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标点符号》专项讲义_第1页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专项讲义_第2页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专项讲义_第3页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专项讲义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标点符号一、标点符号的种类二、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三、标点符号的书写格式-标点符号一、标点符号的种类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表明词语的特定性质。小学阶段我们要掌握的标点符号有: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省略号()、引号()、破折号()、书名号()等。标点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和语气。标号的作用是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点号句内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标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二、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1、句号(。)句号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一

2、般用于陈述句。例如: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都要认真学习和了解祖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历史。请把门关上。今天我们必须回去。句子无论长短, 只要结构完整, 意思独立的陈述句, 句后都应用句号停顿。 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如例),有强调意味的陈述句(如例)用句号。使用句号的技巧: 一件事情陈述完了讲述另一件事情前后主语发生变化句号的错误用法有下面几种情况:( 1)该用句号而不用句号,把几个句子当成一个句子。如:虽然天下着大雪,而且时间又是深夜, 但他们为了追赶犯罪嫌疑人, 仍在乡间的大道上疾走,第二天,犯罪嫌疑人果然束手就擒。 (找出标点符号用错的地方,并改正)( 2)不该用句号而用句号,把一个句子

3、当成几个句子。如: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找出标点符号用错的地方,并改正)1-标点符号( 3)分不清语气而在句末错用标点。如:请帮我关下门! 大家要去公园玩,我不知道他去不去?(找出标点符号用错的地方,并改正)2、问号(?)问号用在一句话未尾,表示疑问的语气,用于疑问、反问、设问句。例如: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疑问句)他是谁?从什么地方来?(疑问句)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设问句)难道他不是一个合格的运动员?(反问句)禁忌:有疑问词语的陈述句不能用问号。如:没有人知道他们在哪里。选择问句的中间一般不用问号。如: a 、明天的会议是你去呢

4、,还是我去呢? b 、这本书是李明的,还是小红的?在称呼语与问语中间不能用问号。 (主语和谓语倒置)如: a 、你不认识我了,小红?b、怎么啦,你?3、感叹号(!)感叹号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了的停顿,用于感叹句、祈使句。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如:颐和园的景色真美啊!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如:不许随便乱走!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如:世界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陈述句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的。如: 7 月 5 日夜间,荆江河段溃决,顷刻间数万顷良田成了一片汪洋!标语、口号、敬语、称呼语、应答词后。2-标点符号如: a 、妈妈!你瞧,玻璃窗上开花了。b、保护地球,人人有责!c 、请!劳驾!注意:感叹号不

5、能在句中(完整的句子),要放在句末。(主状成分倒置)如:多美啊,黄山的风景!(注意区别 a 情况)表示声音巨大或声音不断加大时, 可叠用叹号; 表达强烈语气时,也可叠用叹号, 最多叠用三个叹号。如:“轰!”在这天崩地塌的声音中,女娲猛然醒来。我要揭露!我要控诉!我要以死抗争!当句子中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时且较强烈,可先用问号再加句号。如:这点困难就把我们吓倒了吗?!4、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句子主语(复杂短语作主语)较长,或主语虽短,但需强调时,或主语后带有语气词时,主语后面要用逗号。例如: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吴吉昌击倒了。他,就是我们班主任刘老师。你啊,真不争气。句子

6、宾语较长时,前面用逗号。例如:我记得,她那时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姑娘。用在倒装句子成分之间。例如:出来吧,你们!(主谓倒装)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定语后置)用在并列词组之间。(并列词组间构成完整句子的用逗号,不构成的用顿号,)例如: a 、最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和乡村的垃圾不断增加,垃圾处理已成困扰全球的严重问题之一。b 、水稻、小麦、棉花,化肥、石油、煤炭,这些都是国家统购统销的物资。(因各项之间有不同的层次分别,逗号用来区分不同的并列层次,顿号用来表示同一层次中各个成分的并列)句子中的某些特殊成分,一般要用逗号把他们和别的成

7、分隔开。例如:老李,我们的班长,昨天进京受奖去了。(同位词)什么样的阶级,更确切地说,站在什么样的阶级立场上,就有什么样的理想。(插入语)3-标点符号5、分号(;)分号所表示的停顿, 一般比逗号大, 比句号要小些, 因此分号常用来表示复句的分句之间一个较大的停顿。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间的停顿。例如: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斗争。有时在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内也用分号。例如:我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转折关系)这个句子如果改用逗号便不易分辨前后

8、两层意思, 如果改用句号, 又会把前后连贯的意思割断,所以用分号。注意:逗号与分号的区分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即单句排比用,)例如: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 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 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并列关系句,分句较短的用逗号不用分号。例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平考进了中等技术学校。如果各分句里面没有逗号而直接用分号表示并列是不行的。 表示并列的几个分句里至少有一个用了逗号,才能用分号表示分句间的并列。 (表示分项说明的事物除外)例如:白天,战士们坚守着已得的阵地;夜里,战士们向敌人

9、发起新的攻击。6、顿号(、)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顿号。例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在并列的词语之间用顿号。例如:她是那么美丽、善良、谦虚。数词之后。( 1、2、 一、 二、( 1)( 2)(一)(二)有括号包裹的后面不跟顿号)例如:演讲的基本要求:一、演讲应该有明确的主题;二、演讲要有生动具体的材料。4-标点符号7、冒号(:)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语后面,有引起他人注意;如:亲爱的姑姑:您好!用在“

