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学期高二语文 11 月月考试题 06满分为150分。用时150分钟。-、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伫立(zhu)挑剔(11)安谧(bl)光风霁月(j1)B. 累赘(1百)摇曳(ye)羡妒(du)妍媸毕露(ch1)C.追溯(shuo)暮霭(ai)晦涩(se)溘然长逝(he)D.梦魇(y )皈依(gu1)拘泥(ni)惩一儆百(ch eng)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张教授把祖辈下来的秘方献给了当地的医疗部门,受到了人们的赞誉。望着那的夜空,他又回想起那的童年,因为每一颗星都闪烁着小时候妈妈讲给他的许多动
2、人的故事。新上任的检察长衣着,其貌不扬,但脸上刚毅的神色似乎在告诉人们些什么。A流传悠远幽远俭朴B留传幽远悠远简朴C留传悠远幽远俭朴D流传幽远悠远简朴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应发展和重视家庭教育。B.气候恶化从多方面直接显示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失衡,也告诉人们如果不采取措施,工业化就会导致人类难以逆转的绝境。C.在新课改活动中,许多学校围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进行了一系列课改活动,全面提高了教师课改的认识和技能。D.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来自14个国家的21艘海军舰艇20日齐聚中国青
3、岛,拉开了多国海军活动的序幕。4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1在古代,这个信念有些神秘色彩。2在一切比较深入的科学研究后面,必定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3对于数学研究则还要加上一点:这个世界的合理性,首先在于它可以用数学来描述。4可是发展到现代,科学经过了多次伟大的综合,如欧几里得的综合,牛顿的综合,爱因斯坦的综合,计算机的出现,哪一次不是或多或少遵循这个信念?5这个信念就是:世界是合理的,简单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A.B.C.D.二、古诗文阅读(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久之,濮阳严仲子事
4、韩哀侯,与韩相侠累有郤。严仲子_者。至齐,齐人或言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严仲子至门请,数反,然后具酒自 畅聂政母前。久之,聂政母死。既已葬,除服,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臣之所以待之.,至浅鲜矣,未有大功可以称者, 而严仲子奉百金-2 -为亲寿,我虽不受,然是者徒深知政也。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 之人,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3 -用。”乃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年终。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严仲子具告曰
5、:“臣之仇韩相侠累,侠累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多,居处兵卫甚设,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聂政曰:“韩之与卫,相去中间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是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岂不 殆哉! ”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 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杀人避仇,与母、姊如 齐女口:到去B.不远千里,枉 车骑而交臣枉:白白地C.且前日
6、要.政,政徒以老母 要:邀请D.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就:完成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意义不同的一组是(3分)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聂政在作为一名刺客以前是以屠宰为业的,他之所以与母亲等人逃跑到齐国去,是因为他 杀了人后为了躲避仇敌的报复。B.聂政被严仲子看中,是因为严仲子在齐国访求能向韩相侠累报仇的人时,有人向他介绍了 有勇气、有胆量的聂政这个人。C.聂政之所以愿意去刺杀侠累,原因是严仲子登门拜访以及来往几次后,备下酒席,亲自向 聂政母亲敬酒的举动打动了他。D.聂政是市井小民,面对身为卿相的严
7、仲子的真诚请求,他非常激动,于是不顾亲友的反对 和阻拦,毅然前去刺杀了侠累。9.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线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 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A.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B.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C.而严仲子奉百金为亲寿D.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7.下列句子中,世与我而相违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3分)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全都表现聂政“士为知己者死”侠义性格的一组是(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避仇隐
