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学位考试生理学简答题问答题_第1页
护理本科学位考试生理学简答题问答题_第2页
护理本科学位考试生理学简答题问答题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 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形式; 体液调 节:体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 方式;自身调节: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2、正负反馈的特点: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 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 方向改变;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节控制部分的活动, 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3、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的类型和特点:被动过程主动过程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原发性 主动转 运继发性主动

2、转运载体中介通道中介转运方向高浓度T低浓度低浓度T高浓度需否转运蛋白否是是是是有无饱无有无有有和现象化学特异性无有有有有需否代能量及来源否否否是是离子梯度(Na+泵活动形成)ATP转运的物质O2 ,CO2 ,脂肪酸葡萄糖,氨基酸Na+ ,K+ ,Ca2+Na+ ,K+ ,Ca2+ ,H+葡萄糖,氨基酸4、钠钾泵的作用:一钠泵活动造成的膜外Na+和K+浓度差是细胞生物电活动产生的前提,其生电性活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静息电位的数 值;钠泵活动能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胞质渗透压、体积、pH、Ca2+浓度的相对稳定;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高 K+,是细胞许多代 反应所必需的条件;钠泵活动所造成的膜外Na+浓度

3、势能差是其他 物质继发性主动转运的动力。5、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带电离子的跨膜转运。细胞膜两侧离子 的浓度差与平衡电位安静时细胞膜对离子的相对通透性钠泵的 生电作用。6、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发牛动作电位时,膜电位波动,离子跨膜移动。当正离子由膜外向膜转运或负离子由膜向膜外转运时,可造成膜外正电荷流入膜,这种电流称为向电流,它可使膜电位减小,膜 发生去极化。当正离子由膜向膜外转运或负离子由膜外向膜转运 时,可引起膜正电荷流出膜外,这种电流称为外向电流,它可使膜电 位增大,膜发生复极化或超极化。电-化学驱动力及其变化动作 电位期间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7、动作电位的组成部分:锋电位:膜电位的去极相和

4、复极相形成 的尖峰状电位变化,是动作电位的主要部分,被视为动作电位的标志; 后电位:锋电位之后膜电位的低幅、缓慢波动,包括后去极化电位 和后超极化电位。8 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特点及意义:特点:“全或无”:只有 阈刺激或阈上刺激才能引起动作电位。动作电位过程中膜电位的去极 化是由钠通道开放所致,因此刺激引起膜去极化,只是使膜电位从静 息电位达到阈电位水平,而与动作电位的最终水平无关。因此,阈刺 激与任何强度的阈上刺激引起的动作电位水平是相同的,这就被称之为“全或无”。不衰减性传播。脉冲式发放。意义:兴奋和神 经冲动。9、局部电位的特点:电位幅度小且呈衰减性传导.随着传播距离 的增加而迅速减小;不

5、是“全或无”式的,局部电位随着刺激强度 的增加而增加;有总和效应,多个阈下刺激可以在时间上(在同一 部位连续给予多个刺激)或空间上(在相邻的部位给予多个刺激)可以叠加,如果总和后产生的去极化强度超过阈电位,则可诱发动作电 位。10、兴奋-收缩耦联的具体过程:是以膜的电位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 程和以肌丝的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联系起来的过程。 其包括三个步 骤: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导到肌细胞深处; 肌质网对钙离子的释放 和再摄取;肌肉的收缩和舒。11、血液的生理作用:1、运输功能:可将自肺部吸入的氧气和自消化道吸收的各种营养成分(如葡萄糖、氨基酸、矿物质等),经过血 液运输到全身各个脏器和组织,同时

6、将各个脏器和组织产生的各种代 产物(如C02、尿素等),通过血液输送到肺、肾等排泄器官排出体 外。2、协调功能:将各种激素、酶类运输到相关组织器官,实现对 全身各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协调。3、维护机体环境稳定:通过循环 与身体各部位广泛沟通,对体水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体温恒定有 重要作用,使机体保持一个适宜而稳定的理化环境。4、防御功能:白细胞、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具有强大免疫功能。血小板、凝血因 子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12、血浆渗诱压的分类及牛理意义:分类:包括晶体溶质颗粒形成的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溶质颗粒形成的胶体渗透压。生理意义:血浆晶体渗透压能调节细胞外水平衡,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膜的完

