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1921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就、苏联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宪法和斯大林模式的确立。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来思考其作用, 讨论总结苏联(苏俄)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采取的 重大举措,探讨斯大林模式对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 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向学生引入有关历史资料,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能力对历史 事件进行思考、对比和分析,培养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形成
2、自己的科学观点和知识结构, 达到教学目标所要求的知识与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到它是苏俄当时具体国情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通过介绍苏联在短时期内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是被历史证明了的。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的了解,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部分中所学习的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二、教学思路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本课的主题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本课的第一个重点是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俄国国情出发, 创造性地运用马克 思主义的典范。它恢复了
3、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 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 它的实施具 有重大意义。可通过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对比分析、提高学生认知的办法解决。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通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宣布在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 它既保证了苏联国防、 工业的强大,也为苏联社会以后的发展埋下 了许多隐患。可由学生搜集原始史料与相关数据,让学生在前后对比中分析思考得出结论, 借以解决此重点内容。本课的难点是,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限于学生的认识水平,教学中可以采用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课文内容与教师点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联系苏联史实,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对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政
4、治体制进行彻底改革。教学过程设计三、课前导学教师预测课堂教学效果,准备应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情况,设计活动方案,并根据教学需 要准备教学资料,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阅读课文,查找相关历史资料,将其搜集分类,准备用于课堂活动。四、课前准备教具:自制多媒体课件 相关资料:有关史料、世界地图拼图(欧亚部分)、影音文件苏联的成立、苏联 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苏联的“一五”计划等。三、课前导学教师预测课堂教学效果,准备应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情况,设计活动方案,并根据教学需 要准备教学资料,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阅读课文,查找相关历史资料,将其搜集分类,准备用于课堂活动。四、课前准备教具:自制多
5、媒体课件 相关资料:有关史料、世界地图拼图(欧亚部分)、影音文件苏联的成立、苏联 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苏联的“一五”计划等五、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一次 伟大的革命,是无产阶级打学生集中注意力,准备参与学 习活动碎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伟 大创举,产生了世界上第一 个尢产阶级专政国家,开辟 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然而,帝国主义国家却对新 生的苏维埃俄国发动了武 装干涉。俄国的地主和资本 家、沙皇将军建立了反革命 军队,掀起了叛乱。国内外 反动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把 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 苏维埃俄国出现了严重的 困难。为了打击敌人,保卫革命
6、的胜利果实,在党和列宁的 领导卜,苏维埃俄国采取了 怎样的措施呢?在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 和国内叛乱以后,苏俄面临 的最紧迫的任务又会是什 么呢?这是为什么呢?答:一是加强红军建设,二是 实行了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苏俄粉 伸J外国的武装干涉,取得了 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尢产 阶级政权。答:苏俄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 是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学生提供课前搜集的资料:战 后的苏俄,城市经济萧条,工 厂大批倒闭停产,农村土地荒 芜。1920年时,全俄工业总产 值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 15.5%,粮食产量仅为战前一 半。同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也已经不能继续实行了。课件展示