8、于屠者之间A.B.C.D.-4 -(2)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1严仲子恐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4分)译文:2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3分)译文: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冋题。(共7分).秋海棠袁枚 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注】袁枚,三十多岁以后不再出仕,过了几十年悠游林泉山野的闲适生活。(1)诗人笔下的秋海棠具有哪些特征?请概括回答。(3分)(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三四句作简要分析。(4分)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_ ,
9、_ 。(李密陈情表)(2) 鹤汀凫渚, _ ;桂殿兰宫, _。(王勃滕王阁序)(3) _, _。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4)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_ , _ ,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三、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共16分)闲的视镜汪涌豪1“闲”是古代文论主体范畴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由其所指称的主体的自我处置与安 顿方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心性趣味,既深刻地影响了古人看取世界的方式,也直接决定了 他们表现世界的结果。所以在实际运用中,它不仅仅影响人的气性修养,还成就了作品的体 调与风格。而这种气性修养与体调风格,因贴合着创作主体的自在个性和日常
10、趣味,相对而 言,比较能脱开政教的牵绊,直显艺术的本真。所以,对它的形成发展历史作深入的追原,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究明古代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某些特点。2深入地看这种“闲”所指谓的处世态度和审物视界,可以发现,它有湛深的思想背景, 儒道两家都曾为其提供过直接的精神资源。3一般以为,儒家讲究德礼,注重修身,最是庄敬不过。其实,它并不排斥悠闲的处身 方式,相反,对生活中许多快乐体验和才艺赏会都很在行,以为这种玩物适情,正可涵养人 的德性。譬如孔子就尚“身心一如”、-5 -“文质彬彬”,雅好以音乐怡情悦性,尝从人学琴, 与人同歌,与弟子一起披春服而咏归,享受在大自然中的休憩乐趣。此外又“盛容饰”,当 一个
11、人燕居独处时,“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故礼记有仲尼燕居和孔子闲居, 一者“善而不倦”,一者“倦而不亵”。4儒家虽一人安居,仍恒慎其独。至若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在他们看来也都寓有 至理,可博人旨趣,此孔子所以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正是持这样的人 生态度,儒者即使人在陋巷,箪食瓢饮,也能做到不改其乐。5道家于此,贡献尤巨。道家非“礼”崇“无”,最崇尚个体的精神自由。如果说,儒 家重视在社会秩序中安顿人群,道家则尤重在自然秩序中安顿自己,故论道过程中每常言及“闲”字。其代表人物如庄子,不但常用“闲”指称人的闲暇,如庄子知北游篇之“今日晏闲,敢问至道”,天地篇之“闲居三月,复往邀之
12、”,寓言篇之“向者弟子欲 请夫子,夫子行不闲,是以不敢”等等,更用此来指称人由“身闲”而及“心闲”的精神性 活动,如天道篇有“以此退居闲游,则江海山林之士服”,知北篇有“尝相与无为 乎,淡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刻意篇有“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 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6这种心闲以及对心闲的深切体认, 显然包含有否定世俗功利和遵从个性自由的意思。至于他好讲逍遥游,也如唐人所说,“义取闲放不拘,怡适自得”。由此“乘物以游心”,放眼六合之外,属意于无己、无功、无名,实际上都是为了达至他在大宗师中所说的“其 心闲而无事”的高上境界。7统合两家思想,可以看到,儒道
13、对“闲”的论说虽分属各自的思想体系,一个隐居以 求志,一个修德以就闲,内里却有着共通的气息相勾连。即它都不是发生在广庭与热场,也 无关于名利与禄位,它更多表现为个人的选择,如周敦颐思归旧隐所谓,“闲方为达士, 忙只是劳生”,关乎的是个人在日常安处中的道德精进与精神修养,所以一个要进行“己有 耻”的“慎独”,一个依赖“坐忘”、“朝彻”而“见独”。至于其本质的落脚处,都不在 形迹,而在精神。8后世文人士大夫追求“闲心乐地”,讲究“闲处从容”,并“寝兴从闲逸,视听绝喧 哗”,除了还受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这样的养生理论,以及后世佛 教与禅宗的影响外,大抵都不出此两家思想的范围。(选
14、自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十五讲 ,有删改)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闲”因为比较能脱开政教的牵绊,直显艺术的本真,所以贴合着创作主体的自在个性和 日常趣味。B.儒家讲求修身敬德,有着极其严肃的人生态度,但同时,儒家也认为人生中的许多快乐体 验也可以怡情悦性,涵养德性。C.“闲”有湛深的思想背景,儒道两家都曾为“闲”提供过直接的精神资源。相对而言,道 家贡献更多。D.儒道虽分属不同的思想体系,但在对“闲”的论说上存在着本质的联系,即都不重在表面 的形态,而在内里的精神。E.