7、 整;血浆胶体渗透压调节血管外水的分布、维持血容量。13、 各类白细胞的牛理功能及其临床诊断意义:【生理功能】中性粒细胞的运动能力和吞噬能力均比较强,当急性化脓性细菌入侵时, 可迅速将其包围, 并进行水解和消化。 单核细胞在血液中的吞噬能 力较弱,当它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中,转变为巨噬细胞后,吞噬 能力大大加强,它可聚集于感染灶附近,被淋巴细胞激活后,吞噬和 杀灭病毒、真菌、原虫、分枝杆菌等病原体,还可识别和杀伤肿瘤细 胞、清除变性血浆蛋白、衰老和损伤的红细胞、血小板等。淋巴细 胞是一种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的细胞,可进一步分为 T 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分别执行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嗜

8、酸和嗜 碱粒细胞数量很少, 但在机体的生理活动中也同样具有不可忽略的生 理功能。【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严重的损伤或大量血细胞破坏 ;急性大出血 ; 急性中毒:化学药物如安眠 药、敌敌畏等中毒时, 代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慢性肾炎尿毒 症时,常见白细胞增多,均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肿瘤。病理性 减少见于某些感染:某些革兰阴性杆菌(伤寒、副伤寒沙门菌)、一 些病毒感染如流感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呈“三少”表 现。慢性理、化损伤、长期服用氯霉素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 性红斑狼疮等。脾功能亢进。单核细胞病理性增多见于某些感染: 如亚急性感染心膜炎、疟病、黑

9、热病等;急性感染的恢复期可见单核 细胞明显增多,甚至呈单核细胞类白血病反应。某些血液病:粒细胞 缺乏症的恢复期,常见单核细胞一过性增多,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 瘤时可见幼单核细胞增多。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时除贫血、 白细胞减 少等之外。 白细胞分类时常见单核细胞增多。 淋巴细胞病理性增多 见于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 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百日咳时淋巴细胞 常明显增多。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时淋巴细胞也增多,但白细胞 的总数一般仍在正常围,须借助白细胞分类来识别。肾移植术后:如 发生排异反应时,于排异前期,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即增高。淋巴细胞

10、 性白血病、白血病性淋巴肉瘤:前者如素慢性型,以白血病性成熟淋 巴细胞为主, 如系急性型则以原幼淋巴细胞为主, 均可致白细胞总数 增高;后者多以原、幼淋巴细胞为主。 再生障碍性贫血、 粒细胞缺乏: 由于中性粒细胞显著减少, 导致淋巴细胞百分率相对增高, 称为淋巴 细胞相对增多, 此时白细胞总数是降低的。 淋巴细胞病理性减少见于 接触放射线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时, 要严重化 脓性感染时,由于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加,导致淋巴细胞百分率减低, 但计算其绝对值, 淋巴细胞数量仍在正常围。 嗜酸性粒细胞病理性 增多见于过敏性疾患: 如在支气管哮喘、 血管神经性水肿、 食物过敏、 血清病时均

11、可见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某些传染病: 一般急性传染 病时,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均减少,唯猩红热时反而增高。慢性粒细胞 性白血病:此时嗜酸性粒细胞常可高达 10%以上,某些恶性肿瘤, 特 别是淋巴系统恶性疾病。 如霍奇金病及某些上皮系肿瘤如肺癌时, 均 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一般在 10%左右。病理性减少见于伤寒、 副 伤寒、手术后严重组织损伤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 激素后。 嗜碱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真性 红细胞增多症、黏液性水肿、溃疡性结肠炎、超敏反应、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病理性减少见于速发型超敏反应、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糖皮 质激素过量、应激反应、甲状腺

12、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等。14、 血液凝固的二个途径和三个基本步骤: (一)凝血酶原酶复合物 的生成可通过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生成。 (二)基本步骤: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生成,凝血酶原的激活;纤维蛋白的生成。15、临床输血原则:临床上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减少不必要输血:努 力做到少出血、不输血、少输血、输自体血、输成份血,减少浪费, 使血液得以充分的利用。在最需要的时期将最适量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给予最需要的患者。16、测量心脏出血的主要指标: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一次心脏搏 动所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搏输出量。搏出量占心室舒末期容积的百 分比,称为射血分数。每分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

