甲同学,教师再使地球仪向东自经线是否正对甲同学,教师再使地球仪向东自转一角度,红线表示的经线正对学生甲(太转一角度,红线表示的经线正对学生甲(太阳),这就是一个太阳日。阳),这就是一个太阳日。6 6、利用演示分析结果,学生归纳得出恒星日、利用演示分析结果,学生归纳得出恒星日、太阳日差异:一个太阳日周期比恒星日长,恒太阳日差异:一个太阳

10、日周期比恒星日长,恒星日才是地球自转真正周期。星日才是地球自转真正周期。 六、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的探究活动设计: 在理解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的时候学生总在理解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的时候学生总是记不住什么时间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是记不住什么时间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什么时间达到最小值,单纯依靠死记硬背值,什么时间达到最小值,单纯依靠死记硬背工作量很大容易忘记,教师可以就把班级的几工作量很大容易忘记,教师可以就把班级的几列学生利用起来,最中间的为赤道,列学生利用起来,最中间的为赤道,9 9列的话列的话可以让第可以让第3 3和第和第7 7列代表南北回归线,这样太阳列代表南北回归线,这样太阳(教

11、师、学生都可以)在第(教师、学生都可以)在第3 3和第和第7 7列之间来回列之间来回移动让每一列的学生观察自己看到的移动让每一列的学生观察自己看到的“太阳太阳”距离自己的远近就可以判断出什么时候自己的距离自己的远近就可以判断出什么时候自己的位置太阳高度最大或最小。位置太阳高度最大或最小。七、正午太阳高度的探究活动设计: 演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演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利用手电筒(代表太阳一天中的移动轨利用手电筒(代表太阳一天中的移动轨迹)照射一根木棒。得出:一天中最大迹)照射一根木棒。得出:一天中最大太阳高度是正午;同时引导学生观看木太阳高度是正午;同时引导学生观看木棒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得

12、出:影子最棒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得出:影子最短时即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时,也是正短时即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时,也是正午即地方时午即地方时1212时。时。 八、地球的公转运动的活动设计: 由学生充当太阳和地球,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由学生充当太阳和地球,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请观察,地球绕日公转中,直射点的位置有无变化?请观察,地球绕日公转中,直射点的位置有无变化?一个学生(个儿稍高)当太阳,在中间,向两侧张开一个学生(个儿稍高)当太阳,在中间,向两侧张开双臂,表示平行光四个学生(个儿差不多)的头当地双臂,表示平行光四个学生(个儿差不多)的头当地球,分别站在球,分别站在P11P11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四个位

13、置上。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四个位置上。 演示步骤演示步骤 :1.1.找齐找齐. “. “太阳太阳”张开双臂旋转一周,他的手指均指张开双臂旋转一周,他的手指均指向四位同学鼻子位置。(鼻尖代表赤道)向四位同学鼻子位置。(鼻尖代表赤道)2 2倾斜倾斜. A,B,C,D. A,B,C,D四个四个“地球地球”的头同时指向北极星的头同时指向北极星方向(方向(A A前倾,前倾,C C后仰,后仰,B,DB,D侧偏)侧偏)3 3观察观察. . 确定二分确定二分二至点。(太阳的直射光分别指向二至点。(太阳的直射光分别指向 -A-A眼睛、眼睛、C C嘴、嘴、C,DC,D鼻子)鼻子)3 3观察观察. . 确定二分二至点。

14、(太阳的直射光分确定二分二至点。(太阳的直射光分别指向别指向 -A-A眼睛、眼睛、C C嘴、嘴、C,DC,D鼻子)鼻子)4 4公转公转. . 四个四个“地球地球”在轨道运行,位置相互在轨道运行,位置相互替换。辨别新位置(注意保持头的倾斜方向不替换。辨别新位置(注意保持头的倾斜方向不变)变)5 5自转加公转。留一个自转加公转。留一个“地球地球”,让他自己旋,让他自己旋转一周的同时向前跨一步(注意保持头的指示转一周的同时向前跨一步(注意保持头的指示方向不变)方向不变) 提问提问 : 哪个时间看不到头顶?哪个时间看不哪个时间看不到头顶?哪个时间看不到下巴?这两个时间出现的是什么现象?到下巴?这两个时