15、后世文人士大夫追求“闲心乐地”,讲究“闲处从容”,都不出儒道两家思想的范围。13.下列材料中不能反映古人修心养“闲”的处世态度和审物视界的一项是(3分)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B.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王羲之兰亭集序)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D.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6 -14.请结合文本段,简要分析“闲”的作用? (4分)15儒、道两家分别为“闲”提供了哪些直接的精神资源?(四、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共15分。倾听滴水何羽我常常因幻觉中的滴水声响而惊悸。在睡梦中,在清醒的白天。少年时为了复
16、习迎考,我想出了一个方法(灵感来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的勤学故事),在洗手间,我将水龙头关至仅能滴水的程度,下面摆放一只水桶。滴,嗒,滴,嗒,然后, 我跑回房间,练字,背书。间或在凝神的瞬间,在绷紧的心思稍一松弛的瞬间,我便听见那 滴水的声音在催促。我知道,这会儿,水桶底部已铺上一层水膜,且正以极难察觉的速度攀 升。乃至睡梦中,我也常被幻觉中的滴水声惊醒,猛然坐起,冲进洗手间,胡乱擦了把脸, 又坐回书桌前,却两眼发懵,茫然无措。只好倒头又睡,总不敢睡深,半梦半醒之间,思维 一片沉重的混浊。而那滴水的声响却异常清晰,粒粒分明,坚定,固执,扣人心弦。这滴水的声音就这样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追逐着我。你
17、听,这滴水是有生命的。将滴水控制在一秒钟两滴的速度,这水声听起来就像十六七岁的我,年轻,矫健,兴致 勃勃,勇往直前,滴,滴,滴,滴,来不及看清什么,来不及后悔什么,细细密密的日子就 这样快速地过去了;稍慢一些,就像中年的我,矜持,沉稳,稍作停留,但也不及多想,被 身后一大摊琐事杂务推着向前;再慢一些,那就是老年的我,慢慢地渗化出来,汇拢,凝聚, 像一颗盈盈欲滴的泪,又像一颗思维的结晶体,饱满,丰硕,而后,“咚”的一声,落入耳膜,凝重、庄严,掷地有声,像一句古代的誓言。这滴水的声音,是存在的宣告。而后,一切又归至于沉默的虚无。你说,这一条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由多少颗这样微弱而真实的水滴汇成的呢?
