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2语文八年级期未复习知识要点梳理3一单元知识归纳一、常识部分:1. 作家作品:巴东三峡的作者是刘大杰(19041977),他是现代学者、作家、翻译家,湖南岳阳人。本文选自中华百年游记精华。周庄水韵的作者是赵丽宏,是当代作家,本文选自散文选刊(2000年第7期)。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的作者是冯君莉,是当代作家,天津人。本文选自中国风景散文三百篇。走进纽约的作者是刘成章,当代作家,陕西延安人。本文选自中华百年游记精华。2、丰富的字词生字:袅nio 崆k n g 浣h u àn 秭z 瞿q ú 巅d In 夔k u í滟y à n 滪y
2、49; 橹l 斑bn斓lán 眩x u àn 谛d ì娴x ián 熟s h ú 璀cu璨càn 湛zhàn 恬tián 逶wi 迤yí安谧mì 牦máo牛 潸shn然 娓wi 繁衍yn 篝gu 火 砭bin脍kuaì炙zhì 巉chán 擎qíng 皑i 镢jué 烙lào印 镳bio 炽chì多音字:削xio 削皮 横hèng暴 哈h哈哈大笑 抹mò拐弯抹角
3、 剥削xu 纵横héng 哈h达 抹má布词语:渺小 奇伟 清寒 斑斓 迷离 炫目 晶莹 参差 谛听 娴熟 摇曳 璀璨 凝重 缤纷 勾勒 颠簸 戈壁 肃穆 涟漪 妩媚 震慑 伫立 粗犷 安谧 篝火 沟壑 谦卑 灵感喧嚣 炫耀 猥琐 赫然 袅袅不断 如泣如诉 瞬息万变 稍纵即逝 扑朔迷离 海市蜃楼 潸然泪下 得天独厚 脍炙人口 自然而然 安家落户 世外桃源 虚无缥缈 首屈一指 超尘脱凡 重峦叠嶂 微不足道 自惭形秽 眼花缭乱 分道扬镳 3、精彩的描写句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赏析:这个句子抓住“窄”、“急”、“曲折”、“多滩”等词语,运用排比句式
4、突出了江水之险。语句整齐简短,给人深刻的印象。山的好处,在不单调。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前面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赏析:这个句子突出了山峰的特点高,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山峰有了人的动作,化静为动,显得生动有趣。 “上有六龙回曰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李太白这几句诗,写得深,写得活现;没有夸张,没有虚伪,完全是写实,把巫峡这一段险恶奇伟的形势,表现出来了。赏析:本句恰当引用了李白的诗句,生动地突出了巫山险恶奇伟的形势,起到了以一当十的效果,且使语言富有文采。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
5、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赏析:这个句子生动地写出了云雾的奇幻多变。两个比喻的连用,与庐山的对比,突现了巫山云雾的神奇有趣。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赏析:此句细腻地描写出水声的婉转柔和,比喻巧妙恰切,语言优美动人,引起人无限的遐思。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色种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赏析:此句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突出了青海湖独具的魅力:“蓝”。先用排比句描写出湖
6、水的独特,然后联用两个比喻,生动传神地写出湖水的明净、深湛、温柔恬雅的特点。语言极为美妙动人,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这么美的一些句子,你不想自己也试一试吗?请做仿写练习: 以“树的奇,_”开头仿写第句。以“车流”为话题仿写第句。以“桃花”为话题仿写第句。仿照第句的两个比喻句,请你再写出两个比喻句来表现巫山云雾的神奇多变。以“细细谛听,乐曲_”开头仿写第句。以“雨后蓝天的美,_”开头仿写第句。多彩的语文常识赏精美的古诗谚语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猴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青滩叶滩不算滩,空冷才是鬼门关(谚语)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二单元学习的知识点:(一)常识部
7、分:1. 作家作品: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体裁是消息,作者是许基仁、刘广、林榕均,这三个人都是人民日报的记者。本文选自2001年7 月14日人民日报。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特写,作者周婷、杨兴是著名记者。本文选自通讯名作100篇19491999。生命之舟是一篇电视新闻,作者梁家新是著名记者。本文选自中国新闻奖作品选(1998年第九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一篇人物通讯,作者谭士珍,著名记者。本文选自晚报文萃1990年第5期。文体知识:新闻作为一种文体是目前世界上发表量最大、受众最多的文体,它通过各种传媒(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络)对当前的政治事件和社会生活进行报道。其特点是迅速及
8、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它通常有这样几种形式:消息、特写、电视解说词、通讯。(1)消息的要素及结构特点:消息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消息的结构:标题(有时有副标题)、导语(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主体(消息的躯干,用充足的事实对导语内容作进一步的扩展和阐释)、背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结语(有时省略或暗含在主体中)。(2)特写及其特点:特写也叫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体。它侧重于“再现”,采用文学手段,集中突出
9、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发生的现场,或某些重要精彩的场面。(二)基础知识部分: 1. 应掌握的字词: 萨sà矜j n阪bn噙qín翩pin淇qí冉rn 簰pái梭su苟gu籼xin蕊ru矢sh钵b2. 多音字:停泊 bó shuài率先 歌曲q ái挨打 水泊 p 圆周率 l 弯曲 q i挨家挨户3. 形近字:崖yá悬崖 失sh损失 遗yí遗留 籍jí籍贯 冉rn冉冉 擒qín擒拿涯yá天涯 矢sh矢志 遣qin 遣送 藉jí狼藉 再zài再见 噙qí