15、间出现的是什么现象? 九、日出日落方向及太阳光照阴影变化的活动设计: 每每5-75-7名同学为一兴趣研究小组,充分利名同学为一兴趣研究小组,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各种景观,布置学生就地取材、用校园内的各种景观,布置学生就地取材、进行测量、开展研究、绘制实测示意图,如进行测量、开展研究、绘制实测示意图,如布置学生清晨日出时五分钟内测出校园内旗布置学生清晨日出时五分钟内测出校园内旗杆的影子等,然后每节课间直到太阳落山各杆的影子等,然后每节课间直到太阳落山各测八次,在八开的图纸上,按照比例尺,按测八次,在八开的图纸上,按照比例尺,按照比例尺,将实测的旗杆影子的长度、绘制照比例尺,将实测的旗杆影子的长度、绘

16、制到图纸上,就成了当地某一天的日影玫瑰图,到图纸上,就成了当地某一天的日影玫瑰图,从而很到的解决了日影及其长度和日出日落从而很到的解决了日影及其长度和日出日落关系这一较为抽象的地理问题。关系这一较为抽象的地理问题。 探究性试题大全1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以证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所得结论。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1 1)实验材料:可选用有轴的球状(面)物,如地)实验材料:可选用有轴的球状(面)物,如地球仪、塑料球、撑开的雨伞等;水、清水等。球仪、塑料球、撑开的雨伞等;水、清水等。(2 2)实验步骤:将球状(面)物的虚拟北极点向)实验步骤:将球状(面)物的虚拟北极点向上

17、,在球状(面)物上滴适量的墨滴(或水滴);上,在球状(面)物上滴适量的墨滴(或水滴);正确模拟地球自转方向,进行旋转;观察并描正确模拟地球自转方向,进行旋转;观察并描述墨滴(或水滴)流痕的偏转方向;再将虚拟南述墨滴(或水滴)流痕的偏转方向;再将虚拟南极点向上,重复、步骤,但旋转方向与步骤极点向上,重复、步骤,但旋转方向与步骤相反。相反。(3 3)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证明地球表面的物)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证明地球表面的物体在做水平运动时,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在北半球体在做水平运动时,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2问题探究。山地对海洋气流

18、的影响,不仅造成山坡两侧的天气差异,而且对山坡两侧的气候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某海滨城市一所学校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实地考察了学校附近的一座山地。材料一:研究小组从 M 地出发,如图 12 所示。材料二:在考察过程中,起初空气潮湿,气温每百米降 0 . 8 。某一高度后,空气逐渐干爽,气温每百米降水 0 . 5 。翻过山顶往山下走,气温每百米升高 1 。”材料三:气温与所能容纳水汽的关系如图 13 。 阅读并分析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阅读并分析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 )( 1 )计算同一海拔高度计算同一海拔高度 A A 、 B B 两地的气温。两地的气温。( 2 ( 2 )在爬山过程

19、中,在什一么高度附近气温的垂)在爬山过程中,在什一么高度附近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描述此高度附近的直递减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描述此高度附近的天气差异。天气差异。 ( 3 )( 3 )描述在考察过程中,山坡两侧天气的明显差异。描述在考察过程中,山坡两侧天气的明显差异。 ( 4 )( 4 )运用所学原理,分析为什么他们越往高处走,运用所学原理,分析为什么他们越往高处走,海拔越越高,气温越低。海拔越越高,气温越低。 ( 5 )( 5 )山地阻挡了海洋气流的深人,山地常成为气候山地阻挡了海洋气流的深人,山地常成为气候类型的分界线。试各举中国和世界的一个例子加以类型的分界线。试各举中国和

20、世界的一个例子加以说明。说明。3 3下面是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做的两个实验,下面是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做的两个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实验一:在模拟土坡上,堆放实验一:在模拟土坡上,堆放510510厘米粗厘米粗细不均的砂土,再在坡面上方浇注水流。细不均的砂土,再在坡面上方浇注水流。实验二:用玻璃制成箱体,在风的入口附近实验二:用玻璃制成箱体,在风的入口附近堆放大小不均的砂粒,用电动吹风机向里吹堆放大小不均的砂粒,用电动吹风机向里吹风。风。(1)(1)写出实验一观察到的现象。写出实验一观察到的现象。(2)(2)实验二中风力不同所吹扬起的砂粒有何实验二中风力不同所吹扬起的

