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物种起源》导言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1页
高一语文《物种起源》导言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2页
高一语文《物种起源》导言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3页
高一语文《物种起源》导言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4页
高一语文《物种起源》导言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用心 爱心 专心高一语文高一语文物种起源物种起源导言导言人教版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物种起源导言二. 学习目的1. 精读课文,把握内容2. 结合练习、筛选信息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达尔文艰苦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及其宝贵的研究成果(进化论)。学习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学习达尔文为科学而不懈努力、刻苦钻研的精神,认识科学与宗教迷信的斗争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三. 学习方法把握关键语句的信息,以此提高信息筛选的准确性。关键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语句,它突出地体现了文章的旨趣,标示文章的思路,显示文章结构的特点。关键句的类型:(1)从内容看,中心

2、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提示主要事理的语句。(2)从结构看,总结句、总起句及过渡句是关键句。总结句概括了文章的最基本内容,总起句、过渡句显示出文章说明内容的进度。(3)从出现频率看,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关键句。四. 关于“导言”导言即绪论。导言,是达尔文为物种起源写的绪论。所谓“绪论”,指的是学术论著开头说明全书主旨和内容等的部分,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的文体。书的前面有一篇导言,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要旨,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的内容。五. 介绍达尔文及其进化论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创始人。22 岁剑桥大学毕业。开始学医,后又

3、去神学系学习。热心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1831 年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贝格尔号”军舰为期五年的环球旅行。1859 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进化论:亦称“天演论”、“演化论”,通常指生物的进化理论。它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门。该词最初由拉马克提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 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六. 重、难点1. 速读要求(1)划出关键性的语句(2)理出文章结构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用心 爱心 专心文章结

4、构:第一部分:交代写作经过(13)第 1 段:整理成书的过程)18591844()1844()18421837()18361831(至继续探讨,摘要付印充实札记,写成纲要思考问题作札记环球航行,考察问题:a. 叙述本书题的研究过程,为什么要从参加贝格尔号的远航说起?b. 南美洲“生物的地理分布和现存生物与古生物地质上的关系。”给了作者“很深刻的印象”指何事?c. 根据成书时间表,思考一下它反映出达尔文的什么精神?答:答:历时近三十年的研究经历表现出达尔文大胆的怀疑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第 2 段:写早日刊印此书的原因(1)“全部完成还需要更多岁月”,但“体力渐感不支”。(2)华

5、莱斯先生“得到的一般结论”“几乎和我完全相同”。问题:a. 如何理解第二点理由?b.“华莱斯先生的一般结论,几乎和我完全相同。”体现了达尔文什么样的精神?答:答:可以看出达尔文实事求是的态度第 3 段:内容过简的原因(1)筛选出“书的性质”和作者的希望答:答:性质:本书是摘要的性质希望:我极其盼望刊物出来。(2)通过讲述书的性质和自己的希望,我们能看出他对新得出的结论持何种态度?答:答:自信而又审慎的第二部分:阐述基本观点(47)第 4 段:物种由演变而来(1)在第 4 段中,作者以啄木鸟,职寄生为例是想证明以下哪一种看法? 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从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6、“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原因”是不合理的。 要想了解“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就不能单凭一方面的条件。(2)已知结论:生物的种由从前别的种演变而来 未知结论:生物是如何变异并相互适应的(3)为什么说人们对“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这一结论不够满意?答:答:因为它没能说明;地球上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的极其完善的构造和相互适应的。(4)为什么一般博物学家的解释不令人满意?(5)为了研究这一问题,他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这一切入点是什么?从文中筛选。(6)把所有有关物种起源问题的观点句找出来,再进行分析。(7)

7、“仍然是难以令人满意”能见出达尔文什么精神?用心 爱心 专心答:答:可以看出达尔文决不轻率地作出结论的科学态度。第 5 段、第 6 段:介绍研究的方法/家养变异的作用(1)作者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目的。(2)作者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意义。(3)作者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获得的两点认识。(4)这两段表现了达尔文什么样的精神?答:答:亲身实践和不避缺陷的精神。第 7 段:强调观点的正确(1)作者认为,关于物种起源,还有许多需弄清楚的问题,这段从哪两个方面归纳了这些问题?(2)从这些话中,可见达尔文对待科学怎样的态度?答:答: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未知,决不掩盖;对信仰,决不讳言。(3)达尔文