13、液量, 称为每分输出量。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输出量二心搏出量X心率。故影响心输出量 的因素为:心搏出量:心室收缩的前负荷、心室收缩的后负荷、心 肌收缩能力。心率。17、心肌工作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心肌工作细胞包括心房肌和 心室肌细胞。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与骨骼肌和神经细胞的明显不同,通常将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为 0期、1期、2期、3期和4期五 个成分。(1)去极化过程:心室肌细胞的去极化过程又称动作电位 的0期。(2)复极化过程:当心室肌细胞去极化达到顶峰时,由于 na+通道的失活关闭,立即开始复极化。复极化过程比较缓慢,历时 200300ms,包

14、括动作电位的1期、2期和3期三个阶段。复极1 期。复极2期:称为平台期。这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较 长的主要原因,也是它区别于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 特征。复极3期:又称快速复极末期(膜电位),历时100150ms。 3期复极是由于I型ca2+钙通道失活关闭,向离子流终止,而外向k+ 流(ik)进一步增加,直到复极化完成。(3)静息期:又称复极 4 期。18、浦肯野细胞及窦房结细胞 4期自动去极化形成机制:4期自动去极化是自律性的基础。而4期自动去极化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外向电流 减弱和向电流增强所致。浦肯野细胞:向电流:If电流这一主要由钠离子负载的向电流在浦肯野细胞 4期自动

15、除极过程中起主要作 用。外向电流:主要是由Ik通道关闭,Ik电流逐渐减弱。窦房结 细胞:逐渐减弱的外此昂电流是由Ik通道负责的钾离子渐减性外流 所致,是形成4期自动除极的主要成分。向电流主要是由T型钙通道 负责的向I (Ca-TO)lf电流因其是超计划钠离子通道,在窦房结 4期 自动除极作用不大。19、正常心电图各波段的意义:P波一一左右两心房的去极化。QRS左右两心室的去极化。T波一一两心室复极化。P-R间期一 房室传导时间。Q-T间期一一从QRS波开始到T波结束,反映心 室肌除极和复极的总时间。ST段一一从QRS波结束到T波开始,反 映心室各部分都处于去极化状态。20、 动脉血压的形成:循

16、环系统的血液充盈:前提条件心脏射 血和循环系统的外周阻力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21、影响动脉血压的5个因素:心脏搏出量:收缩期动脉血压变化 明显,收缩压的高低反映搏出量的多少 心率:心率增快时,脉压 减小。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增强时,脉压增大。舒压的高低反映外 周阻力的大小 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动脉硬化,作用 减弱,脉压增大。 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循环血量减 少,血管容量不变,脉压下降。22、影响静脉血压的因素:(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体循环平均充 盈压是反映血管系统充盈程度的指标。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升高,静脉 回心血量也就增多。体循环平均充盈压降低,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17、2) 心脏收缩力量:心脏收缩力越强,对心房和大静脉血液的抽吸力也就 越大。(3)体位改变:当人体从卧位转为立位时,身体低垂部分的静脉因跨壁压增大而扩,容纳的血量增多,故回心血量减少。反之, 回心血量增大。(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骨骼肌和静脉瓣膜一起, 对静脉回流起着“泵”的作用,称为“静脉泵”或“肌肉泵”。肌肉 收缩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加;肌肉舒时,静脉回心血量减少。(5)呼吸运动:在吸气时,有利于外周静脉的血医学教 |育网搜集整理液 回流至右心房。相反,呼气时,不利于血液回流至右心房呼吸运动对肺循环静脉回流的影响和对体循环的影响不同。23、中心静脉压:通常将右心房和胸腔大静脉的血压称为中心静脉

18、 压,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相 互关系。24、微循环血流通路及作用:微循环是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 环。通路及作用:直捷通路:使一部分血液能迅速通过微循环而进 入静脉,保证回心血量 动-静脉短路:在体温调节中发挥作用。 迂回通路:血液和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25、【有效滤过压的公式】促进液体滤过的力量和重吸收的力量之差, 称为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EFP二(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 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有效滤过压是组织液生 成的动力。【组织液生成影响因素】毛细血管压:毛细血管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 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

19、透压下降, EFP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 淋巴回流:淋巴回流减小,组织液 生成增多;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组 织液的生成增多。26、胸负压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生理意义?(一)形成原理:胸负压 是指胸膜腔压比大气压低表现为负值。 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只有少量 浆液而无气体,浆液分子的聚力使两层胸膜腔紧贴在一起,不易分开。 另外,人出生后胸廓的发育速度比肺快,造成胸廓的自然容积达于肺, 这样肺就始终处于被动扩状态。肺泡的弹性回缩力和肺泡表面力使肺 回缩,肺的回缩力抵消了一部分通过胸膜腔脏层作用于胸膜腔的肺 压。再吸气末和呼气末,肺压等于大气压。因此,胸膜腔压 二大气压 肺回缩力。