21、砂粒有何不同不同? ?当停止吹风时,沉积物分布有何规律当停止吹风时,沉积物分布有何规律? ?(3)(3)这两个实验证明了自然界的何种现象这两个实验证明了自然界的何种现象?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1)如沿某条线方向浇注水流,如沿某条线方向浇注水流,会形成小沟谷,并不断加深。如在整个坡会形成小沟谷,并不断加深。如在整个坡面上随意浇注,则会沟壑纵横,坡面破碎。面上随意浇注,则会沟壑纵横,坡面破碎。 (2)(2)风力越大,吹扬起的砂粒越大。当停风力越大,吹扬起的砂粒越大。当停止吹风时,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止吹风时,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沉积。(3)(3)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地貌

22、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地貌( (流流水和风力的侵蚀、沉积作用水和风力的侵蚀、沉积作用) )4秋季开学后,我市某校一位地理老师布置同学们完成一项观测作业:观测中午前后的阳光,在学校水泥操场上绘出一段经线,并计算出学校所在地的经度。所用物品是一根笔直竿子,一个电子表以及直尺、粉笔等简易物品。请你列出观测步骤并说明其中原理。(1)观测步骤: (2)原理:参考答案:(1)步骤: 观察时间选在北京时间11时13时之间;在操场上直立竿子,观察竿影并用粉笔将竿影末端划记在水泥地板上,并记录下即时时间;每隔1或2分钟重复(2)所做工作;至结束时,地板上将出现一段由竿影末端组成的点;将各点连接起来组成一段弧线;将

23、各点连接起来组成一段弧线;选取弧线中最近竿子直立点的一点,用选取弧线中最近竿子直立点的一点,用直尺将此点与竹竿直立点连接起来,得到直尺将此点与竹竿直立点连接起来,得到的直线就是一段经线。的直线就是一段经线。根据记录到的竿影最短时的北京时间与根据记录到的竿影最短时的北京时间与1212时的差值,从而推算出学校所在地的大时的差值,从而推算出学校所在地的大致经度。致经度。(2 2)原理:)原理: 太阳高度达一天最大时为当地正午(地方时太阳高度达一天最大时为当地正午(地方时1212时),日影最短,阳光将从正北或正南或从头顶时),日影最短,阳光将从正北或正南或从头顶照射下来(秋季,对惠州地区来说,正午阳光

24、从照射下来(秋季,对惠州地区来说,正午阳光从正南照来)。直立竿子只要有影子,必是南北方正南照来)。直立竿子只要有影子,必是南北方向投影,其影子可视为一段经线。向投影,其影子可视为一段经线。地球不停自转,各经度地方时不同。经度每差地球不停自转,各经度地方时不同。经度每差1 1度,时间相差度,时间相差4 4分钟。记录下日影出现最短时的分钟。记录下日影出现最短时的北京时间,可知此地正午地方时北京时间,可知此地正午地方时1212时与北京时间时与北京时间(东经(东经120120度的地方时)的差值,从而推算出与度的地方时)的差值,从而推算出与东经东经120120度经度差值。再根据地方时正午是早于度经度差值

25、。再根据地方时正午是早于还是晚于北京时间还是晚于北京时间1212时出现,就可在东经时出现,就可在东经120120度度基础上加或减去经度差值数推算出具体经度。基础上加或减去经度差值数推算出具体经度。 5 5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比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比较说明较说明“温室效应温室效应”现象。写出实验现象。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用材、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实验用材:实验用材:1 15 5升或更大的宝矿泉水瓶、升或更大的宝矿泉水瓶、温度计(温度计(2 2支)、土壤(一些)、玻璃金支)、土壤(一些)、玻璃金(2 2个)、剪刀、手表、纸笔等文具。个)、剪刀、手表

26、、纸笔等文具。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l l)将一些土壤分别放人两个玻璃将一些土壤分别放人两个玻璃金,用剪刀将塑料瓶拦腰剪断,将底都婉状部分金,用剪刀将塑料瓶拦腰剪断,将底都婉状部分倒扣在盛有土壤的盘中。这样就制成了倒扣在盛有土壤的盘中。这样就制成了“微型温微型温室室”; (2 2)在)在“微型温室微型温室”顶部钻一个小洞,将温顶部钻一个小洞,将温度计插进去;度计插进去; (3 3)将)将“微型温室微型温室”放置在阳光(或其它有放置在阳光(或其它有较强热能的光源)下,将另外一支温度计放量在较强热能的光源)下,将另外一支温度计放量在没有没有“微型温室微型温室”的盘中,保证两支温度计接受的盘中,保