10、n噙泪4. 词语(课文注解以外):据自己的词语积累量和对文章理解的需要归纳。例如:急流勇退、冉冉、率先、穿梭、同期声、截止、丰硕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归纳1、丰富的字词,请你积累生字 殉忱拈隘拙讹圩契悯摞阀躬多音字薄担觉解乐重应还尽得曾强宁恶佛提铺挑累率发干活称落要塞(3)词语殉职 热忱 狭隘 鄙薄 不足道 费解 推敲 斟酌 文雅 逻辑 时髦 规范 圩堤 失意 恩惠 训诫 诞生 亲躬 捷径 裨益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 拈轻怕重 麻木不仁 漠不关心 弄巧成拙 适得其反 以讹传讹 约定俗成 一劳永逸 七月流火 不假思索 头头是道 娓娓动听 平易近人 不以为然 满不在乎 七月流火 如释重负 海阔
11、天空 心安理得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悲天悯人小心翼翼 循规蹈矩 疲惫不堪 筋疲力尽2、 精彩的句子,请你欣赏(1)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2)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3)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4)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5)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
12、小快乐。3、 多彩的语文常识,请你了解(1)“议论文”知多少(2)认识白求恩(3)诗经知多少(4)认识“孔孟曾”阅读向来是衡量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下面,我们为同学们精选了课文中的几个重要段落,看看你的阅读能力到底如何。提醒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审题,深入探究,让阅读能力更上层楼。四单元复习提要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小说知识提要 1、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与具体的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载。(相对于诗歌、散文、戏剧而言) 2、 三要素: A、人物:1、了解人物的刻画方法:描写类:肖像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13、#160;2、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通过人物描写来把握,通过故事情节来分析;3、景特烘托:烘托心情或处境或命运,渲染气氛,交待环境,推动情节发展。 B、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程,展现人物思想的载体: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一般文章划分层次按此。 C、环境:人物生存的时空:自然环境:自然的时空景致;社会环境:人物生存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代观念,法律,道德伦理等。 二、 四文的对比篇目 作者及出处 大体内容及中心 鲁提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 小说通过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前后情节的叙述,塑造了一个敢爱敢恨、嫉恶如仇、伸张正义、有勇有谋、粗中有细的英雄人物形象,表达了被压迫人民的愿望。 范进 吴敬
14、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课文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着重刻画范进疯癫的丑态与他周围各色人物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批判了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及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乃至整个封建社会。 选举 秦文君 男生贾里女生贾梅 小说围绕一次学生会干部选举而展开,主要记叙了墙外噪音影响孩子们正常上课及林武翔被子砸伤之事,以鲁艳青、贾里为代表的同学积极发起并处理这些小波折的故事,表现了他们的聪明、活泼、热情、积极。并告诉我们:人生滋味是多味的,人不可能天生是伯乐。 山米 贝尔斯 小说生动细腻地描写了山米与外祖父相处的一段经历,它使山米的情感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表现了祖孙两人的倔强与爱心
15、。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爱不仅使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关切,甚至也能使人与动物,与大自然相沟通。五单元复习提要:事理说明文一、说明文内容提要 1、说明文分类:按对象:事物性说明文苏州园林未来的桥;事理性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死海不死;接语言:文艺性说明文与平实说明文。 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按时间先后进行说明),空间顺序(由远及近,由内到外,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等);逻辑顺序(由表及里,由果到因,由浅到深等)。 3、说明方法: 举例子:是利用列举实例的办法把比较复杂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解说得具体明白。 列数字:有些事物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用一些数字说明,往往可以使读者了解得更清确、更具体。
16、分类别:是按照一定标准对事物或事理进行分类,加以说明,使之眉目清楚。 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如统筹方法是一种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用A是的B或 的B,叫A。 作诠释:用通俗浅显的语言对事物特征作一般性解说。 作比较:用具体的或大家比较熟悉的事物与被说明事物作比,使它留下具体而鲜明的印象,突出事物的性状特征。 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这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征,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列图表:用图表说明事物,往往能够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说明更直接,更具体。 引资料:包括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使说明内容更充实