20、如以大气压为零,则胸膜腔压 二-肺回缩力。可见,胸负 压是由肺的回缩力造成的。(二)生理意义:一是有利于肺保持扩状 态,不致于由自身回缩力而缩小萎陷;二是降低中心静脉压,促进血 液和淋巴液回流。27、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及其生理意义: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H型细胞分泌的一种复杂的脂蛋白,其主要成分是二软脂酰卵磷脂(DPL)。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以单分子层分布在肺泡液体分子表面, 减少了液体分子之间的吸引力,降低了肺泡液一气界面的表面力。 生理意义:(一)减低肺弹性阻力,从而减少吸气阻力,有利于肺扩;(二)有助于维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这是由于表面活性物质的密度 可随肺泡半径的变小而增大,或随半径的变

21、大而减少,从而调整了半 径不同的大小肺泡的表面力,缓冲了大小肺泡的回缩压差别,保持了 大小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三)通过降低肺泡回缩压,减少肺间质 和肺泡的组织液生产,防止了肺水肿的发生。28、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有:(一)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 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面积成正比,与呼吸膜厚度成反比。(二)气体的分压差气体是从分压高处向分压低处扩散,气体扩散速率与气体分压差成正 比。(三)气体分子量和溶解度 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扩散速率与 气体分子量的平方根成反比,与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成正比。(四) 通气/血流比值 肺泡通气量于肺血流量比值恰当,肺的换气效率高。 若比值升高,意味着肺泡无效腔增大或 /

22、和肺血流量减少;若比值减 小,意味着发生功能行动-静脉短路或/和肺通气量减少。故无论比值 增大或减小都使肺通气效率降低,造成血液缺 02或C02滞留。29、 氧解离曲线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一)特点:曲线呈S形, 与Hb的变构效应有关有饱和点(二)影响因素:氧解离曲线右移(可增加氧的利用):PC02f、2, 3-DPG f、T f、pH J氧解 离曲线左移(可减少氧的利用):PC02J、2, 3-DPG J、T J、pH fCO与Hb的亲和力为02的250倍(既妨碍Hb与02的结合, 又妨碍Hb与02的解离,此为CO中毒机理)30、C02、H+、低氧对肺通气的影响机制及相互作用:影响及机制:1

23、、C02: C02对呼吸运动起经常性的调节作用,血液 PaC02在 一定围升高可加强呼吸运动,但超过一定限度则起抑制作用。机制: 中枢化学感受器在C02引起的通气反应中起主要作用;但因中枢化 学感受器反应较慢,当动脉血PC02突然增高时,外周化学感受器在 引起快速呼吸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2、H+ :当动脉血液中H+升 高,呼吸运动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相反,动脉血液中H+降低,呼吸运动受到抑制,肺通气量减少。机制:血液中的H+主要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而起作用,而脑脊液中的H+才是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有效的刺激物。3、低氧:当吸入气P02降低以及肺通气或换气功 能障碍时,动脉血液中 P02将下,

24、呼吸运动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 加,反之,则肺通气量减少。机制:低氧对呼吸运动的刺激作用完全 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的。相互作用:三者之间具有相互作用, 对肺通气的影响既可因相互协同而增强,也可相互抵消而减弱。3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有哪些: 消化道平滑肌具有肌肉组 织的共同特性,也表现有自身的特点:(一)兴奋性低,潜伏期长, 变异大;(二)自动节律性低且不规则;(三)具有紧性,即经常处 于微弱而持续的收缩状态;(四)有较大的伸展性;(五)对机械牵、 温度变化、缺血痉挛和化学刺激反应敏感,而对电刺激,切割刺激反 应不敏感。32、胃液的主要成分及其生理作用有哪些:胃液的主要成份有盐酸、胃