27、证两支温度计接受同样的光照射,然后观察升温过程,每隔三小时同样的光照射,然后观察升温过程,每隔三小时观察一次温度计,并记录温度。观察一次温度计,并记录温度。实验结论:实验结论: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有所不同,塑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有所不同,塑料瓶内的温度明显高于瓶外温度。料瓶内的温度明显高于瓶外温度。6 6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课题研究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课题研究活动中,打算研究在不过河情况下如何利活动中,打算研究在不过河情况下如何利用太阳高度及铁塔影长测算铁塔高度。他用太阳高度及铁塔影长测算铁塔高度。他们在们在1212月月2222日测得的正午太阳高度为日测得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8=78(

28、如图),而此时北京时间正好如图),而此时北京时间正好为为2323日日0 0:0000。过三个月后又测得。过三个月后又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1)请在图上适当位置画一个指向标。)请在图上适当位置画一个指向标。(2 2)该地所处的经度是)该地所处的经度是 ,纬度,纬度是是 ,所属的国家是所属的国家是 ,图中的海洋为,图中的海洋为 。(3 3)图中的)图中的= 。(4 4)塔顶的影子从塔顶的影子从QRQR伸展,表明太阳直射点向伸展,表明太阳直射点向 (南、北)方向移动,潮州的昼长逐渐(南、北)方向移动,潮州的昼长逐渐 。 (5 5)该兴趣小组有人计

29、划在)该兴趣小组有人计划在20082008年来中国现场年来中国现场观看北京奥运会,他若乘飞机沿最短航线的方向观看北京奥运会,他若乘飞机沿最短航线的方向直飞北京,则飞机的航程大约为直飞北京,则飞机的航程大约为 千米。千米。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 1)指向标与塔影方向平行,画箭)指向标与塔影方向平行,画箭头,加注头,加注N N或北字;或北字;(2 2)6060W W,353526S(26S(或或35.535.5S) S) 阿根廷,大西洋;阿根廷,大西洋;(3 3)54543434(或(或54.554.5)(4 4)北,增长(解析:由冬至日至春分)北,增长(解析:由冬至日至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

30、动,北半球各地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昼渐长,夜渐短)(5 5)1950019500千米(千米(19000200001900020000都算对)都算对)(解析:地球上任意两个地心对称点之(解析:地球上任意两个地心对称点之间的最短距离都相当于一条经线的长度间的最短距离都相当于一条经线的长度2000020000千米,题中该地的地心对称点位于千米,题中该地的地心对称点位于120120E E、35.535.5N N,距离北京(距离北京(116116E E,4040N N)大约大约500500千米)千米)7 7进行空间定位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进行空间定位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地理

31、素养之一。假没某人位于中纬度的某地理素养之一。假没某人位于中纬度的某地,这里能知道东、南、西、北方向,但地,这里能知道东、南、西、北方向,但不知道该地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请你不知道该地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请你运用地理常识和地理技能,帮助判断其位运用地理常识和地理技能,帮助判断其位于哪个半球。(请提出两种判断方案并简于哪个半球。(请提出两种判断方案并简要说明)。要说明)。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1)通过观察天体方位判断:通过观察天体方位判断: A A观察正午太阳位置,若位于南方,则当地位观察正午太阳位置,若位于南方,则当地位于北半球;反之则当地位于南半球。于北半球;反之则当地位于南半球

32、。 B B夜间若能够观察到北极星,则当地位于北半夜间若能够观察到北极星,则当地位于北半球;反之则当地位于南半球。球;反之则当地位于南半球。 (2) (2)利用地转偏向现象判断:观察水平运动物体利用地转偏向现象判断:观察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若向右偏转则当地位于北半球;反之则的运动方向,若向右偏转则当地位于北半球;反之则当地位于南半球。当地位于南半球。 (3) (3)通过观察自然地理景观判断:树干南方一侧通过观察自然地理景观判断:树干南方一侧枝叶茂密;冬季南方一侧积雪较早融化、大树南方一枝叶茂密;冬季南方一侧积雪较早融化、大树南方一侧地衣苔藓较少侧地衣苔藓较少当地位于北半球,反之则当地位当地位

33、于北半球,反之则当地位于南半球。评分标准:三类方案中任答其中一类的任于南半球。评分标准:三类方案中任答其中一类的任何一种,正确得何一种,正确得2 2分;正确叙述判断依据,得分;正确叙述判断依据,得3 3分。除分。除参考答案以夕卜,言之有理者酌情给分。参考答案以夕卜,言之有理者酌情给分。8 8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城市的住宅、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城市的住宅、商店、办公楼、工厂的地租进行调查,商店、办公楼、工厂的地租进行调查,结果如下结果如下( (表表) )。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与市中心与市中心的距离的距离(公里公里) 地租地租(元平方米元平方米) A B C D 0 12

