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用)201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八) 语言基础知识 诗歌鉴赏配套作业(解析版)_第1页
(广东专用)201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八) 语言基础知识 诗歌鉴赏配套作业(解析版)_第2页
(广东专用)201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八) 语言基础知识 诗歌鉴赏配套作业(解析版)_第3页
(广东专用)201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八) 语言基础知识 诗歌鉴赏配套作业(解析版)_第4页
(广东专用)201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八) 语言基础知识 诗歌鉴赏配套作业(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项训练(八)语言基础知识诗歌鉴赏一、语言基础知识(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强劲/干劲绸缪/荒谬积攒/攒动 量刑/量才录用B作揖/通缉 玷污/粘连复辟/开辟 称道/称心如意C饯别/栈道 琴弦/眩晕勉强/强迫 背负/背井离乡D蝉联/禅让 鸟喙/姻缘着凉/着迷 伺候/伺机而动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一个人年轻时有没有崇高的理想,对他一生为社会所做贡献的大小,往往具有说一不二的作用。B对庸俗文化渗透蔓延所带来的危害绝不可司空见惯,必须加强教育引导,用先进文化占领思想舆论阵地。C随着行业的发展,家政服务员要经过专业培训才可上岗

2、就业,而目前我国高学历、高技能的保姆还是凤毛麟角。D布冯停球时,竟然出人意料地将球漏了过去,让球滚进了自己的球门,正是这一不可理喻的低级失误葬送了尤文图斯队的胜利。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根据这项历时近半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在两百七十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前六项分别是:汉语、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B中国气象局昨日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北半球的极寒天气不代表全球变暖趋势发生改变,而是长期趋势中的短暂阶段,“小冰河期”说法毫无根据。C旅人经过一个阶段的行程,都想得到理想的食宿条件以驱除饥渴、恢复体力,这不但是下一个阶段行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3、,而且关系到整个旅途中的精神状态。D蔬果是人体所需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因此,一定量的蔬菜水果对于疾病的抵抗、体液酸碱的平衡和消化机能的正常运转,保证和增进肌体健康,是必不可少的。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两千多年前,柏拉图曾以“理想国”为题,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_。_,如果说这种表达仅仅是对理想共同体的最低期盼,_,那么,_,_。如果说在王朝道统下一成不变的治国思想,仅仅被浓缩成王朝更替的背影真正给中国人带来理想国蓝图的其实,在任何国度、任何时代,都不乏为理想国设计图纸的实践中国也不例外,最著名的莫过于杜甫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

4、下寒士俱欢颜”是借由五四运动而席卷中国知识界的短暂启蒙ABCD二、诗歌鉴赏(28分)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7分)蝶恋花范成大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注 夷犹:犹豫迟疑,这里是指船行迟缓。塔近依前远:看着前方的塔仿佛近了,其实还很远。尝面:将已熟未割的麦穗摘取下来,揉下麦粒炒干研碎,取以尝新。(1)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分)答:_(2)词的下片写农事,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_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7分)游终南山孟郊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5、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1)请简要赏析开头两句中“塞”和“生”两字的妙处。(4分)答:_(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答:_7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7分)清平乐·弹琴峡题壁清纳兰性德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唤取红巾翠袖,莫教泪洒英雄。注 大清一统志·顺天府载,“弹琴峡,在昌平州西北居庸关内,两山相峙,水流石搏,声若弹琴”。泠泠:水流声。(1)这首词描写了怎样的边塞景象?有什么作用?(4分)答:_(2)这首词

6、主要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答:_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7分)采桑女唐彦谦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注 唐彦谦,唐末诗人。初眠,据蚕书记载,蚕卵孵化成虫后九日,开始蜕皮,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眠”;七日一眠,经过四眠,蚕虫才吐丝结茧。(1)这首诗语言既朴素又生动,“桑芽才努青鸦嘴”一句写景状物就精细传神,试选一角度赏析。(3分)答:_(2)诗人通过采桑女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试结合全诗分析。(4分)答:_专项训练(八)1B 解析 Ajìng/jìn