8、在说明他的进化论时,陈述了哪两个主要观点?请筛选出原话2. 长句的知识及分析(1)在 1837 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搜集与这问题有关的各种材料,加以整理研究,也许可以提到一些结果。(2)我们处理一个问题,必须把两方面的事实和证据加以详细叙述和比较,然后才能得到完善的结果,但这是这里所不能办到的。(3)我经常获得动物因由家养而变异的知识,虽然还不够完备,但总可以为处理这个问题和其他一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4)我曾从博物学者的资格参加贝格尔号巡洋舰的环球远航,在南美洲看到的关于生物的地理分布和现在生物与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模拟试题模拟试题】一. 基础训练。1.

9、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醴酪(lo) 札记(zh) 间断(jin) 狭隘(i)B. 紫绡(xi o ) 上颚() 蚊蚋(ru) 慰藉(ji)C. 绚丽(xun) 壳面(k) 信奉(fng) 琐屑(su)D. 贮藏(zh) 蝙蝠(bi n ) 轻率(shui) 混沌(hn)2. 对下列复句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假如是现在 老师纵然没有见过鲜荔枝 也可以找出科学的资料 给有点钻牛角尖的小学生解释明白吧。A. B. 并列 假设 顺承 假设 假设 顺承C. D. 并列 顺承 假设 假设 并列 顺承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令人( )的则是极光的色

10、彩,早已不能用五颜六色去描绘。(2)可以说,即使有( )也难述说极光的神采、气势、秉性脾气于万一。(3)无怪乎在许许多多的极区探险者和旅行家的笔记中,描写极光时往往显得( ),只好说些“无法以言语形容”之类的话作为( )。A. 玄妙莫测 生花妙笔 语竭词穷 托词用心 爱心 专心B. 叹为观止 如簧巧舌 理屈词穷 遁词C. 叹为观止 生花妙笔 语竭词穷 遁词D. 莫名其妙 如簧巧舌 理屈词穷 托词4. 下面文字画线处应选填的最恰当的一句是( )任何一个神经细胞的兴奋,都会引起一系列与之有关的记忆群的活动。情节是以“自我”来根据事物内容自问自答,边设置场景、角色,边加以深化发展的。形象思维构出画面

11、(可视内容),语言记忆(逻辑思维)则是“自我”根据画面内容作出的逻辑反应,成为下一个画面的心里要求,概括地说, A. 逻辑思维内容确定了形象思维内容,形象思维又诱导了逻辑思维。B. 逻辑思维内容确定了形象思维内容,同时又诱导了形象思维。C. 形象思维内容确定了逻辑思维内容,同时又诱导了逻辑思维。D. 形象思维内容确定了逻辑思维内容,逻辑思维又诱导了形象思维。5. 阅读导言第 4 段,关于物种起源问题,达尔文作出了什么结论?导推结论的依据是什么?怎样检验这个结论的正确性?结论: 依据: 检验: 6. 仔细阅读这个世界的音乐一文,体会下面语句的含义。(1)不妨想一下,一个头脑糊涂的外层空间来客,对

12、人类发生兴趣,在月球表面上通过摄谱仪听到了那个高尔夫球的咔嗒声,而试图把它解释为发出警告的叫唤(不太可能)、求偶的信号(没那回事),或者解释为领土占有的宣言(这倒可能)。 (2)为保持聚会进行而设计的那些无关紧要的社交谈话占了主导地位,大自然不喜欢长时间的沉寂。 二. 阅读理解。鸣禽过去三周所经地区之内,虽然谷、草、牛、羊都好,却有一个缺点,在我看来还有一个大缺点,那就是:缺少叫得好听的鸟儿。眼前正是它们叫得最起劲的时节,但在整个区域之内,我连看带听,总共只碰上四只云雀,毫无其他鸣禽,连不会唱歌的小鸟,也只在波士顿与薛别赛之间某处牛栏上见过一只金翼啄木鸟。呵,怎能不想起在色莱的沙丘上,千万只梅

