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大自然的语言》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1页
201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大自然的语言》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2页
201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大自然的语言》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3页
201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大自然的语言》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4页
201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大自然的语言》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自然的语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萌发、次第、翩然、孕育四个双音节词,掌握它们的词义;积累“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五个短语,并学会运用。2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

2、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教学难点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教学方法1朗读法。生动的说明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基于这一点,教师宜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事理。2讨论法、点拨法。3竞赛鼓励法。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时,宜用此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4涵泳品味法。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尤须如此。5延伸拓展法。扩展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物候知识,采集几那么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

3、知识,便于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时安排 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筛选主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局部说明顺序,学习作者说明的技巧。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五篇说明文,它们都属于事物说明文。这个单元我们开始学习说明文的另一种类型,即事理说明文。今天我们学习?大自然的语言?。设计二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我们人类通过语言输出信息,获取信息,效劳于学习、工作、生活,人类社会才得以生存和开展。同时,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能没有一个信息来源“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也有“语言吗?它告诉我们人

4、类什么?有什么意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设计三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就是物候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先生。板书文题、作者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1多媒体显示一年四季从春到夏到秋到冬的风景。声屏显示课文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2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多媒体显示:3学生读课文两遍,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多媒体显示阅读要求如下: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

5、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学生分头筛选信息,然后用课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请最先完成的同学举手示意,教师为学生计时。历时最短的十位同学决出之后,教师按照先后次序要求学生展示阅读成果,最后选出历时最短,成果最好的同学,授予他“阅读小标兵的称号。学生明确:1草木荣枯、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拟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3纬度、经度、高低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

6、条件相同的地区;防止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开展。学生阅读有困难的大概是第4题。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三、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1选两位同学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其余同学评价。明确:第一局部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局部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局部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四局部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如有不同见解,其余同学可

7、自由质疑或说出自己的理解。明确: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教师在学生答复的根底上作总结发言: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文章四局部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局部引出说明对象,第二局部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局部是第二局部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局部说明的根底。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清楚,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四、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

8、1学生齐读610段2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明确: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低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低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那么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局部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五、布置作业1收集几那么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2阅读下文,答复文后的问题。教师以文字

9、资料的形式提供应学生阅读什么是智力什么是智力?有人说,智力涵义包括聪颖、预见、速度,能同时应付很多事件。有人把智力定义为学习、作判断的能力和想像力。在现代文献中,智力常常指的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还有人把智力表达得更简洁,说智力是作猜想,是发现一些新的内在秩序的“出色的猜想。对许多人来说,就是你不知怎么办时,无计可施时,惯常的做法不奏效时,所需要的创新能力。那么人的智力是否高于其他动物呢?这取决于脑的兴旺程度。脑只有外面那一层大脑皮层明显地与形成“新的联想有关。而人的大脑皮层甚至比甜橙皮还薄,大约只有2毫米,仅相当于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人的大脑皮层布满了绉褶,但是如果把

10、它剥离下来并将它展开,它的面积大约相当于4张打印纸。黑猩猩的大脑皮层只有1张打印纸那么大;猴子的像明信片那么大;老鼠的只有邮票那么大。因此,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2本文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3第二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4第二段中两次用到“大约一词,这表达了选文语言的什么特点?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6本文对“智力作了五种解释。请说出你最赞同其中的哪一种,结合实例说明为什么。参考答案:1智力2逻辑顺序3作比拟 打比方 列数字4准确性、严密性。5介绍了对智力的多种解释;并通过人和动物大脑皮层的比拟,说明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6略。第二课时教学要

11、点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拓展延伸,转化课堂所学的物候学知识。教学步骤一、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1赏读文章第1、2两段,体会说明的生动性。1学生齐读1、2段。2教师用简洁的语言重新拟一个开头,要求学生与原文比拟,说说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多媒体显示: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学生比拟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改文简洁,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3精读1、2段,具体说说这一段文字写得好,好在哪里?学生各抒

12、己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应以鼓励为主。生1:课文开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采用拟人的修辞格写春天到了,很形象,为下文的描写定了基调。不过我觉得有一点突兀,来得太匆促。生2:其实,只要细细推敲“苏醒一词,就会心中有底。下文“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燕子翩然归来布谷鸟也来了这些自然现象展现了“苏醒的内涵,给人带来一片扑面而来的春色。生3:这两段文字写得好,好在用词形象生动。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如“繁花次第开放,“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如“叶子渐渐变黄,“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

13、黄的过程;如“簌簌地落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如“风雪载途,“载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生4:这两段文字好,好在修辞格的运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如“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杏花开了,就好似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似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大自然似乎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了农事,这种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文章的可读性。生5:这两段文字好,好在对说明对象的衬托。它既生动形象地说明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密切关系,也以生花妙笔给人以

14、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4教师提示学生看注释,问:“如把文章的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好不好?学生明确:不好。失去了说明的生动性。“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5学生齐读1、2段,争取背诵。2多媒体显示以下句子,要求学生揣摩,体会说明语言的科学性。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等花相比1960年迟10天左右,比1965年迟五六天。3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那么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

15、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学生明确:加粗的词语限制较严密,表达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加线的句子表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3教师总结:说明文以介绍给人知识为目的,所以要求说明语言宜简洁、准确、严密。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本文即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回忆前面所学课文,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的例子也不少,请同学们列举一二。生1:?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写卢沟桥两旁石栏上的不同姿态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生2:?桥之美?一文中:“茅盾故土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

