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语文老师的高中课改培训体会_第1页
一个语文老师的高中课改培训体会_第2页
一个语文老师的高中课改培训体会_第3页
一个语文老师的高中课改培训体会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个语文老师的高中课改培训体会 来源:常德教育科研网  作者:梁开喜      这里贴出的,是一个学员参加了7月9日至11日的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学科培训之后的一些几点感想。很朴实,也很诚恳。有真切的体悟,更有严肃的思考。     我们说,高中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对每个老师而言,它同时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和挑战。迷惘,焦虑,困惑,或许都是正常的甚至必要的反应,可怕的是冷漠,偏执,拒斥,是事不关己的等待观望,是无所用心的随波逐流,是自以为是的因循守旧。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老师关注课改,研究课改,

2、并用满腔的热忱积极投身课改。     “现在,新课标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一个实实在在的教学依据,这是我们这些能够参加新课改的老师最大的幸运了。”“今后的教师他必须是学者型的,否则,你就别想在讲台上站稳脚跟。”     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呼唤语文课程本质的回归 桃源县第八中学  陈光斌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我们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语文课本中选了多少东西,老师就教多少东西,学生就掌握多少东西,而考查的内容也不外乎这些,学生走出校门一看,原来

3、大家学的课文在生活中什么用也没有。进入九十年代末期,人们开始大谈素质教育,可什么是素质教育?近十年来谁也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界定,加上这些年来“高考”这个源头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因此,人们对这十年来的素质教育给的评价就是:“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而语文的处境更是尴尬:教师的教学理念不能形成突破性的改变,教材有什么我就教什么,我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这样语文教学的路子就越走越窄,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几乎为零。由此,人们对语文教学的评价也越来越低,在九十年代有的人甚至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来了一个彻底的否定,家长不重视,学校领导也认为语文教学重视不重视一个样,总之一句话:语文学科在学校教育

4、中的地位日益边缘化了!     进入新课改后的今天,我们不禁要问,语文究竟是什么?高中语文应该学什么?教师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需要干些什么?下面我就自己的一些体会谈谈对新课标的一点粗浅的理解:     1、从课程的基本理念来看,新课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所谓“知识与能力”,我认为还是离不开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授,换言之,我们还是不能丢掉语言文字等基础知识的积累,离不开语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基本技能的培养,从这一点来说,语文教学改革似乎并不能使人相信它究竟有多

5、少不同之处。但我们不能对新课标中出现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两个维度视而不见,而我认为新课标的重头戏也正是在于此处,为什么?因为以前的语文教学似乎并不注重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和教学方法的传授,我就有这样一个深切的感受:本人从教语文多年,首先基本上是赶教学进度,总是存在“争取两节课把某某课上完”等等这样的一些念头,而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上课时几乎没有学生插嘴的余地,有,也是教师预先安排的问题,预先组织的答案,学生总是非常被动地看完老师的表演就下课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本没有任何体现,老师没有激情,学生思维兴奋点不能被激发,还有什么效果可言?其次就是熟读教参,看看教参里提到了

6、哪些知识点,我们在课堂上应该按照什么顺序把这些知识点讲完,教师不会深钻教材,因为反正有教参,还需要我们去发挥吗?学生也不会深究课本内容,因为反正有老师教,老师说的总没错吧。然后就是应付上级检查,如作文的批改,教案的书写,作业的布置等等,在实施过程中,领导总是不放心,总是怕你偷懒,于是,规定作文必须全批全改5篇6篇,教案必须一周有几节课就要有几节教案,一月一小查,一期一大查,并且总是乐此不疲,以为这样的管理就是到位了,就让人放心了!其实,它的直接结果就是让更多的老师为此而疲于应付,只是催生了更多的表面功夫,如此而已。当然,这些督促和规矩要不要?要!但你总得给教师一个自由支配的空间吧,我觉得语文教