18、生命投 入时间的长河,如一滴水跃入无边的汪洋。世间万物的历程,又与一滴水的生命有什么不同?我常常无言以对,滴水的责问。这滴水工夫,地球上,抑或宇宙间正上演着多少出剧目呢?这滴水之舟,究竟能承载多少的笑与泪,悲与喜,生离与死别?一滴水,谁都可以掬之于掌心,然而,谁也无法掂出一滴水的分量,谁也无法将一滴水 永远留住。天地之间,万籁俱寂,唯有滴水声,如珠玑,如佛音,点点滴滴落心头。神龟虽寿,犹有尽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水滴,石穿,更何况是脆如蝉翼的生命?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有多少智者,倾听滴水之声,浊心因此而明净,
19、他们顿悟后 的长叹落在历史之河中,激起滴水的层层回音,至今不绝如缕。漫步田野,一颗颗露珠正凝于叶尖。无色,无声。一忽儿,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光芒四射。露珠们开始闪烁不定,窃窃私语,如忽明忽灭的萤火。光线慢慢移过来,移过来。在一个恰当的角度,聚集。瞬时,灵犀一点,心领神会,回 应着阳光的这滴水珠便折射出炫目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雍容富丽,金碧 辉煌,如梦如虹 与平生的素朴纯净形成反差。4分)-7 -任何生命拥有的色彩它都拥有,一切大红大绿,大喜大悲,都消融其间,默默包涵,而 自身却是剔透无比,通体明亮,这是一种何等气度的生存智慧?甚至,这一滴水的华美比之一颗罕世的钻石更无价,因其转
20、瞬即逝,而更富有灵性,富 有生命的绚丽的喧响,因而,美得异常触目惊心,无与伦比。或许,这一滴水一生的期待,只为了这瞬间的辉煌?此时,谁敢鄙视,谁敢漠视,这一滴水的存在?此时,谁还能说,无色与沉默是一种苍白与单调?无色是至色,沉默是绝响。也许,人的一生,还不够用来守望滴水升腾为云的历程,但我不能不信奉这滴水之音。(选自散文,有删节)16简要说明文章第一段的作用? (4分)17. “一滴水,谁都可以掬之于掌心,然而,谁也无法掂出一滴水的分量,谁也无法将一滴水永远留住”这句话在文中包含哪些寓意?(5分)18你认为作者从滴水的生命中,领悟到了什么样的“生存智慧”?请作简要阐述。(五、语言文字运用(12
21、分)19.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括,不要超过15个字。(6分)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200米以内,相对较浅。从地质构造上看,只有营口一一郯城一一庐江大断裂纵贯渤海,其余沿海地区很少有 大断裂层和断裂带,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两千年来,我国仅发生 过10次地震海啸。因此,即使我国大陆海区发生较强的地震,一般也不会引起海底地壳大面 积的垂直升降变化,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较小。20.仿照例句的句式,另选两个情景,从中悟出人生的另一面。(仿句的字数与原句不一定 相同)(6分)一位渔民告诉我,因触礁倾覆的船要多于被飓风
22、掀翻的船。人生的紧要关头不在于抗风 雨,而在于补漏洞。一位园丁告诉我,不是所有的花都适合肥沃的土壤,沙漠就是仙人掌的乐园。一位冶炼工告诉我,铸钢有一道重要的工序叫淬火,把滚烫的钢锭放到冷水里急骤降3一位画家告诉我,大师的作品常常留白,太满太挤容易使人失去想象的空间。6分)()-8 -()_六、作文(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目光”一词有三个义项:一是指视线,二是指眼睛的神采, 三是指眼光、见识。请以“目光”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不限文体,诗歌除外。有真情实感。不少于800字。1.【答案】B【A挑剔(ti),安谧(mi)C追溯(s
23、u)溘(ke)然长逝;D拘泥(ni)惩(ch缶g)儆百】2.【答案】B【“流传”是“事迹、作品等传下来或传播开”的意思,“留传”是“遗留给后代”的意思。“悠远”指“离现在时间长或距离大”,“幽远”是“幽深”的意思。“简朴”侧重“简单”,“俭朴”侧重“俭省”o3.【答案D【A.语序不当,应为“因此应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B.成分残缺,最后一个分句谓语残缺,应在“人类”之后加上“走向”或“陷入”或“面临”等动词;C.句式杂糅,“围绕”或“以为中心”。4.【答案C【由“这个信念”和“必定有种信念驱使我们”可知5在2句后,由“在古代”和“可是发展到现代”可以推知4在1后,排除A、B,由于1句中有“这个