34、0 105 84 68 1 90 87 75 62 2 60 70 66 56 3 31 52 56 50 4 O 35 47 45 5 0 18 37 39 6 O 0 28 34 7 O O 18 28 8 O O 9 22 9 0 O O 17 10 O 0 0 11 1l O O 0 6 12 0 O 0 O(1)(1)A A、B B、C C、D D分别对应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分别对应的土地利用方式是:A A ;B B ; C C ; D D 。(2)(2)根据上表数据,分别绘画根据上表数据,分别绘画A A、B B、C C、D D地租曲线。地租曲线。 (3) (3)根据上图,请指出该城市

35、的中心商贸区、住宅根据上图,请指出该城市的中心商贸区、住宅区、工业区的范围。区、工业区的范围。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1)商店商店 办公楼办公楼 住宅住宅 工厂工厂(4(4分分) ) (2) (2)如图所示如图所示(4(4分分) ) (3) (3)商贸区商贸区(0-2.5(0-2.5Km) Km) 住宅区住宅区(2.5-4.5(2.5-4.5Km) Km) 工业区工业区(4.5(4.5KmKm以外以外) (3) (3分分) ) 9 9我省某校地理课外活动小组,于我省某校地理课外活动小组,于3 3月月2020日用观测日影的方法来粗略测定学日用观测日影的方法来粗略测定学校所在地的经纬度。校

36、所在地的经纬度。 图图11 测量学校所在地的经度示意测量学校所在地的经度示意 图图12 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示意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示意 活动过程如下:活动过程如下: 晴天,在平坦的地面垂直竖立标竿,并测量日标杆在晴天,在平坦的地面垂直竖立标竿,并测量日标杆在地上部分的长度(设为地上部分的长度(设为b b)。)。以标杆所插点(图中以标杆所插点(图中O O点)为圆心,于上午点)为圆心,于上午9 9时在地时在地面上画一个半径略短于当时杆影长的半圆。面上画一个半径略短于当时杆影长的半圆。当上午标杆的影端落在圆周上时,标记为当上午标杆的影端落在圆周上时,标记为A A点;下午点;下午标杆的影端又落在圆周上时

37、,再标记为标杆的影端又落在圆周上时,再标记为B B点;将点;将A A、B B两两点连成直线,取其中点点连成直线,取其中点C C,将中点与圆心连成直线将中点与圆心连成直线OCOC。 第二天,当日标杆的影子与直线第二天,当日标杆的影子与直线OCOC重合的时刻,记重合的时刻,记下此时刻的北京时间(设为下此时刻的北京时间(设为T T,单位为小时),并测量单位为小时),并测量此时的杆影长度(设为此时的杆影长度(设为a a)。)。根据上述活动中测得的数根据上述活动中测得的数据,完成下列各题。据,完成下列各题。(1 1)请写出完成这一测定任务的主要工具:)请写出完成这一测定任务的主要工具:等。等。(2 2)

38、请写出计算该地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的表达式。)请写出计算该地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的表达式。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 = (3 3)写出计算当地经度的表达式。)写出计算当地经度的表达式。当地经度当地经度= =(4 4)写出计算当地纬度的表达式。)写出计算当地纬度的表达式。当地纬度当地纬度=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 1)标竿、尺、绳、钟表等)标竿、尺、绳、钟表等 (2 2)arctan b/aarctan b/a(3 3)120120+ +(12T12T)x 15 x 15 (4 4)9090 arctan b/a arctan b/a1010地理探究题地理探究题探究课题:大气热力环流现象。探究

39、课题:大气热力环流现象。所用器材:长方形的玻璃缸(长所用器材:长方形的玻璃缸(长100100厘米,厘米,宽宽3030厘米,高厘米,高4040厘米)、胶合板盖(一侧厘米)、胶合板盖(一侧开有一小洞)、一盆黄沙、一盆清水、一开有一小洞)、一盆黄沙、一盆清水、一支香、一盒火柴、两只支香、一盒火柴、两只10001000W W射灯及电源。射灯及电源。(1 1)请简要写出实验步骤。)请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第一步:第一步:第二步:第二步:第三步:第三步:(2 2)绘制简明大气运动示图,并简要说明原理。)绘制简明大气运动示图,并简要说明原理。(3 3)利用这个原理,谈谈在城市发展中如何改)利用这个原理,谈谈在城