10、XX 说(问)”之后,表示下面是引用的话。如:他问道:“你吃饭了吗?”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如: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的站着纺。用在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例如: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冲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冒号用在总括性话语之前)用在解释说明的话之前。如:他们知道与其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用在心理活动、想法、猜测等的提示语后。如:我想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注意:1、冒号的提示作

11、用要发挥到句子未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如果要管几句话或一段话,一般要用序次语或引号标明。例如:我们必须重申党的纪律:(一)个人服从集体;(二)少数服从多数;(三)下级服从上级;(四)全党服从中央。2、使用冒号应注意:使用“××说,”之类放在引用话之前,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之间,用逗号;放在引用话后面用句号。例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同志们!”区委书记说 ,“这张全区党员登记表上的 34 个人,除去老赵和黄淑英同志以外,除去叛徒黄有才以外,其余的都在这里。 ”“真不凑巧,店里已经坐满了。”老板娘面带着歉意说。改一改: 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

12、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5-标点符号一种惊人的事实证明: 人如果老想着钱, 看不到敌人的腐蚀进攻, 就会走入歧途, 可见这些事实是可以作为活教材的。8、引号(“”)( 1)在文章中直接引用别人说的话,书上的话,人物对话,要用引号标出来。引用的可以是局部的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也可以引用全部。引用语独立完整。如:“站住!”警察叔叔大声喊道,“举起手来!”丁丁轻轻地说:“对不起。”注意:1、引用语句末标点符号必须在引号内。2、“ , ,”×××说,“ , 。” 这种格式,第一个双引号中句末可用句号、逗号、

13、问号、叹号、省略号、破折号,具体用哪个视情况而定。引文不完整或引文作为行文的一部分。引用语句末的点号(问号、叹号除外)放在引号外面或不用。也就是说,这个句号是整个句子的句号,而不是引文的句号。分两种情况:a 、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 那么其后不能有任何点号。如:“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b 、引文结束时刚好需要停顿, 那么点号应在引号后。黑格尔曾指出过, 错误本身乃是“达到其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这是很有见解的。上面的事例再一次告诉我们,“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注意:引文末尾是问号、感叹号的,无论引文是否完整,问号或感叹号都放在引号内。如:我

14、们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我一进教室,就看见“你在浪费时间吗?”的标语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 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 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如:一位大娘接着解释: “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灌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话说八斤灌肉七斤油啊。”( 2)表示讽刺、否定、反语、借用的词语。如: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6-标点符号我问父亲,高粱下边为什么长了这么多“爪子”?(请思考一下,为什么这里的问号不放在引号内?)原因:( 3)表示特定称谓(别名) ,节日、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的数字部分。如:“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

15、锅子里的稀饭烧滚。今天是“五一”劳动节。( 4)象声词一般应加引号,但并非只表示声音,当有修辞成分时,可以不加引号。如: “铃,铃 , ” 闹钟响了起来。几只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闹着。( 5)表示着重指出或突出强调的词语。如 : 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6)引用成语、俗语、歇后语,要加引号。如:用“闭月羞花”来形容她的美丽,真是恰如其分。9、破折号()破折号有以下几种作用:( 1)表示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各国政府 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 中央大厅。( 2)表示意思的转折。到山上打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

16、而快乐的 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3)表示意思的递进。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 而且要背出来。每年 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4)表声音的延长、停顿或突然中断(主动中断,非被动打断)。“呜 呜 呜 ”小男孩大声哭起来。他关心地问道:“你 你还好吧?”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 5)表示话题的转变。 “今天好热啊! 你什么时候去上海?”7-标点符号注意:破折号与括号的区别:二者都有解释说明的作用,但括号里表明的语句仅是对前文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一部分,读的时候一般不必读出;破折号后表明的语句既是对前文的解释说明,又是正文的一部分,比较重要。如:

17、她(妈妈)走近窗前,小心翼翼地把弟弟抱下来。10、省略号( , )( 1)表示引文的省略和对重复词语的省略。只听他在摇头晃脑地背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窗外下着小雨,“滴答、滴答, ”( 2)表示列举的省略。如:集市的水果摊上摆着苹果、香蕉、鸭梨, 色泽鲜艳,香味怡人。( 3)表示说话断断续续或语意未尽、寓意深长、发人深省。如:他用微弱的声音说: “你们要 , 好好学习 , 将来 , ”( 4)话语中断(话未说完就被别人打断,抢去说了。)如:穿长袍的问:“这位是, ”“我的兄弟”戴礼帽的回答。区别于破折号的突然话语突然中止:“其实你不该这样做。我妈要是晓得我现在 ”她只说了半句就

18、连忙咽住了。“快去告诉丘吉尔,我已经找到那座失落的城市,它在 ”他的话音未落便中箭身亡。注意:1、有了“等等”就不能再用省略号。2、列举的事物一般三项以上才用省略号。3 省略号后除了引号,不能再用别的符号。4 省略几段文字或诗行可用十二个点表示,单独成行,不顶格。11、书名号( < >)相隔两个书名号之间不需用顿号隔开书名西游记周恩来篇名尊严报刊名小学生阅读报文件名、戏曲、歌曲、图画、作文、电影等名称。今天我写了一篇题目为微笑的作文。注意:1、书名内还有书名时,外面用双书名号,里面用单书名号。如:你的这篇读<小英雄雨来 >有感真是棒极了。2、词典等内部的条目用“”8-标点符号三、标点符号的书写格式1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都占一个字格,书写时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如果一行的最后的一个格正好被文字占用了,那么这个标点就必须标在最后一个格子里,紧挨最后一个字。星期天,他和小红去打球。我要不要跟着去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