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石家庄市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高一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
2、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认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中学得奋斗的执著,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3、。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效果的。但我们所指读书,总是以其优好品质得以流传的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于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
4、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融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谢冕读书人是幸福人)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很不幸,那是因为他们已丧失了现实和精神世界。b. 人们都能从阅读论语史记正气歌中学得严肃、智慧和思考。c. 人一旦与书结缘,就注定了会成为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d. 流传的书籍中既有劝善之作,也有毫无价值的甚而起反面作用的作品。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以读书能带来极大好处为论据,论证了本文的观点“读书人是幸福人”
5、。b. 第二段运用对比的方法,论证了人们借助阅读可以饱览奇风异俗的观点。c. 第三段提及鲁迅、歌德、拜伦等,主要是运用例证法来强调读书的作用。d. 作者以自己读书能感到幸福作为事例来证明观点,显得真实且有说服力。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世间的不平等如财富、权力的不平等所导致的阅读的拥有或丧失,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b. 阅读使人们的知识愈来愈广博:认识草木虫鱼之名,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奇风异俗。c. 人们从先贤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能学得他们的人格,并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的体验。d. 优良品质的书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能够引导人一步一步向着美好境界前行。【答
6、案】1. d 2. b 3. a【解析】【1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注意细节。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a项,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是“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也就是说,他们不幸,不是因为“丧失了现实和精神世界”,而是因为他们不能阅读,而这种丧失是不能补偿的。b项,错在“都能”,绝对化。原文是“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中学得奋斗的执著,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c项,错在“
7、就注定了”,绝对化,原文说是“极大可能是”。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项,“第二段运用对比的方法”错误,第二段没有对比,而且“阅读可以饱览奇风异俗”并非本段的观点,它只是观点的一部分。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对比分析,找出正确答案。
8、a项,“世间的不平等如财富、权力的不平等所导致的阅读的拥有或丧失”强加因果关系,“阅读的拥有或丧失”的原因,并非“财富、权力的不平等”。原文是“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故选a。【点睛】论述类文本答题技巧:1.读通读懂原文。通读全文,把握全文基本内容,明确作者的基本观点,务必理清论述的结构和思路。2.筛选关键词关键句。不动笔笔墨不读书,读的过程中,在点、线和特殊符号等各种标记的辅助下,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关键语句,以备解题之需。3.关键信息代入原文,找对应句。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将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代入原文
9、,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选项相应的对应句。4.题干与原文对比异同找选项。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变”。5.立足原文,排除干扰项。阅读的目的,就是排除干扰项,确定正确答案。(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饮品是指以水为基本原料,由不同的配方和制造工艺生产出来,供人们直接饮用的食品。饮料除提供水分外,由于不同品种的饮品含有不等量的糖、酸、乳以及各种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成分,因此都有一定的营养。饮料一般可分为含酒精饮品和无酒精饮品。无酒精饮品又称软饮品。酒精饮品系指供人们饮用且乙醇(酒精)含量在百分之0.5-65