40、市发展中如何改善大气质量。善大气质量。 11 11利用模拟土坡设计一个简便易利用模拟土坡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实验,以证明流水的侵蚀和沉积地行的实验,以证明流水的侵蚀和沉积地形的形成及沉积物分布的特征。写出实形的形成及沉积物分布的特征。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所得结论。验用材、实验步骤和所得结论。实验用材:实验用材: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实验用材:实验用材:自来水或河水,水桶、水管或自来水或河水,水桶、水管或小型水泵,颗粒大小不等的砂土小型水泵,颗粒大小不等的砂土(共共2分分)实验步骤:实验步骤:l、将砂土铺在土坡上,在土将砂土铺在土坡上,在土坡上方用水流

41、浇注坡上方用水流浇注 2、沿某方向浇注水流,观察坡面地形、沿某方向浇注水流,观察坡面地形的变化的变化 3、在整个坡面上随意浇注水流,观察、在整个坡面上随意浇注水流,观察坡面地形的变化坡面地形的变化 4、观察并记录坡脚平地上的沉积物分、观察并记录坡脚平地上的沉积物分布的特征及沉积地形的形成布的特征及沉积地形的形成(共共4分分) 实验结论: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可以证明,沿某一方向不断通过实验可以证明,沿某一方向不断浇注水流,会形成小沟谷地形,且沟谷浇注水流,会形成小沟谷地形,且沟谷不断加深;不断加深; 在整个坡面上随意浇注水流则沟壑纵在整个坡面上随意浇注水流则沟壑纵横,坡面破碎横,坡面破碎(2(2

42、分分) ) 在坡脚平地上沿水流方向可形成冲积在坡脚平地上沿水流方向可形成冲积扇地形或冲积扇平原;沉积物沿水流方扇地形或冲积扇平原;沉积物沿水流方向,颗粒向,颗粒 由大到水按顺序分布。由大到水按顺序分布。(2(2分分) ) 12 12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从因特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从因特网上搜集到的两则信息,分析回答:网上搜集到的两则信息,分析回答: 资料一资料一 东北曾是世界著名的商品大豆东北曾是世界著名的商品大豆产区,是我国主要食用油的来源。加入产区,是我国主要食用油的来源。加入WTOWTO后,后,20012001年江苏某榨油厂即进口美国年江苏某榨油厂即进口美国大豆大豆13961396万吨

43、,约相当于我国一年的大豆万吨,约相当于我国一年的大豆产量,同年东北大豆却有七成积压在农村。产量,同年东北大豆却有七成积压在农村。资料二资料二 东北和美国进口大豆的产销东北和美国进口大豆的产销成本调查(成本调查(X X为美国每吨大豆的加工成为美国每吨大豆的加工成本)。本)。 东北大豆东北大豆美国大豆美国大豆生产成本(元生产成本(元/千千克)克)1.60.8运输(元运输(元/千克)千克)0.0450.04出油率(出油率(%)1720加工成本(元加工成本(元/吨)吨)10+XX(1 1)20012001年江苏某榨油厂年江苏某榨油厂“舍近求远舍近求远”从美国进从美国进口大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口大豆的主

44、要原因是什么?(2 2)请你分析造成东北大豆生产成本差异的主要)请你分析造成东北大豆生产成本差异的主要原因。原因。 (3 3)该学习小组要将研究成果)该学习小组要将研究成果“东北大豆的出路东北大豆的出路”呈报给政府供决策参考。如果你是呈报给政府供决策参考。如果你是小组成员,你会提出哪些建议?小组成员,你会提出哪些建议?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 1)东北大豆出油率低,价格高,)东北大豆出油率低,价格高,加工成本高加工成本高 (2 2)东北大豆生产科技水)东北大豆生产科技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平低,劳动生产率低 (3 3)建立高油大)建立高油大豆生产基地,实行专业化规模生产;加大豆生产基地,实行专业

45、化规模生产;加大科技投入,改良品种,发展面向市场的产科技投入,改良品种,发展面向市场的产品;机械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品;机械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大豆产品的深加工,提高生态农业;发展大豆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农产品的附加值。 13 13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比较说明海洋与陆地气温日较差的大小。比较说明海洋与陆地气温日较差的大小。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实验用材:实验用材:水、沙子、烧杯(水、沙子、烧杯(2 2个)、温度计(个)、温度计(2 2支)、带夹子的铁架

