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卷面总分:150分第卷 (选择题)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蹩(bì)进 拗(o)开 打烊(yàng) 迤(y)逦B怄(òu)气 城垣(huán) 偏裨(pí) 攫(jué)取 C两靥(yè) 玄(xián)色 寒伧(chen) 誊(téng)写D丛冢(zhng) 放诞(dàn) 瘐(y)毙 亲昵(nì)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陪嫁 丰韵 佳肴 相辅相成 B端详 梳妆 愁怅 兴
2、高采烈C晦气 破匾 服帖 焕然一新 D搭讪 寒暄 赏赉 萍水相逢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杨绛的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令人拍案叫绝的杰作是如何创作出来的。B陈奂生的心,忐忐忑忑大跳。“我的天!”他想,“我还怕困掉一顶帽子,谁知竟要两顶!”C古典小说能够做到“戚而能谐,婉而多讽。”(鲁迅语),特别是对于反面人物,高明的作者更要达到“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的艺术水平。D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4依次填入下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政协委员们建议市政府要建立与首都地位、作用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的传染病救治中心,以从容
3、_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每当她在铺着一块三天没洗的桌布的圆桌边坐下来吃晚饭的时候,她就梦想到那 的晚餐,亮晶晶的银器。像其他国家的大城市一样,这里也是高楼林立,交通拥挤。大都市的喧嚣 给人以繁华之感, 难免有时会让人感到烦躁。A应付 精美 即使/也 B应对 精巧 即使/也C应付 精巧 尽管/也 D应对 精美 尽管/也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开始两天硬闯经常是被拦回,后来终于总结出一套“闯关”秘籍,算是摸着门、上了道,并且屡试不爽。 B在冰心老人的寄小读者·通讯十八中,有一句话写得十分有意思:船儿只管乘风破浪的一直的走,走向那素不相识的他乡。 C巴特尔将在今天赶赴
4、美国,稍后飞往纽约与尼克斯队签约。王治郅在迈阿密,姚明在休斯敦,三大中锋又成掎角之势。 D眼下的MP3市场就到处流行着这种“买椟还珠”式的滑稽表演:为了所谓的时尚,许多消费者在购买MP3时,首要考虑的不是产品的质量而是包装是否迷人。6.排序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 她_,_,_,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1)陶醉于成功的光荣 (2)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3)陶醉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A.(1)(2)(3) B.(3)(2)(1) C.(3)(1)(2) D.(2)(1)(3)7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
5、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B韩愈,字退之,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风格雄健奔放,曲折自如。他的抒情散文中的祭十二郎文是祭文中的千年绝调,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C鲁迅于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之后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D莫泊桑,19世纪后半期英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00多篇中短篇小说,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二、课内阅读(完成811题,每小题3分,共12分)8对下面这段话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这是给谁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听得有人问他,但他并不答应;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
6、,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A以“十世单传的婴儿”来比喻人血馒头,说明了这人血馒头对华老栓一家来说,是何等的珍贵。得到了人血馒头,就仿佛得到了“幸福”。老栓的这种幸福感,也反衬出他的愚昧。B“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这就说明,华老栓只关心儿子,对革命不关心,更不理解,不知道他儿子吃的人血馒头正是革命者的鲜血,这又表现了他的麻木、无知。C“古*亭口”就是“古轩亭口”,清末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秋瑾就是在这里
7、就义的,作者有意这样写,就是要告诉我们,“夏瑜”就是“秋瑾”。D“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这是用景物烘托出华老栓的兴奋之情,表现出他对儿子的命运充满信心,从而更加突出了老栓的愚昧。9项链结尾处说明项链是赝品,对这样写的意义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玛蒂尔德付出十年艰辛,结果却发现,给她带来光彩的只是一条“至多值五百法郎”的假钻石项链,这样写加深了作品的讽刺力量。 B、意在揭露佛来思节夫人的虚伪狡诈,同时也是对当时法国上流阶层爱慕虚荣的风气的批判。C、这种写法包含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感叹,也流露出了对主人公的些许同情。D、结尾处忽起波澜,又戛然而止,这是一种很高的艺术
8、技巧,能引发读者深思。10对下面两段话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2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A贾母是长辈,宝玉是同辈,答话自应不同,这表现黛玉年龄虽小,却善于应答。B作者为避免行文的重复,有意这样安排黛玉的回答,这正是他写作技巧高超的表现。C林黛玉进贾府事事留心,时时在意,惟恐被他人耻笑,见到贾母对女子读书不以为然,遂于回答宝玉问话时改了口。D黛玉早就知道宝玉极恶读书,外祖母
9、又极溺爱他,怕宝玉难堪,外祖母会不高兴,遂有意隐藏起自己的学识。11茅盾先生说过,“对于林冲,我们一方面同情他的遭遇,一方面又惋惜他认识不清”。能为茅盾先生的观点提供依据的一项是 ( ) A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B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 C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D泼贼!我向来又和你无甚么恩仇,你如何这等害我!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文后各题。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甲)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
10、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选自陈情表(乙)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七日,乃能街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犹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选自祭十二郎文12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而刘夙婴疾病 婴:缠绕B门衰祚薄,晚