7、学本身就应当给学生给教师一个自由发挥的舞台和空间,有很多东西就是要靠师生的临场发挥、即兴表演的,如果节节课都把教案写得满满的,那么师生的教与学又奢谈什么积极主动?我们还奢谈什么开拓创新?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新手上课之前写了很多教案,上课之中也讲了很多知识,可学生还是听得昏昏欲睡,效果一点也不好。为什么?因为他生怕讲错了,因而过分拘泥于教案;而有经验的教师上课就不同,他的课也备了,但内容不多,上课时很多情况下也根本没有按照教案上的既定内容去讲述,但课堂气氛很好,效果也很好,为什么?因为他对教材熟悉,对于课堂上出现的疑难问题总是能够很好的解决,这才是真正的课堂教学,这才是真正地注重了过程,而不是追求结

8、果。因此我觉得为了上好一堂课,关键是在课前要对教材烂熟于胸,好好的钻研教材,而不是为了应付检查拼命地赶写教案,钻教材和写教案绝对不能简单地划个等号,这种隐性的劳动是不能用一节教案两节教案的量来衡量的,因为从量上面来讲,它的劳动量远远大于几节教案的工作量。在课堂上应当关注的不是你教案上的内容讲完了没有,而是学生在本节课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学到了哪些有用的知识(我所讲的知识绝不仅仅是课本知识,它还应该包括学生学会了哪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这些技能技巧是不是对他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用!)课后学生对你的教学内容有什么反响,还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能生发出一些什么有意义的感想和体会,能不能

9、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能不能联类引申形成学生独到的见解、主张乃至于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从而真正实现“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写作中学会写作”这一全新的课程理念。     2、从课程目标来看,新课标要求能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所谓“积累整合”,就是要积累语文基础知识,这个积累还必须是经过学生自己的梳理总结的积累,必须能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还能发展学生对语文的应用能力,从而自主地解决阅读与交流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谓“感受鉴赏”,就是能在品味语文范本的过程中,感受

10、范文的思想和艺术魅力,并能以此为依托,发展学生在课本以外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所谓“思考领悟”就是能够以一种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的思考领悟文本中的丰富内涵,并能逐步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和质疑探究的良好习惯,学会逻辑严谨的思维方法,透彻深入的思考问题的本质。所谓“应用拓展”就是能很好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并关注多元文化和当代文化生活,而且还能利用语文知识跨越领域去探讨语文以外的知识,拓展语文学习范围,从而达到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所谓“发现创新”就是能够在阅读中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并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11、  3、从内容编排来看,必修课五个模块,选修课五个系列若干模块,信息量是相当庞大的,但我们大可不必因此而苦恼,综观所有模块的训练目标和要求,有一个字眼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那就是一个“能”字。新课标处处都在强调教师要教会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想,只要我们的教学紧紧抓住这一个核心字眼,教会学生阅读与鉴赏的能力,教会学生表达与交流能力,那才是真正的“手中无剑而心中有剑”,那才是真正的“无招胜有招”了。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话他老早就说了,但在今天以前,似乎是人人都会引用,却没有几个人愿意贯彻落实或者根本就没有几个人

12、能在教学中达到这一要求罢了。如此看来,新课标环境下的各种理念要求只不过是叶老的教导的一个延伸和发扬光大而已,实质上只不过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回归罢了。     因此,我以为所有这些要求其实都离不开学生自我能力的发展提高,以前很多人都在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可怎么“授”,从哪些方面着手“授”,我们都是在黑暗中摸索,现在,新课标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一个实实在在的教学依据,这是我们这些能够参加新课改的老师最大的幸运了。但接着问题又来了,怎么让学生去梳理总结,如何应用,怎样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和鉴赏美,怎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质疑探究的能力,又如

13、何才能使学生具有拓展创新的能力,如何才能应付必修和选修教材中所包含的庞大的信息量,这些问题,我们语文教师准备好了吗?一节课45分钟将如何支配?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效用,贯彻落实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老师自己首先要具备这些意识和能力,你必须能够熟练运用语言文字,能够写出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必须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做一些示范和引导。为什么?因为你是老师,学生本来就是要跟你学本领的,学你的什么,就学你的语言运用的方法和技巧,学你的审美方法和技巧,学你的开拓创新方法和技巧,而不是要你告诉学生课本里有哪些内容需要掌握,考试时会考到哪些内容。由此可见,在新课标条件下,老师所面临的挑战也将是空前的,对老师的专业要求也将是极高的,你没有金刚钻就不要揽这个瓷器活儿!今后的教师必须是学者型的,否则,你就别想在讲台上站稳脚跟。以前我们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