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最后一课》(第2课时)导学稿新人教版_第1页
广东省河源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最后一课》(第2课时)导学稿新人教版_第2页
广东省河源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最后一课》(第2课时)导学稿新人教版_第3页
广东省河源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最后一课》(第2课时)导学稿新人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后一课(第 2 课时)【学习目标】1. 学习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2. 感受韩尔麦先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课前预习】1.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根据文章内容说一说小弗郎士的思想 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他发生变化的原因。2阅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人物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3你认为小弗朗士或韩麦尔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描写人物的方法任选一人进行分析。4.小说的主题是什么?写出几句有关爱国的诗句。2课后巩固练习【课外阅读】最后一课老古铃声,对于一个作惯了教员的,有时很好听,有时候很不悦

2、耳。瑞宣向来不讨厌铃声,因为他 只要决定上课,他必定已经把应教的功课或该发还的卷子准备得好好的。他不怕学生质问,所以也 不怕铃声。今天,他可是怕那个管辖着全校的人的行动的铃声,像一个受死刑的囚犯怕那绑赴刑场 的号声或鼓声似的。他一向镇定,就是十年前他首次上课堂讲书的时节,他的手也没有发颤。现在, 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铃声响了。他迷迷糊糊地往外走,脚好象踩在棉花上。他似乎不晓得往哪里走呢。凭着几年的 习惯,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低着头,他进了讲堂。屋里极静,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上了 讲台,把颤动着的右手放在讲桌上,他慢慢的抬起头来。学生们坐得很齐,一致地竖直了背,扬着 脸,在看他。他们的脸

3、都是白的,没有任何表情,像是石头刻的。一点辣味儿堵住他的嗓子,人咳 了两声。泪开始在他的眼眶里转。他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 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卖傻的教书 ,而不是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根鱼刺似的 横在了喉中。张 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们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 作;除了有几个年纪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 变成了木头。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

4、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学生们的眼睛开始活动,似乎都希望他说点与国事有关的消息或意见。他也很想说,好便他们 或者能够 得着一点点的安慰。可是,他说不出来。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狠了狠心,他走下讲 台。大家的眼失望地追着他。极快的,他走到了屋门;他听到屋中有人叹气。他迈门槛,没迈利落, 几乎绊了一跤。屋里开始有人活动,声音很微,像是偷手偷脚的那样起立和往外走呢。他长叹了一 口气,没再到休息室去,没等和别的班的学生会面,他一气跑回家中,像有个什么鬼追着似的。1 祁瑞宣老师的 “最后一课”的课堂气氛和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课”的课堂气氛有哪些相似之处?为什么课堂气氛如此相似呢?

5、2祈瑞宣老师一向镇定,现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这种反常的表现说明什么?3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里,“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法语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而祁瑞宣老师在最后一课上,只“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3今天,不上了!”对于这截然相反的表现你有什么感想?拓展训练4 捕捉自己亲自经历过的生活中的痛苦或幸福的感受,运用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环境烘托等手法, 写一段话,突出“真正的苦痛或幸福是说不出来的”这一中心。自我评价 书写_分 准确率:优 良 中 差 心得体会:_4第二课时【课前预习】1.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敬爱老师;从幼稚不懂事

6、到热爱祖国。 变化原因:能管住自己,本质不坏;有一个好老师韩麦尔先生一言一行对他有巨大教育作用;亡国 的惨痛带来的巨大的震憾。2.详见课文内容。. 参考:(1)心理描写,从小弗朗士想去玩又能够及时的打消贪玩的念头跑去学校上课可以看出小弗朗士是 个贪玩又有一定自制能力的人。(2)外貌描写,从韩麦尔先生盛装对待最后一节法语课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对国家充满敬意的爱国之 人。4.主题:通过对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惨遭 侵略者统治的悲愤的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信念,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 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等等课后巩固练习1.课堂气氛都是肃静而庄重; 因为它们所要反映的主题相同,都是要反映沦陷区人民 在敌人铁蹄下生活的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