17、具体。 摹状貌:就是对说明对象用生动语言进行描绘,相当于记叙文中的描写。 4、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准确:就是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要求对事物进行周密的观察和深入的分析,而且要求运用准确的语言介绍事物的特征遣词造句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不模棱两可,不夸张。主要体现在状语和定语进行修饰和限制上。如“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中的“大约”“可能”之所以这样用是因为不敢完全肯定我国古籍中是否还有比这更古老的桥的记载。所以要加上这些修饰词。 现代文阅读指导现代文阅读之方法篇一、考什么? 1.文本解读:主要内容;主题思想;结构层次。 2.语言品析:关
18、键字词;重要语句。 3.模仿创新:句式仿写;评价探究。 二、总纲 读文 1.文章的题目; 题目隐含的信息:重要内容;写作对象。 说说题目好在那里? 方法:一般分析题目所用的修辞手法并联系文章的主题。 2.文章的开头; 作用: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起下文。 3.文章的中间; 作用:独立成段的是过渡(承上启下);段末的总结句是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4.文章的末尾; 作用:篇末点题,画龙点睛;总结全文,深化中心;首尾呼应。 解题 1.法则: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中找。用原文语句回答:摘录全句。用自己的话回答:截取关键字词作为答题要点。 2.解释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 方法:语素分析;同义替代;喻义还原;贬
19、词褒用。 3.理解文中重要语句(多为比喻句)的含义。 方法:从修辞角度分析,一般是为喻体找出本体,将比喻句转换为陈述句,即句式转换。 三、小说的阅读 1.简述故事情节。 方法:谁(为什么)干什么(怎么样);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 2.线索。 明线(主要内容);暗线(主题思想)。 3.主人公。 一般说来,作者想歌颂或要批判的人就是小说的主人公 4.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外貌(肖像、神态、衣着)描写;动作(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5.环境描写。 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衬托人物的心情。 6.主题。 小说中的议论是作者对人物和事件进行评论,揭示生活和形象的意义,深化主题的重要手段。因此
20、,小说中的议论往往就是小说的主题。四、说明文的阅读1.说明对象(注意区分:全篇还是局部)2.说明对象的特征一般是事物说明文,可在文中直接找出或概括各段的要点。3.说明的主要内容A、事物说明文:主要内容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B、事理说明文:可从现象的起因(根源)、性质(工作原理、危害性)、解决措施(用途、发展前景)等方面入手。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以上两类常见于事物说明文);逻辑顺序(常 见于事理说明文)5.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摹状貌(即说明文中的描写)。作用:其目的是为了说明事物的某一个特
21、点,往往是该段所要说明的。6.说明文的语言:准确和生动准确:常以 "加点字能否删去"的形式出现。答题规范:不能删去,"(加点字)"表示,去掉后就变成了,不符合实际情况,影响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主要的体现在形容词、动词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上。五、议论文的阅读论点(证明什么)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句子。论点一般是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的。("。")1.把握文章的论点。中心论点 1个(统帅分论点)明确:分论点 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方法从位置上找:标题;开篇;中间;收篇。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
22、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2.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湖,归结出中心论点;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论据(用什么证明)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次序安排(照应论点);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论证(怎样证明)论证方法举例论证(例证法) 事实论据 记叙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
23、 道理论据 议论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喻证法 比喻分析论证过程论点是怎样提出的;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议论文的结构一般形式: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类型并列式:总分总;总分;分总。递进式。议论文的语言严密(修饰性、限制性的语言的运用);生动(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词序(从生活逻辑和上下文的照应上判断);句序(关联词语的使用,特别要注意递进关系)。驳论文的阅读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