11、有儿息 祚:福分C乃能衔致诚 乃:才D吾时虽能记忆 虽:即使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B.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亦未知其言之悲也C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 D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汝时犹小,当不复记忆14读(乙)文第二自然段,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本段追述了“少孤,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从兄归葬;就食江南;两世一单,形单影只”等家常琐事。B对这些家常琐事的记叙是为了说明叔侄之间特殊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和产生真挚深厚感情的根基。C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这是一个特写镜头。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将
12、寡嫂和两个幼龄孩子的形貌神情十分触目地勾勒了出来,写出韩家人丁稀落的不幸和嫂嫂的悲伤凄楚、期待和焦虑。D作者在幼年时就能深深理解嫂言之悲;经过十多年的奔波漂泊,现在再回想起来其心情要比嫂言更加凄惨。15选出对甲、乙两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 )A甲、乙文都从幼年着笔,写出家庭的不幸,都突出了零丁孤苦,形单影只的生活。B甲文写了自幼丧父,母亲改嫁,与祖母相依为命,乙文写了少孤,长大后依靠兄嫂生活。C甲、乙两段文字都通过回忆写了自已的身世,亲人的去世,表达了对死者的思念之情。D两段文字,行文自然,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同时也体现了“入则孝,出则悌”的伦理风尚。第卷(非选择题,共105分)四、名句名篇及
13、古诗文(32分)16补写下列名句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 少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 。(2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3)_, 秋水共长天一色。(4)渔舟唱晚,_.(5)纵一苇之所如, (6)寄蜉蝣于天地, 。(7)其声呜呜然, , , , 。(第8小题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17、阅读下面文言小段,完成后面练习。(13分)教子不欺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1)
1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之: 适: 特: (2)翻译句子 顾反,为女杀彘。(2分)答: (3)给“曾子曰”一段话断句(用/表示),并翻译。 (共8分)断句: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翻译: 18把下列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3分)_ _ (2)、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2)分 _19.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注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的简称,陈后主与其幸臣词曲。陈后主在金陵时,荒淫奢侈,耽于声色,终至亡国。
15、(1)本诗首句勾画出一幅生动的秦淮河的迷蒙夜景,作者用一个“ ”字,不仅准确而形象地表现秦淮月色的景色,更恰如其分地抒发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2)三、四句表面是在斥责“商女”,实际上表达了更深层的含义。请简析着两句的旨意。 五、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10分)一 杯 牛 奶 一天,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劳累了一整天的他此时感到十分饥饿,但摸遍全身,却只有一角线。怎么办呢?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当一位美丽的女子打开房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乞求给他一口水喝。这位女子看到他很饥饿的样子,就拿了一大杯牛奶给他。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
16、道:“我应该付多少线?”年轻女子回答道:“一分线也不用付。妈妈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男孩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说完男孩离开了这户人家。这时,他不仅感到自己浑身是劲儿,而且还看到上帝正朝他点头微笑,那种男子汉的豪气像山洪一样迸发了出来。其实,男孩本来是打算退学的。数年之后,那位女子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的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最后,她被转到大城市医治,由专家会诊治疗。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了,他也参与了医治方案的制定。当他看到病历上所写的病人的来历时,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间闪过他的脑际。他马上起身直奔病房。来到病房,凯利医生一眼就认出了
17、床上躺着的病人就是那位曾帮助过他的恩人。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来治好恩人的病。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地关照这位病人。经过艰辛努力,手术成功了。凯利医生要求把医药费通知单送到他那里,在通知单的旁边,他签了字。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位特殊病人手中时,她不敢看。因为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去她的全部家当。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 “医药费 一满杯牛奶 霍华德·凯利医生”2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杯牛奶的内容(不超过20个字)。(2分) 21“一杯牛奶”在男孩身上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巨大的作用?(4分
18、) 22结尾处“一杯牛奶”为什么能等同于昂贵的医药费?(2分) 23有人认为以“一杯牛奶”作为文章的标题不太合适,而用“爱心无价”作标题能较好地点明文章的主旨。你怎么看?(2分) 六、语言运用(3分)24、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意义相关的句子,要求选用新的本体和喻体。例:月儿是船,清风是帆, 思念是河,故乡是岸 。 仿写: , , , 。七、作文(60分) 25、请在善待责难和守护正直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要求不少于800字。语文答案选择题15 DBBDC 6-10 DDCBC 11-15 BDADC16、略17、(1)之:到,去 适:到,去 特:只不过,只是(2)回来了,为你杀猪。(3)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翻译:18、翻译略19、“笼” 对当时朝廷昏庸,政事混乱不胜感慨 这里是曲笔,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的担忧,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意对即可,不必拘泥)20、凯利医生救助曾用一杯牛奶帮助过他的女子。(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