7、本课课题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旧知教师通过设问引起学生期 考,导入新课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培 养他们学会用历史资料来研究历史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答: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 争中,战时共广主义政策后效 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最终战 胜了敌人。但是,对人民群众 尤其是农民生产生活的诸多限 制,也引起了他们的不满,阶 级敌人利用农民的不满,在一 些地区组织叛乱,破坏了生产 力的发展,造成生产卜降,社 会不稳定。结合学生在政治课中所 学习到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 的有关知识来加深对历史事 件的认识课件显示:“我们计划用 无产阶级国家直接卜命令的 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 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 品生产和分配。
8、现实生活说明 我们错了。列宁”对于这个问题,列宁也清楚 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列宁的话说明了什么?答:这就说明1918年开始实 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能 适应新的情况,必须加以调整, 尽量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 性,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引入历史人物的思考, 加深学生对与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理解同时,列宁也开始关注俄国 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提出 了一个著名的公式:共产主 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 电气化。为建设社会主义, 党制订了俄罗斯全国电气 化的远景计划,要实现社会 主义工业现代化的大生产。 而要使这一切成为现实,就 要恢复发展经济,特别是要 首先恢复和发展农业。因 此,在这个关键时刻,党需 要制订
9、新的经济政策。针对这种形势,列宁做出了 怎样的探索?(教师概括新经济政策实 施的原因,也可由学生完 成)新经济政策主要后哪些内 容呢?它与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相比有哪些/、同?答:1921年3月,根据列宁的 提议,布尔什维党通过了用粮 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决议, 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学生分组制出前后经济政策对 比表格,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 分析和思考。课件展示:共产主义=苏维埃 政权(先进的国家组织形式) +全国电气化(发达的社会生 产力)课件展示:战争后俄国经济 遭到严重破坏旧政策已不 能适应新的形势俄罗斯全 国电气化的远景计划的制定在学生发言之后,课件展示教 师制
10、作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 产主义政策比较简表。(内 容见课件)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相比,有哪些进步?总的说来,新经济政策的实 施对于苏俄的经济发展起 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有没有数据可以说明?分组回答:农业方面:用粮 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余粮可 由自己支配和交易,使农民生 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工业方 面:允许多种经济并存,有利 于工业的发展;商业方面: 恢复了国内自由贸易,活跃了 流通,刺激了生产。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促进了国 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学生提供课前搜集的资料:到 1927年,当时的苏联经济已经此处学生的表述应有较强的 概括性,如果学生认识的深度 不够,教师应予以补充和分 析,引导和
11、帮助学生突破重难 点问题。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苏联”。如果说新经济政 策的实施是布尔什维克党 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在 经济上采取的A个重大 举措,那么苏联的成立则是 党在政治上米取 的另一个 重大举措。有谁能给我们讲 述一卜苏联成立的背景和 大致过程?(如条件许可,教师可运 用世界地图拼图的欧亚部 分,指导学生根据所学到的 地理知识,按入盟时间拼接 完成苏联疆域,以培养学生 的识图能力。)恢复到了战前1913年的水平。根据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讲述 联成立的背景和大致经过。学生完成拼图。应突出成立时间1922年和最 初入盟的俄罗斯联邦、 外高加 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对于成立背景,学生若
12、阐述不 清,教师可略加说明。(教师向学生介绍苏联的 国旗、国徽、国歌等后关知 识,也可由学生来讲解)在这里,请同学们注意区 别这几个历史名词:“沙 俄”、“苏俄”和“苏联”。1924年,列宁逝世,这对 苏联,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事业都是/、可估量的损失。 列宁对苏俄(苏联),对世 界尢产阶级革命事业所做 的贡献永垂史册。列宁逝世 以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 (布)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斗争。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 米取什么样的方式实现的 呢?能不能说一说大致的发展 历程?学生总结辨别:沙俄(1547 年一1917年)、苏俄(1917 年一1922 年)、苏联(1922 年一1991
13、年)答:1928开始,苏联人民在 斯大林领导吓,放弃新经济政 策,转而在全国实行五年计划 经济建设,集中力量重点发展 重工业,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 工业化。答:“f ”计戈ij开始于 1928 年,主要力量和资金集中于重 工业,奠定社会主义的经济基 础。“二五”计划开始于 1933 年,重点完成国民经济的技术 改造。简述一些重点项目建设 情况。课件展示苏联的国旗、国徽、 国歌。播放苏联的成立应注意提醒学生,明确历史概 念。课件展示斯大林画像。此处可在教师引导卜完成根据学生发言,课件相应展示 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的相关图 片,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可 以播发影音文件苏联的“一 五”计划取得的成果怎样?能
14、不能 用数据说明?苏联用十几年的时间走完 了资本主义国家用几十年, 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走完的 道路。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 苏联人民的自信心和苏联 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地位, 而且也为以后苏联卫国战 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同时也说明社会主义制度 具有巨大的优越性。苏联的重工业在短时间内 迅速发展的情况。但与此同 时,其农业在生产技术生产 方式则是比较落后的,贫富 分化也不断发生。如何发展 农业。如何使广大农民走共 同富裕的道路,如何使农业 适应国家工业化的发展, 联 共(布)确定了农业集体化 的方针。集体化的成果怎样?学生提供课前搜集的资料:由 于苏联人民的艰苦奋斗,在两 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期间,苏