16、,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生3:?故宫博物院?一文中,写太和殿的外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二、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多媒体显示:燕子是益鸟,一对燕子一天可捕捉8000多只虫。燕子善飞,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燕子善于辨识方向,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地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向目的地前进。教师要求学生参考以上资料,结合自己对燕子的观察了解,写一段文字介绍燕子的某一特点,尽量表达说明文的科学性和生动性。学生构思写作。选三四位同学读自己的片断,其余同学评价。较好地

17、片断有: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冲向云天,一会儿又来个180°大转弯,一会儿又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倦。可是有谁能想到这是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小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翔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吃猎获物。在飞行时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楞着翅膀,像直升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

18、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燕子是一种勤劳的鸟。筑巢,“娶妻生子,抚养孩子,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燕子又是个捕虫能手。一对燕子夫妻每天捕8000多只虫,除供自己所需外,大局部都用来喂养它们那些似乎永远也填不饱肚子的孩子们。燕子吃掉大量害虫,对农业、林业有很大好处,所以,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燕子又是一种很聪明的鸟。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老家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它们不是飞越高山,而是成群结队地穿过这些隧道,向目的地前进,从而节约了飞行的时间和自己的体力。三、延伸拓展,转化课堂知识1教师要求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农谚,并说明其中包含的物候知识。生1:“清明前,开秧田是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

19、。生2:“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是根据物候现象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生3:“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生4:“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根据物候现象“雨中蝉叫预测天气情况。生5:“麻雀囤食要落雪“猪衔草,寒潮到。生6:“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这些农谚都是根据物候现象预测天气情况。2除了农谚,古代的诗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多媒体显示: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

20、知转入此中来。学生齐读诗歌,理解诗意。明确: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诗人曾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度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3教师请有旅游经历的同学谈谈在旅游中了解到的物候知识。如盛夏时节到东北旅游,寒冬时节到南方旅游,爬山、观海等总会有新的发现。四、课堂小结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

21、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本文语言严谨而生动,兼具说明的科学性和生动性,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文章同时告诉我们: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五、布置作业1说明“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三那么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2为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请以“水、空气、森林、动物保护为对象拟两条环保标语。例:污染空气,等于慢性自杀。3举一个你熟悉的“人类朋友的例子,向别人介绍,好吗?板书设计第三课时活动与探究一、写作活动设计1利用课余时间观

22、察自己身边的物候现象,写出观察日记。2如果有时机观察一下向日葵,就会发现向日葵的花盘总是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在转动,正因为这样,人们才给它起了“向日葵这个名字。等向日葵成熟了,停止生长了,花盘就不再随太阳转了。请以?为什么向日葵跟着太阳转?为题,写一篇事理说明文。解释向日葵向日之谜。提示:关于葵花向阳的传说:太阳神原来有好几个儿子,他们轮流在天上值日。其中一个小儿子,觉得总在天上没意思,就偷偷地溜到地上来玩。可是一从天上下来,他就不能发光了,身不由己地落到一棵小树的顶上。日久天长,他就和树长在了一起,逐渐变成了葵花。这时,他又觉得天上好玩,懊悔极了。他想再回到天上去,可是已经不可能了。从此,他只

23、好在地上看着在天上轮流值日的太阳兄弟,每天,从早到晚,日复一日,目光始终不离开太阳。植物学家发现,葵花盘的背后有一种对光的辨析能力特别强的物质。这种物质喜阴不喜阳,为了防止受到光的照射,就使花盘的正面不断地改换方向,永远跟着太阳转。二、实践活动1利用语文活动课时间,组织学生走向农田地头,向农民伯伯请教他们熟知的物候知识,丰富他们的科学知识。2收集一二首咏物诗、写景诗,运用物候学知识试着分析一下。三、开放性探究阅读下面的文章,答复以下问题:记鸟语林语堂到了日月潭,每一个毛孔都舒服起来了。毛孔可以泄汗,泄汗就可以使汗化气,汗化气即减少热度,所以这是一副天然冷气机。人身有三万六千毛孔,就有三万六千架

24、的小型冷气机。所以出得汗,就爽快。避暑要诀,倒不一定在不出汗,是必要出汗时,汗出得来。你穿上洋服,挂领带就有十一层布封在脖颈上,把冷气机堵住,汗出不来,气泄不得,非造物之罪也。外衣领处必是夹的,故两层,再翻领是四层;衬衫此处又翻领又为四,合为八,领带二,又加当中铺垫一层为三,故为十一,即十一道封条,不许泄气假定不被封锁,清风徐来,轻轻吹过毛孔上小毛,就非常适意。假设是不居山上而居城市,山风吹不到,是人为的,又非造物之罪也。领带之为物,乃北欧寒带演化出来的服装,与热带最不相宜。有时入乡随俗,不得不戴,真是无可奈何。这且表过不提,单说日月潭的鸟语。公冶长懂鸟语,这不是不可能,只是常人不大理会而已。语言发源于诗歌,先有感慨吟唱,然后有文字语言。这是语言学上的Sing-Song Theory。世界文学史,都是先有诗歌,才有散文,所谓“诗亡然后春秋散文作,本来是应当如此的。所谓语言,只是传达意思的方法。蜜蜂觅到好花盛开处,回来巢中向他蜂作特别跳舞,报道消息,并指示花园方向,是一种语言。两蚁相遇于途中,交须一会,亦是传达的意思。所以中文说鸟语,不说鸟歌,是对的,是能特别体会鸟类的生活。新近我家买几只鸡来养。有一早晨一小雄鸡突然学唱,负起他司晨的责任了。其声音嘶而促,绝不像大雄鸡的响澈。你绝对想不到,这一唱,把笼中的小姐都发昏了,个个心里乱跳,发出温柔缱绻的声音,说“我在此地。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