13、花雀同时在一棵树上高鸣!呵,在汉姆夏、色撒克斯、肯特,在树林和山谷里,又有多少鸟儿在尽情欢歌!此刻正是清晨五时,如果在巴斯艾姆,树林里正是众鸟齐喧,其数何止万千!天未明就先听到画眉,接着燕、八哥开口了,然后百灵鸟腾地而起;等太阳放出信号,所有能唱能叫的鸟儿都放喉而歌,篱笆、草丛、低树、高枝,无处不在鸟啭!从长长的枯草里传来了白喉莺甜美圆润的歌声,百灵鸟则高飞无踪,但听它唱得响唱得欢,其声宛如从天而降!无怪乎密尔顿在描写天堂之时,并未忘了提到“最早的鸣禽”。1.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去三周所经地区”是指林肯郡内除去汉姆夏、肯特、色撒克斯、巴斯艾姆之外的地区。B.“过去三

14、周所经地区”是指林肯郡内包括汉姆夏、肯特、色撒克斯、巴斯艾姆在内的所有地区。C. 作者对所经地区听不到好听的鸟鸣而感到痛惜,尽情赞美自己所向往的众鸟欢歌景用心 爱心 专心象,但作者写作的主旨并不在写自然,更主要的是要写社会。D. 作者的用意是借赞美鸣禽,批判当时英国统治阶级把人间变成了地狱。2. 对本文的构思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由写林肯郡无鸣禽入笔,及写其他一些地方众鸟齐喧的美妙,用以衬托英国统治者荼毒生灵的罪恶。B. 用鸣禽衬托林肯郡的美中不足,再以林肯郡的美中不足反衬出英国的统治者残酷剥削工人阶级的罪行。C. 用林肯郡少鸣禽的缺陷来衬托鸣禽的感人力量,再用人世的险恶劝导人们回归自然

15、。D. 对鸣禽作侧面描写,落笔、收笔都在林肯郡上作文章,赞叹林肯郡“得天独厚”,结尾以人世陪衬景物。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36 题。动物和植物从外界取得能量的方式显然不同,动物从食物的氧化磷酸化获得能量,而植物从太阳能通过光合磷酸化取得能量。然而现在知道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这两种表面看来完全不同的作用,在分子水平上的机制却是极其相似的。二者最终都是通过电子在一系列的蛋白质间的传递,造成膜内外两侧的质子梯度差,然后合成腺三磷(ATP)。整个生命世界都以腺三磷为细胞的各种活动提供能量。可认为 ATP 是整个生命世界能量交换的通用货币。激素,以往一直以为是高等生物所特有的,但是哺乳动物胰岛素细胞分泌

16、的胰岛素,也被发现在某些单细胞生物中存在,并表现和在高等动物中胰岛素类似的,促进生长的功能。细胞与细胞间以及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这些都依赖存在于细胞表面或跨膜的蛋白质。细胞与细胞间以及与外在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在整个生命世界里也是高度一致的。生命活动分子基础高度一致性的陆续阐明说明分子生物学确定已经开始深入到了生命现象的核心和本质。从生命现象的表面观察到生命现象的核心和本质的阐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仍将是生物学在 21 世纪的主要任务。这一任务的完成将产生统一的生命观和统一的生物学。认识生命本质的高度一致性,是人类认识自然和认识自己的一大飞跃,需要几

17、代人的努力。3. 根据文意,对“分子生物学”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从生命现象的表面到生命现象的核心和本质的新学科。B. 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的新学科。C. 从动物和植物取得能量的方式来研究能量交换途径的科学。D. 研究细胞与细胞以及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的学科。4. 对文中划线处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最高级最复杂的人到最低级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都以腺三磷为细胞的各种活动提供能量。B. 动物和植物都以腺三磷为细胞的各种活动提供能量。C. 细胞与细胞间以及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依赖于细胞表面或跨膜的蛋白质。D. 整个生命世界能量互相交换要靠 ATP 作为基础。5.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微生物不能分泌胰岛素。B. 生命世界中最本质的东西,在不同生物体中是高度一致的。C. 分子生物学已经能够阐明生命现象的核心和本质。D. 分子生物学是物理学和生物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用心 爱心 专心6. 对文中所提供的信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生命现象的表面观察日益深入到生命活动本质的阐明,是生物学发展的必然趋势。B. 分子生物学已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C. 动物和植物从外界取得能量的方式虽然不同,但本质基本一致。D. 由于实验手段的限制,分子生物学在 20 世纪的进展不是很大,主要寄希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