25、蛋白酶原、粘液和因子,其生理作用为:(一)盐酸1、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成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2、杀灭随食物进入胃的细菌;3、盐酸进入小肠,促进胰泌素释放, 进而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分泌;4、胃酸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利于 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5、盐酸使蛋白质变性,有利于胃蛋白酶分解 蛋白质。(二)胃蛋白酶原被盐酸激活成胃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 为胨和肽。(三)粘液 具有润滑和保护胃粘膜作用。并与 HC03-构 成“粘膜-碳酸氢盐屏障”。(四)因子 与维生素B12结合成复合物, 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33、为什么胰液是最强消化液?胰腺不消化自身?由于胰液中含有 能消化蛋白

26、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水解酶,因而是所有消化液中消化力最强、消化功能最全面的一种消化液。当胰液分泌障碍时,即使 其它消化腺的分泌都正常,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仍不能完全消化, 从而也影响吸收,但一般不影响糖的消化和吸收。因为胰腺里的酶是以酶原形式存在,无活性,当排放到十二指肠后,被食物这些外 来刺激性物质激活,形成有活性的消化酶。34、大肠的主要作用:进一步吸收粪便中的水分、电解质和其他物质(如氨、胆汁酸等),形成、贮存和排泄粪便。同时大肠还有一定的 分泌功能,如杯状细胞分泌黏液中的黏液蛋白, 能保护黏膜和润滑粪 便,使粪便易于下行,保护肠壁防止机械损伤,免遭细菌侵蚀。大肠 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

27、机盐和部分维生素。35、为什么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大: 在消化道最长,长约5-6米;小肠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肠腺分泌肠 液.小肠含有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 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成分.所以,小肠是消化和 吸收的主要场所.它开始的它开始的一段叫十二指肠。36、影响体温变动的因素:_年龄因素的影响性别因素昼夜因素 的影响情绪因素的影响运动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 他因素的影响。37、皮肤散热的主要方式及临床意义:(1)辐射散热: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则辐射散热就失效,体温升高,如中暑。(2)传导 散热:常常应用冰帽、冰袋等

28、对高热病人进行物理降温,这也是一种 传导散热,因为水的传导率大,故传导散热已成为临床经常使用的降 温方式之一。(3)对流散热:借助对流散热的原理,为高热病人宽衣, 把他们安置于通风良好的居室或用电扇(避免直吹)进行物理降温。(4) 蒸发散热:利用这一机理给高热病人进行药物降温,如给予退热剂等。 退热药品都有发汗作用,病人发汗后,可以由汗液的蒸发水分而带走 大量体热,达到退热的目的。38、肾血流循环的特征:(一)肾动脉起自腹主动脉,短而粗,故肾血流量大,每分钟达1200m1,约为心输出量的1/4;(二)肾血管 走行较直,血流很快达到肾小球,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较高;(三) 皮质中、外层片单位的入

29、球小动脉较出球小动脉粗得多, 使毛细血管 球压力大,血流量多。而近髓肾单位的入球和出球小动脉管径无明显 差异,因而这部分血管球压力小,血流缓慢,这便于保持髓质的组织 间液的较高渗透浓度,对尿的浓缩很有意义;(四)出球小动脉再次形成球后毛细血管网,分布在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血液的胶体渗透 压较高,利于肾小管上皮细胞重新吸收物质入血;(五)髓质直小血管襻与肾单位襻伴行,有利于肾单位襻和集合小管的重吸收和尿液浓 缩。39、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一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在自身调节围, 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肾小球滤过率保持不变;血浆胶体渗透压: 在正常条件下,不会有多大变动,若全身血浆蛋白的浓度明显降低

30、, 血浆胶体渗透压将降低,此时有过滤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也随之增加。肾小囊压改变:在正常条件下囊压实比较稳定的。肾盂或输尿 管结石、肿瘤压迫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输尿管阻塞,课时囊呀升高,致 使有效过滤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因此而减少;肾血浆流量:肾血 浆流量多少主要影响滤过平衡的位置从而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如果肾血浆流量加大,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上升速度减慢, 滤 过平衡就靠近出球小动脉,肾小球滤过率将随之增加。相反,肾小球 滤过率将减少;无滤过系数:滤过系数是滤过魔的有效通透系数和滤 过膜的面积的乘积。滤过膜的通透性取决于滤过膜孔径的大小以及滤 过膜所带的电荷。凡能影响滤过膜的有效通透系数