15、联 取得了重大成就。两个五年计 划完成之后,苏联由农业国变 成了工业国,工业产值跃居欧 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工业 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 由沙皇时代的2.6 %上升到 1937 年的 13.7%。学生解释农业集体化:把个体 小农经济联合,改造为大规模 的集体经济。答:到1937年,全国基本完 成工业集体化,参加集体农庄 的农户,占全国农户的 93%, 耕地面积达99%,从而使社会 主义成份在苏联的整个国民经 济中占有绝对优势。课件应作相应文字介绍,同时可充分利用世界历史地图册 P5示意图教师此处的课堂语言应带有 激情,以一种昂扬向上的情绪 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对于社会 主义制度的热爱和拥护
16、工业化促进了农业集体化, 农业集体化是工业化的继 续。但是,这当中好像出现 过一些问题,有没有同学查 到?这样的结果是农业生产长 期停滞不前,导致整个国民 经济发展不平衡。邓小平说答:在集体化过程中, 由于急于求成,出现了一 些不当的行为,挫伤了农 民的积极性,人民产生了 不满的情绪。讨论回答:列宁以新经济 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课件展示:毛泽东在论十大 关系中说:“苏联的办法把 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 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 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 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 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 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 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 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
17、。世 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此处学生也许会存在把握不 准的情况,教师可适当引导解 决参照课文内容即可,不必补充 更多内容。学生很可能照本宣科,教师 应根据情况略举实例解释说 明此处对于学生来说总结较为 困难,教师应作相应讲解通过设问,既能联系八年级所 学新中国历史知识, 又能结合 政治课知识;既激发了学生的 爱国热情,又培养了学生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谓一 举多得,能够很好地实现教学 目标。学生点到为止即可,不 必充分展开论述。过:“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 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 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 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 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 的模式僵化了。 ”同学们怎 样
18、理解这句话?什么是“列 宁的思路”、“后来苏联的 模式”。很好,这里又出现了一个 新的名词“斯大林模式”。这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认 识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 志是什么?(“斯大林模式”的基本 特征就是高度集中的政治 经济体制。教师可以据P9小字部分内容,结合工业化 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帮助 学生分析:经济上是高度集 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 是个人的高度集权)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种模 式形成的背景如何?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在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 中,我们应该从苏联“斯大 林模式”的弊端中吸取怎样 的教训呢?(结合我国实 际,引导学生用生产力标 准分析产生弊端的原因及 其造成的结果,思考解决弊 端的方法,使学生通过对历 史问题的思考寻找解决现 实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它 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 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后 来苏联的模式”指的是“斯 大林模式”。答: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 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 会主义国家”,标志着苏 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 制的形成,也就是“斯大 林模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主题酒店装修包工包料协议
- 年产手套50万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建议书
- 2025年度图书经销商返点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度交通事故保险理赔市场调研与分析协议
- 2020-2025年中国报纸类多色印刷品市场前景预测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度房屋自愿过户产权清晰保障协议
- 2025年度电力设施巡检聘用司机劳动合同
- 2025年印刷密实袋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度农业科技园区场地合作经营协议
- 写字楼装修保修服务协议
-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工作规范
- ESD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 正确认识民族与宗教的关系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 宜黄县二都镇高山饰面用花岗岩开采以及深加工项目环评报告
- 血液科护士的恶性肿瘤护理
- 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讲稿课件
- 土地纠纷调解简单协议书
- 服装仓库管理制度及流程
- 《餐饮渠道开发方案》课件
- 架子工安全教育培训试题(附答案)
- 一中师德考核评估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