7、,móu/miù,zn/cuán,liàng;B.y/j,diàn/zhn,bì/pì,chng/chèn;C.jiàn/zhàn,xián/xuàn,qing,bi/bèi;D.chán/shàn,huì/yuán,zháo,cì/sì。2C 解析 A项,“说一不二”,意思是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形容说话算数;此处修饰“作用”不当,应为“举足轻重”。B项,“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此处应用

8、“熟视无睹”。C项,“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D项,“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此处应用“不可思议”。3C 解析 A“根据显示”杂糅,改成“根据这项历时近半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或者“这项历时近半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B.主宾搭配不当,“极寒的天气”不能是“短暂阶段”;D.缺动词,改为“食用一定量的蔬菜水果”,“维持体液酸碱平衡”。4C 解析 根据先特殊再一般的规律判断,应在第一个横线处,排除A与B。是对的回答,应紧随后,排除D。5(1)答案 春水涨满,微风吹拂,芳草碧绿,鹅儿嬉戏;(2分)描绘出一幅清新、明净的水乡春景图。(1分)解析 分析画面时要抓

9、住诗歌中的意象,在这首词的上阕中,出现的意象有春水、芳草、鹅儿、微风。(2)答案 面对淳朴的农村生活的闲适安逸之情(或对农家生活的认同感、满足感),(2分)面对农桑丰收在望的由衷喜悦之情。(2分)解析 分析本词所抒发的感情时,主要注意最后两句:“秀麦连冈桑叶贱”,漫冈遍野的麦子拔穗了,蚕眠,桑叶也便宜了;“看看尝面收新茧”,将已熟未割的麦穗摘取下来,揉下麦粒炒干研碎,取以尝新。字里行间透着津津乐道、喜迎丰收的神情。诗歌赏析此词当是作者退居石湖期间作,写的是苏州附近的田园风光。“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一篙”,是指水的深度。“添水面”,有两重意思,一是水面上涨,二是水满后面积也

10、大了。“鹅儿”,小鹅,黄中透绿,与嫩草色相似。“绿”,就是“绿柳才黄半未匀”那样的色调。春水涨满,一直浸润到岸边的芳草;芳草、鹅儿在微风中活泼泼地抖动、游动,那嫩嫩、和谐的色调,透出了生命的温馨与活力;微风轻轻地吹,吹绿了河岸,吹绿了河水。“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画舫”,彩船。“夷犹”,犹豫迟疑,这里是指船行迟缓。“横塘”,在苏州西南,是个大塘。江南水乡河渠纵横,湾道也多。作者乘彩船往横塘方向游去,河道曲折多湾,画舫缓慢行进。看着前方的塔近了,其实还远。其实,作者并不急于到塔边,所以对远近并不在意,此时更使他欣悦的倒是一路好景致,那水面上的小鹅,便很令人疼爱流连。这两句写船行,也

11、带出了沿途风光,更带出了自己盎然兴趣。全词欢快气氛也由此而兴。词的下片写到农事,视野更加开阔了。如此写,既与上片紧密相连,又避免了重复。“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江国”,水乡。“寒”指水冷。旱地早已种植或翻耕了,水田要晚些,江南农谚曰:“清明浸种(稻种),谷雨下秧。”所以现在“耕遍”正是时候。着一“才”字,于这不紧不慢的节奏中可见出农事的轻松,农作的井然有序。“村北村南”耕过的水田,一片连着一片,真是“村南村北皆春水”“绿遍山原白满川”,一派水乡风光现于读者面前。虽然农事紧张或更可说繁重,但农民们各得其乐,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秀麦”,出穗

12、扬花的麦子。“面”当为炒面,将已熟未割的麦穗摘取下来,揉下麦粒炒干研碎,取以尝新。这两句是写高地上景象,虽然水稻刚刚下种,但漫冈遍野的麦子拔穗了,蚕眠,桑叶也便宜了,所以下面写道:“看看尝面收新茧”。“看看”,即将之意,透着津津乐道、喜迎丰收的神情。下片写田园,写农事,流露出对农家生活的认同感、满足感。这是一首田园词,描绘出一幅清新、明净的水乡春景,散发着浓郁而恬美的农家生活气息,自始至终又流露出乡村景色人情的淳朴、宁静和谐,读了令人心醉。6(1)答案 “塞”,充塞;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终南山充满天地之间的磅礴气势。(2分)“生”,升起;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日月从终南山的山巅冉冉升起的景象。(2分)