10、(v/v)的饮品,包括各种发酵酒、蒸馏酒及配制酒。无酒精饮品是指酒精含量小于百分之0.5(v/v),以补充人体水分为主要目的的流质食品,包括固体饮品。按照gb10789-2007饮料通则,将无酒精饮料分为果蔬汁饮料类、蛋白饮料类、包装饮用水类、茶饮料类、咖啡饮料类、固体饮料类、特殊用途饮料类、植物饮料类、风味饮料类、其它饮料类等10类。材料二:茶作为一种家庭饮品,其产销和饮茶之风在唐代已盛行。世界各国的茶都是从中国引进的。13世纪,茶在日本已成为流行的饮料,茶道流传不息。咖啡起源于埃塞俄比亚,最早被人工栽培的品种是阿拉伯小果咖啡,后传入多个国家。可可原产南美洲热带地区,3000年前已有人工裁培
11、可可树。印第安人用可可制作巧克力饮料。1502年哥伦布将可可豆带回欧洲,18世纪初可可饮料开始风靡欧洲。1869年英国开始葡萄汁的工业生产,第一次应用巴氏杀菌原理保藏果汁。之后,果蔬汁的生产逐渐形成工业化规模。汽水生产起源于欧洲。1772年英国已出版了指导汽水生产的书籍,以汽水为主的碳酸饮料生产已初具规模。后来又出现了多种可乐型饮料,至20世纪80年代已风靡全球。19世纪中叶,l.巴斯德发展了杀灭牛奶中有害微生物的加工方法(巴氏杀菌),从此开始了鲜奶的工业加工。材料三:我国软饮料行业发展速度较快,仅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就几乎走完了欧美国家八十年的软饮料发展全过程。时至今日,已经成长为一个庞大、成熟
12、的市场,形成了“原料供应制造流通”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工业体系。目前,我国软饮料行业出现了短暂的结构性调整,目前现状是:产量下降,销量回升,产销率.上升,积压库存得到处理;瓶装水取代碳酸饮料成为行业主要产品;线上渠道和便利店渠道比重持续上升等。未来,我国软饮料行业将呈现结构调整、品种多元化、营养健康、高质量高品质等趋势。我国软饮料行业经过3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产品种类繁多、品牌数目庞大的产品体系,从产品属性类别上划分,中国软饮料行业可以划分为多种细分市场。不同的产品具有其独特的属性,符合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无论男女老少,总有自己中意的产品和品牌。面对复杂的消费者需求,软饮料行业很难产生市场普适性的
13、产品,因此,软饮料行业集中度一直处于较低态势。材料四:在我国软饮料30余年的发展历史中,碳酸饮料一直处于龙头地位,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已有事实证明长期饮用碳酸饮料会造成钙流失,影响骨骼发育和身体健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其他软饮料品种来代替碳酸饮料。瓶(罐)装饮用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水源地得到国家环境部门的认可,为了追求健康和安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瓶装水而不是碳酸饮料。目前,尼尔森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瓶装水已经取代了碳酸饮料的龙头地位,在中国软饮料市场上占据了最大的份额。我国软饮料行业进入短暂调整期,但未来前景依旧十分乐观。2017、2018年连
14、续两年产量出现下降的情况,但是销量在2018年却并没有延续下降趋势, 2018年我国软饮料行业销量为15634.8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6.87%。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水为基本原料,由不同的配方和制造工艺生产出来,供人们直接饮用的食品叫做饮品。b. 不同类饮品中含有不同量的糖、酸、乳以及所有氨基酸、维生素等成分,因此有一定营养。c. 各种发酵酒、蒸馏酒及配制酒,其乙醇(酒精)含量在百分之0.5-65(v/v),属于酒精饮品。d. 原生于南美洲的可可树在三千年前已经有人工栽培,印第安人使用可可制作巧克力饮料。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
15、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唐代已盛行饮茶之风,世界各国的茶皆由中国引进,13世纪茶成为日本流行的饮料。b. 最早被人工栽培的咖啡品种是阿拉伯小果咖啡,它起源于埃塞俄比亚,后传人多个国家。c. 十八世纪英国以汽水为主的碳酸饮料生产已经初具规模,后来又出现了多种可乐型饮料。d. 随着行业调整,2012年至2018年我国软饮料销量和同比增长曲线呈现了同步增长趋势6.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中国软饮料行业发展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4. b 5. d 6. 行业发展速度快。市场庞大成熟,产业链条和工业体系完整。目前出现短暂的结构性调整,出现品种多元化、营养健康、高质量高品质趋势。品牌数
16、目庞大,行业集中度处于较低态势。【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题先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再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最后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b项,“不同类饮品中含有不同量的糖、酸、乳以及所有氨基酸、维生素等成分”错误,材料一“由于不同品种的饮品含有不等量的糖、酸、乳以及各种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成分”,可知“所有”扩大范围,不同
17、饮品含有的营养成分不同,而非“所有”,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d项,“2012年至2018年我国软饮料销量和同比增长曲线呈现了同步增长趋势”错误,读图错误,在2012-2018年中国软饮料销量及变化情况,图中显示同比增长曲线没有和销量同步增长,2016年,我国软饮料销量增长,但是同比增长曲线降低。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18、首先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我国软饮料行业发展速度较快,仅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就几乎走完了欧美国家八十年的软饮料发展全过程”,即行业发展速度快。“时至今日,已经成长为一个庞大、成熟的市场,形成了原料供应制造流通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工业体系”,即市场庞大成熟,产业链条和工业体系完整。“目前,我国软饮料行业出现了短暂的结构性调整,目前现状是:产量下降,销量回升,产销率.上升,积压库存得到处理;瓶装水取代碳酸饮料成为行业主要产品;线上渠道和便利店渠道比重持续上升