31、和滤过膜的面积的 因素均能影响肾小球滤过率。40、大量饮水引起尿量变化(水利尿)机制:大量饮水后,血浆渗透 压下降,肾小球中毛细血管网有效率过滤上升,滤过原尿增多,尿量 也随之增多,这是水利尿的原理。41、眼折光功能调节机制(即正视眼看近物时的调节):对正视眼来 说,6m以外的物体发出的光线近似于平行,不需要热病和调节就能将远物发出的平行光线通过眼的折光系统聚焦成像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看近物时,由于物体每点发出的光线是幅散的,到达视 网膜时不能成像于视网膜上,而成像于视网膜之后。只有增加晶状体 的折光能力,才能将物像移到视网膜上来。此时,眼将通过晶状体变 凸,瞳孔变小,眼球会聚三种方式

32、进行调节,其中以晶状体变凸为主。42、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眼的产生原因及矫正:近视: 是由干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强, 故远处物体发出的平行 光线被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在视网膜上形成模糊的图像。用凹透镜 矫正。远视: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弱, 故远处物体发出的平行光线被聚焦在视网膜的后方, 不能清晰的成像 于视网膜上。用凸透镜矫正。散光:是由于角膜表面不同经线上的 曲率不等所致。用柱面镜矫正。老花眼:随着年龄增长,眼球晶状 体逐渐硬化、增厚,而且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也随之减退,导致变焦 能力降低。可用凸透镜矫正。43、 神经胶质细胞的作用:1、框架、支持作用

33、;2、修复、再生作用; 3、免疫应答;4、物质代和营养中心;5、绝缘;6、稳定细胞外的 K+浓度;7、参与某些递质的生物活性物质的代; 8。增强突触形成 与强化突触传递。44、EPSP、IPSP,(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定义、 机制意义:EPSP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去 极化电位变化称为。机制是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应受体, 使某些离子通道开放,后膜对 na+、k+的通透性增大,且na+流大于 k+外流,导致后膜出现局部去极化。意义:使神经细胞兴奋性提高。IPSP: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超极化电位变化 称为。机制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的抑制性

34、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 使后膜中的氯通道开放,引起外向电流,使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意 义:使神经细胞兴奋性降低。45、神经递质的定义及判定条件:定义:在化学突触传递中担当信 使的特定化学物质。简称递质。随着神经生物学的发展,陆续在神经 系统中发现了大量神经活性物质。 神经递质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在神经元合成。贮存在突触全神经元并在起极化时释放一定浓度(具有显著生理效应)的量。当作为药物应用时,外源分子类似源 性神经递质。神经元或突触间隙的机制是对神经递质的清除或失 活。如不符合全部标准,称为“拟订的神经递质”。46、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及生理意义:单线式辐散式,扩大神 经元活动的影响围。聚合式,

35、许多神经元的作用集中于同一神经元, 发生总和过整合作用。链锁式或环式,兴奋可引起正反馈或负反馈, 相应的产生后发放或使兴奋即使终止。47、中枢兴奋传递(突触传递 /神经肌接头传递)的特征:单向传 播中枢延搁兴奋的总和兴奋节律的改变后发放与反馈对环境变化敏感易疲劳。48、 体表痛(躯体痛)、脏痛的特点及临床意义:体表痛特点:1、定位准确,2、敏感、反应迅速3、可引起局限性腹肌紧4、疼痛尖锐, 临床意义:定位准确,提示疾病发生的部位。脏痛特点:(1)定位不准确:最主要的特点;(2)发生缓慢,持续时间长;(3)对牵 拉和扩刺激敏感,对切割、烧灼等引起皮肤痛的刺激不敏感;(4)常伴有情绪反应,如恶心、

36、呕吐和心血管、呼吸活动改变。临床意义: 1、体腔壁痛:与躯体痛相似,也由躯体神经和腰上部脊神经传入。2、牵涉痛:体表放射部位比较固定,常提示某些疾病的发生49、脑电图各波形特点及临床意义:特点:B波:频率在 13C/S以上,波幅约为3波的一半,额部及中央区最明显。a波:频率在813C/S,波幅2575卩V,以顶枕部最明显,双侧大致同步,重复节 律地出现3波称B节律。波:频率为47C/S,波幅2040卩V ,是儿童的正常脑电活动,两侧对称,颞区多见。3波:频率为4C/S以下,3节律主要在额区,是正常儿童的主要波率,单个的和非局限 性的小于20卩V的3波是正常的,局灶性的3波则为异常。3波和B波统称为慢波。 临床意义:脑电图主要用于癫痫、脑外伤、脑 肿瘤等疾病的诊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