46、台、大功率白炽灯、手表、支)、带夹子的铁架台、大功率白炽灯、手表、纸笔等文具纸笔等文具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 1)在室内把装有相同体积水和沙)在室内把装有相同体积水和沙子的两个烧杯放在铁架台两侧,把温度计分别插子的两个烧杯放在铁架台两侧,把温度计分别插入水和沙子中,并用夹子固定。入水和沙子中,并用夹子固定。 (2 2)用大功率白炽灯对水和沙子同时)用大功率白炽灯对水和沙子同时加热到相同温度,并记录此温度。加热到相同温度,并记录此温度。 (3 3)把步骤()把步骤(1 1)的装置移到室外阳)的装置移到室外阳光下,观察升温过程,每隔光下,观察升温过程,每隔1010分钟观察一次温度分钟观察一次温度

47、计,并记录温度。计,并记录温度。实验结论:实验结论:水升温和降温都比沙子慢,即水的温水升温和降温都比沙子慢,即水的温度变化比沙子小,说明海洋气温日较差比陆地小。度变化比沙子小,说明海洋气温日较差比陆地小。 14 14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米、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米、米和米且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米和米且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盆冰块。在玻璃柜顶面中部柜外)和一大盆冰块。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 A,在玻璃柜底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

48、立的纸片B B(如下如下图所示)。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根图所示)。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纸片据纸片A A、B B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某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一地理原理。 电电炉炉 冰冰块块纸 片纸 片A纸纸片片B(1 1)以上实验要验证的是)以上实验要验证的是地理原理。地理原理。()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 A向向(填左或右)偏,(填左或右)偏,纸片纸片B B向向(填左或右)偏。(填左或右)偏。()试根据纸片()试根据纸片A A、B B的偏动情况,解析这的偏动情况,解析这一现象。一现象。()在下图用实线画出电炉和冰块附近高()

49、在下图用实线画出电炉和冰块附近高处和低处等压线的弯曲情况,并用箭头画出处和低处等压线的弯曲情况,并用箭头画出空气的运动方向。空气的运动方向。电炉冰块等高线等高线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 1)热力环流)热力环流 (2 2)右)右 左左(3) (3) 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发热,空气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发热,空气膨胀上升,低处形成低气压,高处形成高气膨胀上升,低处形成低气压,高处形成高气压;冰块处较冷,空气冷却下沉,低处形成压;冰块处较冷,空气冷却下沉,低处形成高气压,高处形成低气压;这样,同一水平高气压,高处形成低气压;这样,同一水平面气压出现明显的差异,空气就由高压处流面气压出现明显的差

50、异,空气就由高压处流向低压处;故纸片向低压处;故纸片A A向右偏动,纸片向右偏动,纸片B B向左偏向左偏动。)动。)(4 4)如图所示,高处和低处等压线)如图所示,高处和低处等压线2 2分,空分,空气运动箭头气运动箭头2 2分分电炉冰块等高线等高线1515我国某地区中学的地理研究小组我国某地区中学的地理研究小组对学校所在地区进行了经线和纬度测对学校所在地区进行了经线和纬度测定实验。下图是某天实验的示意图定实验。下图是某天实验的示意图(MNMN弧是测杆阴影端的连线)。分析弧是测杆阴影端的连线)。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回答下列问题。PMN测定经线和纬度实验示意图测杆阴影AB(1)图上哪条线段反映了当地

51、的经线?为什么?(2)若发现某天,测杆的阴影MN连线与测杆O点距离刚好处在一年之中的平均值,这天可能的节气是 ;若测杆的长度和阴影OP相等,这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3)分析(2)小题的计算结果,当地纬度是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 1)OP OPOP OP是最短的阴影,属于是最短的阴影,属于正午正午 太阳位于最南点时的照射状太阳位于最南点时的照射状况,指示南北方向况,指示南北方向 (2 2)春分或秋分)春分或秋分 4545度度 (3 3)4545度度1616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考察了我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考察了我国某区域一段河流(如图,虚线部分表国某区域一段河流(如图,虚线部分表示是主航

52、道中心线)。读图后回答:示是主航道中心线)。读图后回答:(1)该研究小组考察的区域,其地形)该研究小组考察的区域,其地形是是 。(2)图中河道主航道中心线分布特点)图中河道主航道中心线分布特点是是 ,这是因为,这是因为 。(3)研究小组认为)研究小组认为A湖是一段旧河道湖是一段旧河道 ,你认为他们的观点对吗?你认为他们的观点对吗? 。请解。请解释湖泊形成原因释湖泊形成原因 。(4)此种河道往往给沿岸带来)此种河道往往给沿岸带来 灾害,原因是灾害,原因是 ,治理的措施,治理的措施通常有通常有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 1)平原)平原(2 2)弯曲河道段偏向河流的凹岸)弯曲河道段偏向河流的凹岸