19、等”,即目前出现短暂的结构性调整,出现品种多元化、营养健康、高质量高品质趋势。“不同的产品具有其独特的属性,符合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无论男女老少,总有自己中意的产品和品牌。面对复杂的消费者需求,软饮料行业很难产生市场普适性的产品,因此,软饮料行业集中度一直处于较低态势”,即品牌数目庞大,行业集中度处于较低态势。【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
20、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4.b项,“不同类饮品中含有不同量的糖、酸、乳以及所有氨基酸、维生素等成分”错误,“所有”扩大范围,不同饮品含有的营养成分不同,而非“所有”。 5.d项,读图错误,在 2012-2018 年中国软饮料销量及变化情况,图中显示同比增 长曲线没有和销量同步增长。(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
21、题共4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纵马加鞭,走至五更,回望火光渐远,曹操心方定,问曰:“此是何处?”左右曰:“此是乌林之西,宜都之北。”操见树木丛杂,山川险峻,乃于马上仰面大笑不止。诸将问曰:“丞相何故大笑?”操曰:“吾不笑别人,单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若是吾用兵之时,预先在这里伏下一军,如之奈何?”话犹未了,两边鼓声震响,火光竟天而起,惊得曹操几乎坠马。刺斜里一彪军杀出,大叫:“我赵子龙奉军师将令,在此等候多时了。”操教徐晃、张邵双敌赵云,自己冒烟突火而去。子龙不来追赶,只顾抢夺旗帜。曹操得脱。天色微明,黑云罩地,东南风尚不息。忽然大雨倾盆,湿
22、透衣甲。操与军士冒雨而行,诸军皆有饥色。操令军士往村落中劫掠粮食,寻觅火种。方欲造饭,后面一军赶到,操心甚慌。原来却是李典、许褚保护着众谋士来到。操大喜,令军马且行,问:“前面是那里地面?”人报:“一边是南彝陵大路,一边是北彝陵山路。”操问:“那里投南郡江陵去近?”军士禀曰:“取南彝陵过葫芦口去最便。”操教走南彝陵。行至葫芦口,军皆饥馁,行走不上;马亦困乏,多有倒于路者。操教前面暂歇。马上有带得锣锅的,也有村中掠得粮米的,便就山边拣干处埋锅造饭,割马肉烧吃。尽皆脱去湿衣,于风头吹晒。马皆摘鞍野放,咽咬草根。操坐于疏林之下,仰面大笑。众官问日:“适来丞相笑周瑜、诸葛亮,引惹出赵子龙来,又折了许多
23、人马。如今为何又笑?”操日:“吾笑诸葛亮、周瑜毕竟智谋不足。若是我用兵时,就这个去处,也埋伏一彪军马,以逸待劳。我等纵然脱得性命,也不免重伤矣。彼见不到此,我是以笑之。”正说间,前军后军一齐发喊。操大惊,弃甲上马。众军多有不及收马者。早见四下火烟布合,山口一军摆开,为首乃燕人张翼德,横矛立马,大叫:“操贼走那里去!”诸军众将见了张飞,尽皆胆寒。许褚骑无鞍马来战张飞,张辽、徐晃二将,纵马也来夹攻。两边军马混战做一团。操先拨马走脱,诸将各自脱身。张飞从后赶来。操迤逦奔逃,追兵渐远,回顾众将多已带伤。正行间,军士禀曰:“前面有两条路,请问丞相从那条路去?”操问:“那条近?”军士曰:“大路稍平,却远五
24、十余里;小路投华容道,却近五十余里,只是地窄路险,坑坎难行。”操令人上山观望,回报:“小路山边有数处烟起,大路并无动静。”操教前军便走华容道小路。诸将曰:“烽烟起处,必有军马,何故反走这条路?”操曰:“岂不闻兵书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诸葛亮多谋,故使人于山僻烧烟,使我军不敢从这条山路走,他却伏兵在大路等着。吾料已定,偏不教中他计。”诸将皆曰:“丞相妙算,人不可及。”遂勒兵走华容道。此时人皆饥倒,尽困乏,焦头烂额者扶策而行,中箭着枪者勉强而走。衣甲湿透,个个不全;军器旗幡,纷纷不整。大半皆是彝陵道上被赶得慌,只骑得秃马,鞍辔衣服,尽皆抛弃。正值隆冬严寒之时,其苦何可胜言。操见前军停马不进,问
25、是何故。回报曰:“前面山僻小路,因早晨下雨,坑堑内积水不流,泥陷马蹄,不能前进。”操大怒,叱曰:“军旅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岂有泥泞不堪行之理!”传下号令,教老弱中伤军士在后慢行,强壮者担土束柴,搬草运芦,填塞道路;务要即时行动,如违令者斩。众军只得都下马,就路旁砍伐竹木,填塞山路。操恐后军来赶,令张辽、许褚、徐晃引百骑执刀在手,但迟慢者便斩之。操喝令人马沿栈而行,死者不可胜数,号哭之声,于路不绝。操怒曰:“死生有命,何哭之有?如再哭者立斩!”三停人马:一停落后,一停填了沟壑,一停跟随曹操。过了险峻,路稍平坦。操回顾止有三百余骑随后,并无衣甲袍铠整齐者。操催速行,众将曰:“马乏矣,只好少歇。”操
26、曰:“赶到荆州将息未迟。”又行不到数里,操在马上扬鞭大笑。众将问:“丞相何又大笑?”操曰:“人皆言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以吾观之,到底是无能之輩。若使此处伏一旅之师,吾等皆束手受缚矣。”言未毕,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操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操曰:“既到此处,只得决一死战!”众将曰:“人纵然不怯,马力已乏,安能复战?”程显曰:“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丞相旧日有恩于彼,今只亲自告之,可脱此难。”操从其说,即纵马向前,欠身谓云长曰:“将军别来无恙?”云长亦欠身答曰:“关某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操曰:
27、“曹操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云长曰:“昔日关某虽蒙丞相厚恩,然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危,以奉报矣。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公?”操曰:“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这个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操见云长回马,便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云长回身时,曹操已与众将过去了。云长大喝一声,众军皆下马,哭拜于地。云长愈加不忍。正犹豫间,张辽纵马而至。云长见了,又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
28、并皆放去。后人有诗曰: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五十回)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节选写的是曹操在赤壁被孙刘联军火烧连营后,兵败逃至华容道被关羽放走的故事。b. 小说的描写非常细致,如“尽皆脱去湿衣,于风头吹晒”等描写,生动形象,如在目前。c. 小说节选内容为“诸葛亮智算华容”,而对诸葛亮的形象塑造是通过侧面描写来完成的。d. 小说第四段主要运用动作和语言描写刻画关羽重义的个性,并用诗对其行为进行了评述。8. 小说中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9. 章回题目为“诸葛亮智算华容”
29、。诸葛亮的智算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答案】7. d 8. 计谋多端,胸襟宽广,败而不馁。他一边败逃,一边“三笑”诸葛周瑜,可见英雄所见略同;同时可知其不因失败而垂头丧气。自私残忍。遭遇雨路泥泞,死伤无数,毫不怜惜,视人命如草芥。善于用人。以恩义笼络关羽,又能使徐晃、张郃、许褚、张辽等大将对他不离不弃。 9. 诸葛亮能够预测到曹操会选哪条道路逃跑;诸葛亮能够预测到曹操会在什么时间到达什么地点;诸葛亮能够预测到关羽会在华容道放走曹操。【解析】【7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
30、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d项,“小说第四段主要运用动作和语言描写刻画关羽重义的个性”错误,错在“主要”,小说主要运用了语言和心理描写来刻画关羽重义的个性。故选d。【8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吾不笑别人,单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若是吾用兵之时,预先在这里伏下一军,如之奈何”“吾笑诸葛亮、周瑜毕竟智谋不足。若是我用兵时,就这个去处,也
31、埋伏一彪军马,以逸待劳。我等纵然脱得性命,也不免重伤矣。彼见不到此,我是以笑之”“人皆言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以吾观之,到底是无能之輩。若使此处伏一旅之师,吾等皆束手受缚矣”,即计谋多端,胸襟宽广,败而不馁,他一边败逃,一边“三笑”诸葛周瑜,可见英雄所见略同;同时可知其不因失败而垂头丧气。“操大怒,叱曰:军旅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岂有泥泞不堪行之理!传下号令,教老弱中伤军士在后慢行,强壮者担土束柴,搬草运芦,填塞道路;务要即时行动,如违令者斩”,即自私残忍,遭遇雨路泥泞,死伤无数,毫不怜惜,视人命如草芥。“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
32、即善于用人,以恩义笼络关羽,又能使徐晃、张郃、许褚、张辽等大将对他不离不弃。【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岂不闻兵书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诸葛亮多谋,故使人于山僻烧烟,使我军不敢从这条山路走,他却伏兵在大路等着。吾料已定,偏不教中他计。”即诸葛亮能够预测到曹操会选哪条道路逃跑;“正说间,前军后军一齐发喊。操大惊,弃甲上马。众军多有不及收马者。早见四下火烟布合,山口一军摆开,为首乃燕人张翼德,横矛立马,大叫:操贼走那
33、里去!诸军众将见了张飞,尽皆胆寒”,即诸葛亮能够预测到曹操会在什么时间到达什么地点;“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这个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即诸葛亮能够预测到关羽会在华容道放走曹操。【点睛】关于小说阅读需要:1.理清事件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要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就可以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2.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小说的表现手法较多,应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以及细节。小说
34、一共有几个情节,用了几个细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主要形象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环境等。3.鉴赏形象。阅读小说一定要把握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形象哪些具体的特点,这一形象又有怎样具体的作用。4.归纳作品的主题。通过事物和形象的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态度,进而去推测小说的主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共6小题,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赵惠文王十八年,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
35、:“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