13、解析 首先指出词语的含义及使用的表现手法(修辞格),其次结合诗句分析其妙处,最后指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即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出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什么情感)。(2)答案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终南山美景的喜爱和对世俗的厌倦之情。(1分)终南山环境优美,清幽宜人,让诗人流连陶醉;置身山中,使人正心平,产生远离尘世、超然物外之感。(2分)解析 要先总结情感,再结合诗句分析。还要立足诗句本身去分析作者的情感,不可乱套词语,力求言之有据。诗歌赏析题为“游终南山”,解诗应注意“游”字。前六句写终南山,句句皆硬语盘空,险语惊人。人在山中,仰望则山与天接,环顾则视线为千岩万壑所遮,压根儿看不见山外还有什么空间。用

14、“南山塞天地”概括这种独特感受,虽“险”而不怪,虽夸而非诞。身在终南深处,朝望日,夕望月,都从高峰顶端初露半轮,然后冉冉升起,不就像从石上“生”出来一样吗?三、四句乍读也“险”得出“奇”。在同一地方,“夜”与“景(日光)”互不相容,“昼”与“未明(夜)”也无法并存。但作者硬把它们统一起来,怎能不给人以“奇”“险”的感觉!五、六两句以抒情为主。“中”是“正”的同义语。山“中”而不偏,山中人“正”而不邪;因山及人,抒发了赞颂之情。“险”是“平”的反义词。山中人既然正而不邪,那么,山路再“险”,心还是“平”的。以“路险”作反衬,突出地歌颂了山中人的心地平坦。终南山人简直在林海里居住,下两句写林海选择

15、了极好的角度:“长风”。“长风驱松柏”的“驱”字下得“险”。终南松柏成林,一望无际,长风过处,枝枝叶叶都向一边倾斜、摇摆,形成后浪推前浪的奇观,只有“驱”字才能表现得形神毕肖。“声拂万壑清”的“拂”字下得“奇”。“声”无形无色,谁能看见它拂?然而此句紧承上句,那“声”来自“长风驱松柏”,长风过处,千松万柏枝枝叶叶都在飘“拂”,也都在发“声”。不说枝拂而说“声拂”,就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融合为一,使读者于看见万顷松涛之际,又听见万壑清风。硬语盘空,险语惊人,奇出意表,孟郊诗的这些独特风格,在这首诗里得到了突出表现;但仍有一定的含蓄美值得品味。赞美终南的万壑清风,就意味着厌恶长安的十丈红尘;赞美山

16、中的人正心平,意味着厌恶山外的人邪心险。以“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收束全诗,这种言外之意就表现得相当明显了。7答案 (1)描绘水声泠泠、关塞入云、秋风苍劲,鸿雁低飞的边塞景象,(2分)渲染苍凉肃杀的气氛,(1分)烘托作者行旅天涯的悲凉凄苦,(1分)为结尾抒情做铺垫。 解析 这里的“景象”略同于“意境”,即先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再点明意象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最后还要点出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是该类题目答题的一般套路。所谓“作用”一般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但估计考生在回答“结构”方面的作用好像无从下手,这与题目设置不够明确有关。 (2)答案 抒发了知音难觅的苦闷、关塞行役的艰辛、背井离乡的无奈、英雄失路的落寞及对朝代兴衰的感叹。(每点一分,答出三点得满分。考生能读出知音难觅、离乡背井、壮志未酬、前朝如梦、边愁难尽等基本意思的,即可给分)解析 情感的把握是以真正读懂诗歌为前提的,这还涉及作家作品相关背景知识,尽管高三学生可能读过纳兰性德的作品,但还是知之甚少的,所以只能从文本出发,仔细阅读,并依据中国古典诗歌表情达意的一般方式去仔细解读。考生还是能够读出知音难觅、离乡背井、壮志未酬等基本意思的。8(1)炼字的角度:“努”, 用力伸出、用力冒出的意思。(1分)一“努”字,把桑芽写活了,精细地刻画出“桑芽”在春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