53、河河流的凹岸接受侵蚀,河床较深;凸岸接流的凹岸接受侵蚀,河床较深;凸岸接受堆积,河床较浅。受堆积,河床较浅。 (3 3)对)对 弯曲河段两岸不断接受侵蚀弯曲河段两岸不断接受侵蚀或堆积,河道将继续弯曲,最后弯曲段或堆积,河道将继续弯曲,最后弯曲段两段有可能连接在一起,河道自然取直,两段有可能连接在一起,河道自然取直,原弯曲河段被废弃成湖。原弯曲河段被废弃成湖。 (4 4)洪涝)洪涝 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排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排水不畅水不畅 加固河堤;人工裁弯取直。加固河堤;人工裁弯取直。 1717某海岛学校毗邻某河口和海滨,学生某海岛学校毗邻某河口和海滨,学生在当地进行地理调查研究性学习。请根据

54、在当地进行地理调查研究性学习。请根据该校学生进行的地理研究性学习所获的资该校学生进行的地理研究性学习所获的资料(图料(图1515和和1616),完成下列问题。),完成下列问题。(l)根据材料,分析该岛的地形特征?)根据材料,分析该岛的地形特征?(2)根据材料,分析该岛河流有哪些共同)根据材料,分析该岛河流有哪些共同的特征?的特征?(3)通过对学校所在地河口水质的测量分)通过对学校所在地河口水质的测量分析,该小组绘出该河口盐度变化图(图析,该小组绘出该河口盐度变化图(图17),),请将该图在图请将该图在图18中转画为曲线图。(注:人中转画为曲线图。(注:人们规定们规定1000克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盐

55、类物质的克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量,叫盐度。)总量,叫盐度。)参考答案:参考答案:(l)以丘陵为主,)以丘陵为主, 中间高四周低中间高四周低 (2)河流较短,支流较少,河流落差较大)河流较短,支流较少,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流速较快),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3)建立坐标)建立坐标 ,画曲线图(,画曲线图(6月最低)月最低) 1818、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比较、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比较说明说明“温室效应温室效应”现象。实验用材:现象。实验用材:1.51.5升或更大的空矿泉水瓶(升或更大的空矿泉水瓶(1 1个)、温度计个)、温度计(2 2支)、土壤(一些

56、)、玻璃盘(支)、土壤(一些)、玻璃盘(2 2个)、剪刀、手表、纸笔等文具。个)、剪刀、手表、纸笔等文具。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 1)将一些土壤分别放入两个玻璃盘,用剪刀)将一些土壤分别放入两个玻璃盘,用剪刀将塑料瓶拦腰剪断,将底部碗状部分倒扣在盛有将塑料瓶拦腰剪断,将底部碗状部分倒扣在盛有土壤的盘中。这样就制成了土壤的盘中。这样就制成了“微型温室微型温室”; (2 2)在)在“微型温室微型温室”顶部钻一个小洞,将温度顶部钻一个小洞,将温度计插进去;计插进去;(3 3) 将将“微型温室微型温室”放置在阳光(或其它有较放置在阳光(或其它有较强热能的光源)下,将另外一支温度计放置在没强热能的光源

57、)下,将另外一支温度计放置在没有有“微型温室微型温室”的盘中,保证两支温度计接受同的盘中,保证两支温度计接受同样的光照射,然后观察升温过程,每隔样的光照射,然后观察升温过程,每隔1 1小时观小时观察一次温度计,并记录温度填入下表中。察一次温度计,并记录温度填入下表中。某月某日某某月某日某时时 1010时时1111时时1212时时1313时时1414时时“微型温室微型温室”内的温度内的温度“微型温室微型温室”外的温度外的温度实验结论:实验结论: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有所不同,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有所不同,塑料瓶内的温度明显高于瓶外温度塑料瓶内的温度明显高于瓶外温度 1919、利用模拟土坡设计一个简便易行、利用模拟土坡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实验,以证明流水的侵蚀和沉积地的实验,以证明流水的侵蚀和沉积地形的形成及沉积物分布的特征。写出形的形成及沉积物分布的特征。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所得结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所得结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