36、敢动。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
37、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秦伐赵,拔石城 拔:攻下。b. 欲与王为好 为好:和好。c. 与王诀曰 诀:告别,有准备不再相见之意。d. 鄙贱之人 鄙贱:卑鄙低贱。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会于西河外渑池 终不能加胜于赵b.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秦王为赵王击瓯c. 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d.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相如张目叱
38、之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b. 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c. 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d. 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1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西河,秦晋之间的一段黄河。b. 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c. 寿,战国时指向人敬酒或献礼。d. 舍人,战国到汉初,王公贵族的侍从宾客、左右亲近之人。1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
39、确的一项是( )a. 赵惠文王十九年,秦国又攻打赵国,杀了赵国两万人。b. 廉颇与赵王约定,如赵王三十日不回,就立太子为君。c. 廉颇宣言,蔺相如的舍人感到害怕,一齐请求离开他。d. 廉颇被蔺相如的宽容所打动,就去向蔺相如负荆请罪。15.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2)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答案】10. d 11. c 12. d 13. b 14. c 15. (1)(渑池会)结束后回到赵国,因为蔺相如功劳大,任命他担任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2)只不过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不敢对赵国用兵的原因,只
40、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根据词语在文言语句中的位置,确定它的词性,根据词性并结合语境进行推断其意义。有的词可分析结构辅助推断词义。同时要考虑词类活用现象。本题要求选择“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d项,“鄙”,粗俗、庸俗;“贱”,指地位低下,人格卑鄙;“鄙贱”,指粗野卑贱。句意:我这个粗野卑贱的人。故选d【11题详解】此题考查辨析文言虚词用法和意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确定例句中虚词的用法;然后认真分析每个选项提供的句子,通过翻译句子,理解内容来确定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最后进行比较根据要求选出
41、答案。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a项,句中“于”,介词,在。句意:在西河外的渑池(与赵王)会见。句中“于”,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所从,意义相当于“从”或“自”、“由”。句意:秦王始终也未能从赵王那占上风。b项,句中“为”,动词,演奏、弹奏。句意:赵王私下里听说秦王很擅长演奏秦地的乐曲。句中“为”,介词,给。句意:秦王给赵王击瓯。c项,两句中“以”都是表目的的连词,来。句意分别为:请让我给秦王捧上盆,来相互为乐;赵国也部署了大批军队来防备秦国。d项,句中“之”,结构助词,的。句意:请你们用秦国的咸阳向赵王献礼。句中“之”,代词,他们,指秦王的侍从们。句意:蔺
42、相如睁圆双眼大声斥骂他们。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 “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別注意。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作答时可先忽略选项中停顿一致的地方,分析停顿不一致的地方,用排除法进行选择。句意:赵王答应了,便去渑池与秦王会见。秦王饮到酒兴正浓时,说:“我私下里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您奏瑟一曲!”“许之”作“
43、王”的谓语,“王许之”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结构,中间不应断开。据此排除a、b两项。“遂”是连词,于是的意思,“与秦王”作动词“会”的状语,指会见对象,“会”前不应停顿。“赵王好音”是“窃闻”的内容,作宾语,“窃闻”后不应停顿。根据以上分析排除c项。故选d【13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
44、一项”。b项,“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说法有误。御史,是中国古代执掌监察官员的一种泛称。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下属皆置“史”,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约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故选b。【14题详解】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译错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本题要求选择“下列