24、信念”,如果放在句首代词的指代无法落实,所以排除Do5.【答案B【“枉”应解释为“屈尊”。.6.【答案D【A介词,和、跟;B.介词,因为;C.连词,表转折;D.动词,做/判断动词, 是。】7.【答案A【指刺客的特点;说的是严仲子;指聂政的聪明、机智。8.【答案D【“于是不顾亲友的反对和阻拦”与事实不符。9.(1)断句(3分,)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每错、漏三处扣1分,扣 完3分为止)(2)翻译(7分)1严仲子怕侠累杀他,逃离韩国,到处访求能向侠累报仇的人。(4分。恐1分;“亡
25、”1分;定语后置句式1分;大意1分。)2于是谢绝了车骑随从,聂政辞别严仲子,独自一人启程前往。(3分。谢1分,徒1分,大意1分o).10.(7分)(1) “小朵娇红窈窕姿”,写秋海棠花朵娇小、颜色红艳、姿态美丽(1); “独含秋气” 写秋天开花(1); “暗有清香”写自有香气(1)o(3分)(2) 本诗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1),诗人以秋海棠借指品行高洁的人(1)o后两句中,123456781213BBDCBDADAEC注:12题 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参考答案-9 -“清香”喻指一种高洁的品德,“幽人”指高洁的隐士(1),这两句诗借赞美秋海棠,表现自己的高洁操守,淡泊
26、情怀(1)。(4分)11.(6分)(1)乌鸟私情,愿乞终养。(2)穷岛屿之萦回,即冈峦之体势(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4)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6分。每空答对给1分,有错字、漏字、多字则该空不给分。多选只按前12.(5分)【答案】A、E(A.原句是“这种气性修养与体调风格,因贴合着创作主体的自在个性和日常趣味,相对而言,比较能脱开政教的牵绊,直显艺术的本真”,可见A选项将因果颠倒了。E.原句是来自节选部分最后一句“后世文人士大夫追求闲心乐地,讲究闲处从容,除了还受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这样的养生理论,以及后世 佛教与禅宗的影响外,大抵都不出此两家思想的范围”,原句强调的
27、是“除了外”,而 非全部。)13.(3分)【答案】C(C.“感”“恨”非“闲”的表现,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A的“悠然”、B的“游目骋怀”、D的“纵”均能体现“闲”。)14.(4分)【答案】“闲”既深刻地影响了古人看取世界的方式(处世和审物);也直接决定了他们表现世界的结果;它不仅仅影响人的气性修养;还成就了作品的体调与风格,并由此直显艺术的本真。(每点1分,四点4分)15.(4分)【答案】儒家并不排斥悠闲的处身方式。他们对生活中许多快乐体验和才艺赏会都很在行。 儒家重视在社会秩序中安顿自己,则虽一人安居,仍恒慎其独。道家他们则重视在自然秩 序中安顿自己,追求“其心闲而无事”的高上境界。道
28、家他们否定世俗功利和遵从个性自 由,崇尚个体的精神自由。儒道都重视个人在日常安处中的道德精进与精神修养。(每点1分,答对四点给四分;意思对即可给分)16.(4分)【答案】引出”滴水话题。(1分)领起下文,(1分)引出对一次经历的描述,表明滴水具有 警示和启迪作用(1分)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1分)17.(5分)【答案】滴水虽小,但滴水可以穿石;滴水能汇聚成奔流的大海;倾听滴水之声,可以使浊心明净,使人顿悟;滴水之舟承载(包涵)了无数的悲欢离合。滴水不绝如缕,永不停止。(每点1分,五点5分厂18.(6分)【答案】生存的智慧:无色是至色,沉默是绝响。(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阐述:因为滴水是无色的,但剔透无比,通体明亮,所以才能包含一切大红大绿大喜大悲,拥有任何生命 所拥有的色彩;(2分)因为它默默包涵,所以虽然转瞬即逝,却更富有灵性,富有生命绚丽 的喧响,华美异常。(2分)(其他答案如:朴素孕育华美、纯净包孕丰富、瞬间产生永恒等, 只要观点和阐述合乎文意,言之成理,也可给分。)19.(6分)【答案】海区特点、地质构造、历史记载(每对一处得2分)20.(6分)【答案】(1)人生的许多成败不在于环境的优劣,而在于你是否选对了自己的位置。(2)人生的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