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鱼我所欲也复习导引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所欲有甚于生者 : 想要;超过 2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取得,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办法 4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同“避”,躲避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若果,假使 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思想7贤者能勿丧耳:丧失 8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践踏;不愿意接受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同“辨”,辨别 10万钟于我何加焉?:对于;有什么益处1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激 ;同“欤”,语气词,表疑问和反诘,相当于“吗”“么” 12乡为身死而不受:同“向”,原先,从前13是亦不可以已乎 :这种做法;停止 14此之谓失其本心:本
2、来的思想,即“义”,即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二、重点句子翻译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生命是我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只为求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事。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品德),使他不致丧失罢了。4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
3、为之原先为了义(羞恶之心)宁愿身死而“呼尔”“ 蹴尔”的一箪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6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然而,如果你(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饥饿的人也不会接受;如果你用脚踢着(或践踏)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接受。7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躲避祸患,但是有人不去干这件事。三 、内容理解1本文的观点是什么?怎样提出的?“舍生取义”或“舍生而取义者也”;通过设喻类比的方式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别概括各段内容第一部分(第1段),正反结合,
4、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第二部分(第2段),运用例证论述义重于生,舍生取义,不失本心。第三部分(第3段),再举例从反面论述功名利禄使人见利忘义,失其本心。3、 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试举例分析其作用。【第二、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不同?】比喻论证:把“鱼”比作“生”,“熊掌”比作“义”,“舍鱼而取熊掌”比作“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动形象的论述了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从而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更通俗,更易懂。道理论证:第一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1)举“贫者不食嗟来之食”的例子,对义重于生,舍生取义,不失本心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2)
5、举不辨礼仪而受万钟的例子,对功名利禄使人见利忘义失其本心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对比论证:(1)将向(过去)与今(现在)的做法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功名利禄使人见利忘义。(2)第二三段:对比论证,将不食嗟来之食与不变礼仪受万钟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3)第一段:生与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4、 试给本文“舍生取义”这一行为准则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1)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
6、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简要概述)(2)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誓斗洪魔,以身殉国。(3)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也不愿屈服。道理论据:(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是心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概括:羞恶之心,指舍生取义。)6、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人应该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观
7、点的根据是唯性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四、理解背诵1、本文的中心论点、主旨、观点是:舍生取义。2、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3、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5、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
8、是: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6、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7、承上启下,从人们熟知的生活现象谈起的句子是: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8、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9、“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为宫室之美为之;为妻妾之奉为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10、在作者看来,面对高官厚禄而不辩礼义的根本原因是:失其本心。五、拓展延伸1、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如何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呢?你从本文得到了什么启示?人有时会迫于情势或欲望,做出非善的行为来,因此
9、做人应该时常自省,要敢于舍生取义。启示:(1)面对心灵的选择,每个人都要“舍生取义”。(2)在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前个人利益是微不足道的,换句话说就是牺牲小我,完成大我。2、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于这些,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胁。3、孟子认为“行道之人”不吃“嗟来之食”是“不失本心”的行为,但也有人并不赞同“行道之人”这样的做法。谈谈你的看法。
10、 “ 嗟来之食”今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究竟如何对待“嗟来之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接受这种施舍,不仅自己的人格受到侮辱,而且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对于这样的施舍,当然应该是宁愿饿死也不接受,但有时接受“嗟来之食”,保存了自己,虽然自己受到了一定的损害,但可更好得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此时不妨暂且忍辱负重。4、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出什么样的启示?不矛盾,市场经济下的“利”,必须建立在“义”的基础之上,只有坚持“义”,才能赢得更多的、长久的“利”。5、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能见义勇为、为正
11、义事业而献身、做于国于民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六、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只为求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
12、一切可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却不用;通过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但有人不去干这种事情,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品德)使它不致丧失罢了。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亡。然而,如果你(轻蔑地)呼喝着给它(吃),过路的饥饿的人也不会接受;如果你用脚踢着(或践踏)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宫室的华美、妻妾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暨南大学《环境专业英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实务 第2版 课件 单元一单元二及单元三课题一
- 科学计算语言Julia及MWORKS实践 课件 11-数学运算与初等函数
- 文旅新媒体运营 课件 第7章 文旅新媒体的数据运营
- 2024年度技术咨询合同:企业信息化建设咨询与实施2篇
- 肛瘘手术过程
- 2024年项目个人总结1000字范文
- 酒店培训结业汇报
- 语言教育活动教案中班
- 山东省数据中心建设项目2024年度施工合同2篇
- 2023年绵阳东辰小升初考试题及答案
- 传媒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互联网广告复盘篇近万亿市场2022年谁升谁降
- 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修改
- 社会学第十三章社会问题
- 送达地址及收款账户确认书
- JJG 556-2011轴向加力疲劳试验机
- 传感器技术总复习课
- GB/T 31979-2015钢丝绳旋转性能测定方法
- GB/T 25769-2010滚动轴承径向游隙的测量方法
- GB/T 1591-201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 GB 39800.1-2020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第1部分:总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