45、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蔺相如的舍人感到害怕,一齐请求离开他”说法有误。原文中说“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所以,蔺相如的舍人是因为感到羞耻,才请求离开他。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本题关键点有:(1)“既罢”,(渑池会)结束后;“以”,因为;“拜”,授与官职、任命;“为”,动词,担任;“右”,古代崇右,故以右为上,为贵,为高。(2)“顾”,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不
46、过”;“念”,想、考虑;“之所以”,的原因;“加兵于赵者”,状语后置句,对赵国用兵;“徒”,只、仅仅。【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赵惠文王十八年,秦国攻打赵国,夺取了石城。第二年,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杀死两万人。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想
47、在西河外的渑池与赵王进行一次友好会见。赵王害怕秦国,打算不去。廉颇、蔺相如商量道:“大王如果不去,就显得赵国既软弱又胆小。”赵王于是前去赴会,蔺相如随行。廉颇送到边境,和赵王诀别说:“大王此行,估计路程和会谈结束,再加上返回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三十天还没回来,就请您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挟的妄想。”赵王答应了,便去渑池与秦王会见。秦王饮到酒兴正浓时,说:“我私下里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您奏瑟一曲!”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一起饮酒,令赵王弹瑟。”蔺相如上前说:“赵王私下里听说秦王擅长演奏秦地土乐,请让我给秦王捧上盆,来相互为乐。”秦王发怒
48、,不答应。这时蔺相如向前进献瓦缻,并跪下请秦王演奏。秦王不肯击缻,蔺相如说:“在这五步之内,如果我自杀,脖颈里的血可以溅在大王身上了!”秦王的侍从们想要杀蔺相如,蔺相如睁圆双眼大声斥骂他们,侍从们都吓得倒退。因此秦王很不高兴,也只好敲了一下缻。相如回头来招呼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国的大臣们说:“请你们用赵国的十五座城池向秦王献礼。”蔺相如也说:“请你们用秦国的咸阳向赵王献礼。”直到酒宴结束,秦王始终也未能压倒赵王。赵国也部署了大批军队来防备秦国,因而秦国也不敢轻举妄动。渑池会结束以后回到赵国,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作为赵国的将军,我
49、有攻战城池作战旷野的大功劳,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蔺相如本来就出身卑贱,我感到羞耻,无法容忍在他的下面。”并且扬言说:“我遇见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蔺相如听到这话后,不愿意和廉颇相会。每到上朝时,蔺相如常常声称有病,不愿和廉颇去争位次的先后。没过多久,蔺相如外出,远远看到廉颇,蔺相如就掉转车子回避。于是蔺相如的门客就一起来向蔺相如抗议说:“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颇传出坏话,而您却害怕躲避着他,胆怯得也太过分了,一般人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有出息,请让我们辞去吧!”蔺相如
50、坚决地挽留他们,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众人都说:“廉将军比不上秦王。”蔺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而我尚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呀。如今我们俩相斗,就如同两猛虎争斗一般,势必不能同时生存。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将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而将个人的私怨搁在后面罢了!”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鞭,由宾客引领,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他说:“我这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的胸怀如此宽大啊!”二人终于相互交欢和好,成了生死与共的好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51、小题,7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秋兴八首·其一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蕭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16.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开门见山,点明了地点、时间,气氛阴沉,定下了全诗伤感的基调。b. 颔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因为时局动荡不安而感到前途未卜的深深忧思。c. 颈联写诗人触景生情,因为菊花两开而联想到时光飞逝,不由地思念家乡。d. 尾联写冬日将至,白帝城人们赶制寒衣,表现了时序推移中的浓重秋色。17. 作者在本诗中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答案】16. d 1