24、么?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那些道理和论据;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第六、七单元复习提要文章内容提要:篇目 作者及出处 内容中心小石潭记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韩柳” 从不同角度描绘小石潭的水、游鱼、树木、岸势,着意渲染了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了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哀、凄怆的情感。 承天寺 :苏轼,北宋文学家,“三苏” 描绘了自己和好友张怀民同游承天寺时看到的月下美景,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情怀。 游 恒山记 :徐霞客,明代地理学家 文章描写了作者游恒山登顶的经过,一步一景,移步换景。表现了他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勇于踏勘的实践精神。 满井游记: 袁宏道,明代文学家“三
25、袁”公安派 作者通过描写早春满井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思想感情。写景细腻,高喻工巧,语言俏丽,有春风拂面之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战国思想家、教育家。“亚圣” 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砺,终于有所作为、成就大业的例子,论述忧患可激励人奋发向上,正反结合,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结论,激发们克服困难,锐意进取。 曹刿论战: 左丘明,春秋时期,左传 记叙长勺之战的整个过程,紧扣曹刿的一言一行,阐述了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采取战略上取信于民,战术上后发制人的原则。 干将莫邪: 干宝,东晋史学家文学家搜神记 记叙干将、莫邪夫妇为楚王铸剑而干将遭杀身之祸,后其子为父报仇巧遇侠
26、客英雄,用计杀死楚王的经过,表出了他的复仇心理及侠客的智勇和侠义心肠。 劳山道士: 蒲松龄,清代文学家。聊斋志异 记叙了一个姓王的读书人到劳山师学习道家法术的故事,揭示了只有不畏艰辛,一个人才可能取得某种成就,否则,只可能到处碰壁的道理。 茅屋歌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诗圣,诗史子美,杜陵野老 通过描绘茅屋被秋风所破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推已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居“广厦”,才都能安居乐业的思想感情。 过故人庄 :孟浩然,唐代诗人边塞诗人 叙述作者到农家做客受到热情款待的经过,描绘了恬静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老朋友之间的诚挚友谊,也流露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游山西村: 陆游,南宋爱国诗人,剑南诗集
27、 写于乾道三年初春,当时作者在山阴乡下,诗中表现了农家的殷勤好客和风俗古朴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渔家傲: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通过对边塞秋季风光的奇异独特的描写和抒发守边将士的情怀,表现了守边将士的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和思乡之情,也反应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浣溪沙: 苏轼号东坡居士 上阕写景,下阕抒情,由西流的溪水想到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易老而叹息,抒发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观刈麦 :白居易、香山居士 通过作者的所见所感、反映了沉重的赋税剥削给劳动人民造成的极大痛苦,寄托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赤壁 :唐代文学家、小李杜 借一支断刊戟引发出对前朝
28、人物和事迹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抑郁之情。 过零丁洋 :文天祥南宋文学家正义歌 诗人通过自述国破家亡的境遇,抒发了他以身殉国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已亥杂诗: 龚自珍,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写作者辞官后的离愁别绪及诗人从自然界景物的转化中,悟出了生命的真谛,体现了作者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和强烈社会责任感。 山坡怀·潼关怀古: 张养浩、元朝散曲家 借凭吊潼关古迹,追忆历史,阐发议论,指出广大人民的痛苦境地也不会因为朝代的更替而有所改变,表达了作者对广大人民痛苦的同情,同时对封建统治者热衷于争权夺利而不顾广大人民死活予以鞭挞。默写试题(略)阅读举例小石潭记 1
29、、 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2、 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3、 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4、 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5、 本文写作思路 6、 第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 7、 第一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8、 第二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9、 潭水有什么特点? 10、 作者是怎样写鱼的? 11、 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 12、 如何理解小溪的“明灭可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解释下面的加点字词。(1)举( )曾( )作( )出( )恒( )(2)畎亩( )是人也( )空乏( )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30、,劳其筋骨;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人恒过,然后能改;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3、用原文回答。造成一个国家灭亡的原因是什么?阅读第二段说说历史上承担“大任”的人之前经受了哪些痛苦的磨练?这种磨练跟他们带来了哪些益处?这些人在思想上经受的磨练是什么?作者针对国君提出的论断是什么?根据全文作者归纳的观点是什么?4、选文第三段通过一正一反的论证,阐明了怎样的道理?5、文中第一段列举的六位历史人物的事迹,其共同特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其中与曹刿论战的背景有关的人物是谁?曹刿论战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又何间焉 立有间 公问其故
31、并驱如故肉食者鄙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何以战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解释。驰( )鄙( )糜( )孚( )福(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彼竭我盈,故克之。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4、用原文回答。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 “忠之属也”具体指什么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的原因是什么?第二段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肉食者鄙” “取信于民”是针对什么所说的? 5、在文中找出孙子兵法中的“以逸待劳”、毛泽东“敌疲我打”战术相近的句子。6、从文中看决定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7、文中曹刿高超的指挥才能表现在哪些地方?8、“既克
32、,公问其故”此句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9、试概括第二段的中心。10、第三段曹刿论述了战争取胜的哪两个方面的原因,因自己的话概括,并概括本段文字的内容。11、用自己的话概括“一鼓作气”到“故克之”所阐述的观点。12、你认为“长勺之战”的胜利与鲁庄公有关吗?说说理由。13、读了这篇文章鲁国获胜给你的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实际生活简要谈谈你的看法(不得超过30个字)。14、文中曹刿的形象令人钦佩。请写出中国近代历史上你最崇拜的一位爱国将领,并用一句话加以评价。记承天寺夜游1、 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2)怀民亦未寝( )(3)盖竹柏影也
33、(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 用“/”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2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 (2)水中藻荇交横3、 这篇幅短文写了一件事,请概括出来。(2分)4由“月色入户”你联想到的古诗句有 “ ”(2分)5这篇短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 , , 。(3分)6、你喜欢文中的哪一句话,请选出来,然后谈点看法吧!(3分)答: 7、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2分)8、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括号内的字词.(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2)怀民亦未(寝)( )(3)(盖)竹柏影也(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9、用“/”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1)庭下如积水空明
34、(2)念无与乐者10、这篇幅短文写了一件事,请概括出来。(2分)11、由“月色入户”你联想到的古诗句有 “_ , _ ”“_, _ ”(请举两句)12、这篇短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_,_ ,_13、你喜欢文中的哪一句话,请选出来,然后谈点看法吧!14、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_ _ _ 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作文复习指导 为便于操作,我们再从六个方面略加说明。醒目的标题。标题醒目,是整篇文章的一个亮点。仅这一点就能使阅卷者为之瞩目,并对尚未谋面的文章产生较大的好感。先声夺人,这是提升作文档次的一种极有效手段。精彩的开头。开头是展现给阅卷者的第一缕"阳光",考生尤需悉心打造。它不仅奠定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那一种温暧为题的中考语文作文
- 矿物加工厂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考核试卷
- 消费金融公司激励机制与绩效管理考核试卷
- 批发市场线上线下融合趋势考核试卷
- 书香校园初二语文作文
- 碱性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一年级语文试题-(下册)识字3
- 文化机械行业的循环经济与资源利用考核试卷
- 矿物加工技术进展-石墨滑石分离考核试卷
- 厦门高三质检语文作文2021
- 中国轻客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GB/T 20717-2024道路车辆牵引车和挂车之间的电连接器(15芯)24 V15芯型
- 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组织机构设置,部门及岗位职责
- 《油井参数远程监控》课件
- 中国百日咳诊疗与预防指南(2024版)
- 卫星通信网络仿真-洞察分析
- 钢结构防火施工方案
- JJF 2160-2024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校准规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知识培训
- 肿瘤中医治疗及调养
- 量子图像处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