52、7. 借景抒情。前两联,诗人描写白帝城秋天典型景物:玉露凋伤,枫林摇落,波浪翻涌,风云变幻,萧瑟秋气,衬托自己了的忧思。直抒胸臆。第三联,诗人直写自己伤感落泪,思念故园。【解析】【16题详解】本题是综合性考查题目,考查理解分析诗词的内容、手法、语言、情感等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词的意象,分析诗词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词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并得出答案。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白帝城人们赶制寒衣,表现了时序推移中的浓重秋色”说法有误。冬日即将来
53、临,人们在加紧赶制寒衣,白帝城高高的城楼上,晚风中传来急促的砧声。白帝城在东,夔州府在西,诗人身在夔州,听到白帝城传来的砧杵之声。此诗尾联,时序由白天推到日暮,表现的是客子羁旅之情的艰难。故选d。【17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诗词表达技巧的能力,这里主要涉及抒情的方式、方法。解答此题需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抒情的方式;二是诗词表情达意常用的手法。诗歌的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其中间接抒情是指诗人叙事则因事缘情,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怀。作答时,首先要翻译并理解诗词内容,结合写作背景、主要意象、关键词句等把握情感;然后从抒情的方式和所用手法思考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思想感情的
54、,确定所用的抒情方式及手法;最后结合内容分析作答。本诗内容大意是: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本诗首联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玉露”即白露,秋天,草木摇落,白露为霜。用“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全诗感情基调。诗人用阴沉萧瑟、动荡不安的景物环境
55、衬托诗人焦虑抑郁、伤国伤时的心情。颔联用对偶句展开“气萧森”的悲壮景象。波浪在地而兼天涌,风云在天而接地阴,可见整个天地之间风云波浪,极言阴晦萧森之状。万里长江滚滚而来,波涛汹涌,天翻地覆,是眼前的实景;“塞上风云”既写景物也寓时事。当时土蕃入侵,边关吃紧,处处是阴暗的战云,虚实兼之。此联景物描绘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和时局那种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处境和作者胸中翻腾起伏的忧思与郁勃不平之气。把峡谷深秋、个人身世、国家沦丧囊括其中,波澜壮阔,哀感深沉。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前两联是借景抒情。颈联与上二句交叉承接,“丛菊”承“塞上”句,“孤舟”承“江间”句。“他日”即往日,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此日在夔
56、州,均对丛菊,故云“两开”,“丛菊两开他日泪”,表明去年对丛菊掉泪,今年又对丛菊掉泪;两开既指菊开两度,又指泪流两回,见丛菊而流泪,足见羁留夔州心情的凄伤。“故园心”,实即思念长安之心。“系”字亦双关词语:孤舟停泊,舟系于岸;心念长安,系于故园。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此处直抒胸臆,写得深沉含蓄,身在夔州,心系故园。尾联回到景物,时序由白天推到日暮,客子羁旅之情更见艰难。结合以上分析分点作答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_,_”两句,赞美周瑜举止从容,轻松击败敌军。(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_,_”两
57、句,赞叹宋武帝刘裕北伐之时气势如虹、战功赫赫。(3)杜甫望岳中的“_,_”,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答案】 (1). 谈笑间 (2). 樯橹灰飞烟灭 (3). 金戈铁马 (4). 气吞万里如虎 (5). 会当凌绝顶 (6). 一览众山小【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本题是情景默写,作答时注意认真审题,选准所填语句,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比如“樯、橹、戈、凌、览”等字。【点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看清要求,答题时从最有把握的题做起;要看清出处,根据出处提示回想原文信息,搜索所需语句。确定语句后,默写要注意易错字、生僻字及语气词的写法,学生记忆时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三、语言文字应用(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美国_的金钱政治如何扭曲民意、金钱游戏如何影响美国政治选举,世界_。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评论指出,美国选举已沦落为金钱的较量。美方一些人所标榜的自由民主,不过是一场赤裸裸的富人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宠物租房合同范例
- 包装物购销合同范例
- 中介合同范本样本
- 农副产品马蹄收购合同范本
- 别墅土建付款合同范本
- 凉山校园保洁合同范本
- 人资服务合同范本
- 全款车抵押合同范本
- 公里桩合同范本
- 劳务派遣未签合同范例
-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护理查房
- 病毒性心肌炎病历模板
- 用友财务共享实施案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项目方案-碧桂园项目组V1.5
- 《物品收纳方法多》小学劳动课
- 安全设计诊断报告样本
- 口腔医学美学基础
- 致远a6协同管理软件v7.0sp3用户操作手册
- 唐诗长恨歌白居易注音版
- (8.2)-7.2舞台服装设计-舞台服装色彩
- 版式设计(全套课件153P)
- GB/T 3274-2017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